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智能医疗系统解决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英特尔参与此届大连软交会的形式多样。通过高层演讲、技术讲座、产品展示等组合拳,英特尔携手合作伙伴展示了“互联计算”时代的软件创新机遇。这与英特尔亚太研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兼英特尔中国软件与服务事业部总经理梁兆柱在大会主题演讲中介绍的英特尔未来十年愿景及软件战略很契合。
大连软交会会场进门左手首要位置就是英特尔展台。英特尔以“创新绿色科技,引领智能未来”为主题,分六个专区展示了多个领域的完整解决方案。数字医疗系统、车载系统、智能家庭娱乐系统等吸引了不少参会者。记者作为其中的一员,在英特尔工程师的讲解和演示中,感受这些系统为生活带来的变化,乐在其中。
已有成就的英特尔医疗
在中国医改将医疗信息化建设列为“四梁八柱”之一的大背景下,英特尔医疗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据英特尔公司中国区行业合作与解决方案部文化与公共服务行业业务发展经理齐向东介绍,英特尔医疗主要从数字医院、社区医疗、农村医疗、个人健康管理四个方面入手。
英特尔公司多个合作伙伴已推出数字医疗解决方案。在英特尔展台上,益体康的智能社区医疗方案和磐仪科技的MCA(移动临床助手)方案都采用了英特尔芯片。至于社区医疗和农村医疗,英特尔深入地方,在湖南省安仁县、宁乡县,陕西省安塞县、子长县等地进行区域医疗信息化的试点工作。英特尔已和中国22个省份的医疗机构或卫生管理部门,在数字化的区域医疗平台、农村信息化建设、社区信息化建设方面有紧密合作。
个人健康管理使个性化医疗成为可能。2010年8月,英特尔成立了康体佳中国联盟会,其宗旨是医疗设备厂商和计算机制造厂商在医疗设备和计算机间共享同一种标准,实现无缝互通互连。目前,康体佳中国联盟会成员数已超过20家,益体康作为成员之一,其理念是“把健康变成一个可以运营的服务”。
方兴未艾的英特尔消费电子
英特尔数字家庭事业部并不怎么出现在公众的视野内。英特尔公司中国区嵌入式事业部消费电子产品经理奚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这个部门成立已有6年之久,该部门专门针对消费电子产品开发单芯片系统,同时开发软件,主要目的是为电视机顶盒行业提供新的产品和服务。
英特尔认为智能电视有三大支柱:内容、应用平台、用户体验。英特尔目前没有直接参与电视终端的制造,而是主攻机顶盒。英特尔与意大利电信合作,基于英特尔MeeGo平台的机顶盒已经在意大利交付使用。在展台上记者用遥控器收看了一些节目,这么一个机顶盒足以满足家庭娱乐的多样化需求。
精彩演讲和专家讨论会
在第一天的主题演讲中,新任CEO Gregg Lowe先生客串主持,在他的主持下,飞思卡尔其他各业务部门的高层管理者相继介绍了飞思卡尔在这一领域的最新的科技成果、深入分析市场热点动态以及展望未来科技发展趋势。
Gregg Lowe先生表示:“飞思卡尔技术论坛的目标是要突出我们全面的生态系统。飞思卡尔致力于为简化设计提供支持,以便开发者可以专注于将创新更快推向市场。”
主题演讲中,最先介绍的是飞思卡尔网络和多媒体部门的业务,网络和多媒体是飞思卡尔重要的业务之一,飞思卡尔在此领域占据市场领导地位,调查公司统计数据表明,2011年有线及无线通信市场用嵌入式处理器中,飞思卡尔拥有52%的份额,位居第一,而在高功率RF电信功率放大器市场中,飞思卡尔拥有高达62%的份额。此部分的演讲重点介绍了其针对未来智能化网络推出的Layerscape新架构,Layerscape架构是一个全新的网络系统架构方法——一个以软件和编程能力为主的方法,它具有内核无关、软件感知的特性,可满足网络基础设施OEM厂商所需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帮助他们应对大量互连的设备、海量的数据集、更严格的安全要求、实时的服务供应和日益变幻莫测的网络通信模式。采用Layerscape新架构的首批器件是两款基于ARM Cortex处理器内核的产品——QorIQ LS—1和LS—2。基于Layerscape架构的未来QorIQ处理器将采用PowerArchitecture技术。
汽车和工业市场是飞思卡尔另外两个领先的领域,统计数据表明,飞思卡尔在2011年全球汽车用MCU市场中占据21%的份额,在全球汽车MEMS供应商中位居第一。在此部分的演讲中,介绍了飞思卡尔针对汽车市场的全系列的产品及解决方案,包括MCU、MPU、模拟产品和传感器产品。另外,飞思卡尔还展示了针对工业和多元市场的Kinetis L系列MCU,作为市场上首款基于ARM Cortex—M0+内核的MCU,Kinetis L系列宣称具有业界最高的能效,主题演讲现场展示的TIMSP430、Microchip PI C24、RenesasRL78以及飞思卡尔Kinetis L之间的比赛让观众深刻体会了Kinetis L系列MCU的低功耗。Kinetis L系列面向的主要应用包括小家电、游戏配件、便携式医疗系统、音频系统和电源控制系统等。
除了主题演讲,FTF2012还提供了多达110小时的最新技术培训和动手实践研讨会,包括汽车电子、消费电子、医疗、工业电子、网络、智能能源和支持技术七个细分市场。
此外,大会还设置了两个专家讨论会,探讨热门的关于数字化网络社会和物联网的最新动态和趋势。
关键字: 物联网; 老人医疗; 智能家居; 远程医疗
中图分类号: TN911.7?34; TP39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373X(2013)09?0023?03
0 引 言
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数量最多的国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医疗条件的不断改善,近些年我国人口的老龄化与高龄化趋势还将不断加快。杜鹏等在中国人口老龄化百年发展趋势中预测,到2053年,我国高龄人口数量将超过1亿,占全国人口基数的23%,社会将进入深度的老龄化阶段[1]。
无线传感器网络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比较普及[2],主要包括智能安防、智能照明、智能供暖、智能医疗、智能娱乐等服务。近些年,智能家居已经被引入作为一个解决独立老人生活问题的方案。在众多的研究当中,大部分针对的是如何利用物联网技术使家居医疗变得便捷简单[3?4],而忽视了建设家居医疗系统的挑战以及实现家居医疗后给老人生活带来的影响。本文试将智能家居与老人生活相结合,首先介绍了智能家居在老人医疗中的应用,并提出了智能家居系统(Smart Home System, SHS)建设中面临的三大挑战——技术水平、实用性以及伦理道德,并结合三大难题,讨论了智能家居对老年人生活的影响。
1 智能家居在老人医疗中的应用
智能家居在老人医疗方面包括智能家居医疗(Smart Medical Home,SMH)和远程医疗(Telemedicine)两大类。家居医疗主要有可穿戴传感器和基础设施传输系统,远程医疗主要包括远程诊断、远程监护和远程手术。
1.1 家居医疗
可穿戴传感器可以嵌入到服装、眼镜、鞋子和手表,或者直接定位身体[5]。可植入的无线可辨识设备可以用于保存健康记录,有助于在紧急情况下挽救老年人的生命,尤其适用于有糖尿病、癌症、冠心病、中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老年人。对于有智力障碍的老年人,可以让其佩戴RFID手环,并配合门禁系统来记录老人的行踪。另外,家人可以让RFID手环和远程医疗服务系统、3G无线通信技术与生理信号结合使用,使老年人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能够和医院取得有效的沟通,大大提高紧急医疗服务的效率,节省等待时间,争取黄金救援时间。
基础设施传输系统是利用现有的家庭基础设施及其电气系统来协调和监测老人的一些活动。如对于跌倒的检测,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研制的iFall利用内置在手机里的三维加速器,通过基于阈值的跌倒检测算法来判断老年人是否跌倒。它是计算三个维度的加速度合成,如图1中曲线所示[6],在发生跌倒的瞬间,由于失重原因是合加速度小于G;而在倒地的瞬间,对地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使得合加速度突破阈值上限。通过在预设一个时间区间内利用阈值上限和阈值下限可以很好的检测到老年人跌倒这一过程。
1.2 远程医疗服务
在智能家居医疗服务的系统中,远程医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医疗模式,它将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互联网技术相结合,提高诊断与医疗水平,满足广大老年人的健康和医疗需求。广义的远程医疗主要是以检查诊断为目的的远程医疗诊断系统、以咨询会诊为目的的远程医疗系统、以教学培训为目的的远程医疗教育系统,以及用于家庭病床的远程病床监护系统[7],如图2所示。一种基于ARM 的智能家居远程监控系统解决了传统智能家居系统不足之处,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8]。
对于很多身处偏远地方(农村、山区)的老人,医疗条件相当落后,远程医疗为这个难题提供了一个解决办法,老人只需在家中配备一台应用了家居物联网技术的心电测试仪,无论是在白天或深夜,只要把仪器放在胸口或手掌上,十几秒内就能采集心电图,图像信息将通过无线网络传送到医疗中心,几分钟内医疗中心将反馈诊断意见。
2 智能家居的面临的挑战
本文结合智能家居在老年人医疗中面临的三大问题——技术水平、实际应用、伦理道德进行分析。
2.1 技术水平考虑
从技术的角度来看,目前家居物联网在医疗对象方面仅限于单一的老人。智能家居系统进入现实世界的住宅还有很大的难度,特别是临床医疗。RFID技术可以成为解决此难题的关键技术之一,但它要求人们携带一个RFID标签。日本AGH(Aware Group Home)组织开发的一个基于多人的RFID传感系统,可以单独地检测每个人的地点和活动情况。他们在老年人的拖鞋里嵌入RFID标签,通过铺设在客厅和走廊上的天线感知到不同人的位置信息,该系统还能够为每个老年人生成一个活动日志并告知老年人一些正常的活动[9]。即使RFID或类似的技术支持个人识别和个人定位功能,但是当前智能家居系统的识别算法都是基于单个老年人的情况下设计的,在多老年人或群居性老年人的情况下,不能简单地把情况概括为多个老年人活动的交错。
另一个技术挑战是,家居物联网在老人医疗方面的应用主要是监控老年人在家里的日常生活或检测老年人的生理指标变化。当前的家居物联网设计,忽视了传感器感知时间的滞后、传感器感知错误等情况,也没有给出老年人跌倒、失踪、突发疾病等一系列紧急情况的后续解决方案。
还有很多其他的技术问题,比如如何快速处理海量的感知数据,实时数据分析;如何保证传感器长期的可靠性;智能家居系统管理的健壮性以及维护问题等[10]。在这些技术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之前,智能家居系统将很难在老人医疗方面取得很大的进展。
2.2 实际应用考虑
目前,大多数智能家居系统的设计仅停留在理论研究上,没有考虑到实际应用中的因素,更没有给出实际应用的解决方案,使智能家居系统的实用性不强。
TigerPlace团队设计的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智能家居系统的可行性和实用性,老年人的家庭成员和卫生保健提供者可以涉及在智能家居系统的各个阶段,包括设计、实现和测试阶段。他们成立的观察小组可以解决老年人的许多实际问题,他们设计的家居系统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易操作性,能适应老年人不断变化的需求,记录老年人的信息生活方式、心理的影响因素[11]。观察小组通过检测发现问题并及时改正,以达到家居系统全面性。如他们可以观察传感器安装在厨房是否会干扰老年人的日常活动或造成视觉障碍,根据必要性,对家居系统进行完善。
2.3 伦理道德考虑
物联网技术能成功地融入到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用户的认可以及它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在老人的RFID的识别系统中,标签可能被预先嵌入到物品(如床具)中,在扫描、定位时会不可避免的涉及到老人的隐私,所以在智能家居系统中,隐私是老年人最担忧的问题。
TigerPlace团队在采访关于老年人接受被监控情况时发现,老年人原则上不喜欢有摄像头全程监控,但如果在对自己生活影响比较小,他们愿意接受自己被监控。对视频数据的访问权也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大多数老年人都愿意把收集的数据分享给专家和他们的亲人。然而,他们却担心别人可能误解他们在监控中的某些行为,这些解释不清的行为会令他们感到不安。此外还可以研发具有选择性的智能传感器,只感知所需要的数据而隐藏不必要的数据,比如,有必要时可以隐藏某些视频信息和不雅动作的运动电流。
3 结 论
物联网作为信息技术革命的主要推动力,其产业发展和在智能家居方面的应用均面临着历史性的机遇。要不断突破RFID关键技术、传感器关键技术、云计算技术;构建具有鲁棒性强,可用性好,可靠性高的物联网基础设施;解决好智能家居医疗服务中的隐私问题;才能更快更好的促进智能家居的发展。
同时,基于家居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系统对于完善老年人医疗服务功能、增强我国医疗卫生领域的科技水平、弥补家庭医疗资源不足、平衡医疗区域差异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杜鹏,翟振武,陈卫.中国人口老龄化百年发展趋势[J].人口研究,2005,29(6):90?93.
[2] 韦明劭,李海.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在智能家居中的设计[J].轻工科技,2012(2):60?61.
[3] 张奎,汤璐.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医疗[J].硅谷,2011(17):14?15.
[4] 李江权,张兴敢.基于Cortex?M3处理器的智能家居监控系统设计[J].现代电子技术,2012,35(7):47?49.
[5] COOK D, SONG W. Ambient intelligence and wearable computing: sensors on the body, in the home, and beyond [J]. Ambient Intelligence and Smart Environments, 2009, 1(2): 83?86.
[6] SPOSARO F, TYSON G. An android application for fall monitoring and response[C]// Proc. of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Engineering in Medicine and Biology Society. [S.l.]: IEEE, 2009: 6119?6122.
[7] 吴功宜,吴英.物联网工程导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8] 李红刚,张素萍.基于ARM 的智能家居远程监控系统设计[J].现代电子技术,2009,32(5):134?138.
[9] MIURA M, ITO S, TAKATSUKA R, et al. Aware group home enhanced by RFID technology [C]// The 12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Knowledge?based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and Engineering Systems. [S.l.]: ICKIIES, 2008: 847?854.
性别:男
电子邮箱:*******
联系电话:134************
现居住地:天津市
国籍:中国
学历:学士
毕业学校:*****大学
专业:电子技术与计算机应用
求职 方向:项目经理或相关职位
工作经验
十一年多在IT领域工作经验,包括底层设备软件开发,应用软件开发,以及智能电子仪器开发经验
成功多国(中国、美国、加拿大公司)项目开发与管理经验
深厚的团队组织管理经验,天才的学习能力,可迅速融入任何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环境
广泛的软件、硬件、网络应用开发的知识,包括基于ERP、客户端/服务器构架,数据库管理软件项目的开发
精通Windows, Linux以及FreeBSD等操作系统,以及基于这些操作系统的软件开发及应用
非凡的中、英文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善于用中、英各种技术场景的现场讲演和技术交流
加拿大国籍,愿意按工作的需要在国内或国际间出差旅行
工作技能
软件开发语言:C/C++, Assembly, Java, Visual Basic, Pascal, MS SQL, PowerBuilder and InstallSheild
操作系统:DOS, Windows 95/98/NT/2000/XP/2003, Linux and FreeBSD
工作历史
**********Technology, Inc.
软件项目经理
与客户讨论产品要求,提供技术解决方案;协调不同team间合作,分配本team
成员任务;维护、升级现存软件版本。
************Corporation
工作职责:与客户讨论产品要求,提供技术解决方案,协调不同team间合作,分配本team成员任务;为基于iSCSI技术的网络存储设备研发Linux驱动程序;为千兆以太网卡开发Linux驱动程序;利用gdb, KGDB和DDD等工具调试Linux设备驱动程序;用Qt Designer和KDevelop开发Linux测试软件;评估新一代数据存储设备。
项目经验:
1.*************项目。 负责该项目全部Linux驱动程序开发,调试和release。成功使产品正常工作在Redhat/Fedora,SuSE,Mandrake等平台之上。此外,还为测试工程师开发了一套在Linux环境下,自动测试不同版本驱动程序的测试工具软件,大大提高测试效率,同时,也可以通过日志更容易锁定bug活动规律和范围。
2.************项目 负责该项目Firmware和Linux驱动程序的研发。项目的整体构架设计和调试基本完成,由于市场运作和资金预算原因,目前尚未实现产品。
软件工程师 2007 ~ 2010
工作职责:开发基于客户端/服务器结构和TCP/IP的超级推播技术互联网软件;提供、实事、配置及维护LAN/WAN系统集成解决方案;开发医疗系统管理软件;为福建东南汽车厂开发ERP/MRP软件系统。
项目经验:
负责项目物价局MS SQL Server 和 各个药房、医院Access数据库的设计开发工作,并编写各客户端的报表及单据打印软件。
负责项目的基于Client/Server和 TCP/IP的应用开发,实现广域网、局域网上可信的数据传输。
3.**********项目 时间:2008年3月 ~ 2008年11月 参与项目的LAN/WAN设计、实施、维护工作,并撰写系统集成方案。
4.**********项目 时间:2007年7月 ~ 2007年12月
参与开发项目中企业物流管理软件,并独立实现库存管理模块功能。
培训历史
曾参加并通过MCSE、MCDBA、MCSD、MCP + Internet、MCP等国际公认的IT技术认证。
关键词:口腔远程医疗;物联网;临床路径
中图分类号:R714.51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不断老龄化,疾病的预防和控制也逐步转变到以慢病和预防为主的医学模式,要求新一代数字健康工程技术向家庭个人和基层社区参与的方向发展,建立以全程健康管理为目标的医疗健康服务平台日益受到关注。物联网和云计算在近年的快速发展和成熟为推进医疗服务的深度和广度提供了解决方案。医疗物联网通过泛在感知设备的互联互通,支持医疗健康信息自动化采集、智能化传输、全局化决策分析和全流程辅助,从而提高医疗服务能力与效率、改善医疗服务质量与模式,实现面向全程健康管理的智慧医疗。目前,我国医疗物联网系统正在快速发展,而在口腔医疗方面的应用还相对缓慢。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 影响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为心血管病、肿瘤和口腔疾病, 其中口腔发病率高达79%。口腔疾病多属慢性病,早期因缺乏自觉症状很难发现,一旦出现症状, 如疼痛、肿胀等, 往往病情较重。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 口腔疾病与心内膜炎、细菌感染、肾炎、关节炎以及中风等多种疾病有关,直接影响着生命质量。因此,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对预防疾病的发生或控制病情的恶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口腔医疗资源严重缺乏,远远不能满足基层民众口腔医疗的需求,据统计,目前我国有80%以上的口腔患者无法得到及时治疗。同时,我国口腔卫生目前还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口腔疾病防治体系。为了尽快让基层民众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利用物联网具有的全面感知、可靠传递、智能处理等优势,建设远程口腔医疗系统,来提升我国口腔疾病整体的诊疗水平,并通过健康的监测、辨识与调控,推动口腔医疗模式从以疾病诊疗为主向以预防与保健为主转变,创建新型的健康服务管理模式。
2 系统总体架构
口腔远程医疗与健康管理系统利用无线射频识别(RFID)、传感器、定位器和条形码等手段随时随地对口腔相关信息全面采集和获取;通过信息网络,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实时可靠传送,以进行各种有效的汇聚和融合;最后利用各种智能计算技术,对随时接收到的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把合适的信息、提醒或建议实时推送给有需要的医生,从而及时发现和确诊医院感染案例,并采取有效措施。系统总体架构由多层组成,由底至上分别为物联网感知层、网络层、云平台层、应用层和访问层,见图1。
物联网感知层由RFID标签和医疗健康传感器组成,分别部署在家庭、社区以及医疗机构,对不同对象进行识别、定位、状态感知与采集。在网络层,通过有线网、移动通信网和无线网的异构互联,连接医院、社区和家庭,实现医疗健康信息的智能化传输。突破医疗环境的干扰抑制技术,构建面向数字医院的医疗物联网。云平台作为医疗物联网的支撑平台,管理医疗物联网,为口腔医疗应用服务提供支撑运行环境。同时,针对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需求,在各层面提供必要的安全隐私保障。
3 口腔医疗临床路径
临床路径是一种包含了循证医学、整体护理、成本控制、持续质量改进等理论的标准化医疗模式。目前,国内外对临床路径的研究与应用基本处于成熟阶段,选入临床路径的病种已经不再局限于外科手术病种和常见病,而逐渐向口腔医疗和健康管理扩展。见图2,在临床路径管理中引入物联网技术,有助于构建一个口腔实时监控和预警反馈有机结合的临床路径管理模式。
基于覆盖家庭、社区、公共卫生和医疗机构的患者口腔实时监控技术,实现物联网环境下的患者口腔数据的实时采集和预警反馈。综合运用医用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医学信息处理技术、模式识别技术、分布式计算技术等,实现对多模医学信息自动分析综合,支持患者诊疗的智能辅助决策。
支持面向临床路径的医疗信息数字化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和共享等,管理基于移动医护终端的医嘱流程和护理流程,满足复杂医疗事件的实时监控和分析,实现与电子病历系统的深度整合。挖掘和分析口腔患者诊疗过程中的关键行为,发现符合实际诊疗过程的临床路径。分析临床路径与实际诊疗过程的差异性,验证临床路径的适用度并提供优化建议,分析路径变异与患者口腔疾病和症状关联性,为临床路径的分支扩展提供优化建议。
4关键技术与创新点
①形成适应我国医疗机构特点的口腔医疗物联网解决方案。研究异构网络互联的医疗物联网基础架构,以及口腔医疗仪器设备和器械共存环境下干扰抑制技术。②针对人网共生环境的口腔健康状态感知。实时监测和辨识口腔健康状态对于健康调控和疾病预防尤其重要,因而需要感知的信息除了医、药等资源标识信息以及传统的疾病诊疗信息外,还要在无干扰的前提下安全、可靠、低负荷地感知口腔健康状态。③海量医疗物联网信息的集成、管理及分析技术。包括面向海量异构医疗物联网信息的语义集成技术、海量医疗物联网的信息的分层建模技术以及多维度(时空性)海量医疗物联网实时数据分析处理技术。④面向全程健康管理的新型口腔医疗健康服务模式。充分发挥医疗物联网在全面感知、可靠传递、智能处理上的优势,基于健康监测、辨识与调控,面向健康调控、疾病预防、治疗和康复的全程健康管理,创建全新的口腔医疗健康服务模式。
5结论
医疗关乎民生和社会发展。通过构建口腔医疗物联网,充分发挥其在全面感知、广泛互联和智能处理方面的优势,实现医、药等资源标识与健康状态感知,并将信息实时采集、传输、汇集、存储、分析与利用,为口腔健康调控、疾病预防、治疗和康复的全程健康管理提供智能化支持,从而有效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成本,建立覆盖家庭健康、社区保健、医疗机构诊疗及公共卫生的口腔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全面实现数字化医疗,为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的战略目标提供支撑。
参考文献:
[1] Peak J D, Hayes S J, Bryant S T, et al. Dental Support for U.S. Marines in Iraq[J]. Br Dent J, 2009, 190(3): 140-144.
[2] Murray G H, Hancock A F, Fancher J, et al. The Force Dental Service-cross for telemedicine [J]. J Am Coll Dent. 2009, 70(2): 4-7.
[3]李刚,赵铱民,胡敏. 野战数字化口腔医疗车的研制及应用特点[J]. 医疗卫生装备, 2008, 29(8): 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