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医疗绩效分配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麻醉恢复室;护理管理;绩效薪酬分配;相对价值比率
绩效是反映员工工作结果和对组织贡献的主要依据,《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中要求绩效考核应当与护理服务的工作量、工作质量、工作效率、技术难度等指标挂钩,客观评价护士的劳动付出[1]。目前医院管理方面,主要借助西方人力资源管理方案来进行绩效评价体系的设计,常用的方法包括目标管理法、绩效指标法、六西格玛法、平衡计分法及全面反馈法等,这些绩效考核方案目标相对单一,而且各个科室的工作内容不同,各个岗位的风险系数不同,很难采用单一量化的形式进行评价[2-3]。我院选择以相对价值比率(RBRVS)理论为基础,进行麻醉恢复室护理绩效薪酬分配方案的设计,在方案设计完成后试用的1年时间内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9年12月起构建基于RBRVS理论的麻醉恢复室护理绩效薪酬分配方案并应用,以工作量评价为基础,在此之上建立多维度综合评价的绩效评价体系,通过医院信息系统、手术麻醉信息系统和医院人力资源系统进行数据提取,客观、量化的完成绩效分配,绩效分配方案的设计过程中多次进行问卷调查,充分考虑医护人员意愿及非量化因素的影响,逐步完成权重分配,分别统计绩效方案改革前后1年内的管理数据,比较改革前后的麻醉护理绩效数据,并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方案改革前后麻醉恢复室护士的满意度评价。参与研究的麻醉科护士8名,均为女性;平均年龄(30.5±4.6)岁;职称:初级1名,中级7名。改革前后没有发生人员变动。
1.2方法
1.2.1构建以RBRVS为基础的绩效评估系统(1)RBRVS原理。该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专家团队提出的,是一种以资源消耗为基础,以创造的价值为衡量标准的绩效评价方法。其核心思想是通过投入与回报的相对值来进行绩效计算,在用非货币单位计算相比较率后,再用整体资源支出进行货币转换,最终推算出该项服务的酬金。(2)绩效评估方法。绩效评估方案的构建应当是基于客观事实的,能够起到调动员工积极性、有利于科室持续发展作用的,应当在绩效评估体系中表现出公平公正、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的价值观。在绩效评估上仍以工作量绩效为主要基础,占总体薪酬比例的70%,采用RBRVS工分制,将医院信息系统、手术麻醉信息系统等数据进行整合,提取数据后带入计算公式,得出该部分的绩效金额。其余30%则为岗位绩效,体现岗位职责、年资、职称等因素。具体RBRVS价表的设计参考了国内学者的研究结果[4],并组成调查团队,对麻醉恢复室护士、麻醉医师进行数轮问卷调查,了解不同岗位、工作内容在一线医护人员方面的不同看法,最终拟定RBRVS构成表。该价表共包括7个项目,分别为监护患者、转运患者、跨区域转运、监护时长、气管拔管、抢救患者、高麻醉风险患者监护。(3)二级分配方案。在医院运营管理部指导下设计并应用二级分配方案,在二级分配方案执行中由运营管理部负责监督和指导。工作量绩效占总体比例的70%,考核到人,体现工作量及工作难度;岗位绩效占总体比例的30%,科室负责考核,之后分配到人,原则上岗位责任越重、岗位绩效得分越高、年资越高、职称越高,该部分的占比越高。1.2.2数据来源客观的数据来源是确保绩效评价公平、公正的基础。将医院信息系统、手术麻醉信息系统和人力资源系统进行整合,从医院信息系统中直接获取数据。与信息部的工程师协作进行信息整合、功能完善等工作,确保信息系统中记录信息与实际工作情况一致,例如每个护士的监护时长、风险难度积分等,同时也确保数据随时可调取、溯源。
1.3观察指标
比较改革前后的麻醉护理绩效数据,包括单位时间工作量、监护时间、风险积分3项内容。并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方案改革前后麻醉恢复室护士的满意度评价,问卷采用不记名形式收回,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总体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满意率。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5.0做统计学分析,定量资料的组间比较用t检验,定性资料的组间比较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平α=0.05。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改革前后麻醉恢复室部分绩效数据比较
与改革前相比,改革后麻醉恢复室的单位时间工作量、监护时间、风险积分均有显著提升(P<0.05)。见表1。
2.2改革前后麻醉恢复室护士满意度比较
改革后麻醉恢复室护士的满意度显著高于改革前(P<0.05)。见表2.
3讨论
以RBRVS理论为基础拟定的绩效评价方案,更符合目前团队协作的医疗环境,无论是不同区域、岗位还是人员,在服从安排正常上班的情况下,同级个体之间的收入无明显差距,这就有利于整体工作效率的提升,而且符合科室长远发展的规划。相关研究表明[5],员工的工作经验、时长与工作绩效呈正相关,而在RBRVS理论下构建的绩效评价体系更好的体现了这一点。从研究数据来看,与改革前相比,改革后麻醉恢复室的单位时间工作量、监护时间、风险积分均有显著提升(P<0.05)。这说明绩效评价方案的调整,调动了麻醉恢复室护士的工作积极性,避免了不合理分配、缺乏激励等一系列负面因素对护士造成的不良影响。而且从护士的反应来看,改革后麻醉恢复室护士的满意度显著高于改革前(P<0.05)。这说明改革后的绩效评价方案是一种有利的激励工具,这对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需要指出的是,绩效评价的合理性是建立在准确数据采集的基础上的,医院应当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完成数据整合和采集,同时进行多体系监控,确保数据录入的客观性和真实性,确保数据公开透明。在权重划分上,应当充分尊重一线医护人员的工作反馈,从多个角度考虑进行数值优化,避免闭门造车的情况。
参考文献
[1]南锐伶,白庆琳,陈桂兰,等.国内护理绩效管理的研究进展[J].护理管理杂志,2015,15(1):4143.
[2]王志刚,牛巍,蔡静,等.RBRVS用于绩效评价的本土化研究与应用[J].中国医院,2015,19(12):45.
[3]牛巍,赵晨,师强,等.基于RBRVS和DRGs的绩效分配模式研究[J].中国医院,2015,19(12):79.
[4]王志刚,潘莉,蔡静,等.RBRVS和DRGs与医院常用绩效评价方法的比较研究[J].中国医疗管理科学,2016,6(1):2223.
关键词:全成本核算 绩效分配管理 应用分析
成本核算和绩效工资分配工作是医院经济管理的最基础工作之一,做好这两项工作处理好其之间的关系对于促进医院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的科室成本核算多数是以奖金分配为目的,实施的成本核算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而全成本核算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医院的种种成本进行全方位考察,突破了原有的静态成本核算,实施的是整个过程的控制。
一、成本核算与绩效分配的关系
医院的成本核算与医院绩效分配管理工作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医院的科室绩效管理中的财务指标制订与考核需要有全成本核算工作的有效配合。不能将医院绩效工资分配过程中,部分临床、医技科室的成本考核作为医院的成本核算分开独立开来,要体现成本核算的完整性与科学性。医院实施全成本核算是进行绩效合理分配的基础,是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进行工资分配首先要对医院的成本进行核算,从而科学评价员工的工作绩效。在绩效考核与工资分配中,成本费用的核算只是绩考核的指标之一,如果过分强调科室的成本费用,会影响绩效考核的效果,也起不到绩效工资分配的激励作用。
二、全成本核算特点及其优势
全成本核算是以会计核算数据为基础,运用现代企业成本核算的理论方法,将医疗服务过程中各个层次的成本进行逐级分摊,对各项耗费进行分类、记录、归集、分配和分析报告,实现财务核算与成本核算并轨,确保财务核算与成本核算结果一致的一种成本核算方法。
全成本核算实现了真正的医疗全成本,从管理科室、医疗辅助科室、医疗技术科室到直接医疗科室进行层层分摊,使直接医疗科室的成本真正保持在了全成本状态,使最终医疗成果的成本准确、完整地反映出来。实行全面成本管理确保全院、全员、全过程管理,做到人人参与,保证“全”成本的数据准确性。保证了医院成本核算结果与财务会计核算的一致性,实现了财务会计与责任会计双轨制的并轨。传统核算方法执行双轨制不能保持核算结果与财务会计核算的一致性,虽然对费用的控制以及科室激励起到了作用,但不能起到经营决策的作用。而实施全成本核算可以实现科室医疗成本核算结果与财务会计核算结果的一致性,这样全成本核算数据不仅可以为医院管理层提供决策而且也可以满足不同科室管理及预测的需要,使每个科室都同相互配合发挥作用,确保医院整体目标的实现。在医院经济管理中实施全成本核算有利于将技术经济责任制落实到各科室,加强医院的计划管理,有利于发挥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促使医院经济效益的提高。
三、全成本核算在医院绩效分配管理中的运用与分析
全成本核算作为医院的二级经济核算,在会计核算的基础上,将全院分为若干个核算单元,并将核算结果作为进行绩效工资分配的重要依据。
(一)实行院科两级管理制
要根据医院往年的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制定出本年度目标,再根据各科室的具体情况进行系统全面的分解,并将重点任务及核心指标以考核指标分值权重的形式体现出来。要建立责任机制,落实到人,各科室主任要签订责任书,全权负责科室各项工作,并制定出本科室的二级绩效考核及分配方案。科室主任要负责抓本科室的各项业务、行政管理以及经营核算事项,确保本科室各项业务指标稳步增长。科室目标考核结果将作为科室主任的任用、奖惩等考核的依据,同时也为本科室的绩效分配管理提供直接依据。
(二)院科二级核算方法
医院业务的收支全部纳入到科室核算中,医技科室实施的全成本核算,将其核算出的成本分摊至临床科室。
对收入的确认:收入分为直接收入及间接收入。直接收入是指由本科室独立或组织完成的,相对来说不需要其他科室提供支持协助的项目,由此而取得的经济收入。包括床位费、诊查费及治疗费等;间接收入是指需要由其他科室合作完成的项目而取得的经济收入,如超声、心电等。
对成本的确认: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及间接成本。直接成本包括员工薪酬、福利、社保费、水电费等;间接成本是指职能部门及其它服务科室人员的薪酬、福利及办公费用等;对间接成本的分摊要根据本科室人员占医院全体职工的比重进行科学、合理分摊。
对支出的确认:支出包括直接支出及间接支出等。直接支出即员工工资、社会保障费用等能直接认定的支出;间接支出是指需要由其他科室辅助进行,通过核算以后确定的支出将其按比例摊入临床科室,包括药品支出及检查、检验支出等。此外还包括消毒支出、科间进行的会诊支出等内部支出。
在进行绩效分配时要遵循效率优先、多劳多得、兼顾公平等原则,各科室要配备核算人员,建立健全的考核分配方案,经全科决议后方可执行。
实行全成本核算能够准确、全面地反映医院的成本状况,加强对各科室收支结余的监管,不仅能够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促进医技水平的提高,提高医院的效率还可以有效减轻老百姓的就医负担,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促使医院得到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摘要】:在全国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制度背景下,本文首先分析了公立医院现行工资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大锅饭分配模式、绩效考核指标没有量化等导致职工缺乏工作积极性。其次阐述了绩效工资制度的内涵。最后提出了实施绩效工资制度的建议,实行绩效工资应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提出具体可行的绩效工资方案,切实起到激励职工的作用。
【关键词】:公立医院 绩效工资 思考与对策
2009年9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分三步走,第一步义务教育学校,第二步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第三步其他事业单位。前两步工作已经顺利完成,目前全国大部分省份都出台了《其他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指导意见》,第三步工作正扎实稳步推进。在其他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过程中,公立医院地位十分重要,其改革任务重、涉及人数多,改革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其他事业单位的发展及绩效工作改革任务能否如期完成。
一、 公立医院目前工资制度存在的问题
公立医院现行的工资制度包括基本工资、津补贴、单位自发奖金三部分,公立医院在执行国家基本工资、津补贴政策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具有激励性质的奖金分配办法,在提高工作积极性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现行工资制度仍旧存在如下问题。
(一) 自发奖金平均分配,缺乏对职工有效激励。公立医院目前工资构成为基本工资+国家规定的津补贴+单位自发奖金。自发奖金作为医院自主分配的部分,以科室的工作量、收入和支出为测算基础,分配方案由各科室灵活掌握,大部分科室按人头分配到个人。奖金分配应该遵循多劳多得、合理拉开收入差距的原则,科室不能按人头平均分配,吃“大锅饭”,这使职工认为干多干少一个样,缺乏工作积极性。
(二) 对业务骨干及高层次人才激励不够。多数医院针对关键岗位和高层次高学历人才出台了奖金分配办法,虽然在分配中向这部分人倾斜,但是激励力度小,并且在划分关键岗位、遴选高层次人才过程中,没有详细的指标和标准,缺乏全面性及透明度,这项政策在医院推行中没有起到应有的激励作用。
(三) 岗位分析不规范,绩效指标没有量化。多数公立医院现行的奖金分配方案中罗列了一些绩效指标,只是停留在笼统的文字描述阶段,没有进行岗位分析,没有科学的量化指标。针对医疗服务质量、病人满意度、出勤率、投诉情况、工作量等评价指标,没有制定详细统一的标准,只是在奖金分配中粗略地参考了上述指标。
二、 公立医院实施绩效工资后的工资制度
公立医院工资制度是以事业单位岗位设置为基础,根据聘任岗位确定岗位级别,以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实际贡献、技术含金量为依据支付劳动报酬的一种工资制度。绩效工资改革后的工资由基本工资、规范后保留的津补贴和绩效工资三部分组成。
(一) 基本工资执行国家统一的政策与标准,根据聘任岗位和工作年限发放,包括岗位工资、薪级工资、护士提高10%基本工资。
(二) 规范后保留的津补贴统一按照国家规定的项目、标准、实施范围严格执行。主要包括教护龄津贴、特殊岗位津贴、卫生岗位津贴、改革性补贴、女工卫生费、独生子女费等。各单位津贴应在人社部门的批准下如实发放,不准超标准、超范围发放,取消单位自发津补贴。
(三) 绩效工资指按照职工的工作实绩和贡献大小,在人社部门核定的单位绩效工资总量内,灵活分配的部分。目的是合理拉开收入差距,激发职工工作积极性,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三、 公立医院实施绩效工资制度的思考与对策
(一) 做好岗位分析,制定合理的绩效分配方案
合理拉开医务人员的收入差距,避免吃大锅饭的局面,激发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应认真对各岗位进行分析,制定岗位职责,确定考核标准,做到定岗、定编、定员。根据岗位类别、服务质量、服务满意度、技术难度、岗位风险程度、辛苦程度等确定人员类别,按人员类别从高到底进行排序,在绩效工资分配中,确定每一类别人员的分配系数,保证差距的合理性。
(二) 根据岗位设置情况,完善绩效管理体系
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基础上,根据专技岗位、管理岗位、工勤岗位的不同特点和要求,按照分类管理原则,细化绩效考核指标,完善绩效管理体系,建立分岗位有针对性地激励体系,真正体现按“绩效分配”、“优劳优得”的原则。
(三) 扩大公立医院的分配自,促进公立医院健康发展
在全国事业单位推进绩效工资改革的背景下,扩大公立医院的分配自,打破传统的分配大锅饭局面,在严格执行事业单位基本工资制度和津补贴政策的基础上,依照人社部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适当降低基础性绩效工资的比例,逐步提高奖励性绩效工资的比例,根据岗位职责、劳动强度、工作量大小、技术复杂程度等不同情况来作为绩效分配方案的制定要素,使职工的付出与回报成正比例,激发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公立医院健康发展。
(四) 重视人才建设,绩效向关键岗位和高层次人才倾斜。
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外,充分利用国家对高层次人才的政策,争取政府投入的人才基金、高层次人才津贴,同时在内部继续发放高层次人才职务津贴、科研津贴,量化关键岗位、高层次人才的评选标准,鼓励高层次人才科研创新、开展新业务、新技术,使高层次人才的能力得到最大的发挥。同时也起到激励其他技术骨干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实施绩效工资改革过程中,应该充分认清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在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绩效工资分配办法,完善绩效考核办法,激发职工工作热情,形成和谐竞争的良好氛围,把绩效工资落到实处,促进医院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利权.公立医院薪酬分配制度的问题分析与解决对策[J].中国医院杂志,2007(6).
[2] 闫大海.公立医院绩效工资与绩效管理之探讨[J].经济师,2009(11).
[3] 陈万春等.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09(11).
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是我市经济发展的大事,进一步完善谋划本系统的项目建设,做好***市中医院扩建项目、***市妇幼保健院扩建项目、***市第二人民医院扩建项目、***市精神医院扩建项目、***市卫生信息化管理系统、***市基层卫生服务建设项目、***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建设项目、***市疾病控制中心建设项目、四个***社区服务中心建设项目的规划实施。
二、加强卫生机构财务队伍建设
现有卫生医疗单位的财务队伍中普遍存在着财务人员学历低、年龄老化的问题,尤其是乡镇卫生院的财务人员,许多卫生院的财务人员由于年龄原因连电脑都不会使用,根本无法适应现代财务工作的要求,针对财务人员水平的提高的问题,应更多的加强培训、参观学习及新鲜血液的引进,才能有效的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
三、加大专项资金检查力度
针对国债项目、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基本药物补助等资金使用情况,加强专项资金检查督导力度,实行专人负责、专账管理、专项检查,采取定期上报资金状况、定期汇报项目进度、定期组织自查自纠的管理方式,确保专款专用,充分发挥资金最大使用效益,确保医院的稳定及医改的正常运行。
四、强化国有资产监管,搞好内涵建设,增强发展后劲规范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工作
规范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强化国有资产监管,在XX年对各卫生单位原有账面的固定资产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查,将各单位已经报废处理和无法使用的资产及时清理,确实落实好各单位的资产情况。搞好内涵建设,增强发展后劲,推进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完善乡镇卫生院财务集中管理工作。
五、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科学合理安排经费预算
健全规章制度,采取得力措施,加大预算管理力度,努力增收节支,提倡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按照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突出重点,控制一般性支出,精打细算,克服花钱大手大脚现象,创建节约型机关,确保“四项费用”:公车、会议、接待及办公费用均比上年有所减少,下降幅度均超5%以上。
六、制定科学合理的财务考核方案,不断完善经济运行评价制度
定期分析各单位财务状况,做到及时、准确、真实的分析各单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的问题,通过对资产负债、资金周转、偿债能力、资产利用率、收支增速比等一系列指标的分析讲评,促进增收节支,改善收支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完善管理水平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七、建立绩效考核分配制度
以医疗改革为契机,规范卫生系统职工收入分配秩序。要单位进一步制定切实可行的内部管理分配方案,提高分配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使职工收入与岗位性质、技术含量、风险程度、服务态度与服务质量等工作业绩紧密挂钩。绩效工资分配要以年初制定的单位目标管理分配方案为依据,注重体现公平性、合理性、竞争性、激励性。
八、完善药品、一次性医用耗材采购制度,规范采购行为,降低采购价格
根据上级文件要求,为规范采购行为,降低采购价格,保证质量,降低医疗成本,减轻患者医疗费用负担。将对各医疗单位进行每季度不少于一次的综合检查评比,针对各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奖惩,以确保切实做到减轻人民群众医疗负担及用药安全的需求。
九、招商引资工作
积极参与支持招商引资工作,按时完成和上报有关项目资料。积极争取项目,引导社会力量发展医疗卫生服务,为基层招商引资服好务。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二是,协调落实项目配套资金。进一步抓好配套资金落实,并规范项目资金管理,发挥资金效益。三是,多渠道融资发展卫生事业,积极做好国家政策性贷款工作。
十、建议及意见
1、加强财务队伍的培训,对基层单位多引进招聘高学历的技术人才。
2、尽快完成网络版财务软件的前期准备工作,让网络版财务软件能尽快投入使用。
内部绩效考核制度和综合管理体制的基本内容与核心是,采用收支结余和与经济收益挂钩的模式,规模、工作量越大则收入越高。这种导向实质是为鼓励临床科主任追求规模扩张和经济效益,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其积极意义,即在药品、耗材与各项医疗服务价格由政府核定的情况下,通过做大医疗业务量、降低运行成本,以提高医疗机构的运行效率。
从表面来看,这样的政策导向可激励医院增加医疗机构供给,但不足之处也逐渐凸显――由于疑难、复杂、危重患者的治疗周期较长,加之对医护人员劳务的占用较大,无疑使医疗机构更倾向于收治诊断明确、症状相对较轻的“常规”疾病患者,如此势必弱化了公立医院的公益性。
过去的收支结余分配方式不能真实反映出科室的工作量、工作强度和技术难度,亦无法折射出服务质量与患者的满意度,而绩效考核既要体现出工作量,更要体现出医疗质量。合理的考核制度应限制以经济利益为目标的管理行为,以科室和个人产生的劳动价值对医院和社会的贡献进行考核。这些贡献不是经济效益,不应单纯追求“量”,更应追求“质”,不是“多收多得”而是“优劳优得”,这需要通过很多核心要素指标实现。
为此,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以下简称“上海十院”)在新一轮医改中紧紧围绕“坚持公益、注重内涵、转型发展”的“十二五”规划要求,以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改善服务,提高质量,控制费用,便民利民”的十六字方针为导向,对绩效考核办法进行修改和探索,通过绩效杠杆作用,促进医院转型发展。
实行“两切断一转变”
旧绩效管理制度虽然有历史进步意义,但面对新医改的形势和要求,不足之处也毋庸讳言。
3年前,上海十院开始实行以“两切断一转变”为核心的新绩效分配制度。
所谓“两切断”,是指切断医务人员收入与医院、科室经济收入的联系,切断医务人员收入与药品、检查、耗材等收入的联系;“一转变”则是转变内部绩效考核与分配制度。
从传统的单纯考核经济效益,升级为包括患者满意度、岗位工作量、服务质量、病种难易程度、临床科研产出、教学质量、成本控制、医药费用控制、医德医风九大维度在内的综合绩效评价体系;将病种结构作为学科建设、科主任考评的重要内容;重新梳理三/四级手术目录,制定优质病种目录,推进病种转型。
医院出台《转型发展奖励办法》,对外科、内科、门急诊/医技科室分别设定考核指标。外科重点考核优质病种及手术,内科重点考核优质病种及操作,门急诊/医技科室重点考核新检测项目、技术操作和急危重症抢救,适当结合患者收治结构(医保/非医保比例)、药占比、耗占比达标以及“床均利用贡献度”等因素综合评价,推动学科转型发展。
护理人员的绩效收入分为三大部分――岗位标配数、护理质量和工作量点数。岗位标配数执行国家卫生计生委标准,按照所护理患者的病情、护理强度、护理风险等,将所有临床科室从床护比角度分为三档,每档依据具体床位数、床护比乘积得出标配护士数,成为绩效分配中权重最大的基础部分。然而,单纯的护士标配人数并不能体现技术、智慧和所承担风险,护理部还根据各科室具体情况将所有护理人员分为N0~N4五个等级,N0级主要从事基础的患者生活照料,N5从事难度最高、风险最大的深静脉穿刺插管、心脑手术后患者监护等工作。在此基础上,再综合考虑护理质量等因素,并对特殊护理岗位(包括重症监护室、心脏监护室、神经外科、急诊、抢救室等)给予特别夜班津贴,最终形成具体绩效分配数额。
通过实行新版绩效考核办法,医院对临床/医技科室设置关键绩效指标,导向体现三级医院水准的优质病种、高级别手术和危重病救治。护理绩效分配方案则导向劳动强度大、风险高、技术性强的一线岗位,更大程度彰显医护人员的智慧和技术价值,引导员工为患者提供“高”、“新”、“难”的诊疗服务。
导向“高、新、难”诊疗服务
新的绩效考核办法实施后,为鼓励临床医生更多地开展难度较高的三/四级手术,除考核基本的临床工作量,医院还通过设置附加系数等方法倡导、鼓励病种结构改变,引导医生主动收治更多疑难、复杂、危重患者。
以泌尿外科为例,原本占据住院患者半边天的是泌尿系结石等常见病、多发病,难度较高的泌尿系恶性肿瘤手术数量较少。推行新绩效分配方案后,膀胱癌、肾癌、前列腺癌手术数量呈两位数增长,以2014年为甚,泌尿系恶性肿瘤相关手术同比增长26.36%。内科系统的进步同样喜人:心内科、呼吸科、消化科等传统认为的“纯粹用药”科室,各类介入诊疗操作开展得如火如荼,在药物治疗与传统手术间开辟了“第三条道路”。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微创左心耳封堵术、气管镜下微创肺减容术、哮喘热成型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内镜下黏膜剥离切除术……既减轻了患者痛苦,也显著缩短了住院时间,使整个治疗更为经济。
对于医技人员,综合考核其所出具报告的速度、质量、检查准确率、患者预约等候检查时间以及配合临床科室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等多项指标,从速度、质量、数量、患者满意度四个维度对医技部门进行约束和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