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案例教学和教学案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体育教学 案例
目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广大一线教师的积极探索下,案例研究正逐步成为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与能力的有效途径。实践和研究表明,案例讨论有助于参与者架起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在教师亲身经历的反射中利用具体的术语去阐释抽象的概念,在不确定的情境中发现事件、构建问题,从多种角度去解释情境,为行动确定关键的决策和可能性,认识到潜在的风险和内在的效益,检查自己对典型的教学困境的观点、偏见和态度。因此,开展教学案例研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理解力、判断力和洞察力,使教师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寻找解决的方法策略,使课堂教学与研究并驾齐驱。
1.什么是体育教学案例
体育教学案例就是对一堂体育课上发生的一个事件的描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偶发事件、有意义的、典型的教学事例处理的过程、方法和具体的教学行为与艺术的记叙,以及对该个案记录的剖析、反思、总结。教学案例就是一个具体教学情景的故事,在叙述这个故事的同时,人们常常还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案例可以帮助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分析和反思,案例是教师之间分享经验有效方式。
2.教学案例的结构内容
因为体育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尤其是体育运动本身具有很强的健身性、趣味性和模仿性,所体育学科又有着自身特殊的结构。体育教学案例结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部分。
2.1 主题与背景。教学案例是课堂中真实的故事,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困惑,是足以引发老师思考讨论的事件,是蕴含着教育理论的典型事例。所以教学的背景应予以交待,即学情分析、教学环境、教学设计等不可少,字数可因内容而定。教学案例通常篇幅较短,因而要求文字简练;情景介绍的主次要分明,在写作时要恰当取舍。
2.2 事件或操作过程。之所以称为“案例”,那么绝不可能仅仅是教学设计或教案,当案例反映的是一种教学机智时,案例的主体应该是围绕一个主题,详细描述事件的发生、发展和解决过程,所以通常是教学中的一个片段,而且还是一个生动、曲折、有趣、引人入胜的故事。当案例反映的是一种教学方法时,案例的主体应详尽描述具体的操作过程,通常要融实践性、操作性、科学性于一体。
2.3 反思或评析。空有形式还不行,案例的价值往往在于能否通过案例来说明一个问题,能否引起读者的共鸣,能否带给读者以启发,能否给自己和他人带来教学的效益。所以好的案例往往依托恰当的理论为支撑,有一定的反思或评议。案例评析要求见解独到、寓意深刻、画龙点睛,可以请他人写,也可以作者自己写;可以从一个当事者的角度分析,也可以从一个教师的角度进行分析。
3.教学案例的意义
概括的说,案例不在长短,不在标新立异,重在形式与内容的统一,看是否能从实践中来回到实践中去。一个好的案例,就是一个生动、真实的故事或一种科学、合理的方法加上精彩的点评。
4.教学案例与其它科研形式的区别
4.1 它与“叙事研究”十分相像,但不等同于“叙事研究”。两者的区别主要是:“叙事研究”的叙事者一般是教师本人而不是“外来者”,教师所叙述的教学事件除了“偶发事件”之外,更多地属于教师本人有意识地“改变”,是对改变之后所发生的事件的叙述。而“教学案例”的叙事者可以是教师本人,也可以是他人,教学事件可以是教师自己的教学感悟,也可以是对他人事件的见解和感想,同时还必须有教学反思。可见,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叙事是教学案例撰写的基础,为撰写案例提供素材。
4.2 案例与教学论文相比。教学案例在文体和表达方式上以记录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在思维方式上,论文写作一般是一种演绎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抽象到具体;案例写作是一种归纳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具体到抽象,通过对生动的教学“故事”的描述,通过对具体的学生、老师心理感受的描述,反思、总结教学的利弊得失。
4.3 教学案例与教案和教学设计相比。教学案例是课后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感悟,写的是结果,而教案是教师在课前完成的实施教学过程的“蓝本”,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方案、评价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与教学实录相比,教学实录是对教学过程的完整描述,而教学案例是对教学情境作有选择的描述、记录和点评。
5.基于以上认识,本人认为教师要写好教学案例,首先必须深刻领会案例的特点和写作要求,其次要牢牢把握案例的三个主要特性
5.1 真实性。案例的内容是对现实的感悟和再认识,而非是虚构的,事件或方法必须来源于真实的教学世界。主体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他人的,案例的叙述应有感而发,而非无病。
5.2 典型性。案例必须是包括特殊情境和典型案例问题的故事,应多角度地呈现问题,提供足够的信息。
5.3 深刻性。好的案例往往能够引起读者的讨论、分析和反思。面对同一个情境,不同的教师可能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备课备两头,备教材、备学生”,真实地反映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想法和感受,是写好案例的重要一环。
可见,好的教学案例不仅要把握形式的问题,同时也要注意内在价值和一定的逻辑关系,正确把握好质量的问题,让人一目了然又深受启发。
6.教学案例存在的问题
在很多的体育专家在体育教学案例评比中,发现了许多问题。
6.1 如有的案例不符合案例评比要求,甚至于把教案当作案例,把教学实录当作案例,有的还只是一些经验总结或论述。
6.2 很多案例没有抓住教学实践中的真实问题,只注重形式而忽视内容价值,只是泛泛地描述一下教学过程或写些教学设计,再做个简单的总结而已。还有的案例主题不错,内容也还可以,但没有反思、或反思不够深刻、到位。
6.3 还有些案例有明显的抄袭现象,这是我们所不提倡的。
以上所述基本阐明了教学案例的由来、意义和写作的格式、要求,但案例的内在价值不仅仅是能看、能写就行了,关键还在于教师能否把案例的精髓移植、借鉴、服务于自己的教学过程。故,本人以为学习和使用教学案例与掌握案例的写作方法同等重要。
7.结论
作为一线的体育教师应如何学习和使用教学案例呢?
7.1 要通过学习优秀案例来提高自己的洞察力。好的案例所反映的教学问题基本上是各位教师曾经或经常出现的、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从某个角度讲,只有当你以一个案例教师的角色去思考案例所反映的问题时,试着去揭示教学案例中隐含的教育原理、解决的技巧策略时,你在课程改革中就有了更大的发言权。
7.2 要学会有选择的鉴别和借鉴。一个精彩的案例不亚于一项教学理论研究。我们在阅读案例的同时要经常的、自觉的反思自己和分析他人的教学实践,从中学会一种案例分析的方法,一种看待教学活动的视角,一种促进自己不断成长提高教学效果的技能,教师要学会尝试、模仿和创新。
一、教学背景
重点:探索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及外角和定理,体会类比、转化的数学思想,体会掌握从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数学思想。
难点:如何把多边形转化为三角形,用旋转的方法理解外角和定理。
二、课堂教学简录
1.师导入: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四边形、五边形以至到n边形的内角和。同时,我们还要探求多边形的外角和定理。
2.探究内角和公式。
利用课件出示下表:
(表格内括号里的内容由教师按行(前5行)依次提问,学生回答完成,并点击鼠标出现相应的图形。)
师:请同学们观察被分解成的三角形的个数与边数之间有什么规律?
生:分解成的三角形的个数比边数少2。
师:当边数为n时,可以分解成几个三角形?
生:(n-2)个。
师:那么n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
生:(齐答)(n-2)×180。
师:同学们回顾一下刚才的推理过程,我们从3边到7边再到n边的过程,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
生1:从少到多。
生2:从简单到复杂。
生3:从特殊到一般,因为进行了推广。
师:生3回答的非常准确。边数不断增加,由少到多,由简到繁,最后推广到了不确定的n边形,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数学思想,他的出发点很低,很具体,逐渐变化,最后得到了一般的结论,顺理成章。
师:这个推理过程中还包含着什么重要数学思想?
生:(齐答)转化、类比的数学思想。
师:谁解释一下?
生:把多边形都转化成了三角形来研究。
师:答的很好,接下来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还有没有别的办法把多边形分解成三角形?请同学们动手画一画,有了思路或困惑时,小组合作交流、讨论解决,你们一定能行。
生:思考、尝试、讨论、交流。
师:巡视、点拨、指导。(主要针对在哪儿选点进行分割的方法指导)
(10分钟后)
师:按每学习小组找一名代表发言、板演、讲解,组织其他同学评议。
师生共同归纳、补充、总结:
(一) 点在顶点上(见前面被对角线分解的情形)
(二) 点在边上
(三)点在图内
(四) 点在图外
师:我们又共同体验了三次由特殊到一般、转化的数学思想,我们从多个角度解决了多边形内角和的问题。学以致用,现在我们用它去解决实际问题吧,那是一个什么样的数学过程?
生:从一般到特殊的过程。
师:回答的太好了。请同学们自学教材82页例1,并完成教材83页练习1、2。可以交流、询问。(找两名中等生板演并讲解,师生共评议。)
3.探求外角和定理。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自学教材82页例2,把不懂得地方记下来,一会儿大家一起研究。
师:看懂了吗?有什么问题?
生:看懂了,没有问题。
师:(6-2)×180表示什么意思?
生:是内角和。
师:几边形的?
生:6边形的。
师:现在同学们考虑一下把“6”换成“n”可以得到什么结果?
(学生演算。)
生:还是360,我到黑板上写行吗?
师:可以,去吧。
生板书:n×180-(n-2)×180=n×180-n×180+360=360。
师:这名同学算得非常正确,这说明n边形的外角是多少度?这又体现了什么数学思想?
生:360,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83页最后一段,用旋转的方法理解多边形的外角和是360。
师:看懂得同学请举手(只有10名左右的同学举了手)。现在,老师给大家用课件演示一下,非常有助于理解。
教师用几何画板以六边形为例,箭头从点A开始旋转并移动,中间圆心处的箭头与它同步旋转,如下图。
生:几何画板真神奇,明白了。
4.数学思想练习。
师:(出示练习题)王强今年36虚岁,他是哪年出生的?
生1:2010-22=1988年。
生2:不对,应该是1988+1=1989年。
生3:应该是1988-1=1987年吧?
师:请同学们从最简单的特例出发,去想一想。
生4:我知道了,1岁的孩子是2010年出生的,就是2010-2010=0,0+1=1岁,推广到一般情况就是:现在年数-岁数+1=出生年数。
师:说的太好了,这就是应用从一般到特殊数学思想的例子,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多加应用。
二、教学目标
第一,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分米和毫米的长度表象。
第二,通过实际测量使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度量物体的长度,理解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并能在实际操作中灵活运用。
第三,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细心观察、勤于动手、善于动手、善于分析的能力,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教学重、难点
初步建立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表象,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四、教学准备
米尺、纸条、剪刀、硬币、电话卡或银行卡、一小沓白纸等。
五、教学过程
1.复习旧知,激发兴趣
上学期,我们学过哪两个长度单位(板书:米厘米)?你能用手比划出1米大约有多长吗?那么1厘米呢?如果我想测量黑板的长用什么作单位比较好?测量一枝铅笔的呢?
反思:教师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激活了学生的知识储备,为新课做了很好的学习和心理上的准备。
2.主动探索,理解新知
(1)认识分米
①初步感知1分米的长度
看!我手上有一张纸条,如果要测量这张纸条的长应该用什么作单位呢?你们能测量出10厘米并把它剪下来吗?
(学生动手剪。)
像这样一根长10厘米的纸条,我们也可以说它的长是――1分米,字母dm表示。(板书:分米dm)
②建立分米的表象,体会1分米=10厘米
1分米究竟有多长呢?请大家拿出直尺(课件呈现)。
提问:你们能在直尺上指出1分米的长度吗?
生1:在直尺上指出10厘米就是1分米。
生2:1分米就是10厘米,从0刻度到10厘米这个长度就是1分米。
引导:我们可以说1分米等于?
生:10厘米!
(课件显示,并板书:1分米=10厘米)
③巩固对“1分米=10厘米”的理解
引入情境:妈妈给小琳买了一个漂亮的文具盒,小琳刚拿到手,就忙不迭的测量起它的长和宽,让我们一块儿来瞧瞧小琳测量的结果吧!
(课件呈现)谁能话换一种说法?
④加深对“分米”的认识
你们能在作业纸上画一条1分米长的线段吗?
(学生独立画线段)
你是怎样用直尺画出1分米的线段的。
生:(投影展示学生所画的线段)我是从0刻度开始画了一条10厘米的线段。10厘米就是1分米,这条线段就是1分米的线段。
设疑:画得真好!可是李老师这把直尺的0刻度已经被磨损了,我该怎么画这条1分米的线段呢?(出示磨损的尺子。)
生1:可以从刻度1画到刻度11,10厘米,就是1分米。
生2:可以从刻度8画到刻度18,也是1分米。
生3:只要画一条10厘米的线段,那就是1分米。
⑤拓展新知
看来小朋友们的眼睛都很敏锐!不知道有没有哪位小朋友发现今天新学的分米和米有什么关系?
谁愿意把自己小组的验证结果告诉大家?
(板书:1米=10分米)
反思:教师从测量一根纸条入手,不仅让学生在测量活动中回忆起已有的测量经验,把握测量的细节,同时,学生也通过动手量、剪10厘米的纸条,对“10厘米就是1分米”有了深刻的感知。接着,教师让学生在直尺上指出1分米,以及将小琳的话换一种说法,都在深化学生的这一感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抽象出分米和厘米间的十进关系。
(2)认识毫米
①初步感知1毫米
设疑: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3个长度单位,老师想请小朋友们用所学的知识量一量咱们的数学书的厚。
(学生动手量,发现问题)
生:我们数学书的厚还不到1厘米呢!
所以,我们今天还要学习一个比厘米还小的单位,那就是毫米,可以用mm来表示。(板书:毫米mm)
1毫米究竟有多长呢?请小朋友们拿出直尺。(投影展示一把直尺)介绍:直尺上1厘米中间每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
请同学们想一想1毫米的长度。
②建立毫米的表象,体会1厘米=10毫米
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枚1分硬币和一张电话卡,请四人小组的同学合作测量一下这些物体的厚度。(小组合作测量。)
你们发现了什么?它们的厚度都很接近1毫米。捏一捏,感受一下1毫米。拿出一张白纸捏一捏,它的厚度有1毫米吗?捏一捏,看究竟多少张纸的厚度是1毫米。量一量,你捏得是不是准确?你们知道1厘米里面有多少个1毫米吗?你是怎么知道的?让我们一块来数一数吧!(课件呈现)
引导:我们可以说1厘米等于?
生:10毫米!
(板书:1厘米=10毫米)
引导:再接着往下数1小格呢?再数1格呢?现在你们能说出数学书的厚度是多少了吗?
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的长度或者厚度可以用毫米作单位?(小组自由讨论。)
反思:在教学毫米的环节中,教师通过量不到1厘米厚的数学书,引出长度单位毫米,使学生体会到毫米的建立是日常生活测量的需要,体验学习的价值,产生学习的需求。然后引导学生通过数小格,沟通厘米和毫米间的十进关系,再通过测量1分硬币、电话卡、银行卡以及捏10张纸的厚度,列举1毫米长的物体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感知,帮助学生建立毫米的表象。
3.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看图写出两幅图的测量结果。提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师生交流。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请每个小朋友拿出一块橡皮和一支铅笔,根据橡皮的厚度和铅笔的长度选定合适的单位,然后进行测量。谁愿意把你的测量结果告诉大家?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要求:量一量课桌和凳子的高分别是多少厘米。说说各接近几分米。你们认为这次测量用什么工具比较好(分小组用米尺进行测量)?哪个小组愿意向大家汇报一下你们的测量结果?
(4)讨论、小结
测量较大物体的长度用什么作单位比较好?测量很小物体的长度用什么做单位?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呢?让我们一块儿用手势比划出1毫米、1厘米、1分米和1米大约有多长。
你能把这些长度单位按一定的顺序排一排吗?这些单位之间又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5)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老师这儿有一些生活中常见物体的图片,你能在()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吗?
请小朋友们先比划出这些物体的长,然后再填空。
(6)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让学生凭自己的眼力判断哪条线段最长,哪条最短。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32~34页“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比例的形成过程,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组成比例的关键条件,并能正确地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2.通过自主探索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能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进行判断。
3.通过动手、动脑、观察、计算、讨论等方式,使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全面参与教学活动。
4.通过探索国旗中蕴含的数学知识,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教学难点:
应用比例的意义和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套。
教学过程:
一、牵引旧知,导入新课
1.师生谈话
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过了有关比的知识,谁能说说你对比都有了哪些了解?
今天,我们所要学的知识也和比有着密切的关系。(板书课题)
2.媒体出示1国旗画面,学生观察,激发爱国情操
(天安门升国旗仪式、校园升旗仪式、签约仪式)
师:四幅不同的场景,都有共同的标志――五星红旗,你们知道下面这些国旗的长和宽是多少吗?
生:(有可能会根据课本上的答案回答,如果学生说出课本上答案,教师可点击课件,显示四幅图下的规格;也有可能会根据网上查找的信息回答。)
3.学生探索,发现问题
师:每面国旗的大小不一,是不是国旗想做多大就做多大,这中间隐含着什么共同点呢?同学们不妨自主观察、讨论或计算一下,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二、认识比例,发现特征
1.引出比例,理解比例的意义
生:(汇报自己的发现――我发现国旗的长总是宽的1.5倍;换句话说,国旗的长与宽的比总是3比2。)
师:你们的发现非常正确。(课件显示3)
操场上的国旗:2.4∶1.6=■
教室里的国旗:60∶40=■;
既然它们的比值相等,中间可以用等号连接,所以,2.4∶1.6=60∶40,像这样的式子就叫比例。什么叫比例?请大家看课本第33页顺数第四句,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读一读。
师:在图上这四幅国旗的尺寸中,你还能找出哪些比来组成比例?
课件出示:4(第33页做一做1,让学生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师总结:通过上面的探索,我们知道了比例是由两个相等的比组成的。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时,关键是看什么?如果不能一眼看出两个比是不是相等,可以先分别把两个比化简以后再看。
2.比较“比”和“比例”两个概念
教师:上学期你们学习了“比”,现在又知道了“比例”的意义,那么“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呢?(引导学生从意义上、项数上进行对比),最后教师归纳: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有两项:比例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有四项。
3.认识比例,知道比例各项的名称
A.教学比例的各部分的名称。
教师:接下来,请同学们自学课本第34页的第一段话,初步认识比例各项的名称。(课件出示5)
■
比例各部分的名称?同桌之间说说自己写的比例的各项的名称。
B.教学比例的另一种写法,学生试将自己写的比例换一种写法。(课件出示6)
■=■
C.思考:比和比例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学生自主思考,集体交流,了解比例和比的联系和区别。(生汇报后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7
■
D.自主练习,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师:下面的括号该怎样填?为什么这样填?你有其他的发现吗?
(1)媒体出示8 独立完成并思考:为什么这样填?你有其他的发现吗?
8∶4=( )∶( ) 15∶10=( )∶4 12∶( )=( )∶5
(2)学生观察以上式子,自主思考,尝试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
(3)集体交流,发现性质。
学生自主交流,发现: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4)观察自己写的其他几个比例,验证发现。
(5)小结性质。
教师:谁能尝试用完整的数学语言说说自己的发现?
媒体出示生的发现,教师指出这就是比例的基本性质。(补充完表格)
■
三、巩固练习,提高认识
1.基本练习
判断,媒体出示10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6∶3和8∶5 0.2∶2.5和4∶50
■∶■和■∶■ ■∶■和■∶5
2.哪组中的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课件出示11见课本第36页第二题。)
3.拓展练习:课件出示12比一比看谁写得多
在1、2、3、4、5、6、7、8、9这九个数中,任选四个数组成比例,并说说是怎样写出来的。
四、总结全课,升华认识
一、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计算意识
在教学中为了避免枯燥无味的计算教学,我认为,首先要创设良好的问题情景,形成计算氛围,我们青岛版教材的特点是情境串教学,青岛版教材在知识结构和素材的选取令人耳目一新,尤其是“情境串”的教学很好地将知识融入到情境中去,将计算教学融入到“情境串”中学生更好理解一些. 如:本节课是本单元的最后一个信息窗,也是和前四个信息窗串在一起的,是本单元的一个总结提升,所以开始我把前四个信息窗的情境串联在一起,谈话导入本课内容,一方面是对前几个信息窗的回顾,另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潜移默化地梳理了本单元的知识. 具体是这样设计的:
谈话:同学们,前几天我们和丁丁一起来到了神奇的大海边赶海、摆贝壳,还参观了水族馆和标本馆,(课件展示窗1~4图片)收获可真多呀!
谈话:丁丁还捡到了许多漂亮的贝壳,(课件展示)她说这节课哪个小组会思考、会合作,就把贝壳送给他们,想得到吗?那就看你们的表现吧!丁丁的旅途就要结束了,今天她和妈妈又来到了大海边要买一些纪念品带回家,你们看:(课件出示窗1图)
提问: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
引发出一系列的问题串,在解决一连串现实的、有挑战性的问题中,让学生经历知识与技能形成的过程,并把解决问题与知识技能的学习融为一个过程.
二、主动探索,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再创造”的计算习惯
调动学生学习计算的积极性.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和应用,认识数学、理解数学、掌握数学,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其次要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激活思维,让学生体会到现实生活中有着大量的数学信息,只将各种知识灌输下去,学生被动地接受这些结果,所获得的知识只是形式的堆砌,这是机械的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由被动机械的学习变为积极的、自主的、通过再加工的“再创造”式的学习,这样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了连减竖式的计算方法以后,学习连加竖式的写法,我大胆地放手让学生根据已有经验自己尝试着写出连加竖式,并计算出结果.
谈话:同学们帮丁丁解决了这个问题后,你想买点纪念品吗?
提问:你想买哪三样纪念品?
根据学生回答随机板贴:三样纪念品,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谁会解决?
生列算式:连加A + B + C = .
你真棒!列出了一道连加算式,你是怎样想的?
重点引导学生讲清思路:要求一共需要多少钱,就要把三样纪念品的价钱加起来. (巩固加法的意义)
谈话:说得好,谁来估计一下大约需要多少钱?你怎样估计的?
提问:能用竖式计算出正确结果吗?
教师活动:发现竖式的不同写法,写在黑色卡纸上.
学生可能出现的写法有:
第一种: 第二种: 第三种:
学生投影展示:竖式写法,重点让学生说一说每一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求出的是什么?(强调运算顺序)
谈话:同学们请看黑板,这三种竖式的写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那请你以后就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计算,最重要的是要把结果算准确了!
我很惊讶学生能够想到这么多的算法,一般情况下我们老师会直接让学生选择法三,但是老师给学生主动探索的时间,每一种做法都给予肯定,并且紧跟追问什么情况下用这种方法比较合适. 当然在竖式写法板演时,我有意设计突出了最简便的写法的好处,让学生一眼就能发现. 从而自己选择最优方法,这一点难能可贵,在合作交流、与人分享、独立思考的氛围中,倾听、质疑、发展、提高. 这样引导学生通过再加工“再创造”地学习,将使学生获得充满活力的数学知识. 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使他们逐步养成具有发展性、创造性的计算习惯.
三、注重细节,扎实训练
学生在计算时产生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致有三种情况:一种是由于某些知识不理解,学生在计算时并没有意识到是错误的. 另一种是基本口算不熟练,造成计算失误. 这两种错误我们主要从计算方法和加强口算训练方面进行纠正. 另一种错误是由于学习习惯不好,例如抄错、看错题目,计算过程不符合要求,没有验算的习惯,等等. 因此,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平常练习要严格要求,注重细节,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