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河道景观规划设计

河道景观规划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河道景观规划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河道景观规划设计

河道景观规划设计范文第1篇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规划背景:茶棚沟源于孔村东,因沟旁曾设茶棚而得名,流经桥西区3公里,原为小黄河附沟,常年干涸,现为桥西区重要的排污干渠。民间传说中,茶棚沟作为邢台古时的主要商贸通道,记载着古时邢台商业、经贸形态发展演变过程。

本区段茶棚沟位于城区西部,西起滨江路,东至钢铁路,东西长约2400米,泉南大街至钢铁路段河道上口宽14.0米,泉南大街至滨江路段河道上口宽12.0米,河道两侧控制绿化带宽度均为30米,绿化景观面积约14.78公顷。

茶棚沟是邢台市区范围内重要的水系,同小黄河、围寨河及牛尾河共同组成城市的内网水系,规划区段为水系的西半部,周围多为城中村和农田。

由于河道年久失修,同时途径村庄距离较长,生活污水随意排放和垃圾乱倒,造成河道堵塞,垃圾成堆,两侧绿化景观极少。

重点对河道进行整治改造,疏通河道,加固护坡,增加河道两岸的景观绿化,增设市民健身设施,辅以灯光、小品、雕塑等,美化城市河道景观。

2河道景观规划设计定位及思考:

2.1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进化史中,河流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

一些滨河而居的村落随着商业的发展而逐渐形成了一个个庞大的城市。但是,伴随着社会的进步,穿越城市的河流有很多已经不再扮演资源和物流通道的作用。由于河流在城市中的功能和地位不同,赋予了她们不同的待遇,对于主干水系,由于富有人文情调和风光而得到重视,滨河地段往往是一个城市商业、文化、休闲的核心地段,在整个城市绿地系统中声名显赫,唯我独尊。

而一些支流,尽管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发挥着作用,但由于地位、名气的不足,往往被人们忽略。有些甚至沦为垃圾河和污水河。更有甚者被城市用地填埋,永久地结束了自己的使命。城市管理者们出于水利安全的考虑,将其定位为行洪河道、排污河道,相邻的绿地也变成功能单一的防护绿地。由于经济的发展,茶棚沟有幸获得了重生的机会,茶棚沟绿地将和周边用地为城市发展发挥更广泛的作用。

2.2重视河流作为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作用 :

从上说,我们应该遵循自然的流变,正确处理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城市长远利益的关系,正确认识可持续的发展观念,并付诸实施。

茶棚沟带状绿地的基础条件有着明显的优势。

第一、除已规划的滨河城市绿地外(指河道防洪堤外城市预留绿地),由于不占用城市建设用地,如将其开发成休闲绿地将会减少大量的投资。

第二、生态条件优秀。每一条河流都是一条生态廊道,尽管在河道沿线上有一些水利设施的拦截,但洪水和带状防护林仍然有效保持了城市与外界元素交流的通道,来自乡间的清爽的空气通过河流廊道。一些未受过污染的河道中,优美的湿地,成片的树林为鱼类和鸟类提供了良好的栖居环境。第三、服务范围广,利于商业开发。一些著名的河流沿岸往往是城市商业繁荣的区域,这是和城市的发展历史相关联的。对于那些次要的河流也同样具有这样的潜力,一条河流蜿蜒几十公里,穿过城市内部不同的功能区域。由于人们天生亲水的特性,一些休闲活动会集中发生在滨水绿地当中。如果以500米为标准的话,滨河绿地可以为相当大的城市面积提供休闲面积,人流的汇集必然能带来更多的商机,因此说提升滨河绿地的功能定位对周边区域的经济会带来很大的帮助。3规划设计构想:

在邢台市打造最宜人居住的自然山水城市的战略思路的指导下,加大园林绿化力度,着力培育城市品牌,提升城市品位。茶棚沟将作为邢台市倾心打造的一张城市名片。本次规划的总体目标——通过3-5年时间的规划与建设,把茶棚沟景区建成一个规划合理、设施完善、景观优美、具有时代特征的精品工程,既能具备河道防护及城市绿化休闲,又能满足城市居民和外地游客观赏。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和旅游资源优势,加强古迹、湿地和环境的保护,规划完善景区外观和内容,协调景区与周边环境关系,建成一个集河道保护、生态旅游、文化展示、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旅游区及休闲区。3.1功能分区:

整个河段规划为三个区:城郊新视野区、历史文化延展区和现代生活景观区。

(1)城郊新视野区,主要为农田和城中村用地并处于河流最上游,和南水北调工程相衔接,驳岸设计为缓坡形式。

(2)历史文化延展区,是规划重点区域,和两个城市公园(清漪园和万柳公园)相邻,增加了此段景观的厚度和深度,同时挖掘茶棚沟的历史文化,通过一些重要景观节点来加以展示。

(3)现代生活景观区,主要为城中村改造区域,周围多为城市居民区,规划中运用小广场、小品、雕塑等景观元素,为人们提供良好的健身休闲场所。

3.2交通组织:

园路是联系各景点的导游线和观赏线,同时还要强调自身的趣味性、观赏性和参与性。

根据河道断面设计特点,沿河景观带规划宽1.2米宽的人行道路,形式以折线路和曲线路为主,连通各个景点广场;河道上的平台景观带通过1.5米至2.0米左右的游览道路贯通,并和沿河景观带通过台阶形式连接,同时景观带外侧规划了3.5米宽的车行道路。

3.3景观节点设计:

本区段滨河景观带规划景观节点26个,以景观植物为造景主要素材,并沿河设置一系列的主题广场、雕塑、艺术小品等,力图在河道纵向上,营造出一种自然生态型的景观序列,在狭长的用地范围内创造出连续、动感的“长幅画卷”的景观特征,保持足够的景深效果。

3.4植物配置

滨水绿化的总体构思应尽可能地多的扩大沿河绿地用地,形成连续性绿化带。在绿化种类上,发展丰富的、多层次的绿化体系,绿化系统中采用树、花、草并茂,并以树为主的原则,增强滨水绿化空间的层次感,使完整连续的滨水绿带既有统一的整体面貌,又有层次分明,富有变化的节奏感,增强滨水空间的视觉效果。

以绿为主,采用常绿树与阔叶树、速生树与慢生树、乔木与灌木相结合,不同花期的草花与木本花卉相结合,使绿地一年四季都有良好的景观效果。

植物栽植要避免过于杂乱,要有重点、有特色,在统一中求变化,在丰富中求统一。

植物的选择要注意适合当地条件,便于日后管理。沿河以垂柳为主,运用其独特的姿态营造滨水景观;乔木类选择适宜本地种植并且病虫害少,有地方特色的树种,落叶乔木如法桐、国槐、白蜡等;观花灌木如海棠、碧桃、紫薇等;草花可选择宿根生及自播繁殖能力强的,如美人蕉、波斯菊等;水生植物如荷花、睡莲等;在立体绿化面可利用地锦、紫藤、爬山虎等。

4结论

通过河道两侧的景观设计,从设计上注重保护、复育生态系统,体现自然和谐共处,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尽量减少铺装面积,以绿为主,融入地方人文特色,保留有价值的现有树木、更多运用符合本地生态条件的乡土植物,营造良好的小气候环境,通过城市河道的景观规划打造集城市“人脉”、“蓝脉”和“绿脉”于一体,由沿河道两侧的众多景观节点串联而成的重要景观带。

参考文献:

【1】《城市绿化条例》(国务院[1992]100号令)

【2】《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建设部[1993]784号)

河道景观规划设计范文第2篇

关键词:城市防洪;滨水景观;河道规划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of the city, the rapid accumulation of a large number of human material and spiritual wealth, but also bring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human settlements. Because of the special effects of wetland system for city waterfront open space and other aspects, to explore the waterfront landscape design method is reasonable and the imminent.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ecology to study the waterfront landscape, provided ideas and methods, the new approach is the current planning and design of waterfront landscape.

Key words: city flood control; waterfront landscape; planning River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引言:城市滨水空间是城市范围内水域和陆地共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城市环境,是以“人”为中心,城市水体为主线,包括其周围与水体密切相关的自然要素和社会要素的总和,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对城市整体布局以及人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一、城市发展中河道防洪的重要性

河道是避免洪水灾害的有效通道,可以在夏季汛期进行泄洪,同时还能够与闸门、水库等协作降低河流的洪峰水流量,达到滞洪错锋、缓解堤坝压力的目的。洪水带来的危害十分严重,例如,洪水会引起流域内生态环境的变化,造成河道改变,水土流失和土地贫瘠等,严重者甚至冲毁堤坝,破坏河岸的植被和建筑,给百姓带来巨大的威胁。河道护岸工程是指利用各种建筑材料或者自然植被形成的保护河流畅通、河道安全的措施,可以控制河流形势,稳定水流,是河道整治改造的重要手段。

为了避免洪涝灾害,我国在河流的防洪设计改造中运用了很多的新技术、新手段,本文对城市河道工程规划方法进行分析,并通过富阳西郊半岛岸线景观工程的滨水景观设计方案作为应用实例介绍护岸工程的应用以及重要意义。

二、城市河道工程规划方法

城市滨水空间是城市有的空间地段,是城市到水域的过渡空间。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是以城市水域( 江、河、湖等) 为中心,对城市滨水空间、设施、环境等所做的相关的规划设计。由于城市水域和野生水域特点不同,河流和海洋性质不同,本文只限于城市区域内河流、水域的滨水景观设计研究。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生态化、人本化、多元化已成为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新的追求目标。

1.生态化趋势

(1)水体护岸的生态化发展

通过多年实践和向发达国家的学习,我国水体护岸设计有了极大的转变,由早期的水泥护岸、石砌护岸到自然化护岸,从真木桩、仿木桩护岸到现在的生态护岸。生态护岸的设计尊重水岸的自然形态,采用自然原有的材料,尽量创造自然的生态河堤。

(2)河道形态向自然化靠拢

城市河道的形态和断面设计方面,起初,城市河道尽可能裁弯取直,河道断面多为相同的矩形断面; 岸边距离水面较远,且有护栏相隔离。目前,河道设计已逐渐向自然靠拢,将自然河道形态的特点通过设计手段加以精炼,并引入河道横截面设计中去。现在简单的矩形或梯形做法已逐渐被复式断面取代,使得河岸景观功能在枯水期、丰水期都可以合理开发利用。此外,双层河道断面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上层明河具有安全、休闲、亲水等功能,下层暗河具有泄洪、排涝功能。总之,根据地形特点设计河道线形,利用多变的河流断面,最大程度地模拟生态河道,已经成为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宗旨。

(3)水体更新的生态化处理

现在一种水质生态化更新与水体景观相结合的“水景观绿化”方法,已经在水景观的设计中得到广泛运用。水量方面,以前大面积盲目地填湖降低了湖泊的调蓄能力,造成城市原有降水和蓄排水之间的平衡关系被破坏,使城市在暴雨时极易发生内涝。如今设计师尽量保留城市水体、湿地,经过精心设计后与建筑环境有机结合的水体景观,不仅具有很好的景观价值,而且具有不可估量的生态价值。

2.人本化趋势

(1)亲水空间的立体打造

现代滨水景观设计更多地考虑人与生俱来的亲水性,将水体与人的精神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以往的河岸设计只考虑防洪目的,建造高厚的堤岸,将人与水远远隔开,而在现在已经能够较好掌握河湖涨落特性的基础上,河岸设计也趋向亲水性。在亲水设计方式丰富多样的今天,设计师们对亲水空间的打造已不仅仅局限于色彩、造型和材料的运用,在岸线的立体化处理方面有着很好的发展。其中包括横向和纵向的立体处理: 横向立体处理打破原有滨水岸线单一的结构模式,结合场地环境设置节点空间,通过广场或者景观节点丰富原有岸线的平面布局; 纵向立体处理则是指利用岸线的高差,通过设立多级平台或台阶以及随水位变化的浮台等方式,丰富空间层次。

(2) 滨水景观设施的完善

滨水景观设计中的人本化趋势还体现在另外两方面:

① 更加注重人们在场地活动中的各种功能需要;

② 加入对行为心理学的研究,体现人与场地、环境的和谐。随着法规的出台,设计师更注重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如残疾人坡道、残疾人卫生间以及盲道的设置等,以形成系统化的景观设施,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同时,一些滨水或是水上的休闲娱乐设施逐渐增多,不但在功能上满足了人们亲水的要求,在视觉形态上也增加了空间的丰富性和趣味性,形成城市滨水空间的开放性节点。它不再以滨水景观的附属出现在规划设计中,而成为了不可缺少的滨水景观节点。

(3)滨水交通的合理规划

步行交通的组织不再局限于以往的形式,而采用建筑首层架空的柱廊,作为联系室内外的步行区,形成内外交融的空间组合;或设置临水空中走廊,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的人行网络,游人可自由地在高度不同的平面上往返,使步行空间更加活跃,并获得多层次、多视角的滨水景观。

车行交通,以往城市的滨水区都设有与河道平行的车行道路,步行者很难便捷地到达滨水区。宽阔的街道和拥挤的车流截断了滨水区与城市的联系,也破坏了滨水区的空间完整性和环境品质。因此,现在设计师更着重于改善滨水区道路,加强道路绿化建设,形成过渡地带,减少过往车辆对滨水区的有害影响。并增加安全、便捷的过街通道,保证二者之间的紧密联系。水上交通是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设计已不仅仅是水路运输,而更多考虑人们利用水上交通工具来欣赏城市景观。设计师开始研究滨水连接点分布、确定视线焦点和结合点、保证通道通畅和建立景观点的连接关系等等,这些还必须同堤内交通枢纽相连接。另外,有水上交通船的停靠码头、沿河主要设施的距离,以及与其他城市区域的便捷联系都是设计师关心的问题。

(4)公众参与理念的深入

公众是环境影响评价的主体系统,然而在多元化的社会当中,公众的利益的分化使得任何人都无法代表整个社会的需求。设计规划工作者只是为部分特殊利益团体服务,因而传统的理性设计欠缺平等和公平性,其技术理论体系也缺乏民主政体和民主决策机制的保障。越来越多的学者逐渐认识到城市规划中的决策应该是政府、专业人员、公众三者相互协调、配合的结果,在规划法规中,公众参与作为一项基本原则,其实施也应受到法律的保护。

三、结束语

滨水景观的生态设计不是某项景观实验工程,不是化妆式的景观小品,而是基于尊重场地现状,尊重当地历史文化,保护恢复滨水自然环境的设计,滨水景观设计应结合生态自组织性、生态地方性、生态恢复性、生态显露性的方法,让生态自己做功,创造宜居环境,体现城市特色风貌。

参考文献:

[1]王泽伟,范楚平,秦汉郡县制对我国政治制度文明建设的启示[J].理论探索,2004,04:97

河道景观规划设计范文第3篇

中图分类号: G322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目前,城市水域空间的规划与改造成为国内外城市景观规划与生态建设的一个热点。其中滨河绿地的功能与景观规划设计是河道综合规划中的重点

1 项目概况

1.1 区位分析

临沂市位于山东省的东南部,东部连接日照,地近黄海,西接枣庄、济宁、泰安,北靠淄博、潍坊。总面积17184平公里,是山东省面积最大的市。全年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属北温带季风区域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3.3,年平均降水量829mm,是最适合居住和发展的地区之一。

1.2 设计范围

规划设计范围包括:河西沂河南大桥至刘家道口,河东北外环至刘家道口桥,工程总长度 32430m,总面积603.45万 m2,其中,保留苗木面积 143.8万m2(占23.8%),铺装面积41.9万 m2(占7%)。

1.3 现状分析

在系统整治市区段河道前,因长期以来投入不足,河道工程存在以下诸多问题:

一是蓄水能力小,湿地面积小;

二是河堤均为土堤,退化严重;

三是由于采沙秩序混乱,河滩岸线游移多变,多处出现塌岸险情;

四是河堤堤顶高洼不平,到处垃圾成堆。

2 滨河景观设计理念与性质功能定位

2.1 规划设计理念

2.1.1规划指导思想

(1)突出水景观;

(2)注重景观意境的创造;

(3)以人为本,服务市民;

(4)因地制宜,体现地方特色。

2.1.2规划 设计原则

(1)生态优先的原则;

(2)滨水空间的重点处理原则;

(3)时代风格的原则;

(4)以人为本的原则。

2.2 性质定位

(1)城市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生态基础设施。

(2)开敞的城市休闲地。

(3)城市旅游系统中的重要观光游览区。

(4)城市的景观大道。

2.3 景观特色

碧水━━宽阔清洁的河道及多样化的水景。

绿树━━以绿树、草坪、花卉为基调的景观带。

风情━━将两岸建筑、绿化融入沂河景观视野中,构成都市景观与乡土风情兼容的画面。

3 临沂沂河滨河景观规划设计

3.1 总体构思

临沂市沂河两岸带状绿地景观规划设计是根据生态性原则、亲水性原则、经济性原则,为临沂提供一个展示城市风貌的平台,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休闲运动的开敞空间。滨河两岸绿地系统根据规划设计理念分成五大篇章、九大广场、十八个园、三十六个景点,设计主题分为敬天篇、创业篇、德厚篇、思源篇和创新篇。

3.2 分区规划

3.2.1临沂市滨河带状绿地景观专类园规划

临沂市沂河两岸带状绿地景观按照分区指导原则以及采用克郎奎斯特分类系统进行分区,形成不同功能与不同特色的各类园区,如月季园、竹园、石榴园、芙蓉园、银杏园、柳园、木瓜园、奇石园等。

3.2.2.主要景观节点和景区规划

把一条河分成数段,每段都设置不同的主题,或者以自然为主,或以历史为主,或以文化为主,并根据主题营建相应的景观,从而达到人文与自然相间,历史与现代相融的多层次景观。

(1)丰收广场

丰收广场位于双岭路尽端,双岭路是出入临沂的主要交通干道。该节点的设计在尊重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广场的形式予以表达,并采用“丰收”这一主题。

(2)七彩广场

七彩广场位于行政中心东侧,用地总面积约为70万平方米,其中内滩面积 52.5万平方米,外滩面积17.5万平方米。

(3)凤凰广场

凤凰广场位于三河口西侧,总用地面积9公顷。设计构思取材于龟驮凤凰城的故事,其构图采用凤凰的抽象图案,喷泉滚水和凤之翼雕塑等形成了富有生机的艺术空间。将河岸设计成曲线圆滑的扇形观光带,由广场伸向河边的六条便捷步道,共同形成一个完整的凤凰图腾。

(4)沂蒙精神广场

设计内容包括入口广场、沂蒙精神雕塑走廊两大部份。跨过滨河大道就可进入雕塑园的主入口广场,首先看到的是在一块巨石中涌出的泉水,巨石上雕刻“思源”两个字,寓意为“饮水思源”,使人们不要忘记 今天的繁荣离不开沂蒙精神。

3.3 道路交通规划、河道护岸规划

3.3.1道路交通规划

道路规划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根据景观设计要求大量增加地块内部步行道、电瓶车道、自行车道等交通线路,滨河大道绿化带内交通系统包括南北贯通的游览车道,宽6米,总长约9公里。可供电瓶车和管理机动车通行。步行游览系统包括进入绿化带的2米宽人行步道和滨水漫步道,宽1.5米。

3.3.2河道护岸规划

护岸的平面形状以舒缓怡人的程度作为构思的出发点,不要搞小尺度的变化。平面形状的变化应以大单位的空间变化为主,通常在较为狭窄的河道上做山石护岸,而且在具有不同颜色变化,有利于整体景观营造。

3.4景观小品设施规划

风格:以现代风格为主,在特定的区域安排具有传统风格和乡土气息的景观小品和服务设施。

内容:(1)生活休闲设施——茶社、小卖亭、坐凳等

(2)娱乐健身设施——健身器械、儿童活动设施等

(3)遮阳避雨设施——亭廊、花架、遮阳伞等

(4)交通服务设施——车站、标示等

(5)卫生设施——公厕、垃圾桶等

(6)照明设施——路灯、草坪灯、地灯等

(7)其他设施——管理房、配电室、电话亭等

3. 5种植规划

3.5.1设计原则

(1)人性化原则;

(2)延续性原则;

(3)季节性原则;

(4)可持续发展原则;

3.5.2植物配置

设计根据物种的生态位置原理实行乔、灌、藤、草、地被植物及水生相互配置,并且选择针叶、阔叶,旱生、湿生、水生的等,以及不同高度、颜色季相变化的植物,构成一个稳定的、的复层、混交立体植物群落。

第一带:河漫滩湿地,由丰富多样的乡土水生和湿生植物构成,包括芦苇、菖蒲、水葱。

第二带:河堤疏林草地,用中华结缕草、鸢尾为地被植物,上面点缀河柳、旱柳等乡土乔木。

第三带:堤内密林带,结合地形,由原保留树如桃、板栗等构成密林。

第四带:堤外绿化带,设计按30-50米根据实地情况而定,不突出边界,自然式种植,与堤内统一风格。

4结语

临沂市沂河两岸带状绿地景观工程是一处集观赏、游憩、科普、湿地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综合性景观工程,规划上致力于寻找科学与艺术的平衡点,创造出一种内涵丰富、突出地方特色的滨河自然景观。游人在游览的同时,不仅感觉到融于自然,身心的放松,还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对自然的兴趣,通过环境教育让更多的人来保护环境参与环保,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参考文献

[1]汤振宇,城市河道景观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7

[2]于志光,顾永清.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初探.城市研究,1999,(2):24-30.

[3]黄翼.城市滨水空间的设计要素.城市规划,2002,26(10):68-72.

[4]湘西如,江苏省宝应县运河路滨河绿带设计,中国园林,2000(5)

[5]刘淑远,厦门水岸公园系统整治总体规划,中国园林,2006(3)

[6]冯焱,临沂市沂河河道综合整治工程手记,中国园林,2000,(6)

[7]孟繁义,林明等.临沂市生态景观河道建设新思路.山东水利,2005,(12):20-25. [13]苏雪痕.植物造景.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

河道景观规划设计范文第4篇

为适应社会变化,规划设计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先行行业,其思想应有超前性,要紧紧把握时代的要求,贴近时代的发展,为迅速变化的社会做出合理的预警,并提出具有前瞻性的解决方案。我们知道,20世纪初期西方兴起的工业设计思想革命引起了工业设计狂潮的掀起,现代意义上的空间环境设计思想美学得到尽情的演绎,进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进步,这一成果和它产生的审美思想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影响人类整整一个世纪,在人类文化进化史上书写了旷绝古今的光辉灿烂的一页;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开始重新审视对自然的认识和自身的行为,新世纪以什么作为规划设计的革新点?未来的发展走向会是什么?作为新时期的规划设计师,不得不认真思考并尝试回答这一系列问题。另外,如何将实际意义与审美思想完美结合,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南京外秦淮河河流生态恶化,防洪能力下降,需要建设硬化河道,通过其保护环境,使生态有所恢复。但是这样一个关于河流生态的恢复与重建工程,却设计到规划建设中的审美问题,如何将审美要求与具体的实际功能相结合,在实现应用功能的同时也达到了城市美化和人们审美的要求,这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另外,著名的玛莎舒沃兹的拼合园,将禅宗和自然相结合,又融入法国文化,把日式庭院与法国庭院交错建造等等。

2景观规划设计审美思想的交融

人们开始反感工业文明死板的机器和僵硬的直线所主宰的审美选择,而对原始自然、丰富多义、模糊混沌的富有野性的原生态景观以及农耕文明时期的手工景观充满了向往。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城市规模急速扩张,城郊土地逐渐被蚕食,带来了城乡之间政治、经济、观念文化的相互渗透,致使我国的空间审美意识因为城市的不同、经济状态和文化观念的不同而产生巨大的差异,其表现为两种状态:一是两者相互融合、共生共存的奇特状态;二是演变为互相抵制水火不容易的隔离状态;三是表现为较为纯粹的工业文化或农业文化。由于各种文化思潮激烈交锋相互碰撞,我们不可能照搬照抄某一种现成的文化并以此去面对这些国家的文化竞争,其理论和实践上都是行不通的。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发展历史告诉我们,中国不论在处于何种艰难的困境,面对多么繁杂多变的思想观念,在经过一定的时间的冲撞磨合之后,最终为中华文化所吸收同化。

3景观规划设计审美观念的整合提炼

河道景观规划设计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园景观;存在问题;重庆商务职业

高职院校校园景观是学校的窗口和形象展示区,也是衡量高职院校办学实力的重要指标。宜人高雅的校园景观能反映出学校的精神风貌、文化内涵,并感染人为之而积极奋斗。重庆商务职业学院作为一所高职院校,对其校园景观进行规划设计就具有特别的重要意义。

1 校园景观概述

重庆商务职业学院位于巍峨的歌乐山和连绵的缙云山之间的大学城中路81号。学校占地37.33hm2,背倚缙云神秀,远眺歌乐美景,三岔河至南向北贯穿而过,校园依山傍水,林木葱茏。学校的校园景观设计围绕着“现代化校园、活力校园、人文校园、生态校园”的建设目标,充分利用校区内天然的三岔河水景资源,形成两轴、一水、分片区的景观格局。整个校园分为主入口人文展示轴、校园运动区、学生生活区、校园实训区、次入口生态景观轴及河流景观带。校园内河流景观带约占校区面积的8%,在三岔河交汇处形成1个约0.8hm2的人工湖(镜湖)。校园内建筑风格简洁大方,现代感强烈,建筑颜色纯粹典雅,体现了现代商务的时代特征。

2 景观规划设计解读

2.1 教学行政及入口景观区

教学行政及入口景观区主要包括学校的东大门,入口景观水景及广场,为整个学校的景观核心区。东大门入口以对称的轴线景观来打造,采用树阵打造入口轴线的庄严感,地面采用花岗岩铺装,体现了尊崇和品质感。树阵采用银杏、香樟、法国梧桐、天竺桂等乔木,体现了强烈的仪式感,起到引领人们走进校园的作用。

2.2 学生生活区

学生生活区是学生生活和休憩的场所,该区域绿地的使用频率高,是人与自然关系最为紧密的空间。其植物的配置应将“以人为本”作为首要原则,该区宜选择色彩淡雅幽静和兼具保健功能的植物。重庆商务职业学院学生生活区选择清新淡雅的玉兰,香气宜人的桂花等植物,给人以温馨的感觉。

2.3 河流景观带

校内有天然河流三岔河至南向北贯穿整个校区,形成占地约3.33hm2的河流景观带,作为整个校园景观的点睛之笔,肩负着师生休闲、游憩、观景的功能需求,师生可以在河畔学习、交流和思考。三岔河在校内的交汇处,人工开挖形成镜湖。镜湖的四周,配合师生对于交往空间的需求,规划了滨水休闲步道。对于三岔河河道驳岸与水体高差较大的地方,将采用大台阶把高差尽量消化掉。驳岸应结合水面的深浅设计成亲水型或观赏型驳岸,为师生提供多层次的开敞空间。

3 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

3.1 缺乏体现职业院校的特色

重庆商务职业学院校园建设比较急促,资金缺乏,采用分期建设,目前只建设完成1期工程,2期、3期工程尚未完工,因此,校园景观建设没有创造优美的环境,更没有实现营造出重庆商务职业学院的特色而树立该校名片的效果。校园景观没有亮点,没有体现学校作为商务院校的职业特点。

3.2 缺乏校园文化底蕴

高职院校的历史文化往往通过校园景观展示出来,校园文化景观是诠释校园历史文化的最好方式。重庆商务职业学院在建设过程中缺乏对校园文化的深入研究,学科特点体现不足,内涵单薄、精神缺失,缺乏创新和文化底蕴。

3.3 缺乏校园植物景观的整体规划

重庆商务职业学院没有对整个校园进行绿化的整体规划设计,采取建设一块、设计一块、绿化一块,没有从整体着眼规划,导致校园植物景观布局凌乱,没有与校园的整体环境相协调。造成部分绿化是“有绿化、无美化”、“有造园、无景观”的现象。

3.4 缺乏人性化设计及整体规划设计

重庆商务职业学院相对于名牌大学,占地面积明显较少,在有限的空间里,往往忽视了师生对户外交流空间的需要。同时,学校在进行新校区建设时,往往没有按照最初的规划方案进行,边建边调,或是建一栋楼,设计一栋楼、建一处景观、设计一处景观,导致各个分散的子项拼凑起来,不能与校园的整体环境相协调。

4 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的建议

4.1 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高职院校的师生是校园环境的使用者,也是景观的最大受益者。因此,校园的景观规划设计应满足师生对于户外交流空间的需求,尽量为师生创造舒适宜人的环境。比如,学校的绿地应加强游憩功能,使学生更容易亲近自然。多种植高大的乔木,为师生夏季户外交流遮荫纳凉,多布置供师生休息的坐凳等,只有为师生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才能让师生安坐下来,进行广泛的交流。

4.2 体现商务院校的办学特色

高职院校的校园景观,应该以突出该校的学科特色为出发点和基础。重庆商务职业学院是一所以商科为特色的学院,因此,学校在校园景观规划设计方面,应把传统儒商文化及现代商务特征融入到园林景观要素中,着力营造一种商务个性鲜明的校园环境,以激发、启迪和教导学生,从而形成学校独特的校园景观特色。

4.3 校园景观规划体现生态自然的原则

校园的景观设计应依托现有的地势条件及自然环境,保护自然环境、维持生态自然景观,合理开发利用资源。重庆商务职业学院境内有1条天然河流三岔河至南向北贯穿整个校园,在规划设计河流景观带时,应该尊重生态自然的原则,尽量保持河流的原始走向,打造生态驳岸,减少人工造景的痕迹。

4.4 校园景观植物应突出本校特色

学校绿化所选树种、花种要因地制宜,适合本地生长。树种选择既要适应生态环境,又要能体现传统文化,不仅要考虑到易成活、耐修剪、寿命长,又要顾及到物种的多样性,体现教育特色和地方特色,突出个性化。比如,重庆商务职业学院的行道树,可以选择具有本地特色的黄桷树、小叶榕。而学生生活区可以选择清新淡雅和兼具保健功能的植物,如玉兰花、桂花等。河流景观带的岸堤上,可用垂柳和桃花间种,水岸边种植球根花卉,如美丽水鬼蕉、石蒜、葱兰等,宿根花卉如香蒲、美人蕉、鸢尾等。镜湖中可用睡莲进行点缀。

5 结语

校园环境作为师生生活的第一场所和学习的第二课堂,自然也会对他们的身心产生重要影响。优美的校园环境可以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感受到校园文化的氛围,对于学生陶冶情操、培养灵感、激发学习热情都很有帮助。因此,对高职院校校园环境景观进行规划设计很有必要。

参考文献

1 叶徐夫.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

2 张巍. 高职院校校园景观设计研究――以常德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中国园艺文摘,2012(12)

3 戴添基.高职院校校园绿化景观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以广东省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现代园林论坛,2010(1)

4 李林.我国高校校园景观规划设计[J].安徽农业科学,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