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心理健康课程设计方案

心理健康课程设计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心理健康课程设计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心理健康课程设计方案

心理健康课程设计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建设;培养模式;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7-0076-03

作为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部门,我校敏锐地意识到这个专业的社会需求和发展前景,在2008年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为了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建设,努力把本专业建成特色鲜明、社会认可度高、同类院校领先的品牌专业。

一、探索人才培养模式

1.职业岗位分析。职业能力分析是规划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的必要前提,是保证专业课程教学准确对接职业岗位的重要环节。

以辽宁省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为具体参照,经过反复调研和具体论证,专业建设团队成员根据社会人才需求岗位分布情况,将本专业人才培养职业目标定位于小学教师、幼儿教师和心理咨询师三大职业岗位,具体对应七个典型职业岗位。通过各岗位工作任务与过程分析,我们得出相应岗位的能力与素质要求,并以此作为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的主要依据。

2.培养模式探索。专业建设团队成员依据上述职业能力分析的结果,并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探索新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社会主导、校企结合、素能并举、多证融通”。

它所包含的基本内容就是学生在进入学校后,第一学年由学校培养,主要学习公共领域课程和专业基础知识;第二学年以心理专业的技能培养和教师素质的综合训练为主,以实习实训基地为平台开展体验式学习,兼职教师承担部分专业领域课程的教学工作;同时根据课程特点,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引入教学领域;第三学年是由社会培养,学生在校外实习基地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顶岗实习。

二、优化专业课程体系

根据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满足社会对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能力的要求,专业建设教学团队进行更科学的课程优化与设置,并逐步进行动态调整与完善。

1.课程体系的构建。专业建设团队成员结合当前教育和社会发展的趋势,将对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课程计划做进一步的修订,努力构建以“通识类课程、专业类课程和拓展类课程”等为模块的课程体系,以更好地适应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建设的具体实施。通识类课程以人文素质课和文化基础课为主,专业类课程以提升教师素质和掌握心理基本理论、心理辅导技能为主,拓展类课程以学生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学习专业技能。

2.核心课程的建设。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以心理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需将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蒙台梭利职业资格考试等职业技能培训内容适当纳入到课程体系中。本专业适时改进课程计划,结合课程建设的实际,将部分课程即心理健康教育概论、心理咨询与辅导、团体心理活动设计等列为核心课程,进行重点建设。

三、完善专业教学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帮助学生完善自我、解决心理困扰、优化心理品质的教学总体目标,广泛采纳其他多所高校的优点和长处,通过整合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优化与建设。

1.教材建设方面。专业团队成员在一定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以学生所面临的心理困扰为主线、回归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原则,对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教材改革做了大胆的尝试。具体说来,本专业选定的教材主要有三类:(1)自编教材。为了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使教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教学团队教师经过多年积累,编写了《大学生心理健康》主干性教材。另外,本专业还采用几本由主讲教师主持或参与编写的高等教育系列教材《心理学》、《心理学学习指导》,配合课程的课堂教学,以保证教材既符合专业教学的特点又有比较全面的知识面。(2)辅助教材。第二类为辅教材。作为学生的课外辅读物,我们向学生推荐心理健康教育书籍10余本(如《舌尖上的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图片20余张、心理测试问卷5套(如心理健康测试、记忆力测试)以及《星星的孩子》等十几部优秀视频资料,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推荐教材。以我系图书资料室、心理实验室、校外实习基地等为依托,为课程教学向课外的延伸提供了良好条件。专业建设负责人组织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编排习题手册、团体心理辅导训练方案、心理实验操作手册与实习指导讲义等资料,并进行教学课件的设计与开发,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教学内容方面。专业教师紧扣社会脉搏、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力求加强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教师在实践中及时添加和更新教学内容,以探索教学结构的不断创新。(1)课标及其教案。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在研究讨论的基础上,共同完成了心理健康教育概论、基础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及人际关系心理学等心理健康教育各门课程的课程标准及学期授课计划的编写,并按照课标要求进一步完善了心理健康教育各门课程的课程设计方案。(2)教学课件习题。为了更好地促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发展,最大限度达到资源的共享,专业建设团队成员着手进行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资源库的建立,现已初具规模。同时,团队教师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了心理专业技能训练与考核标准、心理实验手册等多个方面相关材料的编制,为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课堂教学,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性教材。

四、调整专业教学方法

为了增强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教学效果,围绕优化学生教师素质、提高心理健康能力这根主线,教师改变以往单一的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对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进行整合,并在教学中进行灵活地选择运用。

1.团体心理训练。教师面向不同的心理特点或生活实际的学生群体,设计并有效开展灵活多样、丰富多彩、针对性强的团体训练项目,如自信心训练、人际沟通训练、自我认识的感知训练等。教师设计的有针对性的专题组织团体心理训练,通常教师领导一个小组在特定的团体训练室作示范,其他小组在隔壁课室通过现场直播的视频采集系统观摩,然后分组进行体验,活动结束后要求学生撰写活动心得。

2.小组合作讨论。小组讨论法是指以精心选择、合理编排的若干个论题作为学生学习的基本内容,为学生提供模拟的情景,让学生处于当事人位置,引导学生通过对专题的认真阅读,深入思考,从中找出需要解决的问题,接着分析产生问题的各种原因,找出解决问题办法的教学方法。讨论专题一:怎样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力?目的与要求:掌握观察方法,培养勤于观察的习惯,提高观察力;讨论专题二:如何提高学生的记忆力?目的与要求:提高记忆效率,培养良好的记忆力。

3.心理技能训练。按照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特点,教师在大一、大二阶段,除了完成基本理论和专业理论外,根据每门课程的需要安排具体的心理技能训练课时,重点培养学生的心理职业基本能力和基本素养,如心理手语操、心理咨询方法和心理案例分析等。并且,我们设置实践成绩,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以及各种相关竞赛所取得的成果纳入教学管理,视学生的具体情况替代部分公共必修课和选修课科目的考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或省举办的试讲大赛、师范生专业技能大赛、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及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些政策的实施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他们的参与热情。

参考文献:

[1]倪海珍.对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课程的探讨[J].职教论坛,2011,(2).

[2]柳友荣.回归生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由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10,(2).

心理健康课程设计方案范文第2篇

高职院校在不同阶段、不同环境下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做了各种有益尝试,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总结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计的不同模式,提出了新形势下构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设计思路,并以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为例,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计方案与实施提出建议。

关键词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是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环节。科学、系统的课程体系是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目标的途径,合理、优化的课程体系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有力保障。

1当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中的问题

我国高职院校在不同阶段、不同环境下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做了各种有益尝试,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仍然面临不少困境。

1.1课程培养目标不明确有些高职院校不考虑自身条件,一味照搬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没有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的特点和需求,不能体现出本土化的高职特色,导致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实施效果不理想。

1.2课程教学内容不系统创业课程未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创业课程内容陈旧粗略,缺乏具有创业实践能力培养的实训类教材,导致学生学习的创业知识更多来自于亲身实践,创业人才培养缺乏系统性。

1.3师资力量有待强化缺乏跨学科专业、兼具创业经验的的复合型、双师型教师团队,导致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知识单一,方式陈旧,难以适应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对创新人才的要求。

1.4实践技能培养不到位因创业大赛,学生社团等实践活动参与学生有限、实习实训条件的局限性、校企合作在各类高职院校落实程度不同,导致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偏重创业知识的灌输,实践活动开展难免流于形式,学生希望开展更多校外活动、实战演练,培养综合性创业能力。

1.5评价与激励等制度不健全由于课程评价固守分数评价、激励机制乏力、且未形成地方政府、学校、企业合力,不利于调动教师学生积极性、创造性。

2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计的探索

积极构建系统性的差异化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有针对性地培养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高职院校学生,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先阵。总体来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呈现出以下几种模式:

2.1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嵌入式模式将“创业常识”、“创业实践”“创业指导”等加入到传统的职业教育课程中,以此突出创业教育的特点,促进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实践课程与隐形课程相结合,形成必修课、选修课相统一的创业课程结构体系。

2.2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功能模块化模式王爱萍在《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体系探讨》中谈到,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课程内容十分丰富,构建创业教育内容体系应当遵循知识、素质、能力三位一体的原则,而且应当保证内容的职业性、针对性与实践性,突出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特点。

2.3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分层次模式王若明、陈光在《虚实结合创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中指出对于创业意识的培养应当采取大众化的普及教育。对于有创业激情和创业计划的学生和团体,则应当重点帮扶,对他们进行创业理论和技能的再培训。而且在团队构建中应当吸纳不同专业的学生,注意调动各个专业同学参与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参与度。经过创业意识的培养、创业知识的传授、创业技能的训练,重点还应当将创业活动落实到创业的实训环节,让学生参与到真实的创业情境中,处理各种事物,提升创业技能和综合素养。

2.4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理实合一模式彭文博、尹新明、李冠峰、张留湛、宛新生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中,结合自身所在学校的实际开展情况,创造性地提出了“两环节”、“三平台”的课程框架,从而通过公共通选课、专业课、网络课程三种载体将创业教育教学有效地与实践教学和学生的社会实践联结起来,有针对性地解决了当前高职院校中创业教育与学校课程的融合、创业教育课程资源、创业教育的教师体系等课程体系建构中存在的问题。可见,不同类型院校的办学条件、学生状况不同,不同时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不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在不断适应条件中变化、在理念不断更新中发展的。因而有必要结合新形势发展需要,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进行新的设计。

3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计面临的新形势

3.1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新形势创新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深化与发展,而不是社会上以解决生存问题为目标的就业培训,也不同于企业家的速成教育。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创业教育应着眼于为未来几代人设定“创业遗传代码”,以造就最具革命性的创业一代作为其基本价值取向。

3.2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新目标按一般的定义,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新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个性的人才为目标,以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新创业能力为主要内容,训练基本的创业技术技能,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所以,创新创业教育本质上既是一种与职业教育使命相契合的全面的素质教育,也是职业教育所追求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实现路径,更是对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目标的价值超越。

3.3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新要求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要面向全体大学生,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并与专业教育、素质教育、就业教育有机融合,使所有大学生接受创业创新教育的熏陶,培养一部分学生成为自主创业者。创业教育纳入学校发展规划,纳入人才培养体系,纳入人才质量报告的大背景下,需要我们全盘考虑创新创业教育的地位,以教学来统领创新创业教育。综上所述,创新创业教育要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核心。创新创业教育不是游离于人才培养体系之外的,也不能让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成为两张皮。与此同时亟需建立适应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使课程体系以职业素质的养成为基础,以综合能力为本位,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4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计思路

4.1系统性系统性地构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让创新创业教育植根于高职人才培养体系之内。总体掌控课程目标,一要契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二要结合各专业教育的特点施展创新创业教育。

4.2针对性创新创业教育原则上是面向全体学生,笔者认为,这主要体现在创新意识的培养以及了解创业知识及其相关政策,课程体系理应以创新意识、创新知识的普及作为基本内容,然而要有效地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必须因材施教。依据教学对象不同,结合专业学习来设计创新品质、能力、素质的课程以及教学活动。分层分类实施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满足创新人才个性化需求,而且要讲究创新创业教育质量。

4.3实践性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色即在于实践性。创业知识可以通过理论教学灌输,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提升、强化则更适合于采用实践性教学模式。值得注意的是,实践性教学并不是完全依托实习实训,还应包含课堂理论教学中的实践性成份,以及日常教学活动以外的学生社团活动、专业技能比赛、素质拓展活动、第二课堂活动等等。

4.4可操作性要落实创新创业教育,顶层设计要合理,评估、激励机制相对健全,师资力量要跟进,最为重要的还是要通过教学改革来推动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与专业人才培养相互融合。对于高职院校而言,通过校企合作,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实现教育资源“校内———校外”有效整合,能够克服实施创新创业教育中实践条件不足、师资缺乏、知识更新慢等问题,使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

5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计方案与实施———以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为例

根据以上思路,以我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为支点,将创新创业课程设计为四个层级:通识教育课程输入创新意识、创业知识;专业课程强化创业技能;实践活动课程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经营实战平台课程。

5.1构建创新创业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创新创业的必要条件。学校每学期开设人文类、社科类、专业类任选课程;经管学院通过开设经济学、管理学、会计、统计学、电子商务等平台课程;就业指导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以职业认知、职业生涯规划实践和创业准备、创业素质为主体内容,灌输创新创业意识与创业知识。创新创业人才还应该具备思想道德、心理人格素质。素质教育与能力拓展课程包含心理健康与素质拓展、思想品德与行为规范、素质教育活动。其中,心理健康与素质拓展课程以团队学习、体验式教育的方法为主,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地面拓展活动、户外拓展活动三个主题,培养学生积极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挑战能力、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领导力、耐挫力和责任感。思想品德与行为规范主要培养道德品质、法制意识、诚信意识等。素质教育活动主要通过青年志愿者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所需的有理想、助人、感恩、坚毅等心理人格素质。

5.2营销四大核心技能与素质培养课程体系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让创新创业教育贯穿营销专业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在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框架内部,以专业教学改革方式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具体实施方法:(1)瞄准核心。新形势下高职市场营销职业岗位集中在:营销调研人员、产品推销人员、销售管理人员、营销策划人员,因此掌握市场分析与调研、商品销售、客户开发与维护、营销项目策划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与交往、耐挫抗压、团队协作、敬业爱岗等专业素质的成为新形势下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2)理实合一。围绕以上核心目标的每一门理论课程均配备实训实习课程,或直接采用教学做一体化课程,突出培养四大核心技能与营销素质。(3)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采用项目驱动式,依据学生对不同行业、不同类别企业的探究兴趣分成若干个项目工作组,通过模拟真实企业营销活动的情景,完成调研、案例分析、展示成果、分享经验一系列任务,有效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参与、团队协作等能力。(4)课内课外。营销演讲、营销辩论赛、创业策划赛、电子商务技能比赛等第二课堂活动也以核心技能与素质培养为主要目标,聘请校内外专家作为活动导师,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5.3以营销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为导向,深耕细作校企合作平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学校与企业,校园与职场培养创业人才的主体,因而需要跨越以就业、实习为导向的校企合作模式,而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为导向来重构校企合作模式。具体措施:①专业入门期校企合作,采用参观企业、校内工厂、实习基地等方式,把学生置身于工作环境,体验企业工作方式,感受企业文化氛围,同时邀请优秀毕业生回校内讲座交流,树立学生的专业学习信心,确立职业发展方向,萌生创新创业梦想。②专业核心技能培养期校企合作,安排学生到市场调查公司、电话销售公司、广告公司、零售连锁公司等专门型企业实习,实习后召开总结大会,利于隐性知识传递与分享。③专业综合能力提升期校企合作,邀请企业销售专家、改革创新能手、以及在营销某一领域发展较好的毕业生做深入的营销专业讲座;利用企业真实案例资源库的内容进行课程开发,注入新思想、新内容、新方法;利用订单班,校企联合教学,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建立校企横向课题,在订单班基础上组建创业人才团队,由企业经营专家、专业教师联合指导培养。

5.4整合校校、校内外、校企、政校等资源,为学生实战经营提供条件学生自主创业与独立的工作能力培养,将为未来创业打下基础,因而实战经营活动必不可少,同时要在专业教育活动中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具体措施:①校校平台。到创新创业教育卓有成效的高职院校去学习经验,尤其需要与相关经管类专业进行对接交流。②壮大师资。组织专业教师参加政府SYIB、KAB等创业培训,提升教师创新教育水平。③校内外:利用毕业生、校友群、武汉多所高校创业网络、经管各工商管理类专业模拟公司等平台,支持、扶助在校生的创业项目;创业项目由富有经验的教师做专门跟踪式指导;鼓励由多个专业学生组织的团队将创业项目与各专业课程学习联系起来,相互交流;利用校内工厂经营管理平台组织学生、教师驻厂参与真实的经营项目;引进企业到校内开辟创业创新项目,组织师生就地见习;通过组织学生参加校外营销技能比赛、创业策划大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营造创新文化氛围。④校企共建创新创业孵化项目,利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扩张期,校企签订横向科技服务协议,派遣学生、教师进入企业运营项目中施展营销能力。⑤与地方政府紧密合作,充分发挥政府优势资源,搭建创业融资孵化平台。当然,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有效实施还需要改革课程评价体系,打造校园创新创业文化,涉及学校教学机制、激励机制、管理机制的创新,以及集合政府、企业、协会等各方面力量,并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需要各院校各专业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葛玉良,韩丽丽.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4(6)

2林琳.基于广义课程概念的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J].思想教育研究,2011(4)

3于利.“项目参与式”高职院校创业体系的构建[J].世纪桥,2012(1)

4李昆益.基于创业过程的高职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21)

5程洁.基于知识技能素质为一体的营销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

6薛红燕.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6)

心理健康课程设计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企业实训;地方高校;工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3)05?0062?03

21世纪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随着经济发展的要求,世界各国的工科教育都在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我国大学的工科教育规模,已经达到世界第一,但人才质量却因为工科毕业生缺乏企业工作背景、动手能力弱,被认为是大学工科教育的首要弊病。

在大学生就业逐步市场化的今天,工科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创业能力和发展能力。地方高校由于受地理位置、师资、资金不足等原因制约,工科学生的动手能力弱、就业能力差更为突出。本校各工科系毕业生就业统计分析发现,有将近二分之一的学生就业质量不高,甚至最后没能从事本专业的工作。

地方高校如何积极面向社会、面向企业,努力开拓实训之路,提高学生就业能力,我们认为,应明确工科培养目标,强化实训模式,稳步推进“卓越工程师计划”,以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一、“企业实训”模式的必要性

(一)经济发展需要“实训”

“实训”就是按照人才培养规律与目标,对学生进行职业技术应用能力训练,缩小课堂知识及教学模式与企业实践应用之间的差距。

大学扩招前,许多地方性教学型高校也承担了部分研究型大学的“精英教育”任务,而随着扩招,这些地方性教学型高校则承担了大众化高等教育的任务。然而,一些高校不能准确定位自身职能,盲目攀比,一味求“高、大、全”,把人才培养目标一致定为——培养高层次、高质量的高级专门人才和精英。结果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千人一面,与国家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脱节,成为造成“就业难”的一个主要因素。

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市场不断开放,因而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因此企业对人才提出更高、更多样化的要求,这就要求学校在人才培养目标、模式、方法上作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提供更多的实践技能教育,培养出高素质的劳动者。从教育培养目标上看,高校工科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获得工程师基本素质训练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人才培养方法的理论依据是“做中学”的学习顺序,而不是传统的“学中做”的认识顺序。

传统的高等教育系统中,工科的专业开发、课程设计、教学模式、评价考核等都是在学校内部完成,已经不能适应“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培

养目标的要求。即使与企业有所接触,也仅仅局限于实习考核回馈,企业和学校互相沟通得少,没有很好的实现教学相长。学校要想及时了解市场所需,合理的安排教学,需要找到一条新的合作方式。“企业实训”是理论学习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的人才培养模式,它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与资源,把课堂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践经验的项目工作机会有机结合,是遵循工科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的教学方式,反映了工科教育的本质特征。

(二)地方高校的现实情况需要企业实训模式

实训包括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校内实训是建设在高校内部,以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基本职业能力为主要功能的实践性训练场所;校外实训主要是依托与高校有合作关系的校外企业和社会资源进行建设,主要承担学生生产性实习和岗位见习的任务。

地方高校受经费、师资等许多问题的困扰,教学内容与生产一线所应用的最新知识、最新技术、工艺相比,有一定的距离,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方式滞后于企业需求或与企业需求脱节;专业课师资虽尽量朝“双师型”努力,但与生产、服务一线技术专家、操作能手相比还有距离;硬件设施虽然有很大改善,但还比较紧张和落后,大量的实训需要放在校外进行。而企业是以经济利益为动力的经济单位,实训如不能带来利润是难以纳入生产经营体系之中的。因此“产学研结合”实训模式中,企业缺乏合作的内在动力,常表现为学校“一头热”,突破与企业合作的瓶颈是校外实训的关键。

应运而生的“实训企业”,这种企业具有法人资格,但并不是生产性企业,一方面他们招收学生进行企业需要的专业技能强化培训;另一方面,他们与大量的企业有合作关系,为企业输送人才。我们文中讲的“企业实训”,指的就是这类“实训企业”的实训。地方高校在自身条件不足的情况下,通过这样的“企业实训”,利用实训企业的设备、师资和企业资源,帮助学生习得必要的专业技术,把书本知识应用于实践,强化他们日后所从事的劳动方向所需要的专业技能,并促进地方高校教学结构的调整,更新知识结构,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提高地方高校工科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其就业竞争能力,使其毕业后能顺利找到工作。

二、“企业实训”模式实施的可行性

(一)宏观政策层面

教育部在2010年6月23日宣布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根据这项计划的设计方案,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与高校共同设计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计划要求学生在企业学习一年,“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这对高等院校工科教育来说,是教学结构、教育运作程序上的改革转型机遇。

(二)理论研究层面

今年来,不少人也关注到大学的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转为“大众教育”,高校工科教育特别是地方高校工科教育的办学定位应该有所改变,并有不少进行了理论探讨。如王彬的《基于实训的高校本科通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是关于本科理工科学生的实训的论文,它从教育与社会需求匹配的角度出发,阐述了通信专业可以从哪些专业方向进行人才培养[1]。另外还有诸如董明华《浅论实训就业一体化》和柴全喜等的《改革实训就业模式,提高学生就业质量》等许多从职高的角度论述了实训模式[2]。对适合我国地方高等学校实际情况的工科教育做了十分有益的探索。

(三)现实操作层面

“企业实训”模式有一定的经验可借鉴。在国外不少发达国家,加强实践教学、增强工科学生动手能力是工科教育很关注的问题。

加拿大实行的合作教育是一种高校、学生、企业三方合作,将学生的专业学习同实际工作有机结合的教育形式。他们要求学生实习的时间一般为专业学习时间的四分之一;在德国,工科大学生必须修满一定的实践环节学分才能毕业;在俄罗斯,工科大学生有一年时间进行实践性教学。

美国的工科教育一贯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将教学和工业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创新与创业,并与产业界建立了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早在1865年MIT(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成立伊始,第一任院长就提出MIT应成为“科学与实践并重的学校”,并付诸实施,开创了美国高等工程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先河。如今MIT开展的“UROP”(大学生研究计划)和“UPOP”(大学生实践计划)就吸引了近80%的工科学生参与其中。

在英国,工科院校对学生实行工读交替的“三明治”教育模式,并组建了全国性的教学公司(teaching company),由其出面组织高校和企业共同参加科技协作项目,教学公司选择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做项目经理,通过项目实践提高其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这些大学生在实践中由于想法和意见受到重视,也大大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3]。

目前,我国的地方高校也开始开展企业实训,2006年4月启动的“IT实训推广工程”就是由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联合安博教育集团设立的一项以就业为导向,面向高等院校和其他各类职业教育机构、旨在推动人才职业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工程。开展6年来,在企业实训合作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创新实践。

国内、外实践从理念、机制、师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到评估体系等方面给“企业实训”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对于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三、“企业实训”模式的探索

(一)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培养和造就什么样的人才最根本的问题。目前,我国已经从精英教育进入到大众教育阶段,地方一般本科院校以培养具有实际工程能力的专业应用技术人才为目标。所以,必须要改革传统教育单一的“重理论、轻实践”的人才模式,地方高校教学内容要充分体现培养目标,适当增加实验和实训的比例,由“3.5+0.5”模式转为“3+1”模式,即由3.5年校内学习加0.5年的实习改成3年校内学习加一年的校外实训。造就“产学合作、工学交替”的真实育人环境,形成科学的常态化育人机制,培育有较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和奉献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构建以产学研战略联盟为平台,学科链、专业链对接产业链的办学模式,成为培养具有“勤奋、求是、创新、奉献”精神的优秀工程师的摇篮[4]。

(二)企业实训合作方案

1. 实训教学内容及目标

实训内容根据大学专业课程需求和实际情况,由实训任课老师制定实践任务书,通过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审核,对学生提出要求,采用直接实地实战训练和课后自由练习等形式,使理论知识与实践体验相接、连贯,从而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师教学效果的目的。具体培养学生如下能力:第一,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第二,实践中的操作能力(包括必要的工程意识和工程实践的训练以及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等)的培养;第三,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自我心理调适能力以及较好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的培养[5]。

2. 实训收费模式

工科实训需要大量设备及拥有新技术能力的师资,实训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 “以实训养实训”,而且费用相对较高。这对地方高校大多条件不宽裕学生来说是个很困难的问题。因而可以采取 “先交费”与“先学习、实习后分期还款”2种方式,后者比前者经费稍高,但却解决了贫困学生的实际困难。然而这给实训企业带来一定的风险,所以需要依赖学生的诚信,更需要学校给予一定制度保证。

3. 实训管理方法

实训期间采取双重管理制度。实行学校、企业双重管理。日常管理以实训公司为主;成绩评定双方管理,其中成绩的60%由实训公司给出,40%由系部给出;毕业论文由双方共同管理,实训公司负责指导选题、项目开展,学校负责格式、答辩。注重考评方式的多样化和考评指标的规范化,确保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教师指导效果检验的客观公正性。在评定成绩时,主要考核学生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过程考核占40%;作品演示、答辩情况、及申请专利的成果占60%。

基于企业实训的地方高校工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地方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为学校和企业搭建了平台,使学生既得到专业知识与技能实操的训练 ,同时又学习了企业文化、职业道德、准职业人岗位素质要求、技能质量标准,提高了就业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企业招人难”和“学生就业难”并存的问题。当然,还有很长的路需要业内和社会各界共同探索,本文在此仅做抛砖引玉之用。

参考文献:

[1] 王彬.基于实训的高校本科通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科技信息,2009(25):156.

[2] 柴全喜,刘虎成,郭伟海.改革实训就业模式提高学生就业质量[J].中等职业教育(理论),2008(6):30-31.

[3] 姚震祥.英国教学公司在促进产学结合中的作用[J].比较教育研究,1996(1):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