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医院的医疗风险管理方案

医院的医疗风险管理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医院的医疗风险管理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医院的医疗风险管理方案

医院的医疗风险管理方案范文第1篇

对于医院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广泛开始,并且在2000年之前逐步开始实践的探索,美国和欧洲国家相对走在前列,目前香港特区医院对于医院风险管理也有了切实可行的探索。BettmanaM.A.最早将风险管理即RM的概念引入医院管理方面,其中最先发展的便是医疗与保险行业的合作,而风险转移在医疗风险中的应用作为其理论基础也在美国被广泛接受。香港医疗管理局从1997年开始,试行了一系列医疗风险管理的制度与措施,并且也有了一定的实践成果。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医疗风险的评估已经渗透到医院各个部门与科室中,在大陆开始引进医院风险管理时,RM在医院风险中的理论研究已经较为成熟,但由于一开始仍缺乏实践指导,早期的中文文献以引进理论的可行性分析为多,至2009年以后,部分大医院开始将风险管理理论运用于实践,对其理论的研究也更加细致。

二、医院风险管理的理论研究

1.医院风险的定义。

医院风险是指某些潜在的事件,可能会威胁到病人安全,或者消耗医院额外资源的事件。前者也可以具体论述为医疗损害风险,指在医疗诊治过程中,由于可能出现的医疗事故、医疗差错、医疗意外给受治者带来的人身伤害甚至死亡的风险。由于两者侧重点不同,针对后者的风险研究最先引入风险管理概念,而实际上前者是后者的诱因,因而目前越来越多针对医院风险管理的研究开始侧重于前者。

2.医院风险的成因。

医疗行业始终是一项走在科学前沿的行业,这就导致了医生职业高技术含量的特点。笔者认为,由于普通人群很难在短期掌握大量的医学知识以至于在医疗过程中,病人对于医疗难度的估计很难达到准确,所以往往会对潜在的医疗风险估计不足。而客观上任何临床医学活动都存在着医疗损害风险,并且必然存在着一定的意外或死亡率。而这一种必然产生的医疗差错和病人不合理预期之间产生的矛盾,往往就是医院风险产生的原因。比如患有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可能会因与疾病有直接关系的心律失常而导致死亡。又如癌症病人可能需要服用已知有毒性及会危及生命的化疗药物,尽管效果较好,病人仍有可能因中毒致死;再加上治疗前的解释不足或病人的家人难以接受丧亲之痛,则事件很可能被视为医疗事故。另外除了诊疗程序的内在风险外,人为或系统因素也会增加组织风险,产生了整个医疗程序的总风险。比如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沟通缺乏技巧,对病情和风险解释不足,还有例如统计学证明,肝脏活组织检查出血率为0.15%,其中有的并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止血。

3.医院风险管理的特点。

医院风险是难以彻底规避的,而且一旦出现往往具有风险水平高、事先难预测、其损失频率及程度难测量、后遗症多、处理难的特点,并且处理难度很大。例如:输血传染的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病毒(HCV)在80年代透过输血传播,而这种病毒1989年才被发现。检测血丙肝病毒的试剂,则到1991年才面世。这使得一些需输血的病人即使在那时输入的经过检验的“干净”血,但却因此原因染上丙肝。

4.医院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在当今社会,医疗卫生行业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行业的重要性由此可见。而任何项目的重要风险处理失当都可能导致医院经营的失败,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及医院的消亡。而通过合理的风险管理,一方面可以树立医院和医生在患者心中的良好形象,避免医疗纠纷,也能进一步提升医疗质量,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

三、医院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

医疗风险管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涉及到整个医院运用过程中涉及到的各个领域。目前针对风险管理的研究已经具体到某一项具体的手术或者科室进行风险规避和风险转移等。以下仅罗列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部分研究内容。

1.设备与器材。

设备与器材属于折旧与消耗品,并且往往在医院运营成本中占据较大的部分。与此同时,耗材中的一部分器材还可能造成院内感染隐患,这就是之前所说的医疗损害风险。鉴于设备与器材的风险管理同时设计两个方面,在评估其风险时必须兼顾潜在的医疗损害风险。目前国内医院的医疗器械大多数统一由医院供应中心管理,而医疗器械在出厂到最终应用的途中经历较多环节,即使只考虑医院的环节,在入库检查、储存、发放等各个环节均可发生包装损坏、灭菌不合格、表示不清、失效等等风险。这其中较为典型的就是一次性无菌注射器的管理。ZhuL等对目前中国由注射相关器械导致的医疗风险的研究认为,目前中国和用药错误有关的医疗损害中大约三分之二和注射过程相关,而注射相关器械的选择使用等方面的失误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进行风险规避的讨论中,医院方面在验收方面的投入急需提高,对于可能会直接接触病人导致医疗风险的耗材需要专人进行养护和保管查验。另外一方面,大型设备的风险管理则更加接近企业中的投入产出成本风险管理。医院对于大型检验或者治疗设备的购置一方面要考虑其折旧成本,另一方面需要考虑不断更新的医疗检验技术。

2.药品。

目前国内对于药品的风险管理水平远远低于美国医院的水平。尤其在目前中国对于药品销售改革的基础上,不断改变的政策使得风险管理的研究很难开展。在部分省市实行的药品零差率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医院对于药品的风险成本,但药品与商业医疗保险的结合在目前发达国家的应用已经相当成熟,处于过渡阶段的中国最终很可能也会走向商业化的药物保险。另一方面,和医疗器械不同,药品的有效性以及使用风险多数由药品的生产公司以及研发公司承担,医院在其中承担的仅仅是不合理用药造成的医疗损害风险,这方面风险的规避则有赖于临床医生的专业水平,医院的风险管理在其中不占据主导地位。

3.手术及高危险性治疗。

外科手术以及其他高风险的治疗方式在医院医疗损害风险中虽然不占据数量上的多数,但一旦发生医疗损害其占据的风险权重却居高不下。一方面个体的异质性决定了医疗方案的不可复制,而医生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层次不齐,医护人员责任心和工作态度等软性指标,都增加了原本就具有较高风险的治疗方法造成医疗损害的可能性。国内外目前对于这方面风险规避的研究还较少,一方面可能由于其弹性较大,很难系统制定规避的方案,另一方面由于其产生的风险成本很大,也难以通过商业保险的方式转嫁风险。

4.医疗护理综合。

医疗护理安全管理是医院风险管理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医院的主要职能是对患者进行诊治和医疗护理。因此医疗质量的高低是医院风险的主导因素之一。对于医疗护理业务的管理主要是对医护人员的管理。香港明爱医院对于这一方面的管理有如下措施:(1)促进院、科两级专业技术责任制度;(2)实施临床程序守则以减少不同单位临床做法上的差异;(3)实施急症分流制度;(4)制定药物使用安全手册,药物标签自动化,出版药物新知识,提高医务人员对药物事故的警觉性;(5)减轻一线医护人员工作量,加强对临床部门的业务支援;(6)统一医疗记录表格;制订医疗记录管理标准及手册;(7)设立感染控制小组;统一感染监测和呈报制度;制定感染控制评审机制;(8)推行全院的医疗、护理素质与质量保证计划。

5.应对投诉与纠纷。

大陆近年来医闹较为严重的医疗纠纷甚至杀医事件屡见不鲜,和大陆医院在这一方面缺乏必要的探索有关。而这一方面可以参考香港特区医院的风险管理方法。香港特区的大部分医院通过以下四种途径进行管理:(1)设立药物咨询电话热线;(2)制定投诉和反馈机制,有效监督服务质量;(3)推广病人约章以及有关病人的权利和责任教育;(4)通报公众投诉摘要和病人建议。

6.财务风险。

目前中国的公立医疗体系下,公立医院自负盈亏,因而必须走向市场化,医院所有的经营决策都以医院会计核算为依据,在经营决策实旌过程中财务部门合理的控制是不可或缺的。结合中国国情,李健华等人在文献中提出了医院财务风险的几点成因:(1)外部环境的影响。(2)风险意识的淡薄。(3)财务决策的失。(4)会计制度的局限性。(5)财务活动的复杂。(6)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王楠等人则提出应该量化医院财会对财务风险的评估指标。目前主要采用总资产收益率、所有者权益收益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资金安全边际率、速动比率、应收款周转率等7项指标来进行检测。这七项指标中任何一项的较大波动都被认为可以独立提示较高风险的产生。

四、国内医院风险管理的局限性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发达国家医院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和操作。目前国际上对于医院风险管理大多采用企业风险管理的理论结合实际进行实践。下面简单介绍荷兰、美国和德国进行医院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并通过这三个案例对于中国现状提供借鉴。

1.荷兰:

据统计,对病人造成致命性或永久性伤害的医疗差错,仅占医疗差错总量的小部分(如上图)。所以必须认真分析并找出所有差错发生的主要环节和原因,防微杜渐,才能做到有效防范,并从根本上减少差错。“ShellerBeter”计划首先要求各级医疗机构查找和总结差错发生的主要原因,之后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实施安全管理系统(SMS):SMS来源于shell公司风险防范管理系统。其主要实施框架如右图。它的主要内容是风险清单和医疗差错及不安全事件报告系统。

2.美国:

医疗风险管理程序主要借鉴其他行业,包括四个阶段:医疗风险的识别(MedicalRiskIdentification)、医疗风险的评价(MedicalRiskMeasurement)、医疗风险的处理(MedicalRiskHandling)以及医疗风险管理效果的评价(MedicalRiskManagementEvaluation)。这四个阶段周而复始构成一个风险管理的周期循环过程”。风险的识别和评价通过医疗机构历年数据的回顾性研究,分析测量以确定导致医疗差错的可能因素,从诊疗护理过程和保健传递系统中寻找可能需要改进的地方。然后对风险可能发生的各个可控方面进行干预、教育和鼓励行为改进。最后通过一个持续的评估测量报告系统收集信息定期进行效果的评价。

3.德国:

近年来,德国多数医院引进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事件报告系统criticalincidentreportingsystem,CIRS以评估医疗实践潜在的风险。这个系统的目的在于发现潜在的风险并且进行改变削弱风险。这个报告系统分为三个步骤,第一阶段为发现风险,第二阶段为改善以及修补风险,第三阶段为调整进一步降低类似风险的发生。具体关于CIRS的理论借鉴BillBrewer在企业管理中提出的CIRS理论。

五、医院风险管理未来的发展方向

1.医院风险管理的理论研究。

与西方发达国相比,我国医疗机构对医疗风险的认知虽然还很有限,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尚未形成,但广大医院管理者正朝着积极的方向努力。在管理实践中,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对医疗风险的基础认识上,需要结合国情因而学术界目前仍然没有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二是由于缺乏具有执行力的大型医院进行实践研究,对医疗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深入;三是医疗专业的立法尚未健全与完善,医疗风险引发的医疗纠纷处理尚未有专业的医疗法律依据等。这些问题还有待于在临床实践中不断研究探讨和解决。

2.医院风险管理的风险规避探索。

我认为,对风险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进行风险的合理规避和转嫁,就中国的商业医疗保险的现状看对医院风险的商业保障在中短期内很难实现,因而规避风险就显得更为重要。郭文梅等人提出应该从内部审计的层面入手进行医疗风险的合理规避,审计内容既包括对医护人员风险意识的评估,也包括对医院硬件设施的管理。医疗的施予主体为医护人员,但目前国内外专门针对医学生风险教育的专门课程很少见。所以这一方面的统计资料较少。我国现行的医学教育模式遵循的是基础理论课一桥梁课一临床课一见习一实习的模式,由于教学计划安排、师资力量等原因,风险教育处于一种随意的状态,医学生缺乏对风险的感性认识。李艺虹等人认为临床实习生对医疗相关的法律知识了解甚少,对《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侵权法》等也不太清楚,法律法规意识淡薄,是导致目前医疗风险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而参照美国的医学生在学习阶段已经基本形成了医疗风险的承担意识,得到形成在日后遇到风险评估以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时就有很大的帮助。

六、结语

医院的医疗风险管理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医院 财务风险管理 存在的问题 措施

医院财务风险主要是指由于各种不确定、有关财务活动因素的存在,使得医院的财务收益偏离预期目标,一旦医院财务活动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就有可能导致财务风险的产生。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医疗体制深入改革状况下,医疗市场的激烈竞争,也使我国医院在经营上存在许多问题,从而导致财务风险产生。而医疗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民生问题,且医疗体制改革顺应民意,也会加速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为了改善我国医院财务管理状况,有必要分析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及避免措施,从而确保医院正常、顺利发展。本文主要通过论述目前医院财务风险管理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规避我国医院财务风险管理提供一定理论指导依据。

1. 医院财务风险管理现状

目前,我国医院财务管理尽管取得一定成效,但总体效果仍不容乐观。尽管政府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上加大了投入,但整体上其投入力度仍然不足。我国人口众多,但医疗卫生总费用所占世界医疗总费用的比例却是很少,仅为3%,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医疗事业上的投入也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且公立医院所体现出的公益性也越来越得不到体现。此外,财务管理盲目化,财务人员素质相对较低,管理意识较为淡泊等,也是产生财务风险的因素。财务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财务管理层次,素质低的就不能及时发现财务管理中更深层次的问题,从而不利于医院在医疗市场竞争水平的提高。这些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加大了我国医院财务风险管理工作难度,不利于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也不利于医院自身的顺利运转和正常、健康发展,应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2. 医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财务管理目标取向较为模糊

目前,我国政府在对医疗卫生事业上尽管加大了投入力度,但究其总量来说,仍然不足。政府资金投入的不足,已使得我国公立医院公益性日渐淡化。公立医院一方面要发展自身,追求市场竞争性,那么就会不可避免的为降低运营成本而影响到患者的治疗。另一方面,既然是公立医院,那么就会强调社会公益性,其医院的运营成本就要加大,运营成本的增加,就会影响到医院自身在医疗市场上的竞争。这两方面亦给我们政府和医院带来了挑战。而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大部分医院由于过分强调以市场为导向,其医院财务管理目标已发生了偏差。而医院财务管理活动则会因为目标取向上的偏差受到影响,进而会影响到整个医院的正常管理,严重的可能对医疗体制产生深远的影响,不利于我国医疗体制的改革。

2.2 投资缺乏科学决策

投资决策往往决定权在领导层手里,有时候医院领导层过于相信自己,觉得自己能够控制好整个局面,进而低估或者没看到投资项目的潜在风险。与其他行业相比,医疗服务行业具有自身的特点,如由于缺乏项目的相关分析经验而导致项目工程期长、资金回收慢等现象。相关数据表明,由于领导层认知上的偏差,而做出的一些非理,所导致企业决策偏差,进而造成医院财务风险,这样的现象在大部分医院中都存在。投资缺乏科学决策,这现象的存在往往会给医院财务管理,甚至医院的整体管理带来极大的影响,因此,应该引起医院领导层的高度重视和关注。

2.3 财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财务风险管理意识淡薄

在一定程度上,医院只要进行财务活动,就会不可避免地客观存在财务风险。与财务工作息息相关的财务工作人员,其整体素质,财务风险管理意识的强弱,就会直接关系到整个医院的财务管理活动。而在实际的财务工作中,由于财务管理人员财务风险意识的淡薄而导致的财务风险亦在大部分医院里见到。部分财务管理人员认为财务人员主要工作就是把企业的资金管理好就可以了,那样就不会出现风险问题。也有一些财务管理人员在管理员工时,不能协调好员工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导致医院财务风险的产生。由于医院的财务工作专业性极强,其工作量又大,因此,需要素质较高的财务人员。但是,目前医院更加关注是医疗人员的培养,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关注很少,这就使得一些医院财务管理人员整体素质的地下,以至于不能及时发现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风险问题,且一旦出现财务问题,也不会运用自身知识来解决,从而不利于医院自身竞争水平的提高。

2.4 财务收益分配不规范

医院发展与医院员工之间的利益是相互的,而如何去权衡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就涉及到财务收益分配问题。收益的分配不当,会直接影响到医院的整体经营管理,对医院的发展极为不利。福利分配不公平就会引起医院员工的负面情绪,一方面会影响到人才的停留,另一方面也会影响到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这两者都会对医院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当前,由于各种因素影响,我国医疗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其医院的投资回报率也在不断下降中,这样趋势的存在会直接影响到医院员工的福利,就会出现上述情况。而为了留住人才,多发放员工福利,不利于医院流动资金的周转,从而降低了医院自身偿还债务的能力,一旦有好的投资机会,也会由于资金的周转问题错过,最终影响医院的整体运行。

3. 针对医院财务风险管理应采取的措施

3.1 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建立完善的医院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对医院财务风险管理起到很好的帮助,有利于医院的财务管理及医院整体快速发展。而医院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主要是建立在日常的某些财务指标变化中,我们也可以运用不同的财务分析工具或者一些综合判别的方法,来对潜在的医院财务风险进行识别和预警,从而规避财务风险。首先对于财务风险分析工具,美国爱德华·阿尔曼所提出的财务预警系统,就能很好地预警企业财务风险。但是由于我国企业具体情况不同,因此,在采用财务风险分析工具时,一定要根据我国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加以取舍,合理借鉴。其次,综合判别主要就是利用单个财务风险指标的趋势变化来综合分析其他财务指标的一种财务风险预警方法。该方法可以使医院通过监测部门净资产收益率、收支结余率以及总资产报酬率等指标变化趋势,来进一步考察医院资产获利能力、医院经济效益以及医院发展潜能。

3.2 科学投资

要做到资金的科学投资,首先就要建立科学的决策制度和科学的决策运作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医疗企业决策的顺利实施。因此,在医院投资前,必须要进行各方面的调研,要充分考虑投资方案是否可行,是否必要。如果可行或者必要,那么在施工环节,企业就要严格执行招标制度,对项目进行科学合理施工,要严格实行项目竣工验收环节,这样才能保证投资的最终实行。做到科学投资,才能最终确保企业投资方案的顺利实行。

3.3 加强财务工作人员风险意识

医院的资金流通会通过各个部门相互协调来实现的,医院要发展,单靠财务管理部门来制定一些预警措施和科学决策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制定了预警机制和科学决策,医院的整体资金才会更科学、更规范地得以实现和控制。而作为与财务息息相关的财务工作人员,加强自身财务风险意识,提高自身应对风险的能力,才能确保医院整体目标和长远战略的得以实现。

综上所述,医院财务风险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除了采用预警机制之外,还要进行科学投资,加强财务工作人员的财务风险意识,则有才能更好地规避医院财务风险,并在财务出现风险时及时解决,确保医院能正常并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冯丽敏.医院财务风险管理的分析与应对[J].中国外资,2011.8

医院的医疗风险管理方案范文第3篇

引言

就现阶段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状况来看,虽然已经取得了初期的改革成果,但是从长远发展来看,我国医疗事业中有关于医院财务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部分还需要继续加强,进一步促进医疗卫生系统的完善。在传统的医疗体系建设中,财务管理问题一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这就导致在改革开放进入“深水期”的关键时期,我国的医疗改革事业需要做出进一步的重大战略调整和部署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规范良好的财务管理,有利于医疗机构的健康发展,降低医疗风险。因此,针对医院财务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问题,如何进行科学安排与把控已经成为当今医疗事业改革的焦点之一。本次研究将采用实例研究的方法,“以小见大”地分析存在与我国医疗财务管理中的普遍问题,以期能够更好地帮助我国医疗事业与民生建设进行有机结合。

一、医院财务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经过对现阶段我国医院财务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发展现状的研究,阻碍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问题:

1.医院财务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从业人员资质亟待加强。需要明确的是,为了确保医院财务体系的正常进行,应当对该环节的直接参与者――医院财务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从业人员的相关资质进行进一步的核查与提高。第一,医院财务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从业人员需要从思想上加强对医院财务问题的重视程度,否则就没有办法依据医院的要求来完成既定的工作,耽误医疗改革事业的进行;第二,专业人员应当及时、定期进行业务审核与培训工作,否则将会导致自身工作业务不熟练、工作积极性匮乏等问题。

2.维护医院财务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配套设备不到位。为了进一步配合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趋势,除了要求相关从业人员进一步完善相关知识技能,同时也需要院方从物力和财力上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支持,以期打造一个健全的医院财务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运行和维护体系。具体而言,我国大多数医院已经在门诊收费、药品药房以及住院收费等信息化管理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并且有效地解决了医院长期以来遇到的财政问题;然而,由于相关财务信息化的配套设施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建立,在实际操作中就会产生难以满足现代医院管理需求的负面效果。

3.医院缺乏对财务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有效监督。在相关信息化管理制度和设备已经配套到位的情况下,我国医院还缺乏对财务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有效监督。这种监督不应该仅仅是对医院的内部财政管理问题进行简单监督,而是应该利用信息化的管理技术实现“自上而下”“由内到外”的复合监督体系,从各个层面都加强对于财务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把控。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医院缺乏对财务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有效监督”的重点问题。

二、医院财务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具体分析

针对以上对于医院财务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发展现状与问题的具体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对现行的医院财务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制度做出调整和改善:

1.加强医院财务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从业人员资质。加强医院财务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从业人员资质,应从财务工作人员的素质和技能两方面着手,而不能只追求片面的理论学习。例如,对于医院管理人员而言,要加强自身对于财务管理和风险控制知识的学习,通过定期举办的业务素质和技能培训来提高自身的能力;对于医院而言,则是要进一步支持对于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建设,从思想上重视对这一内容的普及。另一方面,针对现在信息化发展的强劲势头,为了配合医院财务管理体系的进一步信息化趋势,相关从业人员也需要积极学习电子计算机知识,否则将会因为缺乏基本的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化常识,知识陈旧,业务技能不适应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要求。

2.完善医院财务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体制建设。影响医院制度对内部起不到控制作用的关键在于,医院财务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体制建设不健全,因为健全财务管理的机制体制才能保证医院的财务状况沿着既定轨道发展。例如,对于具体的财务问题,需要强调责任落实到个人的重要性,而对有误的负责人进行相应的处罚。其次,可设立一个医院财务工作监督小组,保持制度落实的长期性和真实性。

3.进一步完善医院财务的预算制度。财务预算制度在规避财务风险问题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可以有效分析院内下一阶段的财务收支状况,还能够通过定期评价预算的执行情况,为下一阶段的财政工作做出科学指导。另一方面,为完善风险控制和预警体系,院方可借助第三方机构或专家进行财务预算和风险分析。

医院的医疗风险管理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普外科;护理风险;风险管理;防范方案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8-0484-01

1 引言

随着时代的进步,在生活中人们的法律意识也在逐渐加强,从现如今越来越多的病患及其家属逐渐增强的法律维权意识我们就可以看出来。病患及其家属不再像以往一样只是一味地听从以及信任医护人员,在目前越来越多的医患纠纷与护患纠纷上,我们意识到人们对医院的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护理人员对病患进行医疗护理的过程中,时而会发生一些不安全的事情,医学上称之为护理风险。为了对护理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如今在医院的医疗与护理管理中,正在日渐地注重对风险管理重要性的认识。风险管理是在一种事前预防的管理行为,即及时而准确地预见医疗护理中可能存在的一切风险事故,并根据风险等级的大小合理地制定防范措施。

普外科是医院中比较容易发生护理风险的科室,这是因为来普外科就诊的病患的病种比较多,且病情较为复杂而变化也快,除此之外,普外科的急诊频率还比较高,医护人员的手术数量也相对较多,这些因素都导致普外科相对于其他科室潜在着比较多的护理风险,所以做好普外科临床的护理风险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我科室通过提高护理风险的管理水平,对护理中的各类风险进行了有效的防范与处理,现将风险管理工作汇报如下。

2 在普外科临床中存在的护理风险

2.1 护士的法律意识淡薄:在护理工作中,护士本应该将病患的实际病情、医生的治疗方法及其注意事项、药物使用情况等真实地告知病患及其家属,并且在护理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保护病患的隐私,对病患及其家属进行充分的尊重。但是有些护士的法律意识比较淡薄而且风险意识比较滞后,所以在以上工作中就很难做到位,而且在进行护理记录的时候,也会出现一些漏记、肆意修改等情况,严重影响医护记录的相符性。

2.2 护士没有良好的服务意识:我们知道,在病患接受治疗与护理的时候,如果能得到良好的服务,不但对其的治疗与康复十分有帮助,还可以增进病患与医护人员之间的信任,使双方的关系更为融洽。但是有些护士却不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其在进行护理工作的时候,对病患缺乏一定的耐心与热情,并且也不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关心病患,当病患及其家属对于治疗或护理中的工作提出一些问题的时候,其也不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使病患与医护人员之间的关系趋于恶化。

2.3 护士缺乏扎实的护理技术:护理技术的欠缺的、护理经验的不足也是导致医疗事故以及护患纠纷的一个重要因素。先如今的护士大多比较年轻,不仅缺乏丰富的护理经验,还不具备扎实的护理技术,所以在进行护理工作的过程中,就可能因为其能力的欠缺为病患加不必要的痛苦,而且由于其经验的不足,也不能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及时而准确的观察,不但如此,当发生急诊的时候,由于一些护理没有较强的急救配合能力,导致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的事件也时有发生。

2.4 医疗费用上涨带来的护理风险: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在治疗与护理中使用的一些医疗器械与药物的价格也在上涨,这就给一些经济能力较差的病患带来了一定的经济压力,而且有些费用的使用情况并没有给患者明确地出示给患者,不但如此,有些护士的催款方式也比较生硬而直接。这些都极易引发病患及其家属的不满而致使纠纷的产生。

3 针对护理风险所应采取的防范方案

3.1 提高护士的风险意识:为了提高护士们的风险意识与法律意识,应当定期地为她们提供接受法律与风险的教育的机会。比如安排护理风险讲座、开办风险管理学术会议、针对护理工作中发生频率比较高的风险事故进行分析与讨论等。

3.2 加强护士的服务水平:对护士进行适当的职业道德教育,让她们转变陈旧的思想观念,真正地做到以病患为中心,开展自己的护理工作。培训护士与病患及其家属的沟通技巧,真诚而热心地为病患及其家属提供必要的帮助。

3.3 增强护士的护理技术:为了避免护理风险的发生,增强护士的护理技术也是医院所应采取的之一。可以为护士提供更多的学习专业知识的机会,让她们在牢牢掌握护理技巧的时候也能够做到与时俱进、及时对自身的知识体系进行更新。为了增加年轻护士的护理经验,一些经验丰富的护士可以带那些缺乏经验的护士一起工作。此外,还需指定严格的护理技术考核制度。

3.4 完善风险管理机制: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是有效防范护理风险的有力保障。这就需要医院在建立健全的各项规章制度的基础之上,合理地安排护理人员,并做好对护理治疗的监控。除此之外,医院还应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让病患及其家属充分地了解治疗与护理过程的费用使用情况,加强与病患及其家属间的有效沟通,避免医患、护患纠纷的发生。

4 结果

通过护理风险预防方案的实施,我科室的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法律意识实现了显著的加强,而且护士们的护理技术也取得了很好的提高,在护理工作中的发生的差错越来越少,所以护患纠纷的发生率实现了显著的降低,病患及其家属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及其工作的满意度取得了很大的提高。

5 讨论

由于普外科具有急诊多、病种复杂、病情多变等特点,所以其护理工作的任务就比较重,而且从中潜藏的护理风险也比较多,加强普外科临床的护理风险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医院与护理人员的共同而不断的努力方可对护理风险做到有效的防范。

参考文献

[1] 林霞.普外科加强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与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04(23)

[2] 黄艳青.护理风险管理在普外科临床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3] 赵晓辉,高振辉,张丽.老年病房实施风险管理的做法与体会[J].护理管理,2009(01)

[4] 姚小康,王天朝,胡笑甜.国外医疗风险管理对我国的启示[J].卫生软科学,2011(02)

医院的医疗风险管理方案范文第5篇

摘 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医院之间竞争日益白炽化,所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多且越来越复杂,随时都可能发生各项损失。因此对医院进行全面风险管理可以提升医院内在价值,赢得竞争优势,获得医院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本文从建立医院风险管理初始环境着手,对医院如何进行全面风险管理进行了探讨,以有助于医院风险管理活动的展开。

关键词 医院 全面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

一、医院全面风险管理概述

医院全面风险管理是指围绕医院总体经营目标,通过在医院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管理的各个环节和医疗服务过程中建立并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管理组织体系、风险管理制度体系、风险评估与识别体系、风险信息系统、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系统等,从而达到最佳的风险管理效果的过程。

全面风险管理包括八个要素,即内部环境、目标设定、风险评估、风险对策、内部控制活动、信息与交流、监控,这几个要素来自管理层的方式,并和管理流程整合在一起。在现代管理活动中,风险是一个全面系统的过程,需要医院各个部门协调配合,渗透到医院各个管理层面。

二、创造医院良好的全面风险管理环境

风险管理环境的建立能为医院风险管理构建一个良好的实施平台。鉴于目前一般医院风险管理属于薄弱环节,医院应从培育健康的风险管理文化着手,构建全面风险管理组织构架,培育高素质风险管理人才等多方面,逐步创造良好的风险管理环境。

(一)培育健康的风险管理文化

医院首先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与全面风险管理基本要求相一致的文化氛围,加强全面性风险管理理念,培养全员风险管理意识。

第一,牢固树立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全面性风险管理理念可归纳为两个“确保”,即医院首先应确保其风险管理能够涵盖所有业务和所有环节中的一切风险,所有风险都有专门的、对应的岗位来负责;其次,还应确保风险管理能够识别医院面临的一切风险。

第二,培育全员风险管理意识。为了培养全员风险管理意识,首先要借鉴其他行业和其他医院先进风险管理理念,培养自己的风险管理核心理念,通过各种途径将这些理念传递给每一个员工,并内化为员工的职业态度和工作习惯,植根于整个医院的运作行为之中,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级员工在风险管理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整个医院形成一种风险控制的文化氛围,形成一种风险防范的道德评价和职业环境;其次要通过广泛的风险教育和重视工作中的风险估计来培养所有人员对风险的敏感和了解,在对经营管理中的风险做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系统的风险控制制度和奖惩制度。

(二)构建全面风险管理组织架构

构建全面风险管理组织架构,要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将风险管理职能集中于风险管理部。我国医院可以根据本行实际情况,借鉴国际医院管理经验,建立并推动风险管理组织结构的改革,构建以风险管理委员会为核心,全方位、全过程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并明确其具体职责和权限。

第二,实施风险管理部门管理。医院可以组织实施“风险管理部门垂直管理”,应实行上级医院风险管理部门对下级医院风险管理部门负责人和同级业务部门“风险管理窗口”负责人的直接管理和考核,下级医院风险管理人员和风险窗口管理人员在所管辖的区域和领域内全面监控执行上级风险管理政策,包括搭建运作组织,推广风险管理工具,量化评估与分析报告等,以利于风险管理部门综合归纳各区域、各领域的风险暴露,进行全面风险整合和对冲,实现对整个机构的积极风险配置。

第三,建立确保垂直化管理有效执行的配套制度,包括推行风险报告制和授权制度。要对所有业务流程和关键风险实施有效监控,对重大风险事项及时预警和报告,确保业务流程的顺畅。

(三)培养高素质的风险管理人才

风险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以现代管理学、金融工程学、经济学、数量统计等学科的知识为基础,还引入了系统工程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要求从事风险管理人员应具备较高的素质,因此,医院必须加大风险管理人才的选拔和培养。

第一,建立高素质、复合型的风险管理队伍。选拔或培养有证券、保险、信托、投资等多种从业经验的人才,建立高素质、复合型的风险管理队伍,加强对风险产品和项目的风险识别、度量和控制的研究,致力于高效、全面的风险管理。

第二,建立风险经理制度。医院要建立风险经理制度,明确风险经理的职责和权限,风险经理根据本院风险管理的需要,对医院病人的风险进行识别,决定欠款的管理策论等等,考虑到国内医院目前的风险管理水平,必须要建立相关的考试和选拔“准入”制度,合理界定风险经理职责。在风险经理的领导下,通过培训和教育等多种途径和形式,不断灌输风险管理理念、知识、流程、管控机制和内容,以培养风险管理的专门人才。

三、建立和完善医院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良好的管理信息系统是全面风险管理的基础条件和有效手段,可以为医院收集全面的潜在风险信息,以分析并做出正确决策提供保障。医院要不断加大信息系统建设的投入,而且要使信息系统的开发具有前瞻性和连续性,使信息系统能够涵盖医院所有经营活动,具有准确性和一致性,充分满足医院风险管理需求。

首先,医院应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借鉴其他行业及其他医院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经验,考虑医院内外部环境,利用现有资源和历史数据,构建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涵盖风险监测、风险分析和不良资产处置等风险管理环节。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实现风险管理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评价、预警以及建议方案等生成自动化、传输网络化,尽量减少人工操作,以确保风险管理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其次,应建立相应的组织结构,完善医院工作制度和交流渠道,以确保风险信息充分流动。再次,建立医院对外信息披露机制。制定对外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对信息披露的内容、格式、频度及职责等进行规范,按照由内到外逐步公开的原则,建立系统化、透明度高、及时性强的信息披露机制。

四、进行风险识别

对医院结合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收集风险管理相关方面的信息之后,接下来就需进行风险识别与评估,风险识别是指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对尚未发生的、潜在的各种风险,系统、全面和连续地进行辨识、收集与归类,并分析产生风险事故的原因和过程。医院可以根据自身条件与需求选用建立适合自身的风险识别方法,建立合适的风险识别流程。

医院在进行风险识别时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①风险识别流程与活动指引;②风险识别过程策划及记录;③风险识别技术的适宜性;④风险事项信息库完整性和更新;⑤风险识别活动的评估;⑥医院所有重大风险都应得到识别。

在进行时可以采用问卷调查法、德尔菲法、头脑风暴法、风险专家调查列举法、现场观察法、政策分析法、投入产出分析法、财务报表分析法、业务流程法、背景分析法、分解分析法、失误树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来识别风险。

一般风险识别活动过程如下图所示:

医院将收集到的相关信息输入,然后进行筛选,按其明显程度和重要程度对风险进行排队,不明朗因素作进一步研究,以集中注意力于可能产生重大风险因素上。筛选之后,进行风险预测,掌握风险的活动范围和变化趋势,接下来根据医院的风险症状或后果及可能的因果关系进行评价和判断,找出可疑的起因,并仔细检查,以达到真正识别风险的目的。完成相关风险识别活动后,将风险按经营事项、战略、合规和报告事项分项输出,存储至信息系统中。

五、风险评估

当风险确认后,医院接着要做的就是进行风险评估。

(一)风险评估的内容

医院风险评估的内容包括风险管理者重点关注医院管理层设立的目标进行风险分析和应对变化的整个过程,包括分析它们的联系和活动的相关性。按风险评估的实施步骤可细分为风险计价、风险分析、风险评价等内容,但不包括风险识别和风险应对。在全面风险管理中应将风险识别和风险应对作为独立的实施步骤。风险评估中贯穿始终的是要从可能性和影响两个方面进行评估。医院可以以固有风险和剩余风险为基础,对在识别出的风险按部门、业务、流程或事项等分列出来,评估各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的同时评估机会失去的可能性和影响。

(二)风险评估的方法

医院风险评估的方法有定量方法和定性方法,在具体评估是最好的是将定量方法和定性方法相结合进行。

定性方法包括:访谈、集体讨论、专家咨询、问卷调查、政策分析、标杆分析、有专人主持的工作访谈和调查研究等、过去风险事件总结和分析、同业医院风险事件总结和分析、部门初始风险评估表、医院初始风险汇总表等。

定量方法主要有:概率技术、情景分析、压力测试、敏感性分析、设定基准、统计推论(如集中趋势法)、计算机模拟(如蒙特卡分析法)、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事件树分析等。

在具体流程上风险分析方法如下:

风险辨识可以医院采用问卷调查、流程风险辨识、研讨会、访谈、情景分析、历史事件数分析等多种方法,辨识公司的风险,并对风险进行归类汇总,形成风险列表。

风险分析时相关工作人员可以通过采用专家意见法、历史数据法、蒙特卡洛模拟等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医院风险的动因、影响路径、影响程度、发生可能性、风险之间的相关性等进行分析。

医院在进行风险评价时可以采用两个维度进行评价并明确公司面临的重大风险:(1)风险发生的可能性;(2)风险一旦发生对目标的影响程度。

风险评估的结果不仅可以作为医院制定风险战略的基础,还可以为医院战略制定和回顾提供支持。

六、制定风险管理策略

因每个医院内外环境条件有差异,所面临的风险在特定时期是不一样的,所以要根据不同的具体业务事项和实际遇到的风险状况,制定并执行特定的风险管理解决方案。

首先医院风险管理部门要确定风险管理的目标,以避免风险、避免损失、损失,努力做到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高的安全保障。其次风险管理部门应根据医院风险管理目标,以及医院所面临的特定风险和特定条件来设计特定的一个或多个风险管理解决方案,如下表。

在医院识别的风险发生可能性高且风险一旦发生对目标的影响程度也高时可以选择风险避免或风险转移的策略。而当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风险发生之后对目标的影响程度较低时可以选择风险自留,自行承担风险发生之后的损失,并维持医院的经营。

设计完各种风险管理方案后,风险管理部门应在比较中选择最佳方案予以实施和执行。风险管理方案的执行贯穿于风险管理活动的始终,是一个动态的、持续反馈并修正的过程。因风险具有隐蔽性、复杂性、多变性等特征,可能是风险管理方案随时可能出现各种问题,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及时对风险管理方案的效益和适用性进行分析、检查、评估,做出适当调整才能使管理方案更完善。

七、完善医院内部控制活动运行机制

医院全面风险管理方案确定后,能否得到有效的执行,实现预期的目标,关键还在于加强内部控制,完善医院内部控制活动的运行机制就显得更加重要。医院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医院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经济效益和效果得到进一步提高,实现医院的全面发展。鉴于目前医院风险管理状况,对医院内部控制活动运行机制的改进和完善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牢固树立严格内部控制的经营意识。充分发挥意识的积极作用,做到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到完善的内控机制是医院资金安全、有序运作的前提和基础,是防范各种风险的关键。第二,进一步加强医院的内控建设。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并贯彻执行,坚持内控先行的原则,防止出现管理漏洞。第三是完善医院内控的运行机制。医院必须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内部控制监管机构,加强对各项经营活动的控制。第四是完善岗位权力制衡机制,明确规定不相容职责的分离。主要包括:授权批准、业务经办、会计记录、财产保管和稽核检查等职责。对内控的重要岗位应确保相互制约;明确相关岗位所应采取的监督措施和监督责任;将岗位作为内部审计的重点。

八、建立医院全面风险管理反馈系统

全面风险管理的反馈系统主要由全面风险管理的后评价系统和全面风险管理的修正系统组成。

(一)医院全面风险管理的后评价系统

医院全面风险管理后评价是指医院实施全面风险管理方案后的一段时间内,由风险管理部门对相关部门进行回访,考察医院实施全面风险管理方案后管理水平、经济效益的变化,并对医院全面风险管理全过程进行系统的、客观的分析。

医院全面风险管理后评价的主要内容如下:

(1)全面风险管理决策后评价。全面风险管理决策后评价是评价现时医院所面临的全面风险状况和全面风险管理决策执行的实际情况,验证全面风险管理前做出的风险预测及对医院风险抵御能力分析是否正确,并重新评价全面风险管理决策是否符合医院发展的需要。

(2)全面风险管理方案实施情况后评价。全面风险管理方案实施情况后评价主要是评价全面风险管理各环节工作实际成绩,总结各环节的经验教训,找出每个阶段的工作对实际风险管理效益和预计风险管理效益的偏差程度。

(3)全面风险管理经济效益后评价。全面风险管理经济效益后评价是对实施风险处理方案后医院的实际经营状况进行再评价,并与全面风险处理方案实施前指标对比分析偏差原因,提出改进措施,为今后全面风险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二)全面风险管理的修正系统

全面风险管理的修正系统通过对后评价的结果进行分析,对全面风险管理过程中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予以保留,对不合理的全面风险管理研究指标、方法、决策程序和措施等提出改进方案,并反馈给相关的部门,以不断完善医院的全面风险管理。如对于不合理的风险管理方案应该及时淘汰,并制定更能解决本医院实际问题的新风险管理策略。具体来说,通过明确本医院全面风险管理的主要目的,参考社会平均水平、行业水平、医院特点、产业政策、本医院或同行业历史经验,制定出适合于本医院特点的风险管理方案,以实现预期的经营目标。

参考文献:

[1]3C框架课题组.全面风险管理理论与实务.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8.

[2]高立法,虞旭清.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实务.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

[3]胡为民.内部控制与企业风险管理.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4]申明江,杨芬,赵莉.医院全面风险管理初探.医院管理论坛.2009(08).

[5]张馨梅.医院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立探索.西部医学.2009(05).

[6]赵阿娜.医院药品的风险管理.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9(S1).

[7]何彩云,赵凤舞.加强医院财务风险管理的体会.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10).

[8]李胜.全面财务风险管理研究.湘潭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