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中生涯规划方案

高中生涯规划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中生涯规划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中生涯规划方案

高中生涯规划方案范文第1篇

我国高中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实施过程中难免会存在许多问题。本文旨在针对目前高中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其原因,并给出解决对策。

一、高中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必要性

(一)大学生对专业不满意问题的溯源

目前大学生存在对高考选择填报的志愿后悔、不满意的情况,进而导致学习动力不足,毕业后不愿意从事专业相关的工作,从而加剧了大学生就业难。由于教育是连续的、系统的,针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困难问题,我们不能仅仅从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要的矛盾出发找寻原因,而是应追根溯源,系统地、全面地分析这一问题的原因。深入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这些现象与问题一部分是高中生对于专业不了解、盲目选择专业、高中阶段缺乏对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导致的。为了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减少大学生对自己专业不满意,高中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二)高中生自我选择能力发展的需要

我国正在推行高考改革,旨在通过优化招生制度,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扭转应试教育倾向,为学生成长提供更多机会和更大舞台。高考改革的目的就是增加学生的选择权,让学生进行自主选择,挑选适合自己发展的学校,但前提是学生要会选择。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仅有利于高中生自我选择能力的提升,还有利于高中生职业意识与人生规划能力的养成。为了使高中生学会选择、具备选择能力,适应与推动高考改革,高中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凸显。

二、高中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正确认识,重视程度不够

首先,学校和教师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错误认识,对其内涵没有界定,存在以偏概全的现象,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针对高三年级进行的升学指导,只需在毕业班进行短时间的集中辅导,帮助学生根据分数选择大学,按照热门程度选择专业。

其次,学校和教师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目标认识存在偏差。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于帮助学生加强对自己的认知,对专业与职业的认知,不断提升选择与决策能力,在正确的认知上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或职业。学校与教师往往没有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点在于认识的提高与能力的培养。

第三,学校和教师对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缺乏重视,没有认识到它对于学生学习目标的明确、学习动力的增加、选择与决策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和教师更多关注学生成绩的提高、升学率的高低,未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高中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还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二)课程开设少,课程类型不合理

首先,目前我国在高中阶段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地区和学校较少。大多数的学校没有设置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仅仅通过举办讲座的方式,邀请一些职业生涯规划师或社会知名人士给学生讲述相关知识或者针对高三毕业生开展升学与就业辅导,主要是围绕高考填报志愿进行的。

其次,目前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属于选修课,课程的安排呈现出课时少、课程内容不深入的问题。选修课主要是针对个体的差异性开设的课程,目的在于促进不同性格,具有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个性化发展。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主要是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职业认识,发展学生决策能力的一种课程。这些认识与能力的培养对于每一位高中生都是必要的,这门课程的学习对于每一位高中生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把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作为选修课是不合适的,难以发挥其教育价值。

第三,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开展范围有局限性,在其他课程中渗透不足。文化课在高中课程中占大头,但其关注点主要在于学生成绩的提高,使得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难以进入课堂。心理咨询课程主要是针对高中生的心理问题提供帮助,内容很少涉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小学到高中的必修课,是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又一开展方式。但目前综合实践活动课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联系并不紧密。

(三)师资缺乏,教师未发挥良好的作用

首先,当前我国高中缺乏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师,多数由班主任、心理健康咨询教师或科任教师担任,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与发展离不开专业教师,因此师资的培养迫在眉睫。但师资的培养是需要一个过程,经历一段时间的。大量培养这样一批教师,也是一个重大的、复杂的教育问题。

其次,在培养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专业教师之前,充分发挥高中现有教师的潜能与积极性,发挥现有教师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显得尤为重要。但就目前情况来看,高中教师把较多的精力放在高中生的文化课学习与成绩上,致使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欠缺。

第三,就目前高中教师素质来说,因为不是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师,所以缺乏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知识,长时间专注于提升学生成绩,对于相关信息的掌握少,欠缺有针对性指导学生的能力。因此在培养出专业的师资前,对这些教师进行培训显得格外重要。

三、 高中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评价标准导向

当前我国的教育环境比较复杂。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背景下,依然实行应试的考试模式。这种现象正在逐步改善,但依旧需要经历长期的过程。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我们的评价标准依然主要以分数为主,辅以其他评价方法。随着社会的变化,人们的认识在逐渐的改变,注重从多方面看待一个人的发展。但就高中学生而言,人们对其的关注点还是集中于分数,尤其是高考成绩。在主流文化的影响下,目前升学率依旧是评价学校最为重要的标准,学校难免会过于重视成绩与升学率,而忽视提升学生成绩之外的教育。

(二)国家政策保障不完善

目前我国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正处于起步阶段,国家关于高中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政策、法规较少且不完善,同时缺乏教育管理机构。正是由于缺乏法律和制度保障导致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开展缺乏财政的支持。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师的培养、高中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设置都需要来自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支持,缺乏有力的政策保障使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处于一种举步维艰的境地。

(三)学校权力有限

目前高中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逐渐进入了公众的视线并引发探讨,国家也正在寻找解决方案。由于教育系统是个庞大的系统,一些政策、法规的制定与颁布需要复杂且漫长的过程。学校想采取某种教育举措,进行改革缺少政策、法规的支持。学校受限于国家教育政策与教育体制,接受行政管理,自身的权力是有限的。

四、高中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树立正确评价观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人们应将对人才培养的关注点放在人的全面发展上,逐渐改变唯分数论的评价观,从人的全面发展进行考察确立评价标准。只有在正确评价观的导向下,学校才能免于外界干扰,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与评价观,才能将正确的教育理念用于指导实践,用正确的评价观指导教学。我们不应该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应该重视发现学生身上不同的闪光点。我们不应该以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的主要标准,应该重视学校在学生各种能力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人才观的改变迫切要求评价观的改变,二者相辅相成促进教育朝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发展。

(二)完善政策与制度保障

国家对于教育的发展起着引领与促进作用,国家加强对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视,制定与完善政策、法规,可以为高中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供政策性的保障与具体的指导,同时提供一定的财政支持,使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高中能够得以顺利开展。国家应设置从小学到大学连贯的、系统的、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管理机构,并且有针对性地管理与指导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

(三)增加学校自主权

针对学校自身权力有限的问题,首先教育部门应该增加学校自主权,放宽对学校的限制。允许学校在不违背已有的教育政策与法规的基础上,在正确教育思想的引导下,进行教育改革,采取积极有效的教育举措,并给予学校鼓励。让学校具有自主的办学权利,针对基层学校的问题采取及时有效的解决措施可以减少因政策出台的滞后延迟问题解决。学校应该积极与教育部门有效沟通,寻求其对学校举措的支持。增加学校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课程设置与教师培训方面的自主权,有利于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四)设置与调整课程

国家应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列为高中学校的必修课,因为职业意识与人生规划能力对于每位学生的发展都是必不可少的。课程应该针对高中三个年级系统开设,安排适当的课时保证课程的顺利进行,丰富课程内容,如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理论、职业生涯规划的成功案例教学、利用测评技术与工具帮助学生了解自己、职业体验等。同时学校应该采用多种形式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如充分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通过信息技术教育搜集感兴趣的职业或专业信息,借助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亲身经历体验感兴趣的职业。有条件的学校除了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还可以专门开设职业体验课、假期职业体验营、到大学的参观活动、职业日等活动。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中生涯规划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渗透

高中生需要面临文理分班与高考填报志愿两大人生选择,但是很多学生缺乏对自己正确、全面的认知,导致无法做出正确的选择,出现这种问题的重要原因是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学校缺乏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所以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结合生物教材知识,设定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案与目标,让学生能够拥有正确的发展方向、生活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一、和职业生涯相关的高中生物教材内容分析

在高中生物教材中很多内容和职业生涯规划有较大的关系,例如,“探索生物大分子的奥秘”涉及到了化工、医学、生物,“组装细胞”涉及到了生物、医学研究,“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蛋白质”涉及到了医学、生物研究,“细胞世界探微三例”涉及到了医学,“酶为生活添姿彩”涉及到了医学、食品、化工、检验、科研,“通道蛋白研究”涉及到了化学、生物、哲学、医学。可见,在高中生物教材内容中,很多知识点和职业生涯规划有着很大的联系,教师要深入挖掘生物教材,在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科学家访谈”是在高中教材正式教学内容之前,相当于教材的引言,主要介绍了科研工作者的职业,其中包括了学习经历、科研工作对选择职业的影响与感悟。“科学家的故事”主要介绍科研工作者的经历,还包括了此职业的基本素质要求,主要体现在价值观与情感态度方面,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来发现自身职业兴趣。“细胞世界探微三例”主要让学生去了解三位优秀的科学家及其科研经历,让学生拥有强烈的科研精神。“与生物学相关的职业”这个专栏里主要是描述医院的检验师,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接触了关于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的相关知识,而这也是担任检验师需要具备的基础知识,学生能够深刻意识到所学生物知识的使用价值,从而提高学习生物的自主性与积极性,达到理想的生物教学效果。

二、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方法

1.深入挖掘生物教材,注重教材的分析

要想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教师首先需要深入挖掘生物教材,注重教材的分析,将职业生涯规划的思想充分融入到生物课堂中去。目前的高中生物教学主要还是以课堂为主,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好生物课堂,合理、科学的规划学生的职业生涯,明确生物教学目标。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教师不能够存在急于求成的心理,而是要逐章的开展教学,润物无声的将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学渗透到生物课堂中,这样既能够合理的规划教学进度,也能够提高学生参与生物课堂的自主性与积极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例如,在学习“植物细胞工程”的时候,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展示几组和教材相关的图片,其中包含了利用基因工程创造出的植物,而这些植物之前在世界上都是不存在的,比如,“抗棉铃虫棉花”,当学生看到这个图片的时候,很难想象出来这也是利用基因改造创造而出的。如香蕉,很多学生日常生活中所食用的香蕉是原生态的,但是实际上野生的香蕉又涩又小,根本无法食用,现在我们吃到的香香甜甜的香蕉是利用基因专家改造而成的。在本节生物教学中学生意识到了基因工程在人类生活中的实用性与重要性。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去思考、探索,例如,“转基因食品”是否可以食用。这样学生在共同讨论过程中明白了转基因食品有利也有弊,所以要合理、科学的应用基因改造技术,不能利用科学技术做危害社会的事情,无形之中渗透了职业道德教育,让学生能够谨记无论从事任何职业,都要拥有较强的职业精神与道德精神,这样才能够把自己的价值体现出来,为社会发展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2.利用生物课外活动,提升学生的职业意识

生物是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学科,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最终目的是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所以教师要在生物教学中多多开展生物课外实践活动,利用课外活动提升学生的职业意识,让学生充分意识到各类职业应该具备的素养与品质。例如,在学习“关注人类遗传病”的时候,教师可以开展职业扮演活动来让学生意识到基因筛选专家的重要性。一部分学生来扮演植物育种专家,利用基因对比来分析果实甜度低、果实大,甜度高、果实小现象,设想如何培育出又甜又打的西瓜品种,从中充分意识到育种专家对人类生活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另一部分学生来扮演动物育种专家,通过短毛折耳与长毛立耳猫培育出长毛折耳猫。学生在扮演角色过程中就能够充分意识到任何生物职业都需要专业知识作为支撑,其次还需要把理论和实践相互联系起来,这样才能够成为一个称职的专业工作人员。

3.开展职业讲座活动,实行企业参观

因为每一个学生的兴趣与能力之间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所以教师在生物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时,要对学生实行专业化的引导。例如,高中院校可以定期聘请一些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师来授课,开展相应的职业生涯讲座,让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师的引导下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身心发展特点等,这样学生在选择职业的时候就会更为理智,选择出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在学生暑假的时候,学校可以和企业协商,让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去参观企业,对企业的生产流水线、厂区更加了解,这样学生才能够透彻理解不同社会职业的职能、社会分工等。例如,在学习“发酵工程和食品生产”的时候,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啤酒厂参观,学生就能够意识到酵母菌对于啤酒生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而巩固所学到的生物知识,激发学生想要利用生物发酵来研究出更多对社会有益的产品。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聘请专家为学生详细讲解“基因突变”的知识,让学生对专家心生敬畏,从中也感受到了环境变化会影响生物基因,如核辐射等,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能够把社会责任感与个人兴趣结合起来,成为一个对国家发展有益处的人才。

高中生涯规划方案范文第3篇

《浙江省深化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于2014年9月公布,提出了新的高考改革方案,文理不再分科,考生可以从政史地、物化生和技术(包括通用和信息技术)中选择三门高考科目。据统计,“7选3”科目有35种选择组合。如何进行“7选3”科目选择,直接决定考生将来报考的专业。面对如此多决定自己未来人生走向的重要选择,许多学生开始困惑纠结,不知道该怎么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在这样的形势下,职业生涯规划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学生如果能够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就可以有目的地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最终达到人生目标。

根据新高考改革方案,《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加强普通高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的指导意见》于2015年公布。意见指出:普通高中开展生涯规划教育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挖掘兴趣特长,确定未来发展方向,使之做好高中三年规划,为以后工作、学习做好准备,帮助他们更好地成人成才。建议学校根据实际情况,从高一开始,在全校开设生涯规划课,开发校本教材和课程纲要,注意收集整理课程资源。

针对新高考改革方案和指导意见,金华市区普通高中开始行动起来,开展各具特色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和教育活动。我校也开展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及活动。我作为学校的专职心理教师,也承担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工作。在上课和平时接待来访学生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学校里只有少部分学生对未来有明确的目标,很多学生不知道将来做什么,抱着走一步是一步的想法学习生活。当被问及:“你知道什么是7选3吗?你知道如何选课吗?”大部分学生感觉很茫然,不知道怎么选择适合自身的高考选考科目。很多学生来心理咨询的原因就是缺乏学习目标和动力,不知道如何进行学业和生涯规划。在教学过程中,我了解到市区各所普高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具体情况都不一样,而且少有单位和个人做过相关的调查,因此萌生了做相关调查研究的想法。

我根据自编问卷和访谈提纲,调查了金华市区七所普通高中,包括省一级、二级特色示范高中和普通高中,了解了这些高中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情况,发现普高在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现状

(一)领导和教师不重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新高考改革方案是2014年9月颁布的,生涯规划指导意见于2015年,此前省教育厅没有硬性规定所有普高都要开课,有少部分普高开展了课程。七所普通高中,有一所学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开展最早,成效也最为显著,在省内有一定知名度。《指导意见》后,市区普通高中陆续开课。大部分学校开课时间不久,领导和教师教育观念没有及时跟上新课改步伐,很多人认为课程可有可无,有些单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开课,开展活动少。新课改实施只有两年多的时间,很多教师观念落后,没有适应新课改要求,不重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作用,不愿上课。

学校领导不重视导致课时数偏少,基本在高一年级开设,有些学校只上半学期,没有形成高中三年的系统课程。开课为了应对“7选3”选考科目选择,但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意义远不仅如此。不仅为了更好选择选考科目,还能通过教育的形式,提高学生个人生存能力,引导学生认识自我、认识实际职业世界并且探索未来,培养规划未来的决策能力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能够从容应对实际中各类状况,有效自我管理和调整,选择合适自己且有意义的职业,不断完善自我。

以往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多在职高开设,普高尚处于起步阶段,适合高中生生涯指导的软件系统少,学校没有购买相关软件,有经费不足的原因,也有思想认为没必要的原因。除了开课,很多学校相关教育活动开展也少。

(二)专业师资数量缺乏

职业生涯规划课是心理学分支学科,心理辅导教师适合上这门课。但普高专职心理教师人数少,一所学校最多一位专职心理教师,有些学校没有专职心理教师。心理教师平时既要负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又要上心理选修课程,有些还兼任学校其他工作,时间精力都不足以承担过多的课程教学。如果三个年级都开课,教师人数严重不足。

(三)教师培训时间不足

班主任和其他学科教师如果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无法承担教学工作。心理辅导教师也要经常参加培训,知道课程最新进展,提高专业技能。大部分学校一学期只有一次专业培训,次数远远不够,且很多培训内容缺乏有效教学指导。

(四)学生不重视,缺少职业生涯体验时间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属于必修课,但不是高考科目,学生不用考试,很多学校缺少评价方法,导致有些学生思想不重视,对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包括了解相关职业、体验活动不愿意参加,或者敷衍了事。新高考改革后,学生学习压力仍很大,作业多,很少有时间参与职业生涯体验活动。

(五)缺乏统一的课程纲要

由于浙江省的生涯规划指导意见中并没有规定统一的课程纲要,各校的课程目标和内容缺乏统一标准,每所学校各行其道,显得有些混乱。开课主要目的是选考,课时安排集中在高一年级,缺乏三年系统规划,尤其缺乏可操作性的课程评价方法。除了一所学校,其余学校都没有提出详细的课程评价方法。而课程评价能知道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有无进步,培养了哪些能力,明白继续努力的方向,使教师尽早找出实施存在的不足。通过课程评价,教师及时调整上课内容和重点,给学生一定压力,使之用心学习和体验,多花时间在课堂学习和职业体验活动中。

(六)没有三个年级的系统职业生涯课程规划

由于高一学生要面临“7选3”,所以课程一般都_在高一,缺乏对三个年级课程系统规划,上课随机性强。高二、高三安排极少课时或不安排课时。

(七)职业生涯教育活动计划不够详细

各校(除了一所普高)都提出了职业生涯教育活动计划,但计划不够详细,没有规定什么时间要达成什么目标。

(八)对课程实施效果测评少

部分学校对课程实施效果测评采用单一的问卷或访谈形式,测评后没有及时反馈。其余学校仅上完课,没有测评。

二、对策

为了解决金华市区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我提出以下的方法和对策,给上级主管部门和各所学校提供参考。

(一)学校重视是开展课程的前提条件

只有学校领导和教师重视了,课程与相关教育活动才能顺利开展。学校领导和教师要更新观念,适应新课改要求,职业生涯规划是关系到学生一生的大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必修课,从某种角度来看,甚至比高考科目还重要。开展课程能使学生尽快规划人生,明确未来目标,进而对高中三年做好学业规划,更好地选择选考科目和填报高考志愿。“我的未来不是梦”并不只是一句口号,通过扎扎实实地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这句话可能在每一位学生身上实现。只有学校领导重视了,课时才能得到保障,才不会被其他课“冲掉”。

(二)加强培训是培养专业师资的有效途径

课程开设起来了,缺乏专业师资怎么办?学校心理辅导教师人数有限,临时招聘教师又困难重重,只有加强培训才是培养专业师资的有效途径。班主任和学科骨干教师是课程的后备师资。学校应组织心理教师、班主任和学科骨干教师参加校外专业培训,也可以请专家或授课教师在校内开讲座。内容既要有学科前沿知识,也要切合各校实际,能解决实际问题。多培训几次,教师的思想观念有所改变,知道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重要作用了,就会喜欢上课,进而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相关教育活动。

(三)建立课程评价和实施效果测评体系

建立有效可操作性的课程评价体系,考核学生的课程成绩,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动力,提高他们上课的积极性,使之认真参与职业探索和职业体验活动,有利于课程长期持续发展。建立实施效果测评系统,对师生做问卷和访谈,获得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珍贵经验,了解不足,及时予以改进,使职业生涯规划课不仅“开起来”,还“开好”,逐渐形成完善的课程体系。

(四)学习先进学校的经验,各校加强联系交流

市区普高有一所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开展得较早,已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一套体系,出了一些成果,在省内有一定知名度,其余学校可以去参观学习其宝贵经验。各校之间加强学习交流,有领导层面的交流,也有授课教师间的课程研讨。通过协商,各校采用统一的课程标准,对课程目标、内容、评价方法、实施效果评价、配备师资和培训等有所规定,形成完善的高中三年课程体系。

(五)立足本校实际,制订发展规划

每所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开展程度不一样,学校一方面要努力学习其他学校的宝贵经验,另一方面要立足本校实际,制订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发展的三年或五年规划,有目的、有计划、分阶段、分步骤地有序开展课程。要形成有本校特色课程模式的目标,长期规划必不可少。

(六)开展多种相关教育活动

生涯课程重视职业探索体验,学生在课余要花很多时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与活动进行职业探索和体验,有助于促进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发展,也是对课程的有效补充。

在高中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能够帮助学生安然度过青春期,发展出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完成自我实现。能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特长和潜力,明白自己的位置,在思想和行动上为进入大学做好充分准备,有效避免学生迷失方向,走上歧路。在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时,具有较强的社会竞争力。

高中生涯规划方案范文第4篇

一、高中阶段设置职业规划教育课程的必要性

1.国际课程改革的趋势

全球许多国家及地区进行了教育改革,并将职业教育纳入改革范围之内。美国于2001年10月了以《放远我们的目光,不让一个高中生掉队》为主题的报告,报告提出了面向21世纪的美国高中教育的目标和以“不让一个高中生掉队”为目标提出的各种新举措,其中尤以提高成绩(raiseachievemeni)、加强衔接(imProvealign-ment)、提供更多的选择(providemorealtemative)三大要求为代表,简称“三A计划”。澳大利亚政府非常重视在高中阶段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就业意识与职业技能,在关于21世纪初国家教育战略中也涉及到推行职业教育等方面的计划。我国香港地区于2009年9月开始正式实施的高中新课程,着重“发展学生的基础技能、思考能力、人际关系、价值观和态度以及与工作相关的能力,为他们将来升学、就业和终身学习做好准备”[2],并在课程构架与设计理念中提到“应用学习课程为职业导向课程,涵盖了应用科学、商业、管理及法律、创意学习、工程及生产、媒体及传意、服务等6个范畴”[2]。而我国大陆地区的高中学校却未真正实现职业规划教育。

2.学生适应社会的需要

为了使学生能应对快速变化的社会需求和在竞争激烈的劳动力市场取得成功,在高中设置职业规划课程显得尤为重要。高燕定先生在美国担任升学顾问的工作当中,对于我国的职业规划教育问题提到:“目前,很多中国学生没有理想,不知道今后做什么。因为中国的基础教育中缺少职业发展教育,没有在孩子的童年、少年时代对他们理性、科学、‘超前’地进行长远的职业指导。”[3]正因为这样,我国教育中缺乏规范、系统的职业规划教育,最终导致学生无法承受学业和工作的压力。

3.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要求

学生的高中阶段正是人生发展的关键环节,是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终身教育的基础阶段。职业规划教育能有效地把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以及终身教育融为一体,并且能将社会上相关的机构与人员也召唤到参与学生教育的一个大的环境中来,既整合了社会的教育资源,又丰富了教育的内涵。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对学生实施职业规划教育,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职业在人生发展过程中的意义与作用,理清人生发展与生活、学习、劳动、职业和创业之间的关系,对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崇高的人生追求,形成初步的人生规划与设计能力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在遵循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有步骤、有计划、阶段性的、连贯性的职业生涯教育,能培养学生认识并掌握就业、创业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相关素养,逐渐形成基本的职业向往、就业意识、职业素质与创业精神,真正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

4.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应有之义

《普通中学职业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高中阶段的职业指导是加深有关知识传授,属职业指导的提高阶段。指导重点是引导学生广泛了解专业或职业,进一步了解和剖析自己,正确处理选择专业或职业的主客观因素,提高选择志愿的决策能力。”[4]具体内容为:广泛了解专业或职业(社会进步与职业演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职业、人才交流市场动态与职业竞争、职业分类介绍、高等学校各专业情况介绍);进一步了解自己,发展潜能(职业与人的发展、提高职业认识、培养职业兴趣增强职业能力、优化职业品质、提高决策能力);正确处理选择志愿的主客观因素(升学和就业形势和政策、社会需要各级类人才、认真评价,剖析自身条件、根据国家需要与自身条件选择专业或职业、正确对待竞争)。纲要还对开展职业教育的目的进行了说明:“在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上除了使学生学会读、写、算和日常生活的技能外,还要培养学生学会解决问题和学会实践。目前我们必须考虑,怎样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是为今后做长期的准备,而不是为了应付考大学。这就需要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使学生在知识的学习与个体自我察觉、社会、工作之间建立起积极的联系,在丰富知识学习和塑造完美个性的同时增加未来进入社会的适应能力。”[4]

二、高中职业规划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在国际课改趋势的引导下,我国部分学校逐渐开设类似的课程,但是仍存在较多的问题:

1.学生缺乏职业意识,对自身职业生涯规划不清晰

职业意识是指个体对不同职业的看法和认识,职业意识的程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未来。而高中生对社会和职业的认识是陌生的,但是又充满好奇。现今高中阶段学生比以前心智更加早熟、个性更加鲜明,自身的潜在兴趣已逐渐形成,但在面临着未来专业选择、未来前途命运的问题上存在社会经验比较欠缺,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等诸多困难,所以在考虑专业选择和就业去向时很难做出满意的决定,很多学生必然会产生盲目跟风或无从下手的境况。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对自我了解程度不够,包括了解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与特长等。其二,学生对职业的熟悉程度不够,包括对职业的具体内容、职业前景、职业所要求的能力、素质方面的了解。其三,对社会的认识程度不够,包括对社会经济现状、目前就业形势、人才需要等情况的认识和了解。

2.专业教师数量少,专业化程度不高

由于我国普通高中职业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多软硬件设施配备还不够完善,国家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很多学校连专门的职业指导教师编制都很难落实。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其一,在高中阶段,专业的教师总体数量少;其二,专业化程度不够,没有专业的学科背景;其三,咨询师理论不完善,实际操作技能欠佳。大多数学校开展职业规划教育课程是由各个学科老师兼任,其专业性的职业分析指导和心理咨询技能上难以达到标准。例如:在上海的高中职业指导与咨询工作就多数是由班主任同时兼任,其他老师协助参与。但是作为班主任除本来就担负有学校正常的教学任务外,还要关注班上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等状况,根本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与职业指导的要求差距越来越大。

3.学校领导与组织不到位

学校的教育活动仍偏重课本知识的学习,教育的目的仅为更高层次的学校输送成绩优异的学生。目前已有部分高校认识到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重要性,并开始实施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但仍处于探索阶段,存在问题较多,举步维艰。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其一,实施时间与对象有限;其二,教学内容浅显;其三,高中学校与高中后教育衔接不上,造成教育脱节;其四,学校没有统一开设课程并进行管理。

4.缺乏职业规划的课程

由于我国职业规划教育研究起步晚,高中阶段开设职业规划教育课程几乎缺失,与之相应的课程呈现无系统性、课时少、专业教师缺乏等特征。学校对于如何开展职业规划教育、课程应有的内容、达到的目标、教学的方式等都成为难题。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我国部分学校已实施类似的课程,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例如:在我国西宁市中学开展职业规划教育时,学校设置的职业课程被上成兴趣课或课外活动,学生根本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锻炼。且课程随意性大,或上或不上,好好上或敷衍上都不影响高中教师的评价考核,对即将从事或正在从事这项工作的教师积极性造成负面的影响。课程的实施草草了事,导致学生临阵磨枪、仓促应战。

三、推动高中生职业规划主要建议

高中阶段是一个人自我概念形成的关键期,也是开始职业规划的最佳时期。笔者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下面建议以推动高中生进行职业规划。

1.学生应树立职业规划意识

“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是高中生根据对自身的主观因素和客观环境的分析、总结和测定,确定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制定相应的工作、培训和教育计划,并按照一定的时间安排,采取必要的行动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这种职业规划的教育应该是在高中阶段来完成的。”[5]高中生首先应对职业规划有明确的认识,引起自我重视,在未来选择专业和职业时就不会盲目随波逐流,在职业生涯发展道路上少走很多弯路。让高中学生尽早对人生有个规划,可以使学习目的更明确。

2.提高对职业指导教师的要求

由于职业指导对中学生实现从学校向就业或更高层次学校的顺利过渡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提高教师的个人素质显得更加重要。首先,教师任教前须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或文凭。在1963年颁布的联合国第56号建议书《教育和职业指导的组织》中对指导人员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在教育和职业指导中采用心理技术时,负责测试的人应是使用这些技术的合格人员并己获得过高级培训。”其次,在教师个人素质方面也应有所要求,教师应该具有广博的知识,如有关学校教育、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教育事业发展及职业结构、职业训练和职业发展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还必须有高超的人际交往能力、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合理高效的利用时间的能力等。再次,学校专业的指导教师还应根据自己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通过自我指导学习、校本工作、咨询、辅助网络、开设学习班和学习指导,以及短期课程和长期课程等多种途径,努力学习确定职业指导的需求、制定职业指导计划、进行职业指导、评估并不断改进职业指导工作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最后,职业指导人员还必须根据校内高中学生的职业选择兴趣、价值观、家庭环境及社会关系等方面情况,与校外劳动力市场信息和就业趋势两大方面结合,同学生共同制定职业生涯计划。

3.学校统一组织与管理

(1)开展年级计划

借鉴英国在普通中学的指导计划,在我国的高中可以实行相应的职业教育和指导计划。英国普通中学的职业指导工作具有明确、具体的目的。职业指导的年级计划根据发展个人的教育、发展教育和职业机会的意识、发展教育和职业的决策技能、发展一种顺利从学校到社会转变的技能这四部分目的加以实现。在我国学生高中阶段,可以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各年级的任务将职业指导计划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高中一年级的职业教育和指导计划。内容包括:帮助学生了解个人兴趣、技能、能力和个性;帮助学生了解高考信息和职业的课程;获得信息的技能(怎样使用职业图书馆、了解职业分类系统,哪里可以获得职业信息);指导学生填写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表;新课程改革后高中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选择指导。第二阶段:高中二年级的职业教育和指导计划。帮助学生了解个人的兴趣、爱好、能力和相应的工作活动以及相应的工作类型;帮助学生认识到影响选择职业所具备的因素,包括个人的兴趣、能力和技能,工作所要求的资历,可能的工作机会等;根据学校安排制定可能的工作实习;帮助学生意识到高中毕业及升学或就业的出路。第三阶段:高中三年级的职业教育和指导计划。帮助学生制定学业和职业目标;帮助学生认识个人发展的需要;帮助学生识别职业教育和职业指导的需要;完善个人的职业生涯计划表;了解雇佣者的雇佣要求和人员选拔过程;增强收集和使用全面的职业信息的能力。

(2)学校开展职业教育与培训

效仿澳大利亚1996年开展的VET(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Schools,简称VET)计划,在我国高中广泛开展职业培训。“开展学校VET计划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①拓展相关行业所需的专属技能;②获得全国范围内皆认可的职业教育与培训资格证书,同时所修课程也为高中毕业文凭所认可;③拓展就业技能并对各类工作有一定的了解;④对各类职业有一定的了解以帮助其今后职业生涯的规划与发展。”[6]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在我国高中实施以上职业教育与培训模式时应当考虑培训内容的呈现方式;培训时间的选择,可以多以学生的课余时间为主;开展培训所涉及的行业,可以主要集中在零售、快餐、个人服务、商业及初级加工等行业。

4.开设选修课

新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学分等方面对高中开设选修课程作出明确的规定:“学校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开设若干选修模块,供学生选择。”[7]选修课程的的开设可以多以活动实践课程为主,专业教师应为选修课做好充分准备,充分挖掘资源与必要信息,以满足高中学生的群体需求。学生选择该门课程后应获取必要的学分和相应的评价。

参考文献

[1] 张明亮,方绍英.中小学职业规划教育探析.鲁东大学学报,2010(5).

[2] 彭泽平,姚琳.香港新高中课程改革:背景、构架与经验.比较教育研究,2010(12).

[3] 张丽.论普通中学职业指导.山东师范大学,2002.

[4] 普通中学职业指导纲要(试行).人民教育,1995(1).

[5] 王荣发.职业发展导论:从起步走向成功.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高中生涯规划方案范文第5篇

一、构建生涯发展教育组织机构,指导学生规划未来

2012年7月,我校成立学生指导中心,构建了以学生指导中心为中心,由班主任、导师组和学生共同组成的“德清县高级中学生涯教育”组织机构,制定了《德清县高级中学学生发展指导工作意见(试行)》,并利用北森生涯规划系统,科学合理地组织指导学生开展自我测评和生涯规划工作。目前,我校已形成新生适应性指导、选课指导、学业指导、升学指导和心理健康指导等学生指导工作的体系和相应制度,合理引导学生树立人生目标,适应高中生活。学生指导工作的加强,使学生更加明了自己的职业发展倾向,更加明确学业目标,从而更加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

(一)新生适应性指导

新生适应性指导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适应高中的学习与生活。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与熟悉就读高中的信息和要学习的高中课程。适应性指导最早可以从初三第二学期开始。

(二)选课指导

选课指导是学生指导工作的重要内容。对进入高中学习的学生及其家长,学校的指导部门和管理部门要发送一本指导手册,以帮助学生选课,并制定出一个3年计划,合理有序地安排3年的高中学习生活。

(三)学业指导

学业指导是学校教师或高年级的优秀学生提供的一种学习支持,既有对学有余力学生的发展性指导,又有对学习有困难学生的帮指导,还有对学习品质差的学生的强制性指导。不同类型的学业指导,使学生能顺利修习课程,获得学分,实现学习目标,从而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四)升学指导

升学指导是选课指导和学业指导的深化。它指导学生确立升学目标和学习方向,指导学生合理安排学业水平考试和不同类型的高考以及高考志愿的填报,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大学和专业。

(五)心理指导

心理指导贯穿于学习生活的始终。它由学校专业心理指导教师,应用临床心理学原理,面对正常状态的学生个人和团体,为具有心理不适的学生个人和团体解除烦恼。它是助人自助,是使人不断成熟、发展的语言艺术和临床心理咨询技术相结合的专业技术支持,主要为学生在学习压力、学习障碍、情感困惑、人际交往、考试焦虑等方面提供咨询。

二、开设生涯发展规划课程,引导学生认识自我

我校把生涯发展规划课程作为高一新生的入门课和基础课,由专职生涯指导教师开设生涯发展规划必修课。生涯指导教师开发了《规划人生 幸福一生》的校本课程,共18个主题,分18个课时。通过生涯发展课程,我们引导学生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认识大学、认识高考、认识职业,认识到“我是怎样一个人”和“我想要成为怎样一个人”,从而明确当前学习和未来发展的关系,激发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内驱力,促进个性化发展。学校还通过生涯发展教育让学生了解国内各大学的优势专业、各专业的相关课程和职业特点,从而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专业和职业发展趋向,减少选考的盲目性。同时,我校的生涯发展教育从高一到高三有计划地开展阶段指导:高一年级的选课指导是指导学生根据学校提供的《选课指导手册》选择适合自己的选修课程,并科学制定三年计划,有序安排三年的高中学习生活;高二年级的分科指导主要是引导学生综合自己的兴趣、能力、发展目标和家长意见自主选择选考;高三年级的升学指导主要指导学生确立升学目标和学习方向,合理安排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大学和专业。

三、整合生涯发展教育资源,提高学生规划能力

目前,高中生涯发展教育最大的困难是缺乏专业的生涯教育指导教师。我校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整合国家职业规划师和心理辅导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要求,同时借鉴国外比较成熟的学生指导师制度,制定了本校生涯指导师的培训、聘任和考核标准。在上级教育部门的大力帮助和培训下,目前学校已有12位教师取得国家三级职业指导员资格。通过培训和培养,一支稳定的生涯指导教师队伍正在逐步形成。当然,生涯发展教育不能仅仅依靠教师,我校还广泛利用社会资源,充分发挥成功家长、优秀校友、大学教授、道德模范等社会化资源的作用,通过“专家讲堂”“家长课堂”等方式提高学生规划能力,引导学生合理规划人生。最后,我们把这些资源根植于“学生成长共同体”中,发挥各种资源的整体作用。一般情况下,每个“学生成长共同体”由6~8名学生及其家长和一位指导教师(由学科老师担任)组成。这样,师生间、学生间、教师与家长间、家长间形成了一个开放互助的系统,可以在学业成绩、人际沟通、行为规范、育人经验、人生目标等方面既相互合作、共同学习,又相互监督。为了提高指导的针对性,我们给每一个学生建立专门档案,记录学生成长足迹,并进行跟踪研究。同时,指导教师还定期或不定期地与学生家长见面或电话联系,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与家长共同做好教育工作。这个档案是动态的、开放的,由学生、指导教师和家长共同完成。“学生成长共同体”为学生配备了“成长指导老师”,协助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人生规划、生涯设计等工作。

四、开展生涯发展教育探索,丰富学生生涯体验

生涯教育是实践性较强的教育,开展丰富的活动必不可少。除了增设“生涯规划指导”课程之外,我校还积极创设活动和体验平台,引导学生去体验行业生活,了解职业特点。如与校外企事业单位联系,开展“我的职业体验”“模拟招聘会”等活动;同时,鼓励学生参加社区志愿者服务,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让学生丰富职业体验,感受职业文化,体验职业乐趣。

五、开展生涯发展行动评价,纠正学生生涯误区

(一)“自我探索”单评价

“自我探索”单评价是指,在生涯指导教师的管理与指导下,学生认识自我,明确学业目标,提高学习内驱力。学生在生涯指导教师、班主任、成长导师的带领下,以“自我探索”单的形式,通过对“三年后我的目标是什么”“实现这个目标我最大的优势有哪些”“目前我最大的阻力有哪些”“为了实现它我应该怎么办”“半个学期后,我应该达到怎样一个结果”“一学期后,我应该达到一个怎样的结果”等项目的不断认识、鉴定、调整和完善,在探索自我中不断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评价以自我评价和伙伴评价为主。最后,在学生认可的情况下,记录到学生成长档案中。

(二)学科能力成绩单评价

学科能力成绩单分考试成绩、程度和努力度三部分。考试成绩包括期中和期末成绩及平均分、学业水平考试等第、学科竞赛成绩、高考成绩等。程度是指年级名次号和学考、选考和高考成绩的省名次号。努力度是指学生的平时学习态度和动力,采用自我评价和学科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分A、B、C三个等第。

(三)非学科能力成绩单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