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综合素质小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日益成熟、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就业形势也越来越严峻,特别是遭遇了金融风暴后,大学生就业更加艰难,从而导致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标准重新高标准定位,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如今,就业市场上复合型、经验丰富型、外向型、创新型、技能型和学习型人才更受欢迎,而用人单位在选拔大学毕业生时,除看学习成绩外,更是有选择地对政治素质、进取心、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外语及计算机水平,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执行能力、交际能力等多方面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9]。大学生要从严峻的就业形势中脱颖而出必定要在这些方面下功夫,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争取做到全面发展;与此同时,高等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如何培养符合社会发展和时代需要的高素质创造性人才,如何适应新形势,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是高等学校面临的严峻问题。笔者认为高校应该利用大学生就业及用人单位考察毕业生的重要依据的综合素质测评来激励和引导大学生全面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成为就业市场上的佼佼者。
一、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内涵与意义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是高校根据党的教育方针、政策,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大学生的德、智(包括能力)、体、美等方面制定一系列符合高校教育目标的量化指标与实施细则,并依据此收集、整理、处理和分析大学生在校学习、生活、实践等主要活动领域中反映出的素质的表征信息,对学生作出价值或量值的综合评定及判断过程。建立评价体制的目的是促进教育与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发展,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使高校培养的人才质量符合社会发展和时代的需要[2]。
从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意义来看,有以下几个方面:对于学生来说,综合素质测评有利于激励大学生沿着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方向前进,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气氛[2];有利于学生的自我认识,发现不足,扬长补短,不断地自我完善,达到以评促改的效果,从而有利于毕业择业和自我发展。对于学校而言,综合素质测评有利于公正、准确地评价学生,为评定奖学金、评先推优和推荐毕业生就业提供客观依据,是社会衡量学校办学效果、评价人才的尺度之一;有利于学校及时、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提高学校规章制度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效能[2];有利于引导学生向学校培养目标逐渐逼近[2];有利于激励学校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工作,深化教育改革,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有利于激励学校完善管理制度,促进高学校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建设[2]。
总体来说,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不仅具有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量化评价作用,而且具有推动高校素质教育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引导作用。那么新形势下如何发挥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积极作用呢?笔者结合自己从事学生工作的实际情况谈谈自己的思考。
二、如何发挥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积极作用
(一)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测评体系是关键。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促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积极发挥增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引导作用,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是关键。
1.建立有力的保障机制
建立科学合理的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有利于整合管理资源,提高管理效率,是高校规范化管理的必然要求。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已成为许多高校学生工作管理部门的一件大事,需要学校各职能部门的分工合作与协调。作为大学生素质评价的有力保障,最为重要的是学校应成立以“教学、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素质教育目标为前提的“人才培养委员会”和“大学生素质测评中心”,加强人才培养与素质评价的理论研究和工作协调,解决人才培养与素质评价"两张皮"的问题。在人才培养上,要以市场为导向,探索产学研结合的培养模式,培养社会欢迎的人才,注重核心素质、核心知识、核心能力的培养[9]。“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中心”应以高校学生处和团委等部门为主牵头,各系学工办工作人员及相关团学学生干部成立“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中心分支工作组”,具体负责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测评和评先评优工作的服务、监督和指导;各辅导员所带班级应该成立“综合素质测评工作小组”,具体负责日常资料收集和每次综合素质测评工作的具体执行。“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中心”要定期召开会议,及时修订大学生综合测评标准,从而形成人才培养和综合素质测评协调有力的保障机制。
2.坚持科学的测评原则
(1)科学正面的导向性原则。它是指综合素质测评的指标、权重、标准以素质教育作为综合测评的指导思想,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让学生的品格、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得到全面、和谐发展,对学生的全面素质的养成与发展起到鼓励和导向作用[6]。导向性原则要体现它以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的根本目的的方向性,体现使学生进入社会层面的时代化与照顾学生个性发展的个性化原则,兼顾能客观、综合体现学生素质的全面性与层次性。
(2)评价体系的可操作性原则。评价指标的设置从实际出发,要切实可行,力求可比、可测、简易。可比是指评价对象之间或评价对象与评价标准之间能比较;可测是指该体系能获得足够的信息,使评价对象在这些项目上的状态进行量化描述方法更简易,具有可操作性[7],能反映学生实际的综合素质。
(3)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原则。评价方法的科学性,首先要规划制定科学的素质测评指标体系,并进行科学的简易化分解,避免某些指标过于原则、抽象和概括,尽量做到具体化、行为化。在具体实施评价过程中,要把握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在定量分析中合理运用定性方法,使量化指标的含义更清晰,在定性分析中充分利用量化手段,使定性分析指标更易于操作[6];相对评价与绝对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利用相对评价进行学生在集体中的横向比较,以凸现个体之间的差异。利用绝对评价分析学生个体现实与目标的差距,客观鉴定学生的发展状态。在实施过程中,还应逐步淡化相对评价,突出绝对评价的主导作用;采用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原则,利用自查自评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促进学生提高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能力。利用互相评价促进学生间的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培养学生的时代竞争意识,等等[6]。
3.设置合理的测评内容
评价内容的设计实际上是对大学生应具备素质的基本要求。综合素质测评的内容及其权重起着“指挥棒”的作用,它使学生明确了学校的培养目标和要求,确定了学生在大学阶段的努力方向[4]。大学生综合素质可分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和发展性素质四个方面:思想道德素质,体现在政治表现、价值观念、集体观念、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勤俭节约、劳动观念、文明修养、团结友爱等方面;科学文化素质,体现在专业思想、学习态度、学习成绩、实操技能等方面;身心健康素质分为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体现在体育课成绩、体质测试成绩、课外群体活动、良好的自我意识、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抗挫折能力、情绪协调和控制能力、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良好的群众关系等方面;发展性素质,体现在理解能力、自学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合作意识和执行能力、社会交往能力、文艺体育竞技特长、英语能力、计算机能力、选辅修情况及其他实践能力等方面。
综合素质测评要素集和权重集的设置,应基于以上素质协调发展的理念之上[4],从不同的方面和层次评价学生,这样评价的结果才能较为全面地反映学生个体的综合素质状况。它对不同的学生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让学生能够确切地了解自己与评价目标的差距,以促使其自我调适和不断改进。指标体系中要素集、权重集的设置应该在致力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充分肯定和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事前做好测评方案及测评的宣传和资料的收集工作。
从测评工作来看,许多问题是由测评小组和学生对方案理解上的偏差所造成的,这固然有方案表达不准确、不严密的地方,甚至一些很明确的规定由于学生理解的角度不同,也会有不同的认识[8]。因此,在进行综合素质测评工作前有必要由辅导员召开各班综合测评小组与班干部工作会议和全班学生班会,向同学们宣传和解释测评方案及测评工作的程序,这样既能避免产生误解,又能引导学生认识到素质测评也是一种教育。
由于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复杂性,因此,我们在每学年初就应该进行综合测评方案的宣传,引导学生按照学校的素质培养目标发展,并安排班级综合测评小组和班干部随时、全面收集同学们在校学习、生活、实践等主要活动领域中反映出的素质的表征信息。这样不仅有利于辅导员及时、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及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引导,而且有利于学校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工作,深化教育改革。在测评工作开始阶段,收集学生的学年或学期的综合素质自评小结,以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完善自己。最后,全面收集资料以便充分有效地进行测评工作。
(三)过程中要做到严肃、透明、客观。
由于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结果与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因此,在每次综合素质测评时,大学生都十分关心测评过程是否严肃、透明,测评结果是否客观。测评工作对高校学生工作十分重要。测评工作搞得不好,轻则影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影响同学之间的关系,重则引发一系列问题,影响高校的稳定发展[3]。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工作,严肃认真对待测评工作,同时增加测评工作的透明度,让每位学生都能及时了解测评情况。严肃认真对待测评工作,是保证测评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综合素质评价程序是一个动态的循环过程,即评价反馈决策执行监控评价的循环过程[5]。在综合素质测评过程中,学校“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中心”及各系分支工作组要随时起到决策与监控作用。对于在测评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新内容要集体认真研究,谨慎决定,做到标准统一;对测评数据要认真核对,力求精确。测评工作同时要增加透明度,做到“三个公开”:一是测评工作人员要公开,由各班民主推荐产生;二是测评过程要公开,要不断接受其他同学的监督,及时纠正测评中存在的问题;三是测评结果要公开,要将测评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公示,尤其要对每位学生加减分情况说明具体原因[3],使学生思想上能正确理解,心理上能舒畅接受,争取得到最客观公正的测评结果。
(四)正确运用测评结果,加强反馈、激励、引导和教育。
科学的综合素质测评结果不仅仅是作为评奖评优的依据和盲目地进行量化排名、加分和数据统计,还要包括对学生进行品德、做人处事态度、专业水平、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客观文字描述,对学生的优缺点的评价,对其发展方向的建议等。这样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这些评价和建议重新审视自己的表现和价值,做出新的角色定位,及时调整行为方式和心态,明确发展方向;激励大学生勤奋学习,积极实践,有目的地优化和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学校应该在对大学生加以全面客观评价的基础上,合理设置奖励项目,根据奖项的评奖目的和评奖要求,有针对性地运用测评结果,按需所取。对于学生的多样化、个性化发展,学校应予以支持,可以建立单项激励机制,设立相应的单项奖学金,使受奖面大大提高,使学生的个性素质发展得到充分肯定和鼓励,建立“人人得赏识”的机制[4]。
(五)事后要不断总结、反思,逐步完善测评方案。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暴露其弱点和不足,有利于其改进和发展。因此,测评工作结束后,我们要立足于社会对人才质量需求,从推进素质教育和学生工作大局出发,不断根据新情况、新特点以及暴露出来的问题广泛征求和吸收辅导员、学生、专业教师等各方面的合理意见并加以总结和反思,作出合理的规范化规定,以求投入运行更完善的系统结构方式。这样既使方案得到了学生的认同,又使方案较好地适应新的情况,始终发挥好正确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实践证明,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工作作为高校对大学生的评价制度,在促进高校的素质教育发展、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改进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我们要在总结新经验的基础上,立足于新形势下社会对人才质量需求的不断变化,结合本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计划、培养特色等,不断研究、改革、完善大学生评价制度,建立真正科学、规范、合理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在测评工作中做到严肃、透明、客观,使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工作进入良性循环,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切实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洪盛志,郭聪,黄爱国,孙明福,范军.大学生综合素质网上测评与高校德育创新[J].世纪桥,2007,(143):129-130.
[3]陶钦科.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几点思考[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5,(4):36-38.
[4]郭欣.和谐校园建设视野下关于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几点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21-123.
[5]李兵宽,李国涛.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实施[J].实证调研(中国青年研究),2005,(4):47-49.
[6]范纯.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研究综述[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6):75-78.
[7]唐莉,唐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测评[J].教育与管理,2008:23-24.
[关键词] 大学思政教育;实际意义;指导分析;措施探讨;研究分析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3-015-2
思政教育主要是指的是对学生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对学生的人格和品质进行培养,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过程。特别是目前社会上滋生各种各样的外来思想,高等学校的学生面对着多个方面的诱惑,如果缺少正确的价值取向还很有可能会误入歧途,因此在高等学校教学中帮助学生保持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就显得十分重要。高等学校的老师在开展思政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日常知识和理论知识联系在一起,通过一系列的生活实例让学生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以此来达到开展思政教育的真正目的,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
一、在高等学校实施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探讨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思想的教育史实施教学的基础所在。如果一个学生缺少最正确的思想观念就很难获得有效而正确的知识,也很难在未来的工作中获得长足的发展,因此在高等院校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思政课程教学就显得十分重要。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思想文化涌入到中国,这些不同的思想都会对大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大学生往往还不够成熟,在面对一些信息的过程中缺少应有的辨别能力,也经常会被一些不好的事物所迷惑,而抛弃了自身原有的一些思想,这对于还处在成长阶段的大学生来讲有着一定的负面影响,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通过实施思政教育,可以使得学生把握好自身的价值,坚持住自身的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紧紧的把握住社会发展的内涵和方向。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高等学校中开展以学生思想教育为核心的思政教育不仅仅是社会和学校发展的现实要求,同时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现实需求。在高等院校实施思政教育的实施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让学生获得更好的成长的必要条件。
二、高等学校开展思政教育所面临的挑战探讨
(一)各种思潮的涌入影响了学生的思想观念。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社会发展的速度很快,加上一些信息化技术的出现,使得很多思想进入到了大学生的生活之中。高等学校的学生思想活跃,容易接受一些新思想,但这些思想中有一些并非主流思想,有的思想还是被国内外民众所唾弃的落后思想,这些思想在学生中的传播多多少少会对学生产生一些影响,这对学生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会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给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造成比较大的影响。虽然目前大多数高校都对学生开展了思政教学,但是实施的效果并不明显,这其中学生自身对于思政教育不够重视也是十分重要的原因。
(二)学生对于思政学习不够重视。一些高等院校的大学生片面的认为分数是最为重要的竞争条件,简单的认为思政教学的学习是浪费时间,没有重视思政课程的学习。在这种背景之下,高等院校所开展的思政教学很难获得学生们的积极响应,教学的效果并不明显,思政教育也难以发挥对学生进行德育的目的,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
三、在高等院校开展思政教学的长远意义分析
(一)对于学生个体的意义分析。高等院校的思政教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规范化的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格和道德。通过在高等院校进行思政教育,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掌握做人的基本原则,使得他们可以建立起来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避免走上人生的歧途。在正确的思想的引导下能够帮助学生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为学生自身的发展指明方向,点亮明灯,让学生能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成为一个真正合格的人才,进而达到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使得学生能够成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
(二)思政教学开展对于高等意义分析。学校在教学中通过开展思政教育,不仅仅可以帮助学生成长成才,同时还可以为学校打下良好的教育基础,减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不良行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为学校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使得学校可以真正的成为教育育人的地方,促进高等院校教育事业的不断向前推进。
(三)思政教育对于社会发展的意义分析。高校思政教育的开展,可以促使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够得到一定的提升,使得学生自身的思想能够得到比较好的巩固和充实,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而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思想素质的高低直接将会影响到社会的发展水平。高等院校在高校开展思政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学生的行为,增强了社会发展的能力,最终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实力,使得社会的发展脚步进一步加快,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四)思政教育对家庭的意义分析。通过在高等院校开展思政教育,能够很好的帮助学生规范他们的品德和行为,增强学生的家庭观念,使得学生可以认识到家庭的重要性。因此,开展学校的教育不仅仅对国家和社会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还有利于家庭的和谐。
四、目前大学思政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老师在开展思政课程教学中仍然会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老师在进行思政课程教育的过程中,仍然会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即老师在教学中过分中的重视对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这种情况的出现经常会造成老师在课堂上不厌其烦的讲解,而学生则是在台下昏昏欲睡的情况,这种现象的存在必然会影响到对学生的教学效果,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所以老师在教学中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探究更加科学的教学方法,促进思政课程教学效果的不断提升。
(二)大学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缺少时效性。经过分析不难发现,大学思政课程的教材内容很多年都没有发生变化,加上思政课程本来就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这会让学生感觉到思政课程枯燥且僵化,使得本应该具有时效的课程变成了为上课而上课,严重影响了学生课程学习的积极性。思政课程应该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应该依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开展个性化的教学,这样才可以获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目前一些老师在思政课堂的教学中所采取的方法比较单一,没有能够很好的体现出思政课程的差异性和多样化。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的存在,大学思政课程的教学并没有在本质上获得比较大的突破,学生对于思政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并不高。
五、对于大学思政课程教育的建议
在大学阶段,学生们在学习和思想上仍然存在着很多困扰和问题,那么合理的引导和对学生开展思政教育对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思政教育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
(一)思政教育要突出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思政教学的开展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新形式下促进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效率提升的关键所在。突出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注重培养和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终的目标是将思政课程的学习转化为学生的一种自觉行动。以学生为主体并不是忽略老师的重要作用,老师作为知识的引导者和开启者,在思政课程的教育中要发挥出主导作用,在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要给与学生必要的指导,切实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二)改变思政教育中陈旧的观念,积极开展教学创新。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一些新的教育理念不断涌现,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已经很难满足大学生思政教学的现实需要。目前思政课程的教学主要是对学生开展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教学,这难免会让学生在课堂表现中出现被动的情况。针对目前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大学思政课程的老师在教学中应该考虑好如何能够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之中。为了能够更好的提升思政课程教学的效果,老师在教学中可以依据目前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组织学生开展辩论,以此来提升学习思政课程的兴趣。在教学中只有让大学生多动嘴、多动脑,老师才能够发现学生学习中的各种问题,也才可以对学生实施有针对性的指导,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构建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学校要注重课程评级体系的建立,以此来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目前高等院校的思政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主要是写论文或者是考试,这种方式虽然简单,也比较容易操作。但是缺少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考察。在对学生学习效果开展评价的过程中,除了要结合考试成绩之外,还应当将学生平时课堂的表现也纳入其中,这样可以很好的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应该扩大评价的主体,将老师评价、学生互评以及学生自评有效的结合起来,共同构建考核的成绩,使得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参与其中,真正的实现课程教学的互动性。
六、小结
对大学生的思政教育不仅仅关系到大学生本人综合素质的提升,同时对于家庭和社会来讲都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本文主要结合实践,探讨了对大学生开展思政教育现实意义,并就大学思政课程教育的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能够更好的促进对大学生进行思政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葛媛媛.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教育模式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05).
[2]李旭日.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07).
[3]严海鹰.关于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思考[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6,(S1).
[4]胡永红.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9,(17).
[5]陶荣兄.浅谈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J].发展,2009,(04).
关键词:学业导师制;学业导师;实施方法;培养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5-0156-03
早在14世纪,牛津大学就出现了导师制的雏形,并且和书院制被称为传统大学的最宝贵财富[1],但当时导师制并不是以指导学业为主,直到19世纪中期现代意义的导师制度真正成型。由于导师制具有因材施教、充分激发学生个体优势的特点,引起世界众多高校的采用。我国于上世纪将导师制普遍应用于研究生教育中,而很少应用于本科生教育,本世纪初导师制才陆续被高等院校应用于本科生培养过程中[2]。自上世纪末以来,我国高校迅猛扩招,在校本科生的数量增加导致严重的师生比下降,专业老师和学生接触的时间缩短,本科生教学质量有所下滑。然而,本科生培养质量直接影响高等教育的兴衰,所以组织优秀专业教师担任本科生的学业导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术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和研究生导师制不同,学业导师面临的不单单是专业知识的指导,还要观察了解学生的心理世界,尽力解答他们在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尽可能地帮助他们适应并融入大学生活。本科生学业导师的任务繁多,不可能像专职辅导员那样频繁出现在学生的身边,所以学业导师制在实施的过程就会遇到各种问题。笔者根据自身作为学业导师的实践经验,对我国高校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存在必要性、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真正实现学业导师存在的意义等几方面进行了讨论。
一、本科生学业导师制的作用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教育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本科教学工作是高校的重心所在。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必须始终贯穿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各项工作之中”[3],如何实现本科生“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是所有高等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本科生导师制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教师个人素质的提高以及有利于高等院校的科研氛围的营造。具体表现如下:
1.有利于促进本科生培养质量的提高。本科生学业导师工作的核心内容是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及专业素质和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学业导师制也是解决当代大学生自身存在的弱点和不足的有效方法。一方面,本科生导师制有利于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学术思维活跃的专业教师担任本科生的导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学习计划的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发展,了解学科前沿,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另一方面,学业导师对学生的指导一般在课堂外进行,脱离了课堂的束缚,交流内容广泛,学生表达自己的机会增多,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从而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有利于学校科研氛围的营造。目前高校中的科研任务主要由教师和研究生承担,本科生很少有机会参与到科研工作中,然而他们一旦有机会参与,其科研力量是不容忽视的。另外,本科生具有精神充沛、思维活跃、发散性思维能力强等特点,在适当的引导下很容易在专业领域有所建树。所以鼓励学生在学好课本知识的同时,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到导师的科学研究中,近年来我国知名高等院校中都出现了个别本科生发表多篇SCI论文的现象。另外,本科生科研能力的提高势必对教师教学内容的更新要求更高,这促进了教师自身科研水平的提高,进而在学校范围内形成浓厚的科研氛围。
二、本科生导师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高等院校已在少数,但在学业导师制实施过程和评价方法等方面存在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1.本科学业导师制的实施。本科学业导师制的初衷是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引导有兴趣的学生提前走上科研的道路,所以在导师和学生应该存在双向选择的分配机制。然而据文献报道[4,5],我国大多数高校在学业导师制的实施过程中对导师和学生的分配上存在以下问题:首先,由于高校本科生人数的增加,师生比的下降,学生在选择学业导师时自主性性较低,大部分导师时被学院分配给相应的学生。其次,导师指导的学生人数偏多,很多学校学业导师需要指导的并不是几个学生,而是一个班级甚至几个班级,这种情况下导师和学生都容易把“学业导师”角色定位错误。再次,导师指导学生的次数偏少,虽然学校对导师指导次数有所规定,但是导师本身科研教学工作任务重,个别学校还存在导师和学生不在一个校区的情况,种种原因导致导师学生见面机会少,不能很好地发挥导师的作用。
2.本科学业导师工作的评价机制问题。目前,实施本科生学业导师制的学校根据学业导师的基本职责出台了相应的评价制度,但是学业导师工作实施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这个目标的考核存在很多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出现奖惩不公平的现象,导致导师的工作积极性不高。
三、本科生学业导师导学方法的思考
大学生学业导师主要负责对大学生的与专业相关的学习发展、创新实践、科研活动、个人定位及规划等进行具体化的指导和引导,同时以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作为切入点,以“传道、授业、解惑”等方式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6]。尽管学业导师制度在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种种问题,但是这种制度的实施确实在一定程度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所以学业导师应该积极思考探究有益于学生发展的导学方法,以下为笔者有关导学方法的几点思考:
1.合理的身份定位。这里所讲身份定位包括导师自身和学生对导师的身份定位两个方面。首先,导师自身的身份定位。本科生导师和研究生导师不同,面临的是刚刚成年的大学生,大学生的主要问题除了学习方法的转变,心理上的适应也是影响其进步的重要方面,所以学业导师就应该担任起心灵导师的角色,而不是把问题推向辅导员、心理咨询师等其他教辅人员。其次,学生对导师的身份定位。大学生,特别是大一新生面对学业导师往往想到自己中学时代的班主任,他们会将班内大小事务汇报给导师,这时导师就应该担当起班主任的角色,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根据学生特点进行个性化教育。
2.班会讨论,分散指导。导学工作的开始阶段,一般也是大一刚入学阶段,学生对学校相关制度以及所学专业了解不够充分,导师可以采取召开班会的形式,集中对教学管理制度、专业的培养方案、知识结构、毕业生就业情况以及申请双学位或第二学位的条件等问题进行详细的介绍,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快速明确学习目标。另外,召开班会还可以给每个同学发言表达自己的机会,发表自己大学生活感受,介绍自己的兴趣爱好等,以便使导师尽快了解每个的学生的特点,同时加强学生之间的了解程度,为以后团队协作打下基础。导师通过各种渠道获得学生的个人基本信息和特点后,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背景和性格特点进行分散指导。由于种种原因,学业导师和见面的机会偏少,这时学业导师应该主动借助QQ、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和学生进行沟通互动,并且注意学生的思想动态,并适时进行必要的思想指导和学术引导。
3.设置不同议题,加强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学业导师工作任务的重点在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在学好公共课的基础上强化学生对专业课的认识,将专业知识应用于实际,提高其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常课本知识过于枯燥,不易理解,学业导师可以通过设置专业相关的议题,指导学生收集、整理相关资料,最后通过分组汇报的形式完成议题。这种方法看似简单,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却存在诸多问题。首先是议题的选择,一般主张选择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反映专业前沿的问题进行讨论。其次,收集整理资料,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应该指导学生掌握基本文献查阅方法。最后,学术汇报,学生应该在导师的指导下掌握学术汇报的基本方法(撰写报告和PPT汇报)。通过这个环节的训练,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程度,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科研素养,同时有利于分散指导方法的实施。这种方法对于有一定专业基础的高年级的学生有较明显的效果。
四、小结
本科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本科生的教育质量乃是一所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体现,本科生导师制具有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的特点,有利于基础知识宽厚、创新意识强烈的优秀本科生的培养。尽管本科生学业导师的实施过程还存在诸多问题,但是它的出现、推行以及改进、完善,都会对中国的高等教育理念和实践的发展产生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因而,学校以及学业导师都应该从自身出发,建立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导师制和导学方法,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以达到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高昀.牛津大学的导师制对我国本科生教育的启示[J].理工高教研究,2004,23(4).
[2]陈晔,徐凌霄.本科生导师制―大学素质教育的切入点[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9).
[3]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重要讲话[Z].
[4]李.本科生导师制的问题研究――以济南大学城市发展学院为例[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8.
[5]韩安庄.本科生导师制实施过程中的不足及对策――以滨州学院教育科学系为例[D].山东师范大学,2009.
关键词:高校;细胞生物学;第二课堂;实施;体会
第一课堂是指学校规定的教学时间内进行的课堂教学活动,第二课堂是在第一课堂外的时间进行,且与第一课堂相关的教学活动,是学生自主、自愿参加的活动[1]。学生参加有组织的第二课堂活动,可以达到陶冶情操、获取知识和培养能力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2]。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第二课堂对人才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3],第二课堂教学模式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
1细胞生物学第二课堂的实施过程
1.1细胞生物学第二课堂的准备
细胞生物学第二课堂的内容,可以是理论教学或实验教学相关内容,在进行第二课堂之前都需要有准备工作,如关于理论教学内容的研讨性报告,教师要做好组织工作,组织学生自愿报名,可以一人独立报名,也可以两人合作完成,教师对报告的题目进行筛选并通知学生,然后给学生制作PPT的时间。
1.2细胞生物学第二课堂的进行
细胞生物学第二课堂进行过程中要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每组报告人先简单介绍一下选题背景及PPT摘要,然后进行研讨性报告,报告时间一般为10min左右,报告完成后主要由同学们进行交流提问,教师起引导作用,交流提问时间5~10min,如果是两人共同制作的PPT,报告人讲解完后,由另一位同学负责回答问题,每一组同学完成后教师可进行简单的小结。
1.3细胞生物学第二课堂的总结
一次细胞生物学第二课堂的时间一般为50~60min,所以可以进行3~5组研讨性报告,第二课堂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指出研讨性报告中哪些与已学知识有关联,哪些是新的前沿研究内容,并对PPT汇报中出现的小问题进行提示。
2实施细胞生物学第二课堂的体会
2.1第二课堂提高了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
文献检索是指通过查阅有关文献,搜集现有的与特定研究领域的有关信息,并对所要研究的问题做出系统评价和分析。从目前高等学校的教学情况看,主要还是侧重于传统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大学生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4]。当今我们正处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细胞生物学第二课堂的开展不但可以扩充学生的知识面,还能提高了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学生本科毕业后无论是走上工作岗位还是继续深造都受益匪浅。
2.2第二课堂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是指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过程中运用字、词、句、段的能力,具体指语句简洁,语意明白,文理贯通,合乎规范,具有逻辑性,包括阅读理解能力、论证表述能力和概括总结能力。通过细胞生物学第二课堂的开展,学生对研讨性报告PPT进行讲解,并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和交流,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论证表述能力和概括总结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总体上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3第二课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应高度重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建设创新型社会的需要,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5]。细胞生物学第二课堂准备和进行的过程,其实也是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积极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锻炼和提高。
3细胞生物学第二课堂应注意的问题
3.1第二课堂内容应与第一课堂教学内容密切相关
虽然第二课堂有其较大的自主性和多样性,但它是为了配合第一课堂而额外开展的教学活动[6]。因此,第二课堂内容不能与第一课堂教学内容偏差太大,至少应与第一课堂教学内容密切相关。
3.2第二课堂应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导向
第二课堂活动要坚持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导向[7];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探索和实践,并在此过程中产生愉悦的情绪和体验。细胞生物学第二课堂的开展应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导向,让学生自主确定进行PPT报告的题目,这样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进一步深入了解和认识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点。
3.3应注重第二课堂的学习效果
一、保障措施
每个班级都成立了学习小组,同时也是研究性学习小组。教室后面的黑板分配给了各学科(学生展示才艺另设专门地方区域),由课代表负责安排各学科内容。学校有教研室,又成立了督导室和年级组,加强对课程教学的研究与督导,加强了青年教师培训,帮助青年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养成经常反思教学实践的良好习惯,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改变教育观念和教学理念,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我们有集体备课的保障措施,每周五下午第3节课后进行集体备课,同头课的教师能坐在一起商讨备课中的问题,尤其是在回顾本周已经讲过的教材时,其中的得与失就成为大家共享的宝贵资源。有些案例大家共享,甚至可以留给下一级的任课老师,确实起到了集体备课的效果。
二、经验借鉴
一是,“以学定教”。要求老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及各种问题,并以此为据设计和改进教学,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我们的做法是,加强预习环节的督察,学生通过自主预习,发现自己在知识上的薄弱环节,弄清重难点所在,以便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听课,跟上课堂进度,从而提高学习效果。我校文科教学相对做的较好,如历史学科,老师采用导学案教学,在学校订阅的金太阳导学案基础上,进行了删减,“以学定教”的导向性得到了较好地体现,有的老师把导学案教学与个人小课题研究有机结合起来,使课堂教学与教学研究不再是两张皮。地理学科的老师们教学互动预设较多,体现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意图,令人耳目一新。语文课的课前诵读,以成为我校语文课的特色,这样做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体现语文课的学科特色,也有利于学生尽快进入语文课的教学氛围,而且坚持的很好。
二是,“为学而教”。要求老师要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们的做法是,老师设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创设教学情景,引发学习意向;问题驱动,激活学生思维;评价激励,增强学习动力;培养学习品质,促进自觉学习。
三是,将老师的有效导学与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建立民主平等、互助合作的师生关系。课堂上师生亦教亦学、互学互导、平等交流、共同发展,从而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注意把握时机,因势利导。
三、抓课堂关键环节
一抓练习讲评实效。我们强调,各学科要做好练习资料的整合,优化,精选精讲工作。不让学生掉进题海,老师首先跳进题海,老师提前做练习,在集体备课中解决好,哪些是老师讲了学生也搞不懂的偏、难、怪题,删去不让学生做,提前给学生指出,节约学生的时间。哪些题目老师要重点讲解,做到心中有数。老师带领学生研究解题方法,研究考点,研究命题思路。课堂上,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力,在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方面多加训练。班级学生有差异,教师分层指导,作业分层要求。
二抓知识共享与课堂小结。我们的课堂,多数老师能利用课本中的思考讨论栏目,初步的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让学生进行展示,尽管有时时间太短,但也是一种良好的开端。多数班级都有学习小组,发挥着一定的帮助激励作用,大部分班级能利用好教室后面的黑板,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选题抄题讲题,形式较好,有些班级的教室文化育人氛围也很浓厚。多数老师都有课堂小结,规律的总结,答题方法技巧的指导,一些老师让学生进行课堂知识梳理、小结,既检验了教学效果,有培养了学生归纳总结,语言表达,展示才能的能力,做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