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示范课程建设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 “医学细胞生物学”资源共享课程网络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生物技术专业细胞生物学双语教学方法的探讨 双语讨论课在细胞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探讨 《细胞生物学》双语教学的思考与探索 保持式双语教学在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中的运用 保持式双语教学在“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中的运用 网络视频示范教学在细胞生物学实验中的应用* 微课在大学细胞生物学实验中的应用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医学细胞生物学课程中的应用 高校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医学细胞生物学整合式实验课的课程改革 《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临床专业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改革的几点建议 细胞生物学课程考试方法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细胞生物学教学中融入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探讨 以科学方法教育为导向的细胞生物学实验改革 对符合创新型国家人才需求的细胞生物学课程建设的思考 基于天空教室软件平台的医学细胞生物学双语网络课程的构建 基于PBL与LBL的交互教学模式在细胞生物学双语教学中的应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该实验室1997年提供了化学变构假说的直接证据。这些教学方法不但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
三、课程网站的建设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细胞生物学》课程的相关信息,目前我们将与课程有关的所有信息都公布于互联网上,包括教学大纲、教学进度、教学课件、课后复习题、考试样题及标准答案等。2008年本课程通过国内专家的评审入选教育部双语示范课程建设项目,按照课程的建设规划,我们将完成本课程所有章节的授课录像工作,将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细胞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成果与其他兄弟院校共享。网站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建立国内第一个互动型的《细胞生物学》教学网站,通过网络这一平台,引导学生参与课程相关知识的学习讨论,任课教师及时解答学生疑问,使之成为课程教学的第二课堂。
【关键词】精品课程 资源建设 措施
精品课程资源建设是推进现代教学信息化进程的重要工作,以课程信息化带动课程教学现代化,改革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通过多样化的资源和不同的呈现方式,加强立体化教材和数字教学资源建设,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精品课程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精品课程资源建设脱离教学
现在精品课程网站虽然不少,但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为申报国家级、省级、市级精品课程而应急建设的,没有充分考虑网站的服务性和实用性,很多网站的制作者和课程的授课者是相对独立的,没有实现网络资源建设技术和内容的统一,以致师生很难有效利用网络精品课程资源平台进行教学,一些精品课程成了学校的品牌装饰,与教学过程“脱节”。
(二)精品课程资源开发不足
从课程资源建设的现状来看,现有精品课程的网络建设内容还仅限于课程的教案PPT、教学标准、实习实训指导、教学录像、习题试题等,基本是按照传统教学的方法将资源堆积在网上,内容较粗浅且浮于表面。其中教学方法较多,但学习方法鲜有;有教师教学计划,但缺少学生学习计划;教学指导书齐全,但学习指导书空缺,涉及信息交互的内容不足,大大降低了学生对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的利用率。
(三)精品课程资源的使用情况不理想
有调查显示,73.7%的职业学校教师经常使用网络教学资源,但是只有30.5%的学生使用过网站和光盘等数字化资源进行学习,可见学生使用网络教学资源的人数偏少。而且学生在使用网络教学资源时使用最多的设备是手机,因此,在开发精品课程教学资源时应针对师生的不同习惯,开发网页版和手机版等多种版本的教学资源。
(四)信息更新不及时,维护少
目前我国精品课程大多为立项而建,建设周期短,一次建设即告完毕,许多课程长期缺乏维护,资源内容陈旧,难以成为优质资源。因此,对已经建成的精品课程要定期检查、评估和反馈后续建设情况。只有持续改进课程资源,才能保证精品课程资源的质量和时效性,才能减少“重申报轻可持续发展”的现象,从而切实提高精品课程的质量。
二、“UG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精品课程项目的设计与开发
“UG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课程旨在培养中高职机电、数控类学生构建三维实体造型和数控加工自动编程的应用能力。在新环境下,如何科学设置、合理更新教学内容,保证教学效果,是现阶段精品课程建设的重点工作。
在“UG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精品课程开发与建设研究过程中。我们首先对宜兴八家企业进行专业市场调研,对数控加工行业中UG软件的使用情况、产品要求等进行调研,选取基本能反映学生就业后在工作中涉及的软件使用环境及遇到的问题。依据“数控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典型工作所需职业能力设置课程标准,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培养学生对应职业岗位群的岗位职业能力。
其次,以企业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要求为依据,将一个个典型的工作任务转化为一系列的学习任务,形成项目式训练,是精品课程资源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真正使职业能力的培养融于平时的教学训练中。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用UG软件进行一般复杂程度零件的建模、零件的装配、工程图的绘制以及一般模具零件的自动编程等。
三、“UG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精品课程资源教学实施
(一)项目化课堂教学模式效果显著
教师对典型案例进行分解并设计成若干个任务,以任务驱动方式指导教学,围绕“能力本位、任务驱动、学生主体”十二字课改方针,深化改革传统课堂,通过典型案例,把相关的基础理论、设计思路和加工方法等传授给学生,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训练,形象、直观地掌握零件设计和加工的基本方法。把企业产品引进课堂,实现课堂教学、典型产品项目实践过程与工作过程、教学管理与项目管理的有机结合,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形成深刻印象、牢固记忆,对相同类型产品的开发设计与加工能举一反三,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
案例演示过程用屏幕录像软件录制,将整个过程上传到精品课程网站上,让学生课后观看,特别是一些步骤比较复杂的案例,学生可以反复观看或分段观看模仿。
(二)立体化教学资源补充传统课堂
在精品课程资源建设中,除使用国家、省规划教材以外,还依据整体化项目设计开发丰富的教学案例、操作视频、采集优秀教程、课件以及习题试题库,全方位、多渠道地构建立体化教学资源。让学生从单一的课堂学习延伸到网络学习和自主学习,开辟新的学习渠道,丰富学习形式,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资源上网便于学生自学。利用网络教学,可达到课堂面授与网上教学相结合,实现资源共享,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供相互交流的平台。
网络课程不仅将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还为师生间的交流提供方便,学生可以把自己做好的案例、作品上传到网站分享,通过与其他同学相互比较、讨论,加深对某一问题的认识。这种交流形式突破课堂时间和校园空间的限制,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互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建立多元化评价考核机制
考核是检查学生学习效果、评价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将促进学生全面平衡发展作为学生评价的宗旨,消除现有学生评价制度的弊端,我们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手段。根据“UG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课程操作性、实践性强的特点,强化综合实践能力考核,采用平时出勤、平时作业、课堂提问、现场操作、作品制作、改进案例、成果演示、作品评价等多种评价方法,将他评、自评、互评相结合,使评价有利于促进课堂教学改革和师生积极性、创造性的提高。同时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和个性情感、价值观、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发展,进行全面多元化的评价,多给予学生肯定,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四、精品课程资源建设后的思考
关键词:实验课程 能力 实务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9.082
20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恢复了社会学学科的建设进程,社会工作教育被看作应用社会学开始在中国内地得到快速推进与发展。从1988年社会工作专业设立以来,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了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的立体教育体系。教育界对社会工作教育的看法相对一致,认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是实践性取向的教育,学生主要通过专业实践的过程内化自己的社工价值理念,获得专业态度,积累实务经验,掌握专业知识和方法,形成专业能力,实务教学是社会工作重要的课程,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核心。[1]”由此,有条件的高校纷纷建立社会工作专业实验室、开设社会工作专业实验课程,希望推动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理论认知,同时加强其实务技能的培养。
1 社会工作专业实验课程的发展与建设
早在2001年,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就开设了社会工作专业。2004年,开始招收第一批社会工作方向的学术型研究生;2008年,获得教育部认定的硕士生推免资格;2011年成功招收了第一届社会工作专业型研究生,成为学科门类齐全,办学层次合理的专业。
鉴于社会工作的实务性与操作性特征,社会工作专业实验室必不可少。本校已经建成了占地174平方米的社会工作专业实验室,拥有多功能厅、家庭工作室、小组工作室、个案工作室、中心控制室、热线电话室等6个工作区,是学生进行模拟、课程训练与技巧学习的主要场所。
实验教学的安排也经历了从各自为政到统一部署的过程。在传统的理论教学中,教师在讲台上进行理论传授,学生在台下听课、记笔记。这对培养“将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中的行动,将在课堂上掌握的价值观内化为指导行动的意识,成为知、觉、行合一”的社会工作人才极为不利[2]。社会工作专业教师根据本校学生的特点与课程设置,尝试性的在理论课时中安排了少量的实务教学,在教室或者实验室里开展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得到了学生的好评。经过几年的实际探索,社会工作专业实验课程被写进了2009版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等主干课程,及青少年社会工作等实务课程中全面展开,明确规定总课时中包括理论课时与实验课时。
2 社会工作专业实验课程面临的问题
社会工作专业实验课程是将专业理论与素养付诸实践的桥梁,具体而言即以社会工作实验室为主要场所,在教师的组织下,以学生为主体所进行的技巧训练与技能培养。实验课程面临的不足可以从实验室、教师与学生三个方面进行剖析。
2.1 现有的社会工作实验室没达到现代实验课的要求
首先,硬件设备老化,软件设施亟待更新。我校的社会工作专业开设较早,实验室建设也较早,经过多年的频繁使用与自然损耗,部分机器出现了老化,一些软件也面临着更新换代,并缺乏电视监控辅助教学系统、ITACAPI面访系统、团体活动包等先进软、硬件,学生和教师无法在模拟实践中提高专业能力。同时,现有的设备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如中控录像设备只能摄录实验活动过程,不能同时录音,对后期回放与编辑、比较讨论有重大影响。
其次,实验室的利用率没有达到最大化。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中对实验课程课时、学分的细化无一不凸显了实验课的重要性。但目前社会工作实验课程中所使用的活动场地和设备极为有限,仅限于活动室与多媒体,而个案工作室、小组工作室、家庭工作室等较少得到使用。导致实验课被戏称为“课堂转移”,实验课程所需要的观察、应用和内化过程没有充分实现。另外,社会工作专业实验室的主要使用者是本院的教师和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尚未达成,没有实现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实验室教育三位一体的教学实践互助模式。
2.2 现有师资力量的薄弱
从自身发展而言,缺乏专职的实验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教师。本专业教师以中青年为主,自身处于发展期,除了要完成理论教学的基本工作量之外,还承担着各种校内外服务的任务。同时,社会工作专业本身是一门交叉学科,除了要对专业知识把握透彻之外,还必须了解社会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以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而社会工作实验课程和实践教学需要教师在实践安排、实践督导、实践与实验的结合、实验项目督导等各个环节悉心辅导、全程跟踪。这对实验教师的专业技能与时间安排上要求甚高。目前本校社会工作教研室缺乏专职的实务课程教师,对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就外部环境而言,目前全国各高校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实验课程的教学体系。香港大学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配置了社会工作实验室,并于90年代末开始对实验课程进行本质性改革[3],将实验课程独立出来,与实践机会相结合,让学生参与到真实案例中去,以此锻炼学生做实际项目的能力。其他一些国家,也对实验课程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如美国的“自主研究”、法国的“多样化途径”、英国的“社会研究”、日本的“综合学习”等[4],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教学模式。而我国的社会工作实验课程还处于探索阶段,实验课程应不应该上、怎么上、如何评价、如何考核等诸多问题得不到现成的答案,也没有统一编制的实验课程大纲、教科书等系列教辅材料指导教师与学生如何进行社会工作实验课程。社会工作实验课的开设处于各高校各自为政、各教师各自理解并操作的分裂状态。
2.3 学生对实验课程的投入性不足
在本院社会工作专业实验课正式设立之前,部分教师根据本课程的内容对学生提出场景模拟和角色扮演的要求,这种新的教学方法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大多能较好完成实验设计。随着培养方案对实验课时的明确规定,实验课程不再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所做的选择,而是必须要完成的任务,学生开始呈现疲态,不再愿意花时间事前精选准备、仔细打磨实验流程,倾向于在网上找案例以便能快速完成实验项目,参与性的不足影响了社会工作实验课程的实际效果。
另外,还有部分学生不太适应实验课程的教学方式。实验课程与理论教学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的主体是学生,后者的主体是教师。学生在实验室中运用以身示范体会不同角色的心理,领会沟通、协商、治疗等技巧,锻炼组织能力与领导能力,提升对社会工作专业的领悟与感受。这是一个自我反思、自我内化的过程,要求学生有较强的主动意识与内省意识。如果学生不能接受这种学习模式,实验前不做充分的准备,实验过程中不用心参与和观察,实验后不及时总结心得体会,势必会阻碍对实验主题的深入理解,使得角色扮演或情境再现流于模式化和表演化。
3 社会工作专业实验课程的改进方向
3.1 继续加强社会工作实验室建设并善加利用
对现有的社会工作实验室设备进行更新换代,添加SPSS统计软件分析系统、后期制作的非线性编辑系统等专业软件。同时,把不同的功能室充分利用起来,除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之外,强调个案模拟与组员观摩的活动形式,重视分享和反馈环节。另外,还可以加强社会工作实验室与实习基地、所在社区的联合,为学生提供一个实务操作的反思空间与平台,为所在社区居民提供可行的服务,整合高校的人才资源与社会的服务需求,实现资源共享与立体的合作模式。
3.2 不断提升社会工作实验教师的自身素质
从制度层面上推动社会工作专业教师的业务水平,鼓励教师夯实知识储备;提供条件让教师参加实验课程的培训,多向全国社会工作实务做得好的学校取经;灵活调整实验课督导教师和实践课督导教师的课程安排与考核形式,让实务老师有充分的时间与精力指导学生的实验课或实践课。积极促进社会工作实验课程的实验教辅资料建设,尽快出台统一的实验课程教学大纲,引进社会工作实验课程发展成熟国家或地区的实验教材,尝试编制适合我国高校使用的实验案例来指导社会工作实验过程。
3.3 充分调动社会工作学生实验参与的积极性
在学生上实验课程之前阐明实验课程的目的与宗旨,确立学生在实验课程中的主体地位;结合课程内容与要求帮助学生选定适合的实验主题,让学生有能力也有兴趣去完成实验项目;引导学生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运用,推动学生在实验课程中的学习与领悟,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自我反思;强调经验分享的重要性,每个项目结束之后及时进行小组分享与自我评估;倡导批判性思考与能动性学习相结合,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
参考文献:
[1]史铁尔.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探索[J].社会工作,2007,(4).
[2]史柏年,候欣.社会工作实习[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2.
[3]刘淑娴.开放性社会工作实验室建设与使用探讨[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一、师资队伍建设的示范性
一门课程之所以能够成为精品,是主讲这门课程的教师们长期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结果。因此,精品课程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随着精品课程的不断完善,师资队伍的建设也逐步形成一定的模式。
1.组织和鼓励教师进行高水平的教育教学研究,是提高师资队伍水平的重要途径
专业教育想要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必须积极参加相关的教育科学研究,没有高水平的教学研究成果,提高教学质量只能是一句空话。基于这样的认识,多年来,我们积极组织和鼓励教师自觉结合教育教学改革中所遇到的深层次问题进行教学理念、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的研究,努力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除了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外,从事课程建设的教师还承担了科研项目,学科方向有了很大程度的拓展。教师通过科学研究及时了解本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为研究型教学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的丰硕成果,提高了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有利于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2.加强青年教师培养,是精品课程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青年教师的培养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它直接关系到精品课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青年教师培养办法。首先,结合课程建设的实际,落实青年教师培养计划,使青年教师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其次,通过组织青年教师观摩、试讲、参加教学基本功比赛和教育教学研究实践,组织专家听课、考评,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课程负责人通过为青年教师讲解教学大纲,修改教案,组织安排试讲,听课点评,带领他们参加相关的教改项目和教学研究课题,以及吸引他们撰写教学研究论文和参加教材建设,指导和帮助青年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
3.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是衡量师资队伍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因为它不仅是教师传授知识的重要场所,而且是以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思维方式与方法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其它教学环节的基础。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不仅是衡量师资队伍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一门课程能否真正成为高水平精品课程的关键。
在这一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多年来我们一直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作为一件大事来抓。
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形成了一支以教学名师为带头人、年龄与知识结构合理、教学科研互相促进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为精品课程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内涵建设的示范性
课程内涵建设包括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评价体系的建立等,它们构成了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我们的基本做法包括:
1.根据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新定位,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主动适应专业人才培养的新定位,建立了“以企业和岗位的要求为原则”的人才培养原理为课程设置重要依据。
2.构建工学结合课程教学新模式
将实训式、参与式和研究型学习的教学理念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将讲授型教学向实训教学过渡。通过课堂教学、实战实训进行项目训练,以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方法及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为了建立教师授课—学生自学,以及教师-学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增设了小班专题讨论课,实行参与式教学。通过这一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获取知识的能力。
3.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
根据课程特点,采用多种方法和多种媒体进行教学。坚持通过形象的动态仿真介绍课程研究对象及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通过精彩实录以及课件教学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进程,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发挥多种媒体的综合优势,介绍学科的最新发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培养创新能力,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专业教学的核心。
4.建立新的评价体系和考核方法
考试作为教学评价的重要手段,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均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我们长期坚持积极探索考试方法的改革,新的评价体系改变了一次考试定终身的评价方式,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与激励。在总成绩中平时作业占10%,讨论课表现占10%,实训项目训练占30%,期末考试占50%。期末考试采取开卷考试,考试题目多为设计型题目,同时,为学有余力的同学开辟免试通道,鼓励学生通过项目实训训练取得课程成绩。在评价中我们还加入了企业专家的评价。评价方式的这种改革为学生提供了宽松的学习环境,调动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促进了研究型学习,对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十分有利。
三、教材和教学资源建设的示范性
教材与教学资源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课程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的具体体现,也反映了教师的教学理念。
1.将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成果落实在教材建设上,构建立体化精品教材
结合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花大力气进行新体系教材的建设。和企业共同合作完成石雕石刻重点内容的课件实录工作,完成精品课程的校本教材工作。
2.主动适应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加快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建设
信息时代的来到已使教育教学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学生提供一流的教学资源和营造自主学习的宽松环境将会成为教师的主要任务之一。基于这一认识,在多年教学和现代教育技术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高水平精品课程建设的要求,我们系统地进行了课程网络资源建设,通过网络平台,让学生更多的了解专业知识、教学内容,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
结合已有的多媒体技术研究和多媒体课件开发经验,组织了学术和教学水平兼备的教学一线教师,深入研究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和技术手段,研制网络课程。首先,选用精品文字教材作为网络课程开发的蓝本,保证了网络课程的高质量;其次,以知识的建构过程进行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方便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第三,结合课程特点恰当的进行了设计及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有利于不断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第四,针对网络课程研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对策。
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课程教学,重视网络教学资源和环境建设。为了建立良好的学生自学环境,构建了开放式网络学习平台。学生可以通过教学网站了解本课程的相关信息。
关键词农业科技示范场;建设现状;运行机制;成效;安徽蒙城
蒙城县农业科技示范场自2003年创办以来,坚持以发展县域经济为中心,以粮油作物为重点,通过加强管理和机制创新,示范场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和良种繁育工作得到稳步发展,科技支撑和示范引导作用得到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为加快农技推广能力建设、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1示范场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示范场位于县城南10 km,于2003年从乐土镇购买土地14 hm2。经过几年的建设,现有办公楼及仓库9间3层,面积800 m2,晾棚300 m2,塑料大棚2 000 m2,水泥晒场200 m2,防护墙1 100 m,水泥道路3 000 m2,桥涵4座,排水沟1 000 m,机井4眼,半移动式喷灌设备2套,安装50 kW变压器1台,做到能灌能排。同时,购置了大型拖拉机,小区脱粒机,配备数粒仪、干燥箱、恒温箱、电脑、投影仪等仪器设备,为试验示范、技术培训、技术推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蒙城县农业科技示范场属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县农技推广中心有办公楼1座,农业有害生物预警站楼1座,培训教室1处,建筑面积3 800 m2。现有职工71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63人,具有高级职称的12人,中级职称15人,初级职称36人;在学历构成上,大学本科学历13人,大专学历27人,中专26人,雄厚的技术力量为示范场提供全方位服务提供了技术保障。
2运行机制
2.1组织管理实行场长负责制
蒙城县农业科技示范场产权属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为县农委二级机构,全民事业单位。管理上实行场长负责制,由农技中心1名副主任兼任示范场场长,按照建场的宗旨和指导思想,统一规划、统一运作、统一管理。
2.2实行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方式
农技推广中心主任为法人代表,建立产权清晰、责任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化管理机制,保障了示范场健康有序地发展。
2.3投入机制以县为主,单位、个体投入相结合
基础设施建设费用从争取到的有关项目资金中支出,做到专款专用;除科研、试验用地外,其余土地由农技推广中心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承包开展示范,示范费用自筹,自负盈亏,既安置了就业人员,又解决了经费不足的问题;科研、试验费用从课题专项经费中列支。通过项目、单位、个人的资金投入,进一步加强了示范场建设,为示范场增添了活力和发展后劲。
3取得的成效
3.1引种和繁育优良品种
示范场围绕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等大宗农作物,广泛收集良种信息,引进优良品种,先后引进了小麦品种66个,玉米品种70个,大豆品种21个,棉花品种51个,油菜品种23个。通过品种比较试验和生产示范,筛选出具有9 000 kg/hm2以上超高产潜力的小麦品种10个,分别是周麦18、皖麦55、皖麦53、皖麦52、连麦2号、济麦20、皖麦50、烟农19、豫麦49-198和邯6172;筛选出玉米品种郑单958、鲁单981、中科4号、先玉335、浚单20,大豆品种中黄13,棉花品种当杂1号、全杂1号、隆安棉2号、皖杂8号等。这些品种经过繁育,大多推荐为良种补贴项目招标品种和主导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其中烟农19小麦品种每年应用面积9.3万hm2,占小麦播种面积的90%,克服了农民乱引种、盲目引种和品种多、乱、杂现象,减少了生产风险,加快了新品种的推广速度,对稳定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3.2进行试验示范
根据国家粮食安全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战略目标,针对制约粮食生产发展的技术难题,县农技推广中心积极与省农业科学院、安徽农业大学密切合作,在示范场进行了小麦、玉米等农作物关键技术研究,主要有:不同品质类型小麦品种超高产需肥规律与施肥技术研究;不同茬口超高产小麦的群体结构及调控技术研究;超高产小麦生育后期保健与防倒技术研究;小麦稳定超高产技术优化集成与示范;秸秆全量连续还田作物生产力保持技术研究与示范;麦、玉米秸秆还田制度下能量与物质流循环特征研究;玉米免少耕机械化播种技术示范等。通过试验示范,研制出淮北旱作区超高产小麦优质高效的氮素运筹技术,完善了淮北地区主推品种烟农19的配套技术,初步完成了小麦稳定超高产技术优化集成,提出适应淮北生态特点的淮北旱作区小麦产量9 000 kg/hm2栽培技术规程,为蒙城县小麦高产攻关活动、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小麦高产创建等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2007年小麦高产攻关核心示范区最高产量达9 342 kg/hm2。
3.3开展实用技术宣传与培训
示范场创办以来,先后举办技术培训班22场,现场会和观摩会30多场,培训2.5万人,接受农民咨询2 000人。吸引广大农民、专业协会、种植大户、科技示范户及各乡镇村干部到示范场参观学习,让他们看得见、摸得着、学得来、用得上,开阔了农民的视野,增强了现代农业、科技农业理念,加快了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科技水平,使示范场成为科技信息传播的重要场所、培训农民的田间学校。
3.4提高技术人员业务素质
示范场的建设,从规划设计、经营定位、试验示范方向、运行和总结评价,每一环节都离不开农技人员参与,在这个过程中了提高农技人员的经营管理素质。每一试验示范项目的开展都会遇到各种技术问题,促使农技人员去向书本学、向技术人员学、向农民学,在研究问题中学习,在学习中研究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试验示范技术操作,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锻炼了技术推广队伍,农技中心有20人能够独立开展科研和试验示范工作,在省级杂志上共发表学术论文43篇,获得8项省科技成果,获农业部科技二等奖1项,省科技三等奖2项,市科技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
3.5促进先进技术推广
在生产实践中,往往会遇到各种技术难题,由于技术推广部门缺少试验示范基地与资金支持,很少去开展试验示范,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教学、科研部门研究的技术成果不能及时应用到生产中,不能转化为生产力,形成科研与生产脱节[1]。示范场建设,吸引了省级专家、技术与资金,在示范场开展科研和试验示范,使教学、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及时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为技术推广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农技人员在技术推广中所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都拿到示范场试验示范,根据试验示范结果,提供技术推广依据[2]。通过示范场试验示范,向全县广泛宣传了小麦高产优质高效关键技术,掀起了农民和广大基层干部学科学用科学的,大幅度提升了小麦生产的科技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提高了农民的素质,推动了传统小麦生产向丰产、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的历史性跨越,促进了小麦生产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为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3.6取得了社会和经济效益
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广大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蒙城县农业科技示范场基础条件有很大改变,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成为集科研、试验示范、培训、推广于一体的示范基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2006年全县小麦平均产量达到5 955 kg/hm2,总产量达57.3万t,平均产量比前3年增长14.1%,比2005年增长3.7%;2007年平均产量首次突破6 000 kg/hm2,达到6 375 kg/hm2,总产量达63.8万t,平均产量比前3年增长22.1%,比2006年增长7.1%;2008年平均产量达6 870 kg/hm2,总产量达71万t,平均产量比前3年增长31.6%,比2007年增长7.8%。农业生产连续4年获得丰收,全县粮食总产量由2003年的54.9万t,增加到2007年的108.5万t。示范场农产品及种子繁育收入达30万元。
4结语
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只有建立试验、示范与推广相结合的长效机制,才能促进农技推广事业的发展,不断开展技术创新,面向市场、面向社会、面向农民,为建设现代化农业做出较大贡献[3-4]。
5参考文献
[1] 袁群英,徐建华.浙江省农业科技示范场建设成效及发展对策[J].中国农技推广,2007,23(6):14-16.
[2] 曹建国,傅建伟,黄伟.农业科技示范场建设现状、问题及思考[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4(F12):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