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土地用地规划

土地用地规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土地用地规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土地用地规划

土地用地规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土地整理;农业用地规划

中图分类号: F301.24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2.04.009

Study on Special Planning Mode of Farm Land in Land Consolidation

LIANG Fa-hui1,WANG Li-juan1,SHI Yan-yu1,ZHOU Qing-yun1,MENG Li-jun2

(1. Department of Horticulture,Tianj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4,China; 2.City Sightseeing and Landscape Management Committee in Tianjin, Tianjin 300061,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Xiaowang village and combined with the planning success of land consolidation, the detail planning of the shenqing village was finished to provide an innovation road for the special planning mode of farm land.

Key words: land consolidation; farm land; planning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的迅速增长,非农建设用地量的激增与有限的土地资源已成为一对较难克服的矛盾。由于近些年对农村地区建设速度的加快,使得当前农村土地利用中存在两个关键性的瓶颈问题,制约了农村的进一步可持续发展:一是我国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投入严重不足;二是农村土地利用形态破碎、零乱,成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制约因素。

农村土地整理,就是按照现代农业的要求,综合采用农业、水利、林业、生物和科技措施,实现田成方、路成行、林成网、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农田标准化、生产专业化、操作机械化和农艺规范化,建设现代化农业园区。这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措施,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方式[1]。

当前新农村的环境背景下,土地整理工作正在全国范围内有条不紊的开展,为确保农村土地整理取得最佳效益,必须规划先行[2]。目前对于农村土地整理的模式,以及土地整理总体规划的实例比较多[3-6],但对专项规划该如何发展的专题研究很少见到。为此,笔者在对天津市滨海新区小王庄镇农业用地规划的基础上,探讨了农业用地专项规划的理论模式,以期对今后专项规划的发展提供思路。

1 项目背景

1.1 区位分析

小王庄镇位于滨海新区西南部,西与静海县相邻,北与中塘镇相接,东与大港水库、太平镇交界,南与河北省相邻。地处滨海新区与静海县及河北省交界处,对外交通形式多样,有黄万铁路、津汕高速公路、津淄公路等穿越境内。

小王庄镇是天津市30个中心镇之一,面积105 km2,人口2.3万人,辖20个行政村,为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计划在未来的3~5年内,将农村平房全部拆除,实施农村宅基地换楼房工程,将农民集中到小城镇居住(图1)。目前,各行政村已制定出土地利用整体规划方案,现开始进行土地利用专项规划阶段。为配合土地整理工作的顺利进行,笔者参与了沈清庄村的专项规划,该村经过土地复垦整理后改为农业用地。

1.2 特色分析

小王庄镇作为生态农业示范镇,镇党委、政府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坚持多元发展、以特求强的发展理念,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特色农业、高效农业,在现代农业发展上逐步走出了一条符合镇情、多元发展的特色之路。截至目前,该镇计划投资4千万元的设施农业园区一期工程已经建设完成,千亩温室大棚已经相继投入使用,因此,保持小王庄特色的农业将是此次规划的基础。

1.3 居民点用地复垦技术路线

根据调查结果,宅基地是农村居民点用地的主体,一般占农村居民点用地的70%以上。宅基地主导用地特征在村庄内部用地结构中极为明显,其次是道路、畜圈用地,工商业用地面积极小。本项目复垦技术路线为:土地平整――配套设施――育土培肥。

2 规划内容

2.1 规划目标

在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料成果(土地调查、土壤调查、坡耕地调查、待开发土地资源调查等)和规划成果(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其他旅游、环境、水利、交通、资源等规划)的基础上,积极推动生态环境建设,努力实现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共同发展。

2.2 规划特色

充分利用经济区域的特点,坚持发展特色农业,根据现有资源发展设施农业、果树、蔬菜、大田作物和水产养殖业,逐步将其建设成为集生产、体验、观光等为一体的现代特色农业,其特色主要体现在丰、趣、秀、新4个方面。

(1)“丰”即指丰收、丰富,园区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增产增收是主要目的,因此规划上考虑了各种生产方式的实施,保证了农村土地复垦工作的成效。

(2)“趣”包括各类休闲活动的设计,如采摘、垂钓、荡舟等,使游人感受到自然的乐趣。

(3)“秀”是除农村特有的季相景色变化丰富外,清新秀丽的自然环境,以及清香舒畅的自然气息,使环境显得秀雅怡人。

(4)“新”指注重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使高新的科学和管理技术能投入到农业生产中。

2.3 功能分区

在充分利用现有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合理组织交通,建成纵横交错的道路网络,连接起各个景点以及各功能分区,形成点、线、面要素彼此间的联系,营造出布局合理、主次分明的农庄景观效果。整体规划上考虑重点突出、功能齐备的特点,将整个园区依次分为综合服务区、设施园艺区、滨水游览区、农业观光区等(图2)。

2.3.1 综合服务区 该区位于项目用地的最东边,作为特色农业园的门户空间,主要功能是组织交通和接待服务的,因此设有停车场及办公楼。同时作为主入口,设计力求体现出特色农业园的吸引力,建筑简洁,造型新颖,兼具现代与传统的特色。广场设有景墙、假山及自然石块嵌草的空间等,形成一处富有亲和力的空间,使人能身心放松,享受自然。

2.3.2 设施园艺区 设施园艺主要是指温室和大棚生产的蔬菜和花卉,它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也丰富了百姓的菜篮子,目前仍然是我国农业生产中效益较高的支柱产业[7-9],也是小王庄镇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设施园艺内的产品也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和体验价值,可结合观光和采摘等活动的展开,为农民增加收入。

2.3.3 滨水游览区 该区原为废弃的鱼塘、池塘,面积较大,主要功能是提供以水为介质的观光、游览和娱乐活动。设计中利用拱廊、堤坝将空间划分成3部分,形成了滨水休闲区、水上活动区和水产养殖区。

(1)滨水休闲区是水体面积最小的区,呈长条形,主要由水岸和堤坝围合,水岸采用人工的驳岸设计,堤坝上设有活动广场、水榭和拱桥。此区域的空间一面狭小,一面开敞,视觉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四周增加种植,形成浓荫,微风吹来,伴着清凉的湖水,水中的荷花点点,游人或可静心观赏,或可心旷神怡,在自然的气氛里,感受恬静。

(2)水上活动区是水体面积最大的区,和滨水休闲区相邻,一动一静,一大一小,空间变化丰富。此区水面较大,可以展开各种水上观光、游览和娱乐活动,如荡舟、坐快艇,玩碰碰船等,在酣畅淋漓中尽情的挥洒,其乐无穷。

(3) 水产养殖区位于活动区的北面,利用水岸和堤坝相围,驳岸采用自然式的设计,体现出自然氛围。此区主要以渔业生产为主,也可以养殖鸭、鹅、鸳鸯等,更是垂钓的理想场地。

2.3.4 农业观光区 该区主要功能是为游客提供现代农业的观光,还可以采摘露天栽植的瓜果,让游客体会丰收的喜悦。在这里主要体现了现代的农耕文化,田野里成熟的麦浪,金灿灿的麦穗,花头紧随太阳的向日葵,采来就可食的各类瓜果梨桃,处处都展示出浓郁的乡村气息,游客漫步园中,清风习来,果香扑鼻,恍如置身桃源中,乐而忘返。

3 结 语

本项目是在农村土地平整背景下,进行的农业用地专项规划,规划时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条件、资源条件以及区域经济优势,使得景观达到了根本的改变,既满足了生产的要求,又极大地美化了农村环境,同时也能带动区域旅游经济。

通过对小王庄镇的沈清庄村的实际规划,探索出了农村土地平整下的农业用地的规划模式,即“先规划后复垦”、“先全局后专项”、以特色农业带动旅游经济、以加强农业生产带动科技兴农。好的规划是农村今后发展经营的基础,因此,在规划过程中应深思熟虑,找准立足点,创造特色,从而增强其生命力和吸引力。

参考文献:

[1] 刘宗连.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土地整理[J].中国土地,2006(9):18-19.

[2] 刘宗连.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土地整理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06,12(11):12-13.

[3] 杜娟,孙鹏举. 土地整理研究概述[J]. 山西农业科学,2010,38(3):83-87.

[4] 孟志兴. 山西省闻喜县土地整理项目综合效益分析[J]. 山西农业科学,2010(3):71-73.

[5] 杨君. 土地整理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10(6):20-21,59.

[6] 陈艳梅,谢丽. 商丘地区土地问题与土地整理的调研与思考[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6):90-92.

[7] 李晔,孙周平,李天来.我国设施园艺产业发展对策探讨[J].北方园艺,2007(7):80-82.

土地用地规划范文第2篇

为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计划管理的通知》精神,加强土地利用管理,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根据国家、省、市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加强我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计划管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管理

(一)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土地管理部门要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土地利用的整体控制作用,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强土地用途管制;要依据新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等从严审查各项建设用地申请。对不符合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的建设项目,不得通过用地预审,不予办理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批手续。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其土地、规划管理部门要强化建设项目选址和用地论证,积极引导建设项目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选址和建设,避免出现建设用地盲目无序扩张现象,确保土地资源科学合理有序开发利用。原则上工业项目用地应在我市省级产业园区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工业集聚区选址,房地产项目用地应在依法批准的城镇村规划区“圈内”选址。

(二)严格控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调整。要切实维护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严肃性,不得擅自修改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得擅自改变土地用途,严禁通过调整和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擅自改变基本农田位置和规避报批占用基本农田。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确需修改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应严格按照《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计划管理的通知》规定程序和权限报批:

1.经国务院批准或核准的大型能源、交通、水利等单独选址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用地或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或核准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用地,确需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

2.省、市人民政府确定的重点建设项目、基础设施、民生工程,以及已列入省、市人民政府批准的城镇体系规划、城乡总体规划、旅游发展规划和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规划及“十二五”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确需使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有条件建设区,近期确需动工建设并已列入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的;

3.军事设施、环保设施、矿山、电站及供变电网塔基、加油站、电信基站、输气(油、水)管道等确需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村和独立工矿建设用地范围外选址的建设项目用地,近期确需动工建设并已列入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的;

4.经国务院批准占用基本农田的,按照国务院批准文件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补充划入数量和质量相当的基本农田。

对不符合上述修改调整条件的,不得修改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三)建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定期评价制度。以每两年的12月31日为结点,由县市区人民政府组织专家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论证评估,对评估结果组织听证后报市国土资源部门备案,并根据规划实施评价结果决定是否启动修编工作。按有关规定确需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修编的,必须报经原批准机关及省国土资源部门同意后方可启动修编工作,涉及改变规划规定内容的,必须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

二、进一步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四)强化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规定,未取得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用地预审意见或预审未通过的项目,发展改革等部门不得审批或核准。用地预审工作由建设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机关的同级国土资源部门组织实施,但圈内储备用地、统征地(批次用地)及面积在1公顷以上的单个建设项目等,由市国土资源部门进行用地预审。市国土资源部门主要负责对使用市级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的圈外单独选址项目和由市级立项的圈内项目进行用地预审,其中使用新增建设用地指标5亩以下的圈外单独选址项目和1公顷以下的圈内建设项目,市国土资源部门可委托县市国土资源部门受理,组织实地踏勘和论证,并提出初审意见。

(五)严格土地供应政策和定额指标管理。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对限制类项目控制供地数量,禁止类项目一律停止供地。依据建设项目用地定额指标、工业项目用地控制指标和单位面积投资强度等因素,综合核定建设项目用地规模。对超标准用地的,一律依法核减;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一律不予通过预审。实行“绿色审批”,严禁高耗能、高排放、淘汰类等项目通过预审,重点支持低耗能、低排放、鼓励类工业项目用地。严禁建设脱离实际需要的宽马路、大广场和绿化带,严格控制行政机关办公楼用地标准,停止别墅类房地产开发、高尔夫球场项目以及行政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新建培训中心项目的土地供应。严格控制大户型商品住房供地,严禁改变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用地的土地用途或性质。

(六)加强节约集约用地的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把节约集约用地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层层签订《土地管理目标责任书》,把节约集约用地考核纳入县市区政府绩效评估体系,与领导干部年度考核挂钩,严格兑现考核奖惩。

三、强化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管理

(七)实行分级管理制度。根据省下达的年度土地利用计划,由市国土资源部门拟订计划指标分解方案,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在省下达的年度计划总量中,根据当年全市用地需求情况,合理安排市预留统筹计划指标和切块下达计划指标。市预留统筹计划指标主要用于市级以上城市基础设施、省市重点工程、重点产业项目、省级产业园区、保障性安居工程、民生工程等建设项目用地;切块下达计划指标根据上年度经济发展形势、节约集约用地水平和土地利用计划指标执行考核情况以及本年度的建设用地需求预测分解下达给县市区,主要用于保障当地基础设施、民生保障、工矿企业及文教卫等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项目用地。

土地用地规划范文第3篇

1.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

在新一轮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时,要把确保耕地总量基本稳定、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作为规划修编的前提。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对于经批准占用耕地的非农建设也要压缩其建设用地规模,并且与开发复垦挂钩,实行占一补一原则,由占用耕地单位负责开垦与所占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没有条件开垦的,也要缴纳相关税费,专项用于耕地整理,开发补充耕地。对于划入基本农田的粮、棉、油生产基地、有良好水利与水土保持设施的耕地、正在实施改造的中低产田,在农地转用审批和土地征收等方面要继续实行严格管理。在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在落实基本农田保护任务,明确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地块的前提下,可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实施,划定基本农田整备区,加大土地综合整治资金投入,引导建设用地等其他土地逐步退出基本农田整备区,将零点分散的基本农田集中布局,形成集中连片的高标准粮、棉、油生产基地。

2.严格控制非农建设用地扩张

目前,农村居民点建设普遍缺乏规划,布局杂乱松散,要逐渐对村庄进行规划治理,规划期内各村均不能再扩展居民点用地。要充分利用村内闲散地和旧宅基地,消灭空心村,挖掘内部潜力,提高居民点的集中利用程度,鼓励农民建楼房,充分利用低丘缓坡和荒地,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积极推进农村建设用地布局调整,逐步撤并小型村、整理空心村、缩减自然村、搬迁偏远村,进一步优化村庄布局。要加强农村环境建设,农村环境治理涉及大量的宅基地、基础设施用地、公益服务设施用地等,要充分挖掘现有的土地潜力,合理规划。为适应新农村建设要求,在乡级规划修编时,通过农村居民点增减自求平衡,为新农村住宅建设、农村产业发展、农村中小学建设,农村卫生院建设留足空间。对于独立工矿,要优先保障省和国家批准的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而且布局要相对集中,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达到节约用地的目的。工矿用地内部布局要紧凑,集约利用土地,对土地特别是耕地具有破坏性的工矿企业,如砖瓦窑,要限制其发展。由各种原因形成的工矿废弃地,原用地单位或个人要负责复耕。

3.加强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编制

耕地数量的增加和耕地质量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能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活水平。因此在新一轮乡镇土地利用规划修编时,要进一步编好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更好地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土地利用要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次生盐渍化为前提,要因地制宜。在一定耕地数量的基础上,通过耕地质量和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逐步提高耕地产出能力,这才是完整意义上的耕地保护。土地开发整理要本着确保耕地占补平衡的条件下,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并正确处理好开发整理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主要通过退耕还林、还水、还草和盐碱地、沙地的综合开发治理、改造中低产田,有效地增加耕地面积和改善土地生态环境,提高耕地质量和集约化利用程度;大力进行农村居民点整理及对塌陷、挖损、压占废弃土地的复垦以及对沟、渠、路、坎进行综合整理,增加有效土地利用面积;通过规整农田灌溉系统,发展节水灌溉农业,改良土壤,提高土、水、肥的综合利用效率;通过平田整地、归并零星地块,促进土地集中程度和规模经营;通过改善农业基础设施,为农业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创造条件。

4.做好重点项目用地布局

土地用地规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地域性认同;土地利用规划模式;公共参与人际关系;反思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1(b)-0075-02

在全面推进城镇化建设步伐、打造现代化城市的过程中,土地利用的原有格局因此而被改变,人们所居住的环境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在此背景下,对于区域下所居住的人群而言,其自身对地方的认同感也逐渐发生了变化,由此可以看出,土地利用在此过程中改变了人地关系。而对于土地利用规划工作的开展而言,则就需要基于地域性认同理论下,从社会建构主义角度出发,以实现对人地关系的深化研究,进而基于这一关系来实现土地利用规划模式的搭建,为当前该项工作的开展提供新的方法与出路。

1相关理论概述

1.1社会建构论

该理论的核心思想则是指人类自身在人类社会中进行实践创造与维持社会现实,认为人类对社会的认识是处于动态变化状态下的,而在社会互动过程中,人们在不断认识与发现中实现对现实世界的建构。而在人们建构世界的过程中,也促使人本身具备了价值,同时也呈现出了相应的目的性,进而实现对自我的社会性建构。基于该理论下,所强调的是要立足于社会这一宏观角度下,实现对人、人类社会以及人与社会间所存在关系的认识。地域则是在社会建构过程中随之形成的,且基于人地交互来构建出该地域内的人对这一地域的认同,而这一认同中渗透出了这一地域人的认知、价值观以及目的性等,也是借助人地交互来构建自身的认同。而地域性认同最为突出的特征便是隶属于动态变化过程,并且呈现出了竞争性、背景性等特点。

1.2地域性认同理论

基于该理论下,其对人地关系整合主要体现在地域性认同内涵本身具备双重性,同时,在构成元素的主观与客观上具有包容性。具体而言,所谓的内涵具有双重性指的是:地方的地域性认同以及人的地域性认同而地域性与地域意识间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构成元素的主客观包容性,指的是在研究地区的地域性认同以及居民的地域性认同过程中,都要将外部客观因素与内部的主观进行综合考虑,其中的外部客观因素指的是对居民的外表以及行为等因素进行观察与分析,而内部主观因素主要是从主观情感联系等进行分析。

2基于地域认同的土地利用规划模式的反思

2.1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土地利用规划模式

关于土地利用规划模式,其可具体细化为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两种模式。其中的自上而下多表现在封闭式利用规划层面。这种规划模式下,规划者通常忽视对民众需求的具体考虑,更侧重于从自身意愿假设角度出发,认为自身的理论经验观念与民众意见相比,具有明显的科学性特征。尽管较多学者在研究中提出将“弹性”引入实际规化工作中,尽可能使规划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得以解决,但所取得成效仍微乎其微。以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为例,较多规划决策者多认为自身的规划决策能够为公众创造良好环境,但有抵制行为存在时,会将这些行为动机界定在“自私自利”层面,更注重对反对者意见进行削弱。由此可见,这种“自上而下”模式,极大程度上造成规划者、群众之间决裂,应采取相应的完善策略。而对于“自下而上”模式,其又可被叫作公开式规划,主要强调规划过程中有民众参与其中,可使政府得到群众更多的支持。但这种方式应用下也存在一定弊端,如耗时过长、规划过程繁缛等,所以如何保证规划决策与群众意见相协调,成为现行土地规划工作中需考虑的主要问题。

2.2地域性认同效应

地域性认同,对于土地合理利用规划可起到突出的作用。较多区域在土地利用规划过程中,往往忽视地域形态、社会空间意识等内容,最终提出的空间规划方案很难得到群众认可,究其原因在于忽视地域性认同机理。需注意的是,在地域环境下,不同社会群体由于在动机、态度与知识结构上不同,所以其对地域的感知也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实际进行土地利用规划中,完全可将地域性认同作为有效管理策略,可使区域群众积极性得以调动,这样在区域中有地域性意识存在下,能够将更多资源如劳动力、投资商吸引其中,而缺少地域性认同,将面临资源外流问题。

2.3基于土地认同的土地利用规划模式

在土地认同机理引导下,具体规划利用土地中,可考虑采取三方面的措施。第一,将自下而上、自上而下模式进行结合。这种模式下强调在合理规划政策指导下,鼓励群众参与其中,可通过对群众意见的收集与分析,在此基础上与政策内容相结合,同时注意做到与统筹城乡发展要求相适应,以此提升土地规划利用有效性。第二,多重空间尺度。其强调以地域性认同理论为指导,结合所有社会主体地域性认同,包括个体、社会组织、用地单位以及政府等,有利于统筹土地利用。第三,结合过程与质量。规划过程中可考虑在具体的编制、论证与实施等方面进行强化,且保证最终的规划结果能够兼顾各方利益,满足规划长效实施要求。

3结语

综上,基于地域认同理论下,对土地利用规划工作而言,则能够借助这一理论基础,通过对自上而下以及自下而上土地利用模式的分析与反思,结合地域性认同效应来实现基于该理论下土地利用规划模式的创新搭建。通过这一全新方法的运用,能够为该项工作的开展提供新方法,基于人地关系角度下对土地利用规划工作来实现科学开展,以确保在进一步提升该项工作质量的基础上,为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率、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以促进城市化建设发展步伐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彭建超,钱畅,吴群.基于地域性认同的土地利用规划模式反思[J].人文地理,2015(2):134-140.

[2]彭建超.土地利用的地域性认同研究:理论与方法[D].南京农业大学,2011.

[3]欧海若.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理论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4.

土地用地规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轨道交通;城市交通;土地利用;协调发展

引 文

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导致城市机动化不断提高,城市的交通压力与交通需求不断增长,与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供应欠缺产生的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高度密集、城市土地高密度利用、集中开发等特征明显,许多大中城市的土地利用呈现出城市布局形态集中紧凑、土地利用高强度开发、土地利用综合多元化的显著特征;另一方面,机动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导致交通需求日益增大,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并与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形成日益突出的矛盾。世界城市发展经验证明,规划轨道交通(包括地铁、轻轨和市郊铁路等)是实现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最有效的手段。在规划规程中,我们要重视城市交通发展与城市土地开发利用之间的互动关系,探讨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交通系统的良性互动,以实现城市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1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的缘由

1.1有效缓解日益膨胀的公共交通运量需求

轨道交通具有运量大、速度快的优点;一般每小时单向运送能力在2至5万人左右,其封闭运行不受其他交通工具及行人的影响;乘客较为合理的在途时间为0.4-1小时,因此轨道交通的服务范围具有明显优势。

1.2全面适应现代技术与可持续发展需求

城市轨道交通既能满足城市现代化发展的实际需求,又能体现城市现代化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另外,城市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相比具有:人均能源消耗、人均占有交通用地最低;公共交通行为对环境的污染率最低;公众出行整体指标最佳;交通事故率最低等优点。

2轨道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协调发展思考

2.1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关系

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轨道交通规划隶属于城市交通规划,对城市定位的提升、对中心城区的凝聚、对城市发展方向的影响,都应当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全面考虑。从这个层面来讲,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应该与其他城市规划相互促进补充。在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过程中,既要重视轨道交通与城市发展的终极目标,更要注重轨道交通与城市开发之间的差异。(表1)

2.2轨道交通规划对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整体影响

2.2.1利用强度影响

密集的城市结构促进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完善的交通体系也带动周边城市的建设。例如,在法国里昂市政府曾在旧城的一侧开辟了一个新城区,相关部门在规划过程中让第一条地铁只在新区经过,于是新城区快速发展,旧城区逐渐萧条的局面很快出现了;当第二条地铁回归旧城区时,旧城区又恢复了往日的活力。这更加印证了城市交通,尤其是以轨道交通为代表的现代交通系统可以有效促进沿线带状土地的高密度开发,规划部门在拟定轨道交通方案时要综合考虑到该因素的影响。

2.2.2利用类型影响

按照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商业设施与住宅设施更容易向轨道交通沿线影响区域范围内高度聚拢,这也导致了城市轨道交通沿线的商业住宅等设施用地需求量日益增大。我们应当认识到,交通沿线区域的土地使用类型将按照市场规律发生改变,这会强化市中心的商贸服务职能,也会成为新城区形成与发展的强大动力。

2.2.3地区活力影响

城市的轨道交通活力首先导致城市土地可达性的改变,继而引起城市经济、文化、商业等活动的重新分布组合,改变城市的土地利用状况,最终影响到新一轮的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也决定了城市交通源、交通流、交通量及交通方式,客观决定了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结构。

3轨道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协调发展策略

3.1构建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的精明增长机制

3.1.1积极引导 TOD 的协调发展模式

TOD 本身的涵义是指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发展的模式,并在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发展的规划设计中,将以公共交通站点为中心,通过高密度(density)、多样性(diversity)、和谐的空间设计(design)等 3D 准则设计的公共交通站点一定区域内的地区,也就是 TOD 社区。TOD 模式强调较高的密度、土地的混合利用、良好的步行环境和高质量的公共交通服务,这种模式是公共交通与土地利用并重的一种协调性发展模式。

轨道交通是以公交导向的城市土地利用模式。我们应该优先发展这种高水平的公共交通,加快轨道交通设施建设,提升轨道交通可达性、便捷程度和服务水平;有针对性地进行线路开发和改造,重视轨道交通和地面公共交通系统的相互协调关系;重视各种换乘设施和交通枢纽的设计规划,逐步实现功能多样化、结构合理的快速、便捷、安全、舒适、低碳、和谐的轨道交通网络。同时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积极推动依赖轨道交通站点的多中心网络城市的发展形态,引导城市交通周边用地的合理开发。

3.1.2 轨道交通规划应兼顾提高土地混合利用程度原则

在土地开发利用方面,精明增长理论强调不同土地使用功能的混合利用,保护开放空间、田园土地和生态敏感地区。在城市内部,它强调在已建成的邻里社区填充式开发或再开发,提高混合利用的设计特征,在郊区它提倡一种中等密度、混合利用的利用方式。在轨道交通规划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考虑其对土地利用的影响,重视中心区边缘城区以及各个组团内部土地的混合开发,依托轨道交通的职能定位,力争使土地利用达到一定的混合程度,既能减少有限道路的交通压力,缓解交通拥挤问题,又可实现“高可达通需求”的土地利用格局。最终实现科学合理的交通规划与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互利共赢的效果。

3.2加强城市交通建设与土地利用规划的综合协调规划

城市土地利用与轨道交通应该紧密结合,加强反馈,在不断调整过程中寻求土地效用和轨道交通体系的整体最优,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与轨道交通规划之间亦应该形成这种紧密结合相互反馈寻优的关系。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协调发展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能够避免一些错误决策的发生,更合理的引导城市空间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促进区域交通协调发展,支持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建立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与轨道交通规划体系的互动反馈机制,及时的调整城市用地规划与轨道交通规划之间不协调的环节,促进用地规划与轨道交通规划相互协调发展。

4结束语

土地利用规划就是在合理利用的基础上,根据土地开发利用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历史基础和现状特点、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等对各类用地结构与布局进行调整或配置的长期计划。其关键在于尊重发展需求,合理配置资源。轨道交通作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提高城市效能、合理配置城市资源和改善城市交通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在世界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十分普及,在我国也越来越被大中城市关注和利用。在规划过程中,我们要综合论证全面考虑,结合其对土地利用规划的整体影响,统筹规划,协调发展,为城市现代化建设和良性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秦云,董不灵,俞明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与城市空间综合开发利用的思考.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6(3):9一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