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命美学的内涵

生命美学的内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命美学的内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生命美学的内涵

生命美学的内涵范文第1篇

[关键词]:美学 研究对象 人文价值

关涉到美的问题意识在上古时期便有记载,但相对系统的美学思考发端于中古时代。此一时期,欧洲的《诗学》,中国的《乐记》,印度的《舞论》,这三种人文化的艺术专论中对美的问题专注,形成了美学的人文思考在中古时期的集中发力点。由此出发,在十八世纪理性主义哲学繁荣的背景下,维柯对“诗性智慧”的发现,强调诗性的人文智慧先于知性;鲍姆嘉通第一次以“感性学”来命名涵括人文观念的感觉和感情研究;康德以“自然本性”的趣味视角,确立了美学理论的主导形态。由此而来,美学既研究人类社会实践中的审美意识、审美感受,也研究人的审美意识和感受的认识和由此而形成的知识系统,还研究触发审美态度的客观世界的事物形式。虽然其价值倾向有可能偏重于上述三者的单一方面,但总体而言,其的核心价值取向在于人文价值维度。

一、对象的客体要素揭示了人文情感的物质依存

从研究对象的客体要素来看,美学的人文价值取向所依托的物质基础也是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但是,自然科学的价值在于强调人对事物的认识和改变,弘扬人的理性和技术的合目的性。因此,美学研究应当区分出其人文价值与自然科学的科技价值的交叉和差异。

(一)强化客体要素会造情感的缺失化

费希纳的《心理物理学纲要》和托马斯门罗《走向科学的美学》都主张采用科学实验的方法,力图达到“尝试性的和不带成见的方法”,对审美活动的心理过程和美对象的物质属性,进行定量分析。以此把美学的研究对象限定在自然科学的框架内。但是,这种放大并强化审美对象的物质要素,采用自然技术手段的美学研究,并不能全面地证明美学学问本身的“自然科学”依托,甚至容易造成美学核心问题的人文维度的缺失。从的美学观念来看,忽略美学与自然科学的客体差异,就会使审美主体的社会历史属性、审美心理的微妙体验、生命情感的灵韵,遭遇到技术描述和物理监测的遗漏,造成技术本位的自然价值博位,而人文情态和价值显形缺失。

(二)忽视客体要素会造情感的悬空化

作为美学的研究对象,审美活动总关涉到人的生存所依托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现实。这其中,人的生命现象无比的丰富和复杂,但总是依托在现实世界当中。为了消除技术专制对人文精神的销蚀,而选择性地放弃美学研究的客体要素,就会造成美学研究的对象的情感悬空,也会造成研究本身脱离现实的形而上学之路。美学的审美对象是一个完整的活动系统,其依存于现实的是相对稳定的物态要素。构成对象存在的各种要素在其动态系统中,均衡地发挥着牵制和互化的结构。物质化的客体要素的显形,精神化的主体要素的流动,知性化的知识要素的传播和扩散,使得审美活动能够依存现实而不受制现实,属于自然而又超越自然,从而实现其人文价值。

二、对象的知性要素构建出人文形式的知识形态

从研究对象的知性要素来看,美学的人文价值取向存在于审美活动的知识形态。因此,美学研究应当区分出美学的人文价值与社会科学的知识价值的交叉和差异。

(一)强化知性要素会造形式的压缩化

近代社会科学的发展,使美学强化学科化取向,按照社会科学的知识生产来制作和加工知识产品,构建人类普适性的知识生产关系和消费行为,压缩了审美活动的心理意蕴、文化融通和价值态度,不能充分涵括研究对象关乎生命体验的当下状态。这就意味着,作为知识生产方式之一的美学,所侧重的是美学知识在社会知识结构或社会生产系统中的宏观价值,压缩了个人在具体的情感活动中所表现着的生命承续与德性变迁。因此,美学研究就是要阐释人的生命形式、情感意义和人文价值;片面强化知性要素会把人理解为抽象的类的存在,而忽视自我的生命体验和价值生成。

(二)忽视知性要素会造形式的无序化

美学研究也需要借助一般社会科学的知识生产体系,使美学知识生产过程成为完善社会结构,促成文化创新的重要构成因素,确定美学知识系统在社会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在美学研究当中,往往把作为研究对象视为一定意识形态的载体,即视作某种社会话语的传导环节而不仅仅是一个感受自身生命力的鲜活的、绵延的、无序的情感状态。这样,按照审美的观念来理解,人的审美活动和美学的认知行为就可以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互动生成中,辩证地统一为科学形态;美学也就可以具有“文化哲学和主体性意识的明显特征”。可见,在美学研究不应该是对主观情感的无序化地渲染,或过度阐释,而应是揭示审美现实的发展趋,构建出人文价值观念。

三、对象的主体要素彰显着审美意识的人文内涵

从学科归属的角度看,美学应当属于人文学科,其价值取向强调人的精神体验。尽管审美活动中涉及到对象的物质要素和形式要素,但是,这些要素在美学研究当中均被理解为体现着人文情感和智慧风貌的人文对象。因此,凡是忽视审美活动的人文特性的美学研究,都会遭遇到逻辑思维枯竭和推理穷途末路的困惑。

(一)忽视主体要素会造意识的消散化

美学作为一种专门性的学问,其研究的基本问题就是美的性质、审美意识、审美体验、审美对象。因此,美学的研究多是在哲学思辨的立场上对人的审美观念、艺术观念进行系统化和理论化地梳理和研究。但是,这种哲学化的研究研究,往往将整个审美活动作为它的对象,揭示出人类审美思维的最一般形态和规律。可以说,哲学向美学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提炼出诸如美善相乐、尽善尽美的观念,揭示出了审美活动与道德活动相关的普遍规律。然而,审美活动毕竟是一种特殊的个人化的生命体验。当美学进行忽视主体要素的哲学概括,就不能真正认识审美感受的本质,便会造意识在逻辑推理中的消散,即美学与社会实践渐行渐远的困境。

(二)强化主体要素便是扩充人文形式的内涵

强化主体要素就意味着美学研究以整个人文世界为对象,认为审美活动是个人化的心灵内省过程,具有非理性、非逻辑、前理解、前概念的特性,是本然的“权”作为“意志的自由运用”;存在于哲学美学所无法触及的精神家园,而保留着人类情感体验中上最原初的内指性、蕴藉性和含混性。因而,作为感性学的美学研究不能够脱离开研究对象的感性形态。特别是在美学对艺术审美的研究当中,应当把握生命存在和活动的艺术形式,扩充其审美文化的内涵,召唤人们探究诗性人生的境界和价值生成。可以说,用审美活动的生命体验和感知来说明、解释艺术人文价值的创造和内涵扩充,就是美学进行人文价值的追求,也正是美学超越知识论的逻辑和实证倾向的归家之路。

总之,尽管美学总是在关乎物质的、主体的、知识的要素中,构筑自身的学科特性,但是,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美学状况都是在特定人文环境下,按照文化生活的“筑居”条件而“思”的,这种状况自觉或不自觉地表现出美学家们自身生命活动的人文价值趋向。

参考文献:

[1][英]鲍桑葵.美学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57.

[2][美]托马斯・门罗.走向科学的美学[M].北京:中国文艺联合出版公司,1984.6.

生命美学的内涵范文第2篇

体型美是舞蹈艺术中最基本的美学表现。健美操中的体型美是在健康美的基础上,因此更加能够表现出生命美的一面。健美操中的男性体型通常饱满、健壮、结实、挺拔,举手投足之间流露出生命最阳刚的一面。健美操中的女性体型通常柔美、和谐、自然、流畅,动作之间表达的是生命坚韧、柔美的一面。无论男女舞蹈者,表达的都是生命积极向上、自然和谐的美学本质。因此,健美操中的体型美相对于其他舞蹈中的体型美更加接近于美学的本质。体态美是健美操舞蹈者在舞蹈过程中所表达出来的姿态和仪态。人们通常用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来表达最基本的体态美。健美操中的体态美需要舞蹈者的每一个动作都柔韧、有力,体态以挺拔为基础演变出各种艺术造型。健美操中的一些基本动作如收腹、立腰、挺胸、直膝、开胯、绷脚等都是体态美的基本表现。这些基本的动作也同时是健美操舞蹈者练习过程中反复练习的基础动作表现。和舞蹈一样,人们热爱健美操并投身于这项活动并不仅仅在于喜欢这项运动在表演时所表现出来的美学体验,还在于在练习这项运动时所带来的美感塑造和提升的享受。这就是下面要论述的气质美。健美操是将健身运动与舞蹈完美结合的美学艺术。两者之间的融合最终可以反映在舞蹈者的气质美上。前文已经论述,健美操是最接近表达生命美学本质的舞蹈艺术,因此舞蹈者外在的美学表现和内在的美学思想是融为一体的。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气质美。健美操舞蹈者应该做到寓情于资,将自己的精神、思想乃至性格融入到动作中去,达到思想和动作的统一、和谐。这不仅仅需要单纯练习动作,还需要舞蹈者个人修养的提升。在健美操的比赛或表演中,超凡脱俗的气质在高水平的运动员身上会显露得淋漓尽致,他们优美的造型,新颖独特的动作连接,在明快的音乐节奏下配合紧密,结构完善,且面部表情与身体动作相互配合,这些都是气质美的集中表现。

二、健美操艺术中的运动美

健美操艺术是一种由人来表演的运动艺术。虽然表演中舞蹈者的个别造型会对表演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但整体来看,运动是贯穿于健美操表演始终的主旋律,健美操艺术中的运动美也是基本的美学表现和艺术表现。舞蹈者在表演时需要不断的运动,通过运动的美学语言向观众表达这项运动独特的艺术魅力。健美操艺术中的运动美可以从力量美、速度美、柔韧美和协调美四个方面来表现。健美操表现的是舞蹈者健康、充满生命力的一面,因此舞蹈者的每一个动作都需要向观众展示生命的力量。因此,舞蹈者的动作必须铿锵有力,标准到位,向观众展现健美操艺术中的力量之美。健美操不像举重那样是单纯展示力量的运动,健美操是将力量和舞蹈动作紧密地结合起来,或者说将力量融入到每一个舞蹈动作之中。所以,健美操中的舞蹈动作既有力量又有优美的姿态。舞蹈者无论伸手还是踢腿都需要将身体内部蕴藏的力量爆发出来,对于其中一些需要力量的支撑动作就更是如此。这不仅仅是舞蹈者必须拥有的表演态度,更是表现这项运动力量之美的美学要求。速度也是人体机能和健康状态的一种外在表现,同样具有美学表现。由于健美操表现的是人体健康、旺盛美学的一面,因此健美操中的运动速度相对于其他类型舞蹈的动作速度要快很多。从音乐的节奏来看,健美操通常要求每10秒钟表演26-30拍,这是一个相当快的表演节奏。这样快的节奏要求舞蹈者必须具有良好的体力、心肺功能等各项身体机能。美的本质在于对平常生活的提炼和超越,我们欣赏健美操表演时,看到舞蹈者在如此快的节奏下仍然能够保持良好的呼吸并展现从容、阳光的笑容,那绝对是一种能够给人阳光和力量的美学体验。和赛车所表现的速度不同,健美操中的速度美表达的仍然是生命的活力,是对生命本质的美学表达。力量美和速度美是健美操舞蹈者向观众展现的生命阳刚之美,柔韧之美则是舞蹈者向观众表达的生命阴柔之美。健美操舞蹈者通过伸展的四肢和躯体向观众展现出各种充满曲线的身体变化,让观众感受到刚强之中的柔和、轻松和舒展,这就是健美操艺术中的柔韧美。柔韧之美是舞蹈的基本美学表现,我们在其他类型的舞蹈中均可以看到舞蹈者对于柔韧美的表达。但健美操舞蹈的柔韧美是与刚强之美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我们看一个健美操舞蹈者的表演能够看到舞蹈者身上所散发的生命魅力。健美操舞蹈者所表达的协调之美则是对于上述三种运动之美的均衡和融合。舞蹈者的旋转、跳跃等舞蹈动作都是在快速、充满爆发力的前提下做出来的,因此舞蹈者身体肢体与躯体的协调,思想和动作的协调都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没有良好的协调性,那表演者不仅动作蹩脚、难看,甚至无法完成复杂、高难度的动作。我们看到舞蹈者将力量、速度和柔韧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甚至于赞叹这种生命属性之美的融合便是在欣赏健美操艺术中的协调美。协调之美也是自然美学的重要思想,健美操对其的表达更加深刻、完美。

三、健美操艺术中的服饰美

健美操是一项重视外在美学表现的艺术,因此舞蹈者的服饰对于其中的美学表达就显得十分重要。搭配合理,礼仪得体的服饰会对健美操舞蹈者的表演起到十分重要的衬托作用,是健美操艺术中独特的美学表现。健美操艺术中的服饰美可以从颜色美和款式美两个方面来进行表现。颜色美是健美操服饰美的基本美学表现。任何一个健美操舞蹈者及其服饰设计者都会将服饰的颜色作为重点的表现要素来进行精心设计和表现。颜色是观众能够从舞蹈者身上感受到的第一美学表现。也就是说观众对于健美操舞蹈者的美学体验是从服饰的颜色开始的。服饰的颜色承载者不同民族的文化和美学内涵。在中国健美操运动中最常见的颜色是红色与黄色的搭配。这两种颜色也是国旗的颜色,具有深厚的文化沉淀和美学内涵。红色象征着吉祥、喜庆、热烈、奔放,这与健美操所要表达的美学情感无疑是一致的,黄色则象征着温暖、荣耀和光明。因此,红色与黄色组合不仅表达出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精髓,还表达出了健美操这项运动所具有的美学内涵。除此之外,健美操服饰的颜色还包括其他类型的颜色,不同的颜色带给人们的是不同的美学体验,例如,白色会带给人纯洁、端庄,黑色能够带给人庄重、深沉,蓝色能够带给人宁静、清爽,绿色能够带给人青春、活泼等。不同颜色的服装带给人们不同的视觉体验和美学体验。这使得健美操能够以更加多元化的美学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表达更加多元、丰富的艺术情感。除了颜色,款式美也是健美操服饰美中重要的表达内容。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和艺术的多元化发展使得健美操服饰在款式上有了越来越多的表现形式和空间。丰富多彩的款式为健美操舞蹈者提供了更加美丽、多样的外在表现。服饰款式之美首先表现在对于服饰图案的运用上。图案是文化和艺术发展的结晶,任何一种成熟的图案都经过长时间历史的传承与创新,具有浓郁的文化特色和艺术特色。例如,在我国健美操服饰中,龙凤呈祥这一图案是被舞蹈者广为推崇的图案设计。这便是源于人们对于传统龙与凤所代表的富贵吉祥这一文化内涵的和艺术内涵的理解。在不同的舞蹈者身上,龙凤呈祥这一古老的传统图案也被演绎出千姿百态的艺术造型,不变的是人们对于其中所蕴含的美好寓意的追求和期望。随着文化和艺术交流的日益频繁,健美操舞蹈者身上的服饰图案也更加丰富,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艺术氛围。健美操舞蹈者服饰的款式美不仅仅局限于图案,还包括对于衣服、裤子具体的细节设计和装饰设计。虽然在设计上有着千差万别,但都是为了突出舞蹈者的体形和动作。健美操中的服饰美同样服务于舞蹈整体的美学表现。

四、健美操艺术中的音乐美

和其他的舞蹈艺术一样,健美操是一项需要音乐配合的艺术形式。由于有了音乐,健美操呈现给观众的不再是单一的视觉体验,而是包括视觉和听觉在内的多方位的美学体验。音乐本身便是一种具有独立美学思想和表现的艺术形式。音乐是健美操的灵魂,健美操中的音乐是服务于健美操表演的,因此又具有特殊的美学表现。下面本文将分析健美操艺术中的音乐美。健美操艺术中的音乐美首先表现在节奏上。前文已经论述了,为了更好地表现健美操的运动美,健美操的节奏通常比较快速。这一点在健美操的音乐上同样得到了体现。健美操的音乐节奏强劲、欢快、热情、激烈,以音乐的方式表达着对生命的热爱和赞美。因此,很多健美操音乐都是取材于现代流行音乐中的摇滚乐、爵士乐等,这些音乐热情奔放,节奏感强,为健美操艺术中的美学表现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节奏支持。健美操舞蹈者的每个动作都需要紧紧跟住音乐的节奏,这样才能够在舞蹈动作和音乐两者之间形成共鸣,更加提升健美操的艺术表现。虽然随着不同民族文化和艺术的不断交流与融合,健美操中的音乐类型在不断丰富,但从节奏而言始终保持了快速、紧凑的艺术特点,这是由于健美操本身的艺术特点和美学表现特点所决定的。健美操艺术中的音乐美其次表现在旋律上。旋律是舞蹈的灵魂,也是健美操艺术表达的灵魂。舞蹈者的动作和情感的抒发都是需要旋律的指向和引导。健美操在节奏美的表现上虽然趋向于统一,但在旋律的表达上则可以充分发挥不同民族和地区文化艺术的差异,形成丰富多样的美学表现方式。从中国的音乐来看,丰富的地域环境和文化艺术特色为健美操音乐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旋律资源。这些丰富的旋律资源为健美操艺术表现丰富的情感思想和美学内涵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五、结语

生命美学的内涵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电影艺术;美学特征;传统文化

创作电影,其实也是在创作美的艺术。观众对电影艺术的欣赏,实际上就是对“美”的艺术形象的感知与领悟。美既是人生命追求的意义所在,也是人对于客体的一种价值判断标准。在人类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中,电影艺术的“美”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电影艺术使观众在精神领域中获得审美的愉悦和生命价值的满足。这就意味着,要求和衡量电影艺术要用美学理论的标准来进行。电影理论全面、深入发展的突出表现是电影艺术美学特征的完美呈现,同时,电影艺术的美学还是对电影进行思考的一种方式。研究电影艺术美学特征时要把这种思考方式牢牢掌握,进而提高受众在电影艺术创作和欣赏时的自觉性。为中国电影的创作和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电影人张艺谋,根植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通过镜头语言与民族传统美学的有机融合,使得他的作品充满哲理的思考和诗情画意的美感。

一、电影艺术:电影与美学的有机融合

生活是由一个个社会现象组成的,生命的终极追求在于透过生活获得美的真谛,也就是说要通过研究表面现象去追求本质。电影是通过再现生活场景来传达思想和传递情感的。本质和现象缺一不可,两者的结合成为电影艺术存在的现实依据。可见,电影艺术是电影与美学两者之间的完美融合。电影有助于美学确定自己真正的研究对象,并以此为依据深入发展;美学有助于电影更加深入地探究画面与声音等现象,也就是更加深刻地理解电影的真正内涵。每种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和不同的物质载体,以拍摄电影为例,电影艺术是运用摄像镜头来展现的。电影通过摄影机拍摄下来的一个又一个的具体镜头来反映生活,表现在银幕上则是欣赏者最直接的欣赏、审美对象。电影的一个镜头包括连续的一组画面,制作者根据分镜头剧本内容,采取不同的方法拍摄,得到许多不同长度的镜头画面,再按照一定的艺术构思把它们剪辑组合,并配以音响效果,影片即摄制完成。每个镜头的设计和创作都应遵循一定的美学原则。镜头中所包括的各种因素,从画面构图、光线配置、色彩运用到人物表演、节奏处理、音响效果等,都应具有一定的审美意义,使每个镜头在表现思想内容的同时,能产生一定的美感作用。摄影机的运动也同时实现了对镜头画面的自由驾驭,从而增强了画面的生命力和真实感,这也切实的论证了电影与美学结合综合表现艺术的重要性。中国电影一个世纪的风雨历程,给中国观众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印迹的深处,正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意蕴与风情神韵。张艺谋,作为中国当代导演中的代表人物之一,以专业的镜头语言作为主要的叙事工具,利用声音和画面的完美结合,并融入经典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美学思想,在有序的叙事情节中,实现一种饱含民族情感的审美愉悦和对传统文化的由衷赞美。

二、电影美学:电影艺术的审美性特征

美学是研究人类审美活动的科学。也就是说,美学的研究对象是审美现象。那么什么是审美现象?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观点不同,到现在也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而电影理论家们认为电影是无须界定的。可见,美学家对待审美现象和电影理论家对待电影的态度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在研究电影艺术具有哪些审美特征时,电影受众的审美取向无疑是非常重要的。电影艺术的第一个审美特征是具有视觉呈现性的特点。因为电影总是用有视觉呈现性的画面语言来叙述故事的。所谓视觉呈现性,指的是电影所表现的东西必须是看得见的,能够被呈现在银幕上的。画面语言是电影特有的表现方式,它凝炼而又独特,是电影艺术特有的个性。电影艺术的第二个审美特征是具有色彩表情性的特点。比如,红色会让人联想到火焰,给人以温暖、热烈、热情奔放的感觉;黑色会使人联想到无边无际的黑暗,让人感到孤独、恐惧甚至绝望;而蓝色会让人联想到广阔的天空和浩瀚的海洋,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感觉。这些都是人类在生活实践经验中一点一滴总结出来的,从而赋予了客观的色彩以情感的内涵。色彩强烈的表情性,使得它成为电影艺术一个十分重要的抒情手段。电影艺术的第三个审美特征是接近生活,逼真自然。要求电影接近生活,不但是指外在现象的逼真,更指内在情感的逼真。有些电影过多的使用“巧合”、“偶遇”等情节,意在模拟再现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情景,但其实这种表现手法往往是拙劣的,是最不真实的。电影能否真实的反映现实生活,归根结底取决于电影艺术家对待客观现实的根本态度。电影强调真实性,但并不意味着排斥艺术的“假定性”。反而有时候还常常借助这种“假定性”,来达到艺术的真实这样一种审美效果。只有牢牢把握了电影艺术的审美特性,再加上对蒙太奇手法的合理运用,对声、光、电、色彩、画面、音响、音乐等艺术元素与电影语言的有机组合,才可能创作出生动感人、深入人心的艺术形象,物化出具有丰富内涵的电影艺术作品。只有这样的作品才具有生命力和感染力,不但能吸引观众,更能感染和启迪观众,持续的发挥它的审美价值与艺术张力。张艺谋电影饱满的展示出其对于民族文化的理解和思考,这归结于他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崇尚与继承。张艺谋提取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意象和精神气质,通过镜头、语言、画面构图和电影叙事语言等集中表现出来。张艺谋对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情有独钟,他不断地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并移植到他的电影当中去。从他指导的电影《红高粱》可以明显看出,他在电影拍摄中通过一个个独特的镜头语言,凝练的呈现出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影像或美感景象,带给受众美的享受。另外,从电影叙事的角度来看,他将我国传统文化中提炼出的美学符号化,并进行艺术放大和适度夸张,使电影画面所承载的叙事内涵不断加宽、加深,从而使影片具有强大的艺术张力和艺术感染力。

三、艺术影响:民族文化与美学的完美结合

每一部电影的成功,都标志着电影艺术的星星之火在逐渐燎原,电影艺术存在的最根本意义在于,影片本身在获得受众的肯定时,能够把其最精华的美学思想也传达给受众并传扬下去。出彩的电影如何能在变幻多样的大环境下获得成功与肯定,值得我们去深思。电影《英雄》是张艺谋拍摄的第一部武侠片,他的拍摄理念和制作原则依然深刻的体现在这部影片当中。张艺谋对民族传统文化进行挖掘与探究,并将中国古典文化进行了无限放大,在影片中形成了独具内涵的意象符号,将一部武侠片以“诗情画意”的方式表达了出来。影片将每段故事都用不同的色彩进行表现,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张艺谋内心对于中国古典美学与叙事内涵的深刻解读以及完美表达。张艺谋的电影美学思想得到了观众的认可,让电影人看到中国民族文化与电影融合的更多可能。在影片当中,张艺谋展现了自己对于民族文化中色彩含义的理解和感受,他的电影美学思想也通过色彩完美地表达了出来。电影《英雄》叙事的主要工具是色彩,同时色彩也对于环境氛围的营造、人物情绪的表达和审美取向的引导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影片中泼墨般的大量运用色彩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展开,不同的色块分别代表着不同的主题、情感和内涵,而且这些颜色都能在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中找到对应的内在精神含义,这也显示出张艺谋对自然美学和中国禅意思想的深刻把握。视觉的冲击是最强烈的,人们在看到画面的时候,首先扑面而来的是色彩,色彩对于刺激并调动人的情绪和情感是第一性的。影片中如此大块的、夸张的色彩运用,无疑是张艺谋对于色彩运用的一种大胆尝试。探讨张艺谋电影艺术风格对中国电影的影响可以发现,他运用色彩为电影带来了一种艺术美的叙事风格,为电影注入了丰富多彩的美,为电影带来一幅幅精彩的历史画面和一种发现人、发掘人性的美。另外,张艺谋将武侠中的精神气度和神韵在影片中进行放大表现,使整个武打场面呈现出一种唯美和诗情画意,这深深体现了张艺谋的电影美学理念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纵观张艺谋电影,从受众的观赏心理、审美取向、生活方式等角度分析,其中深具民族特色的普遍性规律存在。第一,在观赏心理方面,影片切合观众亲身体验,从影片营造的“现实生活”中观众能体悟到鲜活的生命力和丰富的人生感知。第二,在审美取向方面,张艺谋电影演绎民族悠久的历史故事、描绘民族浓郁的风土人情、展示民族独特的风俗民性,从而得到观众的普遍认同。

参考文献:

[1]金丹元.影视美学导论[M].上海大学出版社,2001.

[2]姚晓蒙.电影美学[M].东方出版社,1991.

生命美学的内涵范文第4篇

刘红(1988-),女,籍贯:安徽,在读硕士研究生,专业: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单位:伊犁师范学院。

摘要:审美超越是后实践美学理论建构的关键,不理解审美超越就不能把握后实践美学的精神实质;精神性、理想性、超越性是审美活动的特征;审美超越与“超理性”、“最高的生存方式”、“形而上追求”同质,是指审美活动对人的生存意义的终极性建构。

关键词:审美超越;精神性;超理性

一、引言

审美超越是后实践美学理论建构关键,因此,在我们想要清楚的认识和把握后实践美学的精神实质之前,我们首先应该弄清楚的是,究竟什么才是审美超越?在文学艺术领域中,美蕴含在内容与形式的良好结合以及表现出的和谐当中,具体体现为情感的有效展示,这种展示,主要是以物化的形式,即具体的作品。因而,作品的美是作者或创作主体情感的具体展示,文学解读或文学评析活动,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审美的精神超越。因此,我们从美学或者说是审美的视角来审视文学作品,就能够确立文学作品的审美品格,这就意味着,我们是站在一个更高层次的角度,来审视文学作品,这样我们就能够充分地认识到其特殊性、复杂性和完整性。以此更加全面、更加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真正内涵集深意。这就是这里所说的“审美超越”。无论是文学艺术亦或是其他方面的艺术鉴赏过程,都是由浅至深、由宽泛到细致的。艺术鉴赏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给感官带来的审美愉悦,相同或类似的情感审美体验,以及理性的审美超越。此处的“审美”,不单单指的是艺术审美,它主要是指一种由艺术审美而陶冶出来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后实践美学中所说的“审美超越”,不能理解为实践活动对物质追求的实现,或者实践的精神性对动物本能的超越,而应该理解为人对于生存的终级目标的追求,以及生命超验性的意义建构。对其理论的阐述连篇累牍,诸如超越美学、生命美学、生存美学等,但实践美学的维护者们却站在理性主义的立场上批评其为唯心主义、神秘主义。《学术月刊》杂志2002年第一期和第十期分别刊载了杨春时、邓晓芒、易中天等学者关于实践美学和后实践美学的论争,论争的最根本分歧就在于对审美超越这一概念的不同理解上。杨春时先生强调审美活动的形而上性,将审美超越界定为“终极体验”、“超理性”、“自我实现”、“本真”等概念,而易中天、邓晓芒先生则站在实践的人类学品格中把握审判超越,把超越理解为人的知、情、意对动物的表象、情绪和欲望的超越。双方站在不同的视点上观照审美超越,其分歧在所难免。

审美超越作为后实践美学理论的核心之一,是把握后实践美学精神实质的关键。理解审美超越这一美学命题,首先需要再重复“美学是什么”这一古老的话题。在美学界对这一问题的无休止的论争中,潘知常先生的一段总结耐人寻味:“美学之为美学无疑仍旧与人类的那种‘形而上学欲望’密切相关”。美学之为美学,并非“求器之术,而是悟道之学”。美学的形而上的性质日渐为学界认可,所以,对审美超越这一美学命题的理解也应该站在形而上的层面上。而且,“超越”这一概念的基本内涵也是形而上的,它指的是人类精神所特有的对人类社会或个体自身存在的终极目标或终极价值的追问和把握,这种超越表现在宗教活动、哲学思辨和审美体验等精神领域。在此意义上理解的审美超越应该是“超验”,是与“形而下”相对应的“形而上”,与“理性”相对应的“超理性”,潘知常称之为“生命的最高存在方式”,“自由的生存方式”,它强调了审美活动对于人的生存意义的终极性建构。审美活动不仅超越现实的真善,而且超越个体生命的有限性,它建构着个体生命独特的精神性的超验意义。

二、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的对审美超越的争论

在关于实践美学和后实践美学的论争中,很多人认为超越就是对动物的自然性或现有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超越,是对人的有限意志、有限理性和情感的超越。这种理解的偏差在于没有看到审美活动的独特性,没有把审美活动和其它的实践活动区别开来。潘知常先生说:“美学即生命的最高阐释,即关于人类生命的存在及其超越如何可能的冥想”,美学面对的不是答案,而是问题。审美活动与一般的实践活动不同,审美活动是对于生命意义的一种体验与建构,而实践是以创造和使用工具为前提的一种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是审美活动的基础,实践活动受理性指导,而审美活动更多的是一种非理性的活动;实践活动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强调的是人类自身的社会历史实践,而审美活动虽然也有社会属性,但却又只能以个体活动的形式表现出来;审美活动作为一种超现实的活动,是精神的、超功利性的,它是对人的理想世界的改造,它必然和人类终极的价值判断发生密切的联系,而实践活动主要是现实活动,是物质的、功利的,直指感性对象,是以物质性劳动工具为中介对现实世界的改造。审美活动的精神性、超越性、理想性特征在悲剧和崇高性的艺术中蕴含较深,英加登称之为“形而上学层”,美的艺术的生命力就来自这种超越性的形而上体验。

后实践美学所说的审美超越与科学活动、伦理活动中以实践活动为基础并超越实践活动去探索人类实践所未触及的知识或意志领域的那种超越不同,它不是对有限理性、有限能力的超越,而是对终极目标和价值的追求。审美超越就是在有限中追求无限,在非理想中实现理想,从而在精神上把握生命的绝对意义。在关于实践美学的讨论中,很多人认为审美与实践不可分,审美超越以实践活动对现实的超越为前提,这都是片面强调审美活动中的形而下的精神愉悦,而没有认识到审美活动中形而上的追求,只认识到审美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而没有看到审美活动的超验性、超理性的特征,这正是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的区别。

实践美学的本体论范畴是实践,实践作为美学基础太狭隘了。除了社会实践外,人还有个体的精神生活。而超越美学的本体论范畴是人的存在――生存。生存是我们能够肯定的唯一实在,生存的基础是物质实践,但其本质是精神性的,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其本质又是个体性的。生存要立足于现实,但其本身是超越性的,它指向未来、指向自由。审美是最高的存在形式,它最充分地体现了生存的精神性、个体性和超越性。审美的超越首先是对现实的超越。审美作为一种特殊的存在方式,是超验的、精神的,主体忘却自我,由现实主体变为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主体由片面发展的现实个性升华为全面发展的审美个性,现实世界也成为审美对象化,审美个性与美充分统一,失去对立与差别,因而审美成为真正自由的生存活动,主体获得自由的体验――美感。其次是审美超越是对现实意义世界的超越,审美超越现实解释,创造了超越的意义世界。现实意识升华为审美意识,解放了主体的直觉能力和想象力,真接领悟了存在本身,获得了生存的真正自觉。这种对现实意义世界的超越在文艺活动中最为显著,文艺展示人类命运,审视人生价值,达到对人生真谛的领悟。第三,审美超越是对理性的超越,审美是超理性的,是一种纯粹的非自觉的意识活动,它吸收了无意识巨大心理能量和非逻辑形式,形成了审美意识的巨大情感力量和创造性,后实践美学肯定审美本质是其超越性,肯定了审美的个体性、精神性,克服了实践美学忽视审美个性、忽视审美精神性的不足。

三、实践美学和后实践美学对审美超越理解产生分歧的原因

在实践美学和后实践美学的论争中,对于审美超越理解的分歧已经持续了相当一段时间,之所以久久未达成共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对中西文化的不同导致的不同理解和认识。

在中国美学传统中,李泽厚认为“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它所追求的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关系。在缺乏个体意识的中国文化中,审美活动的超越性很难被理解,所以易中天,邓晓芒对杨春时的审美超越提出质疑,认为无法从生存推演出超越来。“天人合一”即马克思所说的“人化的自然”,这种境界只有在最高的审美形态“悦志悦神”中才可以达到。李泽厚把“天人合一”看作是审美的归宿,遭遇刘晓波的批评,认为李泽厚在宣扬“美在和谐”,这种和谐给个人提供了安全感,个体就没有因生命意识的觉醒而带来的焦虑性体验,这就导致了审美超越性的缺乏。刘晓波认为审美作为人的个体生命的最佳对应形式从来就不是和谐、统一,而是对抗、冲突,伟大的艺术都是悲剧精神的产物。

西方形式美学的新的发展中产生了分析美学,结构主义美学,以及格式塔心理美学等。例如:格式塔心理美学的代表人物,阿恩海姆在他的《艺术与视知觉》中,把美归结为是某种“力的结构”,认为组织良好的视觉形式,可以使人产生,一个艺术桌旁的实体,就是其视觉外现形式。西方文化恰恰是有一种执着追寻个体生命价值的传统,在希腊神话中俄底浦斯与命运的抗争,西绪福斯的悲剧式的顽抗,个体苦苦寻求生命形而上的意义,而这种追求实现的途径一是宗教体验,即与上帝合一;一是审美超越,在审美体验中建构生命的意义。从柏拉图的“迷狂说”到弗洛伊德的“白日梦”,尼采的“酒神精神”,都是审美超越的理论表现。海德格尔、尼采等现代思想家和马克思的美学思想,的叛离,是具有颠覆性意义的。他们不仅将所谓的理性问题,转换成为存在问题,同时,还给真、善、美;知、情、意等精神领域一个存在的基础,由此,认识论、美学、以及伦理学作为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失去了其根本意义。由此,关于美和艺术的一些根本性问题,已经走出传统领域的限制,进入了存在领域。

四、结语

后实践美学与实践美学的争论,实质上是人如何才能获得精神自由的问题。当然,它并不是鼓励人们沉溺于主观的臆想或是幻想之中,整天做着虚幻并且美妙的白日梦,这样就与我们日新月异的现实生活脱节了。与此相反,真正的后实践美学是对现实生活的审美,这种审美超越是建立在对现实人生的深刻洞察和热情参与的基础上的,它要求我们要严肃认真地对待人生、珍惜人生,它源于对朝气蓬勃的生命至高无上的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探讨和理解上。实践美学认为实践可能解决社会现实问题,从而就可以获得自由。后实践美学则从现代人生体验出发,认为社会现实问题的解决,并不意味着精神自由的获得,它只有超越现实领域才可能。所以,在社会实践终止的地方,审美就开始发挥作用。生存的意义问题不是一个现实问题,它不能在现实水平上得到解答,而只能诉诸超越性的体验和思考。这种思考能力归结于我们的大脑,因为它拥有比大自然更为神奇的力量,用足够的能力使审美以其超越性引导人们在无限美的漫游之中,走向自由之境,进入永恒的人间天堂。(作者单位:伊犁师范学院人文学院;2.伊犁师范学院中国语言学院)

参考文献:

[1]傅小凡,姜家君.《中庸》的人生美学初探[J].南昌大学学报,2013(1).

[2]陈元龙,赵伯飞.消费社会语境下的审美反思与价值建构[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3(1).

[3]边利丰.论陶渊明对玄言诗风的审美超越[J].三峡大学学报,2012(6).

[4]王元骧.审美超越与艺术精神[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10-1.

[5]李国春.文学审美超越论[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1-01.

[6]蓝国桥.审美超越的根源到底是什么[J].西北师大学报,2011(3).

生命美学的内涵范文第5篇

【关键词】舞蹈教学 美育 审美

美是人类毕生追求的目标,我们在生活中力求一切美好,那么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美?浩淼沙洲的满天繁星,广袤无垠的蓝天碧海,抑或是日出喷薄时的壮美,千姿百态的美纷呈于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而美的发现就是一个奇幻的旅程。美育即审美教育,是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美育包含多个方面,分别是艺术之美、科学之美、自然之美以及人类社会生活的美。

舞蹈作为重要的艺术表现之一,是行为艺术美的集中体现,透过舞蹈再现生命的活力与创造力,曼妙的舞姿,优雅的步伐,是对生命的礼赞也是对自由的向往。本文将从舞蹈教学的角度探讨舞蹈与美育的契合点,分析舞蹈的美育意义。

舞蹈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每一个艺术创造的灵感都离不开现实,生活中偶然发现的一个小细节都可能会令艺术家们兴奋不已,好比街角摇曳的一串风铃、明眸微笑的小孩、树叶沙沙飞舞的偏偏舞姿……而舞蹈教育的美育价值首先就表现在舞蹈对现实生活的再创造,将所观所感用形态美再现于舞台,诠释出现实之美。让学生在学习舞蹈的同时学会欣赏社会之美、自然之美,并且在跃动中探寻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所在,热爱生命、享受生活。它可以是大学生活的朝气蓬勃,可以是大自然的返璞归真,抑或是日落丰收的,但凡有生命的地方便充满了美。舞者对于现实素材的再创作是创造力与想象力的产物,更是舞者心灵的放飞、情感的表达。在学生的舞蹈教学中教导学生体悟生活,感受生命的美好,培养美的体验和表达能力。通过肢体语言、音乐节拍展现自己所感知的现实之美,并且将情感演绎表现得淋漓尽致,真正在美的世界流连忘返。将舞蹈融入现实也是将美学教育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使美育有了现实意义。

舞蹈具有艺术性,舞蹈本身所具有的魅力总是会令人忍不住去发现去感受。舞蹈教学中的每一个姿势,从初学到熟练,每一步脚印都有它与众不同的美,抬腿、下腰、旋转……舞蹈训练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美的享受过程。形体训练是舞蹈教学的基本课程,它可以通过学生柔韧性、协调性的训练改善体形增强学生舞蹈的美感,从而激发学生追求美,感受美的愿望。在举手投足间展现美的自信,镜子前优雅笔直的舞者总能让学生在学习中享受美,并且在享受美的过程中树立自信。舞蹈的艺术美是学生内心体验与外在美的融合,它将舞蹈教学的美育意义又提到了新的高度。

每一个舞者都是舞台上的精灵,他们穿梭于舞台的每个角落,在华丽的舞台上挥洒自如。舞台上的舞蹈是内心体验与观众审美的结合,在律动的节拍和舞步中展现真我,将自己最美的一面展现于观众面前。舞台灯光、舞美效果、唯美的场景,每一项都让他们眼花缭乱,台下的辛苦与汗水在此刻都成为脚下的轻盈、足上的跃动,在真正属于他们的主场秀展现美。而正是这一场视觉和听觉的盛宴让学生充分感知到美的存在和生命力。美不是空泛的,而有着丰富的情感内涵,是精神与灵魂和契合。在每一次舞台表演之后,学生不仅提高了感受美的能力,在舞台表演的同时,也学会了与同伴配合、交流,培养默契,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及环境适应能力,与舞伴和谐相处,80、90后的个性张扬、任性无理在这里都得到了最温和的转变,舞台表现让学生真正学会展示美、创造美。

思想道德之美属于美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当前基础教育下,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先决条件。舞蹈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运用其直观性和形象性教导学生的德育美。舞蹈并不是物质的固有模式,它是精神的创造,在舞蹈中展现的爱国主义精神、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坚毅不屈的品质……都是社会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产物。在教学中将积极的影响力融进舞蹈,辅助学生体悟舞蹈的真正内涵,感受其中的为人之道,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最终实现德育美。舞蹈欣赏便是其中的一个有效教学途径,一个积极向上的舞蹈作品往往能影响学生的心境。舞蹈欣赏通过直观的再现故事原型传达主人公的内心情感,表达他的精神与内心情感,将抽象的美表现出来,弘扬积极的社会心理因素,通过正面或者反面教育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培养德育美,养成良好的思想品格,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世纪人才。

舞蹈教学不仅仅是学生的才艺学习,更是学生美育的构建,在舞蹈欣赏、舞台表演与舞蹈训练中加强审美能力培养,其对美育的意义是多方面的,舞蹈教学在今后的发展中更要从学生角度出发,加强对学生的美学教育,实现21世纪人才的全面立体发展。

【参考文献】

[1]杨 辛,甘 霖. 美学原理.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