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当地的民俗文化

当地的民俗文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当地的民俗文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当地的民俗文化

当地的民俗文化范文第1篇

民俗旅游文化的含义,也是如同文化一般,具有多样性。民俗文化的本真性是相对性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其真实性和还原性,注重于文化以后的发展方向和保持文化的传统性和连贯性以及自身的传承性。民俗旅游文化本真性主要是对某一地区的文化结合自身的旅游特色来宣传与弘扬和保持本地区文化自身的特性而言的。

二、民俗旅游文化的本真性体现

民俗旅游文化的本真性主要体现在不同人群对民俗文化的评判依据上。第一,当地的居民是依据自身的生活习性和生活地区的经济、文化以及思想的变动来体会到民俗文化的本真性;第二,专家是从一个区域民俗文化的保存自身的“本真性”来考察的,主要关注一个地区的民俗文化变化的动态过程,依据文本和史料以及对实地的考察来评判;第三,就是旅游者们,主要从自己的习性来对旅游地区地民俗文化来进行感受,注重自我本身的感受。

三、民俗旅游文化的本真性的多维度思考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现在人们更加关注的是生活的质量,由于快节奏的生活模式使得工作者的压力巨大,这也就需要换个环境来舒缓心情,此时外出旅游,尤其是对民俗风景文化的出游是很好的选择。对民俗旅游文化的本真性的多维度思考,我个人认为应该集中在以下叫几个方面:

(一)民俗文化当中的旅游契机——从旅游当地的角度思考

旅游的风景必须和风俗文化相结合才会显得有人文的底蕴。把民俗文化与旅游进行有机的结合,这样一来既弘扬了文化业又促进了当地的旅游业的发展。第一,首先需要对当地的民俗文化进行深度的挖掘和编纂,把民俗文化归结成为一系列的旅游特色产物,形成具有特色的民俗文化旅游产业,把自然风光与民俗文化相连,把自然景色与人文知识有机的结合,例如把当地的节日和风俗人情与旅游的时节相连,做好宣传工作;第二,对有形的和无形的民俗文化进行保护,比如皮影戏、捏泥人、剪纸等等手工艺文化,还有昆曲、河北梆子、京剧等等这些无形的口传艺术形式以及其他的形式的民间艺术,形成艺术展示区,可以定期组织会展或者交流大会,来发扬民俗文化旅游当中的本真性。

(二)民俗文化旅游的广阔性---从民俗文化的多元性来考虑

文化是无界限的,同样的民俗文化也没有严格的空间限制,文化之博大精深的,需要我们积极宣传民俗旅游文化的多样性和的多元性。民俗旅游文化的本真性最重要的体现之一就是当地的民俗文化具有自身的特色,需要我们发扬民俗文化的自身优势结合旅游来发展,比如说各个少数民族自己的节日,维吾尔人的开斋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傣族的泼水节以及彝族的火把节等等,要把这些独居特色的民俗文化节日形成规模与市场来发展旅游,积极在开展旅游的同时弘扬和传播各种不同的优秀的民俗文化,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在实地的旅游当中了解民俗文化的本真性以及加强不同优秀文化的传承。

(三)民俗文化旅游本真的思考角度多样性---从当地居民和专家以及旅游者的角度思考

我们之所以评定民俗文化是具有生命的活力的艺术,就基于民俗文化具有传承性和继承性以及创新适应时代的变迁能力。文化是人为创造出来的,民俗文化是一个地区的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这也就注定了民俗文化的本真性评判的多样性。从当地居民来说,民俗文化就是自身文化的特性,明显区别与其他地区的风俗习惯;从专家的角度出发,就是一个地区带有区域色彩的文化,例如具有特色的服饰、节日、文字、各地的传说等等。带有明显的民俗特色的文化;对于旅游者来说,就是不同于自己日常所接触的风土人情,这三个角度虽说区别不是太明显,但是专家是专业的,带有学术研究的特性;当地居民是最有发言权的民俗文化的传承者和继承人,他们主要把民俗文化与时代相融合;而旅游者主要把民俗文化的本真性进行弘扬和传播。

四、结语

当地的民俗文化范文第2篇

关键词:民俗文化旅游;分析研究;雷州民俗文化旅游;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TN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20-0000-01

一、引言

我国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很丰富,近几年,人们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的美好前景。但是,在我们追求旅游业最大程度的发展时,总也有一些行为只顾目前利益,引起民俗旅游资源严重被破坏,给民俗文化旅游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二、雷州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研究

(一)雷州的基本概况

1.地理位置。雷州半岛位于祖国大陆最南端,东临南海西靠北部湾,南与海南省隔海相望有东海、南三和硇洲等岛屿,东海岛有海堤与大陆相连。半岛三面环海,海岸线长约1180公里,连海岛海岸线总长达1450公里。

2.旅游资源概况。(1)自然资源景观。雷州市位于雷州半岛,气候为特殊的热带海洋性气候,冬暖夏凉,四季如春,有天然的红土地、大片的阔叶林、绵长的海岸线、洁白的沙滩。如乌石天然海港、南渡河独特风景区、附城的红树林等。(2)人文资源景观。“雷州文化”作为区域文化,与“潮汕文化、客家文化、广府文化”被确定为广东的“四大文化”。用雷州话演唱的民歌雷州戏剧,白斩狗、108座佛教寺庙、雷州大粽、南珠、端午奇俗、被称为“南方兵马俑”的石狗群等,让这座千年古城披上神秘的面纱。

3.雷州民俗文化旅游的新发展。(1)大力建造雷文化系列博物馆群。古往今来,与雷州有联系的名人很多,筹建博物馆群的时机已经成熟,但纵观雷州市的博物馆,少得可怜,这与建设文化大市还很不相称。应确立筹建系列特色博物馆的计划和思路,建设各式各样的博物馆群。目前雷州市政府筹建雷祖祠雷文化主题公园,雷州博物馆已经建成并于2009年开馆。(2)精心策划雷文化艺术节。精心策划雷文化艺术节,宣传雷文化艺术成果,增进雷州百姓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民众的凝聚力;有利于破陋俗、树新风;有利于群众文化事业在民族化的道路上不断发展;有利于新民俗文化和应用性民族文化的发展。(3)着力推介雷文化艺术精品。一是政府牵头,文化主管部门具体组织实施,着力推介雷文化艺术精品。二是在207国道雷州路段、市区雷州大道、西湖大道等繁华路段伫立雷州著名旅游景点的大型摄影宣传牌,引发进入雷州的客人视觉冲击力。三是在宾馆、饭店、酒楼的厅、房悬挂具有雷文化特色的油画、国画、版画、书法杰作。四是充分发挥市区文化广场、农村文化楼宣传作用。促使雷文化艺术精品走出画室、书斋、小舞台,方便群众欣赏,让市民喜爱。

4.雷州民俗文化旅游发展中出现的问题。(1)过度开发破坏民俗旅游资源。从某个层面上讲,雷州地区经济水平还须上一个台阶,当地人民大多处于从温饱走向小康的过程之中,这样的经济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人们在发展的时候急于求成,不顾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全面协调,盲目开发民俗旅游资源,导致当地的民俗文化资源构架支离破碎。(2)商业化、庸俗化损害了民俗旅游品牌。开发民俗旅游资源,最终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而经济的发展,可以带动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如果没有协调好,就会导致片面追求经济利益,使传统文化商品化、庸俗化的情况频频发生。资源合理开发意识的缺乏,导致民俗旅游被机械地舞台化、民俗旅游项目过于艺术化、民俗文化被随意地庸俗化,从而失去了民俗的特色。长远来看,难以树立民俗文化旅游品牌。(3)失去特色影响民俗旅游的吸引力。如今,雷州政府对旅游业也逐渐重视起来,各地人民想方设法发展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对雷州地区来说,鲜明的本土特色是其吸引顾客的重要因素。政府大力发展民俗文化旅游,政策支持下,当地人民不断模仿已经发展得比较有基础的民俗文化项目,导致民俗活动逐渐趋向雷同、同化,风格缺乏新意、创意与个性吸引力,一步步失去独有的特色。

(二)雷州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研究的建议

1.提高现有民俗旅游产品的品位,追求数量的同时,要求质量。保证具有当地文化的魅力才能真正得以弘扬和传承,提高品位,就必须杜绝肆意亵渎和歪曲民俗风情资源内涵,要做到原汁原味,展现纯真、文明以及民族气节的风情韵味,还要不断推陈出新,在民俗旅游产品中注入新元素。

2.培养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人才,为民俗文化旅游更好发展出谋划策。经过调查发现,雷州地区旅游行业从业人士中70﹪为中专学历以下,这样的组织架构明显不能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所以,雷州地区应该在各高校、大中专、职校、各级旅游院校建设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人才基地,通过教育及岗位培训提高该产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3.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各种宣传平台。当地旅游局应该充分规划,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种媒体以及公众场所广泛宣传民俗旅游产品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如雷州电视台、湛江日报、各商场大屏幕等。

4.坚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结合科学发展观。发展民俗文化旅游,既要继承传统,又要站在经济发展前沿,不能急于求成,也不可以原地踏步。在雷州地区,应该增强民众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树立科学合理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的观念。保护与发展民俗文化。

三、结语

很多时候,人们只是注重于眼前利益,而忽略了长远目标。雷州市的民俗文化旅游发展依赖于当地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资源,又可以和当地独特的自然资源组合起来,成为吸引各地游客的旅游产品,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规划还缺科学性。民俗文化旅游已成为拉动旅游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发展好民俗文化旅游,是当地人民经济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世界旅游组织.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地方旅游规划指南[R].1993.

当地的民俗文化范文第3篇

关键词:广西靖西市 民俗旅游 影响 对策

一、靖西市民俗旅游开发现状

(一)乡村模式:靖西旧州绣球街

f州绣球街是一处有浓郁乡村氛围和民间工艺民俗特色的旅游村,已成为旅游者观光、休闲与体验壮族民俗风情的好去处。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制作绣球的手艺,90%以上的村户开店售卖绣球。

(二)主题公园模式:国际绣球旅游城

国际绣球城是基于靖西绣球民俗风情而建的民俗主题公园。目前主办方已多家旅行社签约,将国际绣球城纳入旅行社产品中;并将其打造为婚恋主题微电影拍摄基地、世界旅游小姐大赛广西赛区指定培训、摄影基地。

(三)节庆活动模式:七夕绣球旅游节

七夕绣球旅游节是全国第一个绣球主题的民俗文化旅游节庆活动。七夕绣球旅游节以本土传统的绣球文化为基础,将民俗风情融于旅游发展中。节日有龙潭银河夜、七夕爱侣行、旧州民俗风情秀、七夕音乐节四个活动项目。

二、靖西市民俗旅游开发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生活条件

民俗旅游开发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了经济发展。旅游开发中兴建的基础设施与旅游接待设施也会给当地居民带来便利,改善生活条件。

2.加强对外交流,促进民俗文化传播和观念的转变

靖西市位于广西西部贫困山区,受自然条件和区位条件的影响,在地域上表现出内陆性、边缘性、和封闭性特征,造成经济贫困与文化贫困相伴而行。人们从主动抵制到完全认可,甚至去接纳旅游者的文化,这是一个视野逐渐拓宽、观念转变的过程。从而他们心理上对外来文化的容忍和接纳能力也逐步增强。

3.增强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

随着民俗文化风情被开发利用,当地的民俗能引起外来者的游览兴趣,且倍受青睐,唤起了民族地区人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促使他们去重新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文化。这种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唤起,以及经过重新认识和评价之后对自我文化的重新肯定,激起他们去恢复原有的现已消失或几近消亡的民族传统文化的巨大热情。

(二)消极影响

1.开发者为经济利益使开发过度商业化

当传统民族文化作为旅游资源加以开发利用时,就走上了商品生产的道路,就必须遵从价值规律。在民族文化的商品生产过程中,政府或者开发者为了经济利益,不考虑原有民俗风情的原真性,以现代艺术形式包装传统民族文化,将其舞台艺术化、程序化,过度商业化,比如新开发建成的国际绣球城,虽然会在一定时期内刺激了旅游消费,但其过度的商业化使其文化底蕴不足,文化再现偏颇,并没有真正的体现出靖西的绣球文化。

2.对当地原有文化与生活造成冲击,原有传统民俗风貌渐失

随着民族地区民俗旅游开发,外地游客大量进入,而当地居民与来自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游客之间有明显的文化差异。在旅游活动的互动过程中,一方面促使当地居民用自己的文化或风俗去满足和取悦游客;另一方面,旅游业发展创造就业机会、带来可观收入的同时,造成当地物价升高,原有的生活方式和节奏被打乱,原有的生活环境改变了,居民心态失衡,文化价值观改变。对当地的文化与居民生活都造成冲击。此外,在旅游活动的互动过程中,外来文化掺入,逐步渗透,原有的传统民俗遭到冲击,逐渐被同化,个性独特的特质渐失。

随着旅游开发的大规模开展,很多本地传统的民俗活动是为了旅游而展开,因而不再具有时间性和神秘性。这使得景区民俗风情的独特性正在消失,正是这种对民俗文化原生态的破坏,使其对外界的吸引力正在减弱。从旅游资源的角度来看,民俗文化原生态的破坏更是一种不可逆转的损失[1]。

3.生态受到一定的破坏

随着旅游的发展,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兴建,如交通条件的改善,带来了大量的车辆,排出了废气,对当地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此外,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游客大量涌入,而其中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不文明行为,这些不文明行为会对当地民俗文化原生态产生破坏,在当地还构成了视觉、听觉、味觉上的污染。

四、少数民族地区民俗旅游发展的对策

(一)理顺管理体制,加强对民俗文化的保护[2]

在民俗文化旅游开发问题上,要坚持“政府主导、利益带动、市场运作”的经营模式,这样可避免盲目开发、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等现象。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旅游资源的整合,打破地区之间的旅游壁垒及部门、行业、所有制相分割的文化资源管理体制,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同时还要加强对民俗文化的保护工作,因为民俗文化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保护、发展民俗文化,就是在保护我民族的根脉。

完善相关的保护性政策、法规体系。俗话说:“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有了法律保障,相关人员在旅游开发中被迫采取科学的、合理的保护措施,减少盲目的、粗暴的开发方式,从而减少民俗传统文化在旅游开发中所受到的损害。慑于法规的威力,旅游经营者也不得不采取科学、合理的态度和方法来对待民族传统文化。民俗文化旅游魅力无穷,并不说明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可信手拈来,相反是需要精心培植和开发的[3]。

(二)加强群众民俗传统文化宣传与教育,增强人民的保护意识

加大民俗文化的宣传力度,增强当地居民的民族自豪感;同时加强民族传统教育,是保护传统民俗文化的的重要方法。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人民在追求现代文明的同时,也要对自己优秀的传统民俗文化加以保护、发扬和传承。

(三)培养专业人才,用科学的知识和手段去保护和开发民族文化[4]

旅游人才的不足已成为制约社区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合理保护和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需要依靠一批民族学家,民俗学家等多学科的专家学者队伍。与保护和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客观需要相比,理论的研究还比较滞后,还有待于科学化、系统化。这种局面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专家队伍,运用各学科的理论知识、研究方法,站在时代的高度上,对民族文化进行全面的考察,正确的认识,促进民族文化良性发展[4]。

结语

少数民族地区民俗文化为旅游业提供了重要的旅游资源,也带动了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兴旺,而在民俗旅游的发展除了带来积极影响外还带来消极影响。少数民族地区具有丰富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有极大的旅游发展优势及巨大的市场开发潜力,在往后的旅游发展中,如何去处理好旅游发展带来的双重影响,如何找出相应的对策,将成为旅游工作者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也是值得去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曹红枝.基于利益相关者的民俗旅游开发探讨[J].改革与战略,2007,23(169):112-115.

[2]徐敏.河南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策略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31(3):78-79.

当地的民俗文化范文第4篇

关键词:民俗文化;保护;旅游开发;辩证关系;主体选择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9)05-0143-04

根据民俗学家钟敬文先生提出的民族文化三分说,民族文化分为上层文化、中层文化、下层文化。上层文化即贵族文化、精英文化、典籍文化,中层文化为市民文化,下层文化即广大农民及其它劳动人民所创造和传承的文化。中、下层文化就是民俗文化,“民俗文化”即“民间风俗”,是“指一个国家和民族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是民族文化中最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钟先生还指出“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布和演变”;

“民俗一旦形成,就成为规范人们的行为、语言和心理的一种基本力量,同时也是民众习得、传承积累文化创造成果的一种重要方式”。这个概念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同。对民俗文化有多种分类方式,有把“民俗”文化分类为物质生产、生活方式、社会礼仪、岁时节序、传统节日和信仰的民俗,还有把民俗文化分为精神民俗、物质民俗和社会民俗。

民俗文化是一种“生活文化”,与一个民族某一地区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民俗文化既包含于主流文化的民间文化部分中,也包含于非主流文化的民间文化中,本文探讨的范畴界定为稀缺的民俗文化部分,即非主流文化中的民俗文化,通常是指我国55个少数民族文化的民俗文化部分。这部分民俗文化具有稀缺、奇特、原生态、活态等特点,在具有高旅游开发价值的同时,在文化保护与传承上表现出极度的脆弱性。

民俗文化作为重要的人类文化遗产,在文化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等学科学术研究中日益凸现出不可或缺的研究价值与传承价值。在全球一体化、现代开放型社会,旅游开发成为众多民俗文化资源丰富地区发展经济的首选路径的背景下,如何有效保护与传承民族、民俗文化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与焦点,而如何正确认识并处理好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成为有效保护与传承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关键。

一、旅游开发与民俗文化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

旅游开发作为提升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实力所普遍采用的方式,与民俗文化保护之间本质上体现为一种辩证的矛盾统一关系。

1、民俗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关系

我国二十多年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实践与理论探讨中,民俗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关系一直是争论的焦点。旅游开发带来的浓厚商业文化侵蚀着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带来的强势现代流行文化冲击着民俗文化。民族文化出现普遍的“庸俗化”、“伪民俗”、“同化”、“商业化”等现象;受到侵蚀、冲击的民俗文化,改变着拥有这类民俗文化的地域群体的整个价值取向,改变着群体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与精神追求。这种改变体现在物质、精神及行为规范等方面,在民俗文化变迁历史进程中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突变特征。

与主流的汉文化相比,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属于稀缺的文化资源,弥足珍贵,突显出巨大的文化价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适当的方式极易转换为经济价值。对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即“文化经济化”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是普遍认可的优化路径选择。最普遍采用的价值转换方式就是旅游开发,因此,在认可旅游开发促进民俗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不能回避旅游开发给民俗文化演化发展、历史变迁带来影响的现实。

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各地普遍将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以追求经济增长速度以摆脱贫困为单一战略目标或者为主导性目标,忽视了这样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旅游开发必然会把强势主流文化引到当地,使当地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完全暴露在外来文化环境中,当地以落后经济为基础的弱势民俗文化必然会受到经济实力较强的异文化的强烈冲击、以及旅游开发所具有的浓厚商业文化对传统的朴实的民俗文化的冲击,在仅以追求经济利益导向的旅游开发背景下,导致宝贵的民俗文化资源的流失、甚至丧失。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似乎不可调和的矛盾: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优势核心资源在于独特的、稀缺的、原生态的民俗文化,通过旅游开发,将宝贵的民俗文化资源转化为丰厚的经济收益,改善贫困的生活条件,但旅游开发过程中原生态的民俗文化却随之削弱,被强势文化逐渐同化,宝贵的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资源逐渐消失,旅游吸引力也将随之消失,旅游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设想终将成为泡影,依靠旅游产业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也成为不切实际的设想。旅游开发与民俗文化保护之间构成了似乎难以调和的矛盾对立关系。

2、民俗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统一关系

实际上,旅游开发在科学合理的政策指导下,对于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会起到积极的正面作用。旅游可唤醒民俗文化主体的文化自觉性、增加民俗文化价值、提高民俗文化主体的文化自豪感等。开发民俗旅游“既是挖掘民族文化、展演民族文化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被价值化的过程”。学界对旅游开发的认识也越来越理性,提出民俗旅游开发实际对民俗文化也是一种有效的保护方式。

因此,旅游开发与民俗文化保护两者之间并非单纯的矛盾对立关系,应从民俗文化所处的客观现状来看待旅游开发对民俗地区文化的正面效应。旅游开发作为民俗文化经济价值的转换器,在转化价值的同时,也承担着宣扬民俗文化、挖掘文化价值的角色。在宣扬文化与挖掘文化价值的过程中出现的伪造现象,并非仅仅存在于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的个别现象,因此,对于恶意伪造行为,应以政策法规手段进行有效管治。在宣扬文化、利用文化获取经济价值的过程中所出现的过度商业化现象,也并非是仅仅存在于我国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独特现象。旅游开发过程中出现的与民俗文化保护相背离的一些现象,其根本原因并非在于旅游开发本身,而是在于旅游开发目的导向设置出现偏颇。根据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依托的文化资源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因果与依存关系,一个民俗地区的旅游开发首先应是保护民俗文化、其次才是发展旅游经济。在没有保护好民俗文化资源的前提下,实现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只能是“杀鸡取卵”、难以实现长期发展。因此,旅游开发的首要任务应是保护、挖掘民俗文化资源,围绕着首要任务的次要且平行的任务才是转化民俗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获得经济利益。

依托某一旅游项目保护、传承、挖掘某一个或某些民俗文化事项,以旅游的六大要素形式呈现给游客,在保护、传承、挖掘、呈现独特文化的同时,可以自组织地实现文化价值向经济收益的顺势转化。现实中,在策划旅游开发项目时,往往首先考虑这个项目能获得多高的经济收益、能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多大的带动作用,而不是以能否保护好一个或几个文化民俗事项为首先考虑的问题。正因为这样本末倒置的民俗旅游开发理念,导致了与民俗文化保护不和谐的现象及文化破坏大量出现并难以扼制。

民俗地区的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之间存在内在的统一性、关联性。一旦某个民俗地区的特色文化流失或消逝,其经济价值也会随之消减。因此,民俗文化保护是根本,无论是政府的政策、旅游开发项目、还是来自各方的力量,都应以民俗文化资源保护为核心,这样文化价值可持续转化为经济价值才有根本保障。

因此,以民俗文化保护为核心导向的地方政策指导方针的确立、旅游开发的角色定位与开发理念的重新审视,成为加强旅游开发与民俗文化保护之间统一关系的重要前提。通过有效的制度设计、政策引导将旅游开发统一到文化保护的大系统内,协调文化保护与经济收益的矛盾性,通过制度创新、政策创新、经营理念的创新提高两者的内在一致性,建立起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可以遏制民俗文化的流失与变迁速度。

二、旅游开发背景下民俗文化保护主体的选择

依据民俗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两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论述,可指导民俗文化的保护主体的选择,以制度安排如出台政策加以规范与管理,以强化旅游开发与民俗文化保护之间的协调统一性。通过对民俗文化保护主体的重新设定和再思考,将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问的矛盾通过旅游开发主体与民俗文化保护主体之间的融合统一于一个主体内,并以制度约束主体的行为,尽可能缓解开发与保护的矛盾。

目前民俗文化保护的主体主要有两类:政府与民间组织。但在旅游开发背景下,还需将“开发商与经营户”作为一重要主体纳入到民俗文化保护系统中,与政府、民间共同构成三大保护主体。

1、民俗文化保护的两个主体:政府、民俗文化的依存群体

民俗文化保护的过程模式可归结为两种:一、直接来自政府层面的主导性保护,如贵州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借由2008年贵州旅游发展大会刺激西江千户苗寨的旅游开发,为保护村寨民俗文化,从县委政府层面积极推行保护措施,主导编制苗寨发展与保护规划及各项开发与文化保护项目;二、先起由民间自发力量,然后由政府多方协助引导,支持民间民俗文化的推广、传承与保护,’从民间主导逐渐转化为由政府主导保护工作。在主流文化强力冲击下,起源于民间的文化保护,一旦缺少政府政策与财力等的支持,将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不管哪种过程模式,民俗文化的可持续传承和发展在一定时期内不能缺少政府的全力支持与资金投入。

行政保护力量不可或缺,民间自发组织的作用更是不能忽视、其角色不可取代。以往民间自发组织仅由民俗文化所依存群体中的部分人员构成,由于民俗文化普遍具有活态性,因此民俗文化保护应涵盖保护地域内的全部民众即民俗文化所依附、依存的整个群体。

政府与民俗文化的依存群体力量两者构成密不可分的两大要素,在民俗文化保护、传承中承担着不同的角色、作用互补。政府的角色:优化文化存留与传承所需的条件与环境。文化依存群体的角色:承担起自身民俗文化的存留与传承重任,是民俗文化具有传承生命力的根本原因。政府力量作用于文化主体,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保证文化得到有效保护,尤其利于活态文化的传承与延续。

2、民俗文化保护第三主体的选择与定位

对于旅游开发地而言,还有一种非常重要的力量必须纳入到民俗文化保护主体之中,即依托当地独特的旅游资源创造经济财富的开发商与经营者群体。民俗文化作为一种资源,其价值为开发商和经营户所利用转化,利用转化得当,则既可有益于保护好民俗文化,又可创造必要的经济价值;反之,则在为当地带来一定时期经济发展的同时,将会对民俗文化产生破坏性影响。因此,约束好开发商与经营户的经营理念和经营行为对民俗文化的科学利用非常关键。

开发商和经营户的定位问题:他们应不仅仅是投资商、开发商、经营者,更应是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人,是兼具商人与文化保护的“二元身份”人,且以文化保护、传承身份为主导。如何约束与监管开发商和经营者的“二元身份”,应纳入政府以行政法规手段进行监管的重要工作中。以文化保护为主导的“二元身份”制度设计,是将旅游开发纳入到民俗文化保护大系统中的重要手段。

政府、文化依存群体、开发商与经营户群体,三大主体是一个民俗文化地区以旅游开发为手段带动经济发展且同时保护当地民俗文化所必须管理好、引导好、规范好的三个重点群体。三者之间协同合作,使命共担、利益共担、风险共担,共同构建一个依托旅游开发保护民俗文化为核心、带动经济发展的双目标优化模式。

此外,学者及社会其他群体,可作为三大主体的必要补充,为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当地的民俗文化范文第5篇

【关键词】民俗旅游业 少数民族传统 体育文化 影响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2C-0163-02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业发展越来越快。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民俗旅游业就建立在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之上。伴随着民俗旅游业发展的同时,商业文化也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形成了一定冲击。基于此,本文试分析民俗旅游业开发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影响,并提出相关的对策,以有所裨益于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保存和发展。

一、民俗文化旅游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民俗旅游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旅游业发展之初,当地的基础设计比较落后,旅游业主要以自然景观为主,它有效地促进了当地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其他资源的开发。随着旅游市场进一步发展,旅游需求出现了多元化和个性化趋势,这对旅游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传统的以门票收入为主导的方式注定要被淘汰。以湖南张家界为例。张家界自开发以来以其独特的风景赢得了大量的游客,为政府带来了大量的经济收入。但是这个好景在2008年被打破,这一年旅游收入首次出现负增长,这对张家界的旅游产生了较大冲击。当地旅游主管部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决定发展当地特色旅游,将旅游产品做大做全,以本土特色为基础,推动旅游产业化发展。到今天,张家界的旅游已囊括了众多的民俗因素,如土家婚俗、摆手舞、祭祀、毛古斯舞等众多民俗节目的表演。

2.民俗旅游加大了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宣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调整,这种调整对文化的影响尤其显著。许多传统体育文化受到了或大或小的冲击,甚至面临着消失的危险。随着近年来民俗旅游的发展,这种情况得到一定的改善,民俗旅游业使传统体育文化得到保护的同时也加大了知名度。以湖南“土家第一村”双凤村为例,在旅游开发之初,村民就有土家族摆手舞和毛古斯舞的表演。随着民俗旅游的发展,相关媒体对民俗旅游的宣传力度加大,使得这个村子为更多的人所了解,加大了民俗文化的宣传力度。如中央电视台的“生活”栏目组在湘西的采景,使得这个村落、这种民俗为全国游客所了解。

(二)不利影响

1.影响了少数民族文化的协调性。少数民族文化是经过漫长的时间发展起来的,早已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相融合。这一类的例子有很多,如土家族的吊脚楼、黄土高原的窑洞、客家土楼等。这些民俗文化的形成,是少数民族人民智慧的结晶。然而随着民俗旅游的开发,有些代表当地特色的民俗文化要面临着拆迁、转移等问题。同时,随着大量游客的涌入,使得当地环境的承载力超过了极限,影响了当地生态平衡,人与自然的和谐局面被打破。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当地人们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越来越大,不仅有商业化的趋势,汉化现象也较为严重。一些钢筋混凝土的楼房大大破坏了当地人文景观的观赏性,使得当地民俗旅游的价值下降,影响了少数民族文化的协调性。

2.开发区居民贫富差距拉大。民俗旅游业的开发带来了数量可观的经济利益,但村民并没有得到分配或者是极少量的分配。在民俗旅游的开发中,政府是最大的受益者,村民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享有者,反而没有受到相应的照顾,反而被动成了政府和外来投资者的“摇钱树”。这种旅游模式一般是政府牵头,采用市场化的运作模式,进行管理,社区村民由于在经济实力和经营管理经验上的差距,使得他们在这种模式下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具体表现是在实际中没有话语权,不能体现自主意志,在利益分配上也没有自。这使得部分村民愈加贫困,导致了开发区居民贫富差距拉大。

3.对文化传承的影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现代商业化大潮的冲击下,原有的社区生活秩序发生变化,同时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改变,逐渐失去原有的民俗文化的独特韵味。在民俗文化的学习上,一些年轻人在本族语言、风俗习惯、服饰着装等方面已没有之前的严谨性,取而代之的是随意性。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方面,对于一些影响力大、参与人数多项目得到了发展,而一些参与人数少的项目则逐渐落寞甚至消失。此外,一些文化素质较低的村民在市场化的运营模式中不能获利,因而选择外出打工,导致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无可寄托。

二、对策研究

(一)突出开发特色

民俗文化的核心就是特色,特色文化是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开发的生命。所谓特色,就是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最大特点,文化学认为文化差异是区分不同文化的重要特点。特色对于游客来讲才有吸引力,也是进行民俗文化开发的关键。在之前的开发经验中,很多地方将特色理解为奇异或是美景,这种方式在最初有一定效果,但时间一长,游客对之兴趣变淡,直至无人问津。事实一再证明,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只有具有特色的东西才有持久的生命力。因此,要突出开发特色,就要在开发过程中集中优势力量重点开发本民族最具有代表性的项目。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开发上,必须注重突出特色,选择一到两种最能代表本民族文化的事物进行开发,注重保持文化的原味性,严禁对民俗文化进行商业化加工。

(二)注重文化保护

文化保护是民俗文化开发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民俗文化旅游有持久生命力的保证。文化保护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政府加大保护力度。政府是民俗文化开发的组织者和最大受益者,对民俗文化进行保护性开发就是维护政府的利益。而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大潮,如何使民俗文化的发展不受影响或少受影响是各级政府民俗开发工作的重心。从当前来看,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开发过程中对民俗文化进行合理的规划,保护民俗文化的纯正性。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开发与保护,首先需要明确本民族代表性的体育文化。如蒙古族的代表性体育项目摔跤和赛马,以举办大赛的形式在蒙古草原进行,最后以每年的那达慕大会达到顶峰。此外,许多少数民族对自己的传统体育文化进行了调查与整理,通过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相关比赛的举办发扬本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培养相关的体育人才。二是当地少数民族人民要有本民族文化的保护意识。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使得少数民族人民受益,要使这种益处长期存在,必须要对传统文化进行保护。首先要学习本民族文化,了解本民族文化,学习和了解本民族文化是对文化的最好保护,通过一代代的传承,使文化得以继续发展。其次是热爱本民族的文化,宣传本民族的文化,通过将民族文化进行传扬,实现民族文化的保护。

(三)加大宣传力度

酒香也怕巷子深,民俗文化旅游同样如此。作为一项与政府和少数民族人民利益直接相关的开发项目,其目的就是为了盈利。因此必须要让游客知道,到此地来消费,加大宣传也就变得十分必要。首先,加大宣传可以扩大民俗文化的知名度,让更多的游客能够了解,为后期积攒了游客资源。其次,加大宣传可以让民俗文化得以继承和发展,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民俗文化的魅力。基于此,可以采用电视、网络、广播等现代的传播媒介进行宣传,增加人们对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认识。

总之,民俗文化是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的文化积淀,是少数民族最重要的文化之一,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当前民俗文化旅游快速发展给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生的冲击,基于民俗文化保护的角度,在旅游开发中应突出开发特色,注重文化保护,加大宣传力度,在保护文化的同时也实现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毛晓峰,杨次榆.渝东南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9)

[2]余小平,李率文.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化转型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0(5)

[3]张新辉,朱梅新.新疆少数民族地区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模式[J].体育科学研究,2009(2)

[4]王光炎.西部开发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建设的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5)

相关期刊更多

中国牛业科学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人与生物圈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科学院

采写编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河北省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