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劳动力的重要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劳动法课堂教学案例互动教学法
近些年来,各大高校在积极进行教改项目的实施,一些新的教学方法逐渐应用于大学课堂教学和实践中,目的是为了能让学生更好掌握理论知识,提高他们的综合运用能力,以便能让学生更快地将专业知识运用于工作实践中。但是大部分大学和高职院校教师课堂中的教师们更多地还是采用传统口授的方式,却不能让所有学生都能积极而主动地参与课程学习中,丰富学生自身的专业知识体系。学习劳动法的目的是为了其具备充分的理论体系维护劳动者的利益,所以这教学缺陷显得更为明显。劳动关系与劳动法的课程教学改革更多地应该在教学方法的更新和提高上,更应当加大案件互动教学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比重。
案例互动教学法普遍应用于法学专业各课程教学,但对劳动法课程而言显得尤其重要,劳动法律法规理论与劳动案例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有意识地维护自身或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当然,在案例互动教学中,所采用的案例往往是收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真实案例,既现实又有一定的代表性,它在用于课堂讨论和分析之后会使学生有所收获,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案例互动式教学法在劳动法课程中的教学模式
1.互动讨论式教学课堂模式。教学课堂互动讨论模式,学生应当在案例互动前先行掌握相关的劳动法的理论知识,授课教师将收集好的案例通过多媒体课件或者学生表演的形式展示在课堂中,引导学生思考理论联系案例,进而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各小组或者学生可以自由地发表观点,最后授课教师对学生和小组的意见并给予点评和总结,特别是对于学生观点中出现的问题和疏漏细节予以纠正,学生在互动教学模式中学习,教师也在互动教学模式中发现学生的不足加以提醒,解决提高思维能力和逻辑分析问题的能力。
2.诊断式教学课堂模式。诊断式教学课堂模式类似于医院医生的临床实践模式,学生们为主体,是建立在对案件的真实背景的基础上,所有的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并且是案件的负责人,学生参与到管理过程和细节的理解与实际案件的处理,授课教师先行安排学生小组收集身边的亲戚朋友的真实的劳动法案例,并甄选其中有典型的劳动法纠纷案件,由学生分组参与演绎,让其他组学生通坐诊法律诊所,遇到困难和纠纷学生小组向诊所的学生小组求助,并请求诊所提供法律咨询和帮助,法律诊所学生根据所了解到的情况,然后打开相应的处方,对症下药。这不仅帮助学生们解决了实际困惑问题,提供了法律援助,更是让学生在实务中学习相关的法律技能,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提高学生判断能力和法律意识和综合能力。
3.模拟法庭教学课堂模式。模拟法庭教学课堂模式即教师和学生分工通过劳动案情分析、角色划分、法律文书准备、预演、正式开庭等环节,与真实法庭情形无异。一般而言,模拟法庭教学课堂模式,安排时间在劳动法课程教学后半期进行较为合适,可以考察学生掌握的劳动法理论知识程度,综合运用各种法律知识和资源,制定有效的法庭辩论。教师和学生共同确定合适的案例中,由学生进行分组担任不同角色和学习不同的身份要求,包括劳动诉讼案例中的法官、原告、被告、雙方律师,陪审员、法警以及双方的家属等重要角色,使学生了解法庭中不同角色的特殊要求,并且要求现场完全按照法庭的正常一审或二审的程序进行。在模拟法庭结束时,通过授课教师的法庭全过程回顾,归纳和总结,例如各小组在案件审理是否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程序正确、法律知识运用恰当、审判公平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二、劳动课程教学中运用案例互动教学法的重要意义
1.激发学生学习劳动法课程的积极性。案例互动教学法的运用,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劳动争议案件迷惑相比,结合典型案例,通过学生和教师的互动式的讲解,更全面地归纳具体法律规则、制度,这样既丰富了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又能达到教学上有的放矢、言之有物的目的。让学生通过学习案例分析法律术语和思想,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能够认真主动进案例分析与讨论,并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和立法的相关法律规定,巩固学生的知识体系结构的理论,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互动启发式经验,教学方法,课程活动沉闷的气氛球体,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促进教师和学生、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案例互动教学法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交流在学习过程中一起工作、学习的凝聚力,不再只是讲台上的老师或者台下的学生而已,在课程教学中,教师既要讲授劳动法律法规的内容,又要积极组织学生进行案例互动讨论、“诊所式”“模拟法庭”等教学模式的开展。教师和学生分享经验,彼此个对方的学习和提升提供了更多的空间和时间。这不仅有利于教师发现学生学习问题后需要调整和改进教学计划的学习问题,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劳动法,也奠定了学生和同事,领导之间未来的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合作与交流。
3.提升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的积累。劳动法课程案例互动教学各种模式中,相比纯理论教学而已,授课教师更希望让学生单独或通过小组合作、分析、思考、讨论和总结学习内容,教师和学生都能做到你说,我听,我说,你听。劳动法是社会法的内容,维护的是社会公共利益,其根本目的是平衡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地位,实现社会劳动关系的和谐,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学生积累了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而课程中用到的讨论辩论的方式极大地锻炼了语言能力和逻辑思维。就是为了让学生自身有了这样的逻辑思维才能真正做到维护劳动者的利益。
三、结语
总之,案例互动教学法与理论教学的结合,不仅在劳动法的课堂教学中的充分使用,还可以提高学生对劳动法律法规和政策内容理解和学习,更能够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同时能加强学生对劳动法理论知识的运用实践能力。案例互动教学法能够让学生提前进入到真实的社会工作情境中,学会如何解决自身或者用人单位所遇到的劳动纠纷问题。同时对于授课教师自身而已,不仅是提升其自身的专业教学业务水平,更促进了学院劳动法课程教学的成效性。
参考文献:
[1]罗超.典型案例在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教学中的功能.大学教育[J].2017(07).
[2]王素芬、蒋佳伯.论劳动法案例教学的多重维度.辽宁行政学院学报[J].2015(11).
[3]段凯.案例教学法在劳动法课程教学中的运用.法制与社会[J]2017(1)
本研究采用实证问卷调查方式,问卷按劳动力工作的地域进行设计。2009年1月10日至2月10日,通过对豫中、豫北、豫东、豫西和豫南五大区域的16个村庄或村民小组共2076名农村劳动力培训中的政府作用情况抽样普查,通过数据的统计分析,力求得出河南农村劳动力培训中的政府作用方面的规律。
二、河南农村劳动力培训中的政府作用分析
(一)农村劳动力的人口统计学特征
研究发现,河南农村劳动力具有以下特点:男女比例接近,女性稍多;已婚占大多数,部分为未婚劳动力,但离异比例呈上升趋势;年龄集中在18~55岁年龄段;教育程度以小学和初中等较低的教育程度为主,部分为高中或中专,大专及以上教育程度的劳动力比例较低。
(二)农村劳动力培训中的政府作用的总体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在接受调查的河南省不同地域16个村庄的劳动力中,农村劳动力在企业工作的人数占农村整体劳动力的33.46%。在这部分企业工作的务工人员当中,接受政府统一组织培训的务工人员占比极低,说明政府在务工人员的培训中发挥的作用相当有限,亟待提高。
(三)河南五大地域农村劳动力培训中的政府作用分析
由表2可以看出,河南五大区域中,政府在农村劳动力培训中的作用情况均表现为较低的组织和参与,说明了在农村劳动力培训中,河南五大区域的地方政府发挥的作用均相当有限。另外,在河南五大区域中,豫北地方政府发挥的作用相对最大,豫东地方政府发挥的作用相对最小。政府在河南五大区域农村劳动力培训中的缺位说明了政府在农村劳动力培训方面责任的缺失。
三、农村劳动力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主导作用不强
政府在农村劳动力培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地方政府直接面向农村、管理服务于农村,更应该把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职责,列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之中。地方政府在农村劳动力培训中起主导作用,但其政策宣传不到位,各级党委政府对培训农村劳动力这项工作没有足够重视。
(二)政府经费投入不足
政府资金投入迟缓,培训补助不能及时到位,培训缺乏经费作支撑。特别是像豫东地区有些县财力紧张,培训资金短缺,相关职能部门心有余而力不足,培训单位积极性也不高。
(三)农民参培意识不强
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数量大,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较低,初中及以下文化占多数,高中、大专占比较低,越是年龄大、文化水平越低者越不愿参加培训,广大农民群众在思想上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加强和重视对农村劳动力的再教育和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和再就业能力,已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四)培训管理不规范
培训机构多,培训针对性不强,特色不明显,培训层次不一,财政、审计部门没有跟踪监督补助资金的管理,以及政府对培训机构的监督力度不够,因此在一些地方出现了培训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
(五)培训机制不完善
培训较单一,培训的层次不高,培训内容不全面,培训质量不高,由于农民的文化层次不同,培训的内容与受培训者的需求不一致,培训缺乏一定的指导性。
四、研究结论与对策
政府在农村劳动力培训中所起的作用十分有限,政府参与的组织培训甚少,政府政策宣传不到位。几乎半数以上的农村劳动力对政府支持培训的态度不了解。豫北地方政府发挥的作用相对最大,而豫东地方政府发挥的作用相对最小。
(一)政府职能转变。在农村劳动力培训中,政府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政府应加大投资力度,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农村劳动力投入机制,给予足够支持,采取积极态度,争取从各方面增加对农村劳动力培训的投入。因此政府应进一步完善措施,发挥其主导作用,消除农村劳动力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二)政府参与组织。政府应积极引导,加大宣传力度,使农村劳动力认识到培训的重要性。政府要从思想上给予农民积极有效的指导培训,向社会公布拥有培训资质的各类培训机构及培训机构所开设的专业,并提供就业指导、法律资询等服务,同时清理非法中介机构,提高培训的规范化和组织化。对生活困难、参加培训的农村劳动力予以免费,充分调动起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三)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针对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不高,政府应聘请专家、专业培训机构等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岗前培训,减少农村劳动力对培训的误解(乱收费、骗工等),政府应对培训机构监督管理,特别是地方政府更应履行好职能,采取多种培训方式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同时要加强与中等职业院校的联系,充分调动他们培训农村劳动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政府加强监督管理。政府要正确引导和监督培训机构,实现培训与就业相结合,加强对培训资金的使用监督与管理,完善培训资金管理,政府要设立农民培训专项经费,做到专款专用。对贫困家庭实施培训补贴,政府应纳入财政预算。
关键词:就业理论、失业问题、二元结构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在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农村数以亿计的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城镇每年还有1000多万新成长劳动力需要就业。长期以来,我国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依靠经济扩张带动就业,但是,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系数持续下降,保持现在的经济增长速度,每年新增就业岗位也不足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同时我国又进入就业结构调整时期,多种因素交汇,更增加了就业的压力。首先是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减员增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所导致的上千万下岗失业人员要寻求再就业;其次是入世以后,根据WTO的有关协定,我国将在一定程度上开放粮食市场,仅考虑增加3%的粮食进口,也将减少农业就业机会上千万个,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在目前每年2000多万基础上还将继续增加;再次是面对入世后的激烈竞争和改革的深化、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劣势企业将加快退出市场的步伐,根据有关统计资料,全国仅需要退出市场的资源枯竭的矿山和大中型企业涉及的在职职工就达近千万人,这部分人员也将面临着再就业的问题;第四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会在短期内出现对普通劳动力的排斥,对就业产生消极影响;最后是机关、事业单位改革,也将向劳动力市场释放劳动力。
问题的严重性尚不仅仅如此,我国不仅存在着就业总量的矛盾,而且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也非常突出。低素质劳动力的大量的存在,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企业改革的深化。就业问题已成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挑战,就业问题解决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安危。因此,深入研究失业理论以及促进就业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极为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于就业问题,一直是西方经济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虽然我国失业问题的产生具有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特殊原因,但是,西方主要的就业理论对解决我国的失业问题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中我们将对西方主要的就业理论进行评述,以期为解决我国的失业问题提供一些有参考价值的结论。
刘易斯的就业理论的启示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刘易斯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一个典型特征是不象发达经济那样存在着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发展中国家经济中存在二元结构,即存在一个相对先进的工业部门和一个相对落后的农业部门。农业中的劳动边际产出处于维持生存的工资水平,在一个确定的高于农业劳动者平均收入的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下,劳动力的供给是无限的。这样,必将压低工业部门的工资,工业资本家获得超额利润。工业的积累和扩张,不断吸收农村中剩余劳动力,随着农业劳动力的减少,农业劳动的边际产出提高,农业劳动者收入与工业劳动者收入相等,这是一个国家经济重要的转折点,它意味着,在一确定工资水平下的劳动无供给结束,就业问题最终得以解决。
由此可见,按照刘易斯的观点,解决就业问题的主要措施是加快先进部门的资本积累,从而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步伐,结束劳动力的无限供给趋势,实现劳动市场的供需平衡。刘易斯的就业理论对解决我国的失业问题具有极为重要的启示意义,我国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结构国家,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需要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机制是否科学、转移渠道是否畅通,对解决就业问题意义重大。因此,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时刻关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问题,从各个层次、各个方面和各个角度为农村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创造条件。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遇到了两个难以逾越的障碍,一是由于我国城镇本身也存在着巨大的就业压力,使得城镇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非常有限;二是由于我国农村劳动力普遍存在着文化素质低,专业技能差的实际情况,使得他们的就业竞争能力很弱,自我转移过程困难重重。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我们建议,国家应该采取有力的政策措施推进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大力扶持小城镇的建设和能够吸纳农村劳动力的产业和企业的发展,从而为农村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开辟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渠道。
古典学派就业理论的启示
古典学派是西方经济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学派。古典学派认为,由于商品是由商品来购买的,货币只是商品交换的媒介,所以供给会自动创造需求,供给越多,需求越大,只要市场是自由竞争的,就不会产生过剩问题,资源就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商品市场是这样,劳动市场也是这样。在劳动市场上,只要竞争是充分的,工资是灵活的,就不会出现劳动力过剩问题,失业就不会存在,萨伊定律就是这一理论的突出代表。
古典学派和萨伊定律虽然否定了失业问题的普遍性,但是他们将自由竞争作为前提条件,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这样理解,如果竞争受到限制,失业的产生仍然是有可能的。失业问题正是竞争不充分所导致的结果,要解决失业问题首先就应该解决劳动市场竞争的不充分问题。古典学派的就业理论对解决我国失业问题的启示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必须解决劳动力市场的分割问题和就业歧视问题,完善劳动力市场的结构,实现劳动力市场的充分竞争。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竞争不充分表现得非常突出,市场存在着严重的城乡分割和地区分割,就业歧视随处可见。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上,普遍存在着对劳动力使用的地区和户籍限制,城市户口、本地户口几乎成了劳动就业的一个基本条件。而且绝大多数的招聘广告也都含有其他方面的歧视性条款,年龄歧视、性别歧视、学历歧视乃至身高、相貌等身体歧视已经成为我国劳动力招聘中的一个正常现象。这种愈演愈烈的对劳动力市场的人为分割和就业歧视,已经严重损害了我国劳动力市场的正常发育与健康成长,严重破坏了就业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导致了人力资本的巨大浪费,在客观上增加了失业问题的严重程度和解决这一问题的困难程度。这一点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尽快通过法律、制度、管理和科学的激励机制建设加以解决。
必须理顺劳动力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增加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僵化,市场的灵活性差,这一点对促进就业的消极影响不可低估。近年来,为了解决失业问题,西方各国普遍对劳动力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进行改革。比如,取消并不具有实际意义的最低工资规定,降低最低工资标准,对已经就业但收入较低的困难群体照样给予政府补贴;鼓励企业减少工时,设置部分劳动、临时岗位和弹性工资制,将劳动市场的外在灵活性(如雇用临时工)和内在灵活性(如对长期雇员实行灵活的工作时间表)相结合,等等。实践证明,上述措施确实具有促进就业的积极作用,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主流学派就业理论的启示
(一)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社会的正面影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农村剩余劳动力作为一种人力资源, 通过劳务输出转移, 得到了有效利用和开发, 促进了农村社会快速发展。
1、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解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激活了长期被困在土地上的剩余劳动力资源, 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据统计, 2005年末,铜仁市外出劳务输出42万人左右,外出务工人员平均工资水平高于该区职工平均工资。年收入平均在6000—8000元左右。
2、通过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开阔了视野, 增长了见识, 转变了农民观念。主要表现为:受新文化的熏陶, 认识到了知识的重要性;部分务工青年积累了资金, 掌握了技术, 熟悉了市场, 成为返乡后办企业搞开发的示范户或脱贫致富的带头人, 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3、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农村家庭生产生活资料消费、就医和子女入学等现金支出主要来自外出务工收入。近几年来, 农民通过外出务工挣钱, 使家里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质量和水平都得到了明显提高。
总之, 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 提高了农民素质, 而且有利于土地的合理有效流转, 促进现代农业的规模发展, 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为铜仁市农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二)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社会的负面影响。
1、导致留守儿童现象和空巢老人现象的出现。
铜仁市辖八县两区,168个乡(镇、办事处),2945个行政村,176个居委会。2005年末,全区有总人口39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约357万人。受户籍制度和城乡二元经济分割的影响, 农民工无力解决子女在城市的上学问题, 只好把子女留在农村, 从而形成父母与子女两地分离的局面。
留在农村的老年人, 他们的负担很重,主要包括2个方面:从事农业生产和家庭养殖;抚养及教育孩子,老年农民平均要照看1-2个孩子, 最多要照看4个孩子。随着农业劳动力的外流, 老人的赡养问题也日益突出。目前农村养老保险尚不成熟, 家庭养老仍是农村主要的养老方式。
2、导致新农村建设主体的缺失与变化。
中国农业大学的一项调查表明, 农村家庭中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群体中, 女性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的比例为61.3%,男性劳动力为56.5%。在农村能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出谋划策的人, 是那些文化素质较高的中青壮年劳动力。他们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失去这一部分人的积极参与, 必将影响到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和成效。
3、影响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生产与供给。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农业自然资源相对稀缺, 农业生产条件和生产手段总体上还比较落后, 还有若干农产品需要进口补充。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必将影响粮食的主要生产和供给。
二、 铜仁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研究
(一)科学合理地解决农村非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
根据铜仁市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特点和趋势,把劳务输出作为一个重要产业来抓,鼓励农民走出山门,向省外城镇务工。进一步发展乡镇企业,鼓励农民离土不离乡。加快小城镇建设,鼓励农民进入城镇经商、务工。
把劳务输出的无序输出变为有序输出,加强管理。各乡镇劳动保障所建立外出人员务工档案,依靠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收集用工信息,各乡(镇)可重点确定1—2个用工单位,随时保持用工联系,并进行输出人员跟踪服务管理。
(二)加大对农村妇女特别是中青年妇女培训的力度。
整合培训资源,将有限的培训资金用好、用活。妇女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应加大对她们的培训力度, 提高其综合素质, 使她们掌握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 具备较高的科技、安全和法律意识, 成为现代化的新型农民。
(三)多渠道解决农村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问题。
对于留守儿童问题, 可从以下方面着手:充分发挥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关爱作用;充分发挥农村社区作用, 弥补留守儿童家庭呵护的缺失;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消化或就近转移。
对于空巢老人问题, 各地都进行了有效探索和尝试。强化家庭养老功能, 探索新型养老模式;建立有效帮扶机制, 帮助农村空巢老人解决经济困难;设立老龄事业发展专项基金;积极鼓励、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 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健康发展, 让农村老年人过上幸福的晚年生活。
(四)依靠科技创新提高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产量。
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 加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力度, 提高资源和投入品的利用效率。同时, 进一步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力度, 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充分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 从而达到持续增产增收的目的。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措施
一、引言
我国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即为“三农”问题,为了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从农民素质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增加上下手。我国根据农村产业发展的需求以及劳动力结构的变化,组织开展了多种类型、层次和领域的农民教育培训。作为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的一个重要分支,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促进农民综合素质和自我发展的提高、让农民顺利实现转产转业,使农村人口的流动更为有序合理。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现状
第一,农民对于培训的接受程度不高。由于种种原因,对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培训农民有很多不同的看法,有一部分的农村劳动力不愿意参与到转移培训中来。根据相关调查表明,有极少数的农民认为进城务工是需要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及专业技能的。接近一半的人认为农民最需要的是良好的社会关系,有百分之三十的农民认为社会为他们提供的职业培训可以促进农民自身的发展。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我国农民的思想观念都较为落后,但是对于培训的重要性也有一部分的农民是认识到了的。从整体上看,农村劳动力对于教育培训缺乏一定的认识,很多农民都认为只要有良好的社会关系,就能够找到好的工作。第二,劳动力转移的培训资源不足、力度不够、内容和手段滞后。现阶段,校企和政企合作的定向、订单和储备培训等是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主要资源;缺乏以政府为中线的培训资源,不能积极的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开展培训工作的目的只是为了应付检查,不能有效的提高农民的专业技能。此外,培训方式缺乏创新,在培训中还在使用陈旧的培训方法,培训的内容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对农村劳动力进行转移培训的过程中缺乏针对性的培训,从而导致农民在接受培训后也没有觉得有什么改变[1]。第三,城市发展对农民工的大量需求与农民工的城市窘境相矛盾。使农民获得一技之长并将劳动力输入到城市之中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主要任务[1]。目前,农民工出现极为短缺的现象,而且其范围也在不断的扩大,开始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但是,城市对农民工的大量需求并没有改变农民工在城市中的地位,农民工仍处于较为弱势的一方。他们并没有享受到应该享受到的权益,只有时农民工获得更多免费的培训、解决子女受教育问题、落实农民工养老政策等已成为大部分农民工所期待的事情。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对策分析
第一,加强宣传教育,转变农村劳动力培训就业观念。要将电视、广播和报刊等平台充分的利用起来,加大对农村劳动力专业培训就业政策的宣传力度,使企业和农村劳动力充分的了解就业服务和培训、就业需要等政策信息,为了使农民能够稳定就业,相关部门要为农民树立转业就业的典型,使农民积极的转变就业观念。同时还要让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转移观念得到提高;企业要重视起农民工技能的提升培训,企业不能因为害怕浪费时间、金钱以及培训后工人留不住等问题就不开展培训工作。第二,强化培训,加强管理,确立农村劳动力转移新方式针。由于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缺乏较高的职业技能,为了培养出高技能的人才,应该以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为主,有计划的开展培训工作[2]。对农村劳动力实行就业培训,使农民的素质得到提高,形成完整的农业高等教育专业体系,针对广大的农业从业人员要进行必要的技术辅导和职业培训,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要进行针对性的岗前培训,建立和完善农村转移劳动力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在开展培训工作时,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政府应该加大扶持力度,鼓励职业技能学校和科研院所都能积极参与到培训工作中来,使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和职业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同时应该建立起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就业市场,合理的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样化的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中介组织,建立网络化的劳动力市场,对农村劳动力要进行积极的引导,使他们能够主动的加入到就业市场当中,培养农民工的竞争意识以及择正确的择业观念。第三,理顺市场规则,构建规范合理的培训秩序。首先要建立起监督评估机制。相关部门要改变监督的方式,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要采取听课和随机抽查等方式对学员的满意度以及接受程度进行调查;转移培训要实行“宽进严出”的机制,根据农民的实际专业就业率给予适当的补贴和奖励;企业要实行“培训上岗”的政策,积极引导企业开展农民工的培训或者增加培训费用。其次是将市场竞争机制落到实处。按照培训效果结合自身办学力量,建立一系列适用机制,包括星级制度、末尾淘汰机制和晋位机制,对于用各种手段来套用国家补贴的行为要给予严惩;最后,要制定相关的激励政策,对于企业的低职称农民培训政府制定相关的扶持制度,对于成绩突出的机构政府要给予免税等奖励。农村劳动力转移可以将农村劳动力合理的利用起来,同时还能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使我国加快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政府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使全社会积极的加入到其中,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顺利进行要把资金、政策和人员上落实到实处,关键在于培训和就业工作是否能认真做好。
参考文献:
[1]何永琼.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情况分析[J].中国农业信息,2016(23):77+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