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电影艺术的认识

对电影艺术的认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电影艺术的认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电影艺术的认识

对电影艺术的认识范文第1篇

一、 英雄本色:主角身份的特殊情怀

双男主模式在警匪题材影片中并不少见,经典作品《毒战》《无间道》中都或多或少的带有这种倾向。显然,警匪题材电影的重点本就是两种力量的此消彼长,无论是双雄争锋,还是强强对决,这些最为精彩的看点往往都发生在两位男性角色间。同时,警察或黑帮团队内部的兄弟情义,也是香港警匪片的不老情怀,在资本交融和北上风潮中,属于港片的义气情怀渐渐被冲淡了,《使徒行者》正是希望能够通过双男主模式,着力刻画阿蓝(张家辉饰)和少爷(古天乐饰)之间令人感动的兄弟情谊。

阿蓝和少爷在性格方面有着很大的相似性,尽管他们分工不同,阿蓝是香港大学高材生,智商超群,心思缜密,外表看似儒雅文弱,却总能在危急关头冷静分析,被称为郭铭集团的“智囊”。少爷勇敢机敏,做事不按常规,总是出其不意地给敌方致命一击,是一位难得的勇将。他们一文一武,成为黑帮大哥郭铭最为信任的左膀右臂。但一通打给警察署的电话,将二人推上了信任的危机边缘。两年前,警方的刑事科总督察康道行遭到暗杀,为了保护五名卧底的身份,相关人员将卧底的资料全部删除。卧底的身份从此变得扑朔迷离,由于警方已失去备案,任何人都可以冒充卧底。少爷正是在这个时候向警方联络,声称自己是卧底,许多有利线索纷纷指向少爷,但警方迟迟不能确定。因为,可靠线报证明阿蓝和少爷中有一人是卧底,另一人则是冒充卧底的匪首。阿蓝从出道以来一直深受少爷的信任,被少爷一步步提拔,最后进入黑帮高层,取代了少爷的地位,阿蓝的功高震主,早已在少爷心中埋下不满,这通电话更加引起猜忌和怀疑,瞬间拆散了曾经亲密的伙伴。

随着剧情的逐渐深入,二人在巴西与毒枭进行交易,真正的卧底阿蓝发现少爷在冒充自己,他本有机会在此时就除掉少爷,但是念及多年的友谊,阿蓝朝地面开了几枪,正是这几枪,组成了一段摩斯电码,向警方探员Q sir(吴镇宇饰)传递了真卧底的行踪。被黑帮高层所抛弃的少爷和卧底阿蓝逐步建立了统一战线,面对郭铭所派来的杀手董先生(李光洁饰),二人默契配合,在小酒馆中大展身手,暂时打倒了杀手,但出人意料的是,董先生随后在街道上突然袭击,阿蓝为了保护少爷,在厮打中被卷入车下,与杀手同归于尽。面对昔日同甘共苦的兄弟,少爷心中百感交集,他真正放下了个人恩怨和名利纠纷,跪在阿蓝的遗体旁,深深地磕了几个头。华晨宇演唱的插曲随即响起,空灵而高远的声音令人更加感动,这对兄弟曾无数次一同出生入死,也曾因为身份和名利互相猜忌,但是,面对危机,二人总能齐心协作,甚至为了保护对方牺牲自己。这样的兄弟义气是港片最独特的情怀。

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起,经过无数优秀香港警匪电影的共同努力,将兄弟情塑造为港片的一块招牌,《警察故事》《英雄本色》这些脍炙人口的大作,都将跨越血缘的兄弟情摆在第一位。近年来香港警匪片的质量开始下滑,许多作品想要复刻当初的情怀,但纷纷失利。在2013年的《扫毒》获得成功后,《使徒行者》完美接过了接力棒。影片围绕着“谁是卧底”的问题展开,但在最后,卧底的身份已经不再重要,阿蓝和少爷,这对历经磨难的生死兄弟,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才是真正的无价之宝。

二、 正邪相融:配角身份的扑朔迷离

《使徒行者》的主线剧情是绕着阿蓝和少爷的争斗展开的,为了更加丰富这条剧情线的内容,配角们纷坛登场,将卧底的身份串联在一起,同时也突出了人物形象反转的意外效果。

钉姐(佘诗曼饰)是本片中最为抢眼的配角,她聪慧可人、鬼马精灵,不仅串联起了卧底身份的线索,还一人承担起整部影片的笑点。可以说,《使徒行者》取得不错的口碑,钉姐这个角色的加入和佘诗曼的精彩演出功不可没。钉姐本名丁小嘉,出身于香港社会的最底层,考上警校后任职于康道行手下,长期负责卧底的联络工作。表面上,她只是一个沐足店的老板娘,为人吝啬,爱财如命到不肯放过任何一个顾客。实际上,她是刑事科安插的五名卧底之一,与联络员Q sir配合,寻找打入郭铭集团内部的卧底踪迹。作为本片最重要的线索人物,是钉姐接到了那个至关重要的电话,她是Q sir的下属,也是卧底的联络人,沟通了欢喜哥、阿蓝和Q sir三方面的势力。这个形象非常贴近传统警匪片中的女主人公,八面玲珑,善于斡旋,能在很短时间内成功搜集到各方的信息,同时也擅长搞笑,在危急关头还能够讲笑话来缓解气氛,但在战斗能力方面不如男性角色,关键时刻需要他人上演英雄救美。Q sir无疑就充当了这样一个英雄角色,他与钉姐长期配合执行任务,二人日久生情,摩擦出了爱情的火花。Q sir是一个外冷内热的人,表面装作满不在乎,实际上对她的一举一动都无比关心。身中数枪后,命在旦夕的Q sir微笑着向钉姐提出了分手,而钉姐则坚决的拒绝了他。枪林弹雨的考验让这对恋人更加珍惜彼此,即使在生离死别的关口,也不会放弃相守的誓言。在主线的兄弟情中,加入一段短暂而动人的爱情,既为影片增加了看点,也避免了喧宾夺主。

除去阿蓝、钉姐外,本片还有一个隐藏最深的卧底,那就是作为反派出场的欢喜哥(许绍雄饰)。他的戏份不多,一共只出场了三次,每次出场都是代表黑帮高层人物前来完成清洗卧底的任务。欢喜哥在黑帮中的地位在阿蓝和少爷之上,是最能够接近郭铭集团核心的人,谁都没能想到,他竟然是警方安排的最高层卧底。由于从事卧底工作的时间太久,甚至连欢喜哥自己都忘记了身份,他本质上是一个非常善良且有爱心的人,即使双手沾满了鲜血,做多了杀人越货的勾当,但当他看到一个可爱的孩子,还是会表现出满心的欢喜。从他对钉姐的掩护同样也可以看出欢喜哥本性善良,只是太久的与狼共舞,让他忘却了自己的本来面目,在黑帮摸爬滚打多年,帮助郭铭做下许多恶行,最后却突然身份反转,杀死了黑帮头目。欢喜哥这个角色拥有双重形象,他究竟代表着正义还是邪恶,是一个难以品评的问题。

小英(张慧雯饰)、董先生等诸多配角尽管出场较少,但仍然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一部双男主模式的电影,如果仅靠兄弟情谊支撑全片,难免过于单薄,需要在主线剧情之外设立许多的支线情节,以达到丰富内涵的目的。这一系列配角的出演,把喜剧元素和更多意外带入了影片,增加了故事的看点。

三、 影像转换:双男主模式的艺术处理

近年来,IP改编的热潮影响了许多地区的电影市场,香港也不例外。由于前有电视剧版《使徒行者》先入为主,观众自然对电影版有所期待,导演保留了电视剧中的一些内容,同时在整体上进行再创新,塑造了阿蓝、少爷等全新的角色,带动了影片内涵的变动。

在电视剧版中,《使徒行者》是一场薛家强、卓凯、钉姐三人联袂上演的卧底传奇,电影版将主角换成了并列的阿蓝和少爷,为了尊重原作,将人气角色钉姐和欢喜哥起死回生,赋予了他们不同的性格,重新安电影版。这种做法可以说是一柄双刃剑。钉姐、欢喜哥的加入,的确很好地丰富了影片的剧情,同时制造了各种看点。但是,将原著人物放入剧情完全不同的电影版中,导致了二者之间的互斥,欢喜哥本身是重要反派之一,却强行变为了最大的卧底,反转的程度过大,缺少前戏的铺垫,在钉姐、阿蓝之后,又出现第三个卧底,多数观众表示疑惑和太过突然。在相当有限的片长中,加入了过多的角色,导致本片在人物刻画方面显得有些薄弱,很多角色的背景和性格都一带而过,缺乏铺陈展开的空间,结局却来得过早,削弱了人物间的情感表达。例如小英这个角色,她是Q sir的外甥女,也是阿蓝的保镖。年轻貌美的她对上司暗怀好感,这本可以作为一段独立的感情蛘箍,与钉姐和Q sir之间的爱情相应和,但是,小英从出场到中弹牺牲的时间过于短暂,让这个角色还没有在观众心中稳固便轰然倒塌。就角色形象来说,小英也显得过于柔弱,与打女应有的英气形象不符。这两方面的失误,导致了小英这个角色塑造得不够成功,有画蛇添足之嫌。过多改编角色的加入,独立在不同的支线上,没有与两位男主角形成的主线进行互动,是本片另一个令人遗憾之处。钉姐突然消失、欢喜哥铲除头目,这些重要剧情都没有篇幅用来描写,同时也与本片兄弟情的主旨缺少关联,使得配角的功能性被削弱,没有能够很好的突出两位男主人公间的友谊。

与电视剧版相比,电影版《使徒行者》在画面和场景上自然上升了一个层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这部电影中,观众不仅能够看到港片中熟悉的场面,灯红酒绿的香港夜场、纸醉金迷的澳门赌场,还能一睹真正的巴西风情。摄制组顶住了寨卡的压力,进入巴西进行实景拍摄,将爆破、枪战、械斗等一系列惊心动魄的场景真实的呈现给了观众,非常值得钦佩。阿蓝和少爷前往巴西与当地集团进行交易的镜头在里约热内卢贫民窟拍摄,在枪战开始前,几个航拍镜头就已经充分调动了观众的官能感受。里约独具特色的街头涂鸦被融入了这场枪战戏中,绚丽的色彩展现出拉丁民族的热情奔放,也增强了视觉冲击力。场面宏大固然是本片的抢眼看点,但是在场景方面的大量投入,一定程度上冲淡了剧情的叙事功能。

《使徒行者》的剧情本身就非常复杂,双男主模式的特殊性更需要叙事清晰、节奏准确,本片在这方面的功力还有所欠缺。电影版存在的这些不足之处,可以作为警匪片IP改编的一些借鉴。

对电影艺术的认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科技进步;电影音乐;电脑音乐;音响器材

改革开放以来,科技的日新月异、突飞猛进,带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综合国力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同时,科学文化事业,作为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获得了亘古未有的机遇,特别是科技的发展促进了网络、通讯与传媒的日益完善与普及。

从本质上说,科学技术的提高与快速发展,是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与把握的过程。在这个对科技的认识、学习、转变的过程中,人们得到更多的创造价值。当科技用于艺术生产或创作时,就形成了艺术生产力,使得科技在创造艺术价值的领域里获得了更高的回报,也为我们创造了美和艺术的空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有了陶器艺术,有了青铜艺术,有了摄影机,有了电影艺术,有了电脑音乐、电脑美术、电脑设计等等,这些都说明科技时刻在影响和改变着文化艺术。科学家、艺术家达-芬奇曾说:“艺术借助科技的翅膀才能高飞。”

电影艺术的发展恰恰展示和证明了科学技术在文化艺术领域里的作用,可以说电影艺术与电影音乐艺术与科技发展的相互促进、结伴而行的关系,与时代同步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科学技术是各个行业的灵魂,特别是电影艺术这种综合艺术形式,更需要科学技术来强化自身的驱动力。电影音乐在影片中的价值和影响,与科技进步休戚相关。

一、音响器材与电影音乐

当今电影音乐艺术的多样性发展的结果,毫无疑问是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社会的发展、人类文化与观念的转变,人民大众对电影艺术的综合性理解变得尤为突出,特别是现代音乐与流行音乐艺术的发展,使电影艺术更加具有实现性和超前的未来意识。

19世纪末爱迪生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台录音机,从而改变了人们欣赏音乐的方式,大大地增强了音乐的传播,为人们欣赏音乐带来了方便。我们应该记住一个名叫埃米尔・玻里纳的德国移民者,是他于1888年发明了唱片,后经过多次改良,成为20世纪初期最主要的录音音乐的载体,并且成为电影艺术的主要技术手段被广泛运用。1925年世界上诞生了第一个电动麦克风,人声演唱逐渐与器乐交融,演绎着新时代的电影音乐。随之流行音乐的加入更加丰富了电影音乐的内涵,特别是流行歌曲的风靡使得它与电影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

二战期间,德国的工程师们,在磁带录音技术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突破。二战后,美国在电影艺术和流行音乐领域借鉴这一技术,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直至20世纪50年代,众多唱片公司的发展壮大,带动了电影音乐的迅速发展,并产生了很多的经典电影音乐,多年以后影片的印象模糊了,但是电影中的音乐依然在人们心头萦绕。

到了20世纪60年代,随着晶体管和印刷电路板技术的普及,各种音响器材的功能和效果的提高,活跃和增加了电影技术的革新,从视觉、听觉等方面增加了人们的立体感受和多层次的欣赏乐趣。

70、80年代科技进步的迅猛发展,在推动音响技术发展的同时,在电影艺术领域和流行音乐等方面的发展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同时,录音技术、唱片、磁带、乐器、麦克、演出音响等一系列产生与发展,对音乐艺术的普及和教育、大众文化传播,起到了空前的推动作用。

20世纪末电子科技迅猛发展,电声乐器诞生并且得到广泛使用,如电子琴、电风琴、电钢琴、电吉他等等,在音色上有了很大的变化,可以模仿和扩大乐器的音色,增强了乐器的表现力。直至大型的电子合成器的出现,使得高科技在乐器的应用方面走到了一个制高点,“人声、动物声、风雨声、科幻声、宇宙声,惟妙惟肖”。同时,也为电影艺术的快速发展拓宽了空间,增强了电影艺术的传媒效果。

二、强势传媒技术与电影音乐

为什么某些歌词平庸、主题内容浮浅、演唱矫揉造作的流行歌曲,以势不可挡的势头掠走了大多数喜欢音乐的人的心扉?一张演唱会的门票少则几百块多则几千块,有的学生听说某某的演唱会,提前几个月开始省吃俭用,为的是省下钱来买一张上千元的门票,之后恐怕只有蹭饭和借饭卡生存了。只要精神食粮还是不行啊!流行音乐无可置疑地占有了大多数人的“休闲和娱乐”空间,这里面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流行音乐的传播媒介的广泛与形式多样。

自20世纪20年代广播业逐渐在美国普及之后,由于收听广播是免费的原因,使得广播业拥有众多的听众,影响了唱片公司的销售。随之影视作品的增多,特别是里面的音乐和歌曲的流传,曾经使音乐电影、电视流行一时。网络信息传输新技术的出现,对电影和流行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电影和流行音乐不再局限于电影院和唱片载体形式的传播,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在线欣赏影片和音乐,还可以通过下载及多形式的播放欣赏,实现了新的传播的循环和新的消费方式。

网络传媒是一个特色舞台,网络给了人们更大的自由空间。电影艺术这种被人们早已认知的艺术形式,在网络这种新型的传播形式中受益匪浅。很多观众是在网上观看影片和熟悉电影音乐的,影片还没有欣赏,其中的音乐特别是一些歌曲,首先流行开来鲜为人知了。所以,新的发展形式使得音乐与电影艺术依然扮演姊妹关系。

新形势下旧有的电影模式在不断的更新和注入新鲜的血液,电影制作和音乐制作已经成为一家人。21世纪的电影艺术在体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也体现了它的商业利益和商业价值。一部影片从剧本、演员、拍摄,都伴随着一种商业利益的炒作,因为它的自身就是最好的媒介,影片的演员阵容,明星效应,加上网络,有线、无线等形式的宣传,影片在没有拍完、没有放映时就已经名声在外了,刚看片名“色戒”就足以震慑你的精神,后来才知道是“色界”顿感乏味了许多。感觉电影艺术的发展远离了电视群体的大众化,走向部分群体化与高消费的形式。艺术形式的多样化丰富了大众的生活,同时也丰富了大众的鉴赏水平,带动了大众的自身演绎与休闲的喜好,也是导致电影艺术走向个性化发展的原因。

三、电脑音乐与电影音乐

广义的电脑音乐概念是在创作、演奏、制作与传播过程中使用电脑技术或设备的音乐。狭义的电脑音乐概念是通过电脑及相关设备进行编程,控制MIDI乐器或数字设备进行创作、演奏和制作的音乐。步入21世纪的电影音乐,在体现剧情需要、人物需要、环境需要的同时,更加注重电影音乐的自身特性、影响力及商业价值。所以,无论是广义还是狭义的电脑音乐对于电影音乐来讲都是有意义和有利益的。

电影音乐借助电子合成器、电脑、MIDI等设备和制作手段开始涉足音乐制作的领域。电子合成器的发明,使音乐创作变得简单而随意,减轻了作曲家在五线谱上的繁琐工作,使其工作变得轻松而富有乐趣了。另外,在计算机上创作,可以即时审听、修改,然后再审听、再修改,直到满意为止,免去了请乐队进行试奏的劳师动众之举。流行音乐和电脑的结合,给流行音乐界带来了强烈的震撼。

对电影艺术的认识范文第3篇

动画电影艺术的特点

动画电影艺术在表现形式上基本可以分为美派和日派两大阵营,其艺术风格各具特点。美派的动画电影在形象设计上偏好夸张风格,而日派则较常走写实路线。在结局处理上,美派动画电影的结局更加的圆满,而日派的动画电影则采用很多的开放式结局模式。在画面的处理上,美日两派有着很大的差别。美派主要依靠技术取胜,以计算机为依托的数字化电影是主流。甚至有人说,美国人中没有“动画绘制人”。与其相对的,日派在画风上追求细致,画面的真实感和精细度都比较高,拥有一批绘画技术高超的动画作家。当然,动画电影艺术还有一些共性的特点。无论是哪一派,动画电影艺术在内涵的设置上,对于梦想的坚持总是永恒的主题。动画电影以一种轻松的手法来体现有内涵的主题,富于人情味。而且,动画电影艺术注重细节氛围的营造,在意境上追求细致而又雅俗共赏也是其重要的特点。现在的动画电影在高科技手段的推动下不断发展,表现手法真实、故事情节耐人寻味,配合优美而又贴合情境的音乐,越来越多的人能从中得到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启迪。动画电影中美学思想的光芒体现深刻、熠熠生辉,使其从单纯的娱乐作品上升到了一种艺术境界。

动画电影艺术中的美学思想

动画电影艺术之所以能成为艺术,不仅仅是因为其带给人们的放松、愉快的感受,更多的是因为蕴藏其中的美学思想。动画电影艺术中的美学思想可以体现在诸多方面,音乐美、光影美等都是动画电影艺术的魅力来源。笔者在这里选取意境美、人文美和生态美三个角度来对动画电影艺术中的美学思想进行粗浅探讨和分析。

(一)动画电影艺术中的意境美思想

“意境”是主观情感和客观情景之间的融合与渗透,它超越了客观情境,而使人得思想进入一个更广阔的时间和空间中,从而获得一种情感的抒发和领悟。①对于意境的追求是动画电影艺术的美学特征之一。通过画面、音乐、色彩等元素的结合,使人们在观看影片、体味故事情节的同时,也能将情感升华到人生感悟、自然变迁等开阔的艺术境界便是意境美的影响力。漫天黄沙与悠远号角相配的苍凉、雾水蒙蒙与石板小路相依的宁静,动画电影艺术中的意境美让人在“悦目”的同时也能真正的“赏心”。这种意境美在美派、日派的动画电影中也有广泛的体现。但将这一美学思想体现到极致的便是中国动画电影派。水墨画的墨色留白很容易让人们感受到宁静、悠远和淡然灵秀来。“诗情画意”是中国动画电影的艺术境界追求。将情与景结合,以景抒情、寓情于景,是中国动画电影艺术的审美境界,也是动画电影艺术家们的思想境界。可以说,动画电影艺术中的意境美思想让动画电影超脱了单纯的娱乐,而上升到了一种艺术的境界。

(二)动画电影艺术中的人文美思想

经济迅猛发展,追求利益最大化成了人们主要的价值追求。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复杂,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激化。林立的高楼给人们带来了现代化的居住环境却也在同时剥夺了自然界中其他生命的生存空间。而在动画电影艺术中,这个问题也被深刻而直观地表现了出来。展示生命的价值、体现自然对生命的意义是动画电影艺术中重要的人文美思想。正是这种人文关怀,让动画电影艺术的价值感得以体现。将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的人文美思想深刻体现的,要数日本动画电影派。日派动画电影艺术的代表人物宫崎骏可以说是一位人文主义美学大师。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之所以广受好评,正是因为在他的动画电影中人文美的光辉得以深刻体现。在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中呈现出的世界往往是完美而又虚幻的。经过一连串的感人情节与动人画面,故事总能够有一个好的结局。而主角也一贯是保有一颗纯真坚定的心。就是在这种自然流畅的虚幻中,观众却总是能发现现实世界的影子。正是通过这种简实、完美中透着现实世界的虚幻故事,宫崎骏向人们展示了生命的价值,展示了一颗纯真坚定的心的可贵。动画电影艺术以一种天真烂漫的动画世界融合了电影所赋予的现实手法,向人们展示了人性的光辉价值,这种人文美思想冲破了时空的界限,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观众。

(三)动画电影艺术中的生态美思想

生态美学,这个概念在中国有着深刻的历史基础。早在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时期,生态美学理论的一些思想就有体现,如“天人合一”等概念,就有着生态美学理论的雏形。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生态美学这一概念和学说才被中国学者率先提出。随着人类的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生态问题也日益严重。人类迫切的需要一种平衡的、自觉的意识来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动画电影艺术因其自身表现方式灵活的特点,将生态美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在一般的电影中,自然往往作为背景存在,对情节的发展起到烘托和推动的作用。而在动画电影中,自然界有了一个作为主体来展示自身的平台。昆虫、动物、鲜花、绿草,自然界的景物充盈着动画电影的画面。无论是宫崎骏还是迪斯尼,美好的自然经常成为表现的主题,而人类退居配角,作为点缀和装饰存在。动画电影艺术往往通过拟人化的自然景物,向观众展现自然的美丽和自然生物的顽强、活力,使人们在观看动画电影的过程中不自觉的体味自然内外兼修的美好。同时,以自然的角度告诉人们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在人类于经济、政治和科技等方面不断发展进步的同时,人类与自然的相互依存、相互尊重和共荣共存的思想也应该不断贯彻到人类的切实行为当中,只有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动画电影艺术中的生态美思想不仅仅是一种美学的体现,更是动画电影艺术责任感的体现。动画电影艺术中蕴涵着浓厚的意境美、人文美和生态美思想。这些美学思想让动画电影艺术区别于单纯的动画片和电影,使其拥有了独特的艺术内涵。动画电影艺术之于观众不仅仅是一个表演者,更是一位教育者,在给予人们视觉美享受的同时,让人们的内心也在潜移默化间得到启示和洗涤。

美学思想指导下的动画电影艺术发展展望

对电影艺术的认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哈利?波特》;虚拟空间;创意;国际化;影像表现

 电影《哈利?波特》的上映掀起了科幻电影的思潮,电影的影像表现在一定层面上体现了人类对魔法世界的向往,更加体现了人们的精神追求,但是在电影创作上,我们必须认识到虚拟空间创意运用到现代电影创作中开拓了电影的表现可能性,增强了电影表现力,使得电影不再是影像与客观现实中的同一性载体,而是更加具有真实感,更加符合观众在泛文化背景下的欣赏和阅读需求。本文就电影《哈利?波特》虚拟空间创意的影像表现做一些思考和分析,以期得到广大老师指正。

一、电影《哈利?波特》中虚拟空间创意的影像价值

现代电影艺术的多元发展为电影的生存空间奠定了发展的基础,从技术创新、艺术表现、高科技创新应用以及影片效果的角度来看,现代电影中虚拟空间创意的价值非常广泛。笔者就电影《哈利?波特》中虚拟空间创意的影像表现的价值论述如下。首先,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影技术特别是影视后期特效技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现代电影的虚拟艺术手法与传统实拍技术相比,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为电影创作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创作者或者导演可以灵活地将以前很难或者无法拍摄到的画面元素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以增强画面的真实感、表现力和视觉冲击力。例如,我们在《哈利?波特》中看到的千里草蛇,就形成了这种视觉的冲击力,而影片中的多个环节的虚拟空间创意的创意表现那种试图突破的传统电影技术的真实感也恰恰成了虚拟空间创意的影像价值构成的主要元素;其次,《哈利?波特》作为电影技术的先进流派,科学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而且定位也相对完善。这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现代电影元素,促使电影艺术在不断的变化中来解决电影拍摄中的空间问题,整个空间环境的变化、电影创作理念的变化以及电影制作中电影的市场定位和电影的内涵发展,都成就了现代电影业在文化变革时期的特殊历史使命和地位;再有就是电影虚拟空间创意喻指为,前一个时间和前一个空间是艺术作品的能指本身所在的现实时空;后一个时间和后一个空间实际上是艺术作品的所指事物所在的时空,两种时空处理办法构成科学技术赋予电影艺术的生命内涵;还有就是虚拟创意的应用在时间和空间上促进了行为和艺术的融汇,迫使电影艺术对新科技、科技艺术的重新审视和架构。那么这种审视必然是由技术的变革与电影传统文化的底蕴构成,更为主要的是虚拟空间创意的影像价值给予了电影创作的持续性和生命力,为虚拟空间创意在电影中的应用开阔了空间,同时也为电影创作手法的变革开阔了视野,在这一点上,电影《哈利?波特》由于技术的创意,艺术与意识的碰撞,促使电影艺术更加包容性地融合了虚拟空间创意。换言之,就电影《哈利?波特》来说,虚拟空间创意在形式上丰富了电影创作的途径和形式,在手法上更加国际化,在创意方面成为超越现实主义的经典版本。

对电影艺术的认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电影;电影心理学;学科建设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1)04-0140-02

电影心理学的诞生并不晚于电影理论的其他学科,在国际上,自从有了电影这门艺术,电影心理学的研究课题便应运而生。然而,虽然有着众多前人的抛砖引玉和将近百年的理论研究基础,电影心理学作为一门电影理论的分支学科,在我国的发展却不容乐观。在电影理论走向繁荣的同时,电影心理学的研究却出现了发展滞后的现象,出现与电影产业蓬勃发展状况不相平衡的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专业概念模糊

电影心理学究竟是什么?它属于电影理论范畴还是心理学范畴?电影心理学到底研究什么?正是由于这些概念的模糊,阻碍了电影心理学这个边缘学科的建设,使其一直未能得到足够重视。

所谓电影心理学,即根据心理学原理研究电影影像特性、电影创作原理和受众观影经验的理论。是以感知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或精神分析学为依据,研究观众心理和影片心理效应的学科。

电影心理学,顾名思义,是电影艺术与心理学交叉产生的一门边缘学科。心理学分为普通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又分为军事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新闻心理学和艺术心理学等等。艺术心理学又可分为文学心理学、书法心理学、绘画心理学、广告心理学和影视心理学等。而从艺术学角度来看,艺术学包括类型学、社会学、创作学、批评学、欣赏学和心理学。因此,电影心理学,从艺术角度讲,它是艺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而从心理学角度讲,它又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虽然电影心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但它不应该是简单意义上的二者相加或相交,而应该是一门独立的理论科学。对于电影心理学的研究,也不能是简单的拿着心理学的知识去分析影片,而应从心理学的角度切入,立足于电影艺术的本体,对电影艺术的创作及接受的心理现象和规律进行解析。

二、研究力量薄弱

电影心理学,是横跨电影艺术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不但需要研究者有深厚的电影艺术素养,同时还应具备专业的心理学知识,才能站在专业角度对电影创作加以心理学分析,从而引导电影艺术长足发展。作为第七艺术的电影,涵盖范围广阔,心理学知识也同样浩如烟海。因此,同时具备二者理论修养的研究者,少之又少。研究力量的薄弱是专业领域不能得到长足发展的最大障碍。

从电影工作者的角度来讲,随着电影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国电影也在六代电影人的引领下逐渐演绎出自己的风格,成为艺术领域的一朵奇葩。作为中国文化产业中不可缺失的一环,电影领域的发展已经开始得到重视。各大专业院校每年会为国家电影产业输送大批专业人才,这些经过专业培训的电影人,都具备良好的电影理论素养,有着丰富的电影理论知识,经过几年的专业学习,他们能精准的掌握从编剧到拍摄再到剪辑的每个流程,可以独立策划一部完整的电影。但是,这其中掌握专业心理学知识的电影人却为数不多。

同时,从心理学工作者角度来讲,与电影产业中庞大的从业人数相比,我国的心理学工作者大约只有1万人,与我国有13亿人口相比,平均每13万人中才有一位心理学工作者,按人口比率居于世界末位。而与我们相对应的是,美国只有我们六分之一的人口,却有心理学工作者约20万人,按人口比率是我们的130倍。从这个悬殊的差异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我国心理学工作的规模确实是比较小的。在如此匮乏的专业人口基数上,再去寻找同时具备电影专业知识的研究人员,确实难上加难。

既然在实践领域都缺乏能够横跨电影与心理学两个学科的专业人才,那么,在科学研究领域,能够通过客观的理论分析剖析电影艺术,得到系统科学的论述,并能够引导这门学科向前发展的专业人员力量则更为薄弱,专业人才的缺失是电影心理学停步不前的最大障碍所在。

三、学科建设滞后

目前,我国还没有一所高校将电影心理学设立为一门专业的学科,学科建设的滞后,也是电影心理学不能得到长足发展的重要原因。

其实在我国各大高校中,并不乏大批掌握了专业电影理论知识的人才,然而,掌握电影制作的理论知识并不代表能够拍出一部成功的影片;同样,能够策划一部影片,并不等同于电影已经取得了成功。

那么何为成功影片?一部成功的影片,高票房是其成功的必然表现,但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才是影片成功的关键,一个值得长久思考的内涵保证了影片的价值所在。凡是成功的电影都是那种能在无意识层面上反映当时社会上具有决定性的动力群体的影片。 也就是说,一部影片成功与否,取决于能否让观众通过表象的电影符号看到导演批判意识下所掩盖的非理性因素,使观众与导演能够通过这种无意识的沟通达到心理活动的交流。

这就要求一个优秀的导演,不仅要具备专业的电影理论知识,还要掌握部分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在对自己的创作心理、思维活动、情感意识等问题进行逻辑分析和规律把握后,能够通过电影这种艺术形式阐释出自己的内心情感和心理现象,并能够对观众的心理活动机制产生影响。一部电影,能够调动观众的情感,使其沉浸在电影所透露出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之中,使观众在观看的同时,情感上得到极大的满足和提升,进而使人潜意识的本能得到激活,使人受抑制的主要动因从隐秘处释放出来,通过与剧中人物思想行为发生“情节碰撞”,进行情感交流,使自己的内心情结得以揭示和展露,这样的影片才是一部完整的梦幻产品。

然而,就我国目前的学科建设来讲,更为偏重电影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对于心理学方面知识的普及,更鲜有将二者结合起来传授的学科。这种学科上的界限,导致了人才领域的分离化,知识储备的狭窄化,和实践领域的单一化,从而最终导致了电影心理学研究领域的空白。

四、指导思想错误

电影心理学,作为一个学术性质的研究领域,首先,它是一门科学。既然是科学,就有其一定的专业划分和领域限制,是有一定局限性的、非大众的、非普及的学科领域,要在科学的指导思想下进行研究。

作为一个具体的研究者,首先,他一定要非常热爱,甚至是偏好自己所从事的研究领域。譬如研究电影心理学,首先必须对电影艺术和心理学两个领域都具有相当的兴趣和一定的知识储备。

其次,要科学的认识电影心理学的研究。所谓科研,是指利用科学的手段和装备,为了认识客观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运动规律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实验等一系列活动,为创新提供理论依据。科学研究的基本任务就是探索、认识未知。电影心理学的研究也旨在结合心理学专业知识,通过科学分析的手段得出电影艺术的本质规律,从而引导电影产业的发展。那么,到底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是人类科学系统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认识人和发展人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科。心理现象是每个人都拥有并能深切体会的,但心理学是一门非常严肃的学科。因此,当人们看电影时,能够通过客观的电影画面勾起自己的回忆,产生心理活动,体验某种心理现象,但那并不等同于每一个人都可以对这一现象进行科学的阐述和分析。同理,人们也许可以根据某部电影感受到某种心理现象,但对这种心理现象的表述并不等同于对这部电影进行了心理学的分析,能看出电影的表象并不代表抓住了电影的本质。

虽然很多人在讲心理学,甚至有自己对于心理学的定义和内涵,但毕竟作为一门学科来讲,心理学的研究需要大量的案例分析和设备支持,对于电影心理学的研究更是需要专业的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如果简单的依靠某些缺少严格科学考证的书籍来进行电影心理学的研究,必然会导致该研究领域的混乱。

所以,对于那些具有极大热情但缺少专业理论素养的人群,应尽量鼓励并引导他们走上专业的研究道路,尽可能加大对该研究领域的投资,尽可能为这些电影心理学爱好者提供专业的研究条件,改变如今电影心理学研究工作基础薄弱和技术储备匮乏的现状,扩大该领域的影响力,使电影心理学的研究能重振旗鼓,展示勃勃生机。

五、结 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由于心理学专业人员力量的薄弱和学科间的界限等因素,我国电影心理学的学科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它的发展滞后也势必会相应的反作用于电影艺术的发展。因此,加强电影心理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并对相应学科进行建设与完善,是解决我国电影心理学研究滞后问题的关键所在,同时,也需要其他多类学科的共同努力,努力探索出一个研究人们在电影创作与欣赏接受过程中的心理活动机制与规律的艺术心理学体系。

参考文献:

[1] 秦俊香.影视艺术心理学[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

[2] (德)爱因汉姆著.杨跃译.电影作为艺术[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