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计算机工程技术专业

计算机工程技术专业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计算机工程技术专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计算机工程技术专业

计算机工程技术专业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工作过程 课程体系结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cross the Curriculum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Technology Based on Working Process

HU Min

(Xiamen Nanyang University, Xiamen, Fujian 361102)

Abstract Take Xiamen Nanyang Institute Computer Application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for the study object, carried out detailed professional research by organize, in-depth cooperation between enterprises, combined with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manage software applications required job skills and job tasks as the basis, in computer applications technical expertise, accounting,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multi-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curriculum architecture based on work process.

Key words Computer Application Technology; work process; curriculum architecture

1 问题的提出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是一个老牌专业,目前各大高校都有开设相关专业,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等专业的独立,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成为了专业性不强、不精的专业,如何寻找专业的生命点,办出特色是我们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2 认真调研,确定方向

从厦门本地的IT行业调查得知,厦门目前的中小企业近七万家,大部分中小企业都在极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同时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我们走访了厦门赢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厦门三五互联科技有限公司、厦门北大青鸟、厦门北星辉博有限公司,厦门金蝶软件公司、厦门用友新道、厦门国贸等企业,另一方面对厦门软件、制造、通信、机电等行业近40家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这些企业中85%都有应用ERP软件或是将要使用ERP软件,对计算机类人才的需求主要是ERP软件维护人员、计算机硬件维护与网络维护人员、ERP软件的实施与开发人员。

3 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从市场需求的岗位能力分析,主要要求大专毕业生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1)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良好的团队精神,能承受工作压力;(2)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办公自动化软件以及其他应用软件,具有网络相关知识;(3)熟练掌握ERP各模块的流程、功能设置和操作,根据业务需求制定相关的解决方案和实施文档;(4)熟悉SqlServer数据库操作和维护能力;(5)具备ERP软件定制开发的能力。

根据这些信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要培养ERP应用人才应从ERP软件的销售、应用、实施和二次开发这几个层面着手。

4 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跨专业的课程体系模式

表1

在与企业进行深度沟通后,并且分析了岗位工作能力需求,本专业确立了一个基于工作过程的跨专业的课程体系,通过计算机应用技术、会计专业、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和电子商务专业的合作,实现跨专业的课程融合,结合企业信息建设需要人员的工作过程来设置专业课程,安排上课时间和课程内容,达到“知识够用,能用,实用;技能熟练;直接上岗”的目的。

通过对专业培养目标的细化,我们将学生培养目标与能力要求跟课程结合起来,形成对应(见表1)。

5 划分课程模块,进行专业知识教学

为学生提供“职业能力+证书”的课程体系,即设立公共课、职业基础课、职业技能课、职业延展课和集中实践五个课程模块,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适应能力、应用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实践教学包括三大模块:基本技能模块、专业技能模块、综合技能模块。对于本专业来说,计算机应用基础、IT职业英语等组成基本技能教学模块,数据库应用、ERP原理与应用等组成专业技能教学模块,网页设计与制作、SQL Server数据库应用、局域网配置与管理、金蝶软件实训、毕业设计、顶岗实习等组成综合技能教学模块。

6 反思

通过一年半的实施过程,发现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引起注意,并不断改进:(1)校企合作是前提,要真正落实企业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的任务和作用,建立健全长期合作的机制,继续完善校企合作委员会和顶岗实习工作的安排,真正发挥企业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作用。(2)建立一支符合教学要求的,技能过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我校一直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与企业进行交流,让老师得到更多的锻炼,学习企业一线的工作经验,将实训室变为工作场所,以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工作报酬的方式给学生真实的工作场景,真正做到校内外实训实习结合。(3)教学方式方法要及时更新,不能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师要善于把工作任务带入课堂,以多种形式丰富课堂内容,课程教学要与专业培养、学生就业相结合,创新教学方式,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基金项目:2012年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编号:JA12462)

参考文献

[1] 王刚,李肋.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探索[J].才智,2012(18).

[2] 袁惠英,刘敏,张馨仪.基于工作过程的市场营销专业课程开发[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3).

计算机工程技术专业范文第2篇

关键词: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工作过程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26-6293-03

Construc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Curriculum System Based on Working Process

HONG Ya-ling, LIU Xing-hai

(Zhuzhou Professional Technology College, Zhuzhou 412001, China)

Abstract: The article from the vocational college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specialized training goal、occupation post cluster analysis、personnel training specification、professional curriculum、the allocation of teachers and teaching conditions carries on the profound analysis,thus construction of working process oriented network curriculum sys? tem.

Key words: network technology; curriculum system; working process

1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通过现场调研,确定职业岗位(群):门店售前、售后技术员、网络布线技术员、网页设计师、网络设备技术支持员、助理信息安全师、网络管理员。依据岗位群的主要工作过程,总结出若干典型工作任务:设计综合布线系统、管道、线槽安装与设备间施工、双绞线、光缆施工、网络线路的检测与维护、计算机软、硬件的安装、调试与维护、服务器的安装与维护、网络故障的分析和排除等16个。再从典型工作任务中分析岗位应具有的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根据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行动领域,再将行动领域划分为可以进行教学实施的学习领域:静态网页设计与制作、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应用与管理、PHP动态网站设计与开发、网络服务器系统管理与维护、网络服务器架构、网络设备管理与维护、网络攻击与安全防护等,从而构建完整的专业课程体系。

2专业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掌握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管理和维护、网络规划和构建、网络安全与防护、网站设计与开发等方面的知识。具有较扎实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理论知识、专业的网络系统规划、设计、管理和维护技能、网站设计与开发的技能,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具有团队协助、很好的沟通与交流的素质,毕业后能够胜任计算机行业的网站开发、网络管理、网络建设工程实施、网络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网络安全管理与维护、网络产品销售等岗位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1]。

3职业岗位群分析

专业体系的建立,首先要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主线,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2],按照企业生产工作岗位所要担任的主要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如表1。

4人才培养规格

专业的体系构建要按照企业生产工作岗位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以技能培养为主线,以综合能力培养为目标,要充分考虑社会发展需要、行业背景、学生应用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专业人才要具备能运用各类网络工具软件进行网络日常管理、故障排除;能运用目前主流的Windows和LINUX操作系统,进行系统管理与设置;具备扎实的网络基础知识,熟悉TCP/IP协议,能进行网络规划与设计;运用网络设备及其工作原理和接入技术进行网络设备安装、调试与配置;能使用防火墙来进行访问控制设置、流量控制设置、安全规则设置,地址绑定、链路负载设置、内容过滤设置,进行防火墙的安全防护。能运用各种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审计日志的查看与分析、主机资源审计、文件加密与解密的功能,设备管理和认证的设置,补丁管理与分发功能,进行内网安全审计;运用服务器架构技术,在不同平台上进行网络服务器的部署、设置与维护以及运用网络安全技术,构建安全的网络环境等专业能力。

专业人才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独立学习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决策能力和较强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等方法和社会能力。

5专业课程体系设置

根据岗位群的要求,结合国家职业资格标准把专业技能学习的技能要素和各项能力要素分解成不同的学习领域:计算机软、硬件配置与管理,网络规划与设计,系统、设备配置与管理,网络应用开发,网络管理与维护。每个学习领域主要分为公共基础学习领域、专业学习领域和拓展学习领域。按照职业岗位的核心能力进行由简单到复杂的分层阶梯渐进的培养如图1所示。

6师资队伍建设

在专业体系构建中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教师除了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外,还必须有较高的专业技能水平,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还应具备企业生产经验。要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很重要的。学院要多鼓励教师走出校门,深入企业,促使他们向“双师型”、“复合型”的教师方向发展[3]。另一方面,为了更好的将企业的工作过程标准、规范引入到学生学习中来,严格按照企业的岗位标准要求学生,逐步实现与企业生产过程零距离对接,学院应适时引入企业一线并具有丰富的网络设备管理与维护能力、网站建设与架构能力、网站优化能力等的专家作为本专业的兼职教师。

7教学条件配置

在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构建职业能力为宗旨的教学模式下,开展理论实践一体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大力推广项目教学法。校内理论与实践教学活动基本上是在实训室完成,专项技能训练则在相关企业岗位上要求完成。校内和校外教学条件配置与要求如表2和表3。

表2校内教学条件配置与要求

综上所述,在深入行业、企业进行了调研,跟踪行业、企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针对典型工作岗位,通过调研和考察得到了每个岗位的工作岗位,确定了工作过程对应的职业技能目标,确定关键能力目标,构建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株洲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介绍[EB/OL].http:///gysjx/ShowArticle.aspArticleID=4790.

计算机工程技术专业范文第3篇

关键词:联合课程(群);办公信息化技术;Office高级办公应用;高职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issn.1003-6970.2012.04.044

Practice of the Course Group Building about “Offi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of Computer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HI Zhao-hui

(Comput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partment, De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ology College, Dezhou Shandong 253034)

【Abstract】In order to meet the talent needs of enterprises and institutions of the daily offi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urrounding the core curriculum of “the Office advanced office applications” and individual courses, such as “Basic Computer Application”, “Using and Maintenance of Office Equipment”, “Commonly Used Office Tools” as well as “the PhotoShop office image processing”.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urse Group, to coordinate the relationship of individual courses , let the course structure in one system, the teaching content in a scientific way , and the commencement time in order, then we can reached the personnel training objective, that is “Stronger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more refined business skills, outstanding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highlighting the professionalism”.

【Key words】Joint courses (groups); Offic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ffice advanced office application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0 引 言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三大特点:培养目标的应用性、专业设置的职业性、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其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培养动手能力强的生产一线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这对高职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提出了挑战。高职计算机专业基础课是指为高职计算机专业开设的旨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文化素养的相关课程。

课程群建设是近年来高等院校课程建设实践中出现的一项新的课程开发技术,其基本思想是把内容联系紧密、内在逻辑性强、属同一个培养能力范畴的一类课程作为一个课程群进行建设,打破课程内容的归属性,从培养目标层次把握课程内容的分配与实施。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教学是将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目标,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各类新技术层出不穷,技术之间的关联度不断提高,知识和技能之间的关系由原来的明显、浅层逐渐向隐含、继承等多维发展,很多原来没有关联或关联较少的知识与技能逐步趋向有关联、相互渗透。课程群建设是高等院校课程体系建设和课程改革的一个发展趋势,是推动专业课程的全面优化整合,深化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的重要途径。

为落实山东省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改革“面向社会,针对岗位,强化能力,促进发展”的指导思想,深入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的方针,满足用人单位工作岗位的实际技能需要,适应新时期社会及经济发展对高校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我们通过对高职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进行就业跟踪和对人才市场需求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在大量的企事业单位办公岗位上,最普遍需要的是能够熟练使用办公软件和设备处理日常办公信息化事务的人才,但是由于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及内容设置的不完善,导致学生在应对上述任务时显得困难重重。

为了适应高职人才培养的需要,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我们提出了“更强专业基础、更精业务技能、突出行业应用、凸显职业素养”的教学理念,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计划中具有相互影响、互动、有序、相互间可构成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的相关课程进行重新规划、设计、构建,在优化整合原有单项课程内容的基础上,于2008年提出了建设“联合课程(群)”的理念,并且选择了办公岗位最需要的“办公信息化”方向为试验点,对教学计划中可构成完整教学内容体系的《Office高级办公应用》等五门课程进行重新设计、集成,使其成为一个计算机类专业必修的联合课程(群)——《办公信息化技术》。通过引入校企合作的办公岗位真实任务,模拟办公环境,强化综合训练,提高了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办公岗位信息化任务处理方面的技能。

1 以应用为核心的《办公信息化技术》联合课程(群)建设

1.1 指导思想

1.1.1 以就业为需求

办公信息化技术渗透到各行各业的各个领域,掌握计算机知识与技能已成为信息化人才素质的基本要素之一,社会的信息化对大学生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业需求决定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基础课教学必须思考如下几个问题:怎样使专业基础课教学服务于专业?怎样培养出适应社会就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就业创造更多的机会?

1.1.2 以应用为核心

《办公信息化技术》联合课程(群)包含了培养通用能力、方法能力的技能型课程,在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充分与行业应用相结合,紧跟市场变化,从行业需求出发,以应用为主线,根据各行业职业岗位对员工办公信息化技术的要求进行改革。因此,我们将《办公信息化技术》联合课程(群)定位在培养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机等相关办公设备进行日常办公岗位的文档处理、表格数据处理、幻灯片的制作与演示、邮件的收发与管理、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办公室局域网资源和硬件的共享、互联网资源的下载和处理、常见办公文档中图像照片的处理、常见办公设备使用和维护等知识和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高技能专门人才。

1.2 课程群建设的总体原则

在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办公信息化技术》联合课程(群)建设过程中,涵盖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所必需的专业基础理论、专业基本技能精华。集中人力、物力来加强课程的研究和建设,从而加速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培养,提高教学质量,取得重点突破的效果。课程群建设的目的就在于要有利于专业教学计划的组织和实施,有助于教学计划的合理优化,有助于构建新型的课程体系,对其它课程起到示范、辐射作用,推行以技能培养为目标的教学法和教学手段改革。

在创建《办公信息化技术》联合课程(群)的过程中,我们注重协调课程群内部各单项课程之间的联系,遵循了科学性、创新性、实践性和可控性的基本原则。

1.2.1 单项课程的内容更具有科学性

我们立足于《办公信息化技术》整个课程群体,对其中的五门单项课程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使得它们之间既保持密切的关系,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和逻辑性,避免重复性;确定课程教学的安排顺序,明确具体课程教学章节内容和讲授深度,技能培养环节连贯、递进。例如,普及性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我们分解在《计算机应用基础》、《办公设备使用与维护》和《办公工具软件应用》等课程中进行讲解。对于办公信息化技术中最常见的工作任务——文案的制作,则通过核心课程《Office软件办公应用》详细介绍。而为了方便计算机图像等专业后续课程的开设,我们在《Photoshop办公图像处理》课程内容的安排上,除了满足课程群内办公图像处理的教学需要,保持Photoshop软件的基本功能和操作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实现与后续课程完美衔接。

1.2.2 创新性:注重各项单项课程之间的交叉

课程群建设本身决定了它注重各项课程间的交叉,尤其是在一些较为综合的、大型的设计中。例如,在办公文档综合实训项目中,就要将《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的Word文档制作和《Office软件办公应用》中的排版技术、《Photoshop办公图像处理》中的证书照片处理以及《办公设备使用和维护》中的复印机和局域网内共享打印机的使用等多个课程内容进行交叉、融合,共同实施实训任务,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能在具体的案例中得到综合性地提高。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实施因材施教,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做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三结合,培养学生自学和创新的能力。

1.2.3 实践性

通过“企校合作”引入办公岗位真实工作任务作为案例,并将信息化技术最前沿的软件应用技术结合到项目任务实践中去,使学生能够自觉地运用先进的方法和技术从事学习和实践。

1.2.4 可控性

《办公信息化技术》联合课程(群)涉及课程较多,改革力度大,工作复杂,在操作中遵循了过程的可控性。在整合过程中逐渐提高教与学的透明度,以及教学环节与教学质量的可控性,减少随机性和非计划性,注重前后知识和技能的衔接性,环环相扣。担任各单项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在教学内容安排和备课过程中,加强彼此间交流,注重教学内容的前后衔接和融合,避免各自为政、各自为战的盲目性教学。

1.3 联合课程(群)的建设与实践

1.3.1 课程群体系结构

(1)以《Office高级办公应用》为专业核心课程

在办公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中,利用Office办公软件完成各种办公文案制作是实现由任务下达、任务设计向任务实体转化的关键,是办公信息化技术的核心。《Office高级办公应用》课程重点培养学生应用Microsoft Office办公软件实现文字排版、数据管理、商务演示等办公任务的能力,而这些能力是实现真实办公岗位任务的具体体现。因此,《Office高级办公应用》课程对于办公信息化核心职业技能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成起着主要支撑作用,是《办公信息化技术》课程群的专业核心课。

根据上述要求,确定《办公信息化技术》联合课程(群)是以《Office高级办公应用》为核心课程,以《计算机应用基础》和《办公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为基础课程,以《办公工具软件应用》和《Photoshop 办公图像处理》为辅助课程的体系结构关系,如图 1所示。

(3)课程群内课程体系的衔接

为了解决办公信息化技术新知识、新功能和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与课程群教学时数减少这一矛盾,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我们注意协调课程群内各门课程的关系,将主要知识点进行归类、整理,合理安排知识点出现的时间顺序,并将这些内容组合到相应的课程中,实现教学内容无重复、无间隙,教学内容难易渐进出现,优化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目前这5门课程依次分别在第一至第三学期开设,形成一个衔接合理的课程体系。如表1所示。

1.3.2 以应用为核心的学习情境——构建知识框架

为了将《办公信息化技术》课程群中各个单项课程的知识和技能点进行有机地整合,我们研究、设计了10个课程群综合实验——学习情境:

电脑文化艺术节

风雨兼程50年——德州职业技术学院校庆庆典

机房设备扩建项目招标

……

上述学习情境贯穿在课程群中,每个情境均设计了主要教学内容及能力要求(包括技能要求、能力目标、教学内容、学习方式和验收标准等)。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的办公任务案例,使得各单项课程在学习情境任务中实现有序衔接,培养学生完成办公文案制作、编辑排版、数据管理、商务演讲的能力。例如,在学习情境二中设计了如下知识技能教学环节:1.制作校史和校情介绍展板;2.编印《校史》;3.编印《毕业生名录》和《毕业生业绩录》;4.制定工作日程表;5.制

(2)符合办公信息化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任职要求的课程群体系

我们提炼出典型的工作任务与“办公信息化”技术领域必须具备的21项综合职业能力相适应——例如,使用Office办公软件处理日常办公文档和数据处理、使用各种工具软件实现办公任务需求、利用PhotoShop进行办公图像处理、熟练操作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等常用办公设备等。遵循能力依次培养、技能层层递进的要求序化课程体系,构建学习领域,如表1所示。作参会人员花名册;6.制作捐资证书;7.制作大会邀请函和感谢信;8.制作校庆专题幻灯片;9.拟订校庆活动专项收/支财务报表;10.会议纪要的审阅与开发;11.参会人员合影留念等。

每一个学习情境以突出一个或几个教学重点为主干,辅助以多个知识和技能点,整体情景设计以能够体现较为完整的某个办公信息化岗位任务为原则——即“一体化”。

2 结 语

《办公信息化技术》专业基础课程群建设的基本思路是坚持“强化基础,服务专业”原则,以Microsoft Office办公软件知识体系为核心课程基础体系,兼顾专业课程,构建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的办公信息化技术基础课程群。从教学效果上看,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学生对该课程群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毕业生在企事业单位中的相应岗位中工作适应性增强。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被许多高职院校借鉴,按照该模式构建的《办公信息化技术》联合课程群也被评为2011年山东省高校联合课程精品课程。

《办公信息化技术》联合课程(群)的建设,应该根据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实际需求,不断地进行改革和调整,力求探索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为创造应用型人才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建设有特色的立体化教学资源,打造一只教学能力强、专业技能扎实、素质高的优秀教学团队,在选用优秀教材的基础上,着重进行适合于本专业教学的一系列教材和教学资料的编写,形成精品教材等,仍将是今后《办公信息化技术》联合课程(群)建设和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毛国君,方娟,易小琳,鲁鹏程.计算机系统结构课程群的“1+2+3”模式及其应用[J].中国大学教学,2008,(9),

[2] 李慧仙.高校课程群三论[J].煤炭高等教育,2006,24(4).

[3] 范守信.试析高校课程群建设[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3).

[4] 陈文山.组建课程群 打造学科优势[J].琼州大学学报,2003,(5):72.

[5] 张瑞民.系统科学理论与课程群整体改革的几点思考[J].衡水师专学报,2002,(4):63.

计算机工程技术专业范文第4篇

一、计算机工程技术的弊端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虽然高科技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工作效率等,但仍然会存在相应的弊端,如:计算机工在实际应用中的缺点需要工程师进行合理化的调整,我们认为,计算机工程技术想要得到合理、深刻的运用必须要将其弊端充分地展示出来,让所有使用者对其有更加清楚的了解,进行针对性的合理应用。与不少工程师交谈过程中发现,他们对于工程的设计还是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意识和责任感,但总的来说,他们还是比较热衷于使用计算机工程技术。我们必须要将计算机工程技术的弊端展示出来,让工程师了解实际工程设计中不能完全依赖于计算机工程技术的应用,要将计算机工程技术与实践经验和知识结合起来应用。例如:专业的工程师在计算机工程技术的应用上会了解该工程的每一项细节,如设计模型、设计原则及原理等,再者,利用计算机工程技术来进行准确性计算和设计,最后再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出最有效的问题解决途径,判断计算结果的真实有效性。以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让计算机工程技术的弊端展示出来,还能够让使用者了解到它的真实性能。 

二、计算机工程技术和传统工程技术的融合应用 

计算机工程技术的出现无疑是帮助工程师解决各种设计及计算问题,使得工程师和相关工程审核人员的观念及思维都处在了一个高科技水平的阶段之中,有的人会认为,不使用计算机工程技术是与现今时代脱离的现象。正是由于这样的想法,致使部分工程师自身对于计算机工程技术的应用缺乏了应有的创新能力。首先,我们以建筑工程为例子,大部分的工程师都会借助计算机工程技术来对建筑面积范围进行计算,然后再对建筑工程进行规划,其中就包括了所需要使用的原材料等等,整个建筑工程的设计都依赖于计算机工程技术来实行,手工的操作逐渐减少,这样的发展趋势使得建筑工程的安全得到保障。完全地依赖于计算机工程技术而不参与手工预算,对于建筑的安全会形成一定的威胁性。因此,我们认为,在实际的建筑工程操作过程中,建筑工程师应该将计算机工程技术和传统技术相结合在一起应用,在实践中找出差异,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深入整合和修改,最大程度保障建筑的安全性。如:站在计算机工程技术的角度上来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根据设计出建筑工程的相关内容,然后进行传统的手工分析,提出多样化工程设计方案,最后,将计算机工程技术和传统工程技术相结合在一起,再将设计好的思路整合,运用计算机工程技术来设计出最终的程序。 

三、合理使用计算机工程技术 

计算机工程技术虽然存在弊端,但其实用性极强,所谓“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工程师在使用计算机工程技术时也应该扬长避短,合理地运用它来开展工作。计算机工程技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可以以一些适合的自动化工作内容经过高科技转化来进行,对于工程安全性及威胁性问题则要求工程师手工进行预算,控制工程整体设计方案中的偏差,确保工程具备足够的实用性和安全性。如:在实际的计算机工程技术使用过程中,常常会涉及到规范、数学的原理等知识,假设工程师因为缺乏这类知识将使得其难以判断工程技术是否适用于工程,为此,工程师在使用计算机工程技术时要有选择性,才能够将计算机工程技术的优势真正发挥出来。 

四、计算机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合理运用和发展 

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其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普遍使用,相应的各类项目管理软件也相继而生。各类项目管理软件的出现,最大的特征就是实现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特点及功能。上述基本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工程进度,其次是工程质量,再次是工程投资控制,财务,资源采购以及合同管理等。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曾经出现了一大批大型的综合性项目管理软件,综合性强的项目管理软件的实践,目前已经达到最大完善,并且在项目管理实践过程中发挥了自己该有的作用。上述项目管理软件的使用,促使项目管理计划以及控制进一步简便,不仅如此措施,加工项目管理中大量信息的保存以及处理更加方便,从根本上实现了信息数据资源的共享。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进一步完善,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一步使用,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信息资源的传递及共享进一步完善。在传统形式下,使用的信息传递方法会导致信息资源滞后,使用不正确的信息资源,会导致项目管理人员难以对工程进度以及工程质量难以正确的控制把握。如果使用现代化信息量高的计算机信息技术,那么就可以从事工程管理人员在第一时间了解实际情况,做好防御措施。例如:局域网、电子信息通信系统、广域网、企业数据库系统以及项目管理系统等。如果是选择局域网,最重要的基础就是多用户操作技术。在项目管理工作过程中,如果选择使用先进的电子通讯工具,那么就可以促使项目管理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地域限制问题进一步减少。例如,E-MAIL的高速快捷促使信息的传递以及交流进一步完善。总的来说,计算机信息化管理技术日后将逐渐为我国国内建筑施工企业的开发以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很重要的帮助。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的信息技术也实现了进一步完善,在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使用范围更加的广泛,并且已经发展成为日后的必要趋势,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有效使用,对于传统模式下的建筑行业改造以及建筑行业能力提升等工作方面存在一定的冲击性,但是却是解开枷锁最好的方法,实质上,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有少使用是工程项目管理及其作业方式等方面的重大突破。工程施工企业可以在使用计算机信息化技术的基础上,促使自身水平逐渐提高,实现跟国际水平接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我们需要针对该实际情况,对更多的更专业的技术人员行培养,促使他们在该个领域发挥自己的最大作用。 

参考文献: 

计算机工程技术专业范文第5篇

关键词:计算机工程;问题;优势;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

目前,发展最快的领域就是计算机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主要是以资源共享作为主要目的的所连接的虚拟画面。迄今为止计算机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助推器。面对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在人们生活、生产等方面的优势,我们有必要对计算机工程的应用进行分析与深入的研究。就目前计算机工程应用的发展现状来看,计算机工程应用不论如何发展都是建立在实际的基础上的,带有明显的实际应用特征,并且都是以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为基本前提的。因此,要想取得计算机工程应用的进一步发展就必须结合计算机工程应用的主要领域,重点对计算机工程应用的优势进行分析,以保证计算机工程应用的安全、可靠、使用。

1 计算机工程应用相关问题分析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与网络技术的普及,计算机工程应用越来越广泛。计算机工程应用工的安全问题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1.1 易受病毒或黑客的干扰与入侵

在计算机工程的应用阶段,极易受到不明身份用户的攻击,即:黑客的恶意攻击或病毒的干扰,这对计算机工程应用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计算机的安全问题也就成为我们首要关注的问题。计算机的安全保护主体应对计算机工程应用中的物理构成、数据、应用功能等进行安全保护与管理。一般而言,计算机工程在应用阶段,都体现出良好的实体安全性。计算机工程应用的主机与其设备共同形成的电磁辐射十分明显,这就要求对计算机实体是否符合安全规范的标准进行控制。计算机工程应用的软件系统在应用中应体现出良好的存储与管控功能,应该能够很好的防止不同类型的用户对各类数据的非法存取。另外,计算机还应具备优质的保护与存储能力,能够有效的对用户在操作规定的范畴内有违规行为的操作。当然,计算机良好的管控功能可以有效的反映并记录计算机体系的运行状况,对数据文件的存储、读取起到有效的检测作用。对于数据机构的输出管控应由专人全面负责。计算机识别用户身份的唯一方式就是口令,因此,对于口令的生成、信息的登记、期限的更换等必须进行严格的管控。一旦出现一些非法请求,系统应自动对其进行识别并进行全面跟踪,并及时对该文件的应用状况予以登记,全面识别非法终端。计算机在系统详实的日志记录也是必须注意的,在计算机工程应用系统每次得以成功应用后,必须对节点名称、用户名称、具体口令、终端名称、登录时间、数据应用的信息内容、程序的名称、实时操作的类别、修改前后的各类数据值等进行详实的登记。

1.2 在计算机工程应用的安全与通信便利之间很难存在一种平衡关系

计算机的安全水平可以分为低级、终中级、高级等不同的多层次的安全体系,可以根据不同信息的重要性制定出不同等级的安全保护策略。安全的特性主要表现为保密性、整体性、可用性。所谓保密性主要是指网络资源只能够通过授的实体才能够对数据库进行存取和调用。信息在传输、存储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全面性、整体性,对于没有授权的用户不得随意修改。所谓可用性主要是指要对各类处于静态的信息体现出可操作性,而对于动态的数据信息内容应体现出可见性。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还存在诸多漏洞,对于恶意攻击者而言,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网页口令录入、个人资料填写等方面进行恶意攻击。网络的服务器与浏览器是无法实现其安全性的。另外,很多人在进行计算机工程应用程序的编写时是在新程序上进行的修改。这样做的最终结果就是呈现出很多相似的安全漏洞。目前,由于我国专业网络管理人才的匮乏,或者由于管理人员的操作不规范,并没有定期做好对系统的安全测试、监察,这种对网路系统安全的不良监控对网路系统安全带来了威胁。

2 计算机工程应用的显著优势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完善,对计算机工程应用产生了巨大影响,计算机工程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必须根据计算机技术的优点,以保证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安全性为前提来进行计算机工程的应用。

2.1 计算机工程系统在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计算机工程与网络技术的普及为信息系统的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这主要表现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信息系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传输协议,保证了信息系统的传输效率,其次,计算机网络技术与计算机工程为信息系统提供了强大的数据库技术,保证了信息系统数据存储的要求,第三,计算机工程与网络技术为信息系统的有效传输提供了技术保证。在计算机工程应用与网络技术的支持下,信息系统的整体性能将得到全面的发展与提升。

2.2 计算机工程与网络技术在教育科研中的优势应用

就目前计算机工程应用的范围来看,教育科研是计算机网络与计算机工程应用相结合的重要应用领域。在强大的网络技术支持下,教育科研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前景。例如:计算机工程及网络技术在远程教育系统中的构建。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为了更加有效的拓展教育范围,全面提高我国教育的整体效果,计算机工程与网络技术的有机结合实现了远程教育网络的全面构建,这一应用不仅丰富了教育手段,更对教育的有效性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就目前我国远程教育的体系建设来看,已经成为未来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再例如:教育科研技术中虚拟分析技术的应用。就目前教育与科研的实际发展来看,在教育研究与科研领域中有很多研究是需要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的,如果只依赖于传统的数据分析技术很难达到预期的分析效果。但是在计算机工程与网络技术相结合后产生的虚拟分析技术有效的提高了数据分析的效果。

2.3 计算机工程在网络系统中的应用

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及计算机工程在网络系统中的应用,为互联网系统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例如:以太网(Ethemet)、令牌环网(Token-Ring)、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可见,计算机工程在网络系统中的应用促进了网络系统地进一步发展。

2.4 计算机工程与网络技术在公共服务体系中的应用

目前,在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中,为了提高公共服务体系的管理效率,计算机工程与网络技术的有效结合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传统的公共服务体系中,大多数的数据是依靠人工手工输入来完成的,不仅整体服务水平不高、服务效率低下,还存在较大的数据安全隐患。在依靠计算机工程与网络技术的大力支持下,公共服务体系获得了先进的技术支持。计算机工程与网络技术改变了传统的公共服务管理模式。

总之,随着计算机工程应用与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技术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助推器,计算机工程在各领域的应用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提供了技术保障。因此,必须在正确认识计算机工程应用的基础上加大对计算机工程应用的推广力度,保证计算机工程的全面应用。

参考文献:

[1]廖白华,黄小鹏,胡丽婧.计算机技术应用安全问题与有效应对策略[J].计算机工程技术,2007(01).

[2]赵敏华.计算机工程应用发展探讨[J].工程技术,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