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管理学的基础课程

管理学的基础课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管理学的基础课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管理学的基础课程

管理学的基础课程范文第1篇

【关键词】应用管理学基础 综合职

业能力 培养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0C-

0069-03

高职应用管理学基础课程是工商管理大类的专业基础课。随着管理在现实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以及企业对管理人才的愈加重视,不管是工科专业还是文科专业都普遍开设应用管理学基础课程。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端职业技能人才。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社会进步和劳动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现代企业运行和管理进入了以过程为导向的综合化运作时代,这要求技能型人才不仅要有岗位能力,而且应当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成为应用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笔者认为,可根据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和教学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遵循专业建设适应市场、课程改革跟踪市场、实训教学结合市场、教学产品服务市场的课程体系改革理念,对课程体系进行全面改革与创新。

一、当前高职应用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应用管理学基础课程是管理类专业的主要基础课程,其所蕴涵的知识和技能贯穿于企业管理一线业务的全过程,它的知识点和技能点是各类专业就业必备的技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但是从目前的教学情况看,效果不尽理想,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课程体系和内容设计缺乏专业针对性

由于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各异,因此对课程内容的要求必然存在差别。应用管理学基础课程在不同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讲授的理论深度和内容侧重点、学时分配等应针对不同专业的要求区别对待,比如对工商管理和财务管理来说,其重要性就不一定相同。但目前来看,许多高职院校应用管理学基础课程体系和内容设计上缺乏专业针对性,没有很好地考虑与各专业的培养目标配套。

(二)教学形式不能适应教学目标要求

根据高职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要求,应用管理学基础课程内容设计上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然而,当前应用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理想信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多采用“粉笔+黑板”、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形式。这种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三)案例教学法实施效果不好

案例教学法又称哈佛式教学法,是一种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它把现实中的问题带到课堂,在课程的理论框架中探讨现实的问题。其中案例的讨论在本质上是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的,教师在案例教学中扮演引导者和激励者的角色,学生才是真正的参与者,可以畅所欲言,充分发散思维。这种教学法符合管理学科的特点和规律,因此被广泛采用。但从各高职院校的具体实施情况来看,案例教学法的效果不甚理想。纵观当前的管理学案例集可以发现,适合我国国情和企业具体情况的案例比较少,案例教学中很多案例为西方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案例或者是国内知名企业的案例,这些案例要么综合性强,学生因缺乏实践经验而难以正确分析,要么可操作性和可借鉴性差,不适应企业现实发展的需要。而且,案例教学中的案例很多缺乏系统性,每部分都是一个小案例,很少有案例贯穿几个知识点,这样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效果欠佳。另外,大多数教师缺乏企业的实际工作经验,对企业管理本身认识不足,难以适应案例教学的要求。

(四)课程考核形式单一

当前,各高职院校在应用管理学基础课程考核上大多采用总结性考核(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或60%、形成性考核(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或40%的考核方式。这种考核方式只能检验学生对知识的记忆,难以检测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真实能力。因此,学生依然摆脱不了“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皆忘记”的状况。

二、基于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应用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途径

应用管理学基础课程概念较多,理论性比较强,尤其是第一部分的管理概述和第二部分的管理理论,理论性更强,学生在学习中普遍感到吃力,兴趣不足,学习效果不明显。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地转变教学观念,在理论教学基础上融入实践教学,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对管理学产生兴趣,加深其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一)树立明确的教学理念和目标

在教学中,教师应打破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观念,以学生为中心,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合作让学生主动探索构建新的知识体系。为更好地服务地区经济,充分体现高职高专办学特色,根据工作岗位所需的管理技能来组织教学内容,并且注意知识更新,在教学中尽可能把国际上最新的管理成果和管理经验纳入课程教学中。据此,课程的教学设计思路为:以学生为主体,理实一体,实训为主,理论为辅,培养学生基层管理岗位所需的素质和技能。教学中,多角度探索“工学结合”模式,实现“理论教学实务化,实践教学真实化”,大力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运用知识的能力。

根据管理专业人才市场需求及特点,应用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目标可确立如下:一是知识目标,即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古今中外管理思想的发展、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掌握管理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等职能的基本内涵、要求及科学有效实现的方法。二是能力目标。要求学生能运用所学管理知识进行具体的管理案例分析,并能够在学完课程后对管理实践进行考察。三是素质目标。要求学生通过管理学知识的学习而真正学会并能够用自己的头脑来思考管理学理论与实践问题。

(二)重新设计教学思路

课程教学中,融“教、学、做”为一体,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理论知识的讲授主要采用案例分析、管理寓言、观摩、小组讨论等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1.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以工作任务模块为中心构建管理项目课程体系。彻底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路,紧紧围绕项目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2.以广西中小企业对管理人才的需求引领课程项目工作任务,以课程项目工作任务选择课程技能模块,以课程技能模块确定课程内容。将应用管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技能循序渐进地融入各项目之间及项目之下各模块之中,并通过工作任务的分析与完成,涵盖管理领域所涉及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也就是说,先获取技能,再体验知识。在技能的学习过程中获取相关的管理知识。其编排依据是该职业所特有的工作任务逻辑关系,而不是知识关系。

3.实行以认识实习、课堂实训和仿真模拟实训三位一体的实训模式。首先是开课前,安排2天的岗位认识实习,以在真实职业环境中促进学生对管理岗位知识的认知,增强学生对管理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掌握;其次是在阶段模块学习中安排项目化实训,以强化对知识的理解、掌握项目技能;再次是课程学习完成后,进行仿真综合模拟实训,利用管理科学系的沙盘模拟软件让学生切身体会到管理的实践性,同时派部分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参加每年省级或国家级的管理沙盘模拟比赛,促使学生学习,在真实的职业情境中培养学生综合管理技能和综合管理素质。

(三)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组织形式

1.构建能力模块实训体系。取消以前的以章节为教学单位的教学体系,实行强化能力培养的模块式实训。在确立管理学基础课程能力培养目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能力分解,构建若干个能力培养训练单元,即以一项(组)能力培养为一个实训单元,以系统进行该项能力的打造与培养;再由若干个训练单元组成训练阶段,即各模块的实训。

2.采用模块化、任务化、实战化的模式进行教学。在课程教学设计中主要采用“故事+抛锚式”的教学方法,以吸引学生对管理学课程的兴趣。在每一项目的第一节课用一个小故事来引出课程的内容,把本章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告诉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课后思考,同时有针对性地布置相应的项目,让学生组建管理团队,进行角色的分配,实现“理论教学实务化,实务教学实践化”,从而多角度地探索“工学结合”的途径。

3.采用“寓教于乐”的教学模式。应用管理学基础课程理论性强、抽象枯燥,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固然能吸引学生学习,提高学习成效,但高职生普遍具有学习惰性,这就要求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不能单纯追求学习成就,更要追求学习过程的享受。教学中,可用人物角色扮演来取代冗长的文字案例或理论分析,比如在管理学第一部分的管理者相关知识教学中可以创设一些职业情境,将班级的“班长”、“学习委员”、“生活委员”等职位更改为“总经理”、“行政总监”、“财务总监”等管理岗位,增强学生对企业管理岗位的认识,同时以此来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还可以用电影片段来展示管理现场,用动画来展示讨论场面,用故事来解释一段流程。通过多媒体、角色扮演再现真实的管理现场,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模式,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改革教学考核方式

应用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传统的考核方式是期末考核,这种考核方式比较单一,也不利于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这一情况,可采用“过程考核+期末考核+企业考核”的形式,即考核主体多元化,考核形式多样化,考核主体不但有学校的教师和学生,而且有企业的工作人员,同时把考核的场所扩大到企业。改革考核的目的是在培养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基本技能的同时实现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

课程教学考核主要分为过程考核和终结考核两部分,理论知识考核和技能考核相结合,学校考核与企业考核相结合。过程考核有课堂表现、到课情况、平时作业考核和实训考核,其中课堂表现、到课情况、平时作业考核占总成绩的20%,实训考核占40%,终结性考核占40%。终结性考核分知识点掌握与知识点应用考核以及技能掌握情况考核,知识点掌握与知识点应用的考核从试题库中抽取,试题库由本课题组教师负责建立,成绩占终结性考核的50%;技能掌握情况以小组课题成果的形成考核,由课题组的企业专家负责评分,占终结性考核的50%。

(五)组织学生外出参观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管理知识的理性认识,可将部分教学安排在课外进行,比如组织学生到周边的企业参观,进行专业认知教学,并邀请企业的管理人员到学校为学生授课、开讲座。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调研活动,比如在讲到管理者的知识点时,组织学生访问企业的管理者,使其通过调研访谈加深对管理者相关概念的认识,真正认识到管理者需要具备哪些素质。这种实践教学方式一方面能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应用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中,应采用多种方式、多种手段来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始终把课程改革的理念贯穿于课堂教学中。这也需要教师、学生、学校、企业的通力合作才。

【参考文献】

[1]胡卫东.综合职业能力导向的广西高等职业院校课程改革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10)下

[2]石丽.“旅游学概论”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8)下

[3]程云行,何红光.管理学课程实验教学中的职场化模式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1(6)中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厅2012年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2012JGA370);广西教育厅2013年教育教学改革一般资质项目(2013JGB379)

管理学的基础课程范文第2篇

(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贵州都匀558013)

【关键词】公共关系基础;教学;医高专

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作为医高专院校中的管理学科与医学学科交叉融合的特殊专业,就业方向为药店营业员、医药公司采购员、保管员、医药企业销售员,企业需求非常大。其中大部分同学未来从事营销工作,也有部分学生走向医药企业的管理岗位。公共关系基础作为管理学类的一门课程,有较强实践性和应用性,其核心理论是:如何树立良好形象,加强双向沟通,从而与公众建立合作、支持的良好关系。公关活动能够带动营销活动,公关意识能促进营销工作,公共关系活动还能够为管理者提供决策参考。因此公共关系基础的知识理论能够指导学生未来在医药企业的相关岗位中,开拓事业,把握发展机遇。然而,在医高专院校中,非医学课程如公共关系基础常常会被认为是副科而不被学生重视,学生没有主动的学习意识和学习兴趣,但事实却证明公共关系基础对于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来说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为扭转医高专院校学生的思维定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笔者在几年的授课基础上,针对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总结了一些公共关系基础课程的教学心得。

1外塑形象,内修涵养,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在公共关系基础课程中,核心理念是树立良好形象从而获得公众的支持。在课堂上,学生就是公众,要想得到公众的支持,教师要树立好自己的形象,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主要从两个方面构建,第一,外在形象。在课堂上,教师要注重课堂礼仪,不穿奇装异服,要穿符合教师年龄、气质、场合的衣着,这不仅是体现教师的为人师表,也是体现公关礼仪的基本要求,向学生们言传身教公关知识。第二,内在涵养。教师必须要有内在涵养,如专业技能强,能够引领学生,亲和力好和包容度广,能够与学生真诚相待,并且善于沟通。外貌礼仪需要授课教师多加重视,内在涵养则需要积累和修炼。

学生作为教师的公众,授课教师还要充分挖掘学生的需求,包括心理需求。根据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在学生中存在首因效应和移情效应等心理定势,学生会因为喜爱一个老师而喜欢他所讲授的课程,也可能会因为讨厌一个老师而讨厌他所讲授的课程,这被称为移情效应,要想充分利用这个移情效应,就要做一名受学生喜爱的老师,从而带动学生喜爱该门课程。而通常学生受到首因效应的心理定势影响,对于老师的评价常常仅凭第一印象。因此,为了有效利用好学生的首因效应,构建与学生的和谐师生关系,公共关系基础的第一堂课是非常重要的,第一堂课不仅要求授课教师要有良好的个人形象,给学生留下较好的第一印象,更要求第一堂课的设计是创新、生动、有趣的,要充分结合学生的专业特征来设计教学,为学生规划专业发展,使之树立自信。当然教师的形象不仅仅体现在第一堂课,也要贯穿于本课程的整个教学过程。

2以人为本,精心设计,构建学生喜爱的课堂

现代教学中提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人为本”的关键是“以学生为本”,因此要想课堂有效,就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和挖掘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具体可以使用以下教学方法。

2.1案例分析法,浅入深处,生动形象公共关系基础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因此在讲授知识点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案例分析法,即借助公关案例,采用交互式教学,通过对案例的讨论、分析,深出浅入地引出活动规律,从而提炼理论知识,同时又将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形象生动地促使学生达到知行意合一。由于授课学生为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因此在案例的选择和使用上,尽可能地寻找医药相关的案例,使得学生更有代入感,由于跟专业相关,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如在讲授公关策划中,策划公关时机这个知识点,为能够生动形象地阐述策划公关时机的关键之所在,引入了“浙江震元堂药店为树立自己企业的形象,策划了在腊八节熬制特制腊八粥免费发放给市民的活动”的案例,使学生更通俗易懂理解公关时机的策划中,理解利用特殊时间如节假日来策划公关活动的具体内涵,案例的使用比枯燥的讲授更能够使学生接受和识记。同时,学生今后工作中还可以借鉴这些经典案例当中的公关理念和策划方法。

2.2情景模拟法,为学生创设实践的机会在公共关系基础课程中,一些章节如公关礼仪、公关专题活动的组织实施等内容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为了掌握学生是否具备将知识点落实到行动中的能力,在授课中可以使用情景模拟法,即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以主人翁的角色演练该情境中如何应对的过程,这是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一次锻炼机会。如在讲授公共关系礼仪中的日常交往礼仪,为学生创设情境:两名医药企业业务员见面,如何打招呼、自我介绍、问候、互交名片和握手。一方面激发参与演练的学生自我思考,另一方面为观看的学生提供一次生动的教学案例。除此之外,还可以模拟宴请情境、介绍他人的情境、电话礼仪情境等,激发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主动性,引起学生的反思。另外,在公共关系专题活动中,新闻会的组织与实施这个知识点,也可以为学生设立情境,将学生分为两个组,一个组扮演新闻发言人,一个组扮演记者公众,通过学生在模拟场景中的交手和切磋,锻炼了语言沟通能力,检验学生理论转化实践的能力,也为课堂增添了更多的趣味。在情境模拟法中要注意两点:(1)可以先讲授理论再进行情景模拟,也可以先进行情境模拟,通过纠正其错误从而导出正确理论;(2)创设的情境要符合学生实际,可以使学生实际生活中的情境,也可以使学生未来将来面临的情境,如求职、销售等。

管理学的基础课程范文第3篇

一、处理好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

教学过程应该是施教与学习两种活动结合并统一于共同空间与时间中的复合过程,任何一种教学活动都是双方的,谁是主体,谁是客体,关键在于从哪个角度来判断。若从教的方面来说,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若从学的方面来说,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从辩证的观点来说,主体和客体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所以,我们应该把学生的作用理解成主体作用比较切合实际。学生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发挥得好,就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的成功。但是,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上,仍存在以下的倾向:

1.机械地规定每节课教师讲授时间不能超过某个比例。有不少教师认为,课堂上老师讲得越少,就越能体现其主导作用;学生活动得越多,就越能体现其主体地位。也有教师认为,实施新课程,教师是学生的合作伙伴,只能尊重学生而不能对学生说“不”,只能有表扬、鼓励,不能有的批评、惩罚。这是对新课程所赋予的教师角色的误解。教师在课堂上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但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的体现,绝对不是以活动量的多少来衡量,更不能狭隘地理解“尊重”,放任错误。教师应以平等、民主的真诚态度与学生对话,创设一种能使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索的氛围,使学生充分地进行沟通和交流,达到在这种交流和沟通中不断生成新的知识和经验。教师需要花大力气研究如何提出问题和提出怎样的问题,教师提出的问题如果不具有新颖性和挑战性,不能有效激发学生思维,就不可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也就不可能引发真正意义上的学生学习活动。

2.把“探究学习”与“接受学习”人为对立起来。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的探究性学习,就是开展一些活动,做小实验、搞小制作;有的教师让学生写小论文、调查报告,重点放在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上,把“自主、合作、探究”作为一种固定的教学程序,出现了形式化倾向。这些“活动”,粗看很有创新,细细品味又感缺乏深入的思考,展示的是手段,而目的却没有达到。科学教育领域的研究表明,学生很难在“做中学”和探究活动中理解科学本质和科学探究;要探究有效,则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好每一个实验和每一个教学素材,充分展示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新课标的学习,加深对探究性学习的理解,辩证地处理好讲授与探究、接受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的关系。在大力提倡探究性学习的今天,课堂教学中如何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探究是一个值得冷静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应反思:平常的教学不能以纸笔练习代替实验,不能以课件代替实验,不能以演示实验代替学生分组实验。教学应遵循教学常规,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过程是提高学生能力的前提。教法对学法的导向作用是不容置疑的,学生的学习方法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法。教法得当,不仅使学生学起来轻松自如,而且可以使学生从教法中领悟到学法,收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相同的教材、相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师进行教学,效果差别很大,这就体现了“导”的功夫。我们必须认识到,接受性学习并不意味着一定是主宰课堂,是一味灌输,它也可以启发学生思考、概括,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的任务,是要根据实际把接受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这两种方式有机地用好,用得当,用得恰到好处。

3.教学评价未能体现以学论教的思想。新课程课堂教学要真正体现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就必须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进行改革,体现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的评价思想。以学论教的教学评价主要从学生的情绪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目标形成状态四个方面来评价教学。但目前以学论教的评价体系并未真正付诸实施,尚待进一步探索、完善。

二、处理好教学的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1.教学创新不等于全盘否定传统。现代教学的理论和方法,应该在继承传统教学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发展和创新,要真正搞清楚哪些过时的东西该废除,哪些合理的东西该继承,不要一提改革就全盘否定传统。好的传统不仅不能废除,还应该大力弘扬。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方法和“因材施教”、“温故知新”的教学原则是够传统了,但这方法和原则不仅过去、现在乃至将来都还是适用的。启发式不等于提问式,讲授法不等于满堂灌,不能把废除注入式就理解为老师不讲,也不能把师生的互动简单地理解为一问一答。教学效果的优劣在于能否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能否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应在激活学生思维方面做文章,通过创设情境、巧妙提问,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质疑、辩论;教师要从习惯把问题抛给学生,转向善于引导学生自己提问题。师生的思维要“发散”,想出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性;同时,又要求师生的思维要“收敛”,不能一味不着边际地幻想。在教学改革与创新中,应该辩证地思考,不能走向极端。

2.坚持“目标多元”不等于淡化“双基”。现在,有的教师课堂上不敢讲知识点,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了了之,有的课堂基本上是“学生自学、互相讨论、教师总结”,虽然重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和方法,但“双基”的目标却没有落实。有的教师认为新课程不用重视“双基”了,将基础扎实简化为仅仅是知识数量的积累。这种狭隘的理解在实际操作中又在不断地升级和强化,于是就变成了对学生进行超负荷的训练。我们必须清晰地认识,新课程不是不重视“双基”,而是以全新的视野去审视“双基”,要重点研究和明确为学生打什么样的基础、如何打好基础,绝不是不要基础。教学中既要重视过程,又不能忽视结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过程,两者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知识与技能”不能作为“一维”来理解,知识重在逻辑性,技能重在操作性,两者有明显不同,是有差异的。“知识”是可以言传的;而“技能”只能意会,靠体验与感悟,难以言传。传统教学中重视“双基”,已被实践证明是有效的。有意和无意削弱“双基”的课堂,不可能有高效的教学。

3.合作学习不等于小组讨论。目前,很多教师上课都采用分组的方式让学生讨论,进行所谓的合作学习,过一会儿讨论一次;讨论时学生各说各的,有的学生不善于独立思考和互相配合;讨论后,教师依次让学生发言、然后活动便宣告结束。出现这些现象,根本原因是教师没能真正理解合作学习的含意,认为分若干个小组,让学生讨论就是合作学习了。许多教师对合作学习的操作普遍感到困惑。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有利于产生争论的、有价值的,而且是个体难以完成的内容让学生合作,交换意见。合作学习要着力培养学生的“三会”,即学会倾听、学会质疑、学会组织。教师要以“晓之以理,导之以引,动之以情,传之以神”实现“会教”;学生通过“思考接受,活动探究,情感体验,合作交流”达到“会学”。

三、模式推广与开放超越的关系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新的教学模式层出不穷。诚然,先进的教学模式对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确大有裨益。但是,如何对待模式,又如何去操作和运用好教学模式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各种教学模式,各有各风格,但殊途同归,都有较好的教学效果。在学习和运用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如果不分学科,不看内容,不看教学对象,就刻意模仿,一成不变地全盘照搬,那就失去教学模式应有的价值了。在借鉴和运用教学模式时,一定要结合教学实际,这个“实际”,就是指不同的教材、不同的学生以及不同的教师风格。新课程强调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转变,倡导为学生留下自主探究的余地和空间,因此,教学模式也必须从封闭走向开放。

1.教师应具有开放的教学观念。传统的教学模式十分强调教学设计,把备课作为保障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教师需精心策划,充分准备,并形成完整的教案。然而,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生成的开放过程,课堂可能发生的事情,并非都能在备课过程中预测到。教学过程的真实性及最终结果,更大程度上是由具体教学情境以及教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处理问题的方式决定的。从这种意义上讲,教学是具体的,不可重复的。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是一个开放的、创造生成性的过程。因此,我们应认识到,教学模式的开放式发展要求教师淡化课程执行中的预定性和统一性,注重对话过程中的再生性和多元性。

2.教师应把握开放的教学内容。实际上,教学内容应是经验信息和即时信息的统一体,具有确定性、唯一性、静止性与变动性、多样性、发展性相结合的总体特征。因此,教师不能把教科书当作全部的教学内容与材料,而是作为与学生进行交往、对话的部分材料。教师要根据本地、本校、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改变教科书的次序,也可以充实教材,超越教材,突破教材的束缚,提高“用”教材的能力。例如能尝试与同学交流对当地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的意见;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如温室效应、热岛效应等)、声、光、电的污染问题等发表自己的见解;研究电冰箱内外的温度差与所耗电能的关系,提出节能措施等。

管理学的基础课程范文第4篇

一、 初中生数学学习方法的现状与分析

通过近三年的课堂教学实践,初中生数学学习的基本方法可归结为:读、听、思、说、记、写、纠、用,并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1.诸多学生不会阅读数学课本内容,总以为阅读课本就是看结论,呆读硬背,不仅没读懂读透,而且应变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都较差,严重制约了自学能力的发展。

2.学生不能充分认识到老师讲课的重要作用,听课时抓不着重点,导致顾此失彼,精力分散,听课效率下降,效果极其底下。

3.学生思考问题常常受思维定势的干扰和影响,不善于分析转化和进一步思考,其思路狭窄、滞后,甚至受阻,挫伤其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他们的学习。

4.口头表达能力差。主要表现在解题时会却无法表达。回答老师提问时,口头表达的内容不精炼,不生动,欠准确,或答非所问。

5.识记知识多是机械记忆,理解记忆少,满足于记住结论,而不立足于去理解、概括、联想,导致认知网络不能完整建立。

6.书写格式混乱,条理不清楚,作图不规范,缺乏应有的严谨性和规范性。 尤其是几何问题更为突出。

7.学生在作业或测试后,对出现的错误,不能及时纠正,找不出错误的原因及矫正的方法。

8.由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是机械的,重知识结论,轻知识发生的过程及来源,导致不能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应用能力差。

二、 指导学生数学学习学法的对策

针对上述存在的诸多问题,作为教师又如何去指导学生的学习呢?本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培养学生的“读、听、思、说、记、写、纠、用”的能力。

1.重课本内容读的指导

南宋朱熹说过:“幼时读书,背至滚瓜烂熟,不甚了了,成年逐渐感悟,回思意味深长。”这表明一个人学习,读和悟,读是第一位的。因此要认真指导学生阅读数学课本,从课本的各个方面去去深入理解内容。一是读标题,要求学生细细体会标题,能提纲挈领地抓住教材的主要内容;二是读例题,在预习时应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读例题,并初步理解解题方法;三是读插图,它们可使学生更形象、具体、准确地理解文字的内容;四是读算式,按算式各部分的原理读,按算式所表示的意义读,这样可以弄清算式的概念和意义;五是读结语,要求学生对结语逐字逐句地理解分析,以便准确地把握。

同时读书时要抓好三点:一是粗读,即边读边圈、点、勾、画,大体弄懂教材内容,对理解有困难的地方作记号;二是精读,即在教师讲解的基础上细嚼课文,把握重要的数学概念、公式、法则、思想及方法;三是研读,即当每一章节内容学完后,整理学过的知识,弄清体系,小结归纳要点,形成知识网络。

2.抓教学过程听的指导

数学教学中指导学生听课,先从培养学习兴趣入手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其激活原有的认识结构,打开“听门”,专心听讲。其次,要指导学生会听课,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一是注意听教师每一节课开始所讲的教学内容、重点和学习要求;二是注意听教师在讲解例题时关键读粉的提示和处理;三是注意听教师对概念要点的剖析和概念体系的串联;四是注意听教师每一节课的小结和对某些较难习题及例题的提示等。

3.注重激启学生说的指导

在数学教学中。怎样激发启发学生说呢?第一,启发学生说思路,说思维过程。课堂上要让每个学生都有说自己想法的机会,可以让学生根据某一个问题,独自小声说,同桌之间练习说,四人小组相互说,教师学生共同说……等等。通过说,培养学生语言的条理性和思维的逻辑性。第二,引导学生用简明、准确、规范的数学语言,完整地回答问题,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判断后,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概括出定义、法则或公式,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4.培养学生写的指导

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做学习笔记;指导学生将数学语言转化为数学符号;指导熟练掌握数学常用书写格式,指导他们学会作图,培养学生的直观思维能力。

5.严格学生纠错的指导

(1)设置“陷阱”,诱使学生得出错误

有的放矢地选一些颇具迷惑性的题目,在易错的节骨眼上设“陷阱”,先诱使学生陷入歧途,制造思维冲突,再引导学生在自查自理中挣扎出来,达到学生深刻理解概念和知识的目的。

(2)适时恰当引入错例,引导学生独立评析错误

对于例题的错误解法由学生独立地对错误进行评析和判断,引导学生独立寻找错误加以分析,让其自己进行矫正。

(3)强调学生用知识意识的指导

管理学的基础课程范文第5篇

【关键词】岗位对接;仓储管理;教学内容;实训

“仓储管理”是物流管理专业高职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程。大部分物流学生在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都会和仓储管理有关。因此,研究物流专业与仓储管理相关岗位以及岗位职责要求,提炼出“仓储管理”课程和实训教学内容,可以起到缩短知识外化为工作能力的时间,使学生少走弯路,提前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

一般来说,企业的仓储管理业务主要的业务有:入库管理、出库管理以及仓库的日常管理。

一、入库管理岗位及教学对接

1.入库管理岗位工作分析

以制造业为例,入库管理分为原料入库管理和成品入库管理。入库所涉及的岗位主要有检验员、仓库管理人员、理货员和负责现场工作的部分岗位等。岗位数量和人数的确定和企业的规模以及业务的繁复程度有很大的关系,岗位可根据入库的具体工作设计。

原料入库管理始于采购执行部门将到货信息(一般是到货通知单)传递给仓库,仓库按照采购部门的到货信息清点货物并进行外观检查,待货物入库后再进行抽样检验,区分合格品和不合格品并按规定的区域放置。最后,仓库部门将入库信息传递给财务和采购部门,并做好库存帐、库存卡和入库信息的录入。

成品入库管理始于生产车间开出入库单并将货物运到仓库,成品库管理人员对货物进行抽样检验,判定是否合格,并将检验合格的产品放入合格区、进行货位登记;然后根据入库产品数量,更新库存帐、卡。质检人员出具的不合格报告单由生产部会同质量部的人员共同判定产品不合格原因,并判断是否可以回车间继续加工至合格。

2.入库管理岗位需具备的职业能力

根据入库管理岗位工作分析,对一个仓库管理人员来说,首先应具备的职业能力是准确填写相关单据,明确、清晰表达货物信息的能力;其次,必须具备良好货位管理能力;最后,必须具有一定的现场管理能力。

3.教学内容设置

首先,在单据填写能力培养方面,应在实训教学设置各种单据填写的实训项目,让学生熟练掌握单据填写的内容、规范和要求,并进行各种单据填写的实际操作。

其次,货位管理能力的培养,应主要设置的理论教学内容有:目视管理原理、ABC控制法以及相关设备知识。

最后,仓库现场管理能力的培养应设置的教学内容有6S管理法,目标管理法。

二、出库管理岗位工作及教学对接

1.出库管理岗位工作分析

在制造业,出库管理也分为原料出库和成品出库管理。同入库一样,出库的具体工作、企业规模以及业务的繁复程度决定了岗位安排和人员数量。

原料出库始于生产车间根据排产信息及配方开据领料单并将领料单与排产计划一起交给仓库安排领料,然后由仓库审核领料单(品种,数量)并由发料人员在系统内查询所需产品的可用库存,包括数量及批号,最后由仓库管理人员根据先进先出的原则确定发料产品的批号,填写出库单(出库单在发料完成以后需要报送财务部,物流部)将货物发出并更新库存帐、卡和系统的库存信息。

成品出库首先要得到经过仓库主管部门及财务审批通过的发货单、出库单,方可从存储区提取待发成品并将成品从存储区移到发运区以执行备货发货流程,同时更新库存帐卡,然后将将完成的发货单抄送销售和行政部门,并查看库存是否低于安全库存,最后在收到发货指令后,仓库安排出库。

2.出库管理需具备的职业能力

和入库管理相比,出库管理在货品外观、质量检验方面的工作较少,以制造业威力,出库工作主要是执行生产部门和销售部门的指令,按时、按量和按质安排指定货物出库以及及时登记货品数量变化信息并进行分析。因此,对出库管理岗位来说,沟通和协调能力比较重要;其次,能够在多项指令同时到达的时候合理安排货物出库的顺序并保证整个过程衔接顺利,不发生装货错误和不必要的货损;最后,能够及时整理库存账卡,统计库存数量变化信息,并上报相关部门。

3.教学内容设置

从出库管理工作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应首先设置简单的统计分析知识以及整理账卡方面的能力实训,其次,应安排基本的工作排序、装卸搬运的方法和技术装备方面的知识在教学中讲解并安排实地观察的实训项目。最后,讲授基础的生产管理的市场营销方面的知识,提高与生产车间和销售部门的沟通协调能力。

三、日常管理

1.仓储日常管理的岗位工作分析

仓储日常管理的目标是高效低成本前提下保质保量的保管货物,主要的岗位工作有分为管理类和操作类两类。

管理类的工作有:仓库信息监控、库存不足或积压报警、采购物料和商品的质量及价格跟踪、灾害的预防和控制。

操作类的工作有:盘点、仓库之间或和其他部门之间的库存移动处理及调拨汇总、退货处理以及、仓库领料和商品领料汇总与明细记账、库存货物的质量监控、火灾、水灾的应对和处理。

2.仓储日常管理需具备的职业能力

从管理类岗位工作分析,作为合格的仓储管理人员,首先应具备基本的库存管理知识,了解不同订货模型下物料或商品的数量限制,判断库存不足和积压情况,以及时和相关部门沟通,解决问题;其次是要对物料和商品的市场情况有一定的了解,以便主动对库存货物的质量进行分析和判断,和相关部门沟通,及时发现企业生产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灾害的预防和管理知识,以制定完善的制度和措施,保证严格监控管理,避免事故的发生。

而对于日常管理的操作类岗位的职业能力,主要体现在对保质保量以及预防和应对灾害三个方面。从保质上讲,日常管理人员应了解相关货物的物理、化学以及生理变化知识,以便在货物储存过程中以合理的方式保管货物,达到保质的要求;从保量上讲,日常管理人员应具备一定的盘点知识和财务汇总和记账知识,做到账物相符,严格控制;在应对灾害方面,日常操作人员应具备防火、灭火以及预防各种事故的能力。

3.教学内容设置

对仓储管理类工作,在库存管理知识内容方面,应设置定量订货法和定期订货法,并在实训过程中通过两箱法和三箱法教会学生定量订货法的应用技巧;在物料和商品的市场情况方面,应设置市场调查相关知识,并设计市场调查实训教学内容;在灾害预防和控制方面对操作类工作,应首先设置商品的物流、化学和生理变化知识;其次,应设置盘点的方法和实训教学,培养学生实际的盘点和汇总记账能力;最后,应设置灾害尤其是火灾的发生原因、处理措施和预防等知识,并设计火灾的预防和处理的实训教学。

总之,将“仓储管理”的课程教学内容和实际岗位工作中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对接,根据职业能力设计课堂教学内容和实训教学内容,能够缩短知识外化为工作能力的过程,更好地培养高职物流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质,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甘卫华等.现代物流基础[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2]安西友等.中央储备粮仓储管理工作的实践与创新[J].粮油仓储科技通讯,2012(1).

作者简介:

王乐乐(1975—),女,陕西汉中人,硕士,讲师,现供职于西安外事学院商学院,研究方向:物流财务成本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