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影视表演的意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J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1-0099-01
一 交流是演员内部舞台自我感觉的重要元素之一
交流指演员在表演过程中与对手之间的思想、感情、意志、愿望、动作等的相互传递、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交流是演员内部舞台自我感觉诸元素中的重要元素,也是非常难以掌握好的元素之一。首先,我们要知道表演该如何才能达到真实。就是要做到听到、看到、感受到。必须要看见对手,是活的瞳孔看到对手表情中最细微的变化和表情后面隐藏着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必须要听见,使自己的耳朵听出对手语气中最细微、最细致的变化和语言中所要表达的意思和潜台词。还必须要了解对手,在自己的思考过程中,观察对手最细微的思想活动和心理活动。所以,掌握好交流这一元素十分重要。
二 交流的不同类型及特点
1.与舞台上的对手直接交流,通过它与观众发生间接交流
演员在舞台上进行表演时,每时每刻都在和对手进行直接或间接的交流,比如在与对手的台词、动作、情绪、表情等一系列的对话、对视、对抗等活动中,都是有声或无声的交流。在演出的过程中,观众会被演员精彩的表演带进规定的情境中去,整个剧情的变化、冲突、矛盾等都会牵动观众的心,有些剧情的变化是在观众的意料之中。而有些剧情的变化是在观众的意料之外,这也就会让观众产生一种始料未及的感觉,正是这样的剧情,故事发展才会达到急转直下的戏剧效果,矛盾冲突强烈且尖锐化,让观众直呼过瘾,给予掌声和喝彩。当演员在表演的过程中,听到观众给予的掌声和喝彩声的回馈,会更能激发演员的创作热情,会让演员变得更加兴奋和富于表现力,这样的创作状态又会在表演时与对手交流中摩擦出新的“火花”,创造出新的戏剧效果,观众又会给予更加热情的掌声,同时随着剧情的不断变化,舞台上的演员与观众的这种间接的交流方式,终将整个戏剧推向。
2.自我交流
演员在舞台上进行表演,很多时候会遇到无直接交流对象或独自表演,这时演员就要面对自己与自己说话(内心独白),也就形成了演员的自我交流。在这种情况下,演员必须要有高度的心理体验,需要对所扮演的人物心理生活进行绝不可缺少的感受,也需要把第一自我融入第二自我中,并在规定情境中,以第一自我驾驭和控制角色的第二自我,赋予角色真实的形体生活、思想和感情的内涵。只有这样才能进行最真实、最有机的自我交流。并且要符合角色的一切心理活动和当时规定的情境。所以,掌握好演员的自我交流是表演艺术中具有实效意义的方法。
3.与不存在的或想象的对象交流(无对象交流)
表演中存在着演员扮演的角色主体与实际并不存在的假想客体进行交流,称为无对象交流。无对象交流通常适用于镜头前表演。在教学中指导《镜头前表演》课程时,学生在和对手分别拍摄,通常情况下都是无对象交流,很多时候学生眼前的一切都是空的,没有对手,没有具体视像,所拍出来的眼神也是虚假、无神的。这时,演员就应该给自己的内心填充原本应有的一切,即内心视像。同样在舞台上的无对象交流,也要求演员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内心视像,并建立对不存在对象的信念。如果演员的内心视像不够具体、清晰,演员所表达的无对象交流也会失真,因此,无论演员是在镜头前进行无对象交流还是在舞台上进行无对象交流时,内心视像都将成为演员无对象交流的依据。
三 适应是演员应具备的良好素质之一
适应是演员在表演中与对手交流时,做出的各种不同反应,并影响对手的一种技能。
一切交流形式都需要有相应的适应。在舞台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对手,而每个演员都会有自己的表演风格,而一个好演员就应该学会适应对手给予的任何刺激和变化,并及时做出相应的反应。首先,演员应该明确自己和对手上场的任务和规定情境,然后,在和对手进行真实的情感交流时,接受对手给予的最细微的变化,适应对手或规定情境随时改变所要面对的一切问题。只有真实地生活在舞台上,才会有真实的交流与适应。
四 交流与适应在表演实践中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表演;变形;连贯性;反馈
20世纪初,国外的戏剧艺术传入我国,为中国大众所广泛接受、吸收并发展,称为话剧,成为与戏曲并行的一种表演艺术。本文谈到的戏剧艺术,主要是指话剧艺术。电影是一门新兴的艺术形式,诞生于19世纪末,并于20世纪初传入我国。尽管在最初的十几年中,电影只是戏剧舞台的一个记录的手段,是保存戏剧表演的一种方式。但是,随着科技、物质的发展,银幕已不再是舞台的一件“附属品”,而成为一门与戏剧有着同样地位的艺术形式。移动的摄影机使银幕与舞台“离异”,电影艺术的潜力得以发挥,电影演员也开始不受舞台特性的制约,发展成为集科技与文化于一身的高度综合艺术。电影艺术的发展,为表演艺术开拓了一条更广泛、更深入的发展途径。随之衍生出一种继戏剧、电影之后的表演门类――电视表演艺术。它以模仿电影起步,与电影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显然,戏剧、电影、电视艺术三者之间有不可割舍的血脉关系。那么,就其表演本体而言,它们之间又有哪些区别呢?
一、戏剧表演的“变形”与影视表演的“自然”
戏剧的夸张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生活的基础上放大或缩小。戏剧表演的演出在剧场中进行,舞台与观众的距离基本是固定的,所以戏剧演员在表演中必须考虑到观众观赏角度的特性。这种特性是当众表演,因此在表演过程中就要满足观众的视听及感受的要求。美国戏剧家大卫・贝拉斯科在《表演是一种科学》一文中说道:“表演艺术,是一种卓越的表现艺术。用于普通房间里说话的那种随便腔调不适用于一个舞台的房间。那个房间的大小、形状和条件,都是非自然的。有画布做墙,并且一边是敞开的,在那里说话的声音不仅仅要充满几百立方英尺的空间,并且要考虑到几千立方英尺的空间。因此,舞台上扮演的面部表情应该特别生动和强烈,声音也必须增强。要使观众听得到叹息声从演员唇边发出,几乎就像发出一声呜咽;走路的步子也必须加长,姿势要放大,体态也要振作挺拔。”演员面对的是上千人的剧场,即使小剧场也有上百人,这时舞台上的表演必须适度夸张,说话的音量、咬字的准确、吐词的清晰、语调的鲜明度都需要加强,是语言具有穿透力,能直接达到最后一排的观众的耳中,使之听得清、听得懂并悦耳动听;形体动作的幅度、情感的浓度、情绪变化的反差度都应适度放大,使最后一排的观众看得见看得明白,这是舞台表演所必需的。但是这种夸张与装腔作势是根本不同的,因为适度的夸张是建立在真实感受与有机交流的基础上的,这种真实不是绝对的生活真实,而是经过加工制作后的舞台真实,是具有一定鲜明度的真实。这种夸张的幅度随着作品的风格题材的不同也会有所不同,但总体上都应比现实生活中的动作、语言、表情都夸张一些。
戏剧表演是由其“假定性”所决定的,由于剧中情节的内容使演员要通过设计、外化手段及人工雕琢才能使所要表达的内容得到外化,而这一外化的行动就需要有所“夸张”,以至于“变形”。这种“变形”并不是纯粹的变形,而是相对的自然。那么,相对于影视的“自然”,戏剧表演就显得更加鲜明、强烈,更是舞台的人工(艺术)的修饰和雕琢,因而,也更具剧场的震撼力。影视表演与戏剧表演不同的是,戏剧表演面对的是剧场中的舞台环境;而影视表演则是镜头和逼真的环境。影视的镜头已打破了舞台所固有的第四堵墙,全景、中景、近景及特写等各种各样景别的运用,可以从任何角度来呈现演员的表演。比如说,特写镜头通过面部表情就可以极其细致地展现演员此刻的情绪、情感,这就要求演员的表情细微到一丝一毫,只是轻轻地眨一下眼睛就可以收到预期的效果。这样的特写镜头要求演员内心生活特别充实,内心独白十分具体,内心感受非常真切,只在几乎不动的状态下将内心感受通过眼神自然流露出来,以局部显微的方法来揭示人物内心深处的东西。由此可见,影视表演更酷似生活。
同时,当今影视表演的环境极其逼真,很多影视场面都是在实景中拍摄完成的。即使一些场景是人工搭建的,但在视觉效果上已达到了与实际生活相一致的程度。演员在这样一个与生活几乎相同的环境中进行表演,必然要求演员的表演真实自然,只有这样才能与几近于生活化的外部环境相一致。因而,影视表演意识又有了“没有表演的表演艺术”的说法,也是影视所特有的风格。
二、戏剧表演的连贯性与影视表演的间断性
戏剧表演中,演员依照剧情的顺序进行表演,每场戏从上场到下场一气呵成,这种有序的连贯的表演要求演员在假定的戏剧情境中按人物的逻辑与方式持续行动。当戏剧的情节不断展开推进时,演员的表演也要不断展开推进。在持续的行动中,演员内心生活逐渐积累,情感的控制与爆发水到渠成。这样的创作状态对于演员来说无疑是最佳的表演程序,这种反过来会强化演员的创作欲望,鼓舞其创作热情,推动创作本身,形成表演上的良性循环。此外,戏剧舞台上假定的空间是相对封闭的,这个空间的选择与利用是以演员为中心的。舞台表演中的一切辅助手段也为演员提供了相对的有利条件。这种方式有助于演员逐渐进入角色状态,使得演员可以借一种连贯的情绪状态去把握人物。与戏剧表演不同的是,影视表演拍摄的是切割开的,所有的情节都是由一个一个地镜头来完成的。影视艺术不按照剧情发展的顺序进行拍摄的,演员的创作自然也要与之相适应。影视演员需要改变舞台演员按情节发展进行表演的方式,而以一种无序的间断性方式进行表演。这些片段之间往往在顺序上是不规则的或是颠头倒尾的。这样,原本连贯完整的表演被分解,中断的表演给演员内心生活的积累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不能获得戏剧演员在舞台上的创作。这给影视演员的表演无疑带来相当大的难度。影视演员必须习惯这种间断性的表演创作方式,充分展开想象,使自己进入本场戏所需要的基本心理状态,一个镜头与另一个镜头的间歇时,仍要维持这种基本的心境,使角色的感觉情绪保持衔接。影视表演的短暂性、间歇性要求演员必须立即进入角色,包括情感的调动和投入对人物形象的捕捉,都必须快而准确。同时也要求影视演员在创作时有良好的总体把握和“情绪记忆”的能力。
三、戏剧表演的“有反馈”与影视表演的“无反馈”
这里所说的“反馈”包含两种含义:一种是在表演时与对手交流得到的反馈;一种是呈现创作作品时观众的反馈。前文已经提到,表演艺术是为人的社会交流发展诞生的,这种与对手、与观众交流的艺术形式,恰恰是其艺术魅力所在,同时也正是其自身所要追求的目的。戏剧演员在舞台上进行表演时的主要交流对象是对手。这就要求演员以对手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自己的行动以对方的行动为依据,自己的态度来自对方的刺激,自己行动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对手的情感和意识,对手的行为和态度的巨大变化,必然引起自己的相应变化,这种来自对手的反馈及自己给予对手的反馈,正是舞台的魅力所在,是心灵与心灵碰撞交流的结果,是角色激情迸发、震撼人心的必要前提。在舞台上真正与对手交流,互相给予对手反馈,并由此采取相应的行动,在戏剧表演中是非常重要的。与观众的交流也是如此。戏剧舞台的演出中舞台成为观众注意的焦点。戏剧演员连贯的表演把不断发展的剧情及人物曲折的命运传达给观众,感染着观众,使观众为之动容。此时的戏剧演员创作与其自身的感受相适应,形成一种和谐、静谧,而又反映强烈的剧场环境。在这样的氛围中观众通过自己的笑声、哭泣、掌声或者保持安静,来表达自己对剧情的理解和对戏剧演员的认同与鼓励。戏剧演员置身于台下观众的注目之中,在众目睽睽下进行表演,演员和观众在同一空间中呼吸空气,感受气氛。在演员的视觉和听觉中,分分秒秒都能感觉到观众就在自己的身旁,可能目不转睛地盯着你看,洗耳恭听着你发出的声音。观众从视听感觉中,立即产生反应,并且还把他们的情绪即时地表现出来,使演员感受到表演时立即就有了心理刺激,当戏剧演员接受到这样的信息时,便会更大地发挥其舞台上的创作力,也有利于戏剧演员更好地完成人物形象的塑造。在这样的剧场环境中,戏剧演员与观众的相互给予、接受、刺激、反馈,使剧目演出过程不仅娱乐了演员也娱乐了观众。戏剧演员从观众那里汲取营养,并对观众给予赞誉的片段尽兴发挥,同时,也对观众反应冷漠的表演做出调整。舞台上的演员与舞台下的观众水融,形成了有机的整体。在戏剧表演中,戏剧演员与观众是缺一不可的。演员与观众同乐也好同悲也罢,这种共鸣效果只会发生在剧场里。舞台剧的演出,观众总是一个群体,是许多人在一起感受,观众与观众还会对舞台剧的演出产生感官上的交流,其情感往往潮水般地涌向舞台刺激演员,演员由此而异常兴奋,不时在这种来自观众群体的煽情中进行表演情绪的调节。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舞台上的表演创作是在观众欣赏的过程中进行的,角色创造的好坏,具体的表演过程,自己是不可能直接看到的,只能是在观众的反应中领略到。
影视剧的表演则不同,尽管在屏幕上呈现的是演员与对手之间的交流,但在实际拍摄中,演员面对的,往往是没有对手的镜头,把镜头当做一个活的交流对象,并与之进行想象中的交流,所得到的反馈也是存在于自己的想象当中。同样,影视演员不进行当众表演,他所关注的是那架把自己表演摄录下的电影摄影机和电视摄像机。整个表演没有观众参与,也就不可能有当场的来自观众的反馈的刺激,所以一切表演的情绪,内心情感的外化、全都靠自己理智地驾驭。戏剧舞台观众的观赏状态,影视演员在表演创作时,不可能感受到。在影视作品与观众见面时,即使是他与观众一同欣赏自己参与拍摄的影视片,此时也是演员的“第一自我”,而不是角色的“第二自我”在参与。影视表演过程中演员的这种“无对手”的创作特点,要求影视演员对自己的表演要有较强的预见性。由于观众参与演员表演的可能性已不复存在,影视演员不会像舞台演员那样从观众那里得到直接的反馈。影视演员不仅要将自己的表演放在整个角色发展的总谱之上进行把握和认识,同时要细心揣摩镜头与镜头之间表演衔接上的自然有机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所有镜头组接起来后表演自然流畅、连贯完整。
[参考文献]
[1] 大美百科全书[M].台北:光复书局,中华民国八十年一月初版.
[2] [美]苏桑塔格.电影与戏剧[M].1985.
关键词:影视表演;市场意识;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J8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3-0265-01
在新的时期,戏剧和电影、电视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须的艺术形式。随着音乐剧进入中国表演市场并被大众所接受,多媒体、3D电影等影视表现形式相继出现,观众对演员的创造力、文学和艺术修养都有很大提高。影视表演教学应该进行改革,以此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一、影视表演教学理念的更新
(一)文学修养是影视表演教学的基础。“重艺轻文”的现象在影视教学中普遍存在。很多专业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未认识到市场意识的重要性。影视表演教学的前提是良好的学生,但是良好学生并不能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演员要具备良好的文学修养,才能对剧本、对市场意识有全面的了解,才能培养市场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使学生在提高专业知识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
(二)市场意识的培养是影视表演教学的关键。影视表演教学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其目的是成功塑造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演员的表演不是严格按照剧本表演,需要依据生活积累、文学修养、专业技巧和高尚品格,以及对生活的体验和感受,将人物形象塑造出来。目前,很多导演将创作焦点和视线转移到演员,并希望演员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塑造人物形象。
二、影视表演教学形式的探索
(一)实行文学作品改编的片段教学。“文学作品改编片断”要求学生以文学作品为素材,对剧本进行自我改编,设计出人物生活环境的舞台艺术,并自己导演,承担服装、音响和效果等方面的探索。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舞台组织能力,还能加深对影视表演艺术的综合认识。“文学作品改编片断”适合中、长篇小说,其通过文学阅读来帮助学生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人物关系、人物性格,帮助舞台表演技巧尚未成熟的学生通过舞台行动能力。同时,在文学改编的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突破传统教学中老师做导演的局限性。
(二)自创散文表演的教学。“自创散文表演”的教学要求学生,按照老师提出的要求进行散文创作,实现学生真正的自我发挥。“自创散文表演”形式,既帮助学生讲台词课、形体课和声乐课上学到的知识融入到表演中,又锻炼学生的创造力和管理能力。因此,“自创散文表演”的教学,可以不断丰富教学形式,完善表演教学体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影视表演教学方法的新探索
(一)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市场意识,使其主动地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在影视表演中,没有现成的创作模式可以借鉴,每一个角色都是一次创新。教师需要及时发现学生创意中的闪光点,给予一定的肯定,让学生感受自己的成就,并不断进行创新。
(二)培养学生具备坚强的意志。影视是一个不断修改的探索过程,很多学生在作品被否定的时候出现焦虑、痛苦,甚至失望。教师需要与学生进行沟通,直接和间接地对学生进行鼓励,培养学生的坚强意识。通过实际的成功案例来鼓励学生,使其总结失败的经验,树立坚毅的品质,以此适应影视市场的需要。
(三)表演教学中心从教师转为学生。在片断表演教学过程中,教师将以往的“教师指定片断教学”变为“学生自选片断教学”。教师依据教学计划提出自己的教学要求,按照要求进行片断的排演。教师依据学生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并提出进一步的教学要求。教师通过“点评”和“提出意见”帮助学生进行创作,在创作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调节,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其参与片断创作策划的积极性,使其成为适应市场需要的创造型演员。
(四)重视课余时间学生的自我学习。影视表演专业的学生课时量巨大,不能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来提高自我潜能,所以教师应该给学生空出更多的课余时间,使其更好地发挥自我潜能。
摘要语言在社会不同的发展阶段,词义会产生一系列的演变。本文从词义演变的现象入手,分析了词义演变的原因和方式,阐明了正确理解词义的重要性,希望能为英语学习者快速领悟和把握英语词义提供便捷和想象空间。
关键词:英语词义 一词多义 词义演变
中图分类号:H313 文献标识码:A
语言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一个基本条件,词是组成语言的基本单位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任何一种语言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词义都会产生一系列的演变,包括旧词意义的改变和新的意义的出现。由于有的事物之间在功能、形状、动作等特征方面存在着某些相似之处,于是词就可通过隐喻、借代、转喻等方式,从一种事物、现象、行为的名称转指另一种事物现象、行为的名称。词义演变是所有语言共有的现象,了解和探析英语词义演变原因及其方式,有利于正确理解词在文学作品中的意义,对于促进英语词汇学习具有积极意义。
一 英语词义演变的原因
英语词义演变与特定历史时代、社会环境发展、心理价值变迁、语言功能变化等因素密切相关。
1 特定历史原因
如果从历史的角度看词义变化就会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流逝,有的物体、观念、科学概念随之发生了变化,表达事物的原始词义已荡然无存,但其词汇还保留着原来的词形,有些词义转变为其它意义。如:“car”最早派生于拉丁词“carrus”(四轮马车),可现在“car”已不用马拉,仍可以指各种车辆,比如汽车、电车、小汽车或火车车厢。“car”词形未变,但由于所指对象发生了变化,其意义也就不同于以往。
2 社会发展原因
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词义的变化不是在封闭的状态下发生的,而是受社会发展的影响和制约。为了表达社会发展中诞生的一些新事物、新概念,必然需要产生大批的新词来适应社会的发展。其中有的是组合而成,有的是在已有词语的基础上加以改动而成,有的是给一些旧词赋予了新的意义,但总会在语言里找到表述。如:手机诞生后才有了“cell phone”一词;“surf”最初的意义是“冲浪”,现在常常用来指“上网”;“web”原指“网状物”,现指“因特网,互联网”;“mouse”原意是“老鼠”,现用来指代“鼠标”;出现了女权运动,才会有“women-lib”(妇女解放)、“chair-woman”(女主席)等词的诞生。
3 心理因素原因
出于不同的心理动机,社会群体及统治阶级的心理因素均可导致词义的变化,话语的生成和理解、话语信息的传递都依赖于社会心理环境,由于人的社会心理错综复杂,使得语言变异的动因也是多层面的,社会对某一阶层和职业的偏见是一些词义产生变化甚至具有贬义或污辱性变化的重要原因。如:“boor”(举止粗野的人)、“clown”(小丑)、“willain”(恶棍、反派角色),其原义本为“农民”;“villain”(坏人)原指“种田人”;“ruin”(摧毁)原指“掉到地上”等。
民族、种族、宗教信仰的影响也可以认为是另一种心理需求的因素。比如:“angel”,“paradise”这些词由于基督教精神的影响,词义发生了提升,变得比以往崇高了。
4 语言变化原因
词义的演变与语言本身的发展有关。英语中存在省略的趋势,词组缩略成词是词义变化的又一原因。在对语言的实际应用过程中,人们总是习惯于以缩略词来代替长词、大词、复合词,词语的简化,也往往造成词义的演变。如:用“private”(私人的)来替代“private soldier”(列兵),TV替代“television”(电视), “gold”(金牌)来自“gold medal”,“fall”(秋天)来自“fall of leaves”(叶子掉下来的时节)等,这些都是语言变化的原因。
二 英语词义变化现象
1 一词多义现象比较普遍
顾名思义,一词多义是指一个词具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它是由最初时只用作一定事物现象、性质或行为的单义词在语言发展过程中逐渐取得新义而形成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客观现象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全面,语言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单义词在语言发展过程中逐渐取得新义,一词多义现象便应运而生。无论是从词的横向发展角度还是从词的纵向发展角度来看,一词多义现象归属于词义变化的范畴,或者可以说是由词义变化所引起的。如:“arm”一词既有“胳膊、手臂”的意思,又有“武器”的意思;“manuscript”一词原来只指手写的东西,即手稿,现在泛指作者的原稿,不论是手写稿或打字稿。
2 多义词各意义间存在相互关系
多义词的各个意义并非完全孤立,毫无联系的;相反,它们之间存在着或远或近的种种联系,可从如下两点加以分析和研究:
(1)词的原始意义与派生意义
词的原始意义是指词产生时的意义,也称之为“本义”,派生意义是指词在语言发展过程中从本义派生出的意义,也称之为“转义”。一般来讲,其原始意义与派生意义之间可能存在某种联系,也可能由其派生意义取代其原始意义,如:“assume”一词,原可作“带进”或“接收”解,但在现代英语中此意已废弃不用,代之以“假定”或“承担”;“harvest”一词,原义为“秋天”,此义后因从法语中借用了“autumn”一词而消失,目前只使用其转义“收割”。也有些词,其原始意义与派生意义同时在现代英语中保存下来,但其原始意义多出现于固定词组或成语中,而其派生意义却用得较为广泛和自由。如“pain”一词原作“惩罚”解,此意现仅用于下列词组中:“on/under pain of death”(违者处死);“pains and penalties”(刑罚),而其派生意义“痛”却得以广泛使用。
(2)词的中心意义与次要意义
一个词往往有多种意义,这些意义常常是以一种为中心,引申出若干个次要意义,这些意义呈辐射状,中心意义居于中心位置,次要意义环绕在它的周围,亦称为词义的辐射(radiation)。典型的如“head”一词,其中心意义为“part of a body”(身体的部位),它还有诸如“一切事物的顶部;首脑、首长;头像;要点;才智;语言的中心成分”等10余项次要意义,并且这些意义也广泛应用。
三 词义变化的方式
一个词从其原始意义和中心意义发展演变为其派生意义和次要意义需要经历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当中会经过各种不同的演变方式。其中较常见的有:词义扩展、词义缩小、词义升格、词义降格、词义转移等。
1 词义的扩展
词义扩展(extension of meaning)是指词从原先表达外延较狭窄的概念扩大到表达外延较宽广的概念,即词从表示个别的意义扩大到表达一般的意义,这是英语词汇变化的最重要特征之一。具体的扩展方式包括:
(1)从特指意义到泛指意义。如:“cafeteria”源于西班牙语,特指“咖啡壶”,后扩展为“咖啡馆”,现泛指“餐馆,饭店”;“holiday”原指圣诞节、复活节等与宗教有关的节日,现泛指任何假日;“sun”原指独一无二的太阳,后来随着人们逐渐认识宇宙,“sun”也用来泛指所有恒星。
(2)从具体意义到抽象意义。如:“grasp”原指“抓”,表具体意义,现有“领会,掌握”等抽象意义;“threat”原只指“军队”、“人群”,现引申为“威胁”,表抽象意义。
(3)从专业术语到一般词汇。一般来讲,专业术语的意义都是十分有限的,多在专业领域内使用,然而,随着语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专业术语扩展了它们的意义,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经济学术语“bottom line”(帐本底限),现在可以用来表示“概要”、“基本意义”;“countdown”原只指“导弹发射前的倒数计时”,现可指“十分危急的情况”或“行将摊牌的局面”。
(4)从专有名词到普通名词。英语中有不少普通名词是由专有名词演变而来的,有些是地方专有名词普通化。如:“carey street”原指伦敦的一条街名,专门审理破产诉讼案件的法院曾位于此街,所以由此引申出“破产”;“cologne”原为西德城市名称,因该地盛产香水,被引申为“科隆香水”;“rugby”原为英国一地名,由于该地学校以橄榄球运动而盛名,所以“rugby”被用来专指橄榄球。
2 词义的缩小
词义缩小(restriction of meaning)与词义扩展相反,指词从原来表达外延较宽广的概念缩小到表达外延较窄的概念,即从泛指转为特指,词义从“类”概念缩小为“种”的概念。词义缩小一般常见如下变化方式:
(1)从泛指意义到特殊意义。如:“wife”原指“女人”,现指“己婚妇女”;由法语词演变的外来词“garage”,原义为“安全的地方”,而现在它指的是“车库”;“deer”原泛指“动物”,但后来从法语借来了“beast”,“deer”就缩小为“鹿”的专用词。
(2)从抽象意义到具体意义。如:“gear”在中世纪英语中指“风俗”或“习惯”,后专指“设备”,此义加以引申,包括“服饰”、“盔甲”、“马具”以及各种工具或器械,最后词义缩小为“齿轮”。
(3)从一般词汇到专业术语。如:“recovery”原义为“恢复”或“复得”,现用于空间技术,表示“舰载机的返航或降落”。
(4)从普通名词到专有名词。如:“liquor”原来泛指各种“液体”,现在的意义一般专指“酒”;“the city”专指伦敦商业街;“peninsula”为“半岛”,但“the peninsula”指“伊比利亚半岛”。
3 词义的升格与降格
词义升格(elevation of meaning)指词由原先的贬意或中性意义逐渐获得褒义,发展为相对比较高尚、积极的意思,体现了词义的升级过程。相反,词义降格(degradation of meaning)指词由原先的中性或褒义转为表示贬义,发展出卑微或贬斥的含义,体现了词义的降级过程。经过升格与降格之后,词义也会发生很大变化。如:“chiffon”源于法语指“破布”,而现指“雪纺绸、薄绸”;“fond”原先表示“愚蠢的”,现指“喜爱的”;“shrewd”原为“邪恶的”,现表示“机灵的”;“sly”原指“熟练的”,现指“狡滑的”;“silly”原义是“幸福的”,现指“愚蠢的,傻的”,包括前面提到的那些因阶级和职业歧视的心理因素而发生词义演变的例子,都是词义降格的最好例证。
此外,词义的降格还包括词义的弱化(weaking of meaning)。英语中有许多强势语,但由于人们喜欢用一些强烈或夸张的形容词来表示他们的意见,它们逐渐失去原来的强烈语义,引起词义的弱化。如:fantastic,magnificent,enchanting,wonderful,tremendous等词都有语义减弱的趋势。
4 词义的转移
词义的转移,指词从“字面意义”向“比喻意义”的转变。英语中有些词在其使用过程中其主观意义和客观意义可能是互变的,有些词先表示主观和客观两种意义,后来只保留客观意义。如“hateful”原指“充满敌意的”、“可恨的”,而现在只保留其客观意义“可恨的”;“dreadfu”原指“内心感到十分畏惧的”和“令人畏惧的”主、客观两种意义,在其使用过程中,其主观意义消失。
也有些词由客观向主观转移,后来两种意义并存。如:“pompous”(豪华的,浮夸的),修饰无生命的事物,转为指“自认为了不起的”,用来修饰人;“profound”(深奥的、深刻的)起初多用来修饰发言、知识等,现也用于修饰人。
另一种词义转移现象是与语法密切相关的,主要是介词、名词的格方面体现出主客观意义的转移。如:“the love of Helen”原指“某人对海伦的爱”,而现指“海伦对某人的爱”,可见词的意义的变化是很大的。
英语语言是逐步丰富的,词义演变的原因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随着语言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词的意义也将随之发展和变化,词义的演变以及新的变化规律也可能出现,从多方面、多角度了解词义的演变,对于欣赏古文、理解意境,以及语言研究和语言学习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注:本文系河南师范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101047627)。
参考文献:
[1] 张韵斐:《现代英语词汇学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 戴炜栋:《A New Concise Couse On Linguistics For Students Of English》,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 陈蕾菁:《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探索英语词义的变异》,《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0期。
[4] 王华伟:《简述英语词义演变的原因》,《山西科技》,2010年第25期。
关键词:显示 应变式 试验
引言:材料试验机在试验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测值分散、测量结果不确定等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标准测力仪在测量材料的过程中出现变化和测量方法不准确所引起的,本文通过对不同测量量化和标准测力仪的配置进行分析,并得出完整的材料机检定方法。
一、材料测力仪的检测尝试
传统的测力仪又被称作牛顿氏环,这种仪器虽然检测数值准确,但是由于体积笨重,检测效率低下而被逐渐淘汰,新型的测力仪为数显标准测力仪,它的计量性能优良,同时搬运方便而被广泛使用。它在测量拉力和压力使所执行的标准为0.3级精度,根据《电子式万能试验测试仪检定细则》规定。材料试验机对材料的拉力、和压力等检测的标准为1级,所以数显标准测力仪能够完成对其的检测。
数显标准测力仪主要由、显示仪表和测力传感器所组成,仪表的功能是用来显示测力传感器所显示的信号,测力传感器则是将受力值转换为实际应用信号。在使用标准测力仪对试验机进行选定时要根据不同设备的灵敏情况和材料测控数值范围进行设备准确度的选择,所以材料机的量程是检验过程中最先被考虑的指标。当得出测量结果时,显示仪表的不确定度不能高于仪表量程的30%。
二、使用显示标准测力仪对材料机进行检定时的要点
JJG139-1999中3.7.5.2对材料试验机的检定有着明确的要求,它规定显示标准测力仪的检测数据要作为基础数据,并且对显示标准检测仪上的读数和相似值要采取核对,并且根据误差要进行回程误差的计算。
要根据试验机的量程来选择标准测力仪装置,同时要保证显示标准测力仪中的测力传感器和仪表为配套使用设备,在同批次检测中不能随意更换,同时对显示仪表的设定参数也不可随便调整,同时要最好材料机的保养工作,如果出现长期搁置的情况就必须做到及时通电。
对检测出的数据要做大认真的比对,标准测力仪属于特征测量设备,所以显示仪表和测力传感仪要保证年检,以维护检测仪的精良度。
三、应变式标准测力仪的试验比较
应变式标准测力仪和显示标准测力仪的检测过程基本相似,但是和显示标准测力仪对比有很大的优越性。我们曾做过应变式标准测力仪和显示标准测力仪的材料机对比试验,下面将一一描述;
试验1:在常规条件下进行试验要首先考虑到温度的影响,首先将温度调试到21℃,这时同时使用应变式标准测力仪和显示标准测力仪同时对材料机进行检定。当受力达到50KN时,应变式标准测力的相对误差为-0.128%,而显示标准测力仪的误差为0.216%。当将受力达到250KN时,应变式标准测力的相对误差为-0.021%,而显示标准测力仪的误差为-0.051%.通过这样的对比我们不难看出应变式标准测力仪的测量下限存在的离散性要比标准测力仪要小,同时在测量上限中两种标准测量器没有明显的差别。
试验2:我们将试验的环境温度相对调整,由原来的21℃,上升到33℃。使其达到夏季气温环境,同时考虑检测仪器的温差特点,对显示标准测力仪先不进行核对,我们发现当在高温条件下受力达到50KN时,应变式标准测力的相对误差为0.736%,而显示标准测力仪的误差为0.172%。当将受力达到250KN时,应变式标准测力的相对误差为0.074%,而显示标准测力仪的误差为0.049%。通过这样的对比我们不难看出应变式标准测力仪在试验过程中受温度影响导致的百分比变化要比显示标准测力仪的变化量要小,同时由于温度对设备的印象,在温度变化较大的环境中,显示仪表测量仪的误差较大,并且影响到整体试验数据,所以判定在高温条件下工作能力不如应变标准测力仪。
试验3.加荷速度条件,本次实验在在环境温度正常的情况下进行的,实验采用了两种加荷速度0.6kN/s和3.6kN/s,由于该试验机没有恒加载功能,所以这两种速度只是凭实验人员的经验,大概控制得到的,得到下列数据:加荷速度0.6kN/s受力达到50KN时,应变式标准测力的相对误差为-0.148%,而显示标准测力仪的误差为0.2%。当将受力达到250KN时,应变式标准测力的相对误差为-0.026%,而显示标准测力仪的误差为-0.088%。加荷速度3.6kN/s受力达到50KN时应变式标准测力的相对误差为-0.376%,而显示标准测力仪的误差为0.236%。当将受力达到250KN时,应变式标准测力的相对误差为-0.113%,而显示标准测力仪的误差为-0.073%。从以上的两组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到这些结论:不管是应变式标准测力仪还是百分表式标准测力仪在0.6kN/s的加荷速度上,两种标准器则无明显差异。而在3.6kN/s的加荷速度下,应变式标准测力仪的变化明显同时要比百分表式标准的测力仪要大,尤其当测量下限变化时更为明显。
从以上的这些实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百分表式标准测力仪在测量下限的时候离散性较大,受环境温度得影响较大,但受加荷速度的影响较小,所以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应做到量程要对应,必要时进行温度修正;应变式式标准测力仪在测量下限的时候离散性较小,受环境温度得影响也较小,但受加荷速度的影响较大,所以在检测过程中要控制好加荷速度。
结束语: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新型材料在生产中被应用,这就需要材料试验仪器必须得到全面的提升,标准测力仪是材料检测仪器中发展较快的设备之一,目前新型的标准测力仪在朝着高灵敏、抗干扰性强、数字化程度高的方向迈进,并且在检测效率上更加高速,同时有效的控制成本,使整体测量精度不断提升,并且更加能够适应多方面的材料检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