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会计学实习个人总结

会计学实习个人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会计学实习个人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会计学实习个人总结

会计学实习个人总结范文第1篇

2012年12月,笔者对山东省某高职院校会计专业部分学生组织了关于《会计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现状的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了300份问卷,调查对象为2012级新生,对当前《会计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价为:56%的被调查学生认为“基本满意”,28%的学生认为“比较满意”,7%的被调查学生认为“很好”,10%的学生认为“不太满意”。这说明高职院校《会计学基础》教学方法还有待改进。

二、《会计学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学生对《会计学基础》课程的基础地位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有的院校在新生入学后重视对新生的法制纪律教育而忽略了专业教育,以至于学生入学后缺乏对专业的认识和了解,对今后开什么课程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不够清楚。二是学生缺乏企业实践经历,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感性认识较差,对会计岗位的设置及其业务关系知之甚少。这对学习生产经营过程的会计核算等内容带来一定困难。三是有的教师教学方法不够灵活,不能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率不高。课堂是实施教学的主要场所,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质量的前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从兴趣入手,则会事半功倍。四是学生缺乏会计职业观念(如会计职业道德、会计职业习惯等)和会计思维方法(如数字概念、平衡的概念等),学习不够深入,动手操作能力差。五是校外实习基地的作用发挥不够,有的形同虚设。鉴于实习单位财务、会计信息的保密性,许多单位不愿意接受会计专业的学生实习。

三、改进《会计学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建议

(一)对新生进行系统专业教育。可以编印会计专业新生《入学教育手册》,使学生了解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会计专业的岗位面向和课程体系,使其在今后的学习中有的放矢,心中有数。入学伊始,也可组织学生集体到单位参观学习。同时,可开设《企业管理基本知识》、《经济学基础》等选修课等课程,增强学生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感性认识。

(二)重视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式教学可运用设问、比较、类推以及示范等方法,将启发式教学方法贯穿始终。问题导向法需要教师事先将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设置到教学环境中,引发学生思考并共同解决问题。如,在讲授《会计学基础》时,每节课可设计3至5个问题,并做出板书。如在讲授票据时,提出“现金支票和转账支票有什么不同?”,“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有什么区别?”,“银行汇票适用于什么样的条件?”等,又如,提出了“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等问题,将前后有关章节的知识点进行串通,通过比较加深了记忆。

(三)提倡采用课堂分组演示,由学生做出章节小结。将全班学生分为4至5个学习小组,围绕所学内容由教师设定讨论题目,也可以由小组自拟,将讨论结果演示汇报,时间一般在5至10分钟,根据演示汇报的质量进行评价,计入学生个人形成性成绩。同时提倡由学生个人对每一章节内容作小结,训练学生的总结能力。

(四)提高案例教学的真实性。案例的选择应具有典型性和现实性,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目前,应将个别的案例和完整的案例相结合,突出完整案例的选用;将制造业的案例和流通业的案例相结合,突出制造业的案例。但现有的教材极少介绍流通企业的生产经营业务,可能影响学生毕业后的工作。

(五)运用角色扮演等方法,把握好课程实训的各个环节。课程实训分为分项目实训和综合实训。应在讲授基本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安排40%左右的课时进行课程实训,使学生进入实际工作情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在实训环节,可以尝试角色体验法,让学生分别扮演经办人员、制单、出纳和记账等角色,模拟会计业务处理程序,使学生掌握凭证的传递程序,熟悉相关业务部门之间的联系,对每一次实训作业评定成绩并纳入成绩。

(六)聘请企业兼职教师任课,定期举办会计学术讲座。聘请企业教师任课是改善师资队伍结构的重要举措。应从企业聘任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热爱教育的兼职教师,由于他们具有丰富的会计工作经验,讲授课程会更加贴近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请会计界专家或者校友来校讲座,介绍他们对于会计学术问题的见解,当前会计工作中的难点、热点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学生的专业素养。

(七)定期举办会计技能竞赛,以比赛促进教育。树立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赛育互动的教育理念,可以起到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作用。

(八)切实发挥校外实习基地的作用,达到顶岗实习的目的。可以由教育主管部门协调,通过签署实习协议书、设立冠名班等形式,明确单位和实习人员的责任和义务,密切校企合作关系;要求实习学生认真遵守实习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保守商业秘密。在校企双方的紧密合作下,完成顶岗实习的任务。

(九)加强系部(班级)文化建设,培养学生的职业理念。通过举办专业演讲会、文化长廊建设等形式,培养学生会计人的职业理念,培养学生遵纪守法、廉洁自律的职业道德,诚实守信、严谨客观的工作态度,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

会计学实习个人总结范文第2篇

一、会计学专业学生能力要素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推动下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主要从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就会计专业而言,应以培养掌握高级会计技术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使本科会计专业的学生经过四年的系统学习能够熟练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核算方法,形成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实务操作能力、职业判断能力、沟通交际能力等,使毕业的学生一进人工作岗位即能很快适应并能进行会计的账务处理等一系列工作。这就要求在会计教学时要非常注重实践教学,对学生的培养要关注其职业能力的形成。为探讨会计学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笔者以宁渡工程学院会计学专业的学生为对象展开了一系列调查分析。

(一)调查设计对该校会计学专业已毕业的学生进行追踪调查,调查内容侧重于工作以来的感受;在校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的吻合程度。在校进行的实习实验是否符合实际工作的需要;在校形成的能力与用人单位需求的差距;对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议等,该调查主要采取问卷和访谈方法进行。

(二)会计学专业学生能力要素对以上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汇总后,又聘请了宁波市不同行业的9位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进行了研讨,确定了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应具备的职业能力要素,主要包括6大能力,即:准则运用和解决问题能力;逻辑思维和分析判断能力;人际交往和沟通协调能力;组织管理和团队合作能力;科研和创新能力;遵循职业道德和养成职业价值观能力。以上6大能力领域又可细分为143项专项技能。其中的能力领域是相关专项技能的任意组合;专项技能是每个学生利用其所学知识和技能去有效地从事某一具体工作的能力。专业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每个学生可以通过仿效、学习、练习反馈等过程掌握各项专项技能,由不会到会到熟练,从而达到自动化式的定型。当然,技能的学习要以程序性知识的掌握为前提。大学四年期间,通过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的设计、修正、优化、整合,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使培养的学生能够掌握或基本掌握职业能力框架中的大部分专项技能。从而形成相应的会计职业能力,达到对接社会市场、培养有用人才的要求。

二、实践教学体系构成与内容

就会计学专业学生来说。实践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对其职业能力的形成是―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因此在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和实践教学内容的组织实施时,应以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为前提。实践教学体系和内容的改革设计,具体可通过校内模拟实习和校外社会实践两种方式进行。

(一)校内模拟实习校内模拟实习可分为手工模拟和计算机模拟两个环节。其中会计手工模拟实验分为平时的课后模拟和综合的实验室模拟。课后模拟是针对课程教学中的某些重点难点单独进行的模块实验。它以会计理论课教材的相关章节内容为依据,按理论教学进度分阶段组织实验,以解决专业课学习中某一方面的实务操作问题。通过实验可使学生充分理解会计的概念和原理,帮助学生掌握和理解专业学习中的某些关键点和难点。课后模拟侧重于知识点的巩固,它将实验教学融入到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税务会计、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等专业课之中,将会计理论教学与会计实验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综合的实验室模拟就是利用真实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对一定时期的经济业务(来源于企业)进行会计核算,通过编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计算成本、利润和编制会计报表,熟悉会计循环过程和掌握会计核算基本技能。综合的实验室模拟的重点是识别、审核和整理原始凭证,根据经济业务正确地编制记账凭证,开设并登记明细账和日记账,编制科且汇总表,进行成本核算,设置并登记总分类账,期末结账,编制会计报表。综合的实验室模拟能增强学生对会计核算的感性认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模拟实验所使用的经济业务资料直接来源于现实生活,而且是经过认真挑选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经济业务,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同时在进行模拟实验时学生可以通过定期轮换实习内容,达到实践的系统全面性,因此,模拟实验可以说是一种在仿真的环境和条件下进行的相对真实有效的实践活动,可以起到和社会实践相同的教学效果,甚至还能克服社会实践的某些不足。对学生掌握具体会计准则的运用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计算机模拟实验是组织学生利用会计模拟实习软件系统,在计算机上根据模拟实验资料进行会计处理。其主要内容有输入记账凭证、开设并登记明细账和日记账、编制记账凭证汇总表、开设并登记总分类账户、编制会计报表。在目前会计信息化普及的背景下,学生应当学会在计算机上从记账凭证输入到自动登记账簿和生成会计报表的整个会计处理,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账务处理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极为重要。

(二)棱外社会实践校外社会实践包括参观观摩和在岗实习等多种形式,可通过以下环节实施:感知实践、工商实训、诃研实训、毕业实习等。感知实践和调研实训是组织学生到企业、事业、社会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等单位参观调研,了解其经营管理活动、生产工艺流程、会计业务处理程序等内容。通过参观调研,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其对系统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并鼓励学生善于从中发现问题,进而研究解决问题。工商实训、毕业实习等是指让学生到实习现场,实际参与实习单位的业务操作。这不仅可以使学生在真实的环境、真实的条件下得到真实的业务技能训练,促使其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业务问题,提高逻辑思维和职业判断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和沟通协调能力,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并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有利于职业价值观的养成。

以上实践环节内容的设计主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要与本学期开设的理论课程密切相关,二是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各环节的具体安排如下:第2学期安排2周的感知实践、第3学期安排2周的工商实训,以提高学生认知社会的实践能力;第4学期安排2周的文献检索、第5学期安排2周的调研实训,以培养学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科研精神、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第6、7学期安

排4周撰写学年论文,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综合分析的能力,书面和文字的表达能力,并为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奠定基础:第8学期一般安排4周专业实习、8周毕业实习并提交毕业实习报告,通过毕业实习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适应能力,为毕业后步入社会做好准备;同时,第8学期还安排撰写毕业论文并进行毕业论文答辩。

此外,还设计了一些其他实践环节作为对以上实践内容的补充。如:文献检索方法应用;经济大讲堂;ERP模拟训练;职业经理人大赛;财会信息化竞赛;暑期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从不同的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三、实践教学体系组织与实施

为了实验有效进行,有必要对实践教学各环节进行有效的组织,并制定一系列可行的措施加以保障。

(一)制度保障对每个实验环节都编写相应的实践教学大纲,指定专门的指导教师,并制订《会计模拟实验室管理制度》、《会计信息化实验室管理制度》、《校外实践指导教师职责》学生每完成一个实践环节,都要填写详细的实验手册,强化实践过程中的计划、管理与控制,以增强社会实践的有效性,为此编写了实习指导手册。在内容安排上,涵盖了财务会计、审计及理财等方面最基本的会计相关工作。学生写出的实践总结报告,教师给予细心指导和批改,最后由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谈收获、谈改进,再由教师进行相应的总结。

(二)条件保障加强校内实验室软硬件条件的建设。学校建成了专门的经济管理实验中心作为会计专业实验室,可以进行本专业的会计电子模拟实验、会计信息化实验、会计手工模拟、ERP模拟训练等。其中的《会计实验》和《会计信息系统》是校内实验的两门主要实验课程,都具有综合性实验的特点,分别在第4、第5学期开设,采用的实验教材和实验应用软件不断修订、不断更新,内容紧密结合实际,符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

为了实施以上实践环节,学院和教研室积极拓宽与企事业单位、社会中介机构等的联系。建立比较稳定的关系,签定合作协议。目前已与宁波地区近20家企业事业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以帮助其进行科研攻关,向企业提供优秀的专业人才,企业则每年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指导学生进行实践实习,形成一种互利互惠的合作关系,从而使企业成为学校固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实习场所。

(三)实施组织在每个环节的组织形式上,都是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展开。实行合作性学习方式。分组操作时,遵循混合编组的原则。既关注每个小组学生的成绩差异、个体差异、性别差异和家庭背景--差异,又尽可能使小组成员各具特色、取长补短、优势互补。注意组员必须分别承担互补的、有内在关联的角色,并分别制定各自的主要职责。每个实践环节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起主导性作用的是学生,他们相互交流、相互探讨,共同组织、实施、完成整个实践过程。指导教师只是起到引导和帮助的作用,提供建议、适当的介入与干预、游走与观察、总结评估与反馈等,是指导教师在实践管理中的职责。

合作性学习的目的不只是传授知识,完成实践教学规定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综合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合作中得到全面的发展。立足于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思考、学会创新、学会实践;培养学生健康向上、敢于探索、积极开拓创新的精神,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宽容大度、团结合作、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精神;增强自信与团队观念,促进学生自我管理、相互合作与沟通。会计职业能力的培养,在合作性学习形式的实践环节组织与实施过程中,得以充分的实现。

(四)考评机制加强并优化了对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工作。考核内容主要分两部分:一是实践过程中的表现,主要考核动手能力;主动性;熟练程度;团队意识;沟通能力等。二是实践报告,主要考核文字表达能力;材料组织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综合概括能力等。对第一部分主要是由实践小组的组长和班委会成员对每位同学考核;对于第二部分主要是由指导教师对学生考核。考核一般采用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级评分制。每一实践教学环节完成后,都将测试学生对相关技能的掌握情况。测试方式多样化,一般采用笔试和口试相结合、个人和小组相结合。考核时间分为平时和实习结束后,并多注重平时的测试,测试不一定是卷面形式的,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是某一环节的具体操作过程、案例分析、也可以是自由讨论的笔录。考核类型与题目不一定要有+标准答案,以便让学生有更多的发挥余地,注重测试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及融会贯通的能力。

会计学实习个人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职业能力;会计实践教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3-0026-02

一、前言

随着大学扩招,我国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2014年本科毕业生数量达700多万,本科毕业生就业问题引人关注。一方面,应届毕业生就业难,难以找到理想满意的工作;另一方面,用人单位找不到专业对口、技能突出的毕业生,高校向用人单位输入人才的渠道不通畅,用人单位出现用人难的现象。本文从该现状入手,从毕业生职业胜任能力角度对高校会计本科实践教学进行分析,反思现阶段会计本科实践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从而探索会计本科实践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以增强会计本科实践教学的效果,为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提供参考。

二、会计本科毕业生就业现状

会计是门专业技术要求较高的学科,需要会计人员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能够在实践中熟练地进行操作。本文选取应届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求职过程中的现状。

(一)专业知识掌握不扎实

在调查中发现,很多用人单位对财务岗位设置了笔试环节。财务与营销、技术等其他岗位不同,财务必须以专业知识为基础来展开工作。通过对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问卷访谈,我们得知用人单位要求应聘人员掌握的财务知识是每个会计专业学生应该掌握的,也是日后工作中经常碰到的常识性知识。但仍有一部分学生在笔试环节成绩很不理想,被用人单位淘汰。可以看出,毕业生的专业知识掌握不扎实,会计基本技能缺乏。

(二)应用技能薄弱

笔试中不仅考核专业知识,还考核一些应用技能,比如办公软件,特别是excel的使用,以及财务软件的使用技能。这主要是考察毕业生的平时积累,是否接触或者使用这些软件、是否熟练掌握常用功能、是否能应用于实际,为完成日常工作提供便利。但是,从获取的调查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毕业生这方面的应用技能相对薄弱,很多毕业生对常用的软件了解甚少,对常用功能也不能准确使用,使得用人单位对此类应聘者并不青睐。

(三)面试技巧不足

有些用人单位没有设置笔试环节,通过层层的面试环节选拔其最满意的人才。用人单位常用的面试方式分为集体面试和个体面试两种,不同的面试方式有不同的面试技巧,毕业生常常由于面试经验不足,面试时太紧张等原因遭到用人单位的拒绝。很多毕业生海投海捞,没有针对性地进行认真准备就参加面试,从而给面试官带来随意散漫、态度不好、准备不充分的第一印象,导致面试结果不理想。

会计本科毕业生存在种种的就业现状引起了大家对会计本科实践教学进一步优化的思考和讨论。

三、会计本科实践教学的不足

毕业生就业的现状令人堪忧,为解决该状况,必须深入分析会计本科生四年的实践教学,反思会计本科实践教学的缺陷。

(一)会计本科教学的目标制定与社会就业现状无法完全地契合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不断变化,会计本科实践教学的培养目标也需要做出改变,与时俱进。通过调查,我们发现高校的会计实践教学目标的定位较为模糊,多是对管理方面能力的培养,由此忽略了大学生就业应从基层做起的事实。基层工作对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的知识要求比较高,对于管理知识方面,学生在毕业后几年内都难以得到发挥,极有可能被遗忘。

(二)注重理论教学,缺乏实践,实践教学尚未形成系统化

从毕业生求职过程来看,用人单位要求应聘者具有一定的应用技能,而这些应用技能是在实践中才能逐渐形成的。会计本科实践教学是一个有效提升学生应用技能的平台,如学生在校内的上机实习。但是,目前教师的教学重点依旧放在理论学习上,实践教学尚未系统化,且实践教学考核标准的不完善也导致无法形成约束力,使得实践课程多流于形式。根据毕业生反映,校内实习有数量、没质量、实习任务重的现象导致学生常常为了完成任务而忽略了经验总结,在实习过程中没有实质性的收获。

(三)针对会计学生的就业能力没有重点培养,各个学科的教学重视度有待商榷

高校会计专业针对会计学生的就业能力没有重点指导和培养,抑或是就业能力指导方面的师资力量不足。除了会计专业的专业课程外,其他课程如统计学、管理信息系统等学科理应得到重视,这些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问题分析能力,熟悉企业的整体财务运作是很有帮助的。但是在实际学习中却忽略了这些课程的教学。

(四)基地建设和财务软件的运用不够完善

由于学校缺乏经验和指导,实习基地建设无从下手,校企联系不够紧密,很多学校没有条件组织实习活动且无法提供高质量的实习机会,学生的实习效果不佳。同时,随着企业对会计人才办公软件运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学校对财务软件的重视程度不够高,导致学生对于办公软件和财务软件的运用不够熟练,毕业后进入企业后出现无法快速上手或是操作不熟悉的现象,使得企业后期需要花费大量的培训时间和精力。

会计本科毕业生在就业中普遍存在的职业能力缺陷现象,充分折射出了高校会计本科实践教学的不足。

四、优化的措施

认识到会计本科实践教学的不足,为更好地促进毕业生就业,学校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希望毕业生能在将来严峻就业形式中占据优势地位。

(一)制定明确的目标

福建省高校的培养目标都大同小异,各大高校要想取得突破,应该体现出侧重点。培养全能的人才与名牌大学毕业生比起来缺乏优势,各大高校会计专业应该把会计本科生的实践能力放在首位,如果能够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动手能力,使得学生在面临实际问题时有较好的解决方法,那么会计本科生的就业竞争力将有所提升。

(二)增加实践机会,可以通过校企合作,或是利用学校的财务处等发展校内外的实践平台

目前,就福建农林大学为例,会计本科实践教学局限于校内实习平台,上机操作实验课程只是纸上谈兵,学生得不到真正的思考和体验,故建立稳定的实践基地是有必要的。

另外,随着企业对学生的办公软件运用能力越来越看重,学校应重视会计本科学生对办公软件的操作,加大培训力度以保证学生能真正熟悉掌握。利用学校的财务处,安排会计学生在固定时间内到校计划财务处实习,对学生来说不仅能够了解会计工作性质和流程,对于正确树立就业观和就业能力都是很有帮助的。同时,还可以通过与校外的企业、事业单位合作,构建稳定的实习基地,拓宽实践渠道,为会计专业的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机会,既锻炼了学生自身能力,又为企业减轻一定的培训负担。

(三)改善实践教学任务量,制定适应的考核标准

上机操作实践课程中的许多案例存在一定的重复性,造成了学生缺乏思考,为了赶进度而在后期敷衍了事的情况。因此应适当调整实践任务和时间的分配,并制定合理的考核标准。例如,可以通过课堂作业来取代实习报告;适当缩短实训时间;挑选重点案例进行练习,并在实践课程前进行一定的辅导和讲解;对实践课程进行考核以督促学生认真完成任务。

(四)倡导系统化、个性化的教学及案例教学

采用多样的教学模式,鼓励系统化、个性化的教学。例如,改变课堂上仍是老师讲课、学生听课的传统模式,布置案例作业,学生组队完成作业后向全班同学作汇报,以老师和学生共同考核的模式来带动学生积极调整身份,主动学习;进行问题式的教学,让学生主动探索知识、接受知识,形成良好的互动;倡导案例教学,帮助学生提早接触真实的会计实务的同时也能够增强对理论的应用能力。而在实践教学设备方面,学校应该做到与时俱进,引用3D效果的趣味性软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提高对关于财务知识比赛的重视度

紧张刺激的比赛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和实践的积极性,真正做到将枯燥的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调查中发现,很多毕业生虽然都参加过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和课外学术知识竞赛,但参赛过程中没有得到正确的指导而无法及时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学校应该鼓励会计学生参加财务知识比赛,并在赛前做专门的辅导,通过比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巩固和提升学生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并对财务系统运作有更深层次的了解,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六)重视综合能力的培养

通过分析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我们可以看出许多用人单位特别看重本科毕业生的综合能力。通过走访,我们收集了优化会计实践教学以提高就业能力的措施,如开设关于办公软件应用的课程;在会计实践教学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方式共同完成课堂作业以培养团队合作能力以及思维能力;与校外企业开展合作,模拟职位招聘,锻炼学生的应聘能力;安排部分学生到企业实习以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

会计学实习个人总结范文第4篇

在会计学所有实习课程中,会计信息系统是我折腾时间最长,也是收获最大的一门课程。因为基础知识不牢、操作粗心等原因我在实习期间犯了不少低级错误。操作--出错--找原因--更正--继续。经过多天的努力,终于有了结果,虽然老师检查出来有一张报表还是存在错误。但我已经尽力而为了。不管以后会不会从事会计工作,会计实习过程中的收获都将受益终身。有太多的感触,仅在这简单谈谈我最深刻的感受。

欲速则不达。财务处理工作不难,但是很繁琐。大到整个账簿,小到一个数据,一个标点符号都不能出错,为了完成任务急急忙忙赶着做的财务报表很容易出错,填制凭证时的数据不对,生成报表也必定会有错误;在系统初始化操作中,倘若少设了权限或者其他什么功能,后面就无法正常操作;包括数据的保存备份也要注意,记得第一天实习操作结束,本来该备份保存的数据,我不小心以输出形式保存,在下次上机时数据无法恢复,随后只能全面翻工。令人哭笑不得,第一天的成果就这样由于一时大意,全废掉了。

从错误中收获。不尝试,你永远不知道哪里不懂;不尝试,不会犯错,自然也不会有进步。在实习过程中,犯的错误太多,好几次我都想拎包跑了,转念又觉得不行,修双学位的确苦逼,不过既然已经选择,又何必惧怕它难?最终还是逼着自己坐下来,一点一点啃着那些及其繁琐的操作步骤。通过不断犯错,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态度决定结果。会计做账必须拿出吃饭的热情,绣花的细心,蜗牛般的小心翼翼,带小朋友的耐心才能做好。这一点是我整个实习过程中感触最深的。

会计学实习个人总结范文第5篇

在学院分党委的指导下,我院全力实现大学生就业指导前置、就业效果跟踪的长效机制,让大学生在校期间及就业后都能接受切实有效的就业服务,努力实现“时时有指导、处处有服务”。

1.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成立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中心学生团队

2009年,我牵头成立了会计学院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中心。从2009年到2019年,已完成了10届学生共计100余人就业服务团队的更迭换届。2020年,我们整合了就业、心理、资助等学生团队,成立学生成长与发展中心。学生团队成员轮流在学院值班,负责日常接待企业和系列职规就业指导活动的辅助工作。同学们在指导中心工作,不仅锻炼了自身能力,还通过与用人单位的接触,帮助自己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团队成员的服务也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2. 发挥辅导员和专任课教师的优势特长,构建专业化的咨询服务体系

除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和就业指导课程,为了让学生得到更有针对的就业、创业教育外,我牵头成立了会计学院咨询辅导工作室,积极邀请有优势特长的专任课教师以及取得职业辅导资质的辅导员成为工作室一员,并进行挂牌咨询。学院设立了专门的咨询访谈室,采取老师挂牌咨询、学生预约咨询的形式,学生可以在择业、就业有困惑时预约咨询。这种服务体系,针对性较强,学生能得到更有效的帮助,从而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自2011年10月我院职业咨询室成立起,我院9名专业课老师、2位书记、12名辅导员老师先后加入咨询师的队伍,2010年至2018年,一共有400余名学生接受了咨询。咨询服务团队在咨询后定期召开讨论会,对咨询过程和效果进行反馈和总结。

3、发挥优秀校友的引领作用,打造会计学院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工作坊

学院充分利用学院校友资源,通过多种形式助力同学们行业探索。建立会计学院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工作坊,每年开展讲座交流20余场,邀请了中海地产人力资源经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成都质量运营部部长、四川省国税局大企业税收部副部长、光大银行成都支行行长助理等多位校友回校与同学们就职场探索进行交流;同时邀请校外经验丰富的老师兼校友为同学们进行针对性就业指导。

4、发挥企业的社会资源优势,创建职业发展长效工作机制。

牵头组织积极与用人单位联系,走访上海安永、新加坡银行等地区6家单位,充分利用“企业开放日”等平台,带领学生一起走访省内用人单位,几年来,带队走访毕马威成都分所、华为成都财务共享中心等各行业单位20余家。协助举办毕马威实习生选拔大赛,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邀请企业的部门经理、人力资源经理为同学们举办小型中英文模拟面试、职场咖啡馆小型沙龙、职场妆容一对一私人订制、专业培训课程等,并开展“一对一咨询”辅导,因其更加精准化,效果非常显著。

二、以“四大要素”为保障,构建丰富多元的就业服务内容体系

作为学院就业工作负责人,牵头确立了学院就业指导的核心内容,包括思想道德教育、专业知识学习、求职择业技巧、职业适应教育在内的系统化内容体系,以使我院学生具有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的核心就业力。

1、思想道德教育。毕业生就业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作为“三全育人”的重要内容,我们需要不断健全“就业思政”工作体系。多年来,我牵头组织开展以“成才观、职业观、就业观”为核心的就业主题教育,通过专题讲座、就业动员大会、主题宣讲等活动形式,引导毕业生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现代化国家建设新征程,主动投身国家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要领域就业。因此,近5年,我院本科生就业率均保持在90%以上,就业质量逐年提升。

2、专业知识学习。通过学习和训练使大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本学科、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同时,通过学院举行的各种比赛,如财务报表分析大赛、ERP沙盘对抗大赛、CIMA、海峡杯两岸会计专业辩论邀请赛等比赛,让学生深化专业知识的学习。通过专业课教师的咨询服务,让学生了解专业、热爱专业。

3、求职择业技巧。对学生求职需要的择业技巧,进行了系统化培训包括:①心理调适技巧。②求职材料准备技巧。包括求职信、个人简历、推荐表等撰写技巧

及个性化求职材料准备。③信息采集技巧。主要包括就业信息的搜集,信息的真伪辨识,信息的积累与联系,信息的比较和筛选,信息的利用价值分析以及就业信息的运用。④应对技巧。主要包括笔试应对技巧、面试应对技巧、情景模拟测试的应对技巧等。从2009年开始,我创新性开办了学生就业培训班,先后举办了声乐、形体、语言沟通与交流、化妆造型与技巧、简历、面试技巧6种类型的培训班,为会计学院学生提供分类指导服务。合计开课60余次,惠及全院学生1200余人。

4、职业适应教育。大学毕业生最需要的是尽快调整职业心态、工作方法、处世艺术和情感能力等,通过朋辈指导、校友座谈以及实战演练来迅速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这方面,我牵头组织通过经验交流会、讲座座谈、学生实习参观和活动平台的形式,鼓励学生实习,以顺利完成学生从“校园人”到“职业人”的平稳过渡。

三、以“三大渠道”为依托,构建精准有力的就业服务方式体系

1、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打造学院职规就业公众号

打造“会计职规与就业”微信公众号,集学院专场宣讲会信息、招聘信息、实习信息、职规活动报名平台、职规就业帮扶活动分享等内容于一体。通过此公众号,规范学院招聘信息相关流程,包括统一的排版模式、统一的字体等,改变了原有辅导员在班群招聘信息的分散性,使同学们更加高效的了解学院召开的宣讲会信息、招聘信息及职规活动等,目前已有粉丝3400余人,以2019年为例,共各类信息400余条。

2、建好用人单位数据库,积极拓展就业市场

牵头建立了学院接待企业和学院各类招聘会的组织程序,为到校招聘的用人单位提供“信息、形象宣传、组织协调、择优推荐、面试洽谈、信息反馈”的一条龙“专场”服务。同时,牵头完成了2006年至今的企业档案归档,详细记录各单位联系方式。每年学院召开各种职业规划与就业相关的招聘会和实习活动共计150余场,与35家单位共建实习基地。积极联系用人单位,开展会计专场招聘会,每年大约50余场;并长期与四川省注册会计师协会合作,开展“四川省注册会计师行业校园专场招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