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改善医疗服务行动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根据《昆明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昆卫医〔2015〕16号)及《关于转发2016年深入落实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重点工作方案等文件的通知》的要求,盘龙区卫计局为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计划,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改善服务态度,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现将2016年上半年盘龙区卫计局改善医疗服务计划工作总结如下:
一、优化诊区设施布局,营造温馨就诊环境
为方便患者在我区人民医院就诊,改善患者的就诊环境,盘龙区人民医院对门诊区域加强清洁卫生力度,保持日间随时有清洁人员巡查,保证随时清理地面污渍,特别是水渍;按照无烟医院要求做到公共区域内无烟头,发现吸烟者及时提醒、制止;就诊楼层按照内外划分,便于患者就诊,在门诊大厅增加导诊人员,为患者做就诊指引;增加了ATM机、就诊导向标示,增加了饮水机、笔、纸、轮椅等便民措施,开设了医院日常生活用品的零售部等便民措施,有危险、易燃、有毒有害等物品安全警示标示;医院各区域均有无障碍通道。
二、推进预约诊疗服务,有效分流就诊患者
盘龙区人民医院中医科陈少山医师患者较多,患者常因挂号等发生冲突,医院特聘了延安医院心内科主任姚雨凡、附二院肾内科主任尹丛琦、附一院神经内科主任蒲道学等一批资深专家在我区人民医院定期坐诊,为解决患者冲突,方便患者安排自己的就诊时间,区人民医院重新梳理了各位专家的出诊时间,并征求了各位专家的具体出诊情况,调整了预约挂号机制,实行现场预约,电话预约等形式,并对预约号进行了分时段就诊,也对专家的预约挂号方式调整进行了一个月的公示,目前已没有因为就诊挂号发生冲突,患者满意度提高,现在也正在网络平台上逐步设立预约等服务;对于下级卫生院等的预约转诊,我院开通快捷通道,优先办理就诊、住院等手续,同时对于上述流程,均24小时安排行政值班帮助协调。
三、合理调配诊疗资源,畅通急诊绿色通道
要求门诊办公室对医师出诊时间、出诊信息有全面掌握,医师出诊有调整要求出诊医师提前请假告知,并有替代人员,同时出诊医师调整由门办及时通知挂号处,方便患者选择;对于过去排队比较严重的功能科,医院限期内增加了检查仪器、增加了诊室,增加了专人进行安排登记,门诊患者和住院患者合理分流,调整后大大缩短了功能科室患者的等待时间,同时,保证急诊优先,协调门诊医师对急诊检查的适应征得掌握,减轻功能科室的压力,对有急诊患者优先检查做到解释到位,减少患者的不满。
手术科室推行日间手术,控制平均住院日,提高床位使用率和周转率。全面落实急诊绿色通道,对于特殊人群,医院均实行先救治后付费制度,由医务科及行政值班负责协调、备案,保证急诊绿色通道的畅通。
四、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医院加强了信息建设,在临床科室大力推行电子病历,在电子病历平台中有药品使用查询等共享信息,科室间信息共享;在全员各公共区域、通道均放置医院微导诊二维码方便患者查询医院医疗信息等。
贵州省卫计委医政医管处处长刘志远介绍,2015年7月,贵州按照国家部署制定下发了《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明确从2015年起,利用三年时间,从十个方面改善全省医疗服务。
优化就诊环境。方案从预约诊疗、改善患者就医体验等方面对医院和医务人员提出要求。要求医院简化病人挂号、就诊、交费、检查、取药、住院等程序,减少排队次数,缩短等候时间,实现门诊“一站式”服务,逐步消除就诊挂号候诊时间长、取药检查时间长、缴费报账时间长、诊疗时间短的“三长一短”现象。开设周末无假日门诊、午间门诊、夜间普通门诊、错时门诊等便民门诊,至2017年,全省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将100%开设便民门诊,提供自助预约、挂号、查询、检查报告领取和住院费用查询等便民服务设施。
三级医院预约诊疗率大于50%。全省医疗机构将全面开展电话、网上预约挂号服务,鼓励二级医院开展预约诊疗服务;三级医院逐步增加用于预约的门诊号源,至2017年底,实现全省三级医院预约诊疗率≥50%,复诊预约率≥80%,产前检查复诊预约率≥90%。
与此同时,逐步开展分时预约。至2017年底,三级医院住院患者分时段预约检查比例要达到100%,门诊患者分时段预约就诊率不低于预约就诊患者的50%。
大病进三级小病进基层。方案明确指出将开展急慢分治。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慢性肾病等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由基层医院、专科医院实施治疗、康复、护理、复查、随访,逐步形成社区首诊、医院复诊,常见病在社区,危急重症在医院的有序医疗卫生服务格局。
手机支付医药费挂号、交费。省卫生计生委目前正在打造全省统一预约诊疗服务平台,建立微信、网络及电话等多种挂号方式,对门诊等候、预约诊疗、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和手术前后的患者,可通过新媒体、微平台、告知单等多种形式提供提示服务。
付费方面,除了现金支付外,还将开通诊室内记账、诊间结算、手机移动设备支付等方式,减少患者排队次数,缩短挂号、缴费、取药排队时间。到2017年,实现患者在挂号、划价、收费、取药等服务窗口等候的时间≤10分钟。
完善住院服务流程。方案要求医护人员做好对入、出院患者的指引,做好入、出院手续办理及结算时间预约安排,减少患者等候。如果病人涉及转院(科),当事科室必须及时传递患者相关信息,实现转院(科)医疗服务无缝衔接。
开展优质护理。按照责任制整体护理的要求配备护士,临床护理岗位护士占全院护士比例不低于95%。至2017年,全省三级医院所有病房将100%开展优质护理服务,80%的二级医院优质护理服务覆盖60%的病房。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60%。方案要求至2017年底前,综合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其他类别医院达到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指标。
要求至2017年,同级医疗机构间实现以下检查结果互认:甲状腺功能测定、肿瘤标志物、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丙肝抗体(肝功能异常和术前除外)等5项临床免疫检查项目。实现下级医疗机构认可上级医疗机构检查结果率达到100%。
医护人员态度和蔼可亲。医务人员在和病人讲解病情时,语言要通俗易懂,态度得和蔼可亲,尊重患者,体现良好医德医风。树立医务人员“严于律己”良好形象,严禁带熟人插队看病检查和“关系床”等行为。到2017年实现出院患者对医疗服务满意度≥90%。
妥善化解医疗纠纷。院方设置专门的投诉管理部门和专门人员来负责患者投诉处理和反馈。对于涉及收费、价格问题的投诉,应当第一时间查明情况,一般应于5个工作日内向投诉人反馈相关处理情况或意见;涉及多个科室,需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共同研究的投诉事项,应于15个工作日内向投诉人反馈处理情况意见;对实名投诉举报的处理及回复率要达到100%。
一、统筹谋划,重点突破,全力打好两大任务
(一)坚持举全系统之力,做好“健康、幸福人民”行动
一是提前谋划,广泛组织。按照我县“健康、幸福人民”实施方案要求,提前谋划各项工作,多方面多渠道组织发动,采取多部门协调联动的方式,有计划、抓重点、分层次的开展活动。二是统一思想。树立“抓行动就是抓卫生事业发展、抓行动就是树卫生行业形象”的工作理念,把行动作为推进卫生工作的动力、实现发展的机遇、服务群众的平台、提升素质的路径。以行动的开展破解卫生事业发展难题、带动卫生事业更好更快发展,以卫生事业快速发展体现健康行动成果,实现“两不误、两促进”。三是突出重点。做好健康教育、健康服务、慢性病干预等重点工作。以扎实开展健康服务“三个一”项目为契机,为全县45岁以上居民,每人制定一个健康计划、建立一个健康档案、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对筛查出的“四高”人群进行慢病干预,提供健康指导。
(二)坚持高质量、高效率,完成卫生重点项目建设任务
县中医院整体迁建项目,被列入县委、县政府重点实事工程。年,我们将继续加快前期准备工作步伐,按照相关程序,确保项目如期开工建设。完成门诊病房综合楼及附属配套设施的主体工程建设,确保项目建设进度,将县中医院建成一所设施完备、配备齐全,体现中医特色的医院。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好的就医环境。
二、突出抓好六项重点工作
(一)以手足口、甲流感等传染病防控为重点,全力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一是加强和完善预防保健网络建设。完善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室建设,落实镇卫生院、卫生所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公共卫生职能,加强镇级卫生院预防保健科建设,加强村级疫情报告员管理,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机制,切实将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延伸到乡村和城市社区,构建城乡公共卫生安全网络。二是落实好属地管理原则。把疫情控制在源头,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认真落实首诊负责制,确保我县不出现大的传染病疫情。三是继续实施“预防接种卡证式管理”模式,扎实做好基础免疫疫苗接种工作,接种率达到95%以上,推进疫苗有效接种进度,保证接种安全,形成免疫屏障。四是强化督导检查。进行高密度、多频次的督导检查,切实做到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科学有序,真正使防控工作落实到位。
(二)切实保障新农合制度健康发展,全面提升农民群众受益水平
进一步加强参合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提高服务管理质量,确保新农合制度健康发展是新农合工作的重点。一是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节余”的基金管理原则,进一步加强合作医疗基金管理,确保基金运行安全,严格执行新农合基金专户存储、专户拨付、双重审批制度,规范新农合工作流程,完善补偿模式、补偿核算、审核、登记、兑付等程序,确保新农合基金全部用于农民医药费用报销。认真落实县、镇、村三级公示制度和院内公示制度,定期公示参合农民住院医药费用的补偿情况,自觉接受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监督。二是加强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逐步建立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行为和服务收费监管的长效机制。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行为的规范化管理,监督定点医疗机构严格落实诊疗规范、操作规程和我县新农合相关规章制度,控制医药费用的不合理增长,提高新农合保障能力和保障水平。三是加强新农合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完善扩展延伸服务内容,简化农民报销手续,方便广大农民群众。四是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有计划的对合作医疗管理人员、经办人员和定点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进行政策和业务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保障新农合制度健康发展。五是增强工作的政策敏感性,积极探索并实施新农合门诊统筹制度,学习借鉴试点县区的工作经验,结合我县实际,做好方案的制定工作,为新农合门诊统筹在我县顺利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以强化医院管理为主线,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继续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强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切实保障医疗安全。一是加强专业技术队伍建设,组织开展医务人员基本技能岗位训练,夯实技能基础,提高技能操作,组织实施“科技兴医”和“人才强卫”战略,加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二是进一步加强诊疗项目、卫生技术人员以及医疗技术的准入管理,规范各级医院开展手术的范围和各级医师进行手术操作的权限,保证医疗安全。三是深入开展医疗法规知识培训,增强医务人员依法执业意识、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落实医疗事故责任追究制度,最大限度的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四是提升村级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继续开展村卫生室规范化创建工作,完善村卫生室的各项配套设施建设,改善就医环境,提高诊疗技术水平;强化乡村医生的管理和考核制度,加强技术培训,提升乡村医生的医疗技术水平,规范基本诊疗服务操作,全面提升村级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
(四)以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契机,扎实开展妇幼保健工作
继续深入开展“母亲安全工程”,以“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和“免费为育龄期妇女发放叶酸项目”为契机,降低我县孕产妇死亡率、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提高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一是严格项目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确保项目补助金合理、准确、及时发放,加大督导检查力度,确保重点公共卫生项目在我县规范运作和有效运行。二是积极开展产前诊断、新生儿疾病筛查,做好出生缺陷防治工作。三是加强母婴保健服务市场监管,严格《出生医学证明》管理,继续严厉打击非法实施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的行为。四是加强妇幼卫生信息管理,逐步建立和完善信息直报平台。五是加强宣传、培训和督导,做好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工作。
(五)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公共卫生执法监督工作
一是切实协调联动各相关职能部门,做好日常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有效处理食品中毒引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认真开展食品安全检测及风险评估和预警工作,及时有效的食品安全信息。二是继续深入依法监管环境、放射、学校、职业卫生等工作。三是加大医疗服务市场监管力度,依法规范执业行为,严厉打击非法行医活动,查处违法违规医疗广告,有效净化我县医疗服务市场。
一、质控原则
实行分管院长领导下的护理部-护士长的二级质量监控,加强专项质控和安全管理,促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二、工作目标
1、护理人员“三基”考核合格率(合格分70分)≥100%
2、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合格分90分)≥95%
3、护理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合格率≥95%
4、优质护理质量考核合格率(合格分90分)≥95%
6、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7、消毒隔离合格率100%
8、健康教育覆盖率100%
9、健康教育有效率≥90%
10、医疗废物处理合格率100%
11、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一消毒执行率100%
12、注射室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合格率(合格分90分)100%
13、手卫生依从性≧90%
14、核心制度执行率100%
15、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90%
16、护理差错发生率<0.5%
17、导医导诊出勤率100%
三、护理质量护理安全管理实施方案具体如下:
按照《二级综合医院护理质量评审标准》及《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患者十大安全目标、》《平安医院建设》等要求,进一步完善各项质量标准,提高门诊服务水平。
1、加强导医导诊、分诊护士服务能力的培训,体现我院良好精神风貌。上岗着装整洁、规范,佩戴胸卡,医务人员语言通俗易懂,态度和蔼热情,尊重患者,体现良好医德医风。合理配置门诊大厅人员,有效引导和分流患者。
2、保持环境整洁,营造温馨就诊环境。做好就诊区域环境卫生整治,加强候诊区、诊室、卫生间等环境管理,保持安静、整洁、安全、舒适。达到公共场所无吸烟要求。
3、设置醒目标识。路标、楼层、科室、安全标识指引醒目易于辩认。
4、提供便民设施。完善自助预约、挂号、查询等服务,为患者提供饮水、应急电话、轮椅、纸、笔等便民设施;完善无障碍设施。
5、持续改进护理服务,落实优质护理要求。门诊全覆盖:导医、分诊、注射室等部门,责任护士全面履行护理职责,根据所负责门诊患者的疾病特点和生理、心理、社会需求,对患者实施身心整体护理。注重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加强医务人员人文教育和培训,提高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
6、分诊护士做好分诊工作。执行“一室一医一患”诊查制度,在门诊诊室、治疗室、检查室设置私密性保护设施。保护患者隐私。
7、加强社工和志愿者服务。配合医院完善社工和志愿者队伍专业化建设。积极开展社工和志愿者服务,优先为老幼残孕患者提供引路导诊、维持秩序、心理疏导、健康指导、康复陪伴等服务。充分发挥社工在医患沟通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8、妥善化解医疗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规范门诊投诉管理。提供有效途径方便患者投诉。由门诊主任、护士长负责患者投诉处理和反馈,对于患者反应强烈的问题及时处理并反馈,对于患者集中反应的问题有督促整改、持续改进。
9、加强医院感染控制相关知识培训,认真落实消毒隔离措施,加强皮肤科治疗室、门诊外科检查室、门诊注射室几个重点部门院感管理。严格落实医疗核心制度及技术操作规范,预防院感及差错事故的发生。
10、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宣教常见病多发病及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慢性病和各类传染病防控知识。
11、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为危险、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和放射源等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加大应急处置能力和急救知识技能培训。广泛开展安全教育,以提高门诊病人的人身安全防范意识。告知报警及投诉电话。门诊的应急处置主要是突发火灾、地震、停水、停电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的暴发流行。首先做好应急的培训,做到一旦发生应急事件能正确处理,把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按全管理领导小组,制定好全年护理安全管理工作计划,不断完善门诊部护理安全管理工作制度及各项应急预案。
12、加强各级护理人员的三基培训及急救能力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及危急重症的抢救配合能力。
13、认真落实两级质控职能职责。科室质控小组每周质量自查,护士长每月检查一次,护理部每月进行全面护理质量检查。每次检查有记录、反馈和改进措施,并对重点问题跟踪检查,保证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14、严格按医疗文书书写要求,完善各种文书及表格登记。
15、加强质控人员和护士长能力培养,会应用:五常法、QCC、PDCA等质量管理工具,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一、加快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一)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进一步健全完善改革试点方案,定期调度评估工作情况。规范服务、院务公开、绩效考核、优质护理服务、预约诊疗、志愿者服务、出院病人随访、临床路径实施、新农合病人优惠治疗、远程医疗会诊十项惠民便民措施,在二级以上医院全面推广实施。
(二)优化公立医疗机构资源布局。根据国家、省公立医院布局结构调整指导意见,制定市医疗机构设置发展规划,使公立医院在规划调控下健康、有序、适度发展;重点加强新区、郊区、卫生城区等薄弱地区和儿科、传染病、精神卫生、老年护理、康复等薄弱领域服务能力建设。鼓励、引导和支持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
(三)积极协调有关部门,逐步建立公立医院与城乡基层医疗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形成基层首诊、分级医疗、双向转诊、上下联动的诊疗模式,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方便群众就医。
(四)加强区县医院能力建设。大力实施“卫生强基工程”、“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工程”、县级医院骨干医师培训项目和“基层医疗机构规范服务行动”,提高区县医院的服务能力,争取年底各区县综合医院均达到二级甲等水平。
(五)积极开展惠民、便民医疗服务。继续落实“三免九减”惠民医疗优惠政策,积极实施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肾透析患者救助等惠民项目,组织开展农村儿童白血病、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等重大疾病医疗救治工作,减轻群众负担。
(六)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规范医院HIS、LIS和PACS系统,在二级以上医院推行电子病历试点,积极创建信息化管理示范项目,提高医院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水平,逐步实现电子病历信息共享,区域就医“一卡通”。
二、健全公立医院评价与监管体系
(七)继续做好大型医院巡查。对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建设与发展、医疗服务、医疗安全、经济管理、行业作风等内容进行巡查,帮助医院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加强整改,提高医院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水平。
(八)继续推进“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围绕医院管理的重点环节和重点部位,突出质量、服务、安全和医患关系等重点工作内容,以查促建,纠建并举,推动病人安全目标和各项核心制度的落实。
(九)组织开展医院评价。根据省卫生厅统一部署,紧紧围绕医改中心工作,结合群众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对全市二级以上医院进行评价,并将现场评价与日常评价、专家检查与社会监督等方式密切结合,逐步建立起符合我市实际的、科学规范的医院评价监管制度。
三、加强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
(十)加强市级专业质控组织建设,调整医院感染、药学等质控组织,健全完善质控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各专业质控组织的作用,制定质控标准,加强人员培训,不断提高质控能力和服务水平。
(十一)加强基础质量管理,认真落实《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省病历书写基本规范(2010年版)》和《省护理文书书写基本要求和格式(试行)》,组织开展年全市病历书写技能大赛,规范医务人员病历书写。
(十二)加强科室质量管理与控制,规范科室质控手册,完善医疗核心制度并抓好落实,建立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和告诫谈话制度,保证医疗安全。积极创建医疗质量示范科室,全市三级、二级医院至少60%、40%以上临床科室开展示范科室创建活动。
(十三)加强单病种质量控制,积极推行临床路径管理,提高医疗质量,规范医疗行为,减轻患者医药费用。全市三级、二级医院至少选择10个、5个病种实施临床路经管理。
(十四)认真贯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严格落实医疗技术准入和分类管理制度,做好二级、三级医疗技术的审核申报工作。加强手术分级和麻醉分级管理,严格落实重大手术审批和手术安全核查与风险评估制度。
(十五)强化“三基三严”训练,制定市级临床技能、重症医学等培训基地标准和培训实施方案,明确培训内容,强化培训措施,确保培训质量,积极创建培训示范基地,提高医务人员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
(十六)加强临床实验室管理,严格检验项目准入,加强基层检验人员专业知识培训,落实室内和室间质量控制措施。
(十七)认真落实省综治委等15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医患纠纷预防和调处工作的意见》,加强医患沟通,改进医疗服务,建立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制度,依法保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
四、进一步改进医疗护理服务
(十八)按照省卫生厅统一部署,组织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方便就医,改进管理,提高效率”为主题的优质医院创建活动。
(十九)转变服务理念,在全市二级以上医院推行预约诊疗、志愿者服务、出院病人随访和无节假日医疗服务等活动,推进医疗服务信息和院务公开,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效率,优化服务环境,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改进医患关系。
(二十)转变护理模式,落实基础护理,深化“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创建活动。全市三级医院60%病房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二级医院50%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定期调度工作情况,指导活动开展。做好全省护理服务示范病房考察推荐工作。
(二十一)加强护士队伍建设,加大临床一线护士配置,1名护士分管病人不超过8个,逐步做到医院普通病房床护比达到1:0.6。加强绩效考核和后勤支持系统建设,落实合同制护士待遇。做好5.12国际护士节庆祝活动。
五、严格医疗服务要素的准入与监管
(二十二)认真贯彻《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执业医师法》和《护士条例》等卫生法律法规,严格医疗机构、医护人员等医疗服务要素的准入,做好全国医师、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考务和医师年度考核工作。
(二十三)加大医疗机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无证行医、超范围执业、聘任非卫生技术人员行医等违法违规行为,组织开展全市医疗废物处置和个体医疗机构、分支医疗机构、医疗美容机构执业管理及医疗质量安全治理行动。
(二十四)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许可、校验、变更审核程序,加强现场审核,落实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管理制度,提高医疗机构依法行医、守法执业的自觉性。做好年医疗机构校验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换发工作。
六、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
(二十五)认真贯彻落实《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手术室管理规范》、《新生儿病室建设与管理指南》、外科手术部位、导管相关血流和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做好重点环节医院感染控制。
(二十六)修订完善《市医院血液透析室、重症医学科、手术室、内镜室等四个医院感染控制考核评估标准》,制定《市医院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控制考核评估标准》。组织专项督导检查,加大对重点部位消毒效果检测力度,建立消毒效果第三方检测评价制度。对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进行评估验收。
七、加强药事管理,促进临床合理安全用药
(二十七)组织开展全市卫生系统抗菌药物使用管理专项整治工作,制定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推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二十八)认真贯彻落实《处方点评管理规范》,加强相关人员培训,积极推动医疗机构处方点评工作。继续推进临床药师试点工作,发挥临床药师专业指导作用,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二十九)建立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监测、分析和报告制度,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抗菌药物使用量、使用率和使用强度进行排名和公示,对排名靠前的区县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
八、继续加强突发事件和重大传染病医疗救治能力建设
(三十)加强医疗急救服务体系建设,指导各区县急救站(点)向基层(中心卫生院)延伸,完善全市三级院前急救服务网络,不断满足基层群众对医疗急救工作的需求。
(三十一)加强医疗急救内涵建设,严格落实医疗急救首诊医师负责制,组织开展全市卫生系统“万人大比武”医疗护理急救技能大赛,全面提升急救队伍整体素质和技术水平。
(三十二)加强医疗机构儿科、重症医学科、传染科建设,规范发热门诊、留观室、隔离病房布局和工作流程,落实重大传染病预检分诊、病例筛查、病人隔离、危重病人会诊和集中定点救治等制度。加强医务人员全员培训,提高基层医务人员早期识别和发现重症病人能力。
九、加强血液管理,巩固发展无偿献血先进城市成果
(三十三)加大无偿献血宣传力度,召开全市无偿献血表彰暨血液管理工作会议,研究全面加强血液管理,完善无偿献血工作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巩固发展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