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内账会计实操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会计基础与技术》 课程设计 项目任务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是基于工作过程设计课程内容,并指导学生学习工作内容的课程模式。本文以我院《会计基础与技术》课程为例,简要论述基于工作过程以项目任务为载体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一、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确定课程设计的思路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的专业人才。基于目标定位要求,高职会计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是为社会培养出基层会计岗位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就《会计基础与技术》课程而言,其课程设计的目标和内容应以培养会计岗位职责能力为出发点,以企业满意度为质量标准。
(一)总体目标。
熟悉工业企业经济业务核算全过程,掌握“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全部会计核算工作的技能与方法。能正确核算企业生产经营成果,客观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向社会公众、投资人、员工披露企业年度财务经营状况,并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决策依据。
1.能力目标
通过综合性项目全方位能力的训练,能够按时、按要求、符合规范、认真细致地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登记日记账、明细账、总账会年度结账编制年度报表。
2.知识目标
掌握报表的编制方法,系统、完整地了解工业企业会计核算全过程,掌握“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全部会计核算工作的技能与方法。
3.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按时、规范完成特定工作的能力和素养;养成认真细致、严谨规范、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树立依法办事的法制观念;树立及时了解与掌握财经政策信息、了解经济动态的观念;树立会计信息化的观念;培养学生与他人沟通、协作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做中学、学中做”的学习新理念,培养学生“会学”的学习能力,以适应未来职业变化对知识、能力的需要;培养学生适应经济管理类岗位的综合职业素养。
(二)课程内容设计。
1.设计的依据
本课程对应的岗位是会计员兼顾非财会专业如营销员,基于营销员在销售过程中需识别取得的外来原始凭证以避免财务风险的需要;基于营销员在熟知产品成本的前提下,可在公司销售政策许可的范围内洽谈交易条件,从而控制营销风险,提高销售利润率;基于会计岗位工作内容和实操流程,对教学内容以项目任务为载体进行重新整合;基于学生取得会计证的需要,教学内容与取证考试内容衔接,为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在就业选择时增加一条门路。
2.课程项目内容的设计
(1)贯穿教学全过程项目:红星化工厂2010年度经济业务核算。
(2)设计思路:以红星化工厂2010年年度发生的经济业务为背景资料,模拟会计核算工作的实操流程。学生通过完成能力训练项目能够学会按时、按要求、符合规范、认真细致地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登记日记账、明细账、总账会年度结账编制年度报表,并向社会公众、投资人、员工披露企业2010年度财务经营状况。
二、基于工作过程,以项目任务为载体设置学习情境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制造或营造与课程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气氛,帮助学生体验、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以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学生身临其境,学会了学习,养成了良好的分析思考习惯,提高了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
(一)模拟企业基本情况简介。
红星化工厂是一家中小型生产企业,注册资本100万元,职工人数30人,法人代表江××,开户银行为中国工商银行大厂分行,账号1068138131319,纳税登记号55801319342,生产的化工产品A销往全国各地,年销售额预计为120万元,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该厂财务科共有会计3人,其中记账员负责货币资金的收付及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的登记工作;负责采购过程、生产过程中各种成本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产品成本的计算、销售过程的日常核算及有关明细账的登记;负责定期编制科目汇总表和登记总账,编制会计报表。主管会计负责复核会计资料,财务主管负责审核和验收会计资料。
(二)角色分工及工作内容分配。
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每两人一小组。每位同学身份是双重的,既要独立操作――记账员,又要负责复核同组同学的会计资料――主管会计(互审)。学生:岗位1――会计员,主要职责――负责销经济业务的核算,编制科目汇总表、登记总账;岗位2――主管会计,主要职责――负责复核会计资料。
教师岗位――财务主管;主要职责――负责财务全面工作,负责审核和验收会计资料;指导方法为手把手教、PPT演示。
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是互动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讨论,教师在学生的讨论中加以引导。
(三)教学实例:项目任务――归类并计算会计要素金额(2课时)。
(1)教师下发红星化工厂2009年度“资产负债表”,布置项目任务;(2)学生根据任务要求独立完成:解读报表,分析三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明确各要素核算的内容,并根据表中资料判断项目要素归属,计算金额,教师答疑,指导;(3)经过互审、讨论,达成共识,小组讨论结果分享;(4)教师结合存在问题进行报表要素分析;(5)学生再查、互查、纠错;(6)教师验收资料;(7)布置预习任务。
三、基于以能力考核为中心设计全程考核内容和方法
(一)平时考评。
每个项目训练绩效采用综合评分法,由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两部分组成。其中过程考核占60%,具体指标:自评(20分);组内成员互评(40分);教师考核(40分)。结果考核占40%,具体指标:资料上交的及时性(20分);会计资料的规范性(40分);会计资料的正确性(40分)。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需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采用“合作性”学习形式,学习过程更强调主动性,注重提高实操能力。
(二)最终成绩=平时考评(70%)+期末考评(30%)。
基于本课程操作性强,项目成果便于展示,课程教学完成的过程就是会计资料完成的过程,本课程考核采用平时考评与期末考评相结合的方法。其中平时考评(项目训练成绩)占70%,与期末考评(按照学院相关规定组织期末理论考核)占30%,旨在突出考核,更加注重学生实操能力的考核。
四、基于实施后的效果分析
(一)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增强。
新颖的教学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目的明确,知道将来要干什么,现在要学会什么,学习积极性增强,能从职业角度参与学习,愿学、肯学。
(二)动手能力增强,人才培养效果显著。
教师展示增值税发票、商业票据、工资结算汇总表等原始凭证、账簿、账页,布置具体的项目任务,学生通过全过程的仿真模拟实际操练,动手能力得以增强。
一、“模拟商务公司”的引入及内含
“模拟商务公司”是营造一种仿真型的教学氛围,是有效推广“行为导向”教学的手段。它起源于德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教育范围内开始了如火如荼地对经济类专业的学生特别设置的一种仿真式培训模拟环境,开展受训人员在人为模拟的教学环境进行商业活动的培训过程,在世界职业教育培训领域得到了认可和推广。我国也在近年来在对经济类专业学生的教学体系中,对“模拟商务公司”的教学方式进行了探索与改革,相继在教学内容中加入了模拟实验内容,并建立了财务模拟实验室及商务模拟办公室等实训室,保证学生在虚拟的环境中经历着企业全部的会计业务的操作,不但涉及到营销、财务,还经历着各项金融、税务等业务,真切地了解企业运作与会计处理的直接关系及业务处理方法,具有仿真性、协同合作性以及竞争性等特点,使学生在模拟的氛围中进行业务处理的全过程,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理念,学生边做边学中领悟到各项方案的策划及运营过程,确保任务型的实践教学活动在模拟公司的氛围中得到现实中的实践。
二、“模拟商务公司”的作用分析
“模拟商务公司”的教学方法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以学生自主地开展学习的主线方式,模拟工作岗位的分配运作,收集信息和制订计划等环节进行团队型的操作教学,避免了会计知识的“纸上谈兵”,拓宽知识的接触面;学生与教师之间是主体与引导者的关系,较好的学习伙伴,对疑难杂症进行解剖的组织、咨询的合作者,从而达到改善教学环境,节省学生的摸索时间与精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学以致用,通过行之有效的“实战”,扮演不同岗位的角色,牢牢地将学校教材中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经验中所将遇到的问题进行有机的结合,培养学生们的真实感,养成寻根究底的探究式的学习精神,从心理和行为等方面提高层次,适应今后现实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对学生的学习是大有裨益的。
三、会计电算化教学过程中开展模拟商务公司的应用途径探析
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要以培养学生各项技能为主线,锻炼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为主导思想,建立模拟商务公司的实训基地,营造仿真式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师预设的模拟教学活动中来,通过体验,实现自我学习的教学效果。
(一)要组建模拟商务公司的筹备
1、搭建模拟商务公司平台
模拟商务公司的注册组建,以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公司为蓝本,借助他们的鼎力帮助和配合,建立一个逼真的商务公司环境,使模拟商务公司具备了现实生活中的商务公司的所有元素,如:办公室的工作环境、商务公司的组织架构、各个部门的人事分配等,使学生在进行会计电算化学习过程中,身临其境,在处理业务时涉及到各个方面的内容。
2、对商务公司工作环境进行有效布置
“模拟商务公司”的办公室墙壁上,要有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以及相应的公司章程、制度等,办公书柜上摆放着与岗位相应的工作管理书籍,办公桌上配备日需的办公用品及文档,构建出一种进入教学课堂形同上班的感觉。
3、制定行之有效的公司管理制度
公司要正常运作,一定要有严格的制度来约束,无规矩不以成方圆。每个部门都要分工协作,职责到位,学生之间的交谈也紧紧围绕着“我们公司”、“我们的工作”等内容进行联系,称谓要礼貌,着装要职业化,也可模仿一些大型公司着装统一工作服等规定,将公司的管理制度落实到实处。
4、建立激励机制系统
模拟商务公司要通过特定的方法进行激励手段的规范化,使学生对组织的承诺最大化,反映学生主体与公司客体的相互作用,使知识资本成为模拟商务公司的有力推动,企业的效益最大化得以实现,内化企业的主体潜能,刺激企业主体的正能量的发挥,主体之间进行平等竞争,用制度来进行有效的监督与约束。
(二)开展会计电算化教学的应用
1、课前预设的准备工作
在模拟商务公司的会计电算化教学课堂中,预先设计好课前准备,这对提高实操的成效性有一定的帮助。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起点,将模拟公司的基本情况及相应的供应商、客户等资料提供给学生,布置学生在培训前做好功课,这将会缓解他们在实际岗位操作的盲目性,利用校企合作建立的交流平台,进行有的放矢的业务处理沟通,展开讨论。
2、课中教学规范操作流程,有效引导
教师与学生在模拟商务公司的会计电算化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角,教师是配角,但教师要将学习与实践的目标及成效展示给学生,对实操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解答,也可通过视频解说等多媒体手段,指导学生进行规范化操作,掌握操作技巧,培养娴熟的业务处理能力,在逼真的市场环境中展示商业业务的处理技巧,锻炼会计业务处理活动的能力,获得第一手实际经验,增强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3、科学分组,培养合作精神
在“模拟商务公司”中科学分组是必不可少的。教师给学生进行角色的分配,加强组内成员的相互协作和联系,针对每名学生的不同特质、思维特点及接触点的不同,组成高绩效 的合作小组,使模拟商务公司进行高质量的运作状态。
在实训流程中,若干的协作小组的模拟操练,每名学生按照会计电算化要求的工作程序进行操作,对角色分配表中填写各自不同的姓名,订制各自的工作名片,履行各自不同的岗位职责,要注重与其他岗位角色之间的工作协调和衔接工作。
4、将有效预设生成有效的课堂教学
良好的课前准备工作,是课堂教学流程得以顺利化的有效保证。不断地引用课前的准备资料,布置与之相适应的工作任务,实施仿真式的团队实训,最终对学生的实训进行评价和总结,转变机械的学习场所,化为主动的、探索性的劳动现场,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锻炼。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模拟教学:
(1)课堂的顺势引入;教师在激发学生积极性的前提下,运用提问的方式进行引入实操的话题,在多媒体操作的辅助下,切入到实际操作的角色上来。比如:运用多媒体视频,引入到经济业务在金蝶K3系统中的制单及填写等事项。
(2)操作情景演示;教师将模拟公司发生的经济业务制成情景脚本,向学生展示供需双方的主要业务及运作方式,指导学生运用会计电算化对业务的处理。如:财务会计总账模块,制单人、出纳、会计、会计主管等角色的工作职责及权限,对数据凭证的提交及传递流程有所规定。
(3)实操训练阶段;学生根据模拟企业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原始资料的收集、审核过程,对原始资料的审核必须做到账实相符,金额相符,再通过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同时进行汇总。这是会计监控的重要环节,相关会计人员应严格遵守职业职守,不循私舞弊对一些弄虚作假、涂改挖补、填写项目不全的原始单据一律予以退回重写,保证记账凭证资料的真实可靠性。在实操训练的内容中,记账凭证填制是后期核算和汇总的关键,它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反映各经济业务的科目对应关系,从正确的科目之间可以看出企业的经营状况,因此,填写凭证摘要非常重要,如果不规范或不完整,对后期的工作延续将会造成影响。对于同一份原始凭证填制多张记账凭证时,要在没有原始凭证的记账凭证上的附件栏上注明附件*张,见第**号记账凭证。如果对附件另行保管,则要在摘要中加以注明。对于成本核算模块的实训,涵盖了企业生产的整个流程,包括材料费用、人工费用及其他费用的分配,运用正确的成本结转方法去考察企业的管理水平。成本核算在模拟商务公司的实训中,可以促使学生感到成本核算的重要性,不但要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且要熟悉企业生产流程,使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技能,锻炼自身的总结、分析能力。
目前,高职院校开展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材质量参差不齐,缺乏创新的内容。有些教材是利用往年的内容来编写,侧重理论,实操的内容少;有些教材是利用数据库程序来设计,教师和学生需要有计算机编程方面的基础,才能有效利用教材教学和自主学习,但实际上对于偏文科的会计专业学生来说按照教材的内容学习,显得有些吃力,兴趣也因此消减。会计电算化教材的综合实验资料,都是偏向于工业企业,操作相对复杂,对于中小企业的实际案例编写很少,不利于会计专业学生了解中小企业的会计制度和会计软件账务操作流程。
二、构建会计电算化实训型教学体系
我国的中小企业发展迅猛,急需具备会计核算能力、纳税申报能力以及会计软件应用能力的会计人员。但目前中小企业的会计从业人员队伍不稳定,人才缺口也相当大,因此,中小企业是吸收高职院校财务类专业毕业生的重要支柱。高职院校培养会计电算化技术性人才,应根据所在地区的经济结构,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制定出符合中小企业需求的会计人才的职业能力培养方案。而在会计软件应用能力人才培养中,须重点构建会计电算化实训型教学体系。
(一)课程体系中加大实践性课程的比重
高职院校三年学年制中,第一学年第1学期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第2学期开展会计电算化的理论课和基础实践操作课,这门课程需要在机房完成,包括相关的计算机技术应用内容,都要适时、适度地加到该课程中。第二学年,根据第一学年的内容,设置更为深入的课程内容,重点包括各行业企业的会计软件操作,特别是社会上主流的会计操作软件。第三学年第1学期的课程设置为实训课,主要内容是中小企业的相关会计软件应用的实验操作,整个做账的流程,设立详细的资料。这学期是学生集中实训的时期,将前两个学年的理论知识和实操知识灵活运用,不断提升学生的会计软件综合操作能力。
(二)加重单项课程的实践环节
针对中小企业的用人需求,结合会计人员的职业能力各项标准,在加大实践性课程比重的基础上,第二学年的2个学期,在基本专业理论课中,额外开设纳税申报环节课程及成本核算的单项实践内容。
(三)将电算化教学内容融入到会计专业相关的理论课中
在会计专业相关的基础理论课中增加与会计电算化教学相关的实操演练,让理论与实际有效联系,提高学生的兴趣,有利于教师教学的延伸。
三、实训型教学体系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确定课程定位和课程设置
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是“注重实践能力”,培养服务社会的技术性应用型人才。会计电算化是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也是职业技能课程,要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必须要通过该课程。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中,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第一学年中需要开设基础会计、计算机基础,第二学年根据第一学年的课程,继续开设中级会计实务、会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等,与会计电算化相互结合,做到理论与实践并重培养学生,清楚人才培养的方向。
(二)采用逆向思维方法教学,促进双向进步
会计电算化教学让学生熟悉各种会计软件的操作方法、操作环境,而且还需要学生在操作软件过程中,懂得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在遇到问题时,需要从问题出发,向前一步寻找原因,一环扣一环,逆方向去思考和判断,便能理清操作流程,分辨容易出错的地方。例如在固定资产系统日常业务处理过程中,遇到期末与总账不平衡,固定资产系统不能结账,根据常规操作顺序,“资产增加—计提折旧—资产减少—凭证审核记账—期末对账结账”,反方向逐一分析和检查,就可以找到原因并加以解决。同样地,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适当地运用逆向思维方法结合实际案例,能有效掌握软件操作并及时发现业务操作过程中的问题,提高教学效果。
(三)创造良好的实训型教学环境
应在校内建立实践性教学基地,如会计基础实训室、财务管理实训室、ERP沙盘模拟实验室,会计电算化专用多媒体实验室等,与学院的公共机房相分离,做到实训室1个专任会计电算化任课教师、2个会计电算化实训专员,保证机房可以分配给30到50人规模的班级,达到一人一台计算机的基本配置,满足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会计电算化综合业务实训等课程的基本需求。在机房建设中,要配备常规教学需要的用友软件及中小企业日常业务需要的金蝶软件,充分利用会计电算化多媒体实验室。校外应与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例如与银行设立订单班,培养银行业务需要的人才;与会计师事务所达成协议,分配相关的实习生到会计师事务所实习;有资源的高职院校可以与某些会计师事务所挂靠,成立会计服务机构,对外记账、验资、审计等业务,让学生在实训过程中能真实接触实际业务,提高学生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进而创造良好的实训教学环境。
(四)开展项目化教学设计
项目化教学,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根据划分的工作任务选择和组织教学内,目的明确,教学效果相对明显和容易达到教学目标。如根据企事业会计电算化岗位的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将传统的教学内容重新设置,规划项目名称,分为软件推广、财务会计、人事工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成本核算管理等,每个项目定义相关的能力训练任务,例如软件推广,则学习初始和探索财务软件;财务会计则需要学习建立账套,设置基础档案,初始化账套,处理财务日常业务、出纳往来款业务等;人事工资管理,则需要学习初始化人事工资系统,处理计提个人所得税、福利费和各项保险费用、工资业务;固定资产管理,则需要学习初始化固定资产,固定资产计提;成本核算管理,需要学习设置成本核算方法。把任务作为课堂的能力训练,开展项目化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五)以赛促改,提高学生实操能力
全国高职院校会计技能大赛从2012年开始,影响着高职院校的会计电算化教学。会计技能大赛,就是模拟企业的会计操作流程,分岗位完成相关的任务,分团体赛和个人赛,得分高者胜出。高职院校财务专业组队派学生参加技能大赛,能提高会计专业的影响力,同时也可以利用全国大赛,配备更好的教学软件和环境,让学生在大赛的前期准备阶段,积极参加院校为选拔人才而设立的各种校级会计技能竞赛。在不同层面、不同环境下,渲染实际操作造就会计专业技能型人才的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教学、培训能力,提高院校的知名度和招生实力。
四、总结
关键词:翻转课堂;基础会计;教学设计
翻转课堂(FlippedClassroom或InvertedClassroom)是指首先由教师创建教学微视频,学生在家或课外观看视频,然后再回到课堂中,由师生、生生间面对面地分享、交流学习成果与心得,以实现既定教学目标的一种课堂形式。翻转课堂的理念最早起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的林地公园高中,2007年,该学校的两个化学老师用普通的录屏软件将讲解的PPT录制下来后转换成视频,上传到网络,采用这种方式来给上课请假的学生补课。2011年,美国人萨尔曼•可汗(SalmanKhan)创办了可汗学院(KhanAcademy),该学院网站为学生免费提供了大量有关物理、化学等课程的教学视频和课后知识测试,吸引了广大师生,翻转课堂逐渐成为广大教育者进行教学改革的方向。
一、翻转课堂的特征
1.教师角色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填鸭式”教学模式,教师主动在课堂上以PPT的形式将知识点呈现给学生,学生被动完成学习任务。翻转课堂将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变成了指导者,教师可以通过课前、课中、课后,即线下、线上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和帮助,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教师由单一的知识传授者向复合型教师角色,即课前学习资源的提供者、课中教学活动的设计者、课后知识的测试者转变。
2.学生角色的转变
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的学习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而是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变得个性化,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学习时间、地点及学习模式。一旦选择了学习内容,进行学习时,由于教学环节都是教师精心设计的,因此需要学生高度参与才能完成,由此学生角色由被动的学习者变成了主动的参与者,成为学习的主体。
3.课堂时间的重新分配
翻转课堂颠覆了传统的教师花大量的时间讲授课程的教学模式,改为课前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实现课堂时间的高效化。通过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全方位参与教学活动,完成学习任务,实现掌握知识点的目标。大部分课堂时间用来学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学活动,讨论交流知识问题,这将会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系统。
二、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
1.重理论、轻实践
传统的“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教师片面强调理解什么是会计、账户、借贷记账法、会计凭证、账簿、财产清查、报表等知识点,机械地向学生灌输这些知识点,在课堂上并没有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操作机会。尽管会在期末有一周的集中实训,但是由于时间较短,而且是在“基础会计”全部知识点已经学习完毕之后进行,学生比较陌生,教师指导不过来,因而效果较差。
2.学习方式多为死记硬背
“基础会计”是一门实践操作很强的课程,但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过分强调知识点的记忆,教师的课堂,缺乏灵活性,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考核的方式为通常闭卷考试的形式,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容易走入误区,认为只要考高分了,就表示这门课程学好了。
3.忽视网络教学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时代,微信、QQ等网络媒介层出不穷,教师的课堂已经基本实现了由传统的黑板教学向PPT教学过渡。但是大部分教师将对PPT的运用看成了对传统黑板教学的替代,上课过程中只是简单地对着PPT讲解知识点,没有很好地将各种信息化的媒介应用到上课过程中。
三、翻转课堂在“基础会计”中的教学设计
“基础会计”课程是会计专业的入门课程,以“会计核算过程”为顶层设计依据,按照“认知会计对象—划分会计对象类别形成会计科目—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审核会计凭证形成记账依据—建立账簿—登记账簿—对账—结账—报账”的会计职业认知规律与会计核算工作过程来设计教学内容。下面笔者以会计账簿为例进行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1.内容热身
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的第一步应为课前自主学习的主要内容。学生每4人一组,共分成10组。组内实行组长负责制。学生登录世界大学城观看一段微视频,具体内容为某有限公司会计人员对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编制好了记账凭证,但是一张张记账凭证是零散的,此时,如果会计信息者需要下列信息:企业在银行还有多少存款?库房还有多少材料?企业还有多少债权尚未收回?还有多少债务没有偿还?那么,编制凭证后应该再做些什么才能提供上述信息呢?为了把会计凭证中大量零散的信息资料进行集中归类反映,以提供系统、完整、有用的会计核算资料、该公司应设置和登记会计账簿。学生通过在课前主动观看这段微视频,心中不免有诸多的疑问,到底什么是会计账簿呢?应如何登记会计账簿呢?登记账簿的时候有哪些要素是必要项目不能省略的呢?进而唤起了他们对于学习知识的热情,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2.分析交流
翻转课堂的第二步是分析交流。学生在授课前通过观看该视频已经初步了解了会计账簿的知识,但是由于学生具有个体差异,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结构都各有不同,因而观看该视频后对知识的认知也存在差异性,这种差异又会导致产生新的认知问题,比如账簿有哪些类型?不同的账簿之间有何共同之处?建立账簿的流程有哪些?每个学生或许都会有一些让他们困惑的问题,教师在这个环节可以设置1个5分钟的小测试,测试的主要内容为视频里面出现的账簿相关知识。教师根据学生测试的结果分组进行总结,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分类,正确率较高的题就可以基本不用讲了,重点讲解正确率较低的题目,对学生回答错误的问题能够在组内解决的,不必要进行集中讲解,而是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会的学生教会不懂的学生。针对学生普遍不懂的问题,教师可以集中进行讲解。讲解的形式可以通过播放比如订本日记账、活页明细账、总账的填写等视频。在播放视频的过程中,教师适当补充相关知识点。讲解完成之后,学生可以通过重复观看微视频或者相关学习资料解决自己的困惑。
3.独立作业
分析交流之后教师可以布置任务由学生分组完成。教师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账簿的启用,登记三栏式明细账、数量金额式明细账、日记账、总账等。完成组针对考核的知识点每正确一个加2分,错误一个扣1分。学生在登记账簿的过程中,教师负责协从指导。在登记各种各样的账簿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了解对会计账簿这个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从而进一步理解该知识,真正实现学生对账簿知识的内化过程,并形成自己的认知体系。
4.协作互助
传统的课堂教学呈现给学生的课后作业,学生都是课后单独完成,学生之间缺乏良好的团结互助行为。但是在翻转课堂中,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助表现得非常明显。该环节采用的是一组新的教学策略——同伴教学法,即专门用于检验学生及其同伴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在基础会计教学中,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之后,小组成员之间进行作业的互相检查,第一组作业交给第二组检查,第二组的交给第三组检查,以此类推,第十组作业交给第一组检查。在评分方式上也有所不同。对知识点每判断正确一个,检查组学生加1分,判断错误时检查组学生扣1分。这种方式虽然简单,但是却可积极促使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数统计完毕,教师进行点评,选出得分最高的组,对学生填制账簿错误率较高的地方进行集中指导,改变学生对账簿的错误认知。这个环节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向的特征,使得学生的学习态度、思维方式有了很大改变,团结互助的职业素养有了很大提升。
5.归纳总结
翻转课堂的最后,教师总结会计账簿登记的相关知识点,同时布置任务,将账簿的种类在电脑里面进行展示,同时要求学生根据业务需要选择性地登记各类账簿,进一步理解如何按一定的规则启用、建立和登记账簿,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完成之后由学生分组拍照发给老师,教师根据拍照上传的结果分组进行打分,打分的结果将计入过程考核中。在课堂教学结束后,还可以要求学生课后合理安排时间登录到世界大学城,对没有掌握的知识点利用微课反复观看、学习。
四、翻转课堂的反思
翻转课堂的实施,让学生能够全方位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尤其对于基础会计课程而言,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该课程的实操部分,学生实操技能方面的正确率有了显著提高。尽管翻转课堂有着诸多优势,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以下问题。首先,翻转课堂要求教师在授课前将知识点进行碎片化,精心制作画面及音质较好的微视频及其他多媒体教学资源,由于不是所有的知识点都适合采用翻转课堂教学,因而教师应根据需要认真选择知识点进行翻转课堂的设计。其次,在设计教学活动内容方面,教师应多方面地进行。比如,可以采取学生小组讨论、教师答疑、成果汇报等形式,促使学生全方位地参与到由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中来。最后,为了使一些不太积极主动的学生能参与整个学习过程,教师可以在“蓝墨云”微信端建1个班课,然后将班级学生全部纳入进来,在这个微信端进行点名、任务的布置、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微课资源上传以及知识点的小测试等。在这个系统里面,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进行全程监控,有效避免部分学生不自主学习的现象,真正实现参与率达到100%的效果。
五、小结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教学课堂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而通过对基础会计进行翻转课堂改革,可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的动手率几乎达到100%,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团结协作的职业素养,有助于培养出符合信息时代需要的优秀的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海杰,张黎.翻转课堂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与管理,2014,(21).
关键词:金融会计;核算;经营管理;市场经济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带领金融机构也走进了全新的发展阶段,随着金融机构的多元化发展,我国的金融会计体系也日渐健全。金融会计作为市场经济发展下我国与世界沟通的商业语言其既要与世界会计体系大环境统一,又要发展自己的特色,这就要求我们要以金融行业的业务类型为建设基调,结合“应用、复合、创新、”的发展线条,加以循环链的方式来促进金融会计特色专业的建设。
一、金融会计的发展现状
(一)制度笼统且修订与完善不及时
在制定金融行业会计制度时,为了保持和其他行业的统一,没有充分考虑金融行业会计的特殊性,设置会计科目时过于笼统,与实操有差异,进而形成一种模糊的概念,使得金融行业的会计从业者在进行会计处理时随意性占比较大;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崛起,金融行业发展日趋加速,相应出现了很多金融衍生商品,但是相应的会计制度和核算规则却没有随之及时修订与完善,形成各企业自行设计各类新发展起来的金融商品核算规则的局面,造成同类业务多种不同处理方式,影响业务的精准估值,不利于金融商品信息的共享和披露。对财务报表的制作带来了困难,对报表使用者造成信息提取失真的隐患。
(二)会计判断缺少足够的约束
在会计准则的大前提下,金融工具的分类及其所适用的计量模型受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影响较大,因为金融机构买卖金融产品时,相应会计准则的原则并没有制定严格的约束机制,所以在日常业务中会计人员对金融业务的分类模型选取时,没有足够的约束限定,存在会计人员为了调整利润而主观判定金融工具的分类及模型,进而达到粉饰财务报表的目的。这样的报表披露会失去原本的意义,对报表使用者形成误导。
(三)金融会计信息系统存在安全问题
目前金融机构账务处理基本都依托于系统处理,产生的会计信息数据和表结构等机密的资料相应存在其网络数据库里,虽然这样做方便了金融财务数据的传输、保存及应用,但是在另一方面来讲这样做使得财务数据的安全性降低了,同时因为这种数据库共享模式是一个联动的机制,可能会因为其中的某一个环节出问题而影响整个金融机构的信息系统安全;在面对网络数据广泛性这个特性来说,要做到集中管理相对是比较难的,会计系统的安全会受到威胁,一些不法的份子可能会用网络信息技术来窃取金融机构的会计系统秘密和企业机密,这种财务数据泄露风险对企业来说是有可能是致命的;在金融会计信息安全方面我国的法律法规相对来讲还不是特别健全,缺乏完整成熟的金融会计信息法规及相应的组织机构。
(四)内外部对金融会计的监管力度不足
在对金融企业进行日常核算时,由于业务受人为主导因素比较多,在入账时可能会有对相关环节失控造成的风险,如:对入账凭证审慎不严,复核监督不力等,举个例子:就作为管理人的企业来讲核算会计将管理费计算数据发给运营部门,由运营部门复核后反馈给核算会计,再由核算会计将收取指令发给资金岗,由资金岗发给托管行,托管行再根据指令将钱划给管理人,这笔管理费作为公司的收入由公司财务入公司的帐,而核算会计那边则根据资金岗的划款指令单入金融产品的管理费收入。在这个流程中因为没有相应严格监督力和复核流程所以如果其中任何一个出差错或疏忽都会对这笔管理费核算和结算造成差错影响,运营和核算核数环节出错会导致管理费收入差错、资金岗如果只是按数发指令并不关心管理费是否真正收到且给核算划款指令作为入账依据会导致账实不符、托管行如果漏划或错划款给管理人,这样公司财务在入账时会造成核算入产品账的管理费和公司帐管理费不符,造成金融产品对外公布的净值不准确,公司虚高或虚低利润。这样会因为企业部门及职务划分监督复核不力等问题导致管理费收入账实不符。外部监督力弱也是金融会计的一种风险,虽然设置了相应法规,但是因为监管力度弱,惩罚力度小,犯罪成本低,使得一部分企业在利益的驱动下,做不合格业务:超规模放款,帐外投资,违规拆借,不依合同限定投资范围投资等都会对金融会计造成风险。(五)相关会计人员专业素质较弱金融会计工作者业务专业素质及职业修养都影响着金融会计的发展,金融会计不仅仅要求从业者会计专业能力强还要涉及金融投资业务、法律、信息系统等方面,是一个对综合专业性要求比较高的职业。加之我们在这方面的相关法规还不是特别的完善健全,在对金融业务要素确认、归类时可能会存在分类不明;披露层面金融会计在披露信息时也与传统企业会计披露的方式要求不同等等,这些障碍都影响着我们的日常工作,而且我们这方面相关的学习和教育相对来说也比较欠缺,一些高校的实践环节客观条件不足,并且大多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比较落后等等,诸多原因综合导致现阶段大多金融会计从业者专业素质相对来说是比较薄弱的。
二、针对金融会计现状存在问题的一些建议
(一)完备金融会计法规制度并及时更新
因为金融行业具有其自己的特殊性,所以要实现金融产品的精准估值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其基础理论制度建设。主要通过不同层次不同主体来进行设计,在制定过程中要保证制度的科学有效性,结合政府、企业、国际的要求及特性综合考量,兼顾不同金融机构不同金融产品的实际特殊性制定出既与总会计制度及法规相统一又具备其行业特殊性的金融会计法规制度;因为我国经济目前处速发展中,随之金融产品及其衍生品也不断产生这就要我们在制定金融会计相关制度时不仅要考虑其全面统一性,还要注意其行业产品特殊时效性,及时更新和修订相关金融产品及其衍生品的适用会计制度,让金融机构会计核算做到有制度可依,从根本上杜绝金融机构对业务账务的随意处理,进而形成统一的标准使相同性质的金融机构具有可比性,方便企业进行统一管理,监管机构进行监督,投资者具有比较性审慎投资。
(二)加强金融会计工作者职业判断
在日常业务中相关职能部门需要对各类金融产品及其衍生品进行模型设计,并且制定相关执行文件,严格要求各金融会计审慎执行,同时强化相关会计法律法规文件进行约束,对于自行设定选取产品计量模型的不合规行为可以进行行业内通报,涉及私自乱用产品模型计量并且存在粉饰报表进行非法操作来误导投资者行为的要给予相关的法律惩处,严格规范金融产品模型的使用。
(三)强化金融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金融会计发展到现阶段基本已实现自动化,对信息系统的依托性相对来说比较高。从这个层面来讲加强信息系统的安全性防范尤为重要,首先企业内部要保证资料保存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就这点来讲企业可以成立相关的管理部门对企业所有的账务进行处理备份,成立数据处理中心保存相关数据库,并且加强信息系统防火墙的设置防止内外勾结或外部攻击系统窃取信息;除此之外,在软硬件的选取、网络线路的应用方面、系统安全配置方面等也要多加注意,防止因此导致的系统瘫痪等;与此同时,也要加强对员工网络信息系统相关法规知识的培训,防止内部员工因为熟悉信息系统的漏洞,为了一己私利铤而走险利用高科技手段作案非法泄露信息或转移客户资产等;在进行电子支付、产品系统准入、认证等环节也要严格执行相关落地政策;还要成立系统故障处理小组负责系统的故障处理及修复,并制定相关应急措施等。
(四)加强内外部监管
从内部监管来说,企业应成立合规监管部门从各个环节入手,审查监督相关业务处理的合法性,不仅要做到审查流程的合理性还要做到调配各部门对业务数据进行复核,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例如:管理费的收取要做到核算会计和运营、托管行三方各自算数核对无误后发给资金岗出指令,在此要求资金岗出完指令后一定要关注款项的划转到账情况截取管理费到账截图发于核算入账,在月末结账的时候核算会计需要和企业会计将当月总管理费进行核对看是否存在应收未收、账实不符等。从外部监管来说,监管部门应强化监管制度,并要求企业严格执行相关报送义务,并且定期对企业相关材料、报表及账务情况进行检查;政府监管部门可以建设互联网云数据平台,云计算来监管非法账务处理;与此同时,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制定相关社会举报奖惩制度鼓励社会的协调监督。
(五)强化金融会计工作者的教育
金融会计涉及的不仅仅只是会计核算还包括金融知识,金融市场交易规则,信息系统的应用等,这些都从不同方面对我们金融会计工作者提出了要求。首先从高校教育方面来讲,我们应该加强金融会计方面的课程,有条件的可以单独设立金融会计课程培训教育,从相关专业知识,法律法规,系统应用等方面来进行,并加强实践实验;除此之外,还需对高校老师进行定期培训,使其知识及时更新提高教学素养,防止知识滞后;聘请金融专家进行培训或担任客座教授,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对于已在职的人员需要根据实时业务发展开展金融知识,交易规则及会计核算处理相关的社会教育培训。可以在公司内部成立讲师团队,鼓励员工发挥自己的特长,对业务薄弱的同事及新员工进行培训等等。
三、结语
金融会计在金融体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与金融体系相伴而行。其不仅起着核算和经济管理的职能,还具有十分重要的监督作用。伴随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金融会计也在协调发展。在此中我们不仅要保证金融业务处理的合规,还要各方公允计量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不能失真于信息使用者。在经济复苏大发展的背景下,我们要充分发挥金融会计的作用,结合准则制度、联合系统应用发展、基于法律法规协同调整,励志于将金融会计朝着更专业化、实践化、应用化、国际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彦霖.如何构建金融会计风险防范体系[J].企业导报,2016(6):135.
[2]孟洁.新型金融环境下金融会计风险的原因分析[J].财经界,2018(5):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