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电影的艺术性

电影的艺术性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影的艺术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电影的艺术性

电影的艺术性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电影 经典 杰克・伦敦 主题

《荒野的呼唤》(又译《野性的呼唤》以下简称《荒》)是美国文坛巨擘杰克・伦敦的名著,1935年和1997年两次被搬上电影银幕,被奉为不可多得的经典,特别是1997年版,央视引进并翻译,在不影响电影主题和背景音乐的前提下,加上了十分考究的电影配音,在世界各地,尤其是我国和俄罗斯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经典文学作品能够被搬上银幕,成为银幕经典,究其根源,主要是其文学作品本身的力量和电影到位的表达,而这部经典动物电影的动人之处,恐怕主要还是由于作者及其原著独特的魅力。

在以前杰克伦敦与其作品的研究中人们真正重视的,有的是其作品的政治性。有的又简单的把他的小说划为儿童小说。而对其艺术性重视不够。近年来,人们对杰克・伦敦的研究终于有了变化,美国和世界各国都在重新阅读和评价杰克・伦敦。这说明。一个艺术家的作品,是属于艺术和人类的。正是因此。杰出的艺术家和他们杰出的作品,才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朽,杰克伦敦即是如此。

纵观整部小说,联系杰克・伦敦短暂而多舛的生平,我们不难发现,《荒》这部伟大的文学作品植根于作者丰富的阅历,其价值和意义在于其主题的多重性,深邃丰富。耐人寻味。读这本书。看这部电影,我们既能欣赏到动物的可爱、人与动物的深情。又可以认识社会的黑暗、人性的复杂,领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不朽的艺术魅力。

1876年1月12日,杰克・伦敦生于旧金山。他尚未出世时父母就已离异,他随继父改姓伦敦,名杰克。继父对他和气友好。继父长女伊莉莎和黑人乳母珍妮照顾他。她们对他十分关心爱护,但杰克・伦敦始终认为自己没有童年。“几乎可以说,我才懂事的时候,就认识到了对家庭的责任。”由于他的继父失业,杰克・伦敦十一岁课余做报童,十三岁以后便离开学校去做养家糊口的童工。每天工作十八至二十个小时。童年时代非人的劳动和极端的贫困,让他过早的体会了人间的不平等。但是。苦难折磨了他,也成就了他。生活赋予了它比一般人更多的韧性、耐性、智慧乃至天才。如果不是生活。那么多北方故事、带有自传性的小说以及小说当中深刻的思想蕴涵都无从谈起。

杰克・伦敦从小就能读会写,在阅读中,他一方面培养了自己与穷人一样的价值观,另一方面在内心营造了一个理想的世界。这种理想招引着他离开家,出去过冒险生活。

离开家乡之后,杰克・伦敦先是在旧金山桑海湾私捕牡蛎的海盗团伙,后来在一艘三桅帆船上当了水手,还曾经做过渔警。在这期间,他入奥克兰大学(通过自学)读了半年的书,半工半读,终不能坚持又退学。这时候他已拿起笔,写一部份习作。旧金山《呼声报》举办征文比赛,他得了第一名。获得二十五美元奖金,荣誉和金钱对他产生了同等的诱惑。他认真想到了专门从事写作来养活自己和家人。试了一段时间没有成功。接着他又去淘金。归来时不名分文,他却写下寻金旅行的札记。淘金之行是他青年最后一次流浪。他又一次拿起了笔。一九零三年。《荒野的呼唤》出版,他名声鹊起,文学带给他的声誉也改变了他贫穷的生活。

杰克・伦敦的小说在二十世纪初给美国文坛带来了一股雄健、锋利而又清新的风,与上世纪歌颂资产阶级优雅生活的格调完全不同。杰克・伦敦影响了美国文学发展的进程,就个人生活而言,杰克・伦敦可以和马克・吐温相提并论,是最具有浪漫色彩的美国作家之一。

《荒》是杰克・伦敦的第一本畅销书,蕴含着作家的哲学观和世界观,主题深邃而复杂。这里从几个方面剖析一下该作品的主题。

(一)适者生存

杰克・伦敦所处的时代,正是达尔文的进化论盛行的19世纪后半叶。除进化论外,各种新理论和哲学纷至沓来,迅速影响着美国的知识界。杰克・伦敦的阅读范围非常广泛。进化论方面。他读过达尔文、赫胥黎和华莱士的著作;哲学方面,他读过巴贝夫、圣西门和傅立叶的著作,读过黑格尔、康德和斯宾塞的作品,也读过马克思和尼采的论著。斯宾塞的《原理论》令他爱不释手,尼采的超人主义者哲学也是他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他自称不追随任何哲学和批评理论。其实却是博采众长。兼收并蓄。

巴克作为强者得以生存的形象,深刻反映了作家受达尔文的“适者生存”理论以及尼采的超人哲学的影响。巴克是强者,不仅表现在体重140磅、4岁就统治着米勒法官的王国,而且表现在他成功地通过搏斗获取领头狗的地位,破纪录为主人赢得金钱,表现在他充当森林狼群的首领,成为当地人谈之色变的“魔狗”。同时,巴克“适者”的形象在书中通篇都能找到。以第二章为例,为躲避严寒,巴克学会了挖雪洞栖身;为填饱肚子,他甚至学会了偷窃。正如作家所描述,“这首次的偷窃行为,就显示出巴克适宜于在充满敌意的北国环境里活命。这显示出了他的适应性。显示了它适应变幻无常环境的能力。而缺乏这种能力就意味着迅速而悲惨的死亡。”为了生存,巴克的身体机能也发生着显著的变化,“他的肌肉变得像铁一样硬”,并且“能够吃任何东西,不管是多么难吃的和多么难消化的;一旦吃下去,他的胃液就能够把最后一滴养料都吸收掉”。他的视觉和嗅觉也变得异常敏锐,“连在睡觉的时候都听得见最轻微的声响,并且知道它预告的是吉是凶”。

(二)反抗精神

杰克・伦敦笔下的巴克是挣脱铁链的代表,是追求自由解放的典型。在被拐卖之前,他是舒适安逸、自由自在的宠物狗:被拐卖后。他的生活权力被剥夺,不得不忍受雪道与缰绳的苦役,饱尝严寒、饥饿、劳累与主人的鞭抽棒打。沦为自然和人类双重奴役下的奴隶。但巴克又是反抗者。他不屈服于命运,为生存、自由坚持不懈的抗争着。

小说里充满了斗争。为了生存,巴克一直与恶劣的自然环境做斗争。作为外来户、南方狗,他倍受欺压,却勇敢地投入血淋淋的拼杀:巴克狗队与饥饿的赫斯基狗之间的拼杀,狗队内部间的斗殴,与史皮兹为争夺领导权的生死决战,与狼群的恶战,一路打来,巴克逐渐由弱变强,最终成为狼群之首。巴克不畏、百折不挠的抗争精神。在与以训狗为乐的“穿红毛衣的人”和残暴的“哈尔”的斗争中得到了最为生动的刻画。

(三)人道主义

杰克・伦敦反对人与人之间和人与动物之间的以强权为基础的关系。他许多描写动物的小说都反映了真正的人道主义思想。蕴含着人与动物的深情。在作家看来。动物不 仅是人类的助手,也是人类最亲近的朋友。善良公平的对待他们,会换来他们无限的忠诚。反之。毒打只会使它们变得凶狠、恶毒,甚至成为人类的敌人。

在《荒》中,我们可以发现。布克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随着人对狗态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在巴克的出生地米勒法官忠实的朋友:当第一次被粗绳子勒紧脖子时。作为报复,绑架者的“一只手包在血迹模糊的手绢里,右脚裤管从膝头撕裂到脚踝”;对以训狗为乐的“穿红毛衣的人”。巴克“并未驯服”,“但它是以由此唤醒的本性中固有的狡猾来应付这一切的”,更何况红衣人还“亲切”的跟他说话,并采取怀柔政策,让巴克饱餐一顿:在“执法冷静而公平”的加拿大信使佛朗索瓦和佩罗特面前,虽然任务繁重,条件艰苦。但他们同甘苦,共患难,主人甚至给巴克做了四只鞋子,作为回报,巴克的狗队屡破记录。让主人倍感荣耀。分别时。佛朗索瓦搂住巴克,“伏在他身上痛哭”;在残暴的哈尔手中,作为报复“狗队狂奔起来,转弯时甩出一半装载”,由于受到虐待,狗的数量越来越少。最后只剩五只,而残暴的哈尔一家也落入冰窟,“都消失的无影无踪”。

桑顿是巴克的救星,他被作家誉为“理想的主人”,他“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桑顿“肃然起敬地对巴克说:‘天啊,你除了说话,什么都懂呀!,’”而“巴克遇救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不愿意桑顿走出他的视野”,“只要桑顿命令,就没有什么事情是巴克办不到的”,巴克对桑顿来说俨然是个天使,而对于杀害桑顿的伊哈特人。“巴克的确就是魔鬼的化身”。桑顿死后,连接巴克与人类的最后一根纽带断了,巴克义无反顾的加入了狼群。可是每年夏天,巴克都要返回桑顿遇害的山谷,“在这里沉默地站一会儿。悲哀而悠长地嗥叫一声”,以示哀悼。

巴克与桑顿之间的情感描述一直是小说最感人的部分。作家通过狗来观察人类的生活和行为,通过人对狗的善恶来揭示人性的美丑。作品表面是动物的悲鸣,实质是人性的呼喊,蕴含着人与动物之间的深情。

(四)回归荒野

表面上看,小说是一部关于狗的故事书。杰克・伦敦有意识的采用“荒野的呼唤”为题,可谓用心良苦。时任麦克米伦公司总裁的乔治・布雷特读完该书手稿之后。担心标题本身过于逼真,作品虽好却不能吸引读者而建议更换别的书名。杰克・伦敦却坚持己见,也许正是由于作家的执着,才使该作品整个故事不带一点迂腐,果然,这一题目成了英语中的熟语,并广为流传。

小说伊始的四行古体诗也表现了这一主题:“热望本已在,蓬勃脱尘埃:沉沉长眠后,野性重归来。”我们可以说,该诗几乎浓缩了整部作品。预示着主人公巴克因长期饱受传统的奴役与束缚,终将觉醒并复萌野兽的本性,回归自然。

另外,故事情节也充分表现了这一主题。小说以美国北部冰天雪地的原始荒野为背景描写了主人公巴克原本是一只过着优裕生活、温顺文雅的家犬,被拐卖到北方后逐渐变得野蛮凶悍、机智狡诈,成为雪橇狗队的领头狗,最终听到狼群的嗥叫,野性复萌,跃进荒野变成了一匹狼。作家选择北极荒原作为狗主人公的归宿,充分表现了自然回归的主题思想。

电影的艺术性范文第2篇

一个好的电影剧本需要一个好的剧作家来创作,同时还需要一个好的创作理念,这样创作出来的电影剧本才能更具艺术性。然而电影剧本的艺术性又体现在电影画面、故事情节、创作结构上,只有把握住这几个方面,并能做到有得放失,灵活应用,才能创作出一个优秀的电影剧本。

一、电影剧本艺术性增强故事的鲜活性

电影剧本的艺术性主要体现在电影的画面上,其画面描写主要包括语言和描述两个方面,电影的内容要重点突出戏剧性,结构要合理。故事情节设计要曲折,这样演绎出来的电影画面才能够更加形象生动,人物性格要鲜明,这样才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这就是电影剧本的主要要求。电影剧本之所以和其他戏剧剧本不一样,其主要原因还是要突出电影画面的形象,故事的精彩程度,剧作家在创作电影剧本的时候要重点把握电影艺术性的体现形式,简言之就是能为观众呈现出怎样的艺术画面,电影画面的艺术性主要表现在人物的性格、服饰、外貌、故事情节等,还体现在剧情中存在的矛盾性和故事的曲折程度,要利用情节的曲折矛盾性来让电影变的鲜活起来。

二、电影剧本艺术性赋予电影深刻的艺术价值

著名电影编剧和导演姜文对电影剧本的创作有着很深的认识,他在向记者谈论对电影艺术性的理解时,有这样的观点:电影的艺术性主要体现在电影画面是否能够震撼观众的眼球,电影的故事情节是否可以打动观众的心灵,因此,姜文对电影艺术性的理解很到位,抓住了电影艺术性的核心,因此他成为了一个著名的电影编剧和导演。在他的许多优秀电影里,我们都可以发现其中鲜明的艺术画面和丰富的人物特征,观众能从电影里面看到深刻的故事内涵,所以,姜文的电影很受观众的欢迎。在《让子弹飞》中,其中电影的开头是一个鹅城的城门口,四周青山绿水,这一般都是美好事物的象征,让观众以为这是一个喜庆的场景,但是灰色的城墙和朴素的欢迎队伍,又给人一种萧瑟的气氛,但是张麻子看到这个场景并没有退却,而是继续去上任,所以突出了他不畏艰险的性格特点,同时也突出了鹅城人民长期生活在苦难之中,他们对新来知县的不满。电影剧本的创作就是要准确把握故事的画面,用画面来渲染气氛,这样就能赋予电影更高的艺术价值。

三、电影剧本创作的主要艺术特点探究

(一)有舍有得注重拍摄质量

电影剧本的创作要重点把握创剧本的结构,要做到将故事矛盾用一条主线串接起来,这样创作出来的电影剧本才不至于很混乱。在剧本创作的过程中,首先要能够做到描绘出生动的电影画面,就是在围绕主线的基础上,借用不同的故事画面来表现故事情节,这种连接不是一种简单的情节拼凑,其连接方式要根据电影故事发展的情节需要来拼接,这就要求导演在后期进行电影剪辑的时候,要针对不同的拍摄画面来合理选取,要做到有舍有得,把握住画面的重点,将那些可有可无的画面要合理删除。一个优秀的电影剧本给观众的视觉享受都是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来展开的,做到了在保证故事情节顺利发展的情况下把握画面的精准度,因此,电影剧本在电影创作里面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创作在兼顾观众的利益时也要考虑投资方的利益,尽量降低拍摄成本,这是一个优秀电影剧本必须具备的。

(二)依靠商业化和产业化来提升电影剧本创作质量

现代社会提倡团结合作,就是指电影剧本在创作过程中要重视多方的根本利益,所以一部好的电影剧本都需要由多个人去共同创作完成,其创作人员包括:导演、投资方、制片人等。电影剧本这种创作模式早已经在欧洲发达国家发展成熟,形成了规模化、商业化、规范化的发现现状,只有进行多放合作,才能兼顾各方的根本利益,做好有得放失。然而目前我国在电影剧本创作的商业化发展上仍然比较缓慢,其主要原因还是由于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在传统的综合性理论下,我国也创作出了很多优秀的电影,例如姜文的《眼光灿烂的日子》,这是改编王朔的文学作品,但是单一的优秀文学作品远远不能满足我国观众对电影的需求,因此,我们急需一种成熟的先进理念做指导,只有成熟的理念指导,才能规范我国电影市场。电影剧本具有特殊性,其与传统的文学剧本是截然不同的,因为电影是用来看的不是阅读的,需要用画面来渲染气氛,衬托人物情感。电影文学剧本为我国电影界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让翻译过来的外国电影剧本也呈现出了文学特性,增强了可读性,但是降低了画面的美感。我国电影产业发展非常快,每年新出的电影数量也非常多,但是存在的主要问题还是没有形成规范性,这和西方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我国要效仿西方电影剧本的创作模式,利用商业化和产业化的电影剧本来提高我国电影的质量。

电影的艺术性范文第3篇

一、利用热点题材吸引观众注意力

电视节目主要以真实性、及时性吸引观众。在电视机前,人们身处家庭环境却有切实的自我意识和现实感。为电视播出而制作的电视电影具有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现实的特点,形成了电视电影自身的创作特点。电视电影的独特意境来源于大众关注的社会现象,来源于日常生活实况,可以使人们从电视电影当中找到对当下情感的一种需求和体验。现实题材的电%电影投资小、周期短、时效性强,同时具有一定人群收视率。电视电影记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和情感,追求逼真、纪实,涵盖了农村、工业、军旅、城乡文化等多个领域,以现实题材和纪实性风格取胜。据统计,电视电影取材以现实生活题材居多,它反映出一定的社会现实和特定时期、特定环境下人们的某些心态,深受观众欢迎,具有良好的收视成绩。

影片《人在囧途》就是一部具有很强现实意义的优秀作品。这是一部让人流着眼泪同时在笑的电影,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不禁让人们联想到自己出门漂流的这些岁月。每年春节买火车票一票难求,回家途中我们遇到的情况也许比影片中的他们还冏。虽然有些故事情节属虚构,是有些夸张,笑料百出,比如:买彩票竟然能中个面包车;牛耿(王宝强饰)在开车,呼噜都打上了,还说自己没睡等等,但是影片的大部分情节还是来源于生活,确实反映了春节回家难的现实问题。每年春运都是一票难求,买到了票,坐上火车,也是人挤人,有时甚至是人踩人。一幕幕挤火车的情景浮现在脑海,有些没怎么出远门的人是无法体会的。人生很多阶段都是处在冏途中,在人的一生当中要面对无数个突如其来的难题,有时候我们真的无从选择,只能面对现实,找出解决之道。像《人在冏途》这样取材于现实的优秀影片有很多,他们虽然不是大制作,却唤得起人们的同感,深受观众喜爱。

二、塑造富有魅力的人物提升艺术价值

人物是故事的灵魂,是吸引观众的重要因素。电视电影作品成功地塑造人物形象离不开对人物的刻画,编剧在力图使人物形象惟妙惟肖的同时,还要力求使人物更加深人人心。

(一)塑造有价值、有魅力的人物

有价值、有魅力的人物可以反映各个领域人们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状态。通过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来塑造个性人物,是电视电影表现其独特美学特征的主要方法。电视电影作品要体现自己独特的风格,就必须加大对重点人物刻画的力度。电视电影的投资具有低成本性,它赋予了电视电影新的生命力,因此可以将小人物作为主角,就可以满足不同层次观众的要求。

(二)塑造个性人物

塑造个性人物,本身就是电视电影发挥其独特美学特质的重要手段,符合为最广泛的大众拍电影的创作需要。电视电影作品中的人物应当使每个人都成为典型,但同时又是鲜明的唯一,让观众受他们经历的感动,被人物的人格魅力所吸引。

影片《金牌工人》情感真挚、催人奋进,尤其是片中“金牌工人”许振超面对困难勇往直前、锐意拼搏、勤学苦练、敢于创新的精神,深深打动了观众。影片生动记述了他爱岗敬业、拼搏奉献的平凡人生和挑战极限、超越自我的感人事迹,塑造了一位当代产业工人“自强不息,为国争光”的生动形象。《糖豆八部》这部片子充满喜感,十分流畅,节奏明快’让人一边微笑一边揪心。影片的人物分为公司内部和欠债客户两部分,内部除了正直领导王总和腐败总监杰森外,就是八部的邱少和三名同事;外部就比较复杂,从打算虚假上市的老总到“包二奶”的奸商再到勤勉的小店主。虽然人物众多,但不显纷繁杂乱,大大小小角色二、三十个,演员表演都很到位,亲切自然、不突兀也不矫情。故事推进和细节描写接地气的感觉让人感动,每一个有过业务经验的人都会点头称是,就是这么不容易,就是这么辛苦。

三、依靠完美的叙事增加可看性

电视电影没有影院电影震撼的视听效果,但它所描绘的画面更贴近群众的现实生活,与虚幻世界的影院电影相比,它反映真实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主要靠故事情节取胜。与长篇电视剧相比,电视电影讲述的内容必须十分精辟,显示了自己独特的审美观。从艺术标准来看,电视电影有比电视剧更深化的主题,又具有电影剧本那样严谨的结构,注重挖掘自己本土化的民族文化空间,从平民视点与国民视角观察社会问题,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化的形式。电视电影在媒介和内容结合后形成了新的艺术风格,它避免完全照搬电影的艺术表现手法,注重艺术上的锤炼,它通过特有的叙事方式和细腻真实的表演来描绘出个性鲜明的人物,使影片的情节更具有吸引力,使故事的主题得以升华。

影片《失恋33天》是一部很典型的带有浓厚电视剧导演色彩的电影,影片以时间为线索,从失恋第一天开始,在失恋第三十三天结束。生活是以时间为轴去慢慢发展,同时爱情是存活于生活之中,爱情一旦遇到长时间就会变得平淡。如果本片只是一部为了描写平淡爱情的电影,自然就不会有那么多扣人心弦的情节了。但是,在我们观看过一部这样的电影之后,它的情节会在我们的脑海里久久不能离去。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它的平淡是我们生活中所能预见的,现代人活得清楚,我们的生活到处都充斥的平淡。《失恋33天》这是每个人都可以对号入座的故事,黄小仙很倔强、高傲、础咄逼人;王小贱很“娘”,活得很“精致”,这两个人是同一家婚庆公司的搭档,可一直吵嘴。生活中,处处有这样的男男女女,分分合合。女生因为自己的高傲,男生会因为自己的闷声不响,失去了有彼此的未来。最后我们终究会明白,往日的倔强,会使自己后悔。不要让自己后悔莫及。

四、注入时代内涵,提升影视作品的文化价值

当前,不少电影刻意追求大投资、大制作,却淡忘了影片的人文精神。在影视作品中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是推进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途径。电视电影坚持倡导主流价值观,注重作品的逋俗性和大众性,力求创作出体现时代风尚的优秀作品,成为独具美学特征的电影产业。电视电影拥有广大的观众群,作品应该增强社会文化价值’顺应和谐文化的要求。国家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必须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以感性的方式进行广泛传播。电视电影追求生活质感,它走在时代的前沿,在作品中正视和化解矛盾,在叙事过程中去体现时代感。作品的启示不是来自于说教,而是来自于大众媒介现代化的传播方式,来自于真切的人生故事。国家的软实力并不是一种自我命名的文化属性,它要通过广泛传播之后才能够实现。在电视电影这样的流行文化领域,它在传播的内容上也应当恪守相同的文化观。中国悠久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电视电影要增强自身的文化价值,努力创作中国风格的作品。

影片《亲家过年》也是以叙事取胜的作品之一,电影讲述的是一对80后小夫妻,为了创业偷偷卖掉了家长给置备的新房,谎言却像雪球越滚越大,一连串的“冏”事终于令小夫妻无法招架。影片制造了一个非常情境,将天南地北的两亲家集中到一起乱炖着过个年,都是最平常的爱情和亲情,这种小影片很用心,那些平凡琐碎的情感纠葛和家庭互动也更会引起观众的共鸣。影片的拍摄手法很简单,单线条平铺,但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为习惯了中国式封闭叙事的传统观众算计着,打造的,家长里短,老少通吃。

电影的艺术性范文第4篇

电影音乐主要是指在一部电影中根据剧情或人物情感加入的非固定的音乐,主要包括片头曲、片尾曲、插曲、主题曲等。影片中的音乐是作者根据自己的创作理念和导演阐释以及影片基调来加入以传达导演思想理念,表达人物情感、烘托影片氛围,从而引起观众共鸣。电影音乐是诠释电影的桥梁,好的电影音乐,对影片起着关键的推动作用。

自19世纪末电影诞生以来,尤其是20世纪20年代电影从无声电影进入有声电影后,电影音乐发展成为一种新的体裁。不同年代电影的流派不同,电影音乐也随之不断演化和发展。世界著名电影理论家明斯特贝格曾说:“如果我们研究一下音乐,那么我们就能更了解电影艺术在美的世界中的真正地位。”为了不断满足电影的发展要求,电影音乐自身也不断完善与发展,同时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电影音乐不同于简单的纯音乐,它不仅要有相对完美的艺术性、独立性,又必须兼顾电影画面的配合,使音乐与画面相统一,即音画的同步、统一。电影音乐在整个电影综合艺术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如20世纪经典电影之一《泰坦尼克号》,以其独特的音乐魅力将影片中的人与事完美诠释,鲜明地体现出人物的主要形象,增强叙事的艺术感染力和美学特征。

一、电影《泰坦尼克号》经典之处

《泰坦尼克号》是由詹姆斯・卡梅隆创作、编辑、制作、导演及监制的一部浪漫的爱情灾难电影。该片获得第7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音乐、最佳影片奖等11个奖项,其中电影音乐发挥了不容小觑的作用。导演詹姆斯・卡梅隆以回忆的叙事方式,现实和回忆不断交叉,去讲述整个故事以及这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导演运用不同的叙事蒙太奇和表现蒙太奇手段,去掌握节奏,渲染气氛,塑造人物性格特点。

影片《泰坦尼克号》的成功毋庸置疑,电影故事是充满悲剧色彩的浪漫爱情故事,故事情节环环相扣,丰满的故事情节塑造了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深刻的人物形象。但是,除了感人至深的电影剧情,也离不开电影音乐对故事情节的推动和对人物的塑造。音乐是世界共同的语言,音乐成功地与故事、画面契合,将氛围渲染到极致,让观众充分深入理解杰克与罗丝的心理变化以及对纯真爱情的执著追求。

二、电影音乐对人物的塑造的作用

(一)主题音乐对人物的塑造的作用

电影的主题音乐,是展现电影主题思想、渲染特定环境、表达人物情感的音乐,是电影音乐的核心部分。主题音乐能将电影讲述的不同内容和情节全部串联在一起,表达电影定的情怀以及导演对整个故事、整个人物塑造形象的一种诠释。

在电影《泰坦尼克号》中,主题音乐是贯穿影片始终的,不可分割。电影讲述的既是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也是一个世纪性的灾难故事,因而其主题具有双重性。主题音乐是女声伴随着婉转的长笛构成的婉转柔软的音乐,在影片开头,泰坦尼克号缓缓离开码头起航,杰克与罗丝在海中生死离别时,主题音乐A LIFE SO CHANGED的序奏出现,见证了杰克与罗丝两人从开始相识相知相恋直至生死离别的全过程。主题音乐随着故事情节不断发展,把每一个情节脉络联结到一起,渲染出整部电影的情感氛围,让电影故事中人物之间的关系更加明晰,其塑造的人物形象更加立体、真实、深入人心。

(二)背景音乐对人物的塑造的作用

背景音乐是指在电影中用于调节气氛、调动情绪的一类音乐,主要用来配合画面的情节发展,增强情感的表达。运用是否合理恰当,直接关系电影故事脉络的发展和人物形象的塑造。例如,在影片《泰坦尼克号》的开端,罗威特海下寻宝,伴随着机器的音响,背景音乐显得跳跃感极强,说明整个水下寻宝过程中,罗威特既对宝石充满渴望,内心又十分紧张,从而显现出这个解开泰坦尼克号第一层面纱的人物的执著和一丝贪婪。

当满头白发历经沧桑的罗丝再一次回到泰坦尼克号船沉的海域时,看着已经沉入海底落满泥土的“梦幻之船”,意识穿梭在现实与回忆之间,悠长的、哀嚎般的背景音乐,结合铺满灰尘的冰冷画面与夹杂欢快节奏的回忆中的暖色画面交叉,表达出年迈的罗丝对八十四年前泰坦尼克号的怀念和眷恋。

(三)主题曲对人物塑造的作用

电影《泰坦尼克号》的主题曲《我心永恒》(My Heart Will Go On)由席琳・迪翁演唱,甜美又伴着忧伤。“泰坦尼克号”与冰山相撞后,罗丝登上救生艇,放弃了逃生的机会,与杰克相会,电影主题曲《我心永恒》再次响起,烘托出杰克和罗丝愿为爱舍弃生命的无畏形象。生动地塑造了罗丝与杰克两人共同的性格特点,这也是影片的点睛之处,感人之处。

该部影片的主题曲由风笛演奏,细腻而温柔,优美而感人,浪漫而凄美。既展现出了场面的震撼,又能给人一种身临其中的意境。各种乐器的相互结合,不仅有效奠定了影片的感情基调,更是灵活而自然地将音乐与剧情相连,与人物相契合。总而言之,好的音乐可以融化于影片总体艺术构思中,与影片相辅相成,可以让影片的人物特点鲜明起来,让每个人物都站在观众面前,让剧情合理有效地进行。

三、结语

电影的艺术性范文第5篇

[关键词]科幻 数字技术 真实性

所谓幻想型电影是以表现幻想性内容为主的电影的总称,传统上包括科幻、童话、神怪、灵异还有宗教传奇、史诗神话等等亚类型。在西方,通常不将“科幻”单独划成一类,而是归入“幻想”这个大类中。在我国“科幻”的广义是只要故事里有超现实因素,那么就是科幻作品。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电影业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数字影像时代,数字影像包括“《角斗士》里斑斓猛虎这样的摹拟式影像《侏罗纪公园》中恐龙、《木乃伊》中安妃魂灵那样的虚拟式影像”。新时期的电影界出现了一批令人振奋的优秀科幻电影,如詹姆斯・卡梅伦执导的《终结者》系列、史蒂芬・斯皮尔伯格执导的《侏罗纪公园》、《外星人ET》以及《人工智能》等等。

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科幻电影日益成为电影工业的主流,好莱坞科幻电影所关注的主题无外乎以下几类:一、星际文明,二、时空旅行;三、机器人;四、生物工程;五、专制社会;六、生存环境;七、超自然能力。而这几种类型的科幻电影因为数字技术的加盟而愈发流光溢彩。数字技术使得电影不再受制于外界条件(天气、场地、资金等因素),通过数字技术丰富了创作手段,不再只是单纯的依赖摄影机。运用数字技术创作人员可以赋予任何抽象概念甚至不可能的梦境以视觉形式。于是观众们看到了在《黑客帝国》中的一系列精彩特技:尼奥大战100个史密斯时,尼奥身轻如燕地在众多机器人中间穿行,跳跃,众多史密斯被尼奥击溃并呈圆环状倒下时,我们不得不惊叹于数字技术将视觉的享受发挥到了极限。

随着数字技术的普及,电影理论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电影本身有两大特性纪实性与奇观性,它们是电影本性的两个相关-陛层面,这两个层面间彼此的相关与限定决定了电影奇观的强大魅力,它造就出了“想象的实物”这一无可替代的东西。电影正是以其影像的逼真性掩盖了想象突兀于外的假定与假设的痕迹而获得了“想象的逼真性外化”的奇特魅力的。但是当影视不再依赖摄影机所拍摄的画面,而通过数字技术就可以完成对画面、场景的创作,如科幻电影中逼真的灾难境头,怪兽形象,并且通过数字技术为观众呈现出美仑美奂的画面时,作为影视艺术灵魂的真实性就成为新时期电影理论中需要思索的核心问题了。

巴赞在《摄影影像的本体论》中以斩钉截铁的口气说道“摄影……的独特性在于其本质上的客观性。……外部世界的影像第一次按照严格的决定论自动生成,不用人加以干预,加以创造。……一切艺术都是以人的参与为基础的惟独在摄影中,我们有了不让人参与的特权。”在巴赞看来作为影视艺术特性的真实性,就是要如实地表现客观世界中的事实,而不受人为因素的干预。但是巴赞的理论中有明显的漏洞;摄影机正在拍摄的场面或情节是客观的正在发生的真实事件,但是这个场面却是经过人工设计、加工得以实现的。在拍摄过程中需要技术人员对场景、灯光、服饰、化妆、情节、进度等作一系列的设计与安排,如果没有人为的因素很难想象一部优质电影是如何诞生的,电影是不能够脱离人为的因素而独立存在的,一部优秀的电影往往是众多电影人齐心合力的结晶。

纪实理论的另一位代表人物克拉考尔在《电影的本性一物质现实的复原》一书中称电影是对物质现实的复原,真实就是物质现实和事实。在这里物质现实只涉及客观的物质世界,对于作者的主观意图克拉考尔并未提及。

根据美国电影理论家罗伯特・考克尔在《电影的形式与文化》一书中对电影真实性的表述,他认为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存在形态本身具有客观性,它们都是客观存在着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雪山、冰川一直存在,18世纪以前人们还不欣赏它的壮丽,18世纪以后人们开始赞叹它的雄壮。由此可以看出,对于事物的审美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着的。“真实性不是像山脉一样的一个客观的地球物理现象,它一直是人们关于客观世界的理解和论述。自然世界是‘自在的’,而真实性一直是由种种因素合成的一种多形的、变化不定的复合物,它是一个多棱镜,根据人类文化对客观世界的态度与愿望的变化而变化”。“真实性是我们大多数人在头脑中认同的对自然事物的复合影像。摄影机和照片影像是我们用这种‘透镜’(这里是一种形象比喻)来反映自然事物多样性的一种方式”。我们说某一部电影客观的反映了现实生活,具有真实性。只是因为这部电影迎合了大众对于事物的印象,没有超出大众对事物原有的期待。

比如在史蒂芬・斯皮尔伯格执导的《外星人ET》中,外星人以传统机器人的模样出场,圆鼓鼓的身子、酷似望远镜的脑袋、温柔而令人怜爱的眼神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为了使ET更具真实感,导演安排了这么一个细节小主人公用糖球引诱ET把他带到自己的房间来,镜头慢慢移向楼梯拐角处,镜头里出现两根细长的手指,在地板上夹住糖球然后往嘴里送……还有ET自己在家里时,穿着小主人公的衬衣(准确来说是顶在头上)偷喝冰箱里的啤酒,酒醉之后摇摇晃晃在客厅里东碰西撞……连往冰箱里装食物的妈妈都没发觉身边多了一个“小孩”……斯皮尔伯格安排这些情节是别有用心的:这个小外星人充满童趣,甚至像我们的孩子一样可爱。观众对这个形象会产生一种熟悉感,随着对剧情的了解会以为ET这个小外星人就是附近哪一家迫切想要回家的迷路的孩子。ET这个外星人的塑造满足了人们对于弱小孩子的同情与怜悯,如果剔去外星人的外表。按照原来的剧情发展仍不失为一部好电影。

与之相反,如果一部电影没有迎合我们的期待,那么我们会反感它不够真实,比如在一些科幻电影中对于真实过于超越反而失真的场面,在某些科幻电影中宇航员在太空舱里还能正常进食、行走、运动,这很明显是不符合事实的。面对这样的电影我们会说真实些,去反映现实。从某种侧面说,这也是我们对于电影真实性的追求。

自然世界是“自在的”,而真实性一直是由种种因素合成的一种多形的、变化不定的复合物,这个“多棱镜”,根据人类文化对客观世界的态度与愿望的变化而变化,而我们对于电影真实性的评价是随着对事物认识程度的发展而改变的,那么坚守某一种理论或者固守成见看来都没有太多的科学性。客观世界没有绝对的真实性,只有随着时展、经济改革、文化进步、科技创新不断改变着的相对真实。这种相对真实满足着我们对于客观世界的期待,而我们也用这种真实性规范我们的生活。幻想着“嫦娥奔月”的古代人绝对不会认为人类能够登上月球这个设想是真的,在那样的年代科技条件不允许人们有如此奇思异想,但是现在人类不仅登上月球,并且在向广衷宇宙的其它星球进行探索,对此不会有人提出异议。

考克尔说过真实性是人们关于客观世界的理解和论述,而摄影机和照片影像是我们用这种“透镜”(这里是一种形象比喻指摄影机和照片)来反映自然事物多样性的一种方式。也就是说摄影机和照片只是记录我们对于客观世界态度和愿望,这种态度和愿望会随着认识的发展而有所不同,摄影机和照片所记录的真实也会因此而不同。没有绝对的真实性,真实性只是我们对于客观世界的一种理解和论述,这种理解和论述一直存在,即电影的真实性也一直存在,我们对于客观世界的评价从来也没有停止过,在未来的世界里无论经济怎样发达,社会如何进步,人类仍然会高度在意生存的环境的优劣,对于外在世界的理解与论述也会仍然继续。我们不可能因为电影的发展,数字技术的应用,就停止对世界的思考,对人生的探索。真实性是我们对生存的这个世界所进行的一种思索。只不过思考和探索会因为年代的不同而有所区别,而这种区别只具有相对的准确,而没有绝对的标准。可以说电影和其它类型的文学艺术一样,是纪录我们对于客观世界的态度和愿望的一种直观的方式。电影纪录着我们对于时代的感触,以及希望与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