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药品招标服务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药品采购模式 研究
一、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模式
(一)国家对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指导性意见。
经多年探索,我国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在制度和模式上逐步得到规范和完善。实现患者使用优质药品的最终目标,在此过程中经历了4大阶段的发展,
既往的基本和非基本药物集中采购已经形成了各自大致相似的流程如下:
(二)安徽2014年基本用药招标采购的特点
1、限定招标目录1118种基本用药,全省医疗机构限定医院使用比例如下:
各级医疗机构采购药品金额比例要求见下表:
村卫生室、
社区卫生服务站 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中心卫生院 县级
医疗机构 省、市级
医疗机构
安徽省基本用药 100% 100% ≥90% ≥80% ≥70%
其中国家基本药物 100% ≥70% ≥70% ≥50% ≥30%
质量类型一药品 纳入一体化管理统计 <10% <20% ≤30% ≤40%
2、基本药物、县级标、非基本药物三标合一
3、质量类型分为三个层次,每个层次按照综合评分只中1家(价格40%)
4、拟中标后再限价,同组2家以内的按照7省最低价,同组3家及以上的取7省平均价限价。
5、低价药廉价药技术标入围后直接挂网。
(三)广东2014年药品交易所模式采购的特点及完善的建议
1、按照低价和临床短缺必须药、基本药物、非基本药物医保产品、非基本药物非医保产品,不同目录的产品实行不同药品采购交易办法。
综合评标,质量因素的经济技术标只占10%权重,严重偏低,商务标的价格权重占90%,严重偏高,同层次下很难体现质量优先、价格合理。
2、采购周期1个月,过于频繁,增加企业和政府经办机构的工作强度。
3、带量采购、每月报量,执行不到位。
4、入市价动态调整
5、出厂价备案与报价资格挂钩
6、所有竞价分组均取1家中标,同组2至3家竞价组围标情况严重,不能完全达到降价的目的。
7、医院或联合体在入市价的基础上与厂家进行带量采购价谈判,医院采购价不影响下轮入市价和其它省招标限价。
二、药品招标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药品集中采购在采集历史中标价时,会遇到如何处理原中标记录企业名称变化、药品质量发生变化、新上市的产品无历史参考价等问题,这也是药品限价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解决的建议:一是在收集投标人产品资质时,要求提供所有相关批件,明确其变更企业名称的原因,如果仅属于同一企业名称变更,而不涉及产品质量标准变化或产权变化的,建议可参考原厂中标记录,如果属于后者可不参考原厂中标记录。二是如果与药品质量相关的内容(药效或安全性方面)发生提升有国家或省级药监部门批件的,质量提升以前同时满足2年以前的旧历史中标价可不参考。三是限价参考国家、产地、招标项目所在地三个零售价最低值,并可参考投标人出厂价发票、同类可差比的价格的参考差比计算后的价格;不可差比参考同类独家品种限价与零售价的比值计算限价。
议价时参考同类竞价产品中标的平均值,如果没有可参考的同类,参考所有独家品种议价降幅计算成交建议价。
三、药品招标发展的趋势
(一)基药和非基药统一招标,细化招标目录,实行不同的细则;低价药短缺药只招技术标,价格符合低价药要求直接挂网,或技术标环节按照得分高低设置中标名额限价。基本药物和非基本药物限价规则相同,评审方式、质量层次划分和中标名额略有区别:基本药物开始质量分层:单独定价一个层次,剩余产品一个层次,取报价最低或得分最高的中标。非基药招标一般分3至4个质量层次,按照一定比例取综合得分最高的几家中标。
(二)继续推广双信封制和综合评审;经济技术标将规模小、质量没有优势的产品提前淘汰,在商务标中继续采取综合得分评标的方法,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质量优先、价格合理的原则。
(三)进一步降低国外原研药价格;随着进口原研、专利药陆续到期,降低专利原研药的价格,消市场上两年未销售的品种单独定价资格,限制第一质量层次药品临床使用上限比例,以应对进口原研、专利药全国各地中标价维护好而无法使其降价的问题。
(四)基药招标评审政策放宽;从同竞价组只取最低价中标到取报价最低和综合评审得分最高两家中标,放宽中标名额,避免独家中标断货无法保障供应的问题,也进一步体现了质量优先、价格合理的原则。
(五)进一步推广带量采购,量价挂钩;广东、江苏、上海已开始试点带量采购,尽管广东执行的情况不如江苏基药,但我们能够看到带量采购是以后的一种趋势,量价挂钩也是招标特点的真正体现。
四、完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模式的建议
(一)改革药品顺加作价方法;目前常用的中标零售价仍然采用在中标价基础上顺加15%的作价方法,这种做法是“高进高出,低进低出”的顺加作价方法,使药厂、医药公司、卫生主管部门和医疗机构形成利益共同体。这种方法不仅不能改变医院原有“多卖药,卖贵药”的利益取向,甚至还会刺激医院“多开药,开贵药”。
(二)政府进一步减少准入限制,开放型招标目录的设计;安徽、江苏等地招标目录以医保目录产品和医院在销的非医保产品为主,不接受企业增补申请。尽管对新增通用名产品有备案采购的机会,但仍然存在不能使科技创新的产品迅速进入市场,建议各地政府对药品招标目录设计开放型增补政策。
(三)非基药招标质量分层更加科学合;综合各省招标方案对质量分层的描述,征求各企业代表的建议,质量层次划分;一类新药(监测期内)、化合物专利;原研、单独定价、优质优价; 按照最新公开的工信部主营业收入化学企业排名50强; 其它GMP层次产品等最多四个层次。增加市场竞争。
(四)综合评分体现权重和质量明细
严格执行国家规财发(2010)64号文件如下规定:
(1)质量要素实际权重一般不应当低于总分的50%;
(2)价格要素实际权重不应当低于总分的30%;
(3)服务和信誉要素实际权重应当不超过总分权重的20%。
在以上评价中,主观分权重不超过总分的25%。
(五)强化竞价报价环节
可以尝试报价环节动态看到竞品报价的模式(一旦填写价格,只能越填越低),报价时间截止前半小时停止查看竞品报价功能。
(六)议价产品成交原则
议价流程安排在竞价评审之后,建议多采用人机议价的方式(节省成本和时间),议价产品最终议价成交价格参考同类有可差比的其它剂型品规竞价成交的最高价格。无法参考其它同类产品价格的议价品种参考近两年内的全国平均中标价或最低中标价。仍无法参考的,参考所有议价产品平均降幅给价。
(七)带量采购价格、药房托管价格与全省中标价关系
生产厂家与医疗机构或联合体成交的带量采购价格和药房托管进药价格实行动态可升、可降的管理模式,最核心内容是不影响该省中标价格、下轮招标限价和其它省新标限价,这样生产企业配合降低采购价的机会就会增加,同时也符合进一步降价药品价格的要求。
(八)加强流通环节
配合国家药品价格管理部门出厂价备案要求,药品招标采购部门设计招标方案时对配送环节可参考福建的两票制模式:即从厂家开票至配送商,配送商开票至医疗机构,这样减少中间环节,使渠道商业进一步整合,强强联手,强弱合并,节省流通环节的成本,有利于进一步降低药品价格。
五、结论
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政策制定和执行存在很多问题是不争的事实,但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政策的基本面是好的,方向是正确的。进一步完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不会是一条平坦的道路,但只要能够正确分析、判断形势、科学合理地决策,并充分利用一切有利的条件,积极因素加快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经过不断地努力与探索,不断丰富和完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和模式,才能最终会满足多方的要求。
参考文献
新方案了原先的药品招标中标产品配送方案,规定北京市247家企业都可以参加当地药品配送,不再坚持原来确定的10家企业配送。而最后决定权在中标生产企业手里,由他们来决定选谁为公司产品配送商。
这个新方案似乎在向人们传达一个信号:政府整合医药商业的思路正在发生转变,商业企业的命运更多掌握在自己手里,通过平等竞争,其配送资格最终由中标生产企业决定。当然,有一条是不会变的:那些有实力、网络覆盖能力强以及有诚信的配送企业,会赢得中标生产企业的青睐,最终在竞争中胜出。
有乐观者甚至认为:原本处于不平等竞争状态的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终于可以站在同一平台竞争,政策的开明将会使产业格局发生改变。
中小民营企业仍无机会
本次“扩容”的前奏起始于2009年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市药监局主持启动的针对《短缺药品目录》、《低价药品目录》和《公开招标目录二》等目录药品配送商的遴选工作,制定了《2009年北京市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配送商遴选工作方案》。
该方案明确表示:由市药品和医疗器械集中采购领导机构根据专家评选结果,确定10家配送商和2家备选配送商。配送范围为北京市所有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配送品种按照卫生局的《2009年北京市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目录》执行。
这意味着:入选的10家企业将拥有200多家公立医院客户,分享每年220―250亿元的诱人蛋糕!
幸运的10家人选企业名单在200多家落选企业艳羡的目光中尘埃落定。它们分别是:国药股份、国控北京、北京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科园信海医药经营有限公司、国药控股北京华鸿医药有限公司、北京普仁鸿医药销售有限公司、北京天星普信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北京嘉事堂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北京京卫国康医药有限公司、北京美康永正医药有限公司。
这份名单却引发了前所未有的轩然大波:多家主流国企入选,而多家民营企业却被排除在外,即便是如九州通这样全国排名前三、民营医药物流排名第一的实力选手,也意外落选!
随后,多家民营企业鱼贯而入,争相游说北京市卫生局等部门,拟争取名单扩容,口诛笔伐直指该名单偏向于国有企业,甚而,各区县拥有医药物流的企业也纷纷表示不满,与北京市药品招标领导小组进行交涉,10加2方案被迫搁置,这也为北京市配送企业遴选留下一个扣人心弦的悬念。
谜底揭晓于9月上旬。根据新方案,247家医药企业都能参加配送权争夺。一部分企业雀跃欢呼,但是,大部分民营企业却没有想象中的兴奋。在他们看来,没有门槛的扩容,看似处于一个纯竞争状态,实际上,面对那些来势汹汹、实力数十倍甚至百倍于自己的国有企业,大部分民营企业必然所获无几。
一位医药零售商表示,中标企业一般会优先考虑配送企业的实力、网络覆盖能力以及品牌信誉度,这些方面,国有企业具有先天的优势。
某商业零售企业负责人称,“之前,北京市18个区县分成六组,中标企业每个品种每个组能选3家配送商,6组相当于一种商品有18家配送商,现在这六个组合而为一,只允许三家存在,使得竞争更为残酷。”
而北京另一家企业负责人则表示,“生产企业只能选3家,恐有变相垄断延伸,但相对之前方案,已有很大改进。”但他认为,“对于企业来说,企业中标一个产品,也就是面向全北京,范围扩大了,配送链延长了,相对之前是一个好事。”
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告诉记者,这个方案对现有的医药物流行业格局并无很大冲击,现有格局基本不会发生很大改变。
“从10家到247家,原先的方案是被迫取消的,全部企业都可以参与配送,而且选择权掌握在中标生产企业手里,生产企业最后选择的大多会是大型国有医药物流企业,因为他们的信誉好,实力强。”郭凡礼认为中小民营医药物流企业仍然没有机会。
谁将是赢家?
“对于民企大鳄九州通来说,这是一个壮大自己的好机会。”郭凡礼表示,一直以来,民营医药流通企业在政策、税收、准入等方面有先天不足之症,此次北京市政府率先放开,使九州通这样的民企得以同国企处于同一起跑线,对它来说是一大利好。
虽然位列三甲,九州通一路走来,却是一路血泪。据记者了解,以“快批”起家的九州通最早凭借“低成本、低收益”的低利润模式在国有豪强四起的医药流通领域拼杀出一条血路。虽然做到民企老大,利润却只有不到1%之低,最重要的是,九州通的“草根”出身,决定了它一直徘徊在主流医院渠道之外,利润主要来源于厂家返利;其客户70%以上是药店和中小批发企业,这部分小客户订货量少,货值低,使得物流作业量大而琐碎;郭凡礼提到,这种客户格局也决定了九州通对客户的依赖性大,一旦厂家政策生变,公司的利润就会失去,这使得九州通的商业模式非常脆弱。
对九州通来说,最大的利好还是新医改的实施给了他们进入大医院市场的机会。“我们希望能加大医院市场的销售份额,加入这一市场的竞争是必然趋势。”据九州通医药集团高层介绍,2009年12月31日,集团成立了医院开发部,不仅将医院市场开发提升了重要日程,并作为该公司的业务重点。除了设立医院开发部,九州通已将物流供应链延伸覆盖向了国内大部分行政区域;同时,电子商务2009年销售额突破了10个亿。
在郭凡礼看来,另外的赢家应该是来自国企板块:国药股份、北药股份、国控北京、嘉事堂等企业将会成为这次新方案的赢家。
当九州通开始磨刀霍霍的时候,国药的流通帝国初长成了!截止目前为止,国药集团已经是医药流通当仁不让的巨无霸。尤其是在成功重组中生集团之后,国药集团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央企医药平台。2009年,国药以高达446亿的销售额位居冠军,远远甩出第二名上海医药146亿!
国药将最大受益于北京地区的商业整合。2009年北京就开始对医院和社区捆绑招标,对公司的深度纯销十分有利。记者了解到,目前公司已经与北京340多家医院有长期稳定良好合作的基础,此次医药流通配送,国药将再次借政策东风挺进北京社区市场,借此扩大市场份额。在这,公司2009年就已经和北京一些三甲医院展开药品信息管理合作,在医院配送方面有着其他企业望尘莫及的优势。
今年3月10日,半路出家的北京邮政物流力挫五家对手,在北京平谷岐黄制药的招标中大获全胜,成为岐黄制药唯一物流服务商。在各地医药物流市场的竞争中,不时闪烁邮政物流的身影。以中国邮政在北京的配送中心为例,约有60%~80%的货物
都是药品;在出口业务中,药品配送更是占据了绝对份额。郭凡礼表示,邮政完善的终端渠道,是其进军医药物流的主要优势。
与社会第三方物流公司相比,邮政物流的全网运作优势十分明显:他们不仅有专业的药品配送队伍;有完善的内部处理流程,能够确保药品的及时运抵;提供实时的货物邮件跟踪查询服务、国际药品邮件的报关业务等,还能提供邮政数据商函业务,为客户迅速打开国内药品市场销售通道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以邮政为首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也将受惠于医药配送。”
整合是大势所趋
根据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资料显示:2007年全国医药流通百强企业销售规模超过百亿元的只有3家,这三家企业的销售总额占医药商业市场总额的19.21%;百强的入围底线由2006年的5.8亿元提升到2007年的6.3亿元。2008年,医药流通百强企业的入围底线已由2007年的6.3亿元提升到7.4亿元,销售规模超过百亿元的企业已达到了6家,前三位企业占医药市场销售的比重明显提高,市场集中度和经济效益集中度显著提高。2009年,销售百亿企业已经有8家,而2009年度医药流通百强企业的入围底线已由2008年的7.4亿元提升到8.5亿元。
尽管如此,近年来,我国医药流通业行业集中度低和利润率低却是不争的事实。郭凡礼认为,新医改实施后,“集中采购、统一配送”政策将提升医药商业领域的集中度,改变现有流通领域格局。
招商证券分析师张明芳表示,由于各级医疗机构在实行药品集中采购和配送招标时,对配送商的信息管理、现代物流能力等软硬件要求将大大提高,中小企业不可避免地将被大型企业收购,2010年医药商业流通集中度提高将成必然。
有消息说,即将出台的《医药流通行业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将明确打出市场牌,让不少寄望医药流通市场整合与大医药物流发展的地方龙头企业和民营龙头企业看到了整合中的机遇。《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医药流通行业将重点鼓励药品流通企业兼并重组,鼓励零售连锁业态的发展,《规划》的核心在于用市场化的方式配置资源,靠行业自己推动,而不是靠行政的力量。比如,《规划》指出,将培养1~2家千亿企业,20家百亿企业,解决行业集中度不高、以药养医等问题。前十大医药分销商存在大规模并购重组的潜力,行业前五大企业也将通过并购和资产注入来强化行业竞争力,医药流通行业从此将跨入“资本大鳄”时代。
据记者了解,目前国内前三名医药流通企业国药控股、上海医药、九州通合计市场份额仅为20%,远低于发达国家70%的比重,而德国仅保留了10个大型药品批发企业,其中前3家占国内市场份额达到70%。
可见,兼并重组是趋势。未来医药商业领域的发展趋势将是“强者越强,弱者越弱”。每个地方都会有一个区域性的龙头企业,即配送额占当地市场一半以上。
郭凡礼谈到,“尽管具体操作还有待进一步细化完善,但国家压低药品价格、缩减中间流通环节的基本框架已经很明确。”他表示,过去靠医药代表和对营销资源巨大投入的药品流通模式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医药、批发、配送等医药流通环节以后的日子恐怕会更难过。”
“以前都是靠一些行政化的命令,现在则是提倡用市场化的手段,民营资本有望从中获益。”
此时的医药流通市场,国药、上药先后完成重组,在先后注入优质资产后,国药的龙头地位短期内难以撼动。从百强排名前十名企业可以看出,国药以高出上海医药146亿销售额高居榜首;雄踞华东的“新上药”目标非常明确,要超越国药;两强压力之下,民营企业九州通先后在北京和上海建现代化的物流中心,同时加快了电子化进程;最新杀出的黑马华润也加速了增持北药的步伐。
再看看十强的后几位:这些企业无论销售收入、规模、实力、资本、网络覆盖面和信用度等方面日趋同质化,加剧了企业之间的竞争。郭凡礼认为,这些企业想要脱颖而出,必须从以前的拼规模转为拼服务、拼售后、拼电子化及信息化。
“从表面上看,很多企业现在日子过得不错,但是想到明天、后天,借梯登高很重要。”随着“国字号”医药流通企业不断向下渗透,中小医药流通企业倍受压力。行业大洗牌的到来使其不得不抓住最后的救命稻草开始纷纷寻找兼并重组之路。它们明白,如果不发挥各自的优势同其他医药流通企业“抱团作战”,那么等待它们的很可能是出局的结果。
新医改方案首次明确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必须由政府向城乡居民提供的“公共产品”,这是个原则性进步,表明政府已认识到前后历时近10年的、以“泛市场化”为取向的“旧医改”之“恶”。
新医改方案全文公布。这项集政府、民间、社会各界意见与智慧,经不同利益主体反复博弈最终达成一致、并以“意见”冠名的方案,分六大章二十四节,全文有13000余字,多数内容非专业人士难解其详。就普通百姓的计较,希望通过实施新医改,致使看病难、看病贵、不敢看病之“看病三难”能否有一个明显改观。
简言之,通过实施新医改方案,中国社会能否实现基本的、起初保障水平不高但能逐年有所提高的、覆盖全民的“病有所防”和“病有所医”。
广泛吸纳民众反馈意见的医改方案确定了“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近期目标,以及“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长远目标。
中国医药行业前景广阔,众多医药企业,尤其是医药商业和处于龙头地位的医药工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但并不是所有的医药企业都能够坐享其成,依赖低成本竞争的劣质企业将被淘汰,而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凸显,反倒是利大于弊。
在医改的大背景下,相关主题投资机会显著增多,其中医疗器械、医药流通、疫苗和诊断试剂、创新型处方药、大型低价品牌普药及品牌中成药等生产企业均存在爆发潜力。
医改对医药行业的利好非常明显。医保把低收入人群纳入其中,普药需求量将显著增加。同时,双向转诊制度将拉动社区医院和县级医院的更新、采购,增大医疗器械企业的需求。
修改稿中进行大范围调整的是基本药物制度。基本药物的“定点生产”被删除,改为“基本药物实行公开招标采购”。这一改动被认为更多地体现了市场竞争原则。
修改稿还把“统一制定零售价”修改为“国家制定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在指导价格内,由省级人民政府根据招标情况确定本地区的统一采购价格”,即国家不再制定统一的基本药物零售价格。
虽然医改大方向基本确定,医药需求总量将增长,但这也会带来行业的分化,带来结构性的变革,那些具有优势的企业将大大受益,而在特定环境下生存的企业将面临困境。目前普药品种比较多,进行定价招标后,行业的集中度将会提高,毛利很低的企业将无法生存。专科药将不再集中在大医院,70%将流向社区和基层医院,市场明显扩容。针对政府对普药未进行定点生产、统购统销,这是国家采取的过渡措施,医药企业先在省内洗牌、集中,然后走向全国集中。
新医改方案不是“全国一盘棋”模式,而是根据各地区情况做出调整,这将凸现地方政府责任和话语权,增强行业的盈利能力和患者的满意度,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和解决医疗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
修改稿添加了“零售药店”的内容,即在“医药分开”的实现形式上,“探索公立医院门诊药房改制为零售药店等医药分开的有效途径”。
普药企业利润率普遍较低,零售药店以低端基础用药为主,那么,普药生产企业的产量、规模最重要,大型综合型制药企业有规模化和综合化优势,能获得更多的产品机遇。在药品流通渠道上,拥有全国网络的国药控股公司最为受益。
零售药店纳入医改范围,将会促进医药商业的整合重组,因为物流量越大、规模越大,药品配送效率越高。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实现人生价值的源头在哪里?源头就在我们一创双优的思想观念里。
阳春三月,我走进了濮阳市第五人民医院。看她的外貌,郁郁葱葱、各个病区前后错落有致,又一座病房楼拔地而起,朵朵杏花把她装扮成曼妙少女,绿荫广场把她装扮成时尚达人,走在院子里,让人流连忘返、心旷神怡。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开始慢慢的和她的心灵交流。
一创双优给她注入了新的血液,一项向改革措施应运而生,从院长到职工,都用自己的工作成绩演绎着一创双优的学习成果。就拿我们药械科来说吧,正是这种创新思想,知道我们在全市兄弟单位,率先完成了,药品招标采购、统一配送工作。
我们由传统的药品供应为中心的阶段,转变为参与临床用药实践、促进合理用药为主的临床药学阶段。
2009年1月17日《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自2009年以后招标主体为医药企业,中介机构:公立化、集中化,并免费提供招标中介服务。另对招标后的药品配送也要直接配送(或最多委托一次),要求选择具备现代物流能力的医药商业企业并要有药监部门认定资质。无形当中打破了很多企业现有的营销模式。让许多的招商企业遭受到了很大的重创。但关于医疗招投标争论的观点:
第一、规定要求药品配送委托一次还是委托一家。
第二、如果被委托的医药企业如果无法向医药直接配送的2话,那么就由省级药品集中采购管理部门批准。
第三、药品招标采购的透明性,是否能够保证药品招标的透明性,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索。
二、2009-2011年全民医保颁布:
新医改真正出台是在2009年2月11日,国务院通过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变的意见和实施方案》。这个方案会为我们企业带来哪些影响?我们关心公立医院是否回归公益性。我们说新医药的焦点是政府主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
国家公布的近三年医保工作的重点:2008年:新农合覆盖率已经超过了90%,2009年:全面推开城镇居民医疗保险,2009-2011年:所有破产、关闭、困难的国有企业职工和离退休者全部参加城镇职工医保,提高筹资水平:政府补贴水平提高,民众缴费水平也提高。提高保障水平:合理控制医保基金的结余水平,城乡一体化:在有条件的地区逐步推进。
三、8500亿投入所带医药市场大幅扩容:
2009年—2011年 3年投入8500亿元,平均每年2833.33亿元,支持5项新医改工作:2008年,政府卫生预算开支大约2500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4.5%左右,在未来的三年内,政府卫生预算开支将翻番,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责任分摊。中央与地方 —— 4比6,同时中央财政支出向中西部倾斜。
全民医保的最低新增筹资规模:
农村新农合:
1360亿元(160元×8.5亿农民 )
城镇职工医保: 3240亿元(2008年为2885亿,覆盖率不到60%)
城镇居民医保:1200亿元(400元×3.0亿无医保城镇居民)
城乡医疗救助:100亿元 (2008年为50亿)
公费医疗:400亿元(2006年为375亿)
总计:
6300亿
四、09年医药经济依旧保持20%增长:
2009年3月9号,国家统计部门公布了《医药行业08年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及09年趋势预测》,2008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医药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2008年,医药工业累计实现总产:8666.8亿元,比2007年同期增长25.7%。其中生物制药工业总产值增长为27.7%。2009年中国医药行业生产、销售有望继续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产销增长率将保持在20%左右。2008年,我国医药工业累计实现利润708.9亿元,同比增长28.4%。全国医药工业利润率为9.93%,比2007年同期略有提高。
2009以来,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医药工业的利润增幅有所下降,2009年1~2月,我国医药工业累计完成利润总额111.65亿元(七大子行业),比去年同期增长23.20%;1~5月,医药工业累计完成利润总额568.03亿元,同比增长16.02%,比2008年1~8月的利润增幅减少22.68个百分点。
五、新农合所带来的低端市场竞争加剧
中国内地已有二十个省、区、市实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合农民达到七亿三千万人,已有九亿二千万人次获五百九十一亿元人民币补偿 。国家卫生部称,09年中国新农合工作将从试点阶段转向全面推进阶段。中国计划到2010年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本覆盖全国农村居民。至2008年,全国开展新农合的县(市、区)达到二千四百五十一个,占全国总县数的86%。08年全国年度筹集新农合基金536亿人民币。市场规模将扩大到1000亿元以上。
自2009年开始,三年内中央重点支持2000所左右县医院建设,使每个县至少有一所县级医院基本达到标准化水平。今年还要全面完成中央规划支持的2.9万所乡镇卫生院建设任务,再支持改扩建5000所中心卫生院,平均每个县2-3所。
第三终端市场其实早就人关注,步长集团、扬子江药业、汇仁集团、红桃K药业、傅山药业、修正药业等大举进军中国第三终端,且销售业绩显著。天津天士力,自2000年组建专门的第三终端周边销售队伍,复方丹参滴丸单品种销售超过10亿元。近两年来,石药集团、蜀中药业、白云山中药厂、华南药业等均在广泛开展第三终端工作。
跨国医药企业在这个方面做的非常好,包括西安杨森、葛兰素史克都已经在第三终端市场做得风生水起。
六、基本药物目录的公布
2009年最大的一件事情,牵动了所有医药企业,2009年8月18号公布《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我国2004年版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包括2033种药品,其中西药800多种,中成药1200多种。经过“瘦身”之后只有目前的300多种。基本药品目录公布之后,将首先在30%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县(区)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随后将逐步推开,原则上在基层地区全部配备使用。但北京等地的大医院可以自主确定基本药物用药比例,增加其他的适用药品。
目录中的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主要依据临床药理学分类,共205个品种;中成药主要依据功能分类,共102个品种; 基本药物供应保障体系:1、定点生产(3-5年,以省或市为单位确定定点生产商),2、集中采购(制定采购的3年或5年计划)3、统一配送(建立公立配送体系;或定点医药公司特许配送)4、微利定价(稍高于成本定价;政府给予补贴)5、合理使用 (强制公立社区卫生机构全部使用;强制其他公立机构的使用比例)
七、45%的药品降价:
2009年10月2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国家基本药物的零售指导价格。对比国家基本药物的指导价格变化,新价格同现行规定价格相比,有大约45%的药品降价,平均降幅约12%;另有近五成药物价格未做调整;而部分短缺药品价格则有所提高。 药品价格制定的总原则: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到2012年:调整政府管理药品及医疗服务价格范围:国家基本药物、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生产经营具有垄断性的特殊药品、继续降低药品价格、全面核定国家基本药物价格、临床用量较大、个人负担较重的非基本药物价格、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
八、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公布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于11月27日公布了《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09年版)》。
2009年版《药品目录》在保持参保人员用药政策相对稳定连续的基础上,根据临床医药科技进步与参保人员用药需求变化,适当扩大了用药范围和提高了用药水平。适用于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是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参保人员药品费用和强化医疗保险医疗服务管理的政策依据及标准。
《药品目录》分西药、中成药和中药饮片3部分。其中,西药部分和中成药部分用准入法,规定基金准予支付费用的药品,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时区分甲、乙类,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支付时不分甲、乙类;中药饮片部分用排除法,规定基金不予支付费用的药品。参保人员使用目录内西药、中成药和目录外中药饮片所发生的费用,具体给付标准按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的有关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