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医疗废物改进措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进一步深化、完善对产废单位的监督管理,拓宽管理范围,积极推进固体废物的循环利用。1、针对20__年开展的固废、危废申报工作,深入企业进一步核实固废、危废的产生数量、种类及产生贮存、处置情况。
措施:实行动态申报制度,对产废大户实行变更申报,加强日常监督管理,使企业主动申报与监督管理相统一。
2、对产废单位实行规范化管理。
措施:进一步规范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实行网上申请联单制度,从日常监督和转移联单入手,加强对危险废物产生单位的监管;要求各产废单位建立相关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对重点产危单位设立危险废物标识,产废单位提出危险废物产生、贮存、处置计划。
3、在继续确保医疗废物100处置率的前提下,采用医疗废物专用联单收集运输危险废物。以实验室废液、感光材料废物为重点,在全市大专院校、各相关企事业单位全力推进感光材料废物综合利用、实验室废液的无害化集中处置工作。
措施:加强对产废和处置单位签订处置协议的监督工作,做到及时收集、及时处置,严格转移联单制度。
4、在工业固体废物管理方面,要进一步深入开展固体废物循环利用工作。
措施:帮助企业拓宽固废利用渠道,建立固废综合利用信息交换平台,推进工业企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
(二)加强危险废物收集、运输、贮存及处置单位的管理,进一步规范处置行为,对小型危险废物处置单位实行集中规范化管理。
1、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和《哈尔滨市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办法》的相关规定,对危险废物处置单位包括医疗废物处置单位进行管理,加大监管力度。
措施:强化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的落实,加强危险废物转移的现场监督,实行危险废物收集、运输、处置的全过程管理。要求处置单位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制定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对处置企业进行合理布局,控制处置企业数量,避免重复建设,促进处置企业合理竞争,长远发展。同时,在利民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处置中心建成后,对危险废物综合利用的小型企业实行园区化统一集中管理。对收集、运输、处置危险废物单位设立危险废物标识。
2、贯彻落实《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加大查处力度。
措施:对存有废弃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实行限期处置和强制处置相结合,对本市能够处置的就地处置,无法处置的转移到外地处置。
(三)加强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初审、医疗废物经营许可证审批、进口废物初审工。
措施:对办理许可证、进口废物的单位实行现场踏查,深入企业了解,严格执行审批程序。
(四)加快固体废物处置项目的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
1、在06年初,积极引资建设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企业。
措施:加大宣传力度,借助利民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处置中心的建成,积极引入固体废物利用新技术。
二、辐射环境管理工作
(一)加大宣传力度,积极落实《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
措施:积极参加国家、省组织的放射性管理工作培训,组织落实培训内容。利用各种新闻媒介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保证条例的有效落实。
(二)加强对新增放射源监督管理工作。
措施:完善新增放射源的建档工作,完善信息网络建设;建立放射源编码和数据库,实行放射源身份管理工作。
(三)、加强在用放射源监督管理工作。
措施:用源单位每季度报一次安全管理现状,采取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在用放射源实行全过程监督检查。要求辖区内所有相关单位按规定设置放射性标识、标志和中文警示说明,并监督企业建立健全安全保卫制度和制定事故应急计划和应急措施。
(四)、加强废弃放射源监督管理工作。
措施:严格执行废弃放射源安全贮存制度,对辖区内所有废弃放射源施行强制收贮。
(五)、加强电磁辐射监督管理工作。
措施:完善申报登记制度,对辖区内电磁辐射污染源实行自查与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大日常监督管理力度。
三、提高固废、辐射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能力。
进一步完善应急处理预案,提高污染事故处理的快速反应能力。
四、高标准完成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工作
认真听取落实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及时完成答复工作。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举报的办理工作;
【关键词】医疗废弃物制度化管理监督
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8-289-02
医疗废弃物管理是医院感染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做好医疗废弃物的处置与管理,真正杜绝二次污染的发生,关系到千家万户乃至整个社会的安全健康问题。近年来。我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等有关规定的要求,加强了对医疗废弃物的处置和管理,建立了相关的管理制度,使医疗废弃物的管理逐渐走上规范化管理的轨道。尤其是随着《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相继颁布和实施,我院对该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更深一层,结合具体工作实际,制定了《医疗废物管理实施方案》,使医疗废弃物的管理更趋制度化、科学化,各项措施得到更好的落实,现将我院的做法介绍如下:
1 建立健全医疗废弃物管理组织及各项规章制度
为了贯彻实施国务院《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卫生部《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有效预防和控制医疗废弃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危害,对医疗废弃物实行规范管理。我院成立了医院“医疗废物管理小组”,负责监督全院医疗废弃物处置情况,对发生或可能发生传染病传播或环境污染事故时及时采取减少危害的各项处理措施。并相继制定了《医疗废物管理规定》、《防止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及意外事故发生的应急预案》、《医疗废物处置操作注意事项》等各项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形成以总务科主要负责,护理部、医院感染管理科实施监督检查,使该项工作有专门的管理组织、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
2 加强全员医疗废弃物处置等法规知识教育
为了使全院员工思想上对医疗废弃物正确处置的重要性有个明确、清晰、充分的认识,医院严格按照医疗废弃物处理制度和实施细则,加强了全院员工的培训工作。
2.1 医务人员的培训医疗废弃物的管理需要全院各个部门的齐心协力以及每个工作人员的积极参与。医院废弃物处置管理部门多次组织全院性讲课、岗前教育及实习生讲课,并经常到科室指导医疗废弃物的分类,医疗废弃物处置的操作注意事项等。使医务人员认识到医疗废弃物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提高医务人员在医疗废弃物管理中的自觉性,做到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经过培训,医务人员思想由被动转为主动,且对自身安全有了新的认识和要求,从原来被刺伤后仅初步处理到现在主动向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报告,要求采取进一步措施如定期血清学检查等。
2.2运送人员、保洁人员的培训针对保洁人员文化水平低,对院感知识缺乏,对医疗废弃物的危害性不了解,导致出现各类垃圾混放,医疗垃圾未密闭运送,垃圾桶未及时保洁等问题,加强对保洁人员、运送人员及物业公司的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环保意识及自我防护意识,要求他们在医疗废弃物的收集、贮存、运送、处置过程中按规定进行,戴橡胶手套,各种操作后及时洗手。严格做到垃圾分类放置,每日运送二次,及时对运送车和垃圾桶进行消毒。严禁各类人员将医疗废物私自贩卖,若有发现,即予开除处理。
3 严格医疗废弃物的管理
3.1分类管理及处置
分类与标识医院对医疗废弃物采取分类管理的办法:生活垃圾置于黑色垃圾袋中,医疗垃圾置于黄色垃圾袋中;损伤性废物如针头、刀片等锐利器具置于有警示标识的防渗漏、防刺的容器内。
包装及处置对实验室的病原体培养基、标本菌种、毒种保存液等,要求相关科室先高压灭菌后再放置在防渗漏的黄色垃圾袋;对于病理性废物如手术截除的肢体、人体组织、器官、病理取材后的人体组织等由专人负责统一送殡仪馆焚烧;各医疗单元专人负责做好医疗垃圾的包扎、密封工作;医疗垃圾袋内容物达胶袋容量3/4时,及时对垃圾袋进行封袋包扎,封口严密,胶袋外贴好医疗废物的标识并注明医疗废物的种类、时间、科室。
3.2职业安全防护要求工作人员严格遵守本院制定的医疗废弃物处置规程:在传递锐利器具,处理针头、卸下刀片、穿刺针时不要将锐利面对着他人;严禁将使用过的针头插回针帽,防止刺伤;用过的针头不能留在治疗台、治疗车、床旁桌上,用后的锐利器具不同其他废弃物混放。对从事医疗废物回收、运送人员及暂时贮存和处置的人员,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如乳胶手套、专用工作服、防水围裙、防护眼镜、雨靴等,避免其在操作中受到伤害。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被医疗废物刺伤时,应立即用肥皂水、流动水、无菌水清洗污染的皮肤,如有伤口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流动水冲洗,并用75%酒精、015%碘伏涂沫伤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上报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医疗措施,医学观察。
3.3运送和贮存医疗弃废物的运送使用防渗漏、密闭的运送车辆,物业运送人员医疗废物按照医院制定的规定路线,在规定时间运送到医院医疗垃圾暂存处,在运送过程中,做好医疗废物的防盗工作,及时、完整地将垃圾送到医疗垃圾暂存处。
医疗垃圾暂存处有明显警示标识,加锁管理,防止医疗废物的丢失。运送车辆每日进行清洗并用含有效氯500~1000mg/L消毒液进行消毒。
3.4医疗废物的登记 物业运送人员与病区指定人员做好医疗废物的交接登记工作,交接登记内容包括废物的来源(科室)、时间、、种类、重量、处置方法、最终去向以及交接双方经办人签名等。医疗废物暂存处专人负责每日与区环卫固体废物处置公司签收登记“医疗废物转移交接单”。有关的登记资料集中在总务科保存备查,保存期限3年。
3.5 特殊医疗废弃物的处理①具有放射性的医疗废弃物装入红色污物袋,注明日期并单独放置于环境保护部门认可的专用贮存室内,由专人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管理,等待放射物的衰减,使用监测器测量放射性程度直到能够安全处理。无关人员不准入内。②使用过的一次性医用器具,按规定分类消毒浸泡后,集中毁形并详细登记记录,装入统一配置的专用容器,交指定的有证回收单位收购,专人负责。
3.6 职能部门分工合作医疗废弃物由于种类较多,其管理涉及临床、职能多个部门的工作,要求各部门间必须做好分工合作,才能保证医疗安全和杜绝污染的医疗用品外流,做好医疗废物的处置管理工作。根据有关文件要求,管理小组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做到分工合作,交叉管理,落实各项工作责任。①总务后勤部门保证医疗废物处置设施正常运转,负责做好包装容器的临床供应工作,组织做好医疗废物收集运送和移交过程的检查监督工作。②药剂部门按要求对临床的过期、淘汰、变质或被污染的废弃药品的检查监督管理,做好分类收集和无害化处置工作。③预防保健、护理部门则按要求加强对临床医疗废物收集、分类消毒及处理过程的检查监督管理,做好有关医疗废物的消毒和个人防护知识的培训工作,对在医疗废物处置过程中出现的意外事故按要求及时做好上报和协调处理工作。④)医械、医务、院感、保卫科等职能部门按照医疗废物处理的规定,认真做好相关的协调管理工作,确保医院的医疗废物处理规范化、日常化、科学化,达到卫生、环保的标准。
4 监督与反馈
由医疗废物管理小组负责临床医疗废物处理的监督工作,采取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的方式,检查医院医疗废物的处理情况。医院感染管理科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以书面协办单的形式发给科室负责人,列出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要求科室负责人限期将整改情况反馈给医院感染管理部门。
同时将检查结果纳入医疗质量控制的范围,作为医疗质量评分的一部分与负责人政绩挂钩、与奖酬金挂钩。归纳检查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通过间周一次的医院院周会(全院中层以上干部)大会通报,每月一期的医院OA办公内网以及医院《医疗质量简讯》讯刊上公布,将反馈意见传达到各个科室。
5 体会与思考
通过以上管理措施的实施,使医院医疗废弃物管理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5.1 领导重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监督管理、严格医疗废物的收集、运送、贮存、处置流程,有效地改善了医院的卫生状况,减少了院内感染的发生,防止了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避免了医疗废物的随意丢弃,对确保医疗安全和保护环境起了积极作用。
5.2 加强医疗废弃物管理后,使医护人员执行各项相关操作时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能够按照相关规定要求进行医用废弃物分类放置、处理,逐步的达到和实现了国家医疗废弃物处置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的标准要求。全院上下密切配合。定期检查并随时抽查医院感染制度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补救,并分析讲评,敦督落实到位、杜绝了类似问题重复发生。
5.3 全员教育提高了全院员工的法律意识,环保意识。作为制度性要求,严格将医疗废弃物相关知识、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知识列为在职员工培训必备内容,促使各科室各级各类人员在认识上都得到了提高,管理好医疗废弃物是预防和控制医院医疗感染的关键且人人有责。
5.4 改变了全院员工作中的不良行为与习惯,营造了一种防范医疗垃圾污染的氛围。由于各项操作规范化,并采取逐级带教方式,使医院各级人员都熟悉并能较好掌握,加上经常性的检查督导,从而改变了员工随手乱丢乱扔、医疗垃圾混放现象明显减少不少不良习惯,做到了规范化处理医院的医疗废弃物。
5.5 医院工作人员自身防护意识增强。医疗废物含有大量的致病微生物,不仅污染环境,而且传播疾病,各种污染针头刺伤是医院内传播乙肝、丙肝、艾滋病等的重要途径。医疗废物管理好坏,对社会、环境、人类健康有直接影响。在加强废弃物管理工作中,一定程度上也增强了工作人员的自身防护意识,从而减少了传染病的传播,提高医院医护管理质量。
实践证明,加强医疗废物的规范化管理是体现医院整体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是防止疾病传播、保护人体健康的主要手段,是改善医院环境、提高患者满意度的有效措施,是预防医院内交叉感染、提高医疗科研水平的重要保障。加强医疗废物的规范化管理同样也是我们医务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今后工作中,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认真对待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管理办法,严格督促检查,持之以恒地抓好员工教育,做好依法医疗费的管理,力争做到有效控制医院感染,保证医疗安全。
参考文献
[1] 张美丽 持续质量改进在医疗废物管理中应用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08,28(12).
[2] 楼慧萍 王静 赵国运 浅谈加强医疗废弃物的管理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1998,8(4).
[3] 张红玲 .医用高度危险性物品的全程质控管理.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5).
【关键词】基层医院;医院感染管理;问题;对策
697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553-0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县共有25家医疗机构,其中有3所二级医院,6家直属县级管理,还有12家社区卫生医疗中心,4家私立医疗机构。
1.2调查方法整个医疗管理改善工作从2011年6月1日开始,至2012年12月31日截止。工作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时间为2011年6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在此期间主要工作是对基层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进行调查,总结问题的所在;第二阶段时间为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6月31日,主要工作内容是针对发现的问题制定初步的解决方案;第三阶段时间为2012年7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医院管理人员对医院感染管理效果进行监察,完善相应措施。
2问题
2.1临床操作不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进行虽然医院的所有科室都有完善的无菌操作原则与消毒隔离制度等,但是医护人员不能够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在检查室、病房和门诊等地不戴消毒口罩和帽子,还有医护人员在进行操作前未进行手卫生,都会增加感染的机会。对于输液的患者,护理人员没有做到每人一条止血带;给患者续加液体的时候,瓶口没有给与相应的消毒措施。因为是基层医院,所以部分护理人员不了解消毒隔离制度、无菌技术操作原则的重要性,不能按照消毒隔离原则配置、使用以及更换消毒液。医务人员对于医院常用的隔离标识不了解,在接触污染的血液、体液等物品时的自我防护意识弱,增加了医院感染的发生几率。
2.2医院感染的管理工作没有落实到实处由于我县的医疗卫生中心中只有小部分是直属县里管理的医院,还有二级医院,只有这一类医院才会设置较完善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由于医院的感染管理工作没有合适的部门进行监管,所以医院感染的管理工作呈现为形式化,多数医务人员不了解《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内容,医院不能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落实,使感染管理工作不能顺利进行。
2.3医院对医疗废物的处理不按照要求进行正常医院的医疗废物的处理都具有相应的要求。但是参与此次研究调查的25所医院中,仅有7家医院有专门收取的机构进行负责并进行回收处理;有15家医院对医疗废物进行了自行处理,主要处理方式以土埋以及焚烧的方式进行处理;还有3家医院的医疗废物的处理方向不明确。由于医疗废物是污染过的物品,不合理的处理方式能够对环境的污染产生严重危害。约有17家医院不能明确标清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的存放位置,所以常常会出现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混合盛放,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垃圾处理的难度。在所有医院中,仅有7家医院有污水处理设备。多数污水都是直接排放,增加了环境的污染。
2.4滥用抗菌药物滥用抗菌药物对于医院感染的发生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其主要表现为:感染机制不明确就随意使用抗菌药物,如病毒感染的患者接受抗菌药物治疗,无明确实验室数据说明即使用抗菌药,多种抗菌药物频繁更换以及随意增加用药剂量等现象,增加了细菌的耐药性,增加了医院感染的发生几率。
3改进对策
3.1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的宣传,加强培训进行医院感染管理的宣传时要在卫生管理部门的监督下进行,卫生环保部门可以对医院管理工作进行协助,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培训班,对医院工作人员进行分批次的授课,卫生局可以将医院感染管理的相应内容列入医院考核标准,可以明显的提高医院管理人员和医院工作人员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重视,增强了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工作的重视。
3.2建立完善的工作管理体系对于没有成立相应医院感染管理体系的医疗中心,应在卫生局的监督下成立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并选择合适的人员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
3.3增强医务人员的消毒隔离意识与无菌意识医院的各科室都要具备完善的消毒隔离制度,定期对各级各类人员进行培训。选择合适的人员对科室的护理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对于不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的医务人员按考核标准进行考核、并与奖金挂钩,对于造成相应事故的工作人员,给与相应处罚;而能够严格按照章程进行操作的医护人员给与适当的奖励措施。加强各部的管理制度,保证每名患者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患者不得共用一次性用品、更换下的床单要进行清洗并消毒。
3.4加强医疗废弃物的管理对于医疗废弃物的处置要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办法》中的要求进行处置。医院废弃物的处置要交由正规合格的公司进行处置,通过对医院感染的管理进行规范操作后,所有医疗中心都与正规的公司签订了合同。同时医务人员也要严格按照医疗废弃物的处置方式进行操作,将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分类盛放,并由专人进行收取送到规定地方进行紫外线消毒,使其达到合格的标准。对于污水的排放,有医疗废水处置装置的应该马上投入使用,没有废水处置装置的则应该尽快建立完善的废水处置系统,尽量降低污水直接排放对环境造成的不必要的影响。
每个医院都应该拥有完善的医疗感染管理制度,这是一个医院整体服务质量评价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医院的每一个工作人员都应该了解《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中的具体要求,卫生局与环保部门也要对各个医院的工作进行监督,并帮助资金匮乏的医院完善管理。只有严格控制医务人员的操作以及医疗药物的应用,才能够有效的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郭达,谷峰.32所基层医院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问题分析研究与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5:1993-1995.
1 强化医院感染教育
在新的医疗体制下,医院感染越来越受到国家和医护人员的重视,切实加强医院感染培训,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及感染监控与管理上的整体素质[2],我院每年制定教学计划,采用培训教育和工作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分期、分批、分层次、有针对性的对全院各级各类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相关法规、工作规范、制度及专业技术知识的培训,从而不断提高全员的感染监控意识,形成主动参与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局面。
2 重点部门重点监测
在感染管理工作中,对存在医院感染易感因素多的部门如重症监护病房、手术室、供应室、血液透析室、新生儿科、产科 、儿科等科室实行重点监测、专项专管,各科室的感染管理工作均有各自的重点,使感染管理制度得到有效落实。
2.1 环境的感染管理重症监护病房、手术室、供应室、产房、新生儿病房等室内保持清洁,布局流程合理,分区明确,区间标识醒目。进入病房必须穿专室工作服,换专用拖鞋、戴帽子、口罩,外出时应更换外出衣,严格探视制度,控制无关人员入室。房间内卫生采用湿式清扫,物体表面、地面每日用清洁剂擦拭两次,配备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对室内空气进行24小时动态连续净化和消毒,并于每月进行1~2次空气及物体表面微生物监测。
2.2侵入性操作的感染管理对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患者及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患者要加强口腔护理,保持人工气道的通畅与清洁,呼吸机的波纹管、湿化器接头,呼吸活瓣等可拆卸部分定期更换消毒。连续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应于即刻、5、7、10天取痰液进行微生物培养;严格掌握导尿和留置尿管的适应症,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保持集尿系统密闭,每日做好尿道口的消毒,留置尿管者分别于5、7、10天去尿液送微生物培养,长期留置尿管者每5天送检1次;留置血管内导管者置管部位的敷料应首选用半透膜,应用之前进行皮肤消毒后覆盖。保持导管插入部位局部干燥,如有敷料被分泌物污染、潮湿或完整性受到破坏应立即更换。对连续发热2天,体温大于38℃的患者,密切观察其病情变化,并进行相应的实验室、病原学及影像学等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3 严格卫生洗手制度
为防止医务人员的手成为医院交叉感染的传播媒介,将卫生洗手作为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的重要内容,要求医务人员增强自我防护意识,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原则,增强卫生洗手的依从性。在洗手池旁张贴六步洗手法宣传画,时刻提醒医护人员规范洗手;同时改进和增设了洗手设施,安装了感应式水龙头和干手设备,配备洗手液,准备了快速手消毒剂。加强了医务人员执行手卫生制度督导、检查力度,与科室合作对每一位医务人员进行了正确手卫生的操作考核,使人人掌握六步洗手法。以科室为单位每月进行随机采样,以监测卫生洗手的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4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要求临床医生对每例感染患者必须进行细菌培养,严格遵循抗菌药物使用的基本原则,依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对需要长期应用抗菌药物的高危患者,在应用广谱抗菌药物7~10天后,应高度警惕真菌感染的发生。对无明显感染灶,血液白细胞计数不高而反复发热,且抗菌药物应用效果不佳者,应高度怀疑真菌感染,及时取其分泌物或排泄物进行微生物学检测。
5 加强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
日常工作中注重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以提高医务人员对一次性医疗用品质量管理控制意识,自觉执行有关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的规定及操作规程。严格把好一次性医疗用品的进货、保管、合理使用与使用后处理等环节,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禁止重复使用,杜绝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通过非正常途径流入社会,以免造成环境污染和社会公害。
6 规范医疗废物处置的管理
根据国务院颁发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对医疗废物进行了规范分类收集处理。各种针头、手术刀片等锐利废弃物,一律装入防刺破、防渗漏的利器盒中,防止锐器刺伤;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医疗器械,被患者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等其他医疗废物一律置于防渗漏、有警示标识及相应文字说明的黄色塑料袋或容器中收集。病室使用加盖密闭式废物收集容器,患者产生的废弃物、伤口换药时更换下来的污染敷料等直接弃入医疗废物容器内,避免放在换药盘内再返回治疗室污染环境,有效的预防与控制了医源性感染的发生;强化医疗废物回收登记制度,严格执行双方签字制度,严防医疗废物的泄露、丢失。
7 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与改进
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标准及各项指标,定期或不定期对医院感染管理综合目标执行情况进行督导、检查、评估和考核,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发出整改通知书反馈给相关科室主任及护士长,共同综合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同时对整改效果要进行跟踪评价。通过不断地督导、检查,逐渐形成了一个层层负责、逐级把关、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监控的质量管理体系,为及时获取医院感染管理过程中的实时信息提供了可靠保障,为实现监测-反馈-教育-改进与提高的良性循环,奠定了基础。
综上所述,医院感染的防控是一个系统工程,虽然患者本身存在许多因素如年龄、基础疾病及易感因素等,是无法控制的。但是,诊疗过程中易于导致污染和感染的诸多环节,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3]。通过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医院管理专职人员与全体医护人员密切配合,各司其职,能有效地控制感染防控过程中所有的危险因素,从根本上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了医疗费用。
【参考文献】
[1] 王美琴,李毅东,毛建勋,等. 导入PDCA循环提高医疗单位感染管理质量[J]. 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04,14(2):195-198.
摘要目的:探讨标识化管理在临床医疗废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1~6月共检查医疗废物336件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医疗废物管理方法;2013年7~12月共检查医疗废物336件作为观察组,应用医院感染管理科统一制作的标识,根据医疗废物分类,统一张贴位置并做好宣教,规范放置等。比较标识化管理前后临床医疗废物管理效果情况。结果:观察组实施标识化管理后医护人员工作中处理医疗废物更方便、医疗废物分类更规范、处置室管理更到位,避免了工作的随意与无序性,医疗废物管理检查不合格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识使用使临床医疗废物管理规范性明显提高。
关键词 医疗废物;标识化管理;效果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10.046
医疗废物是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1]。医疗废物的有效管理是控制疫病扩散的重要环节和途径。为进一步规范医疗废物的管理,我院2013年7月开始在医疗废物管理中加强规范化标识管理,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全院56个临床科室及医技部门进行每月1次医疗废物管理检查,将2013年1~6月规范化标识使用前共检查医疗废物336件作为对照组,将2013年7~12月实施规范化标识后检查的医疗废物336件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检查项目不合格情况。
1.2方法标识化管理实施前后由医院感染科1名成员组织各片区大科护士长3~4名,每月1次对全院56个临床科室及医技部门进行医疗废物管理检查。检查内容:医疗废物
作者单位:214400江阴市东南大学附属江阴市人民医院
刘玲珍:女,本科,副主任护师
分类收集情况;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分开收集情况;医疗废物临时存放点设置及相关用具配置情况。
1.2.1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检查发现56个临床科室及医技部门中医疗废物管理存在问题:(1)发现存在医疗废物分类不清,生活垃圾与医疗垃圾混放;医疗废物分类概念掌握不清,对医疗废物分类管理重要性认识不足,处理时随意乱放,特别是年轻医师、护士、实习生、工勤人员。(2)各科室处置室存放医疗废物柜门上标识设计不规范,如玻璃类废物、外包装类废物标识为:生活垃圾(玻璃类)、生活垃圾(外包装类),容易造成误会特别是患者家属,以致检查中发现以上二类废物中经常混有剩饭、剩菜、卫生用物等;标识为纸质容易有破损,造成标识模糊、不全。(3)医疗废物临时存放点及相关配置用具问题:医疗废物临时存放点设置不合理,用具不统一、不符合要求,没有加锁,清洁消毒不到位等现象。
1.2.2观察组采用标识化管理,具体如下:
1.2.2.1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医疗废物管理知识培训:(1)依据医疗废物管理法律法规,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委员会监管力度,同时各科室设立医疗废物督察员协助病区护士长加强医疗废物管理。(2)加强医务人员医疗废物管理知识培训。组织上级专家讲课、组织医院感染知识宣传月、图片展版,派专职人员定期到各临床专科现场指导。在培训后,分别对各类人员进行相关知识考核和现场操作。(3)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宣教,如针眼处按压棉签、污染的手套是医疗垃圾,应有医护人员处理放入黄色垃圾袋,剩饭剩菜为生活垃圾,应放入病房内黑色垃圾袋中。(4)加强工勤人员培训、安全防护现场指导。工勤人员必须明确区别生活垃圾与医疗废物,必须严格按照标识分类放置,存放在统一指定的专用收集用具内。
1.2.2.2加强标识化管理:(1)医院统一规范56个临床科室及医技部门处置室设施,严格按照卫生部2003年“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警示标识规定”要求放置包装袋、容器、周转箱等。(2)存放感染性医疗废物装置柜门上统一张贴卫生部要求黄色三角警示标识。(3)由医院感染管理科统一根据标识设计理念,标识设计依据医疗废物分类原则,结合临床工作性质、工作流程及病区人员复杂易发生随意乱放等因素,将各类医疗废物拍摄成照片,统一设计成20cm×30cm大小统一规格、字样、图标的标识。(4)标识左上角为医院院徽及医院名称,左下角为地图及爱护我们的地球从点点滴滴做起字样,标识中间标明玻璃类废物、损伤性废物、感染性废物、感染性废物(血袋)、外包装类废物等字样并分别配有各类医疗废物实物的照片,直观性强,使工作人员及家属看到标识后能即刻识别。(5)制作好的标识有专人对全院56个临床科室及医技部门统一张贴,位置固定、醒目。(6)规定各临床科室、部门必须明确区别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必须严格按照标识分类存放在处置室专用柜内,存放在统一指定的专用收集用具内。
1.2.2.3医疗废物由专职人员根据标识分类存放好的医疗废物用专车按规定的路线、时间统一收集后送垃圾暂存地点,保洁工人必须严格按照要求对存放医疗废物设备及用具进行消毒处理。
1.3评价指标由医院感染科质量督查组成员严格按照《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警示标识规定》要求每月督查、评价。比较标识化管理前后56个临床部门医疗废物分类组中不合格件数。
1.4统计学处理采用PEMS3.2统计软件,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表1)
3讨论
医疗废物中含有感染性物品、锋利物品、放射毒性、药物毒性等有害物质,如果管理不善,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污染构成巨大威胁,国内外均将医疗废物列为头号危险废物或顶级危险的致命杀手[2]。发达国家对医疗废物管理非常严格,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减少环境污染,自2000年起,国务院、卫生部、环保局、药监局等先后出台一系列关于医疗废物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及文件,标志着中国医疗废物管理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其中《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医疗废物管理行政处罚办法》与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密切相关,多项政策的出台,虽然对规范我国医疗废物管理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3]。
我院针对各科存在问题进行科学分析讨论,不断关注问题原因(内部、外部)根源所在,采取了一系列医疗废物管理改进措施,特别对医疗废物处理加强过程监控及标识化管理,使医院所有医护人员及工勤人员工作中处理医疗废物更方便、医疗废物分类更规范、处置室管理更到位,避免工作的随意与无序性。结果显示,标识化管理使患者及家属对医疗废物有了直观认识,更加有利于宣教内容的掌握,杜绝了剩饭、剩菜等生活垃圾混入医疗废物的现象。
标识是一种大众传播符号,它以精练的形象表达一定的涵义,并借助人们的识别、联想等思维能力传达特定的信息,因而被广泛应用于现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4]。因此标识应用在医院医疗废物的规范化管理中有着重要作用。
4小结
我院统一设计制作标识,字样规范、规格统一、图文并茂、样式美观、充分体现科学性、艺术性、直观性,且制作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标识化管理后,我院医护人员工作中处理医疗废物更方便、医疗废物分类更规范、处置室管理更到位,避免了工作的随意与无序性,明显提高医疗废物管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赵由才.医疗废物管理与污染控制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5-18.
[2]商玲,王燕,陈爱文,等.消毒供应中心人员手卫生及监测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4):2098-2099.
[3]徐庆华.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医疗废物管理综合评价指标权重系数的探讨[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08,12(4):365-367.
[4]王若虹.我国能效标识制度的核心价值[J].标准生活,2009,12(2):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