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命临终关怀

生命临终关怀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命临终关怀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生命临终关怀范文第1篇

2005年6月9日,天津市东丽区法院开庭审理了一起特殊的案件。当天上午10点,庭审现场座无虚席,身患绝症、正躺在医院病床上的原告张晓丹没能到庭,她委托律师请求法院判被告即她的丈夫刘朝刚履行自己的法定义务,完成对她生命最后日子的关爱。

身患绝症:

冷战中的妻子听到死神的脚步声

2003年12月初的一天,时年37岁的天津妇女张晓丹突然感到浑身乏力、恶心厌食,随后又出现了呕吐、发热、腹泻,没过几天人就瘦了一大圈。

12月9日,张晓丹来到天津市第三医院做检查,结果让她大吃一惊:晚期胆管癌!

医生告诉她,胆管癌是一种发生于左右肝管至胆总管下端的肝外胆管癌症。因为该病初期症状不明显,不容易被发现,等到查出病来的时候大都已经到了晚期。正因为错失了最佳的治疗时机,所以,晚期胆管癌患者存活期都很短。

得知自己已经病入膏肓,张晓丹心头一震,突如其来的恐惧感让她浑身颤抖。她眼巴巴地望着医生:“这病就没法治了吗?”

医生说:“对于早期的胆管癌,可以通过手术切除肿瘤来得到根治。而晚期患者却不行,只能采用姑息性小手术,以达到延缓生命的目的。”

张晓丹忐忑不安地问:“晚期患者一般还能活多久?”

医生如实相告:“每个患者的情况都不一样,一般只能再活几个月,最多不超过3年。”

听完医生的这番话,张晓丹仿佛接到了“死亡判决书”,聆听到了死神的脚步声。恐惧感再次漫上她的心头。

张晓丹跌跌撞撞地回到家里,一头扑到床上嚎啕大哭起来:“老天爷呀,你怎么让我受到这样的双重惩罚!”

1966年4月,张晓丹出生在天津市一个普通市民家庭。1987年1月,在菜市场做小生意的她与在同一市场里经营水产品的个体户刘朝刚结婚。当年7月,女儿因早产两个月,体质十分虚弱。休完产假后,张晓丹便干脆回家专心照料女儿。这样,刘朝刚独自在外面做生意,张晓丹一心在家操持家务、抚养女儿,那时,两人的日子虽然并不富裕,却十分开心。

转眼到了1993年10月,刘朝刚租下两个冷库搞起了水产品批发,生意越来越红火。至1995年,他已成为家财数百万的水产富商,并购买了一辆高档轿车。

经济上富裕了,感情却出了问题。1996年春节刚过,由于性格不合等方面的原因,两人悄悄办理了离婚手续。然而在当年11月底,为了不让女儿失去父爱,在刘朝刚的要求下,两人又办理了复婚手续。

按理说,破镜重圆之后,夫妻双方都应该吸取以前的教训,珍惜眼前的幸福,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复婚后不久,刘朝刚便开始与几个朋友经常结伴外出吃喝玩乐,并逐渐发展成夜不归宿。一些关于丈夫在外面寻花问柳的传闻,也越来越多地灌进张晓丹的耳朵里。刚开始,刘朝刚还分辩说这都是生意上的逢场作戏,当不得真。到后来,刘朝刚被逼急了,反倒显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这有什么大不了的,哪个成功商人外面没几个相好的女人?”

张晓丹曾经多次想与丈夫谈一谈,但每次都是话不投机半句多。两口子都觉得无法再与对方沟通,于是,夫妻俩开始了“冷战”,虽然继续在一个屋檐下生活,却很少搭腔,形同陌路。

令人窒息、冷漠无情的夫妻关系让张晓丹重新想到了离婚。但是,她很担心再次离婚被人笑话,也不想让女儿失去一个完整的家。因此,她只好默默地忍受着,继续与丈夫在婚姻围城里冷战。

屋漏偏遇连阴雨。在婚姻再次亮起红灯之时,谁知道新的不幸又降临到张晓丹的头上,怎不令她心如刀绞。

痛哭之后,伤心欲绝的张晓丹故意将病情诊断书放到桌子上最显眼的地方,以便让丈夫能看得到。当天深夜,刘朝刚回家看到了诊断书,开始他并没有吱声,过了好一会儿才问妻子:“你这病要不要紧?”

张晓丹本不想把自己的实情告诉刘朝刚,但她想来想去,认为他毕竟是自己的丈夫,所以最后还是如实地将医生的话告诉了他。

张晓丹满以为丈夫会着急,没想到他听后并没有太大的反应,只是轻描淡写地说:“有病就去治吧。”说完,一句安慰的话都没有,就自顾自地看电视去了。

看到丈夫一副事不关己的冷漠样子,张晓丹的心如同坠入了冰窟窿……

郎心似铁:

病危妻子难觅丈夫身影

2003年12月16日,张晓丹住进了天津市第三医院。

当天,刘朝刚在为她办理入院手续时支付了1万多元钱。他安顿妻子住进病房后,就以生意忙为借口离开了医院。望着丈夫匆匆离去的背影,张晓丹心里很不是滋味。

12月19日,张晓丹第一次动手术。手术前,需要患者家属签字。张晓丹打电话给刘朝刚后,他才赶到了医院。

手术之后,张晓丹的姐姐张惠琴等亲友都来医院探望她。亲友们走后,刘朝刚耐着性子在病房里照料了妻子两天。

第3天早上8点钟不到,刘朝刚的手机就响了。通完话之后,他对妻子说道:“你看,我确实是太忙了,生意上走不开呀。能不能要你姐姐来照看你几天?”

此时此刻,张晓丹刚动完手术不久,还躺在病床上输液,她是多么希望他能留下来照料自己呀,毕竟,他还是自己的丈夫!可是,看到他心神不宁的样子,她还是非常体谅他,便轻声说道:“你去忙你的吧!”当即,刘朝刚给张晓丹的姐姐张惠琴打电话,请她来照看一下妹妹住院。不一会儿,张惠琴便赶到了病房。刘朝刚简单交代几句后就走了。等他走后,张惠琴不满地说:“朝刚就这么忙呀,在你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却溜之大吉!”

张晓丹一脸苦笑:“他生意上的事太多了,就让他去吧。”

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刘朝刚还是以生意忙为借口,隔一两天才来探望妻子一次。来后也很少说些安慰、关心的话。2004年2月底的一天,病情有所好转的张晓丹正躺在病床上和姐姐闲聊,几天不见的刘朝刚却突然来到病房,他当着张惠琴的面将一叠票据放到了妻子的病床上。

“你这是什么意思?”张晓丹不清楚丈夫为何要这样做。

“没什么意思,这是为你花的钱,14万多元,先让你心里有个数。”

那一刹那,张晓丹眼泪一下涌了出来:“我是不是不该花家里的钱?那些钱难道只是你的?”“不是我的难道是你的?你别忘了,我挣的每一分钱都是我一个人拼来的。”

张晓丹似乎明白了丈夫想要表达的意思。她摇了摇头,气愤地说:“钱!钱!你完全是钻到钱眼里面去了,什么都不顾!”

刘朝刚见有姨姐在一旁,不便争辩,只得收起票据,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医院……

3天之后,张晓丹见病情得到了控制,便办理了出院手续回家静养。

回家后,张晓丹并没有得到安宁。以前很少和她说话的丈夫现在却时常主动找她讲话,总是说现在生意不好做,赚不到钱,有时还要亏本。听来听去,她终于听明白了:丈夫是在向她吐苦水、叫穷,怕她花更多的钱去治病。

2004年3月的一天晚上,刘朝刚又开始向张晓丹叫穷。张晓丹实在是忍无可忍,愤怒地说:“是你的钱重要,还是我的命重要!”

刘朝刚却冷冷地说:“你的病反正是治不好的,何必把钱往水里丢!”

听到这么绝情的话从丈夫嘴里脱口而出,张晓丹的脸都气白了,怒吼道:“你这是巴不得我早点死呀!你给我滚出去!”

她边说边伸手去推他,刘朝刚则用手一挡,手指不小心把张晓丹的脸上划了几道口子,顿时,她脸上鲜血直流……

这件事之后,刘朝刚拿给妻子张晓丹治病的钱越来越少了。平时,家里都是丈夫掌管经济大权,张晓丹很少留私房钱,在这种情况下,她只好减少药量,有时甚至不吃药。由于无法按照医生嘱咐正常服药,无法准时复查诊治病情,张晓丹的病情日益恶化。

2005年4月中旬的一天,张晓丹突然大量吐血,惊恐万分的她连忙打电话给姐姐张惠琴。在姐姐的护送下,张晓丹再次住进了天津市第三医院。医生给她下达了病危通知书,并说如果不第二次动手术,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张惠琴将这一情况打电话告诉给妹夫刘朝刚,要他送钱到医院来给妻子治病。刘朝刚却在电话中说:“哎呀,我这几天正为生意上资金周转不灵发愁呢。还是由你们亲戚帮忙垫点钱吧。”说完,他就将手机关掉了。

张惠琴又气又急。为了让妹妹能得到及时治疗,经济本不宽裕的张惠琴不得不东拼西凑垫付了绝大部分费用。

第二次手术之后,身体虚弱的张晓丹一连两天昏迷在医院里,而丈夫却不见踪影。张惠琴给刘朝刚打电话让他来医院,均遭到拒绝。

术后第3天,张晓丹终于苏醒过来。看到眼前只有亲友而没有丈夫的面孔,她的心顿时凉了一半。此后一连数日,丈夫还是没有来探望张晓丹。

张晓丹早已习惯了丈夫的冷漠,可没有想到一件小事却深深地刺激了她,让她感到无比心寒。

原来,病房里近日住进了一个女病友。她与张晓丹年龄相仿,也患的是胆管癌。这位病友动手术之后,她的丈夫日夜守护在她身旁,精心地照料着妻子,为她端水送药、洗衣梳头,亲手煲好了汤后又一口一口地喂给她喝……

看着女病友幸福的神情,想起自己那冷酷的丈夫,霎时,她的两行热泪滚滚而下……

求助法律:

让丈夫用真爱陪伴我最后的日子

到了2005年5月中旬,张晓丹已经又住院一个月了,丈夫刘朝刚不仅不管不顾,更不为妻子支付医药费。她的所有住院费用都是由亲友们垫付的。

5月下旬,张晓丹的病情再次发作。原来,由于胆管癌早已进入晚期,尽管她动了两次手术,也只能治标却不能治本。为此,医生说时刻都会有生命危险,并预言其生命的续存期将不会超过一年。

张晓丹心里清楚:从今以后,自己的生命进入了倒计时!

正值英年的张晓丹自然对生命充满无比的眷恋。她舍不得离开生她养她的白发双亲,舍不得离开血浓于水的同胞姐妹,更舍不得离开已长得亭亭玉立、鲜花一般美丽的女儿!然而,当她悟到命运不可逆转的时候,她只能无奈地去接受这一切。

只是,在生命之火即将熄灭的时刻,她有太多的遗憾,更有一些期盼――一日夫妻百日恩,作为一个生命垂危的妻子,她是多么期盼丈夫能温柔地呵护她,能用真爱陪她走完这人生的最后一程呀!

后来,随着有生之日的日益减少,张晓丹的这种想法越来越强烈。

在丈夫依然不管不顾的情况下,2005年5月28日,病情稍稍有点好转的张晓丹请姐姐给天津击水律师事务所打去了求助电话,想通过法律手段要求丈夫在支付相关医疗费用的同时,对她进行临终关怀

夫妻之间要求对方给予临终关怀,这在国内来讲可是第一例。击水律师事务所对此高度重视,对张晓丹的遭遇深表同情,也理解她急于求助的心情,因此决定尽全力为她提供法律援助。经过一番充分准备,该所指派富有经验的闫西广律师作为律师,向天津市东丽区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2005年6月9日,东丽区法院开庭审理了这起特殊的案件。

法庭上,由于病重不能到庭,张晓丹通过闫律师请求法院判决丈夫刘朝刚给付扶养费1.5万元、治疗费用5万元。在诉讼请求的最后,张晓丹还追加了一个特殊的请求:考虑到本人生命时日不多,要求丈夫刘朝刚履行法定义务,对本人进行临终关怀,直至生命终结!闫律师转述张晓丹的话说:“我的诉讼目的很明确,我不怕死,但一定要有尊严地死去。要让刘朝刚在临终前照顾我,尽到丈夫的扶养义务。”

闫律师陈述完毕之后,被告刘朝刚立即起身反驳:“我并不是不给她花钱,自从她生病我花了20多万元,但我花钱要花得心里明白,总不能像个无底洞一样。”

闫律师说道:“作为丈夫,你不应该出钱为妻子治病吗?她是病人,难道你不想让她安心地多活些日子吗?如果走的话,也要让她不留遗憾,安心地离去。”

2005年6月10日,法庭在多次调解后做出如下判决:一、被告刘朝刚给付原告扶养费5万元。二、今后再发生的治疗费用由被告负担。三、案件受理费50元,其他诉讼费200元,合计250元由被告负担。判决下达后,事情并没有结束,因为在原告的诉讼请求中,最关键的一条是“请求被告履行临终关怀义务”。这是一起在国内没有先例的诉讼,即使是经验丰富的法官们也感到棘手。在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后,法官决定让刘朝刚写一份书面承诺。在法官的耐心调解之下,刘朝刚郑重写下了如下承诺:“在今后的日子里尽到一个丈夫的责任,给予妻子照顾和关怀,严格履行调节书的内容。”法官将它作为附件附在判决书后面。为什么没有将“临终关怀”的有关条款直接写入判决书,而是采用书面承诺的形式作为附件附在判决书后面呢?

为此,记者咨询了该案的主审法官于振中。于法官对此解释说,对原告的临终关怀请求,法院基本上采取了支持的态度。但是,这个临终关怀究竟是多长的期限?如果被告拒不执行怎么办?经过再三斟酌,法官们认为将上述请求体现在判决书中,有欠妥当。因为这个请求难以强制执行,只能依靠个人自觉遵守。但是,为了依法维护原告合法权益,保障其在国内具有开创性的诉讼请求,也体现法院的人文关怀,法官积极寻求了其他途径,并最终要求被告另行写下“临终关怀承诺书”,一并附在原告的判决书中。作为国内首例“临终关怀诉讼”,这样的做法在司法实践中无疑是一个重大突破。

每个人都有生老病死,病人的尊严也是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临终关怀强调病人和其家属情感的、心理的、社会的、经济的和精神的需要。临终关怀权虽然不是法律上的概念,但却又不失为一项人权,它脱胎于《婚姻法》中夫妻之间的相互扶助义务。夫妻是生活中的伴侣,双方在经济生活中应互相帮助,互相供养。特别是在一方病残等情况下,有扶养能力的一方更应主动承担扶助和供养的义务。

闫律师进一步解释道,夫妻之间的扶养义务是有条件的,它以一方有能力扶养和另一方需要扶养为限。夫妻间的扶养义务是基于夫妻双方婚姻的效力而产生的,其目的在于保障夫妻间共同生活的维持,是婚姻关系的必然要求。夫妻间的互相扶养既是义务,又是权利。夫妻都有扶养对方的义务,也都有接受和要求对方扶养的权利。夫妻相互扶养的义务具有法律的强制性。其扶养义务不能免除,而是必须履行。

生命临终关怀范文第2篇

临终关怀(hispice care)是指由社会各层次(护士、医生、社会工作者、志愿者以及政府和慈善团体人士等人员)组成的团队向临终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的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在内的一种全面性支持和照料。临终关怀护理是对那些已不能治愈的病人在生命即将结束时所实施的一种积极的身心整体护理。其护理目的是以整个人为对象,提供精心照料,解除躯体痛苦,缓解对死亡的恐惧,维护其做人的尊严,提高其尚存生命质量,并给予家属心理关怀、最终使逝者死而无憾,生者问心无愧。

1 临终护理的发展

临终关怀组织是桑得斯博士1967年在伦敦首创的“圣克斯多弗临终机构”。1988年天津医学院建立了我国大陆第一所临终关怀研究机构,随后在上海、北京、西安、沈阳等地相继展开,1992在北京成立我国第一所民办临终关怀医院――松堂医院。1998年由香港著名企业家李嘉诚先生捐资在汕头大学医学院建立了临终关怀医院,开始了国内临终医疗服务。从2001年开始,李先生又每年捐资2000万元给国内20家重点医院,创立了临终关怀病房。据资料报道,至2003年3月,全国接受临终医疗服务的病例已超过了800例。为关爱生命,造福社会,启迪人类爱心,促进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 临终关怀的困惑

临终关怀措施很难在短期内见到效果。在我国,由于受传统观念中生命神圣论、死亡观的影响,死亡一直是人们忌讳谈论的问题。对死亡和濒死持否认、不接受的态度。从崔以泰等对大陆居民调查中也进一步证实,因人们对死亡有很高的排斥性,人们基于心理的防卫系统,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对他人的死亡表现出漠然的忽视。不少人误将临终关怀认为是“安乐死”,所以临终关怀在国人中难以推行。

3 影响临床开展临终关怀护理的因素

3.1 传统死亡观的影响

“生死荣衰”是中国传统的社会习俗,人们用逃避的心理,非理性地对待生命的终结。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人认为死亡是不幸和恐惧的,对死亡始终采取躲避的负面态度,甚至忌讳谈论死亡。一些医护人员也受此传统观的影响,也忌讳谈论死亡,对临终关怀的哲理原则知之甚少,甚至有对临终关怀产生错误的理解。在对我国三甲医院护理的调查中发现,64.7%的调查对象表示从没听说多姑息护理这个概念,更不了解临终关怀的哲理与原则。试想,医护人员本身就没有树立正确的死亡观,对临终关怀护理的理念知之甚少,又何谈对临终者、国人提供死亡教育,给以精神抚慰,实施全方位、高质量的临终关怀护理呢。

3.2 传统孝道观的影响

“百善孝为先”传统的孝道观早已深深融入了中国人的价值观中,使国人对临终关怀尚没有做好足够的心理和情感上的准备。他们在情感上无法接受临终关怀,在现实中排斥临终关怀。在现实生活中,如子女想对亲人进行临终关怀,他们通常将要承受来自两方面的压力,一是来自于自己内心世界的自我良心谴责;二是来自于社会的评价,比如“久病床前无孝子”、“养儿防老”等。因此,国人普遍认为:父母临终时子女只要守在老人身边就是孝道,反之则视为不孝,不愿将老人送到专门的医疗机构接受临终关怀服务;不惜一切代价地延长患者的生命是为孝道,这往往忽略了患者的意愿,造成患者的身心痛苦。实际上,临终关怀的原则是“不以延长生命为唯一目的,而以减轻临终患者的身心痛苦和提高生活质量为宗旨。从这个意义上说,尊重、满足临终患者的个体需求才是真正的孝道。

3.3 传统生命观的影响

临终关怀、尊重死亡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不加速也不延迟死亡。重视生命的质量必然就要放弃一些无效的救治,这与传统的护理观存在差异。传统的护理观轻视临终关怀,认为放弃一些治疗是对患者的不负责,而过分期望和过度给予根治性治疗。在很多人的观念中,只有治疗才是负责任的表现。

4 发展临终关怀事业需树立正确的临终关怀理念

尽管临终关怀护理在我国刚刚起步不久,发展较为缓慢,存在许多因素的制约,但它是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这些影响我国临终关怀发展的伦理因素,引导国人及医护人员树立正确的临终关怀理念。

4.1 加强正确的生死观教育

在死亡观教育中,引导人们正确看待死亡,并理性接受死亡,取代迷信、愚昧、落后的观念,使人们认识到生命结束是一种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学会坦然的面对、接纳死亡;使人们认识到一个人的寿命长短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如何珍惜现有的生命质量,生活的更加健康、快乐,对社会更有价值。对于开展临终关怀护理的护理人员来说,更要树立正确的死亡观,需要开展死亡知识毕业后教育,纳入医学继续教育范畴,并进行死亡知识的定期培训、考核与资格认定,以保证临终关怀在实践中有效推行。

4.2 要树立现代的医疗观

医学一直以来就被人们认为是救人性命的,医护人员的根本职责就是救死扶伤。人们也一直信奉哪怕已经没有生存的希望,也要尽100% 的抢救及治疗。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且不说是对医疗资源的过度浪费外,一旦医护人员做出对病人放弃治疗、终止治疗的决定,反而会被家属所不容,会被传统生命观推崇的医德原则“审判”,面临道德及社会的谴责。

4.3 明确护理人员在临终关怀护理中的主导地位

对于医护人员来说,服务的对象是濒临死亡的患者,进行临终关怀的护理人员角色较为复杂,他们主要为照护者、健康教育者、心理疏导者、丧葬咨询者等,因此护理人员要具备娴熟的护理操作能力、广博的知识、高度的职业道德、正确的死亡观、现代医疗观,明确自己在临终关怀护理过程中的重要性及主导地位,才能更好地为临终患者服务。

4.4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临终关怀伦理观

临终关怀具有很强的文化和伦理特色,不同的文化、伦理观对临终关怀产生不同的认知、解释和关怀模式。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千差万别,但是一些较为成熟的临终关怀理念和服务内容值得我们借鉴。在西方发达国家,对于丧亲的家属会有专业的团队,包括医生、护士、神职人员、社会工作者等为其提供居丧服务,服务内容包括协助家属处理后事、心灵抚慰与疏导等。

参考文献

[1] 吴清爱.临终关怀护理发展的探索[J].大众科技,2010(2).

[2] 周玲君, 赵继军. 癌症儿童的临终关怀[J]. 现代护理,2006,12(1):93.

[3] 孙慕义.弃治疗与生命质量[J].医学与哲学, 2000,6(21):1-3.

[4] 焦蝶英,崔以泰.我国临终关怀的实践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1993,25(2):70.

[5] 映兰,欧阳玉燕.我国的临终关怀模式探讨[M].现代护理,2002, 8(11).

[6] 卢人玉,龚爱珍,肖清秋.宁养院临终关怀工作及护士素质要求[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11):215.

[7] 杨建兵.在我国推行临终关怀的必要性及其护理伦理原理[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1(6).

[8] 黄艳琼.OREM自力学说在临终关怀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00,2:27.

生命临终关怀范文第3篇

施教授概括地告诉我们,从上海地区来看,癌症患者数量与临终关怀的需求量呈正比。《2013年上海市主要卫生计生统计数据》显示,上海市现患肿瘤患者人数为24.25万人,全年死于恶性肿瘤数为3.76万人,平均每天死于肿瘤数为105人。此外,上海是一座迅速老龄化的城市,2013年60岁以上老人的死亡数为10.87万,其中80岁以上高领老年人死亡数为5.73万人,据此推算本市高龄老衰临终者约为4.6万人。以2013年的数据测算,上海的恶性肿瘤患者和高龄老衰临终者年终关怀需要量达到8.36万人。

2014年4月,施老师带领他的团队对2012―2013上海市舒缓疗护(临终关怀)试点机构进行了初步调研。目前,本市晚期恶性肿瘤临终关怀住院床位的实际供给为234张,2013年恶性肿瘤死亡人数3.76万人,按平均住院29天来计算,社区临终关怀床需求1275张,相对于床位需求,供需缺口约1041张。2013年高龄老衰临终者4.6万人,按平均住院72.78天,老衰临终关怀床位需求636张,目前实际用于高龄老衰临终关怀床位16张,供需缺口约620张。上海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随着老龄化和疾病谱的改变,百姓对临终关怀的关注度不断增强,社会对临终关怀的需求量不断增长,上海应当也必须开展好临终关怀服务。

“临终关怀”在关怀什么?

临终关怀是对生命末期患者进行全人(身、心、灵)、全家、全队、全程、全社区的关怀照顾。根据联合国卫生组织的22字方针,即通过应用“早期识别、积极评估、控制疼痛和治疗其他痛苦”症状的适宜技术,改善临终患者生命质量,维护患者尊严,缓解家属痛苦,促进社会和谐。临终关怀更多的是对病人心理上的关怀,是对人的关怀而不是对病情。一般来说,疾病分为可逆的、可治愈的与不可逆的、不可治愈的,这些往往都是在生理层面,而临终关怀是对病人心理上,精神上、心灵上的支持,为病人提供温暖的医疗环境,帮助病人完成人生的最后旅途,并给予家属关怀和安抚。

联合国提出“享有临终关怀服务是人的一项基本权利”,被视为国家和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所有194个成员国都做出承诺:把临终关怀服务列为自己国家卫生系统中的重要工作。目前,我国临终关怀尚处于起步阶段,提供临终关怀服务的主要以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为主,而全国开展临终关怀的医疗机构、养老机构仅有150家,容量极其有限。上海地区的“临终关怀”始于1988年10月,从南汇县老年医院的最早探索,到闸北区临汾街道医院的4张临床关怀床位,到2012年率全国之先把18个试点单位开设舒缓疗护服务列为市政府实事项目,再到2014年上海市政府实事项目新增1000张床位,逐步形成了网络体系,说明临终关怀服务体系建设在上海正稳步前行。

施教授为我们耐心的讲解到,一个人在临近生命尾声的80-90天里(一个人的临终期一般为10-14天,有时候可以短到24小时),人存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变化,在这一阶段,医生护士人员的目标应当从“帮助病人恢复健康”转向为他们“减轻痛苦”。在最后的日子里,病人常常得被动地接受这样的“待遇”:一是过度治疗,有些病人甚至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仍在接受创伤性治疗;另一个是治疗不足。这两种情况,使病人受到的痛苦和不适直到死亡也没有得到解脱。最好的情况是,在对病人身体给予照顾的同时一定要顾及到精神上的抚慰。

临终病人常处于脱水状态,吞咽出现困难,周围循环的血液量锐减,导致病人末梢神经接触不到,所以病人的皮肤摸上去凉凉的,很多家属都会觉得病人很冷,需要加盖被子。实际上是相反的,即使只给他们的手脚盖上薄薄的一层,绝大多数临终病人都会觉得太重。正确的做法是:打开窗户和风扇,给病床周围留出足够的空间。另外,使用麻醉剂帮助病人减轻喘气困难。再比如,当吞咽困难使病人无法进食和饮水时,有些家属会想通过注射营养液,此时进行静脉输液虽然能解决病人的脱水问题,但同时给病人带来的是水肿的后果。

濒死的人在呼吸时还常常发出呜咽声或喉鸣声,医学上称为“死亡咆哮声”,不过病人并不一定有痛苦,此时可用一些止痛剂,使他能继续与家属交谈或安安静静地走向死亡。听觉是最后消失的感觉,所以不想让病人听到的话即便在最后也不该随便说出口,更不要在病人床前哭天喊地,应该让病人平静安详地离开这个世界。

哪些人在从事临终关怀事业?

从对2013年上海市18家临终关怀项目试点机构临终关怀人力资源现状与问题进行的调查数据来看,上海市临终关怀的医护比例不够合理,平均为1:1.05,护理人员相对缺乏,这与世界卫生组织为中等水平国家制定的1:2有很大差距。同时,志愿者的参与也非常少,大量临终关怀的调查显示,仅有5.3%的关怀对象接受过志愿者帮助。从学历构成来看,我国医护人员总体素质不高,临终关怀科医护人员存在学历、职称较低的情况。专业护士少,人员数量明显不足,很多都是护工在做。在国外,从事临终关怀的护士一般都是高学历、高待遇。而调查数据显示,在上海,护理人员的工时费用计算结果为23元/小时,比现在家政钟点工的劳动报酬还要低,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护工人员的流动性较大。

我们希望,首先,能把临终关怀作为一门专业学科来建设。现在高校不设临终关怀专业,不是学科,卫技委也没有进行正规的职称培训考核。其次,能逐步建立并完善医务人员的继续教育,提高护工的工资待遇以稳定护工的队伍。最后,希望通过政府宣传及媒体,最大程度引起社会对临终关怀的关注,吸引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参与进来。我们这里临终关怀病房的一名护士说,经常有志愿者会来,但是每次发觉都是新的面孔,很多志愿者来了一次就不再来了。

推广临终关怀,我们还需要做什么?

首先,需要改变我国传统文化对生死的态度,确立正确的生死观。儒家文化认为不给亲人予以积极抢救,就是不孝。百行孝为先,“孝”的观念在中华民族文化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受这种思想的影响,很多人认为如果把老人送到临终关怀机构去,就是不孝。家属也很难接受让病人平静的死去这个事实。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家属一再央求医生想尽一切办法,不惜一切代价,用最好的药延续病人的生命。其实,有些治疗措施给病人带来的是痛苦,甚至是折磨。如果想让病人有尊严地离去,就要正确看待死亡。国内对于死亡的教育相对薄弱,生命伦理教育课程远没有达到普及,总是避而不谈。正常的死亡只是生命的组成部分,人生的落幕是人这一生最精华的点、浓缩的点。所以在我国,临终关怀不是一个能力问题,而是属于文化问题。

其次,需要政府对临终关怀推广在政策性倾斜,加强制度设计。现在,二、三级医院与社区卫生中心存在利益冲突;如何衔接肿瘤科、疼痛科以及临终关怀科病人的分配,界限不清晰。我们在调研时发现,平均每一个晚期恶性肿瘤出院患者在综合性医疗机构日均所花费用远远高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前者为1100元/天,而后者仅仅是189元/天。大家有没有想过,这其实也是对医疗资源的一种浪费。对于临终关怀来说,所选用的药品多为相对便宜的缓解病症、减轻疼痛的药物;相比于进行化疗等治疗的病人,其对病房、床位等资源的占用更为合理。这在基层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全能达到以上要求。一方面,临终关怀病房的使用率不高,出现床位空量,另一方面,大量没有实际治疗意义的晚期病人占据着医院病床,浪费了有限的医疗资源。

最后,需要加强专业队伍建设。临终关怀需求量大、缺口大,专业人员数量不足,职业压力巨大。在我们的调查中显示,不愿意从事临终关怀服务的原因是心理压力负担大,导致临终关怀科医护人员紧缺、后备人员不足,志愿者构成不稳定。

近十年专注于临终关怀学的安宁护理和老年保健研究的施教授与他的团队给出如下建议。首先,政府要给予配套的政策支撑。对临终关怀服务设置激励机制,加大经费保障和支持。临终关怀是一项民生工程,不应以盈利为目的,所以一定要给予经费上充足的保障和支持。要进一步完善医保配套政策,健全临终关怀服务的收费设定、医保纳入项目等。其次,要加强社会宣传,普及死亡教育。再次,要推进对社区临终关怀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临终关怀服务专业人员的交流平台,增加培训方式种类。要重视志愿者服务,在全社会形成合力。第四,要加大临终关怀学科建设,逐渐形成一门独立的医学专业分支学科,使临终关怀事业形成体系,可持续发展。第五,要落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临终关怀科功能定位,整合卫生资源,依托二三级医院建立临终关怀联动机制,开展临终病人转介服务,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转介细则,从而明确联动机制中各方责任。

生命临终关怀范文第4篇

目前临终关怀项目的困境仍在

临终关怀事业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应当看到临终关怀项目困境仍在。主要体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1.临终关怀覆盖面仍然较窄。不可否认,目前上海临终关怀项目已帮助了大量的患者和家庭,但是从面上来看,覆盖面仍然较窄。一方面,临终关怀的区域覆盖面还不宽。上海市共计有200余个街镇乡区域,应当说,街街、镇镇、乡乡都有临终关怀的需求,但从目前情况来看,临终关怀还仅在18家机构实行,据相关数据测算,目前上海年度恶性肿瘤患者和高龄老衰落临终者关怀需要量大约在8.36万,而2013年上海18所临终关怀机构收治人数仅为1301人,2014年虽新增床位数1000张,但与广大患者、老人的需求,仍存在较大距离。另一方面,服务对象还较为单一。由于目前临终关怀资源有限,使其服务对象也较窄,目前主要服务于高龄晚期肿瘤患者,但事实上高龄老人、艾滋病晚期患者、运动神经元疾病等慢性疾病生命末期患者,都有临终关怀服务的需求。从全国范围看,我国临终关怀(舒缓疗护)晚期肿瘤患者,只占慢性病死亡人数的1/5,目前其他慢性病仅仅是普通护理,还得不到应有的救助和关怀。

2.疗护质量不高。临终关怀(舒缓疗护)不仅是提供一个场所,而是一个人性化的照顾理念,它对资金、空间、人员有很高要求,需要将人道精神发挥到极致,为临终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缓和及支援性的照顾。从理念角度来看,一个完整的临终关怀应该是身体、心理、社会、灵魂四位一体的。特别是心灵的抚慰,是临终关怀的核心,没有心灵的抚慰就不能构成完整的临终关怀项目。而目前来看,由于受种种约束,临终关怀(舒缓疗护)主要停留在身体层面,还达不到对临终患者心理和情感关怀的要求,而对患者亲属的关心抚慰更是凤毛麟角。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疗护机构不足,设施好、技术先进的综合医院不仅费用高,而且对晚期病人的收治具有很大的选择性,而一般性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往往对临终照护了解不够,难以提供有效的临终关怀服务;另一方面是疗护人员的专业素养亟待提高,长期以来医护人员只是把病人当作一个患者来看,而不是一个有感情有独立思想的“全人”,所以医疗服务主要是技术,鲜有心理、精神等人际间的情感交流,这在很大程度上减损了临终关怀的质量。

3.政策支持不够。上海市已将临终关怀列入市政府实事工程,但仍有相应的政策障碍。首先,资金来源不够。经费不足现象较突出,虽然有来自市财政、区县财政、街道及机构自筹等经费来源,但数量较少,收支情况不平衡,项目还没有实现和医保的接轨,因此整体亏本运行,亟需资金支持保障。其次,没有建立制度。目前临终关怀是作为实事项目而存在的,而实事项目因是年度项目,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面临着某年度取消的可能,这给项目的持续发展带来一定风险。再次,立法存在空白。面临许多伦理、放弃治疗处理方面的挑战。第四,学科需要建设。虽从1988年允迹临终关怀(舒缓疗护)研究和实践己经开展了25年,医疗学科和临终关怀学科的专业规范等核心问题还没有得到完全解决,临终关怀缺乏高素质的人才队。除此之外,政府在监管方面也存在一定缺陷。

4.观念意识落后。作为一个新兴项目,临终关怀(舒缓疗护)目前还没有得到社会的广泛接受。对普通公民甚至相当一部分医务人员来说,临终关怀也是个陌生的概念。虽然临终关怀工作从社会公众来看普遍持认可态度,但目前对临终关怀的服务宗旨、服务内容、含义等认知度都偏低。几千年来社会忌讳讨论死亡,家庭儿女尽责忠孝,给中国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许多人不能正确理解临终关怀的真正含义,致使临终关怀的发展举步维艰。为此,需要对临终关怀(舒缓疗护)做进一步普及推广,需要人们在观念上进行思想革命,改变讳言死亡传统,敢于承认无效治疗的无谓;改变使用卫生资源的传统观念,通过舒适的照料来替代卫生资源的无谓消耗。

面向未来的临终关怀体制保障与政策创新

在临终关怀事业已经起步并小有所成的的背景下,特别是在临终关怀获评上海十大社会建设创新项目、在更大范围内获得社会影响的背景下,我们需要进一步面向未来,推进临终关怀工作进一步提能升级,做好临终关怀的体制保障与政策创新。具体来看,体现在下述方面:

1.扩大政府支持力度。形成具有上海特色、上海风格的临终关怀事业,需要政府主导,全力支撑。一是加大投入力度。通过资金投入,资源投入,推动临终关怀工作在区域上逐步扩大覆盖,在服务对象上逐步延展关怀类别,这样才能在更大范围内,通过关怀惠及民生,帮助临逝者走完人生的最终一公里。二是注重政策突破。要盘活相应资源,看到临终关怀对无谓治疗产生的节约性,设定临终关怀医保预算专项,并逐步扩大专项使用范围,对已纳入临终关怀服务的生存期评估、心理护理治疗、音乐疗护、哀伤辅导的明确收费标准,以用者付费的方式维系补贴项目运行。三是推动临终关怀从实事升级为制度。在有效评估临终关怀实事项目取得成效的基础上,上海适时率先将临终关怀纳入上海市民健康人生关怀的重要组成,形成制度化的政策设计。四是加大法治保障。主要是加强立法研究,能够有效解决目前的伦理、放弃治疗等一系列问题。

2.推进临终关怀医疗机构建设。除了在宏观上给予临终关怀以政策保障以外,还要在微观上做强做大临终关怀医疗机构。一是进一步落实社区卫生中心临终关怀科的功能定位。明确相应的业务范围,增强其专业能力建设,并形成二三级肿瘤医院肿瘤科、疼痛科与社区服务中心的联动。二是做好临终病人的顺利转介机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转介细则和规范化的转介流程,从而有效合理使用相应资源。三是加强药品物供给。特别是镇痛药的供应和管理,保障临终关怀机构的用药支撑。四是加强考核和经验总结。逐步形成并完善一套行之有效的作业方法。

3.加大队伍学科建设。要把临终关怀学科作为新兴学科给予看待支持,一是要努力形成单列化的职称评定体系,解决临终关怀医生从事工作的积极性,扩大队伍的稳定性,以应对老龄化社会的来临;二是要努力推动临终关怀学科的成长与壮大,着眼于老龄化社会来临,加大对其研究和学术活动开展的支持,通过人才建设、课题研究、学术交流推进,逐步使之成为高峰高原学科体系;三是要大力开发工作岗位,通过岗位开发,加速有大量需求的医务社工、心理咨询、护士、康复医生等专业人员的来源拓宽,并强化其技能培训。

4.扩大社会支持和社会理解。临终关怀需要政府主导,但仅仅依靠政府资源是不够的。临终关怀事业作为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才能不断推进事业前进。一是要加强社会合作。要加大对临终关怀智库机构的支持,上海近年来与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广泛合作,已初步形成了一条政社协力的工作道路,在新形势下,要进一步加大合作机构,发挥好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在准入标准设计、工作流程研究、专业人员辅导、工作效果评估等方面的专业能力特色。二是要加强志愿者建设。要通过与学校联动,成立社会组织等方式,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参与临终关怀事业,发挥其公益性特质,同时加强生命教育,推进临终关怀事业做大做强。三是要加大社会宣传力度。要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种方式,通过互联网方式,出版科普书籍普及临终关怀知识,增强公众特别是患者、家属对死亡的理解和正视。

生命临终关怀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临终关怀;施护;心理护理;疼痛

【中图分类号】R617.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09-0057-01

由于医疗救护技术的日臻完善,许多生命被挽救回来,人的寿命得以延长。现代人不但要求高质量的生活,而且高质量的死也渐受重视,这就是所谓的临终关怀(Palliative care)。临终关怀并非是一种治愈疗法,而是一种专注于在患者在将要逝世前的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的时间内,减轻其疾病的症状、延缓疾病发展的医疗护理。临终关怀是近代医学领域中新兴的一门边缘叉学科。就世界范围而言,它的出现只有二三十年的时间。临终关怀组织于20世纪60~70年代由英国人桑德斯博士(Dr Dame Cicely Saunders)所倡导和推动。1967年“圣克里斯多弗”临终关怀机构在伦敦的创立而开其先河。它的宗旨是减少临终病人的痛苦,增加病人舒适程度,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维护临终病人的尊严,同时希望给予病患家属精神上的支持,给予他们承受所有事实的力量,进而坦然地接受一切即将面对的问题。[1]对临终的时限,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标准,如美国规定为预计寿命在6个月内,日本规定为预期寿命2~6个月,中国规定为当前处于疾病末期,死亡在2~3个月内不可避免。

1 临终关怀的意义

临终关怀是一项符合人类利益的崇高事业,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1.1 临终关怀符合人类追求高生命质量的客观要求。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对生命的生存质量和死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向迎接新生命、翻开人生历程的第一页一样;送走、合上人生历程的最后一页,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以便让患者在死亡时获得安宁、平静、舒适,让家属在病人死亡后没有留下任何遗憾和阴影。

1.2 临终关怀是社会文明的标志。每一个都希望生的顺利,死的安详。临终关怀正是为让患者尊严、舒适到达人生彼岸而开展的一项社会公共事业,它是社会文明的标志。

1.3 临终关怀体现了医护职业道德的崇高。医护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就是尊重患者的价值,包括生命价值和人格尊严;临终关怀则通过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用科学的心理关怀方法、高超精湛的临床护理手段,以及姑息、支持疗法最大限度地帮助患者减轻躯体和精神上的痛苦,提高生命质量,平静地走完生命的最后阶段。医护人员作为具体实施者,充分体现了以提高生命价值和生命质量为服务宗旨的高尚医护职业道德。

2 临终关怀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2.1 临终关怀的必要性。人总是要死的,死亡过程应该是庄重而无憾的。但是,疾病给人肉体上带来的痛苦、精神上的悲观、焦虑往往给人类这一自然过程蒙上恐怖的阴影。尽管从时间上看,濒死的过程是短暂的,但是其心理影响是深远的。因此,临终关怀的宗旨就是克服传统的旧观念,为垂死的病人及家属提供缓和性、支持性的照护,给死者以安宁,让其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安详、满意地到达生命的终点。

2.2 临终关怀的迫切性。其一,现代生活模式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家庭规模与职能的缩小,尤其是在城市,一对夫妻一个孩子组成的家庭愈来愈多,这些人在临终之际将会只有一个子女照护,其精力往往不够,故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临终关怀机构体系,大力发展居家护理、家庭护理形式和医院附属的临终关怀病房,尤显迫切需要。其二,肿瘤病人急剧增多,我国每年约有200万人新患癌症,约有140万人死于癌症,癌症死亡已占死因第一、二位,癌症不仅威胁个人健康,而且其医疗费用逐年上升,这对家庭是一项沉重的负担。

3 临终施护要点

对临终病人来讲,治愈希望已变得十分渺茫,而最需要的是身体舒适、控制疼痛、生活护理和心理支持,因此,目标以由治疗为主转为对症处理和护理照顾为主。

3.1 安排舒适环境。病房的环境布置宜家庭化,房间要空气清新、温度适宜、灯光柔和。窗帘、被服、床罩宜色彩淡雅,窗台放些病人喜爱的鲜花,绿色植物。有条件时每间病房可备有电视、书报,每张病床配备电话、收录机、衣柜及桌椅。对病人物品放置不作硬性规定和限制,允许病人在墙上粘贴自己喜欢的画、工艺品、像片等,使病人在舒适的、温馨的环境中度过有限的时光。病室内安排病人方面也应有所讲究,意识模糊、濒临死亡者,单独住一间,便于家属陪护。对意识清晰、尚能说话、生活不便、慢性消耗等病人,最好2~3人住一间,在护士的关怀之余,病友之间相互鼓励进餐、吃药、唠家常等,暂时分散精力,促进生命延长。

3.2加强心理护理。良好的心理护理可以适当延长病人的生命。临终病人由于疾病的折磨,极易产生悲观、恐惧、绝望、自暴自弃的心理。但是他们对亲人的依恋和对生活的留恋,使得他们的情绪变化异常,极不稳定,求生的欲望使得他们心理异常脆弱,并且更加依赖医护人员,这就要求护理人员更应该尽职尽责,一丝不苟,细心观察,精心护理,做到语言文明,态度和蔼,耐心解答,及时给予心理援助和疏导工作,使其乐观面对现实。应正确分析患者的生理心理状态、对症施治,根据患者不同的生活阅历和知识层次,从细微处观察分析患者心态, 减少患者的忧虑及恐惧,提供精神支持。 ①尽可能让患者的重要关系人陪伴在其身旁。②经常与患者接触让其感到被关心、重视和照顾。③对有特定的患者,应满足其需要,使其能安心接受死亡。④在频死患者床前谈话时,要注意尊重、保护、关心患者的人格权,因为听觉是最后消失的一种感觉。

3.3积极减轻病痛。2000年,WHO提出“让每一个癌症患者无痛”,患者在癌症晚期,医护人员的主要任务不是治愈疾病,延长寿命,而是减轻痛苦,让患者舒适,提高生存质量。应用音乐疗法和教会病人应用放松法、想象法减轻疼痛。及时给予评估疼痛的指数,根据疼痛指数来描绘疼痛曲线图,找出疼痛的规律,在疼痛发作前给予止痛剂。[2]绝对不能让患者强忍疼痛,违反医疗的人性化护理原则,护理上应注意吗啡类药物的效果及不良反应,防止呼吸抑制,当出现上述情况时,及时报告医生,并做出相应的处理。

3.4 提供丰富饮食。癌症病人由于长期慢性消耗,加上化疗,或者口服中草药而厌食,导致体制虚弱,因此饮食要根据病人的嗜好口味更换花样,做些色香、味美、易消化、富有营养、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可选择补气养血,健脾补肾之品,如海参、燕窝、冬虫草、乌龟、枸杞子、当归、北芪等食物;也可给予生地黄粥、银耳、芝麻、红枣等养阴生津之品。忌吃肥腻、辛辣、燥热刺激性食品,如肥肉、辣椒、煎炸及熏制食品,禁食公鸡、狗肉、羊肉、蚕蛹、虾、蟹、螺、蚌等食物。鼓励病人多进食瓜果、蔬菜、加强营养,增强体质。

3.5 防止并发症。加强生活护理、基础护理,给患者洗头、擦身,保持口腔皮肤清洁,卧位舒适,适当保暖。勤翻身、拍背,勤整理,勤更换,预防褥疮、肺炎等并发症。

4 体会

笔者通过多年对临终病人护理,体会到人类进行自身生命控制和优化自身质量,一方面有赖于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完善;另一方面也有赖于医学伦理和医学实践效果。病人从获知病情到临终时期的心理反应和行为改变总结归为:震惊、否认、协议、乞求、抑郁等五个典型阶段。临终关怀,医护人员应满足病人的精神需要,让病人感到自己正得到医疗保护,消除心理恐惧,减轻痛苦。护士高尚的道德品质、精湛娴熟的技术、和蔼可亲的笑容都会赢得病人的信赖,要自觉地竭尽全力去满足病人在人世间最后的要求和心愿,要通过医护人员的努力,增加病人的舒适感,维护病人的尊严,让临终病人在有限的时间内,安详地度过人生的最后时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