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会实操培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摘要:财务网上预约报账系统的应用是顺应目前高校经费快增、财务管理细化和财务人员编制限制等供需矛盾所催生的改革举措。但该系统在实操运转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从师生角度主要是认知和经费负责人、报账人与系统设定衔接等问题;从财会实操角度主要是系统设计与本校财务管理系统信息安全兼容、部分功能缺失和财会人员受理预约报账后续纠错难度较大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立足学校全员参与的共识,聚焦新财务管理的再造、系统自身适应本校财务实际设计的优化、创新和系统实操能力的培育,在改革中不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推进高校财务管理更加科学化、制度化、信息化进程。
关键词:高校财务 网上预约报账 实践问题建议
高校财务的科学管理是其人才培育的重要支撑条件,而这种保障条件已随着近年来高校规模的扩张、经费来源渠道的扩展与数量几何式增长等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再加之近年来国家财政部、教育部、科技部等部门陆续出台了严格的财务和项目经费管理规定,对高校原有的财务管理模式提出新的挑战,因受制于现实财务人员编制之不足,以财务网上预约报账系统等为重要内容的财务规范化信息管理改革举措应运而生。网上财务报账系统是对传统报账流程的颠覆性再造,它以网络化、信息化、自动化为手段,实现报销单填写的规范化、业务审批的流程化、财务审核的透明化、资金支付的及时化,其突出优势:一是效率高,比传统报销节约30%―50%的时间;二是规范化,网上报账操作界面流程按财务制度设计,不规范的报账无法操作;三是财会人员由繁琐的手工核算核准变为简化的程序操作,由核算型转变为核算管理型,实施了项目经费的预算控制与管理;四是和谐了财会人员与师生的关系,从相互“相对立”的关系变为规范管理的“相同”利益维护体。
尽管该系统的设定较为科学,但在具体的财务实操中,由于不同高校财务管理现状的差异和现有财务系统不能兼容等缺憾,更因为网上预约隐去人的直观性,再加之师生的意愿与接受程度不尽相同等,许多学校应用该系统多是解决了报账“排队难”的问题,无法达到网上预约报销全过程的网络化无缝衔接。本文以作者单位所使用的预约报账系统为例来探讨该系统实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
一、学校师生参与并融入该系统实操存在的问题
(一)师生认知问题。
一是系统应用初期师生的心理排斥。大多数师生受传统财务管理方式的影响根深蒂固,依然认为财务报销业务是财务人员的本职,对自己参与其中有着本能的拒绝与排斥。而网上预约报账是一个相对开放的系统,师生必须融入其中,这似乎增加了师生“不该承担”的工作量,让“教授干会计的活,学生接出纳的班”,也使财务人员哭笑不得,百口莫辩。新型财务管理模式纳入了师生参与,既是一种理念的改革,本身又需要师生“多余”的学习、掌握并使用,容易使广大师生在新引入使用时产生连带式抱怨:传统的管理方式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报账,新的管理方式却增加了学习并必须掌握使用网上预约报账系统。
二是师生年龄差异性认知。在高校财务服务对象中,年轻师生对网上预约报账系统有极强的认可度,其主动性普遍较强,学习积极、接受更快、应用最多;而年龄偏大的教师被动接受的多,主动性不强。而恰恰是这部分较年长的教师,他们的科研教学任务重,作为负责人的项目经费多,时间忙,认为报销实行预约程序麻烦,不如当面报销方便,不愿意花时间学习预约报销程序,即便是采用网上报账,也往往漏洞百出,反复修改,预约失败,重复递交,进而对使用网上预约报账失去信心。
(二)预约实操问题。
一是“授权”预约的缺失。在网上预约报账系统中,有一个重要的先行步骤是“授权”,即项目经费负责人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授权。没有授权,除非项目经费负责人自己在网上预约,但实践中这些教职工往往因各种原因不会直接预约,其他人如果没有得到合理授权,也就没有项目报销内容可选,更无法完成操作。其实这里的授权,是有时间和操作类别的严格限制设定,细分为若干具体的操作系统,如日常报销授权或差旅报销授权或借款系统授权、甚或申报系统授权,等等,但这些均在实际运行中不明晰,授权变为无限授权,增加项目经费管理的风险。另外一个普遍现象是授权“卡脖”,比如校级财务放权到学院一级管理,学院的公用经费来源广、头绪多,不同项目管理要求各异,责任管理又要求“一枝笔”。那么,这些数额较大、门类诸多的经费如何安全授权,授权于谁,确属一个实际问题。基于此,我校全面网上预约报账已实施多时,但90%的学院一级公用经费网上预约工作一直无法开展。
二是报账信息缺失的问题。一方面表现为预约方式的缺失。网上预约报账,如果录入一笔报账信息会出现一张预约号并对应一张记账凭证,显然是资源浪费;而涉及多种报账业务同时预约,由于预约程序不可能按财务制度详细分类,故会出现所有预约数据自动生成一张记账凭证,违背了不同内容和类别的原始凭证不能汇填在同一张记账凭证的财务制度规定;如果将这种表象一张但内涵复杂的凭证交于财务人员。往往则会因票据和经费来源多且混杂而出错,反而降低了报账效率,体现不出这种方法的优势。另一方面报账人相关知识的缺失。财务票据的分类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但网上预约报账系统为了方便广大师生进行网上预约,将财务票据尽可能地分成通俗易懂的科目类别,预约人员只需对号入座即可。然而,财务报销票据种类繁多,有些票据还要视具体的情况由会计处理确定。我校在预约报账系统试运行的初期,能将票据分类完全正确的预约单不足20%。再加上会计制度在实际工作中的详细要求,师生送来的预约单不是少了经手人签字就是所附单据手续不全,或是预约了不符合财务制度规定的票据,师生为此要反复多次补全手续,即便如此也会出现查看修改录入数据时却发现部分必需数据丢失, 或是单据预约失败等。为此,大大增加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
三是款项支付信息缺失。网上预约报账的基本目标是实行无现金支付,不受理现金业务,结算只实行转账汇款,一般分为网银对公和网银对个人账户两类。这里的网银对个人账户主要包括师生个人相关联的银行汇款信息和其他人的个人户名的汇款信息。网银对公一般是指以单位名称为户名的银行汇款信息。无论网银对个人还是网银对公,汇款信息均有户名、开户行和账号。实行银校直联网银汇款开通以后,网银转账汇款的速度方便快捷,特别是对校内的师生个人相关联的中行转账汇款,几乎可以达到实时到账。但是网银快速有一个最基本也最关键的前提:即汇款信息必须准确无误。不是100%正确的汇款信息,只能等拿到银行的退汇单据,再核对正确的信息后重新汇入。
二、财务人员实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系统设计对接学校财务管理现实的缺失问题。
一是符合不同类别项目管理要求的预约报销资金额度无法掌控。预约系统与财务报销系统虽属同一个财务综合服务平台,但由于诸多现实问题一般均相对独立。这种“两张皮”现实使预约系统难以根据财务报销系统来设置不同类别项目预约报销的额度限制,只要项目经费有足够的余额,网上预约系统即可接受,完成财务报销预约,自动生成预约单;但当预约单送达财务人员生成财务凭证时,如果发现预约额度不能对应项目经费要求,财务凭证无法生成,则该次预约报销业务被迫中断,重新预约,这给预约报销与财会人员均造成困扰。
二是大批量的资金跨行发放受限。例如集中发放大批量的学生助学金,我校目前网上预约报账系统中的申报系统只接受同一银行的批量网银对个人账号发放业务,无法进行跨银行大批量对个人业务。再加之申报系统中对每次发放人数的限制,一般每次只能有几百人,这样一次性大批量网银对个人账号发放业务需要许多次操作才能完成,否则网银则无法通过。
三是退汇修正难以快捷实施。网上预约报账不受理现金业务,只接受转账汇款,大量的转款业务因多种原因产生了较多的退汇问题,财务人员又不能与预约人当面交流,故复汇很难快捷完成。如果批量一次性对若干个人账号转款业务中,只要有一个人账号错误,即可能导致全部退汇;更何况大量的国库支付业务若发生退汇,因其审核程序较多,复汇则所需时间更长。跨行汇款若信息有误,由于网银系统无法自身核对账号,只能等银行退汇后再做后续处理。
四是实际报销金额与预约报账短信通知金额不一致。预约报账系统提供后续的短信追踪服务,财务人员审核处理预约单业务以后,预约报销人员会接到预约单生成金额的提示,这在预约金额与报账金额相一致情况下实现了追踪服务目标。但相当情况下,实际报销金额与预约报账金额难以一致,财会人员又不能进入预约系统按照财务制度来矫正或增减金额,故这种不对称的短信通知往往产生了误会或不信任效果。例如:差旅费报销是目前财务管理中一项十分严格的审核业务,而预约系统规则比较机械,没有因人设定的“随机应变”,财务人员处理该项预约单时,会严格按照相关制度审核票据,并根据当事人的级别和标准调整报账标准,增减相应的差费补助,这样预约单金额与实际报销金额不可能一致,但预约人仅能收到预约金额,实际报销金额未知;特别是预约单报销票据有手续不全或是金额计算不准确时,实际报销金额也会与预约单金额不相符时亦会生产这种情况。如果预约报账以财务人员审核通过的报销金额为准,并在汇款成功到账时短信通知,服务效果更人性化。
五是预约系统的兼容性和系统实操链环节网络化衔接问题。第一,网上预约系统没有和学校财务管理系统、特别是实操过程需要兼容的财务管理子系统兼容、学费管理系统、税收与非税收管理系统、科技项目管理系统、日常开支较频繁的其他系统等的兼容。许多系统连结仍然靠人工操作,易于出错;第二,网上预约系统没有实现与银行无现金支付系统连结,尽管实现网银支付或公务卡支付,但这些结算都需要二次录入金额、账号等支付信息,没有达到高校财务系统与银行系统的资金支付摘要和支付金额全部从账务凭证分录中自动提取的无缝对接,进而实现银行自动实时付款的全自动资金管理模式,这既增大了差错风险,又增加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仍然是该系统“无现金报销”终极目标实现的障碍。第三,该系统没有实现网上签批的一条龙服务功能,相关环节靠人工操作。
(二)财务配套管理改革措施对接系统实操的缺失问题。
网上预约报账系统的实施是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改革,但形成传统财务管理管理惯性的财务人员,往往难以应对。第一,预约报账的时空无序连锁产生的问题。网上预约报账不受时间、地点和数量的限制,理论上可以无限预约。在有限的时间内财务人员无法在财务承诺的期限内受理完较大数量预约单,特别是每学期末的集中报账期,财务人员一天收的预约单一周内可能都处理不完。如果再加之预约后续处理有问题需要电话沟通交流矫正的预约单,耗费的时间会更多。第二,财务管理流程再造与人员匹配问题。例如网上预约报账银行汇款业务量大幅增长,该岗位的工作量超负荷,而现金出纳岗位工作量大幅较少,如何平衡和协调,值得探讨。第三,财务人员人性化实操能力问题。财务人员尽管应对网上预约报账进行过许多培训与学习,但预约系统与财务系统相对独立,许多财务信息特有的高度的保密性与不可替代性,预约系统无法实地向财务人员开放,报销人员在预约系统使用初期大量的咨询与操作困难,无法通过财务人员得到详尽快速的解答。这种信息不对称带来彼此不理解和沟通困难等时有发生。
三、网上预约报账实操问题改进的建议
(一)向高层开放,中层跟进,全方位普及。实施网上预约报账的培训学习历来主要面向报销人员,而报销人员一般不是经费的负责人,校、院级和专家往往是经费负责人,这种不对称现实使预约报账相关知识无法传达到上层,“授权”者不知,工作较难顺利展开。特别是学院一级的公用经费报销,往往会因权责制度等无法得到负责人“授权”,即便得到部分“授权”,也在预约后续矫正的沟通中比较困难。故对学校全方位、各层面的相关知识宣传、培训,进而达成共识,该系统才能有效运转。在学校管理下移机制下,有必要设立学院一级预约预审制度。
(二)预约报账系统自身的改造更新优化,完善网上预约报账系统的细节控制。毕竟预约报账系统不是为高效自身打量设计的系统,更不是针对某一学校财务管理现状设计的特有报账系统。如预约项目经费额度问题,需要项目管理与报账两个子系统之间数据融合与共享设计;借鉴大型企业和国外经验,自主开发以ERP系统为基础的预约报账系统和审批系统、财务管理子系统、无现金支付自动生成的网银无缝连接系统等的互联兼容。在此前提下, 根据财务制度和纪律规范,利用技术手段保证相关信息不会遭到篡改,重点防范信息的遗失,建立起相应的预警机制,防止财务风险。使用先进的数据加密技术,确保财务信息录入的安全性,并及时进行服务器更新维护。预约报账系统实操过程出现的跟踪信息服务不对称,大批量网银对个人账户发放和跨行业务优化处理,以及系统运作速度和稳定性等问题,均需要依据各校实际优化更新系统功能。
(三)强化全员参与实操与安全防范能力培训。网上预约报账系统需要学校领导与项目负责人、报销人和财务人员的共同参与才能实现其网上程序“物流化”操作,无现金支付对接的自动化流程,进而达到高效、快捷、安全运行的目标。任何一方仅知其重要但实操能力达不到要求,这一“物流”就难按照财务规范快捷实现。这种实操能力的培训在关注全员参与前提下,首先要重视财务人员实操能力及其示范效应的扩展,其中最急需的是对不使用的预约系统实操与应对异常的纠错能力的培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财务安全防范能力的培训。毕竟网上财务运行的“机械性”没有融入财务安全制度和纪律,更没有融入需要保密的信息内容,解密风险可能会时有发生。
网上预约报账系统的实施是高校财管理模式改革的重要举措。它既有学校经费大举扩容的业务需求与传统管理模式低效相互摩擦挤压催生的必然性,也有现实财务管理细化规范和必须的透明化要求的客观性,更有高效财务管理由核算变为核算跟踪管理的迫切性,还有现实财务人员编制与需求矛盾的现实性。固然在该系统实施期、特别是在实施初期会出现广大师生的认知与规范参与问题、财务人员的实操能力问题、系统自身与本单位财务管理衔接等问题,这些均是新的管理模式实施过程中需要不断改革、改进和优化完善的方面,能发现问题就一定能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只有在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才能不断推进高校财务管理的更加科学化、制度化、信息化进程。J
参考文献:
[1]梁霁宁,罗俊强,沈哲.基于用户体验的高校无等候报账系统实践[J].教育财会研究,2014,25(2).
[2]马丽蓉.浅谈高校网上预约报账管理[J].会计师,2015,(11).
[3]郑宝云.新制度下高校财精细化管理探讨[J].财会通讯,2014,(26).
[4]叶少霞,杨柳菁.以信息化建设创新高校财务服务模式[J].会计师,2015,(05)
关键词:VBSE;会计;实践
在现如今经济环境良好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对财会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财会专业毕业生似乎前景一片大好。而事实上,大量财会学生毕业即“下岗”,难以找到就业机会。因何出现这样的现象?原因在于学生虽有理论基础,但实践能力不足,难以满足当今社会对技能型复合人才的要求。当前很多院校在教学过程中轻视甚至忽视了学生解决问题、沟通协作、自主创新等方面的能力培养,导致财会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企业用人满意度低。此外,理念与方法滞后、知识抽象生硬难理解、理论与实践联系不紧密等问题也是导致财会专业学生缺乏就业竞争力的原因。
为了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学校可吸收先进的教学理念、提高师资队伍水平、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训平台,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技能型复合人才。VBSE平台可以满足学校实训教学上的需求。
1 VBSE综合实训平台
1.1 VBSE平台概述
VBSE即“虚拟商业社会环境”,是一个通过对真实商业社会环境中的现代企业进行系统模拟,让使用者身临其境地进行岗位实习,学习并熟悉真实企业环境内部不同部门、不同岗位工作内容和特性,培养使用者实际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协调沟通能力的综合实训平台。VBSE系统通过角色体验、自主学习、跨专业实践、多层级目标等多个环节将真实的职场环境带入到实践体验中,帮助体验者完成实践培训,为他们未来走上工作岗位提供更多的经验积累。
VBSE平台具有高仿真环境、多专业协同、趣味体验性等特点。VBSE平台高仿真的不仅是企业内部环境,还有整个虚拟商业外部环境,使用者不仅能真实感受、熟悉企业的实际业务,还能了解企业与相关经济组织与管理部门之间的业务关联。多专业的协同让参与平台体验的学生能更全面地认识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过程和业务流程,并在实践中丰富财经类的专业知识。趣味体验性让原本枯燥的专业学习变得生动有趣,提高了学习积极主动性,在“玩”中学,提高了教学效率。
1.2 VBSE平台对会计专业建设的作用
1.2.1 健全实训教育体系
开设VBSE实训课程,有利于构建更加健全的财务实训体系。在实训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体验单项实训内容,还可以进行综合项目的实操学习。VBSE通过逐级递进的目标设计培养体验者的业务能力,巩固并完善知识储备与技能水平,实现真正的系统化教学。
1.2.2 提供更多实习机会
由于财会专业的特殊性,许多企业的财务信息涉及商业机密,财会专业学生较难接触到真实企业环境中的相关业务。而对于一个三、四十人的班级而言,即使是校企合作,合作企业也无法提供这么多的财会专业实习岗位,更遑论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找到专业实践机会。VBSE综合实训平台能为财会专业学生提供一个学习、实践的机会,满足学生学以致用、了解企业运作流程的需求。
1.2.3 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VBSE实训课程通过模拟真实企业工作环境,让学生在工作流程中加强了财务实操技能。同时,学生在该平台中能真切地感受现代商业社会环境下的企业氛围,在这样环境中学会思考,学会工作,学会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了团队意识、协作沟通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并在与其他专业学生的团队合作中拓展眼界,丰富财经类相关领域的知识,为将来进入社会提升就业竞争力,为步入职场作好充分准备。
2 VBSE课程实施建议
2.1 创建高仿真实训环境
实训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感知真实企业的工作状态,所以,在实训室建设中应尽可能地还原真实的职业环境,在环境布置、团队建设、管理方式、岗位设置、业务安排等方面尽量与实际靠近,让学生有机会身临其境地感受企业氛围,了解企业营运管理全过程。在软、硬件设备配置方面,建议学校根据实际教学需求建设配套设施,并提高实训室利用率,勿让布置精美配置齐全的实训室沦为徒有其表的“花架子”。
2.2 转变教学理念与方式
VBSE课程依托高仿真的背景环境,注重体验者的实训感受,所有的项目活动都是围绕体验者展开,学生作为体验者才是实践过程中的主角。VBSE对传统教学带来了冲击,教师也需与时俱进,以先进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做好自己作为“引导者”、“合作者”的工作,鼓励和引导学生自主解决业务流程中遇到的问题。学生在问与实践中探索新知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培养学习主动性,进而让学习变得更深入。
2.3 提高师资队伍水平
教师是将VBSE实训目标落实到实处的关键,因此,负责该课程的教师不仅要有扎实全面的经贸知识基础,还应具备实训教学的能力,在实训过程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指导。这就对教师的整体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师资力量的提高需由两方面推动实现,一方面是教师自身的学习与积累,另一方面则是学校对师资培训的重视与力度。学校可通过组织培训、专家讲座、调研学习等方式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拓展教师的知识面,学习先进教学理念,提高整体教学水平。
2.4 规范化考核方式
在长期的传统教学模式下,师生们习惯于将学习成果通过卷面形式进行考核,但对于VBSE实训课程来说,这显然已不适用。VBSE注重于体验者的实践感受与操作过程,因而需重新设计一套更为科学规范化的考评制度,更充分、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与水平。建议教师在实践过程中做好学生的操作记录,并依据不同阶段的项目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分。同时,通过学生的自评、团队成员的互评,全方面、多角度地对学生的表现与能力进行考核。
3 结束语
VBSE实训课程为师生架构了一个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资源整合化、实训环境仿真化的专业化实训平台,学生从中获得体验职场环境、学习业务流程、强化实践技能的机会,教师从中学习更为科学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方法。该课程的有效开展还需进一步探索、完善,但从长远看,其对培养应用型复合人才、强化学生就业竞争力、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等方面均有重要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卢德湖.VBSE系统架构及教学实施[J].嘉应学院报,2013(12):84-89
[2]施颖.VBSE虚拟商业社会环境实训平台特性与创新点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04)
【关键词】国有林场;事业单位;管理问题;内部控制
一、引言
事业单位一直以来都是维持整个国家社会活动运转的实用工具,国家一直以来都十分注重对事业单位的建设,譬如2012年末国家财政部还印发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来指导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建设。国有林场作为事业单位重要一支,也需及时加强内部控制来预防可能出现的管理问题:内部管理的权利集中和管理方式滞后;对资产管理的不到位造成国有资产浪费;单位财务管理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升。只有预防和处理好这些问题,才有可能构建和谐健康的国有林场。
二、国有林场建立可能出现的问题与不足
(一)内部权利集中与管理方式滞后
国有林场通常管理着大面积的植被森林,管辖范围大且分散,相对的管理难度也更高。在这种背景下,很有可能造成林场职位职能混乱,权利与责任理不清,甚至导致权利的集中促发的行为:2010年就有新闻曝出海南三亚市社会保险事业局局长利用职务之便,让其女儿温某在不符合参考要求的情况下,参与招聘考试并被录用。类似的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利用权力为自己牟利的报道屡有发生,这都是权力集中在某个人或者某个团体上会产生的不良后果。此外,由于事业单位管理模式和制度相对于企业单位较为滞后,加之国有林场管理更具有难度,如果不引进更先进的管理方式,必然会导致国有林场工作效率不能够得到提升,最终的结果便是林场的社会职能不能得到很好的体现。
(二)资产管理不到位,国有资产被浪费
众所周知,事业单位作为非盈利性质的组织机构,主要靠国有资产维持自身运转,国家每年都会投入大量物资用于事业单位的建设。不过和许多事业单位一样,国有林场也很有可能出现资产管理不到位的现象,而且基于其管理范围的较大,对于林场作业所需的各种设备、工具更难管理,大量国有物资由于不能得到妥善的使用和及时维护而加速折旧和提前报废;公为私用的现象也在许多林场客观存在;一些不必要的物资申请下来被闲置浪费。这些很多类似的资产管理存在问题,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浪费。
(三)财务部门工作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一般来说,事业单位招聘的都是一些高文化、有能力的优秀人才,综合素质较高。尤其对于国有林场的内部建设而言,一个优秀的单位团队必不可少,这个单位团队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便是财务部门,但是在财务部门的建设与工作中还是存在许多现实问题:虽然国有林场招聘的财会工作人员都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但是在专业素质方面很多还有所欠缺,譬如招聘的大学毕业生,他们一般都有很好的理论基础,不过在实操方面就还存在问题;事业单位不同于企业单位,财务部门的工作内容相对简单,这就容易造成财务工作人员专业思维固化,许多先进的专业知识不能得到更新;对林场管理的参与积极性不高,不能对林场的管理提出财会方面的专业性建议。对于国有林场而言,也缺乏对单位财务部门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培训,使得财会工作人员无力施展拳脚,这自然也不利于整个林场的管理与发展。
三、关于加强国有林场内部控制建设的建议
(一)权利制衡与学习先进管理方式
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规范(试行)》条例中就有一项遵循制衡性原则的条例,正是为了避免事业单位权利集中在某个人或某个团体手中,使得权利使用泛滥。国有林场由于管理难度较大,日常作业有其复杂性,各工作人员间的职责容易混淆,所以更应该严肃对待和建设林场职位权利的制衡:比如说对国有资产的保管者和使用者分开、招聘中的招聘团队尽量独立第三方、财务部门主管人员不能兼任出纳等。总之对于可能造成权利滥用现象的地方予以分解和制衡。此外,由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鼓励国有林场学习企业单位引进信息化管理平台,一方面降低了林场管理难度,另一方面,也加强了林场的内部控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加强对单位国有资产的控制与管理
事业单位服务于民,国有资产多取之于民,而事业单位主要靠国有资产维持运转。所以事业单位有责任和义务妥善使用国有资产。国有林场每年都会吸收大量的国有资产用于生产,所以十分有必要设置专门人员或机构对国有资产进行专项管理:对属于国家的财产妥善维护,资产的非正常损失追究当事人责任;坚决杜绝公为私用现象,出台相应惩罚措施规避这种不良行为;对于申请的物资、设备购买进行审核,对于不合理的申请打回。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全面深入的对林场国有资产进行管理,提高国有资产的有效使用效率。
(三)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较高的综合素质是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人员的优势,但专业素质较低又是财务工作人员的劣势,如果能提高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那将对国有林场的内部控制管理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对于单位内的财务工作人员要努力结合理论知识提高实操技能,树立不断加强巩固业务技能的意识;积极学习财会最新理论知识,防止思维固化;充分参与林场的管理,为林场的运行和发展提出专业建议。国有林场方面,要注重对单位财务工作人员的培养和再教育,定期组织相关知识理论、职业道德培训,也可以组织向企业单位财务部门学习的相关活动,使财务工作人员发挥在国有林场的管理职能。
四、结论
国有林场作为事业单位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所有事业单位都可能存在的通病,加之国有林场的管理难度更大,所以对单位内部控制的建设变得更加迫切和必要,对于单位内可能出现的问题和不足要及时防范和补救:国有林场应该尽力规避权利在单位内的集中,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硬件设施;国有资产是国有林场的活动血脉,林场有义务和责任妥善使用国有资产;单位的财务工作人员对林场的内部管理起着非常大的积极作用,财管人员和林场都要注重对单位财务团队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孙飞.县属国有农林场圃内部控制工作的探讨.[J].港澳经济,2016(20).
近年来随着科学与技术的高速发展,ERP作为现代化管理工具的浪潮正席卷而来,实施ERP已成为众多中国企业自发的需求,研究表明,未来几年将是中小企业ERP市场需求快速成长的时期,中国将进入ERP普及时代。对于如此需求旺盛的国内市场,国内ERP实施顾问却十分短缺。为顺应社会需求,我院加大了对ERP人才的培养力度,从ERP实验到ERP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一、我院目前会计专业开展ERP课程现状
目前ERP教学在我院也处在探索阶段,我院已具备基本的硬件设施,已经建立起ERP的手工实训室,也安装了用友ERP实操财务,采购,供应链模块。对会计专业已经全面开设ERP课程,对于其他专业作为选修课,也在逐步加大其他专业的参与度。ERP课程在已经完成主要会计课程及管理类课程后开设,ERP课程作为会计专业毕业前工作对接的实操重点内容。我院已经陆续开设两届ERP教学,教学效果及教学反应均良好。
二、ERP开课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财会类专业教学效果的提高
在ERP系统中,财务流程与业务流程相融合,实现信息数据一方提供,多方使用,建立起财务核算与管理一体化,达到财务与业务的相协同。通过ERP实训,学生可以更直观,简洁明了的看懂业务流,更容易建立与之配套的财务分析。也是对学生两年所学知识的运用,提高学生对财务管理知识的理解及记忆,通过动手实操还全面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及就业能力
ERP是一种体验式教学,学生学习ERP的过程就是一个模拟、一个角色扮演的过程,也是学生最佳的就业模拟演习工具。通过ERP的模拟,学生可以真实的体验企业各个岗位,进行不同的角色扮演,熟悉不同部门,明晰不同部门的业务处理流程,提前进入企业业务实操。对于不适应的岗位,也尽快进行调整,有同学对于书本上的知识过于理想化,通过ERP模拟,提前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在进入企业之前提前练兵。开设ERP课程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学生自身应用能力,开阔视野,提高综合素质,更是能提高学生就业率,增加就业机会。
三、ERP教学存在问题
(一)不重视ERP管理思想的传播
目前各大高校使用的ERP软件多以财务模块为主,许多课程开设的时候就是为了运用软件及会计电算化的一部分。讲授教师也基本属于会计专业,讲授理论基本以会计原理为主,与其他学科极少相关,有些ERP实验室甚至只是学校展览的一部分。这些都违背了ERP当初的理念,ERP应该先是管理思想,再是管理手段和信息系统。把ERP只当成软件来教,使得许多学生都误以为ERP就是一套软件,对其蕴含的管理思想了解甚少。
(二)师资力量的缺乏
ERP是一门新兴边缘学科,不但知识面涵盖广,而且实践性极强,这要求教师不但要具备系统丰富的综合理论知识,而且要具有扎实熟练的操作技能和会计电算化的系统管理技能。但由于其为新兴学科,真正科班出身的人才还是比较缺乏,大多高职院校都是由会计系教师负责,而大多教师也是通过自学或者是参加用友的培训获取知识的,教师中既懂得管理又懂得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也极其缺乏。师资力量不足严重影响了ERP的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综合知识的缺乏
ERP涉及众多学科,在管理方面如:市场营销管理,生产计划管理,库存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这都决定了学习ERP前需要具备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而现在我院教学基本只涉及ERP教学的一方面,ERP教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ERP教学的综合性并没有充分发挥。
(四)缺乏专业教材
对ERP课程目前还没有规范的教材,基本上教材都是由软件商提供,这些教材大多以具体软件操作为主,缺乏系统的理论和深入研究相关的管理思想,有的教材与ERP管理实践差距甚远,有的甚至用软件使用资料来代替,固ERP实验课程教材不应等同于软件使用手册。
四、课程改进方法
(一)重新规划现有课程体系
明确教学目的,ERP核心精神是管理而不是软件,ERP通过信息系统对信息进行整理、传递,使企业资源在供、产、销,企业竞争力、人力资源等方面能够得到合理的配置与利用。
本课程的学习应该以ERP管理思想为核心,再深入到软件应用。教学可采用开放式实验方式,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实验中,完成各项任务,在完成任务后及时编写出实验报告,同时阐明所选取实验项目问的联系、管理思想及其最终结果并作出分析。教学更应深入企业调研,将大型企业案例引入实验室,学生更可掌握第一手企业实战资料,更好的完成教学实验目标。
(二)加强师资力量
提高教师质量是ERP教学中急需解决的核心问题。提高教师质量的方法可以为,加强教师培训,鼓励教师参与ERP的各类教学培训及教学科研,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主动探索其课程教学,提高教师参与激情与工作热情。其次是参与ERP一线实践,多让教师走进企业,真正参与到ERP的一线实操中,更多的掌握实际操作。再次,引进具有综合素质、企业实战经验的教师,充实教师队伍。
(三)加强校企合作
在综合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上,校方和ERP软件供应商各有优势。软件供应商有充足的资金,丰富的实战经验、一线开发能力及众多学校的合作经验,高职院校则有着独厚的教学优势,良好的人才培养机制及严谨的求实治学精神都是软件供应商无法比拟的。双方展开合作无疑是双赢的结果。共建实验室包括ERP实验标准机房、企业经营手工模拟实验室,面向各类专业不同的学生。这其中可以由学院建立实训基地,硬件设施,并负责ERP实验中心的运营和管理,而软件公司提供实训资料、企业案例等.并由软件公司定期进行对软件进行指导培训。教师可以深入在实际工作中应用ERP企业获取第一手资料,也可以让企业相关管理人员进行相关的主题讲座,同时,为学生争取企业实习机会堤高实战能力。校企双方开展合作,无疑有助于加快人才培养的步伐。
参考文献
[1]徐广成.基于ERP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8):76―78.
[2]邱昭良.企业信息化的真谛[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
[3]曰屹.ERP模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思考[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07(1):98-99.
民办教育上市资质获扶正
职业非学历教育以民办培训机构教育为主,涉及范围比较广,其中包括职业考试培训、企业管理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三个细分板块。
职业非学历教育用户以就业或考试为最终学习目的,得益于付费意愿强和互联网技术带来的产品标准化提升,职业非学历教育行业增长速度加快。2015年我国职业非学历教育规模3106亿元,同比增长16.4%。与职业学历教育相同,我国职业非学历教育处于市场启动期,但略成熟。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修正案三审表决通过,意味着教育资产证券化元年的到来,民办教育机构的上市资质得到认可,非学历培训类资产上市成为大势所趋。美股、主板、新三板已经形成职业教育产业群,其中在新三板挂牌、待挂牌的职业非学历教育企业有59家,包括华图教育、全美在线、和君商学等细分领域龙头。
职业非学历教育产业链可分为教辅、内容和平台三部分,以教育内容提供者为核心,上游对接教辅,下游对接平台和用户,以向第三方平台提供内容或媒体广告商付费的方式获取用户,通过用户购买线上线下课程实现变现。
在职业非学历教育行业中,人才招录和资格认证考试培训和IT培训,其市场总量分别约为600亿元和880亿元,这两个细分领域已经有行业龙头企业出现,它们通过品牌优势进入相关优质细分领域,并开展互联网业务的布局,以此增加市场份额。根据职业技能的不同,职业非学历教育可以分为IT职业技术、金融财会、商务外语、建筑工程等15个子细分领域。据HCR慧辰资讯研究统计,目前除对于实操性要求较高的心理咨询、管理、服务和餐饮等4类技能尚未有线上企业切入外,其他11类技能均已实现在线化学习。
目前国内职业非学历教育行业涌现的主流商业模式主要包括B2B、B2B2C和O2O。在线教育平台盈利模式相对单一,大多采用先提供免费课程吸引客户,再推出收费课程的方式。事实上,作为平台型的商业模式,需要分清用户与客户的概念,用户是基本服务的使用者,客户是愿意花钱享受增值服务的消费者。所以,在线教育平台需要将免费课程的使用者转变为愿意付费的消费者,盈利模式绝不仅限于课程收费,任何与学习、职业和社区相关的服务,都可以成为平台未来的赢利点,后来者想要打破现有龙头企业壁垒,可在此寻求机会。
2020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万亿元
教育部的数据显示,从2001年开始,中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一路攀升。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仅有114万名,到2016年的15年间,毕业生人数增长了651万名。2017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795万名,比2016年多出30万名。在高校毕业生数量常年高位运行且逐年增加的情况下,就业压力随之不断增大。职业非学历教育以帮助求职者提升竞争力为目标,受就业压力的推动,职业非学历教育行业将加速增长。国泰君安产业研究报告分析预计,2020年职业非学历教育市场规模将达到9859亿元。
其中“教育+互联网”将占很大比例。根据互联网教育研究院统计,2013年在线职业教育的市场规模为40亿元左右,2014年为50亿元,2015年为70亿元,2016年为85亿元,每年市场规模都在以15%-20%的速度增长,预计2017年市场规模将突破100亿元。
传统线下培训机构以直营模式为主,教师薪酬、营销费用、管理费用三大块成本占比较大,重资产运营不易快速复制,扩张速度慢,因而很难规模化发展。但其通过线下深厚的资源和课程内容的积累,进入线上平台后,具备了标准化条件,轻资产运营后能够实现大规模复制,迅速扩张,华图教育发展华图网校、学尔森拓展学尔森网校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事例。
通过梳理可以发现,当前IT职业教育和金融财会教育领域进入的企业最多,相关课程也较多,课程形式多采用“直播+录播”的方式,且目前已经出现较为细化的企业服务方式――平台和网校,平台不仅包括核心的课程平台,还有相关行业动态、技术发展的资讯平台及带有社交性质的论坛、社区平台等,未来有望拓展至B端企业,推出针对企业员工的定制化职业技能培训服务。
未来内容仍是竞争核心
从学员学习的目的导向上看,职业非学历教育可以划分为以技能提升为主和以通过证书考试为主两类,未来竞争核心仍是课程内容。
在技能提升类方面,IT职业教育、商务外语都是细分领域,IT职业教育重点提供IT相关的软件开发、编程、网络架构、大数据等相关技能类课程,商务外语重点提供口语类技能练习。由于学员学习主要是为了提高专业技能,服务于工作,这些领域的课程内容都较为丰富,与实际工作联系紧密,学习之后利于学员在工作中实践,对课程内容的专业性及更新的及时性要求也较高,如IT职业教育课程中除传统经典软件开发、编程等课程外,对于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领域的课程内容开发需求也较为迫切。
证书考试类可以细分为金融财会类、建工类、司法类、公务员类、医药类及教师类等领域,这些领域的企业考试导向性较强,除了在课程内容上竞争之外,讲师关于配套题库的讲解及辅导练习也是竞争的关键点。
除此之外,培训机构还需打通就业渠道。以IT培训为例,学员大部分为非IT相关专业求职者、IT专业本专科在读学生以及IT从业人员,他们参加培训目的是为了找工作或者说找更好的工作,培训机构可通过年度订单招聘、月度双选招聘、定向上门保障和专场招聘保障等方式来保障学员的就业率,典型企业代表如达内科技、慧科教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