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蒙氏课程的设计

蒙氏课程的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蒙氏课程的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蒙氏课程的设计

蒙氏课程的设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蒙氏教育 蒙氏实操 教学实践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1.选题缘由

蒙氏教育法是由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蒙台梭利开创的推广了百年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其教育理论及教育书籍不断完善和发展,得到了世界各地幼教界的普遍推崇和认同,许多国家纷纷设立了蒙台梭利协会及各类培训机构,促进了现代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在日益重视素质教育的中国,以她的思想为基础创立的蒙台梭利婴幼儿早期教育越来越受到家长的青睐。许多早教机构如红黄蓝亲子园、新爱婴早教中心、华夏爱婴早教中心等都引进了蒙氏教育课程,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

从2010年8月以来,徐州幼师进行课程改革,增添了选修课形式,旨在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素养。每个班级每周安排两个课时理论教学;并投入大量资金开辟蒙氏实训室,配有日常生活、感官、数学、语言、科学文化教具1000余件。每周安排学生进行两次实训操作,通过实训活动帮助学生熟悉蒙氏教具的价值及特点,深入理解蒙氏教育的内涵,掌握指导幼儿操作蒙氏教具的教育教学技巧等。我因在求学期间接触和系统学习过蒙氏教育相关内容,并获得了亲子教育资格证,有幸担任了蒙氏公选课教学任务,借此机会进行理论与实践探讨。

2.研究目的

(1)通过理论讲授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帮助学生系统掌握蒙氏教育的相关知识,其一是将蒙氏教育中强烈的逻辑性、灵活地操作性和创造性的工作融入到未来日常的幼儿园教学中;其二是帮助学前教育学生和幼儿教师形成一种蕴含爱与责任,拥有独特与创新性教育思想和理想的精神,即不教的教育思想;以此适应现今亲子教育中对于蒙氏理论的应用。

(2)通过9张教学讲义的设计,平日的课堂教学实录和实训操作的课例分析等有效形式,系统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势与弊端,运用行动研究法,不断实践和反思、改进的循环方式,强化蒙氏公选课的教学效果。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蒙台梭利教育法简称蒙氏教育,由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玛利亚·蒙台梭利创办,她是世界第一所“儿童之家”的创办者,并在实验、观察和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童年的秘密》、《儿童的发现》、《有吸收力的心理》等著作,创设了一整套蒙台梭利教具。在多年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中,形成了独特的教育理念,其独特魅力源于对儿童的充分观察、实验研究与了解,遵守儿童的敏感期,开发儿童潜能,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发展孩子独立、自信、专注、创造等性格和能力,为将来孩子的成长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她的教育理念被誉为“20世纪西方最卓越、最科学、最完美的育儿经典”。

(三)研究内容与范围限定

本研究主要将蒙氏教育公选课本身和每个参加蒙氏公选课学习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课堂教学教案的书写、设计、课堂实录、教后反思的方式,不断强化教学效果;通过调查和观察每个学生的实践操作,既帮助学生有效掌握一门技能,又通过这种教学反馈形式解除理论教学的弊端。

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我的研究还受到很多条件的限制。如仅以幼师课堂为例,因此有区域限制,不能推广至其他地区。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质的研究和量的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完成,简述如下:

(一)文献法

我系统地阅读过蒙台梭利的经典著作,又大量阅读了相关书籍《图解蒙特梭利教育法》、《蒙台梭利标准教具与制作》、《蒙台梭利育儿全书》、《儿童之家——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方法与训练指南》等;查阅中外有关文献资料37个,梳理结果为多数研究都是围绕蒙氏教育思想的分析为主,少数研究有针对性地指向蒙氏数学教育的幼儿园实践探索,这些都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

(二)观察法

每周在两次课堂活动中进行系统的事件取样观察,完整记录学生的蒙氏教具的实践操作情况,进行案例及课例分析,将有利于弥补课堂讲授的弊端,强化教学效果。

(三)调查法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系统了解学生掌握蒙氏理论知识的情况。

(四)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是以提高行动质量,改进实际工作,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研究方法,适合理论和实践研究,这点很符合蒙氏教育公选课的特征。研究环境适用于课堂,教师可以边教学边研究,通过自我反思的形式,不断强化教学效果,本研究通过课堂教学教案的书写、设计、课堂实录、教后反思的方式进行研究。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教学讲义的设计与分析

1.蒙氏公选课的宣传资料,旨在帮助学生在每个学期未能够直接、简洁地了解下学期公选课的基本内容,快速做出选择。讲义内容包括蒙氏教育的目的与意义、蒙氏教育的现状及就业前景、蒙氏教育课程的基本内容。通过此讲义每学期都有150名左右的学生选择该课程,可见所列内容基本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及兴趣点,无须做大的修改。

2.蒙氏实训室管理条例,此内容适用于平日的教学管理。在不断实践中发现问题,并修改如下:分为登记制度、管理制度及借还制度,其中明确规定蒙氏教具操作的内容,并新增了借还要求,比原本的条例更规范和明确,可操作性更强。

3.教学讲义,即一个学期需要学生掌握的蒙氏教育的基本内容。讲义分为六大部分:蒙台梭利教育概述、日常生活教育、感观教育、数学教育、语言教育和人文自然教育。结合实践教学发现,在讲义的设计中,因我的教学特长所限,前四部分讲义内容充实丰富,结合教具实操练习,学生的兴趣点非常多。相对薄弱的语言教育和人文自然教育因教具有限、内容冗杂,大部分学生失去了兴趣。因此,在第二学期的教学中,我调整了思路,进行课程的动静搭配,并对语言教育和人文自然教育的内容做了修改,让其与幼儿园的日常教学相关,让学生主动收集资料,变课堂为游戏化教学。如语言教育中与学生一起利用蒙氏语言教具——泥偶娃娃,创编故事,大家一起探索学习,以此提高教学效率。

(二)实训室实操案例分析

1.学生实操分析

除课堂的正常教学外,每周二、四还分批对学生进行蒙氏实训操作练习。因学校条件便利,设有专门的蒙氏实训室,这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先决条件。在观察记录和指导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对日常生活教具、感官教具的操作得心应手,对数学教具的操作较差。分析如下:(1)日常生活教具,为衣饰架、两只捏、三只捏、倒铃铛、拧螺丝、清扫豆子、穿线板等,内容贴近生活,学生容易接受,并能很好地进行教学延伸设计。(2)感官教具,形式多样、新鲜有趣,教具变化组合性较丰富,学生兴趣点浓厚。如在操作粉红塔时,既可以学小等差概念,又可以进行造型组合,学生练习时创新不断。(3)数学教具类型多样,对于幼儿学习早期数学基本概念,具有良好的启蒙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不能举一反三,操作技巧差。究其原因发现,多数学生的基础数学概念差,不知道如何将知识转化为幼儿能够理解的语言进行操作。

2.学生指导幼儿实操分析

蒙氏教育公选课开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蒙台梭利先进的教育理念的同时,熟练掌握蒙氏教具的操作,更好地实施幼儿园教学。在平日的实训操作中,我要求学生独立设计蒙氏教案,利用幼儿实训室操作时间,模拟教学,以便学生学以致用。可是在探讨的过程中发现学生易出现以下问题:教学语言成人化、教学控制力度大、教学形式单一,这些恰恰与蒙氏教育中不教的教育、探索式的学习相违背。分析原因得知,模拟教学实践时间安排较少、教学辅导力度不够、学生的教学理念与实践相违背等。因此,加强学生自身的蒙氏教具操作练习是首要要求,而后尽量多提供模拟机会,这样才能实践出真知。

(三)调查问卷结果与分析

1.选择题结果与分析

(1)蒙氏教育初知

问卷的第1题,即了解学生在选择该门课题时,是否已经听过或者多少了解一些有关蒙氏教育的知识。其中95.7%的学生听说过蒙氏教育,可见选择该课程的学生是有目的性的学习。

问卷中的第2题(多选题),旨在了解学生获知蒙氏教育的途径,统计数据见表格。由此可见,大多数学生通过学前教育的专业课了解蒙氏教育的相关内容;其次是幼儿园实践、书籍、亲子教育机构,这些说明蒙氏教育理念被广为推崇、就业市场前景好;再次宣传、培训,这些说明蒙氏教育的传播途径是多样的。

(2)蒙氏教育学知

问卷中的第3题,旨在了解通过学习蒙氏教育学生掌握蒙氏理论的基本情况。其中了解一点的选项35个,占52.2%,非常了解的选项32个,占47.8%。问卷中的第4题,考量学生对蒙氏教育是否是创新性的认同感,其中(是)选项67个,占95.7%,(不是)选项1个,占1.4%,(不知道)选项2个,占2.9%。由以上两个题目可知,大多数学生通过选修课还是很认同蒙氏教育这种教育理念的,同时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大多数同学基本上掌握了蒙氏教育的理论及实操要求。

(3)蒙氏教育教学效果分析

问卷中的第五题,(满意)选项55个,占78.6%,(一般)选项15个,占21.4%。由此可见,大多数学生认同本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少数学生认为一般,个别访谈了解得知,课程中基本理论太多,学生难以理解和记忆;实训室实践操作的实践太少,无法很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些数据都为以后的教学效果分析提供了真实数据,也为下学期的备课提供了改进方向。

2.问答题结果与分析

问卷中唯一的问答题是:“你认为蒙氏教育给你最大的启发是什么?”旨在了解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课程学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分析如下:

(1)不教的教育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习惯于灌输式教育,出示教具或材料时总反复强调,一遍又一遍地进行语言提示,生怕幼儿不明白,掌握不好;教学想法多,操作材料多,不敢大胆实施,怕幼儿接受不了,低估幼儿的能力。这样,无形中使幼儿失去了更多操作、发现、探索和思考空间及机会,同时失去了通过交流、尝试、体验,自己克服困难,发现问题——查找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提高的学习愿望,孩子们机械地、被动地完成教师指定的内容,体会不到自己解决问题的乐趣和成就感,无法与同伴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与快乐。蒙氏教育法的独特魅力源于对儿童的充分观察,实验研究与了解,遵守儿童的敏感期,开发儿童潜能,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发展孩子独立、自信、专注、创造等性格和能力。

(2)蒙氏教具

蒙氏教具兼有玩具和教学材料的特点,而且教具具有组合性、延伸性。这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地方。

(3)有准备的环境

蒙台梭利认为,“有准备的环境”需具备以下几个条件:适合儿童的发展水平和节奏;能够使儿童自由操作各种活动材料;活动材料的多寡适度;与成人环境有关联;能够保护儿童并让儿童有安全感;对儿童具有吸引力。在有准备的环境中,幼儿可以自主学习获得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与提高。①这是我们需要借鉴的地方。

(4)教师的作用

蒙台梭利通过教师守则对蒙氏教师进行规范,针对现代蒙氏教学,是否有“蒙氏教师初级资格证”应该是合格的蒙氏教师的先决条件;其次,应该结合新《纲要》中的要求,做幼儿学习的指导者、观察者、参与者,尊重儿童、热爱儿童,用平等、谦逊的态度协助儿童的成长,使儿童在环境中自我学习、自我建构、自我完善;再次,运用蒙氏教育的先进理念,积极投入到学习和研究中,不断提高教科研能力,探索开拓新的教育天地。

综上所述,蒙氏教育公选课的开设具有必要性,它能为学生提供学习理论和掌握实践的机会。然而教学相长,通过这三年的教学,我不断修正教学方案,希望更符合学生兴趣、更贴近市场需求,通过不懈努力,提高教学效率,做一名优秀的蒙氏教师。

注释:

①李淑英.《了解蒙台梭利,了解蒙氏教育精髓》[J]父母必读,2005(3).

参考文献:

[1]玛利亚·蒙台梭利.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方法与训练指南[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7).

[2]吴金岭.图解蒙特梭利教育法[M].海潮出版社,2008(1).

[3]林丽,曲小溪,王玉廷,宋茂蕾.蒙台梭利标准教具与制作[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3).

[4]曹冬.蒙台梭利教育法在中国的实践与改革[D].山东师范大学,2006.

[5]陈萍.蒙台梭利学前教育思想在中国的引进及其影响[D].山西大学,2008.

[6]鲍亚.蒙台梭利儿童课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

蒙氏课程的设计范文第2篇

题;运用;引入

【中图分类号】 G61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10―0044―01

一、当前我国农村幼儿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育理念落后。长期以来,农村幼儿教育理念被定位在对幼儿的“保”安全、“保”成长上,“教”的内容也只是识字、学数等小学教学内容的延伸,忽视了对幼儿人格的尊重、个性的发展、习惯的培养。

2.师资力量薄弱。农村幼儿园保教人员不仅数量不够,而且还综合素质低,大多都没有接受过幼儿专业教育,缺乏必备的幼教专业知识、技能,再加上普通话水平达标率低,采用方言教学,这些问题都对正处于成长关键期的幼儿来说影响深远。

3.课程内容单一。农村幼儿园课程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标,教学内容以“读、写、算”为主,“放羊式”、“小学化”的问题长期严重存在,忽视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的培养,弱化了幼儿德、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

4.资金投入不足。在1990年至2010年的20年间,我国学前教育经费一直在全国教育经费总量的1.2%至1.3%之间徘徊,财政性学前教育投入占GDP的比例不到1.15%,远低于世界水平。财政资金投入的不足,致使农村优质幼教资源稀缺,乡镇幼儿园设施老化,教具短缺,培训不足。很多农村地区“无园上”、“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层出不穷。

二、蒙氏教育在农村幼儿园的运用

蒙氏教育是以科学的方法为根本的教育,它坚持的原则是以孩子为中心,通过对孩子的深入了解,尊重其人格尊严和成长的过程。农村留守儿童居多,在农村运用这种教育模式可以为幼儿提供一个感觉亲切的生活学习环境,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1.转变教育理念。首先,要树立科学的幼儿观。农村幼儿园要按照蒙氏“以幼儿为中心”的核心育人理念,在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健康放在工作首位的同时,还要牢固树立尊重幼儿人格、关注幼儿差异、发挥幼儿个性和主体性,最大限度地发展幼儿的潜力,树立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和谐发展的科学幼儿观;其次,要树立先进的教育观。要按照蒙氏教育法尊重幼儿内在的需求,摒弃“小学化”教育倾向,培养幼儿适应未来的基本素质;再次,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以“不教的教育”作为教学指导思想,以丰富的教材教具作为教学手段,主张由日常生活训练着手,配合以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丰富的教育内容,让幼儿自发地主动学习,自己建构完善的人格。

2.外引内培,提升师资水平。蒙台梭利教育法在理念体系和操作方式上都与我国传统幼教教育法存在差异。农村地区可以一个学区派出一名园长或是业务骨干到专业培训机构参加蒙台梭利教育培训,通过系统学习,具体操作,全面引入蒙氏教育法,再在辖区内建立蒙台梭利示范幼儿园,对其他幼儿教师进行轮岗培训。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采取考核认证制,以科学合理的激励制度引导督促农村幼儿教师转变教育理念,提升专业素养,切实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水平。

蒙氏课程的设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蒙氏教育;幼小衔接;特点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9―0095―03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玛丽亚・蒙台梭利认为,儿童教育是人类发展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它的目的具有两重性,即生理上帮助儿童个体的自然发展,社会上使其为适应环境做好充分准备。由此可见,科学的学前教育是儿童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基础,也是其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的保障。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一个从生理、心理乃至社会环境都发生巨大变化的转折,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教育衔接会帮助儿童克服身体与精神的双重改变带来的不适,所以如何选择正确有效的衔接方式成为幼小衔接亟待解决的问题。

现如今,学前教育领域充斥着许多教育模式,每种教育模式都有其独立的对教育的理解、教师训练系统、教具教材等。哲学背景下的蒙氏教育在顺应人类自然天性的教育理念中,将儿童自我个性的发展放在首位,它强调每个儿童都有一个独特的发展过程,并在其个性化发展中习得自身能力。秉承着这样的理念,在百家争鸣的教育体系中,蒙氏教育在幼小衔接方面表现较为突出。

一、蒙台梭利教育背景下的幼小衔接特点

1.建构完整自我,社会技能成为入学主导优势

蒙台梭利说,人的内在存有一个精神胚胎,孩子出生之后带有自然赋予的内在的成长法则。在蒙氏教育理念指引下,儿童顺从内在的召唤,听从内在的引领,按照大自然所设定的成长法则不停地进行学习、不断地与人群和社会交流互动,从而发展并最终形成属于儿童个体的独特的自我。这个自我是完整的,包括生理状况、精神状态、情绪起落、认知水平、个性特点、感知觉能力、心理活动和心理空间等。这个自我是独一无二的、有别于他人的,是完完整整属于个体所有的,不受他人控制,不控制他人,自由存在的个体。蒙氏教育的精髓即帮助儿童构建自我,而积极的同伴交往是儿童自我形成的决定性因素之一。[1]

蒙台梭利并不认为肩并肩坐着听其他人讲话的教育是社会教育,她认为真正的社会教育是在儿童确定了自身个性的基础之上并以自由意志交往,形成团结力量,学会考虑他人以及公共事物,并尽自己的责任。 蒙氏教育虽然较为偏重个体,但社会性的培养并没有忽视。Lillard和Else-Quest(2006)在他们的研究中发现,接受蒙氏教育的儿童在进入小学后比接受传统教育的儿童在社会技能方面表现更优秀。[2]这种研究结论也被Kayth(2008)等人证实,受过蒙氏训练的儿童在入学的新环境中会更快地融入班级,掌握更高效的社交技巧。[2]教师普遍反映能够轻易识别接受过蒙氏教育的儿童,即便熟悉的氛围变成陌生的场景,拥有完整且独立自我的此类儿童也能够迅速调整好情绪,在新群体中尽快确定自己的角色,发挥积极作用。

2.尊重儿童认知敏感期,兴趣迁移引领学科学习

儿童不仅在身体、心理以及人格上有其特定的敏感期,同时在认知发展过程中也有敏感期,也可称为幼儿学习敏感期。在这一时期内,成人应该提供儿童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儿童充分学习,忽视儿童的敏感期将延缓儿童发展的速度。蒙氏教育重视儿童的学习敏感期,尊重儿童为有能力的个体。5~6岁儿童正处于数学逻辑、空间感知敏感期及识字、书写、阅读的敏感期,这对儿童进入小学学习数学和语文知识有很大的影响,教师应进行积极引导,将儿童这一时期的潜力充分发挥,那么幼小衔接工作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蒙氏教育善于从儿童的兴趣出发,配合儿童的学习敏感期,满足儿童不同层次的需要。这种在幼儿园保持的学习兴趣会延伸至小学的学习生活中。入学后接受蒙氏教育的儿童数学能力强,认真操作过蒙氏教具的儿童数学几乎不存在问题,儿童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会一直保持乃至延伸至他整个学习生涯。打下良好兴趣基础的儿童,虽然可能在蒙氏园里并没有接受过正规的英语训练,但是兴趣迁移,加之前期的基础,再经教师专业的引领,会使儿童对英语也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学习其他新增课程方面,蒙氏儿童也表现出了特有的积极性,比如思想品德课和小学的校本课程。蒙氏的儿童对环境的感知敏锐,并能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方式,调整学习方法,学习即兴趣,兴趣即学习。

3.自我规则向课堂规则过渡,实现规则意识双接轨

蒙氏教育中的规则是儿童在井然有序的拥有更多自由的活动中自然形成的,它根植于儿童心灵深处,是幼儿逐渐养成习惯的需要,是建立在儿童充分的自由与发展基础之上的。每个儿童都有其独特的自由与规则,幼儿园中对儿童规则的设定没有统一的标准,而是从不同儿童的个性及其发展需要等方面考量。儿童有着一套自我规则,这种自我规则是儿童愿意遵守、能够维持的。蒙氏教育培养儿童建立自我规则,使进入小学的儿童持有着规则意识,能够更轻松、更快地适应学校环境氛围和要求。

儿童的自我规则是独特的,自由中渗透规则,规则中存在自由,蒙台梭利所谓的规则意识是一种内在的自律,这是发自儿童对某些工作的兴趣而培养出对自我的行为控制。蒙台梭利曾说过,很多所谓缺乏自律的孩子,实在是因为缺乏适当的激励而心生挫折,如果把他们放在预设的环境里,假以时日,应该会快乐些,也可学会些许的自我控制。[3、4]由此可见,在对蒙氏教具的操作中,儿童不仅在心智上获得发展,更可使儿童逐步体会到“规则”并非来自教师,而是社会活动的需要,要参与活动就要遵守规则,从而培养了儿童的规则意识。进入小学儿童必须遵守课堂规则,小学的课堂规则非常具体、严格和规范,儿童会在自我规则中抽离出来,将好的部分保留,不恰当的部分摒弃,将自我规则融入课堂规则,进行整合修正,以最快速度适应新的纪律要求,做到自我规则向课堂规则的过渡,实现规则意识完美融合。

4.具备稳定心理能量,专注品质完成由自主游戏到课堂学习的转变

蒙台梭利教具材料使儿童能够在游戏的过程中发现并及时矫正错误,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教具的设计通常在每一种材料上只设置一处问题,因此,儿童可以轻易注意到他们所犯的错误并进行改正,这样能够让儿童更加集中注意力(Oguz & Koksal Akyol,2006),这种方式就是最基本的训练注意力的教育。[2]兴趣、学习环境以及材料的刺激都是影响儿童的注意力和专注力的重要因素,Wanger(1990)研究表明,蒙氏教育对儿童专注力的提高起着积极的影响作用。[2]儿童在规则性教具和预设环境的熏陶下,逐渐具备稳定的心理能量,无论环境如何变化,儿童都能够思想集中专注精神。

儿童将幼儿园习得的专注品质带到小学课堂,虽然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发生本质的改变,自主游戏形式变成课堂学习模式,调查表明小学教师普遍认可蒙氏儿童的专注力。Kayth和Erbay(2010)做了这样一项研究,将5~6岁接受过蒙氏教育的儿童与接受普通教育的儿童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示5~6岁接受过蒙氏教育的儿童的专注能力测试得分远高于普通教育的儿童。许多教师表示小学生课堂思想不集中是新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幼小衔接的难点,大部分儿童在新的教学方式下很难集中精神,经常无法专心听讲,40分钟的课时儿童的专注时间普遍在10~15分钟左右,而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很少出现在受过蒙氏教育的儿童身上。即使偶尔发生走神,经过教师的提醒,也能尽快调整状态,回转思维,蒙氏教育下儿童专注品质完成由自主游戏到课堂学习的转变。

蒙氏教育的根本是依据儿童的发展需要,它使儿童能够发现最好也是最简单的方式去做自己。儿童逐渐形成完整的自我,并且获得良好的社会技能;在正确的敏感期完成质的飞跃,并将探索的兴趣保持终身;在自由中寻找规则,在规则中寻找自由;最后具备专注的品质和稳定的心理能量。儿童这些优秀的品质减缓了幼小衔接的坡度,无论从身体还是情绪上的不适都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

二、蒙台梭利教育对当下我国幼教事业的启示

1.调整教育视角与姿态,诠释全新教育者角色

“教育者”,简而言之就是从事教育活动的人。如果将“教育”理解为“学校教育”,那么这里的“教育者”主要就是指教师。[5]唐代学者韩愈在《师说》中写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古往今来的教育者被指定“教”的使命。蒙台梭利教育打破传统意义上教师的作用,赋予幼儿教师全新的内涵。幼儿教师是自主学习环境的创设者,是学习动机的激发者,是自主学习过程的观察者支持者。蒙台梭利教育理念中的教育建议为幼儿教师指明了方向,教师根据“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因材施教,根据儿童的个别差异和具体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辅助儿童达到他的可能水平,搭建教育支架,挑战有效教学。

根据“教育”的广义定义,家长也具有教育者的身份。蒙台梭利教育对家长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不仅针对幼教工作者,同时也为家长提供了教育契机。模仿是儿童的天性,父母是儿童的重要学习榜样,有了蒙台梭利教育理念的引领,家长的角色功能由“养育”向“教养”转变。家长如果能够正确领会蒙台梭利教育的价值蕴含,树立科学的育儿观,用心观察孩子,多与孩子做有效、积极的游戏与沟通,时刻掌握自己孩子身心发展的水平,与孩子共同学习、共同成长,有利于儿童终身可持续发展。

2.发展多元评价系统

要了解儿童是否得到发展、怎样发展或为什么没有发展,教育评价至关重要。鉴于儿童发展水平的差异,评价方式也应该考虑到每一个儿童的情感、兴趣、习惯与学习方式的不同,呈现多元化的评价形态。幼儿教师与家长应调整心态,制订适合儿童发展的培养目标和期望值,了解幼儿之间的差异,尊重其差异,掌握幼儿发展的需求,满足其需求。

在评价儿童时不适宜采用单一、统一的方法,应以蒙台梭利教育中各领域目标为参考,对每个儿童进行动态评估,帮助儿童制定并实施个体化教育方案或团队训练方案,从一刀切的测评模式转变为个人的成长档案袋,从单一的美术作品袋到涉及健康、语言、科学、社会、艺术五大领域的多元评价采样系统。

儿童的发展是动态的、发展变化的,评价系统应一改静态简单的模式,发展为横向五大领域全面评价、纵向各阶段跟踪记录的多元化综合评价系统。

3.形成政府、幼儿园、小学、家庭四位一体合力,探索幼小无缝衔接新出路

防止和克服“小学化”倾向,是全面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重中之重。而“小学化”倾向形成的原因之一在于幼小衔接工作存在纰漏。蒙台梭利教育就家园共育方面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提高教师与家长科学施教的能力与意识,而且让教师与家长对幼儿的学习与发展达成了基本的共识,增强了“家园共育”的合力。[6]然而蒙台梭利教育在解决幼小衔接问题上还没有明确结论,比如蒙台梭利教育与《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识字这一方面存在衔接漏洞,入小学前需认识1600个汉字,该类目标可能无法达成,如果这种类似问题不解决,那么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幼儿园小学化。

完善蒙台梭利教育内容,与小学课程接轨是解决幼小衔接问题的关键之一,政府应加强监管力度,督促相关部门加强对幼小衔接的关注。政府不仅需要对学制的衔接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同时更要为学前教育法规的建立提供支持和保障。要实现幼小无缝衔接,同时需要幼儿园、小学、家庭的努力,一方面增进家园共育和幼小双向合作,另一方面也要开辟小学与家长对话的平台,三方互相沟通交流,彼此理解支持,保证幼、小、家三方合作的顺利开展。以政府为主导,将影响幼小衔接的其他三大因素有机整合,只有凝结政府、幼儿园、小学、家庭的智慧,形成四位一体合力,才能开创幼小衔接新局面。

幼小衔接并不意味着彻底改变,而是如何把握幼儿园与小学的落差,找到恰当的契合点。如果能够正确运用蒙氏教育,真正理解和领会蒙氏教育的精髓,才能让儿童在新环境中继续做自己,自然过渡。

[参考文献]

[1]Cosgrove,S.A.&Ballou,R.A.A Complement to Lifestyle Assessment:Using Montessori Sensorial Experiences to Enhance and Intensify Early Recollections[J].Journal of Individual Psychology,2006(01).

[2]Gokhan KAYILI&Ramazan ARI.Examination of the Effects of the Montessori Method on Preschool Children’s Readiness to Primary Education[J].Educational Sciences,2011(04).

[3]毕艳红.蒙台梭利教室中的规则与纪律教育及运用[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02).

[4]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蒙氏课程的设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就业导向;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10-0067-01

基金项目:新疆伊犁师范学院教改课题编号(JG201151)

全国各地不论是发达城市还是边远小镇,都存在幼师师资的缺口,由于幼师毕业生数量远远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用人单位非常需要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我院学前教育专业办学7年来,虽然起步较晚,但是由于善于学习、不断汲取全国各地学前教育专业兄弟院校的办学经验,能够紧紧围绕幼教行业需求的人才模式进行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学教法研究和改革,并且敢于接受和尝试新的教育理念开展教学实践,不断指导学生朝着适应性人才方向努力,培养出了一批批优秀的、全面发展的幼教人才。因此,我院培养的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从刚开始的无知名度不被关注,到渐渐被本地区的幼儿教育行业认可,直至近几年受到了全疆各地用人单位的好评,订单逐年增多,有的学生参加完面试可以拿到四、五份录用通知书,造成毕业生供不应求的现象。面对我系学前教育专业的办学规模扩大,我们也在不断推陈出新。下面谈谈这几年我们办学的创新模式及改革实践,与大家交流。

一、不断调整和完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我系科学合理地安排理论课和专业技能课,并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及师资培训和实验室建设。

二、特色教育的创新

通过市场调研与分析,我们发现幼儿教师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不再是传统教育下的幼儿教师。用人单位需要学前教育专业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行业的需求就是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在特色教学上,我们主要做了以下教学尝试:

1.双语教学(汉语和哈语)

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少数民族学前教育。通过我系08级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新疆伊犁、塔城、阿勒泰地区城镇乡村“支教”实习反馈的 “语言不通”意见,我们教研室及时在第四学期增设了汉语课程,提高学生的哈语水评,为今后考取双语幼教到乡村工作创造条件。

2.开设《幼儿英语》教学法

在一次市场调查中,我们了解到有几位中英文幼儿园的园长和奎屯市、独山子等地的英语培训机构校长反映,需要几名学前教育专业的、英语好的学生。考虑到目前有许多幼儿园对学前教育专业英语好的学生有需求,因此 ,我们外聘了幼儿英语教法老师开设了这门课程,主要讲授幼儿英语教学法。

3.蒙特索利教育

蒙特梭利在世界风靡全球,我国各地也开办了许多蒙台梭利幼儿园,内地及新疆的幼儿教育行业对蒙特梭利教师的需求有很大的缺口,我们看到这也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一条就业之路。我们先到中国蒙特梭利教育协会总部进行学习,与全国幼儿园园长、教师交流探讨,然后在新疆蒙特梭利教育协会建立了一系列实习实训基地,还邀请蒙氏教育高级讲师来我系开展蒙氏教育专题讲座,感兴趣的学生利用假期参加了培训,考取了蒙氏教师资格证书,具备了当一名蒙氏教师的资格。新疆蒙特索利教育运管中心不仅为学生实习实训提供条件,而且每年录用一批毕业生,就这样我们为毕业生就业打开了另一扇门。

4.情境课堂教学

根据《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与指导》系列教材,包括总论和五大领域的教学,我们教研室要求任课教师以班级为单位,以宿舍为小组开展五大领域的课堂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教案设计、活动组织、语言表达、师生互动等教育教学能力,开展 “讲课比赛”评选出讲课能手。通过见习一个月,“支教”实习四个月,在毕业前学生们都可以顺利完成课堂教学的工作。

5.儿童童话剧表演

在每年“六・一”儿童节和元旦,我系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就会自编自导、配乐、制作舞台道具,演出经典剧目《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红帽》等儿童童话剧。

三、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技能训练

为了培养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我们在教学工作之余开展了一系列课外技能的学习和比赛,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比如:第一学年第一学期开展“儿童歌曲演唱会”;第二学期组织学生参加“幼儿故事比赛”和“诗歌朗诵比赛”;第四学期开展“儿童画展览”;第五学期进行“艺术化教案设计比赛”;第六学期举办“五项全能大赛(包括钢琴、弹唱、舞蹈、讲故事及双语展示)”和毕业生“绘画及手工作品展”。

四、实习实训基地

我院学前教育专业和奎屯、独山子、克拉玛依地区的多家公立幼儿园、办学规模较大的私立幼儿园,以及乌鲁木齐几家知名度较高的大型幼教集团签订了协议,建立了实训基地,学生不仅可以在单位实习,优秀学生还会被优先录用。

五、以应聘内容为教学内容的分组式教学

根据历年来招生单位和伊犁州各地区招聘考试的内容,我系在第六学期为毕业生进行了以应聘内容为教学内容的分组式教学,对每位学生量体裁衣,进行 “七个一”技能测试达标。内容包括:一份简历(包括使用三种语言:汉语、英语和哈语的自我介绍);一首弹唱曲;一支钢琴曲;一支舞蹈(民族民间舞、儿童舞);一个故事;一手好字和一堂公开课。每位指导老师精心指导,尽心尽责,学生们刻苦训练,准备迎战就业招聘会。

六、拓宽就业渠道,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

蒙氏课程的设计范文第5篇

小班室内亲子活动方案一时间: 20xx年11月12日

活动背景:(为什么要搞这样的活动,对幼儿发展有什么作用)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五谷丰登,瓜果飘香。在这收获的季节里,我们相邀孩子和爸爸、妈妈共同走进秋天,在欣赏和感受中了解秋天的硕果累累,在创意、制作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合作、丰富中体验亲子活动的快乐,提高动手操作的兴趣和能力!

活动时间:20xx年11月12日 下午12:301:30

活动地点:中1班餐厅

活动对象:小1、小2班各10位幼儿及家长;教师。

活动名称:多彩的秋天小班亲子涂鸦创意活动

活动目标:1、围绕多彩的秋天,在创意、涂鸦中展开想象,初步获得涂鸦的经验。

2、亲子共同参与活动,激发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设备:照相机、背景音乐(创意活动时所用)、幼儿洗手的地方、幼儿反穿衣、桌子15张(分成5组,每组4对幼儿与家长)、长凳5个。

2、材料:长绢、各色颜料、油画笔、毛笔、蜡笔、废旧毛巾、报纸等

3、人员安排:(1)顾静敏、倪婷负责材料准备;

(2)吕小红、姚志英负责查找相关资料并主持活动;

(3)沈瑜玮、陈嘉琳负责拍照及相关设备准备,保安协助。

4、安全工作:与门卫沟通好,家长凭通知及接送卡进园。

活动过程:

1、向家长介绍活动相关内容

(1)介绍活动的意义

(2)介绍材料及相关用法(参考图片)

(3)介绍活动规则

2、亲子涂鸦活动

(1)选择参考材料,并结合自己的创意,进行大致布局。

(2)幼儿与家长共同选择合适地材料进行创意活动。

(3)教师巡回指导及个别指导。

三、分享交流

1、请个别幼儿与家长介绍自己的作品。

2、请个别家长说说活动体会与心得。

四、活动结束。

小班室内亲子活动方案二活动目标:宣传蒙氏教育的理念;使家长初步了解蒙氏教法;并通过各项活动,让幼儿感受幼儿园的快乐和温馨以减少宝宝入园焦虑,并且丰富宝宝的课余生活。

活动时间:20XX年12月4日(周六)上午9:30-10:30

活动地点:工业北路博苑阳光幼儿园

活动准备:电脑、轻音乐、光盘、VCD、《舀玻璃珠》教具一组、工作毯、跳圈6个、气球、博苑报刊、签到表、一次性纸杯、水、照相机

活动流程及人员安排:

一、接待:园内播放轻音乐、儿童歌曲。

负责老师:郑庆梅、韩佳

老师在门口面带微笑,热情大方迎接家长入园,并让家长做好入园登记。

二、蒙氏体验课程舀玻璃珠

授课老师:卞梅洁配课老师:郑庆梅

三、户外亲子游戏跳圈

负责老师:林崇菊、孙茂琨

游戏规则:一共有两组跳圈,将宝宝分为两组进行比赛,跳进一个圈,再把身后的圈拿到前边,依次往前跳,往前拿,首先到达终点的获胜,分发气球。(老师与家长在旁协助)。

四、课间操活动

组织老师:林崇菊、郑庆梅、孙茂琨

带操老师:卞梅洁、韩佳

与幼儿一起欢快跳跳动,让幼儿放松自己,做出优美的动作。

五、活动结束

给家长发放宣传资料。并由卞老师解答家长的各方面问题,以及关于蒙式方面的知识。

小班室内亲子活动方案三【设计思路】

父亲的角色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现代家庭中,爸爸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是繁忙、威严,孩子与爸爸接触交流的机会甚少。为此,上中路幼儿园开展了快乐父亲节活动,提供孩子和爸爸沟通交流的机会,增进父子、父女间的感情。

【活动目的】

1、使幼儿知道6月的第三个星期天是父亲节,知道爸爸的艰辛。

2、通过亲子游戏给父子提供交流的机会,增进父子、父女间的感情。

【活动准备】

歌曲录音带、彩色纸、彩笔、鼓、花、羊角球等器械、自制奖牌。

【活动过程】

幼儿配乐朗诵:

父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父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纯洁明净。

父爱同母爱一样的无私,他不求回报;父爱是一种默默无闻,寓于无形之中的一种感情。

师:在孩子们的心中,您是那么的伟大、威武,是他们心中最崇拜和尊敬的人,是他们永远学习的榜样!

1、表演《感恩的心》

2、演唱歌曲《我的好爸爸》

3、亲亲爸爸说说悄悄话4、室内亲子制作《心连心爱心卡》

5、《击鼓传花》家长和幼儿听鼓声同时传花,鼓声停花在谁的手中幼儿说一句祝福的话或表演节目,家长简单介绍自己的工作或家庭中的趣事。

亲子游戏:

1、《小脚踩大脚》游戏规则:宝宝的小脚踩在爸爸的脚上一起向前走,宝宝的脚不能落地,分组进行比赛最先到达终点者为胜。

相关期刊更多

中华文史论丛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武汉大学中国三至九世纪研究所

内蒙古文物考古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内蒙古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