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学校课程建设规划

小学学校课程建设规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学校课程建设规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学学校课程建设规划

小学学校课程建设规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微课 民族高校 大学生职业规划

“微课”全称“微型视频课例”,是指以微型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学过程。其核心是微视频,是在网络教学大环境下产生的新的教学模式。在国外,微课(Micro-lecture)的雏形最早见于美国北爱荷华大学LeRoy A.McGrew 教授所提出的60秒课程(60-second Course),以及英国纳皮尔大学T.P.Kee提出的一分钟演讲(The One Minute Lecture,简称OML)。在国外,微课教学已广泛应用于各类学校、各类学科,发展较成熟。而在我国微课才刚刚起步,2010年广东省佛山教育局率先在全国开展中小学微课竞赛活动,此后,随着教学新模式的不断探讨,微课成为各类学校开发的教学新课题。2012年12月至2013年8月,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举办了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得到了全国31个省热烈响应,近500所高校参赛,参赛作品达3000多件,涉及几乎所有学科门类。

中南民族大学是一所委属民族高校,承担着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的重任,在就业竞争激烈的社会现实下,让少数民族学生从大一开始做好职业规划很有必要。在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中,中南民族大学提交作品26件,课程涉及心理学、化学、数学、外语等多个学科,而无一件涉及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在全国仅有6件作品涉及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可见,在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中应用微课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探索。

一、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体系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文件要求,中南民族大学自2008年10月开始,分别在大一大二年级开设了《大学生职业生与发展规划》课程,在大三大四年级开设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每个课程18个学时。学校采用自编教材,引进锦程职业发展教育平台,让学生进行自主测试、增强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但由于社会、经济及学生需求的不断变化,该课程体系还存在一些不足并亟需完善。

1、教学形式单一,重理论,轻实践。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具有较高的指导性及实践性,需要教师不仅重视理论讲解,更要在实践环节对学生进行指导。但目前的现实状况是,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的讲授都在教室进行,教师以理论讲解为主,实践操作指导不足,无法真正达到开设这门课的目的。

2、教师队伍有待完善。中南民族大学专门成立了“大学生就业指导教研室”,教师队伍为各学院党委副书记以及具有教育学、心理学、法学知识背景的优秀辅导员组成的教师队伍。但由于辅导员专业背景较复杂、实践经验少、职业规划专业知识不系统,加之事务性工作较多,教师队伍流动性较大,教学效果无法很好保证。

3、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不足。许多高校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都实行大班教学,一个课堂动辄百人,课堂管理难度大,课程需要做的体验式活动、互动游戏、小组讨论等无法达到预期效果。中南民族大学是一所民族院校,全校大部分学生来自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文化背景、学习状况差距较大,加之学生的需求具有多样性,大课堂教学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二、微课与传统网络课程的联系与区别

1、开放性、自主性较强。网络可存储海量知识,任何人都可以浏览访问,不受时空限制。学生可根据实际需求,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进行学习,自主性较强。这是微课与传统网络课程的共通所在。

2、短小精悍、方便学习。微课时长在10分钟左右,其资源容量也较小,视频格式一般为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rm、vniiv、fly等),加上与教学主题配套的教学设计(微教案)、教学课件(微课件)、教学反思及专家点评等资源也只有几十兆,方便学生下载播放及保存。传统的网络课程大多以45分钟为单位,时间较长,教学目标较多,学生不一定有耐心看完。而微课的特点可以让学生自由灵活安排时间,效果较传统网络课程好。

3、教学目标集中、针对性强。微课的教学目标是围绕某一知识点或者难点展开的,一事一课,目标单一、集中,主题突出,针对性较强。传统网络课程是以一堂课为一个单位,将传统课堂搬到网络,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较多。而微课可以将传统网络课程的目标及重点分解,主题更加突出,针对性更强。

三、微课在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体系建设中的应用

1、搭建平台。微课的应用必须依托网络平台,中南民族大学教务处网站下设中南民族大学精品课程网,对学校申报的国家级、省级、校级精品课程进行展示,内设课程简介、师资队伍、课程课件、课程录像、导学练习等板块,学生可直接登录网站进行自主学习,技术较成熟。利用已有平台,将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纳入教务处精品课程网,既可以节约资源,又可以丰富校园网络课程形式。

2、课程规划。大学生职业规划微课的开发,必须做好充分的课程规划。科学合理且具有切实指导性的规划,是微课开发的关键。大学生职业规划微课课程的规划,需由中南民族大学“大学生就业指导教研室”集合相关专家、教师对微课课程的选题、课程设计、授课过程进行精心布置、合理规划。中南民族大学大学生职业规划课采用自编教材,课程分为八个单元四个模块,包括自我认知(职业兴趣探索、职业性格探索、职业技能探索、职业价值观探索)、职业认知(职业世界探索)、职业生涯决策及职业生涯管理,每个模块都有重难点,我们可以选取每个章节的重难点部分进行微课拍摄、加工、报送、。

另外,在课程规划中,还应注意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民族的学生特点进行微课设计。“高校在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时要充分考虑不同阶段学生的发展特点,根据不同年级个体的不同学习任务以及心理发展的不同来设计教学内容和分配学时”。我们可以将微课内容扩充,不仅对教材进行微课设计,还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内容设计,为正在修读这门课的学生和对职业规划有困惑的学生服务,及时解决他们的问题。

3、组织微课制作培训。制作高质量、精品大学生职业规划微课,需要对教师进行微课技能培训,提高教师微课制作水平和专业素养。此外,学校教务部门还应对教师进行微课平台的操作培训,让每一个教师都参与微课平台的开发和建设,让微课更好地成为教师教学的有力帮手。因本门课程的实践性较强,本门课程的教师实践经验不足,学校可以聘请校外公司、企业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中南民族大学“大学生就业指导教研室”曾多次聘请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相关专家对大学生职业规划课教师进行培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还应加强培训力度,最好能对教师进行实践性培训,增强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4、微课录制与上传。微课的录制方式可以根据技术及讲课方式划分为“软件式”、“录课式”及“混合式”。几种方式中,比较常见的微课录制方式是“录课式”,即用摄像机录制教师讲课的全过程。中南民族大学有专门的录播教室,录制微课视频较方便。在录制过程中,应遵循引入快速、线索明晰、语言简洁、总结干脆的原则,将课程在短时间内圆满、高质量完成。此外,教师在着装、教态方面也要注意把握。微课录制完成后,可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剪辑并上传到精品课程网。

5、交流提升。微课开发应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在后期的专家点评、讨论交流、学生反馈中不断进行修改、提高。微课的开发离不开学生的实际需求,微课的应用可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一方面可督促学生由传统被动听讲的课堂模式转向自主学习的模式,另一方面又极大地补充了课堂教学,让大学生职业规划课能形式多样,内容创新,让教师在课堂上把更多精力放在答疑解惑及个性化探讨中。

四、微课应用在职业规划课程体系建设中的意义

1、网络教学背景下,课程建设的必然趋势。“网络课程是教育资源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开设适用于网络教育的高质量的课程成为我国发展网络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而迫切的课题。”随着网络在各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网络课程开发是各类学校、各类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环境发展的必然结果。微课是在网络教学背景下产生的区别于传统网络课程的新的教学模式,对各类学科的课程体系建设都有重大意义。

2、传播及时,受众面广,不受时空限制。“因为网络的开放性,使得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知识得以通过网络得到更大范围、更远距离和更快速度的传播”。中南民族大学在大一新生中开设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能让学生从进入大学开始就有职业规划意识。但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也会根据学习、实践等各方面的影响而不断发生调整,这就需要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必须具有阶段性、长远性。简便灵活的微课可以随时满足不同学生群体对职业规划教育的需求。

3、丰富教学形式,弥补课堂教学,提升教学效果。对学生而言,微课能很好地满足学生时间碎片化、需求个性化的需求,学生利用线上教学,更好地弥补课上学习的不足,并可以利用课上时间进行学习反馈,深化学习,且微课的内容设计具有科学性、典型性,可以让学生得到更专业、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对教师而言,微课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可以利用更多课堂时间进行讨论学习,充分利用课堂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个性化指导。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的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课外实践教学经验,微课的短小、针对性强的特点,对教师的课程专业化提出更高要求,督促教师的专业化学习。

网络课程开发是网络化背景下课程发展的必然趋势,微课的灵活性、简便性特点也决定了其必定会成为网络课程发展的又一新方向。大学生职业规划是一个实践性、灵活性、个性化较强的学科,特别对于少数民族学生占大多数的民族高校而言,利用网络的力量拓宽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的教学方式,推进课程建设,形成民族高校独具特色的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是我们发展的目标及努力的方向。

(注:本文系中南民族大学2013年“辅导员学术骨干支持计划”项目“民族院校人文素质类微课开发与实践”(编号SCUN1314

A04)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关中客:微课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17).

小学学校课程建设规划范文第2篇

一、以学生发展为目标,统筹规划校本化课程框架

1.回顾整理,凸显特色,构建校本化课程框架。

年初,学校领导班子将课程改革十年中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进行统整,总结并提炼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有效做法和经验,形成青岛延安二路小学校本化课程框架。具体是:在学校办学理念的引领下,我们的校本化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探究型课程。其中,基础型课程包含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需要老师们在教学中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需求进行二次开发。拓展型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必修课程为突出学校特色,有自编教材的四门学校课程,即《足球你我他》、《美丽的榉林》、《经典诵读》和《班级学习心理》。而选修课程是本年度我们着力研发的校本课程,学校实施“1+1”课程开发工程,引导教师发挥所长,在胜任一门基础型课程的前提下,自主开发一门学校课程。探究型课程是依托综合实践和学校主题教育活动而生成的有具体研究主题的课程,如:校园里的浪费现象、声音与健康、我眼中的绿色食品等。

2.校长示范,达成共识,提升校本化课程执行力。

我们认识到:校本化课程建设不仅是学校管理者的规划愿景,更需要全体教师积极融入和学生的高度认可。为此,学校以“延二讲坛”为平台,孙军校长和三位一线教师同登讲坛,开启了课程建设培训的第一讲。孙校长以《青岛延安二路小学学校课程建设规划解读》为题,从课程建设关键词解读、校本化课程建设框架、课程实施路径和措施、课程实施评价四个方面,一一向老师们讲解学校课程建设规划和具体操作方法,引领老师们认识课程,走进课程,胜任校本化课程的研发与具体实施。语文、数学两位教研组长就如何二度开发国家课程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这一主题,与老师们做实践层面的经验交流。宏观与微观两个视角的课程培训旨在让全体教师明晰学校课程建设远景规划,凝聚力量,提升一线教师校本化课程的执行力。

二、以教师发展为目标,探索校本化课程教学模式

1.应用与开发并举,丰富学校课程内容。

学校以“分类指导、典型引路、及时总结、整体推进”的思路,将《足球你我他》、《美丽的榉林》、《经典诵读》和《班级学习心理》四门学校课程作为课程框架中的必修课程在1-6年级中开展。同时,学校实施“1+1”课程开发工程,即:每位教师不仅要胜任国家课程,还要根据个人专长申报开发学校课程。学校课程开发委员会在广泛征求学生及其家长意见的基础上,依据地方特色、学生的发展需要、教师专业水平等因素,由教师依据已有的学校课程二次申报参与执教或开发,学校课程开发委员会审定确定学校课程任课教师,成立各课程编写委员会,改编或使用已有的学校课程,并且筹备编写各门学校课程《教学参考书》,为学校课程的教学提供依据。当下,学校开发了智育发展类、生活技能类、艺术素养类等6大类19门的学校课程。学校课程《足球你我他》荣获市北区十门示范学校课程,并推荐参评青岛市优秀学校课程。

2.课题与教研并重,体现地方课程的地域特点。

一是,开展基于课程开发和课程实施的“小课题研究”,加大研究深度,注重研究价值,本学期重点作好小课题研究的研讨、总结和提炼工作。二是,开展“教学录像+教学反思+教例评析+教学再设计”的1+3地方课程教学评析活动,促进课程教师的专业发展。三是,倡导教师关注课程开发故事,及时提炼及时总结,积极撰写地教学论文和教学案例,增强教师对本课程的理解和领悟。

3.传承与创新互补,提升三级课程的实施水平。

长期以来,学校立足实际,建立以教研组为“点”、单学科为“线”、多学科为“面”的“三级”互动教研模式,有效地推动校本研究工作。

三、以学校整体发展为目标,构建特色学校课程文化

学校本着“健康、合作、快乐”的理念,以“充分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宗旨,确立了“以足球为龙头、全面培养学生个性特长”的办学特色,逐步形成了 “健康、参与、快乐”的足球文化理念。

1.重视足球课程研发,打造精品课程。

学校成立“课程研发中心”,明确了“以足球文化为主线,以足球技能为辅助”的足球课程开发原则,制定了学校课程《开发管理手册》,明确了《足球学校课程开发方案》,建立了《足球学校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学校教材《足球你我他》的编写分为正文、相关信息、丁当知识角和足球小故事四个部分,涉猎足球与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多学科领域,让学生感受其丰富文化内涵。

2.深化足球课程实施,推进多学科渗透。

学校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指导,以活动为主线,以身心健康为宗旨”的“四主”足球学校课程课堂教学模式。编写了《足球校本教材教学设计丛书》,建立了学校、年级、班级三位一体的足球立体活动网,注重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足球比赛活动,丰富多彩的足球文化活动,让学生深深喜欢上了足球这一古老的运动,从小树立拼搏超越的足球精神。

小学学校课程建设规划范文第3篇

一、教师供给困境的时代表征

1.供给结构失衡

一是“产能过剩”。2006―2015年,我国平均每年师范毕业生为70.16万人,而平均每年录用的中小学教师仅为24.85万人;不容忽视的是,每年录用的中小学教师中,至少20%来自非师范类专业,师范毕业生的录用数量仅占毕业生总量的27.89%。

二是性别失衡严重。华东师范大学在全国27所师范类院校的万名学生中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在校师范生男女比例差距明显加大―女生达65.3%,男生仅占34.7%。山东省2015届师范毕业生中,女生29307人,男生9188人,女生是男生的3倍多。

三是学科分布不合理。一些长线学科如语文、数学学科教师相对富余,体育、音乐、美术、劳动技术、科学、信息技术、综合实践等学科教师严重不足。相关学科教师短缺严重影响着中小学教学质量,也对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

2.供给组织消散

一是教师教育中心地位丧失。师范院校转型综合院校或综合性发展带来了非师范类专业的数量增加,使得师范类专业原有的中心地位不复存在,在资源占有与分配比例,以及学校发展决策中的角色地位和话语权等同步降低。

二是培养组织肢解。高校发展的综合化直接造成师范类专业办学主体的下移,由原来校级统筹、以校为主的集中办学,转变为多头并举、以二级学院为主的分散办学,师范类专业培养合力因分散和受到挤压明显下降。

三是实训基地缺损。一是责任缺损,中小学承担教育实习的非制度化,难以调动实习承担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需求缺损,部分师范生到非教育系统的就业取向,就业考研的刚性要求,造成实习流于形式,实习基地名存实亡;三是建设缺损,分散实习的组织方式,不利于实习基地系统性、规范化建设。

3.供给质量滑坡

新任教师岗位胜任力堪忧。一是学非所教,有的新任教师所学内容与就业学科不对口,有的虽然对口,但首岗胜任能力严重不足;二是教无办法,“不会教”“教不会”的现象时有发生;三是技能面窄,除主教学科外,班队活动所需的组织协调能力、文体特长等明显不足。

二、教师供给困境的原因分析

1.省级统筹主体缺位

供源于需,科学的供给结构取决于在明确需求结构的基础上进行的有效统筹。

从目前体制看,中小学教师需求数量等于中小学校教师编制总量减去在编人数;而编制总量的设置掌握在地市人社和编制部门。

中小学教师供给主要来自高校师范类专业和部分非师范类专业毕业生。高校师范类专业毕业生数量主要取决于高校自身在上级下达招生计划总量内的调配;高校非师范类专业毕业生的供给具有不可控性,但其每年每地区考入数量且分布在音体美以外学科的基本特征,可为师范毕业生数量调控提供重要支撑。

目前的问题是,高等院校与地市人社、编制部门之间没有行政隶属关系,统筹教师供需双方的省级主体缺位,有效的教师供需信息网络平台尚未建全,双方对教师供需信息的掌握存在极大的不对称。

2.新型教师教育体系建设滞缓

一是对建设什么样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仍旧迷茫。传统中师、师专、师范类本科院校三级教师培养体系打破之后,随之而来的是师范教育大学化,师范院校综合化,教师教育边缘化;转型期教师教育何去何从,缺乏系统设计。

二是谁来建设新型教师教育体系没有明确。省域内谁来统筹教师教育工作,高校内如何整合优化教师教育资源,校外实训基地如何治理更为科学,诸多问题,至今仍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

三是对如何确保师范生的培养供给质量缺乏监管。面对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对就业率低、口碑差的高校、其他类学校或专业,缺乏有效的治理措施。

3.校地协同培养执行不力

一是协同培养的机制缺乏监管。协同主体会议多,协议多,落实少,效果差;缺少有效的评估督导机制,协作结果的优劣对协同主体影响不大。

二是协同培养内容不够全面。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协同设置专业、创新招生办法,制定培养目标、设计课程体系、建设课程资源、建设实践基地、开展教学研究、评价培养质量的系列内容没有明确。

三、教师供给困境的破解策略

(一)充分发挥省级人民政府的特有功能与上位优势

省级人民政府统筹教师供给工作具有上位性和针对性等优势。上位性,是指省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教育厅(局)对辖区内省属高校具有直接行政权和业务指导权,对辖区内市地政府组织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具有直接领导权和管理权;针对性,是指各省份基础教育发展阶段不同,教师供需各异,以省份为单位研究教师供给,有利于因地制宜,增强实效性,克服“一刀切”“齐步走”。

(二)统筹省级有关部门的教师供给职能

在省级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下设立教师工作领导小组。统筹省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编办、教育厅、财政厅、发展改革委员会等有关部门的教师供给职能;负责规划、指导省域辖区各级各类学校教师队伍建设;预测并规划教师需求数量和补充机制;合理设置和调整高等学校及学科专业布局,调控教师培养的类别和数量;整合优化优质教师教育资源,创新资源共享

机制。

(三)推进新型教师教育体系建设

1.整合高校内部教师教育资源,建立教师教育学院

在原有教育学院(系)基础上,整合优化校内教师教育资源,组建独立实体单位;院长由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担任。主要负责全校教师教育类专业招生计划制定与落实、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与实施、教师教育课程师资配置与管理、学生培养质量监控与评估、教师教育改革与实验等工作,全面统筹教师培养工作,确保教师培养质量。

2.优化高校和地方教师教育资源,建立省级教师教育基地

以教师教育学院建设为载体,采取校地双方共建、共用、共管方式,优化高校属地中小学校、教研室、教科所等教育机构优质教育资源,组建教师教育基地,省级教师教育基地是集教师培养、培训、研究、交流为一体的教师教育的主渠道,主要负责地方教师培养资源的供给与协调,包括优质教师资源、课程资源、需求信息资源等;基地主任由高校副校长和教育局长共同担任。

3.整合区县教师教育资源,建立县级教师教育基地

整合县域内教师进修学校、教研、教科研、电教等教师教育资源,组建县级教师教育基地。统筹县域教师教育工作,协助高校完成师范生见习和实习的安排、指导和管理;推进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配合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做好本区域内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规划,为教育决策提供咨询服务等。

4.遴选优质特色学校,健全实践实训基地

以教师教育学院建设为载体,采取校地双方共建、共用、共管方式,全省统一部署,坚持需求导向,上下联动;由高校与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共同遴选优质特色学校,作为省级教师教育基地学校;具体承担师范生实践、实习任务,参加教师培养研讨,兼授师范类专业课程,评估人才培养质量。

(四)改革生源遴选方式

一是设置免费(公费)师范生培养计划,实行提前批次录取;二是实行初中起点六年、七年一贯制订单式培养,招录优秀初中毕业生;三是实行“大类招生、二次选拔、分段培养”的方式,选拔优秀在校大学生进入师范类专业学习;四是保障男性生源比例,克服性别失衡;五是实行“高考、会考、面试”相组合的“三位一体”招生机制,把高考成绩、会考成绩、校考成绩按5∶2∶3的比例,汇成高校招生总成绩。

(五)创新教师培养模式

强化用户意识,凸显政府统筹职能,建立政府、高校、中小学校(GUS)三方联动机制,深化全面合作内容,提升教师培养质量。重点推进校地联盟系列活动。

一是校地联盟―课堂对接:把中小学课堂全建制进入大学教室,使高校师生零距离感知中小学课堂,感受中小学教学文化,实现小学师生和高校师生四个不同主体之间的多元互动。

二是校地联盟―协同教研:对人才培养的目标设置、课程建设、教学项目等开展合作研究,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驱动,深化教师团队合作。

三是校地联盟―兼职任教:推进校际之间的师资队伍交流,高校教师教育者直接担任小学课程教学,小学优秀教师兼教高校教师教育类课程。打造“专兼结合、优势互补、结构合理、互惠双赢”的教师教育共同体。

四是校地联盟―资源共建:每个省级教师教育基地省财政拨款分别为300万元,高校至少按照1∶1的比例给予配套,主要用于基础条件建设。

(六)强化实践实训,提升从教素养

整体设计实践教学环节。把教育实践贯穿教师培养全过程,建立以教育观摩见习、校内模拟实习、校外集中实习和小组研习为主要模块的实践环节,与理论学习实现“双轨并联”,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构建全方位实践内容。包括师德体验、教学实践、班队管理实践、教研实践等;丰富师范生教育实践体验,提升教育实践效果。

创新实践实训形式。积极开展实习支教和置换培训,引导师范生深入薄弱学校和农村中小学,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发优质教育实践资源,组织师范生参加远程教育实践观摩与交流研讨,建设师范生自主研训与考核数字化平台。积极探索全息角色扮演实战演练模式,组织学生模拟中小学建制与运行方式进行实训,让学生全方位感知职场职能、角色职责和运行机制。拓宽教育实践渠道,通过每年遴选师范生到海外开展教育实践等多种形式,开阔师范生视野。

小学学校课程建设规划范文第4篇

【中图分类号】G527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45-0006-04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江苏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遇到的挑战也前所未有。我们将深入贯彻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实施教育规划纲要,认真落实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以教育现代化为统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重心,以加大投入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为保障,努力推动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迈上新台阶。具体来说,就是要围绕一个目标,贯彻五大理念,突出六个重点。

一、围绕一个目标,就是办好公平普惠、优质多样、充满活力、人民满意的基础教育

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底线要求,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推动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推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普通高中教育优质多样发展,着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教育需求。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各类办学要素的最大效益,努力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三方新型关系,不断激发改革发展活力。把人民满意作为基础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着力提高人民群众在基础教育方面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二、落实五大理念,就是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贯穿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全过程

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创新教育观念、教学模式,倡导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促进学生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相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统一,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教育体制机制,调动各方教育积极性,激发全社会教育活力。坚持统筹兼顾,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当前与长远、内部与外部等多重关系,推动基础教育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基础教育与经济社会良性互动,区域、城乡教育相协调,基础教育内外部横向沟通、纵向衔接。转变发展方式,更加注重内涵建设,加快完善绿色指标体系,把绿色、低碳、节能、环保等纳入教育标准,加强生态价值观教育和生命教育,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推动区域联动、城乡一体、校校协同、科教结合,深化与社会联系互动,大力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努力办出中国特色、江苏特点、世界水平的基础教育。更加关注身处不同环境中的学生,努力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少年提供更多的关爱帮助,让每个学生都能接受公平的有质量的基础教育。

三、突出六个重点,就是扩资源、促公平、调结构、提质量、抓改革、强保障

第一,扩资源。根据城镇化发展、生育政策调整和人口流动实际,科学预测区域学龄人口变动趋势,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资源建设,确保充足的教育供给。学前教育方面,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五年行动计划,新建、改扩建一批幼儿园,每1~1.5万常住人口至少设置1所幼儿园。重点加强农村幼儿园建设,建立完善幼儿园园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确保每一所农村幼儿园都达到办园标准。推进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应与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U大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覆盖面,探索建立服务区制度,逐步实现就近入园。义务教育方面,依法落实城镇新建居住区配套标准化学校建设,实施“交钥匙”工程,确保足够的学位供给。推行“两免一补”和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资金随学生流动可携带,对生源增加较多、随迁子女较多的地方,在扩展中小学建设用地、调剂教师编制等方面给予特殊政策,支持其扩充教育资源。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扩充教育资源或学校建设的主要矛盾往往不是资金问题,用地指标、教师编制成为其制约瓶颈。针对用地指标限制,按照城镇化规划和常住人口规模编制义务教育学校建设规划,根据学龄人口变化趋势、中小学建设标准,预留足够的义务教育学校用地,并严格实施,不随意变更。针对教师补充问题,在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的大背景下,采用政府购买岗位的方式,不断缩小编内编外教师待遇差距,逐步解决部分地区师资短缺问题。

第二,促公平。切实落实教育公平基本教育政策,健全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不断缩小城乡、区域、校际、群体的教育差距,让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一是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幼儿园标准化建设,改善乡镇以下幼儿园(办园点)条件。健全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在财政拨款、教师配置、学校建设等方面向农村倾斜。二是缩小区域差距。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支持经济薄弱地区发展基础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健全发达地区对口支援薄弱地区、城市支援农村的长效机制,提高教育支援的精准度和实效性。三是缩小校际差距。开展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全面改善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严格控制大班额、大校额现象,建立办学标准监测制度,到2020年,所有义务教育学校达到省定办学标准。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支持力度,鼓励以集团化办学、举办分校、委托管理、建立学校联盟、对口支援、结对帮扶等方式扶持薄弱学校。四是缩小群体差距。深入实施特殊教育发展工程,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健全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开展“医教结合”实验和“送教上门”服务,实现特殊教育“零拒绝”和“全覆盖”,到2020年,基本普及残疾儿童少年15年免费教育。健全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教育的保障机制,坚持以流入地政府负责为主、以公办学校接纳为主,将常住人口纳入教育发展规划,将随迁子女教育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加大对生源流入较多地区的政策支持力度。坚持家庭尽责、政府主导、全民关爱、标本兼治的原则,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加大教育帮扶和学校关爱保护力度。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率先对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在保证资助覆盖面的同时逐步提高资助标准。

第三,调结构。强化战略导向、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进一步调整优化基础教育结构,为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奠定良好基础。一是完善教育供给结构。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群体教育需求,建立适应学生个性化特点、满足学生兴趣发展、契合社会需要的多样化教育供给机制。统筹发挥政府和市场两方面作用,促进形成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实施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制定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意见,促进非营利性与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发展。鼓励、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举办非营利性民办学校,为学生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教育选择。二是调整学校布局结构。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和区域生源状况,在深入调研、科学论证、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合理规划布局中小学、幼儿园。在规划学校布局时,要顺应城镇化发展规律,对接城市功能定位和空间布局,处理好资源使用效益与方便学生上学之间的关系,办好必要的教学点(办园点),避免学生家庭和学校距离过远的现象,妥善解决学生租住学校周边房屋、家长陪读等带来的安全隐患、家庭教育支出增加问题。三是优化教师队伍结构。针对中小学教师结构性缺编问题,实行音体美等紧缺学科教师订单式培养,健全教师转岗和退出机制,引导音体美专业师范生到农村支教、走教。针对城乡教师结构性差异问题,深入推进乡村教师定向培养,建立符合乡村教师特点的职称评聘办法,保证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岗位结构总体平衡。针对部分学段的教师性别比例失衡问题,继续开展男幼儿教师免费培养工作,采取特殊政策加大男教师培养力度。

第四,提质量。坚持把提高质量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基础教育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实现“学有所教”迈向“学有优教”。一是持续扩大优质资源。构建以普惠性幼儿园为主体的学前教育服务网络,加强优质资源建设,到2020年,优质幼儿园占比达90%以上,县域内农村和城镇、公办园和民办园的优质比例大体相当。发展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以师资均衡破解择校难题,推行义务教育教师“县聘校用”,促进县域义务教育教师和校长交流轮岗制度化、常态化、公开化。坚持适度规模办学,加强优质高中建设,到2020年,所有普通高中均达到省优质标准,建成一批在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普通高中。围绕提高质量推进教育信息化,运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全过程,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八礼四仪”养成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活动长效机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尊重个性差异,努力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深入实施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程和体育艺术“2+1”工程,广泛开展校园足球运动和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运动项目。强化“以文化人”,创新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学校物质、制度、精神层面的文化育人功能。三是加快完善质量保障体系。进一步推进全省统一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和改进服务体系,探索建立符合江苏省情的基础教育质量标准。以推进科学保教为导向,建立学前教育质量监测与指导服务机制;以推进优质均衡为目标,进一步实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以实施新方案、执行新标准、切实减轻学生负担为方向,探索普通高中课程教学质量监测。

第五,抓改革。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深化基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一是改革教育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推进简政放权,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促进管办评分离,形成政事分开、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教育管理体制。完善县级统筹、县乡共建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建立健全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注重发挥乡镇参与建设义务教育学校的作用;完善市县统筹规划建设、学校自主发展的高中教育管理体制,设区市中心城区普通高中逐步由设区市统一举办管理。二是改革教育教学模式。加强校本课程开发,推进综合实践课程和选修课程建设,构建符合国家要求、具有江苏特色的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倡导启发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营造独立思考、互动交流、激励创新的教学环境。深入实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行动计划,组织实施和拓展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加快形成科研兴教、科学学习、科技推动的江苏基础教育新常态。注重因材施教,推行分层教学,探索行政班与教学班并行的管理制度。推进学生社会实践,利用社会资源开展课外、校外活动,增强学生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探索未来智慧课堂的新型教W模式和实现途径。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生学习深度融合,打造泛在化学习环境,构建以网络学习空间为支撑的多终端、自主性、个性化的新型学习模式。三是改革教育评价机制。突破单一依靠考试、分数进行评价的传统方式,探索开展由政府、学校、家长及社会多方参与的教育评价,推动形成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导向的评价制度,激励学生乐观向上、自主自立、成人成才。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坚持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制度,完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和综合素质评价办法,调整优化中考科目和时间安排,探索部分科目考试结果以等级形式呈现。改进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方式,逐步建立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招生机制。健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推行普通高校基于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四是加强国际交流合作。规范普通高中引进国际课程,鼓励中小学以姊妹校等形式与国外中小学结对并开展师生交流,依托孔子课堂、中小学汉语国际推广基地学校开展友好交往,鼓励幼儿园学习借鉴国外先进幼教理念和方法。健全中小学教师参加境外培训进修制度,逐步扩大研修规模。

小学学校课程建设规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新建和改扩建特殊教育学校 问题 对策

分类号 G760

1

问题提出

在中西部地区大规模新建特殊教育学校,同时改善现有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是我国当前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重大任务。2007年9月,教育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十一五”期间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规划(2008—2010年)》的通知,首次提出要在中西部地区,分三阶段建设完成1150所左右特殊教育学校(以下简称特教学校),第一阶段截止到2010年,完成190所左右的特教学校初期建设工作;最终目标是基本实现在中西部地区的地级城市以及30万人口以上或残疾儿童少年较多的县有1所独立设置的综合性或单一性特教学校,现有特教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2010年7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再次将此任务列为十大教育重大改革项目之一,提出我国将在2020年完成1150所左右特教学校建设工作,改善现有特教学校条件。

这一任务自2007年提出后,除了政府部门定期对特教学校的建设进展情况进行督察外,学界鲜少有人对其发生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查。在新建和改扩建特教学校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哪些对策有助于建设特教学校?东部地区特教学校的建设有哪些可借鉴的经验?这是本次调研的目的。

2 研究设计

2.1调研对象

调查对象主要是特教学校的校领导及教育部门相应的主管行政领导。从地域上,可将对象分为两类,一类来自于中西部地区,一类来自于东部地区。选择东部地区学校进行调查,是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我国特教学校整体发展趋势,同时希望借鉴东部地区的建校和办校经验,为中西部地区未来建校工作提供参考。

在中西部地区,选取了新疆、云南、四川、河北4个省,每个省选择2—3个区/县,对每个区,县的特教学校领导及教育行政管理人员进行访谈。总共对10个市/县的10所特教学校的10名校领导、7名教育行政领导(受条件限制,有3名教育行政领导未接受访谈)进行访谈。调查地区中,一半有新建校,一半有改扩建校。

在东部地区,选择了北京、上海、江苏、广东、辽宁等5个直辖市/省,每个直辖市/省选择了1—3个区,地级市,对每个K/市的特教学校领导及教育行政管理人员进行访谈。总共对11个N/市1l所特教学校的10名校领导(受条件限制,有1所特教学校领导未接受访谈)、7名教育行政领导进行了访谈(受条件限制,有4名教育行政领导未接受访谈)。

此外,在各地进行调查时,调查组对当地的特教专家(指从事特教多年的教师或在高校从事与特教相关的教学和科研的教师)进行非正式访谈,共有11人(每省至少1名,有的省有1名以上专家)参与访谈。

2.2调研方法和时间

研究以访谈和现场观察为主。

现场观察考察的是中西部地区新建和改扩建校的建设情况。

访谈工具为半结构式问卷,分为四类:第一和第二类分别是中西部新建或改扩建特教学校地区教育行政领导及校长访谈问卷,第三和第四类分别是东部地区的教育行政领导及校长访谈问卷。

在中西部地区的教育行政领导访谈问卷中,涉及新建或改扩建学校的问题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当地特教学校新建或改扩建的状况,包括学校规模、师资配备状况、招生计划、建校之前是否考察了其他地方特教学校办学经验等;二是对特教学校办学规划的考虑,主要是未来三到五年内特教学校要达到哪些发展目标。

在中西部地区的特教学校校长访谈问卷中,访谈问题与教育行政领导访谈问卷相似,但对如下具体问题要求了解更详细的资料:一是学校建设的规划,包括选址、校舍建设、教学设施设备的配置;二是教师的招聘和培养状况;三是当前学生的招生情况和未来招生计划。

东部地区的教育行政领导和校长访谈问卷,访谈的问题和中西部的相似,即对特教学校未来发展规划的认识,以及特教学校发展面临的问题。

对特教专家进行非正式访谈,访谈问题与校长和行政领导的问题一致,但重点围绕正式访谈中发现的重要问题展开访谈。

调研从2011年6月开始,到2012年6月结束。

2.3调查结果分析与呈现说明

访谈内容转写成文字稿后,按照被访者所回答的内容中浮现出来的主题进行编码。在每个地区,对教育行政领导的回答和校长的回答,以及非正式访谈和观察所得的资料,进行比较和验证。在本研究中,只对三方资料(即教育行政领导、校长、专家提供的资料)显示出统一趋势的内容进行分析。

由于本调查目的不是全面描绘新建或改扩建特教学校的情况,而是利用实际调查情况剖析中西部地区特教学校建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因此本文不一一罗列学校的总体建设状况。“问题”,在本文中指两层含义,一是学校领导和教育行政领导认为当地新建或改扩建特教学校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二是调查组认为当地特教学校建设过程中呈现出来的令人深思的、但受访者并没有意识到的事情。还需说明一点,本文所说的“问题”主要针对中西部地区学校建设而言。

此次调查发现不少东部地区的学校已经历过新建和改扩建学校过程,这一过程中的被三方受访者一致认为促进了学校发展的、但与中西部地区学校建设呈现出不同的趋势,将作为借鉴经验,在第4部分“对策和建议”中提及。

3 问题与分析

3.1学校建设

学校建设方面存在四个突出的问题。

第一,新建校选址相对集中。在云南某州(州为区级行政单位)调查时发现,该州正在建设的4所特教学校,均集中在该州人口稠密的中东部地区。国家规定30万人口以上的县市要建立特殊教育学校,而该州中东部地区的人口多。这样,未来的新建校距该州的西部、西北部、南部的县比较远。在四川、河北调查时,受访者也提到新建校相对集中的情况。新建校选址相对集中可能造成两个负面影响:一是偏远地区的残疾学生仍旧难以上学;二是邻近地区的特教学校出现抢夺生源的情况。此次调查已有两个地区对新建校相对集中产生带来的本校生源缩减情况表示担忧。

第二,改扩建校趋向于把学校迁到城外。受访者提到学校发展时,均希望有更大的校园。从城市用地状况看,大校园一般只能建设在城郊,因此绝大部分受访者认为,为了发展学校要将学校迁移到郊区。调查的10所中西部特教学校中,仅有1所已经搬迁到城外的学校的校长和教师,提出如果可以重新选择,他们更希望将学校建设在市内。原因有两点,一是原来的学校位于城内,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社区生活;二是方便教师上下班,节省精力和时间。

学校希望有更大的校园、更多的功能性教学楼,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其初衷可以理解。但这样做法可能要付出教师难以利用社区资源开展教学,以及教师上下班或学生上下学的时间成本增大的代价。此外,从融合角度看,位于城内的学校,不仅能帮助残疾学生更好地融入社区,也可以帮助社区更好地接纳残疾学生。学校迁移到郊区则很可能使学校变成与外界交流少的隔离式学校。

第三,新建校难以根据学位规划校园。要建设多大面积的学校、设多少间普通教室和专业教室、要盖多少栋宿舍楼,这些问题都与学位密切相关。受访者的回应反映出他们难以对未来三到五年要入学的学生数进行有效估计,这可能带来的后果是:学校太大招不到足够量的学生,或者学校太小无法接纳更多的学生。目前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学校有大量的闲置教室。由于这一现象与下文提到的“招生”问题相关,因此在下文对此进一步剖析。

第四,新建校出现“重盖楼、轻配置”倾向。本调查在考察校园规划时,重点考察学校依据哪些因素设计校园。受访者均提到在建设初期,他们到已邻县特教学校考察过。在实际观察中,发现无论是改扩建校还是新建校,建筑区域划分明确,有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场所,此外注重无障碍通道建设等。不过调查也发现新建校有很多教室徒有四壁,连基本的课桌椅都未配置;学校相关负责人更急于申请经费盖楼,但对于配置哪些教学康复设备、什么时候配齐,没有明确规划。

3.2招生

在招生方面,新建校和改扩建校的情况有所不同。改扩建校由于有一定办学经验,而且在当地有一定知名度,所以他们对于招多少学生、招哪些残疾类别的学生有一定的判断和预期。新建校招生则存在两个明显的问题。

第一,新建校相关负责人判断未来招生数量的依据不全面。这与前文提到的“根据多少学位规划校园”密切相关。改扩建校一般根据每年报考的学生数进行估计。但新建校地区的受访者,有的是参考了邻近地区特教学校的学生数,有的是根据本地区以前附设于普校的特教班学生数估计。新建校相关负责人无法明确说明为什么要招这么多的学生,也未能明确说明设置招生数量的依据。

学校校舍空置率高,可能表明学校估计学位时思考得不全面。比如,当问及学校负责人是否向当地掌握残疾人口数量的残联部门或民政部门了解情况、是否了解过当地残疾发生率的时候,受访者回答“没有”或不做回应。

第二,新建校的相关负责人难以预计学校招满学生的日期。新建校的受访者均对何时招满学生感到忧虑。参与调查的新建校,预计招生人数都在120名以上,但到调查之时就读学生最多的学校只有80余人,少的学校则不足20人。教育局领导、校长认为主要原因是学校刚建立,在当地不为人了解,因此就读孩子少。但实际上这一问题可能不只是由学校知名度不高造成。当地特教专家提到的原因还包括:当地残疾学生因残疾程度严重或交通不便,无法到校上学;学校对未来招生数量估计不全面;残疾学生家长对新建校办学质量不够信任,仍将孩子送到其他学校就读。

3.3师资

新建校和改扩建校都提到师资匮乏的现象,不过两者有所不同。新建校缺乏的是各种类型的教职人员,包括专任教师、治疗师和职员;改扩建校则主要缺乏具有康复知识和技能的教师。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如下。

第一,“教师编制少”与“师资缺乏”存在矛盾。受访者提到,“教师进校难”,主要是由教师编制问题引起。学校引进教师需要经过一定流程:学校提出所需的教师数量,上交给教育局,由教育局统一汇报给当地人事部门,人事部门统一决定后,再划拨教师编制名额到教育局、到学校。这个流程不仅漫长,而且很容易出现阻碍。例如调查发现,一所新建校目前工作的10名教师中,9名是从普通学校调入的教师,而唯一一名从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师却是代课教师;另一所学校有一名公认的教学出色的男教师,三年来一直以代课教师身份任教,学校多方争取,也未能落实编制问题。

第二,在职教师培训需求量大且迫切。新建校的教师培训问题尤为迫切。这些教师普遍来自于普通学校,对什么是残疾学生、什么是特殊教育,了解甚少。学校提供的培训主要为两类:一是组织教师到邻近地区的特教学校进行参观学习,二是请学校里唯一或少数几名有特教学科背景或有特校工作经验的教师带领其他教师学习特教基本理论和课程教学策略。这样的培训由于系统性不强,教师难以掌握扎实的教学知识和技巧。调查组在听课时发现教师仍以普通学校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授课。

3.4学校发展

对于学校发展,新建校和改扩建校都存在受访者没有意识到的问题。

第一,学校的教育服务对象范围仅限于本校学生。在中西部10个地区中,有5个新建校地区以及2个改扩建校地区的教育行政领导和校长认为特教学校的教育对象是本校学生,有1个地区的受访者甚至认为要把普通学校的残疾学生全部归并到特教学校就读。

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尽管这些区的主管特教工作的行政领导都兼管普通教育工作、校长均有从事普校教学和管理的经验,他们也都提到普通学校目前有不少特殊学生就读,但他们依旧强调特教学校的教育服务对象仅限于本校学生。特教学校只为本校学生提供教育服务无可厚非,但是对于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以及因残疾程度过重而不得不在家的残疾学生而言,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需要获得特教学校提供的专业特殊教育服务。

第二,认为学校发展就要建设“一体式”学校。此次调查中,所有中西部地区10所改扩建校和新建校都提到未来希望将学校建设成融学前、义务、高中以及高中职业教育为一体的学校。从我国特教目前发展现况看,为残疾儿童单独开设幼儿园、高中校不现实,也不见得能取得教育效益。但调查组对学校的发展期望仍有担忧。

从我国目前学校整体发展看,近年发生的变革是将学校变成单一学段的学校,比如取消普通小学的附设学前班、初中和高中分离等。这样的调整是因为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习需求非常不一样,相关的学校教学和管理也不一样,调整是为了让学校提供更适宜的教育服务。

鉴于此,调查组学校认为特教学校在发展“一体式”学校时,要更慎重、全面地思考。

3.5其他问题

此次调查涉及到一些民族地区,发现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少数民族地区应该如何建设特教学校?例如前面提到的云南某州,当地少数民族多分散居住于山间,他们的聚居点距离特教学校所在地有一段距离,这可能会造成该州少数民族的残疾学生接受学校教育困难。此外,受访者提到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家长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因此对孩子的教育更加束手无策,这在某种程度上加重了教师的工作负担。

在新疆的两个地区考察时还发现被调查的少数民族教师(主要是维族教师)人数明显少于汉族教师,但是学校内就读的维族学生并不少。这造成的问题是:维族学生在校接受汉族教师的指导,但汉族教师不很了解维语以及维族的风俗习惯,因此教师与学生需要一段比较长的相互适应期;此外学生难以将在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迁移到家庭和居住的社区中。调查中,这些学校提出希望当地师范院校加强培养少数民族特教教师的冀望。

实际上,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教学校建设与上述提到的学校选址、招生、师资、学校发展等各方面的问题密切相关,甚至集中凸显了中西部特校建设过程中问题,因此如何开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教学校建设工作应当引起重视。

4 对策与建议

在中西部大力建设特教学校的这一举措,不是应急之需,而是长远之计。即是长远之计,那么各地在建校之时不但要考虑当地发展的现实之需,也要考虑我国特教发展的整体趋势。中西部地区应如何开展特教学校的建设工作才有利于特教发展?

4.1合理建设特教学校

解决学校选址和校园规划存在的问题,可考虑如下对策。

4.1.1在省级和区级层面考察新建校地域分布情况

目前我国仅根据人口分布标准设立特教学校,即“30万人口以上以及残疾儿童少年相对较多的县区要建有1所独立设置的标准化特殊教育学校”。考察发现,省级或区级政府主要是根据总人口数来设立学校。但现实中人口多的区县多集中在平原或丘陵,以及水土丰饶的地区。这就会造成本次调查发现的问题——新建校特校集中成片,学校之间出现彼此抢夺生源的状况;此外广大山区或土地贫瘠地区的残疾儿童少年依旧难以上学。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各省、各区在规划新建校时,不仅考虑人口因素,还需要考虑学校的地域分布,尽可能使特教学校的招生范围辐射到全省。

4.1.2用“精致发展”思路引导改扩建校的建设

改扩建特校的发展,绝不意味着将学校迁址到郊外建设“大校园”。此次调研,发现北京、上海以及广州的不少特校在改扩建时,大都在原址上改建,或者在市区的另一地点重建。这些学校认为在社区中建立特教学校,一是方便教师利用社区资源对学生开展生活自理、沟通等技能培训,还可以利用社区资源让学生学科知识,二是让残疾学生和社区的居民彼此增进了解,促进融合社区的形成。

这些学校的校园面积普遍不大,但通过合理规划校园的功能性建筑,充分利用学校的每一个角落、每一面墙、每一寸土地,学校营造了处处有教育意蕴的环境。对这些学校而言,“改扩建”的意义主要在于改造校内无法满足学生学习需要的硬件环境,配备学生学习所需的教学具以及康复所需的仪器设备,而不是一味地扩大校园面积和盖楼。此次调查的东部特教学校,其改扩建的思路可以用“精致发展”来概括,这可以为中西部地区建设特校工作提供借鉴。

4.1.3根据要求建设标准化的特教学校

学校建设包括的方面很多,从硬件上看,至少应包括学校建筑物建设,以及教学与康复仪器配备两个方面。教育部在2012年时出台了新的《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这份文件对特教学校的“建设规模与建筑项目构成”,“学校布局、选址、校园规划”,“建设用地”,“校舍建筑面积指标”,“校舍建筑标准”等五方面内容进行说明,明确规定了特教学校校园建设用地面积与校舍建筑面积指标和建筑标准。此外,《三类特殊教育学校教学与康复训练仪器设备配备标准》也于2013年出版,该手册详细列出了不同残疾类型学生所需要的教育康复仪器设备,学校可以根据该手册配备相应设施。建议相关政府部门要求并督导新建校根据这两份文件建设校园,这将能从一定程度上解决“重盖楼、轻配置”的问题。

4.2全面了解并预测当地残疾学生情况

学校在计划招生人数时,要科学合理地预计未来五至十年招生情况,这样不至于出现“高空置率”现象。

4.2.1联合不同部门调查学龄残疾学生总数

一般而言,当地的残联部门对残疾人口的情况更为了解。除此外,当地民政部门、公安的户籍管理部门也掌握一些残疾人口的数据,因此新建校地区的教育部门和特教学校,向这些部门了解当地残疾生的数据,也可以联合这些部门开展摸底调查。

4.2.2根据国家的统计数据估算特教学校学生数

有两份资料可用于估算出当地目前及未来几年学龄残疾学生数量。资料一是我国2006年的“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提到的各省残疾人口占当地总人口比例以及各类残疾的出现率,这可以估算出当地0—14岁残疾学生数量。二是根据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残疾人事业统计年鉴》统计的未入学学龄残疾儿童少年数据,估算当地未入学残疾儿童数量及类型。教育部门可以根据这两份文件所计算的数值,以及从当地残联及其他部门获得的数据,合理预测义务教育阶段的残疾学生数。

4.2.3充分考虑特教学校学生的残疾程度和类别

除了预测特教学校学生数外,还要充分考虑到未来特校招收的学生残疾程度和类型。从此次调查的东部地区特教情况看,大部分轻度残疾学生进入普通学校学习,而在特教学校就读的学生主要是中重度残疾学生。特教学校招收的学生类型,不再是智力、听力和视力残疾这三类学生,还主要包括了脑瘫、自闭症以及多重残疾学生。残疾学生的类型和程度都会对学校的校园规划、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等产生影响。中西部特教学校建设必须考虑到这一发展趋势,在建校之初就做好应对措施。

4.3探索有效师资培训模式并重视远程培训

师资培训模式会影响师资整体素质。此次调查发现有三个地区在培养随班就读师资方面呈现出比较完善的、且被当地教师认可的模式。尽管这些模式主要是针对随班就读师资培训而言,但它仍可以为中西部地区的特教师资培训提供借鉴经验。

首先是北京海淀区的“培训与科研结合”模式。海淀区随班就读师资培训模式,实际上是北京市随班就读师资培训模式的缩影。该区重视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培养,强调以科研带动教师发展。该区的随班就读资源中心根据北京市特殊教育师资培训中心的工作安排,以及本区随班就读工作的特点和需求,设立了残疾儿童随班就读课题组,各校在课题组的统一指导下,拟定科研任务,制定切实可行的科研计划,定期提交科研成果,定期组织交流活动。海淀区随班就读师资培训中心还组织专家参与课题论证,协助教师实施科研。教师通过参与这样的活动,提高了开展随班就读工作的专业技能。

其次是四川双流的“菜单式培训”模式。双流从地域上来说,并非属于东部地区,但该县的教师培训很有特色,因此也在此介绍。菜单式培训,指的是培训中心根据教师需求,提供相应培训,这是该县的特色。其他地区的随班就读师资培训,多是从上至下统筹安排,事先很少做教师培训需求调查。双流则注重培训前对教师的需求进行调查,先由特殊教育中心给各校教师提供一份培训内容的“清单”,之后根据教师选择结果,系统地安排培训内容。

第三是上海闸北区的“高校专家+学校教师”模式。调查组发现当地随班就读学校为学生制定的个别化教育计划、教师课堂教学记录中,屡屡出现华东师范大学学前与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名字。访谈时,普通小学的校领导和教师认为,与高校的合作对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尽管其他地区也重视借助专家团队的力量培训一线教师,但是此次调查的9省21个地区中只有闸北区形成比较稳定的“高校专家+学校教师”模式。这一模式类似于美国职前和在职教师专业发展的伙伴关系模式——“教师专业发展学校”(Professional Developing School,简称PDS),而PDS对教师专业技能提升的效果已经得到普遍认可。限于文章篇幅,本文在此不再介绍,有兴趣的读者可参阅相关文献。

从现实情况考虑,中西部地区要完全仿照上述模式开展师资培训并非易事,但是这三个模式可以提供这样思考:(1)参照海淀模式,学校是否可以组建本校的科研小组或教研小组开展培训?或者和其他特校联合开展课题研究?(2)参照双流模式,特教学校是否可以定期了解教师的工作困扰以及发展需求,再寻找相关资源进行针对性培训?(3)国内目前在很多高校开设了特教专业,高校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走进基层学校,为基层教师服务,那么参照闸北模式,是否可以推动各地高校的特教专业教师和一线特校教师进行合作,共同发展?

除了考虑设计有效的教师培训模式外,还应该考虑利用远程教育方式对新建校教师提供培训。远程教育培训模式可能是未来我国特教师资培训的重点发展方向。根据文件,我国近十年特教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新建1150所特殊教育学校。2011年,我国特教学校的总数是1767所,专任教师总数是41331人,平均每所学校的教师人数是23人。根据这个数据估计,那么未来十年特教学校需要的教师数将达到27000人左右。目前国内高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院校无法培养出这么多的特教毕业生。因此在未来的十年,新建校的特教教师,多数将来自普通学校或其他渠道,需要通过在职培训完成专业化。远程教育方式可以让教师获得最佳的学习资源,将成为可行方式之一。

4.4依据特教发展趋势制定学校发展计划

学校发展需顺势而为。彭霞光在2010年时,提出中国特教正在发生六大转变,其中提到:“特殊教育由三类残疾儿童教育向特殊需要儿童教育的转变”“教育形式由特殊学校教育逐渐向随班就读学校教育的转变”。这两大转变在此次调查中也得到验证。在这种情势下,中西部改扩建和新建校在拟定发展计划时,可参考如下建议。

4.4.1扩大教育对象范围

东部地区很多特教学校承担了当地随班就读资源中心职责,为随班就读学校的残疾学生提供服务。特教学校转变为当地随班就读资源中心具有天然优势。与普校教师相比,特教学校教师无疑是“专业人士”,他们更了解残疾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需要,此外特教学校通常拥有更完善的专业教学和康复训练设备,能够为随班就读残疾学生提供学习支持。从中国目前特教发展看,特教学校扩大功能,成为当地随班就读资源中心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尽管不是每一所特教学校都有必要承担随班就读资源中心的职责,但是对于新建校、改扩建校而言,能在建校或改扩建校之际,结合当地残疾学生的实际教育需求,合理分配资源,制定发展规划,有利于学校未来发展。除此外,新建和改扩建学校也应当将本地无法到校上学的重度残疾学生纳入学校的教育对象范围中。

4.4.2重视提供康复服务

特教学校招收的残疾学生,其残疾类型将日趋多样化,残疾程度则将日渐加重。残疾程度越重的学生,越需要获得康复训练,比如获得专业的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等。对这些学生而言,教育与康复是密切相关的,因此特教学校在发展时要考虑将康复纳入整体工作中。

此处需要说明一点,特教学校考虑对学生进行“康复”,绝不意味着学校要办成“医院或残联系统的康复中心”,学校的本质仍是“教书育人”,学校仍要重视课程建设和教学方法的改进。重视康复也绝不意味着目前特教学校的所有教师都要掌握治疗技术。但是让教师对康复知识和技能有所了解,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开展教学。从长远发展看,学校应该按学生残疾类别、程度和人数,适量引进相应的专职治疗师。

4.4.3围绕学段设置慎重考虑学校规划

如前所述,在现有义务教育阶段特教学校基础上开设学前、高中和职业教育,是发展的趋势。但是如果特教学校希望向“两端延伸”,那么应该充分考虑到未来可能发生的一系列问题。仅以校园建设为例。此次调查发现,已经拓展学段的学校,均经历过校内建筑物重建或新建的事情,这是因为要将学校建设成适合某学段学生学习需求的环境。除了校园建设外,学段设置还牵涉到学生管理、教师配置、课程安排等问题。中西部地区新建和改扩建校应据此对学校规划进行更全面、缜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