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揠苗助长教学案例

揠苗助长教学案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揠苗助长教学案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揠苗助长教学案例

揠苗助长教学案例范文第1篇

一、动中引思

动中引思就是用任何可能的方式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情趣,使学生在活泼和愉快中获取新知。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如果给课堂点音乐,来点律动,学生的兴趣就能调动起来。

例如在教学《妈妈的爱》,教学一开始,我用录音机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只要求学生闭上眼睛听,会唱的跟着一起唱。经过这一环节,激发学生对妈妈的真挚感情,为学习奠定了深厚的感情基础。然后,我深情地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边听边想课文讲了哪几件事情。由于有了感情基础,具备了良好的学习情境,学生听得非常认真,想得也很仔细,我读完课文,几乎每一个学生都能准确说出课文的四件事情。我在学生说的过程中,出示了自己绘制的精美的课文插图。到了这里,教师并没有围着课文转,而是让学生分别说出一件妈妈与自己之间发生的令自己最受感动的一件事。学生说出的事情,哪方面的都有,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饱含深情,带着对妈妈的爱,伴着对妈妈的感激。在说的过程中,字、词、句也得到了有效的训练。最后,我要求学生闭上眼睛想想妈妈为自己做过的事,《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曲伴着学生对妈妈的爱结束了这节课。从这个教学案例可以看出,教师通过音乐的引入,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在和谐优美的音乐声中愉快地获取了知识。

二、动中求实

动中求实,就是在引导激励学生“动”的过程中,既要让学生思路开放,又要让学生练得到位,学得扎实,否则华而不实。兴趣是观察的前提,观察是思维的窗口,想象是思维的翅膀。只有使学生的思维动起来,兴趣才能诱发出来,抽象的问题才能具体化、形象化、简单化。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及电教媒体、教具、学具的作用,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感悟思考。

如在教学自然课《凹凸镜》一课时,首先通过教师的电教媒体演示,让学生观察感知凹透镜的结构原理,再让学生亲自操作演示。这样,通过质疑问难,讨论解疑,师生共议。由直观入手进而感知,再亲自操作、探究,然后上升到理性认识,使学生由学会进而达到会学的目的。总之,这里说的“实”不只是学会,更重要的是会学。

三、 动中求活

“动中求活”是指教学方法要灵活,要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学习空间。在教学中,活用各种教学方法,变封闭为开放,使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取得学习上的进步。

(一)教学内容上“放”——立足教材、不拘于教材、活用教材、超越教材

如教学《村姑》一课时,我首先利用简笔画板书、有声有色的朗读,把学生们带到童年的梦幻里,使学生既看到了春天的色彩,又好像闻到了春的气息,听到了春天的脚步,使“春”这一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具体化,学生融入了春天的怀抱。我在教学中不只是在字、词、句意义上的传授,更主要的是通过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从而激发了学生去想春、看春、探春、悟春的勇气。让学生敢于放开的去想,大胆的去说,不拘束的去议,自主的去体会,去感受。在学生自主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充满了自信和欢乐,最大限度地开发了学生的智力。学生通过议、说、演,对诗句有了深刻的认识。

(二)教学活动上“放”——营造民主气氛,以利于自主学习

在当前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尚未打破,教师始终主宰着课堂。况且,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始终都是一个有权威性的人,因而学生在面对教师时总有些惧怕,怕说错了要挨批评、要罚站。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改变处于居高临下的角色,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积极自觉地走近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尊重学生,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这样才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即使学生的发言偏离了教师所提问题的答案,甚至完全错了,我们也要肯定学生积极发言的态度,告诉学生再仔细考虑,听听别人的意见,使学生不会因为回答错误而挫伤积极性。另外,我们还应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教学形式上“放”——还学生一个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