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研学课程设计流程

研学课程设计流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研学课程设计流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研学课程设计流程

研学课程设计流程范文第1篇

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中,一共有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从矿物到基础材料、硫(氮)和可持续发展、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等七个专题涉及相关的实验内容,而且这七个专题又细分成相关的栏目,可以说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的实验内容已经初具规模.但是,完全按照课本上的实验操作,未必能达到预期的实验效果.因此,教师需要将实验内容与社会上的实际活动相结合,对实验内容的课堂流程进行优化设计.

二、苏教版高中化学实验课堂流程的优化设计措施

1.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积极动手参与实验

苏教版高中化学实验涉及很多演示实验,虽然演示实验可以突出教学重点,而且比较规范和安全.但是演示实验忽视了学生的参与度,这种被动接受的课堂实验,不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而且降低了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对此,在苏教版高中化学实验课堂上,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采取分组实验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实验过程中.在实验中,教师可以巧妙地设置问题,让学生亲自动手去探寻解决途径,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2.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优化教学实验条件

在任何的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导向作用都非常重要.在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中涉及许多实验,其实验的最终效果一般都是以相关化学现象表现出来,而这种化学现象表现的明显与否,直接关系到实验效果、学生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正确认知.这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实验对学生的引导作用,优化实验条件,从而实现预期的实验效果.例如,在讲“化学反应与能量转换”时,涉及“温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的实验.在进行常规实验后,教师可提出诸如“人们为什么使用电冰箱储存食物?”等贴近生活中的问题,并通过多媒体、实际操作等手段,向学生介绍该学习内容.由于这种现象是实际存在的,能够引导学生对该部分实验进行掌握,同时清晰地显示实验现象,从而达到预期的实验效果.

3.创新实验方法,引入多媒体实验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革新发展,多媒体技术被广泛运用到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针对苏教版高中化学实验课堂流程的优化设计,教师可引入多媒体实验教学,创新实验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实验教学效率,还可以增强实验教学的规范性和安全性.例如,在讲“铁、铜的获取及应用”时,对它们的氧化物性质研究等实验,因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实验时间较长,而且效果不明显,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播放相关的多媒体课件,用影像资料来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帮助他们了解实验的全过程以及最终的实验效果,这样就可以弥补实验的缺陷,突破客观条件的限制,得到最终的实验教学效果.

4.转换实验模式,由验证实验向探究实验转化

研学课程设计流程范文第2篇

关键词: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研究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8-0227-02

我国高等教育已迅速进入大众化阶段,高校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式发展。提升办学质量是高等院校生存的首要之举。中央明确提出,今后一个时期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坚持科学发展,相对稳定规模,努力促进公平,加强规范管理,切实提高质量。当前,提高质量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建设的首要任务。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质量还不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不够鲜明,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待提高。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方法等方面进行教学模式探究;在“师”与“生”、“教”与“学”的关系上,改革“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模式,创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模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职业标准下的《物流系统规划设计》课程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开发与应用,是指以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颁布的国家物流师职业标准和物流从业人员的实际要求为依据,在物流管理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为实现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目标,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从教师与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方法、适用范围等方面出发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教学模式。

一、《物流系统规划设计》课程研究性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及指导思想分析

1.理论基础。①建构主义。建构主义最早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数学教育领域。其认为:学习是建构的心理表征过程,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来获得新知识的过程;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②参与理论。参与理论是由现代远程教育的新秀格雷格・柯瑟林于1998年针对基于技术的学习环境提出的一种学习理论。核心思想是:创建协作小组,让学习者以小组为单位,相互协作完成真实的、有意义的项目。③多元智能理论。加德纳在《智力的结构》中提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单一的,由言语―语言、逻辑―数理、视觉―空间、身体/运动、音乐/节奏、人际交往、自我认知、自然认知八种智能组成。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智能优势组合,只是其表现程度不同或组合方式不同。

2.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物流系统规划设计》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就是要从当前教育的需要和实际出发,运用现代教育理念,深入研究网络教育和传统教育的教学模式,发挥优势,克服弊端,整合教学模式;在课程培养目标、课程标准基础上,依托行业,面向市场,对教学模式进行全面改革与创新,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能力的高素质物流管理人才。

二、研究性教学模式下教学目标的设计

教学目标的设计应紧密结合职业标准及职业能力的要求。经调研,涉及物流系统规划、设计领域的岗位及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实践中应紧密围绕职业能力设置课程的教学目标,如下表所示。

三、职业标准下的《物流系统规划设计》教学模式的构建原则

1.开放性原则。课程内容、课程体系结构、教学活动过程均是开放的。这可以及时吸收本学科最新的科技成果、学术动态和相关的社会生活经验;并且对于同一知识点或同一问题,能提供不同角度的解释和描述,让学生在不同看法中进行交叉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让学生随时随地登录网络课堂,参与学习活动,完成学习任务。

2.整合性原则。进行教学观、目标观和信息技术观等观念整合;变单一的课堂讲授模式为个别化自主学习式、问题探究式、主题研究式、协作学习式等多种教学模式;使教学信息资源的选择更能体现科学性和教育性,以便有效利用;在统一技术标准下,信息资源的描述和保存更为标准和规范,以便共享。

3.“双主”性原则。研究性教学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教学模式。教师的主导性体现在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信息资源的导航、学习情境的创设、学习过程的解惑和学生活动的引导等方面;学生的主体活动则体现在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讨论、探究、创作和主题研究等方面。

4.交互性原则。交互性原则应用于在线讨论、网上论坛、在线作业、答疑信箱等师生互动模块上;要建立多种互动机制,既有同步互动(如教学实况直播、BBS、在线讨论等),又有异步交流(如教学论坛等);既有人―机互动,又有师生互动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辅导答疑要及时,在线作业既要及时评价又要有效果分析,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尽可能客观、正确的评估。

四、职业标准下的《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构建方式

1.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及网络共享资源。教师将整个学期的研究主题和每次课程要研究的重点问题都提前在教学平台上,以便学生课前搜集资料、自主学习,带着问题进入课内学习。

2.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课内教学增加学生的讨论时间和思考时间。课堂上简单易懂的内容,适当减少讲授时间,多引入案例讨论来理解和消化。主要形式体现为在课堂上安排更多的案例课程,由学生独立阅读与思考,提出方案,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与讨论。为了保障学生的参与兴趣,教师可以将课上讨论纳入平时考核,激励学生参与课堂互动。

3.课内教学模式与课外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有机结合。课内教学以教师引导、课堂讲授为主,结合讲授章节灵活采用案例分析、座谈和交流的方式进行,还可采用网上教学、网上答疑、网上模拟操作、模拟软件应用等形式完成学习内容;课外学生自主学习模式可采用课外研究小组组织形式,利用网络环境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与团队意识,包括登录网络模拟平台建立虚拟企业模拟实训、网上查询资料、网上提交作业、网上论坛等。

4.由学习教材向学习学科转变。教师除了要求学生学习教材外,推荐学生阅读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相关书籍,期刊与其他前沿资料及网络共享资源;课后安排与本次课程相关的任务,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章节内容独立搜集资料和独立分析,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

总之,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探讨有助于探索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信息化需要的教学新模式,建立一支符合新世纪要求的、熟悉网络环境教育的优秀教师队伍,培养大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贡文伟,姚冠新.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精品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探索[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5).

研学课程设计流程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创新能力;国际物流;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F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49-0135-02

1引言

根据波特的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创新是我们这个时代国家和地区的核心竞争力。高等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途径,更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过程中,高等学校应该也必须发挥重要的作用,可以提供全面的人才支持。因此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对我国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提出的新要求。创新能力是创新活动得以实现的重要因素,是指人们在学习和继承前人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新概念、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新设计等独特的见解和完成创造发明的能力。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以广博的知识为基础的,它并非间接作用于创新实践活动,而是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创新实践活动的进行,是创新实践活动赖以启动和运转的操作系统(彭宗样,徐卫,徐国权,2003)。

根据认识论的规律,学习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过程,高等教育也应遵循这个规律,在传授学生理论知识同时,需要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这样才能吸收、巩固理论知识,理论知识只有在实际应用中,才能被真正理解、掌握,创新也必然发生在这样“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过程中。因此,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关键是实践。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为大学生构建良好的实践平台。

物流管理专业是一个应用型专业,相比于其他学科而言,贴近物流产业的要求分外突出。对物流管理专业学生,不仅仅需要掌握理论知识和前沿知识,而更需要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国际物流》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一个不断适应对外经济开发和发展的要求,不断反映改革与发展的国际物流理论与实践、与时俱进的过程。近两年,随着经济全球化特别是生产和贸易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为参与世界范围内的竞争,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全球战略,一方面在世界各地寻找和组织生产资源,另一方面将产品在世界范围销售、国际企业逐渐向战略协同和经营一体化的方向发展。这些推动了国际物流的发展,但同时对国际物流课程的教学及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国际物流课程实践教学不足

一是实验、实习、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基本上属于已知领域的知识验证和重复,缺乏实验技术、实验设计、实验方法和独立从事实验工作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因而很难形成创新实验研究能力。实验室的硬件投入和人员配备相对滞后,不是学生在做试验而是在听试验。实习环节基本上属于参观性质的活动,学生实习的目的性不明确,实习基地的建设相对薄弱,实习单位的功利性很强,很难对生产过程和工作实践有深入的了解。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一方面学生层次确实有差异,另一方面教师的精力投入和人员配备存在许多弊端,在大多数情况下属于一种积木式的技术拼凑和模仿,很少有创新。二是目前大部分产学研合作仅仅局限于教师,只有极少数学生有参与产学研机会。三是实验教学、生产实习、课程设计以及产学研的研发中心,各自发展,互不协作。

3国际物流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

在国际物流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自主研学和网络助学”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理论教学。在相关理论(国际物流的基本范畴、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教学上,教学组织方式以任课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占总课时的50%以上;课堂讲授的基本目的是增强学生对基本概念范畴、基本理论的理解,使学生在掌握国际物流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牢固树立正确的国际物流理念、思维方法和国际物流从业人员的道德观,奠定坚实的国际物流理论基础。同时,邀请国内外学者、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走进课堂介绍最新的理论动态和技术进展。

(2)实践教学。本课程体系从课程实习、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三个方面开展实践教学,使学生在“做中学”的实践中熟练掌握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增进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3)自主研学。本课程体系从研讨、拓展和设计三个方面开展自主研学。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研讨,寻求所需要的问题答案,在研讨中学习知识;学生在疑难问题的拓展中,寻求拓展解决问题的知识体系,在拓展中学习知识;学生独立思考设计一个项目,申请教育部物流设计大赛或其他创新项目活动,实践从“设计—研究”的自主研学过程。

(4)网络助学。网络助学平台提供的丰富的教学资源,如网络课件、电子教案等为学生开创了丰富的获取知识的渠道,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研学和互动交流能力。同时,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

课堂讲授的目的是为了把专业知识系统地传输给学生。教师在课堂上以讲专业知识要点为主,多通过提问的方式启发学生,鼓励其参与课堂教学,强调不同方式的师生互动和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提高。

(2)小组讨论

第一次上课时学生就会被分成小组(每组5~6人),分组时会考虑学生的性别搭配、是否在同一宿舍、成绩如何、性格是否开朗、与他人的关系等因素,学生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教师善于引导,对那些积极发言的学生及时鼓励,给那些不善表达或性格内向的学生发言的机会。小组讨论的效果是很好的,因为学生通过讨论,增强了对某些专业知识难点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

(3)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将教师完成科研项目和撰写案例的体会传授给学生;另一方面,旨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自主研学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努力建立理论知识与实践之间的联系。

(4)企业实训

已建立实习基地,本课程安排学生到企业实地参观和调查1~2次,作为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此外,还组织学生在实验室进行仿真模拟训练,指导学生参加物流设计大赛等,鼓励他们将所学国际物流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增强其对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培养其动手能力。

(5)实践“做中学”

在课程教学中,积极探索“以科研带动教学,以教学延伸科研”的思路开展研究型教学改革。在“做中学”理念的驱动下,组织学生参加课外物流实作、实验室仿真模拟训练、参加物流大赛等,鼓励学生将所学国际物流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

(6)文献阅读

本课程要求学生阅读相关的中文权威著作、教材每单元后都附有补充阅读材料,提供了大量阅读参考书目、期刊及丰富的外文资料,供学生参考自学。此外,教师还根据讲课内容的要求布置一些文献让学生阅读,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抽查、提问,甚至讨论。通过看书可以开阔学生的专业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

4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

一是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将教室建在一线。带领学生到天津港、中外运等企业进行实地观摩,参观实习,使学生加深了对国际物流专业知识的理解。二是设计实验项目,将理论转化为操作。教学实践中,学生模拟物流流程,填报提单,并学习运输费用计算等内容。实验中有的是设计性实验,有的是验证性实验,有的是研究性实验,这些实验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好地满足了学生了解实践的要求。并且通过教师的指导,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了研究物流的价值,深受学生欢迎。三是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课外实践和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指导学生参加物流设计大赛、“挑战杯”大赛及各种科技创新项目;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学术交流。交流活动包括学术研讨会演讲,到当地的相关物流企业等参观实习,使学生实地了解国际物流流程。所有这些活动都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对国际物流专业知识的学习热情。

5结论

物流管理作为一个具有较强实践性的专业,其目标是培养适应市场需求、具有良好的专业技能和物流意识的专业性人才。国际物流课程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目前经济全球化一体化日益明显的今天,其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

本论文在分析国际物流课程实践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并着重分析了实践教学的设计,进而突破传统国际物流教学的局限性,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化,且学生参与性更强,进而培养出具有一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国际物流人才。

参考文献:

[1]徐德洪,宁永录.基于实战能力《国际物流》教学模式探索[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9(2):56-59.

[2]李克芳.国际市场营销下的国际物流管理[J].物流科技,2011(4):56-59.

研学课程设计流程范文第4篇

环境设计专业是一个应用性和创造性极强的专业学科。在环境设计教学中,无论是专业基础课程还是专业核心课程,都必须将项目实践操作纳入到自身课程教学体系之中,并把课程培养实效评价反馈的重点放置在对动手实践操作能力的考核上来。在环境设计教学过程中,素质拓展与实践操作教学的地位是人才培养方案中所有要素都无法匹敌的。近代设计教育发展的转折性标志――包豪斯其核心理念就要求设计教育应当从理想主义回归到现实主义中来,而设计艺术中的现实主义源头和归宿恰恰都需要通过实践来发掘寻找。学生在素质拓展与实践教学中还可以锻炼社会交往与沟通能力,塑造了学生的职业观念、职业道德操守和社会责任担当。当然素质拓展与实践教学实现了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有效沟通,让专业人才培养的目光更为长远更为广阔,走出课堂、走出校门、走向企业生产第一线,走向社会发展的时代潮流。把校、企、院、地充分融合在一起,既打破了传统培养方式中学生业务实践能力不强的短板,也为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科发展和建设提供来自行业发展一线的、最为鲜活的、生生不息的动力。

《室内外环境设计》是环境设计专业核心课程中的重中之重,该课程根据教学内容、目标定位和授课对象的不同分为居住空间、餐饮空间、商业空间设计三类。在“居住空间”部分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把教学的知识目标锁定在了解室内空间设计的概念与定位、历史与现状、功能与要求,熟悉居住空间设计艺术的各种风格与流派,了解并且掌握居住空间设计的各种空间类型、居住空间设计的材料与构造、施工及安装方法,掌握居住空间设计中的色彩设计、照明设计、家具设计、陈设设计及绿化设计,能够熟练运用设计程序、设计原理与相关方法,具有较强的居住空间设计能力、实践能力和理性与非理性思维能力。教学内容及安排基本分为三个板块:理论基础、专业基础和实践练习。理论基础板块教学安排主要在居住空间设计总论、居住空间设计艺术风格与流派、居住空间组织与分析等方面展开。专业基础板块分为室内与室外两部分。室内部分通过讲授居住空间设计的材料与构造理论,让学生了解相关的主要材料、辅助材料、装饰材料,进而从单项设计的角度搞清楚居住空间设计中的色彩、照明、家具、陈设、绿化等方面的设计原理,从居住空间的角度掌握不同室内空间的设计原理。室外部分主要涉及室外景观的规划、植物配置及景观小品设计等教学内容。理论与专业基础教学环节完成之后就进入实践练习阶段,通过典型案例和经典作品分析了解室内外环境设计的思维方法、程序步骤、方案探讨以及学生自主实践练习等。

通过学习“餐饮空间”部分,让学生全方位了解餐饮空间的功能特性、布局特点、空间氛围、材质选择及色彩搭配等内容,掌握在人性化以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基础上空间设计的一般程序、基本规律和系统设计方法。此外,该部分教学还应着力培养以人为本的整体设计观念和人性化关怀的价值取向,让学生充分认识室内外尤其是餐饮空间环境设计的复杂性、综合性和整体性。落实到课程教学过程中,其主要教学实践活动就是在掌握餐饮空间设计原则和一般设计程序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将环境设计最核心的基本理念如以人为本原则、功能性原则、绿色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原则、技术合理性原则、经济性原则等内化为自身特有的设计理念。要使学生掌握系统的设计程序和方法,通过了解餐饮室内空间设计各种空间形态、功能布局和序列关系,掌握空间的分隔与联系、空间的导向、空间比例尺度控制、流线的安排等设计方法;通过对餐饮空间的材质及色彩搭配了解,掌握餐饮室内空间的材质及色彩搭配的一般要求与设计方法;通过对餐饮空间家具及陈设的了解,掌握餐饮空间的家具及装饰陈设选配的一般原则。参观调研环节安排学生到设计较为成功的餐饮空间实体、装饰材料市场、灯具家具市场等地调研学习,了解餐饮空间设计的最新动向。

通过对“商业空间”设计部分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商业空间的功能特性、布局特点、空间氛围、材质选择及色彩搭配等内容,掌握在人性化理念及可持续发展原则基础上的空间设计一般程序、基本规律和系统的设计方法。此外,本课程还着力培养以人为本的整体设计观念,让学生充分认识室内外商业环境艺术设计的复杂性、综合性和整体性。对于商业空间设计课程的教学和要求主要分为理论原理和实践训练两部分。理论原理教学通过介绍商业空间设计原理和商业空间设计原则与程序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商业空间设计所包含的基础知识。其中商业空间设计原理、商业空间设计原则是本部分教学内容的重点。通过介绍商业空间的分类及功能分析教学要求,让学生掌握常见商业空间的分类方法,了解商业空间主要的功能构成。通过介绍商业空间设计内容理论,使学生对商业空间中各空间形态、功能布局和序列关系,掌握空间的分隔与联系、空间的导向、空间比例尺度控制、流线的安排等设计方法形成清晰认知,并同时掌握商业空间的材质及色彩搭配的一般要求与设计方法和商业空间的家具及陈设选配的一般原则。通过学习商业空间设计理念,除了要求学生了解商业空间的功能、企业形象的展示方法外,商业空间中交通流向的组织及艺术性表现也是本部分的教学重点。通过对商业空间灯光设计与绿化陈设的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商业空间的基本照明、重点照明、装饰性照明的设计,了解商业空间的绿化与陈设设计。在实训环节中,安排学生到设计较为成功的商业设计实体、装饰材料市场、灯具家具市场等地调研学习,了解设计最新动向。

课程教学安排除了本课程除授课和设计辅导外,还可结合问题讨论以及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加深学生认识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表达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别应注意各个环节的关联和各教学手段的配合。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中,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及进行相关市场调研和商业空间设计课题。通过了解商业空间的设计流程与施工工艺和能熟练运用所学表现方法表达设计创意,来达到教学要求。教师提供商业空间平面图,辅导学生进行课程设计实践。作业可以设计作业为主,课堂讨论表现为辅,要求学生提交平面图、天花平面图、立面图、大样详图、分析图、设计说明、色彩透视图等作为成果。

研学课程设计流程范文第5篇

关键词:健康管理;专业人才;课程

健康管理是指一种对个人或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管理的过程,健康管理最早诞生于美国。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民众生活条件改善,如何提高生活质量、享受生活日益受到大众关注,因此,健康管理逐渐形成一个产业,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体检中心、保险公司、健康产品厂商等都需要健康管理专业人才,在高职院校开设健康管理专业,开展健康管理研究,培养更多的健康管理专业人才,服务于健康产业,有重要的意义。德国不来梅大学技术与教育研究所的学者提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设计导向”职业教育思想,即学习领域课程理论,所谓学习领域,是指“建立在教学论基础上、由职业学校实施的学习行动领域,包括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全部学习任务,通过行动导向的学习情境使其具体化。本文将尝试通过利用学习领域课程理论,调研健康管理专业的工作任务,确定学习领域,从而设计或确定职业导向的课程。

一、健康及健康产业概述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定义为一种躯体、精神、社会和谐融合的完美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身体虚弱。该定义清晰地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还包括精神状态、社会适应能力和体格健壮等。而健康产业,是与人们健康相关的产业,范围广,如医疗卫生产业、制药产业、保健产业、养生服务业等。从健康消费需求和服务提供模式角度出发,健康产业可分为医疗性和非医疗性健康服务两大类,并形成四大基本产业群体,即以医疗服务机构为主的医疗产业;以药品、医疗器械、医疗耗材产销为主的医药产业;以保健食品、健康产品产销为主的传统保健品产业;以个性化健康检测评估、咨询服务、调理康复和保障促进等为主的健康管理服务产业。医疗产业、医药产业对于消费者而言多是被动消费,偏重于治疗;健康管理服务产业则是主动消费,偏重于预防;保健品产业介于二者之间。

二、健康管理专业定位

随着健康产业的发展,国内开设健康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逐渐增多,如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武汉商贸职业学院、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江苏建康职业学院等。基本都是全日制三年大专教育,培养能开展健康管理相关资料的收集、健康风险评估与分析、健康指导及健康干预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就业面向主要是医疗服务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体检中心、健康管理公司、保险公司、药店、养生会所、养老机构等。根据健康及健康产业的定义,并参考各院校健康管理专业的专业定位,我们可归纳总结健康管理专业应区别于临床医学、药学等专业,立足于健康管理服务产业,为健康或亚健康人群提供健康管理服务,治未病,促进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因此,高职院校健康管理专业可以定位于培养健康监测、健康评估、健康教育、健康经营管理等领域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区别于本科院校的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而非科研型人才。

三、人才能力建设流程

健康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及课程设置,是以职业为导向,根据专业定位,调研学生就业的主要岗位,分析岗位工作任务,再依据工作任务明确专业人才能力要求,从而确定学习领域,制定相应的职业导向课程。需要指出的是,本文只探讨专业技能,对于人文素质等方面不做探讨。

四、专业人才能力建设

为确定健康管理专业的人才能力要求和课程体系,我们到部分健康管理企业进行了调研,同时通过智能招聘等网站调查了解企业招聘健康管理工作人员所需要的技能,主要目的是根据所需要的职责和任务,分析所要求的职业素养与职能能力。通过调研,发现目前对健康管理人才的需求岗位主要有健康顾问、健康管理师、健康专员、健康咨询员、健康管理业务主管、健康教育经理、健康市场专员、健康维护师、保险人等等,岗位职责主要是能够为客户提供专业的健康医学解答、提供健康管理咨询服务、提供健康监测的提醒服务以及满意度回访工作、做好医生与用户桥梁沟通工作、为会员制定个性化健康评估和指导方案、健康档案的管理、健康产品的销售、健康中心的管理等等。整理企业对健康管理从业人员的岗位和能力需求后,我们发现可以将健康管理服务业中的职业岗位分为四类:健康监测、健康评估、健康教育和经营管理。然后在这四类岗位中,再根据企业的需求,列出岗位工作任务及对应的专业能力要求,再确定学习领域,从而可指出对应的课程或设计相关课程.

五、人才能力建设的对策

1.专业应定位于健康管理服务产业。健康管理专业属于非医学类专业,而且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是以技术技能为主,在专业深度上与本科院校学生差别,因此,高职院校健康管理专业应定位于非医疗产业中的健康管理服务产业,以经营、服务为主,从目前企业对健康管理岗位的职责需求来看也是以经营或管理服务为主。培养的学生会使用简单的体检仪器,检测结果会做初步的解读即可,更重要的了能够胜任健康产品、机构等的经营、管理。2.课程设置应以职业为导向。目前,高职院校的教材大多按学科门类进行编写,因此,健康管理专业的课程多是先学习医学基础知识,然后学一些技能课程,如了解体检仪器的使用,这种课程的划分或安排,有其优点,但不利于技能的培养,在培养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大,特别是理论教学部分。因此,健康管理专业的课程设计应以职业为导向,在目前的学科课程基础上,开发职业导向课程,将理论的教学、技能的培养贯穿于相应的职业课程中。如表1中健康经营管理职业岗位,根据就业岗位,可以设计开发健康产品营销、健康机构管理、健康推广等职业课程,将管理学、营销学等理论融入到这几门职业课程中,以实际的技能需求或案例来教学。

六、结语

职业教育主要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要根据企业需求分析健康管理专业人才能力,从而设计职业课程,满足市场需求。

参考文献:

[1]陈群石,黄建始.健康管理师[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7:15.

[2]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41-142.

[3]匿名.世界卫生组织正式记录[C].日内瓦:WHO,194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