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企业财务风险的危害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民营企业是私人投资、经营、享受投资收益、个人承担经营风险的法人经济实体,其特点是: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由于我国民营经济起步较晚,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才克服基础薄弱的劣势。现如今民营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体系的支柱。但近些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民营企业发展中不仅竞争越来越激烈,财务风险也越来越大,财务风险已开始成为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企业财务风险客观存在,贯穿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可以说财务风险无处不在,且无法消除不可回避。按照财务活动可分为:投资风险、流动性风险、筹资风险、信用风险四大类。造成企业财务风险的原因多种多样,民营企业财务风险形成与扩散机制大致可分为:内部与外部两方面。“内部”是指企业内部财务结构不合理、融资不当,由企业决策、管理失误造成的财务风险。“外部”是指市场环境、国家政策、货币利率引起的财务风险。由于企业财务关系着企业各项财务活动,几乎每项财务活动都存在着直接或间接联系,因此一旦发生财务风险发生非常容易扩散,风险会通过关联资金,使相关企业和项目陷入风险中,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并且扩散过程中不相关的实体经济部门间,也可能发生财务风险扩散。企业财务风险扩散的构成中风险通常来源于民营企业财务风险,例如啤酒花事件就引发德隆集团财务危机,可见财务风险扩散性。只有把风险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才能确保收益,避免企业蒙受损失。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中必须提高对财务风险的重视,加强财务风险控制,把财务风险降低到可控范围内。
二、民营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控制建议
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所有经济活动中,不同风险类型给企业造成的损失程度不同。从筹资方面来讲,若企业因集资,导致债务数额过大,从而超出自身偿还能力范围,带来严重的预期罚息,企业运营无疑会受到影响,甚至会使企业面临破产。从投资方面来讲,投资是一把双刃剑,能够带来收益,但也存在着较大的风险。投资风险是最大的财务风险,若投资回报小于负债利率或因投资周期过长,使企业发生资金周转不灵,造成企业亏本经营,盈余不足,无力承受债务,同样要面临破产的局面。并且近些年,民营企业投资规模和扩张规模越来越大,财务数据信息量越来越多,且内容越来越繁杂,所以财务风险也随之提高,一旦财务管理不当,极易发生财务风险。然而,当前我国民营企业大多不重视财务风险控制,财务风险管理有效性较差,管理方式十分粗放,且缺乏相关制度和规章,台账不健全问题十分突出,这十分不利于我国民营企业持续发展。民营企业寿命短和财务风险高有着直接关系。通过前文分析,不难看出企业财务风险的危害性,民营企业想要在市场中站稳脚步,必须要提高对财务风险的重视,加强财务风险管理控制。首先,应尽快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制度能够为财务风险管理控制提供依据,指明方向。另外,应构建动态财务管理模式,通过实时的财务管理控制风险,提高财务管理水平,降低风险。动态财务管理不仅能够保障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有效性,更实现了高效、精准,低误差的财务管理。另一方面,应加强财务监督,建设财务监督部门,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及制度执行情况,企业投资、融资活动进行监督,对每一个项目严格把关,保障财务风险控制真实性和有效性。此外,还应构建风险应急措施,以提高企业财务风险应对和抵抗能力,避免财务风险发生时手足无措,无法应对。只有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和风险应对能力,才能使企业处于良性财务环境中,才能降低企业财务风险。
三、结束语
关键词:施工企业;财务管理;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7-0-01
施工企业在生产经营的各项活动中,存在着许多不确定的因素,而这些不确定的因素会对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造成一定的影响,严重时会对企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这就有必要对企业财务的管理和风险防范进行分析,以有效保证企业的经济收益和持续发展。施工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客观存在的财务风险是不容易被消除的,但通过对风险的有效分析可控制,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就能够有效促使企业财务风险得到防范,进而能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运营能力。
一、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危害
1.施工企业出现资金短缺时,容易对工程施工和工程结算造成影响,就无法对职工薪酬、到期债务进行支付、偿还,这不仅影响了企业信用,对企业的经济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的危害。
2.财务风险的存在,使企业的销售网络和供应受到破坏,这不仅使客户不愿意进行合同签订,企业的工程投标资格也会受到限制,再加上资金链的断裂,严重危害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3.当施工企业的财务风险转变为财务危机后,由于资金的缺少迫使企业停止对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制约企业的投标价格和市场竞争,而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必定难以立足。
4.财务危机的形成,威胁着企业股东的财产安全,这不利于目标效益的实现,而融资活动受到限制,企业资金周转困难以及信用降低等问题都会迎面而来,使企业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限制,面临困境的企业也很难再继续发展。
二、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风险防范
(一)职能管理和风险控制的强化
施工企业应该树立财务风险的防范意识,有效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促使财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首先,应确保风险责任制的有效建立。企业管理层的决定对企业经营的风险存在着一定的影响作用,必须担当起企业整体发展的全部责任,加强对风险的管理,对财务收支的重大决策进行有效把握,促使财务风险管理的有效落实。其次,作为财务部门,应该对自身的监控作用进行发挥,促使企业财务管理的规范,并对可行的财务管理方案进行有效制定,逐步对企业资金的管理进行完善。另外可建立资金结算中心,对资金进行统一的管理,并促使结算纪律的规范和风险防范意识的增强。最后,企业应该确保内部财务监察约束机制的健全,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建立,如合同审查签证制度的建立。对于文件的签约,要对签约资格进行严格的把关,可对法人委托制进行实施,拒绝任何无资格和授权的签证。
(二)企业融资的风险防范
企业的融资活动最为首要的内容就是对正确筹资方式的选择,对于筹资方案及方式的选择,必须确保方案的安全、经济、可行。当有效的融资方案确定以后,就要对企业财务的结构进行确立,促使负债经营风险得到有效控制。这就需要对长期资金与短期资金和自有资金与债务资金的比例进行合理的确定,并能够根据企业的不断发展而逐步适应和满足企业的各项需求,形成财务动态的一种管理模式。
(三)企业投资的风险防范
施工企业在投资项目确立之前,要能够对企业的整体投资过程进行分析,结合微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研究企业投资的整体活动。其中,客观的分析就是针对国家政策、市场需求、社会政治、资源情况等方面,对其整体的影响性和作用性进行评价,促使投资机会选择的正确及合理。而微观分析就是企业对于投资活动的执行,能够对风险投资决策进行科学的分析,确保期望收益率、净现金流量在不同方案中的有效测算,以便对更为适宜企业投资发展的方案进行选择。决策树法、风险调整贴现率法、期望值法等是最为常见的几种分析方法,企业不仅可以通过科学的分析方法对内部投资活动进行分析,还可借助投资组合的多元化形式对企业财务的风险进行控制。
(四)企业应收账款的风险防范
施工企业与其它企业相比,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其工程的结算和质保金等都会受到业主的限制,应收账款的比例也是比较大,这样一来,企业对偿债能力的发挥就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对此,企业可对应收账款进行控制,促使应收账款周转率和资金收回比例的提高。在对经济合同进行签订之前,企业可对对方的整体状况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资信状况和财务状况,当对对方的信誉和偿债能力有所把握时,方可对相关合同进行签订。另外,对于应收账款中的收账期,可对账龄分析表进行定期的编制,促使应收账款还款情况的紧密跟踪,并根据实际情况有效制定企业的收款政策。如果在活动过程中,发生了财务的风险,企业也可通过诉讼方式对账款风险进控制,避免账款损失的扩大。值得注意的是,合同签订前,企业应该对风险意识进行有效的树立,并能够依据科学、系统的账款体系,积极主动的应对应收账款活动中的各种问题。
(五)收益分配的风险防范
企业收益分配的风险控制并没有一个较为客观性的控制标准,其主观随意性比较强。对于施工企业而言,一方面对资金成本进行控制,一方面又要促使企业再生产的扩大,是企业发展过程中较为矛盾的一种现象,而这种矛盾在企业收益分配风险的控制中显得更为突出。在收益分配风险控制中,存在的矛盾的核心就是对利润分配率的确定,而利润分配率的确定可考虑以下几点内容。第一,企业在价格变动补偿基金的建立期间,要充分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进行考虑,收益的分配活动不能对企业的再生产造成影响,并对短期行为进行抵制。第二,企业在效益提升的基础上,应该确保企业经济效益的收益状况得到保障,以便使企业的收益率能够逐年增加。第三,在本年度收益状况的基础上,对下一年的生产经营和资金运用进行合理确定,促使企业整体活动的实施和再生产的扩大,并确保对经济成本的有效控制。
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施工企业的发展而言,财务风险造成的危害是不可估量的,为了维护企业经济的发展和生存,企业经营者就必须重视对财务的有效管理,并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财务风险进行防范和控制。
参考文献:
关键词: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策略
企业财务活动是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环节,一旦出现问题,对企业来说都是致命危害。目前企业并购、合资的事情是屡见不鲜,有些是追求规模经济,有的是想借机开拓国际国内市场,但是在这中间存在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企业的投资风险和运营风险的控制问题,最终都归结为企业财务风险控制问题。
一、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概述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概念
“风险”顾名思义就是有风带来的危险,因为风是不可预知和不可控制的,所以带来的危险就是可怕的。做任何事情都有我们不可预料的事情发生,所以任何事都有风险。古语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如果我们能事先预见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而防范和处理,也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企业财务风险是指在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控制的因素影响,财务状况具有不确定性,从而使企业有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分类
按财务活动的主要环节,可以分为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筹资风险、投资风险;按可控程度分类,可分为可控风险和不可控风险
(三)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的重要性
财务风险就像是看不见的障碍,可能把公司撞得粉碎。企业经营,是开拓市场重要,还是风险控制重要?一般而言,高风险对应高收益、低风险对应低收益。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往往会采取赊销政策来扩大经营业绩,如何控制好经营风险,事前的控制重要还是事后的控制来得重要?
企业财务活动的组织和管理过程中的某一个方面和某个环节中出现问题,都可能促使这种风险转变为损失,导致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降低。企业财务活动一般分为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资金回收和收益分配活动四个方面,相应的也就会产生各种不同的财务风险需要企业去面对。筹资风险即借入资金而增加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投资风险即由于不确定性因素导致的投资报酬率达不到预期的目标而发生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即产品销售出去,其货币资金收回的时间和金额的不确定性;收益分配风险即由于收益分配可能给企业今后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不利影响而带来的风险。财务风险与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密切相关,一个正常进行生产经营的企业,财务风险必然是企业所不可避免的。
财务风险是资本流通过程中的产物。从资本运动的角度看,在资本运动过程中,资本流通实际上是货币本金的垫支,终极是得到价值量增加的货币本金收回,财务是为了重新获得货币而垫支货币所进行的运动。所以财务的风险萌芽于本金垫支之时,只要筹集货币并把货币作为资本来使用,资本就具有无法得到价值增值的风险。资本的流通过程,既是财务风险的转移过程又是财务风险的积聚过程,某一资本形态的风险不仅接纳了上一资本形态的风险,同时又吸收了本形态新的风险,最终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状况和财务活动的组织与管理业绩如何,必然会体现在企业资金运动的状况和结果上。因此,企业的财务风险包括财务状况风险和财务成果风险。即财务状况的变好或者变坏,财务成果的增加或减少。企业的财务风险既是财务结构不合理而可能面临的偿债压力,也是企业利润的不确定性。于是财务结构作为财务运动的起点和终点,是财务的静态表现;财务成果则是财务运动的过程表现,两者共同构成财务风险。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因素
(一)企业的资产结构中债务比例过高
企业的资产结构中债务比例过高导致企业无法偿还到期债务,从而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之中。这种过高的负债比率不但使企业有利息负担而且到期要偿还高额债务本金,在企业经营状况较差的情况下还会导致企业资不抵债,面临破产清算的危险。
(二)企业的资产流动性弱
企业在债务融资后必须保证有足够的现金以偿还到期的债务和利息,如果企业的资金流动状况较差、变现能力不强而无法保证足够的现金,这些都会导致企业财务风险由潜在变成现实,从而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最终导致企业经营的失败。
(三)企业的财务决策失误导致企业经营管理不善
由于企业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投资决策失误导致企业投资收益率低于企业的筹资成本,使得企业的财务状况恶化,威胁到企业到期债务的偿还,增大了企业静态财务风险产生的可能性,最终导致财务风险的产生。通常财务决策失误导致企业经营不善是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
(四)外部环境的复杂多变导致各种不同财务风险的产生
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环境包括国家宏观经济、法律以及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于企业之外,是企业所无法控制的,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产生重大影响。这些因素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增大了企业风险产生的可能性。
总之,上述前两个原因是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直接原因,它们的出现会直接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后面两个原因虽然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间接原因,但是一旦发生,将会给企业带来致命的打击。
三、防范和规避财务风险的策略
(一)管理策略
1.要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体系
一是要抓好企业内控制度建设,确保财务风险预警和监控制度健全有效,筑起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的第一道防线。二是要明确企业财务风险监管职责,落实好分级负责制。三是要建立和规范企业财务风险报表分析制度,搞好月份流动性分析、季度资产质量和负债率分析及年度会计、审计报告制度,完善风险预警系统。四是要充分发挥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以及资产评估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在财务风险监管中的积极作用。
2.企业需建立实时、全面、动态的财务预警系统,对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潜在风险进行实时监控
财务预警系统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以企业的财务报表、经营计划及其他相关的财务资料为依据,利用财会、金融、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理论,采用比例分析、数学模型等方法,发现企业存在的风险,并向经营者示警。该系统不仅应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等财务指标,还应包括企业经营中诸如产品合格率、市场占有率等指标,一旦发现某种异兆,及时采取应变措施,以避免和减少风险损失。
3.制定合理的风险政策、保持良好的财务状况
由于企业某项投资活动,如:扩大再生产、固定资产更新改造等项目周期长、成本高,虽然企业实现的经营成果比较好,但是资金却紧张,从而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这种情况的恶化最终会导致财务危机。因此,企业经营管理者应该实时监控企业财务状况,及时制定合理的风险防范政策,及时收回各种款项,同时制定合理的资金使用计划,保证企业正常运转对资金的需要。
(二)具体方法
1.坚固法
即建立合理的资本结构,创造良好的筹资环境 ,打造坚固的企业财务环境。财务风险本质是由于负债比例过高导致的,因此企业不但应该设计合理的资金结构,保持适当的负债、降低资金成本,而且还要控制负债的规模,保证谨慎的负债比率,避免到期无力偿债或资不抵债,从而有效防范财务风险。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吸引各方投资。
2.分散法
即通过企业之间联营、多种经营及对外投资多元化等方式分散财务风险。对于风险较大的投资项目,企业可以与其他企业共同投资,以实现收益共享、风险共担,避免企业独家承担投资而产生的财务风险。在多种经营方式下,某些产品因滞销而产生的损失,会被其他产品带来的收益所抵消,从而可避免单一经营产生的无法实现预期收益的风险。另外,将企业筹集来的资金投放于多个项目,这样就能使各个盈利和亏损程度不同的投资项目互相弥补,减少风险。这种分散风险的思想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是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这种防范方法还需要企业领导者的谨慎行事。
3.回避法
即企业在选择理财方式时,应综合评价各种方案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在保证财务管理目标的前提下,选择风险较小的方案,以达到回避财务风险的目的。一般来讲,长期投资的风险大于短期投资风险,股权投资风险大于债权投资风险,所以,企业选择投资方式时,尽可能采用风险低的债权投资和短期投资。
4.转移法
企业在遵循合法、合理、公平、公正原则的基础上,可以采取措施转嫁风险。它包括保险转移和非保险转移。保险转移是指企业通过购买财务保险将财产损失的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承担;非保险转移是将某种特定风险转移给专门机构或部门。如对企业闲置的资产,采用出租或立即售出的处理方式,将资产损失的风险转移给承租方或购买方。
5.降低法
即企业面对客观存在的财务风险,努力采取措施降低财务风险的方法。如企业可在保证资金需要的前提下,适当降低负债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可以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改进产品设计、开发新产品及开拓新市场等手段,降低因产品滞销、市场占有率下降而产生的不能实现预期收益的财务风险。另外,也可以按照稳健原则建立风险基金,以此降低风险损失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
四、总结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企业风险管理的作用日渐突出,而我国企业集团的风险管理相对落后,随着竞争的加剧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也越来越复杂和多变。而现实中对财务风险的认识仍有分歧,由此本文提出了财务风险的新定义,分析了财务风险的成因,阐述了风险控制的原则,提出了防范和化解企业财务风险的对策,并以房地产企业为例,提出了化解企业财务风险的措施,从而达到指导实践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孙光国,郑文婧,杨金凤.财务报告质量评价及其理论框架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11年年会暨第二十四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
[2]宋伟斌,杨鲁.“短融长投”企业饮鸩止渴之举——基于长期信用的短期信用案例理财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11年年会暨第二十四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
[3]金峰州.浅谈企业的内部控制与财务管理[J].价值工程,2011.22
[4]严虹.论加强企业内部财会控制[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1.2
[5]王利.强化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思考[J].会计之友(下旬刊),2010.7
[6]王巍.中国并购报告2006[M].北京:中国邮电出版社,2006
[7]陈力.财务工程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的应用[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
[关键词] 企业经济 财务危机 管理控制 探究策略
相对于企业而言,财务危机是企业财务状况长期受不良因素影响形成的弊端积累到一定程度时,致使企业财务资金无法持续正常运转的不良现象。财务危机通常会造成企业因缺乏周转资金而导致资金结构失衡,甚至持续性亏损,以至于无力偿付到期债务或费用,严重时造成企业破产。财务危机管理,是通过一定管理措施来达到减少或避免财务危机的危害性的过程行为,企业实施科学的财务危机管理,能够有效防范和减缓财务危机所带来的危害,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财务危机管理的职能概述
财务危机,是由于企业经营决策或不可抗拒的客观因素影响,致使企业维持自身经营运转的财务资金无法正常持续进行或陷于停滞状态所形成的不良现象。企业财务危机管理,实质上是个人或组织在财务运作过程中通过危机预测、危机决策,以及危机监控等防范处理措施,达到尽量避免和减少财务危机产生的危害性,直至将财务危机化解的过程行为。
财务危机管理通常是具有事前防御和事后处理两大职能。事前防御是通过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提高企业自身对内外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抵御风险的综合能力,定期针对财务现象进行分析诊断,加强财务预警机制管理,预防财务危机的发生。针对即将发生的财务危机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应与处理预案,通过协调企业各方面业务关系,疏通缓解企业财务危机现状,做好财务危机的化解控制措施,这是事后处理的关键。
二、企业财务危机管理的内容分析
立足于企业发展角度来说,财务危机不但严重干扰了企业的正常运营秩序,影响了企业的生产规模扩张,降低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实力,更为重要的是财务危机阻滞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企业财务危机管理应涉及到如下方面的内容:
1.合理调整资产结构
资产结构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企业管理不善是造成财务危机的重要因素。资产结构与债务结构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企业在经营、投资、筹资等经济活动决策时应基于现金流量分配的均衡性与充足性进行资产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2.科学规划现金流量
现金流量规划是优化资源管理与防范财务危机的基本手段。企业经营的目的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现金流是保障企业实现经营目标的前提。以现金流量预算和平衡配置为中心,优化现金流量的流动性,是财务危机管理的重要内容。
3.实时监测财务危机
企业发展应随市场环境的改变而相应调整财务决策,以现金流量为基础,采用各种有效的财务甄别方法,针对财务比率、现金流动比率、债务比率以及盈利等财务信息进行科学的分析比较,实施财务危机的动态性实时预测。
4.完善财务危机预案
财务危机预案的建立与完善,是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体系科学化的反映与标志。企业针对财务风险和财务危机进行构建高效可行的应急预案,包括处置财务危机的目标原则,制度策略等事项。有利于财务危机的防范和处理。
三、企业财务危机的征兆判断
通常情况下,企业经济效益的持续下降,是企业财务关系恶化的集中体现,企业发生持续性亏损、财务结构恶化、市场竞争实力严重弱化,以及无力支付偿还到期债务或费用等现象,可视为财务危机的前期表现,企业面临财务危机的征兆可用以下方法判断:
1.安全等级指标法
企业财务的安全程度可通过计算经营安全率和资金安全率两项指标分析得出。安全边际是衡量企业亏损的正常销售额底线,经营安全率可用安全边际率来衡量,由于正常销售额相对稳定,企业安全边际率越大安全程度越高。资金安全率是资产变现率减去资产负债率的差额,当资金安全率为正数时,表明企业财务状况良好,为负数时表明企业已面临财务危机。
2.财务指标综合法
运用多项财务指标加权汇总产生的总判别值来预测财务风险,即建立一个多元线性函数,从企业的偿债能力、获利能力、营运能力、资产使用效率等方面综合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分析企业财务风险。与正常值相比,函数值越低,企业就越有可能发生财务危机。
四、企业财务危机管理与防范的策略
企业财务危机管理,要本着组织性与系统性、及时性与实效性的原则,建立高效科学的管理体系构架,针对财务危机实施积极防范与科学控制:
1.深化财务危机管理意识
企业应立足于战略高度上深化财务危机的管理理念,充分认识财务危机的严重危害性,将分析预测,防范处理等多种管理方案具体落实到财务管理的实践活动中,在优化组织机构管理服务意识的基础上,利用企业文化加强企业财务危机管理控制的宣传导向。
2.优化财务结构管理技术
企业财务结构管理的重点是对资本、负债、资产和投资等进行结构性调整,使其保持合理的比例。综合资金成本低,财务杠杆效益高,财务风险适度是企业财务结构的科学性表现。优化企业财务结构是预防财务危机的关键。企业应及时根据经营环境的变化,通过存量和变量调整手段实现企业财务结构的动态优化。
3.控制企业现金流量安全
现金流是保障企业实现资金效益最大化目标的生命线和源动力。也是造成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的重要因素。企业要以现金流量控制为前提,提高资产变现能力,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和回笼,并提高资金利用率,保障现金流量的持续性和充足性,满足企业发展资金的正常流动性和应付突发事件的需要。
4.强化财务危机管理职能
财务管理是保障企业防范财务风险,优化资产结构的基础。企业要充分拓展资源优势,利用信息科技管理手段,优化企业财务运行环境,创新财务风险的管理控制技术,强化财务信息的管理职能,建立财务危机应急预案,完善事后处理科学措施,协调疏通业务关系,保障财务危机的有效防范和化解处理。
5.完善财务危机预警体系
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财务控制至关重要,企业应构建有效可行的财务监控体系,加强对企业资产债务结构的调整,合理规划投资回收、现金回流和资产增值等方面的财务管理与监督,避免造成财务失控。应着眼于未来现金流量情况,重视预算管理,统筹安排,尽量减少负债经营完善财务预警体系,及时化解财务危机。
五、结束语
总之,日趋开放的市场经济环境和激烈的竞争形势下,企业财务危机,以其严重的危害性,威胁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新形势下,分析和掌握财务危机的发生规律,加强企业财务危机的管理与控制,是实现企业稳定发展的有效策略。
参考文献:
【摘要】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营运风险,收益分配风险。
1.在筹资方面,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普遍存在。偿付能力严重不足,或有负债形成的风险具隐蔽性,对企业的潜在风险也大。
2.在投资方面,部分企业投资决策随意性大。由于投资决策者对投资风险的认识不足,决策失误及盲目投资导致一些企业产生巨额投资损失。
3.在资金营运方面,存货流动性差,占用了企业大量资金,还要为保管这些存货支付大量的保管费用,导致企业费用上升。
4.在收益分配上较少考虑资本结构问题。股利分配政策不仅影响与企业相关的各方面的利益,而且与公司的筹资问题和资本结构问题密切相关,涉及到企业的长远发展。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表现及特征
企业财务活动,一般分为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资金营运和收益分配四个方面,相应地,财务风险就分为:筹查。同时,执法人员应更新观念,提高政策水平,深入了解企事业单位的特点,在帮助单位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强化监督。转变监督思维方式,从单纯的检查转到帮助企事业单位提高经济效益,协调好国家与企事业单位的利益方面来。
企业财务风险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不确定性。主要是与企业的财务管理有关,企业财务管理得当,就能将引发危机的因素在事前一一化解,财务风险便会得到抑制;否则,财务风险便会不期而至。
2.危害性。如果企业不能及时化解财务风险,致使危机爆发,轻者企业资信等级下降,部分或全部丧失融资能力;重者则可能导致企业破产。
3.与负债经营有关。财务风险主要是因不能偿还到期债务而引发的,因而总与负债相关联。
4.与企业发展有关。一般而言,企业举债的目的一者是扩大再生产,形成规模效益;再者就是对外投资,向多元化发展,以期分散经营风险。
二、财务风险指标
对于企业财务风险,可以通过下列指标综合分析,进行监控。
如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通常情况下,资产负债率越低(<50%),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越高(>1),则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强,企业发生财务风险的可能也就越小。
如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一般来讲,周转速度越快,企业的变现能力越强,企业短期偿债能力也就越强。
企业现金流量充裕且现金净流量与短期债务之比越高,说明企业用现金净流量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越强,企业财务状况就越好;反之说明企业支付当期债务的能力就差,企业的财务状况不佳
三、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
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很多,具体有如下内容:
企业的财务管理环境又称理财环境,是指对企业财务活动产生影响作用的企业外部条件。企业财务决策更多的是适应它们的要求和变化。财务管理环境涉及范围很广,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等因素。
企业财务活动的复杂性是我国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重要内部原因。企业的财务活动涉及的问题很多,遍布于企业活动的全过程,企业的财务活动变得越来越复杂。
企业作为一个财务主体必然面临财务风险,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有许多财务管理人员风险意识淡薄,不能从根本上把握风险的本质,认为只要管好用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
四、企业财务风险的相关防范措施
但大部分财务风险的形成与企业财务管理不善及缺乏风险意识等等有关,对财务风险的防范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1.改变陈旧观念,从思想上重视财务管理。企业应自上而下形成重视财务管理的风尚,重视财务预算、营运资金管理、财务控制等工作,紧紧围绕企业目标,从大局上把握企业经营,提升企业财务管理层次。
2.努力建立和保持昀优资本结构,合理进行筹资。企业应当调整好经营杠杆系数和财务杠杆系数,综合权衡各种筹资方式的成本与风险,达到昀优资本结构。
3.树立风险意识,健全内控程序,降低或有负债的潜在风险。订立合同后应跟踪审查被担保企业的偿债能力,减少直接风险损失。
4.科学地进行投资决策。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应搞好投资的概预算,充分考虑到所面临的风险,做好投资项目现金流量预测。
5.加强流动资金管理。加快现金周转速度,控制现金持有规模。在日常经营活动中注重对客户的资信调查工作,并提高信用分析能力,控制应收账款规模。
做好防范财务风险的技术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分配法。即通过企业之间联营、多种经营及对外投资多元化等方式分散财务风险。对于风险较大的投资项目,企业可以与其他企业共同投资,以实现收益共享,风险共担,从而分散投资风险。
2.回避法。即企业在选择理财方案时,应综合评价各种方案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在保证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前提下,选择风险较小的方案,以达到回避财务风险的目的。
3.转移法。即企业通过某些手段将部分或全部财务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的方法。它包括保险转移和非保险转移。保险转移,企业可以通过购买财产保险的方式,将财产损失的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承担。
4.降低法。即企业面对客观存在的财务风险,努力采取措施降低财务风险的方式。企业可以通过付出一定代价的方式来降低产生风险损失的可能性。
1.全员风险管理。财务风险不但与企业的负债和投资有关外,而且与企业的经营有关。实行全员风险管理机制,就是将风险机制引入企业内部,使管理者、职工、企业共同承担风险责任。
2.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加强财务危机管理。企业应建立实时、全面、动态的财务预警系统。该系统不仅应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等财务指标,
对财务管理实施全过程监控,一旦发现某种异兆就着手应变,以避免和减少风险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