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财务风险识别方法

财务风险识别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务风险识别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财务风险识别方法

财务风险识别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企业管理 财务风险 风险识别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方法

笔者根据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的财务风险进行了分类,并阐述相应的识别方法:1、企业筹资风险可以通过其产生的内因和外因进行识别,一是分析企业的负债规模,当负债规模增大的时候,企业的利息费用等支出增加,企业可能面临收益降低、偿还债务能力下降、破产等财务风险。二是负债利息率的分析,利息率受到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越大,负债的利息率就可能越高,由此可见,识别负债利息率的方法可针对企业所承受的财务风险大小进行分析。2、投资风险可以通过财务报表分析法进行识别,此法是利用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相关表格进行财务状况的分析,从而识别潜在的风险。首先是趋势分析法,即根据企业各期的财务报表,对比分析报表中相同的指标,从而根据指标的变化情况,判断企业的财务和经营前景;其次是比率分析法,即对比分析财务报表相关项目,比较计算出来的比率,从而说明企业风险管理单位计划情况的可行性;再次是因素分析法,即判断财务分析指标之间的关系,从而确定不同因素对指标的影响程度,进行投资风险判断。3、资金回收风险,一般情况下是取决于企业经营决策和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这种风险属于企业可调控的风险,只要企业能够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对策,在经营过程中进行调控,就能够降低资金回收风险。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化解方法

(一)筹资风险的化解方法

筹资风险的化解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企业筹集资金的目的是为了扩大经营规模,提高企业的效益,在筹资的过程中,一是要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进行研究,二是要杜绝盲目投资,三是要以最低的成本获取充足的资金供应。2、筹资方式和时间的确定。通常企业有两种筹资方式可以选择,一种是股票筹资,另外一种是负债筹资,前者的偿还风险小于后者,而且不用还本付息,风险仅有使用效益存在不确定因素,但其筹资成本相对较高,后者的筹资成本虽低,但是偿还的风险较大,必须及时、足额地还本付息。因此笔者建议在利率较高的时候,尽量不要通过负债筹资,当利率较低的时候,则可选择这种方法,但是要采用固定利率的计息方式,以保持资金成本的低位走势。另外企业确定筹资时间的时候,要结合企业的财务状 况和经济活动周期。

(二)投资风险的化解方法

企业投资风险化解方法如下:1、加强企业预算管理工作,在进行投资之前,必须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和财务收支情况编制预算方案,一是确定预算的项目,二是规范预算的执行程序,三是提高资金的使用针对性,让资金的使用有的放矢,减少或者摒除不必要的预算资金支出,四是细化预算岗位的职责,严格执行资金的收入制度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2、实行成本核算,在成本考核体系和成本控制制度制定的基础上,将成本管理信息和目标成本实现效果及时反馈给企业核算部门,另外企业还要及时将账款回收,防止并减少坏账的发生。最后企业应根据物资采购制度,进行采购招标,以降低采购成本和监控企业资产变动情况。3、加强企业的财务审计工作,在进行财务预算之后,对预算的结构进行考核评价,并通过企业相关经济活动的审计,评价企业的财务调控手段是否健全、有效,完善财务成本的管理和控制体系,提高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透明度,减少财务管理人员营私舞弊的漏洞,实现财务投资风险的有效防范。

(三)资金回收风险的化解方法

资金回收风险的化解方法有:1、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对于已经投入生产经营的资金,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要加强日常的管理工作,首先是根据市场的供求,对应收账款进行追踪分析,譬如物资采购之前,要根据市场上该物资的供需情况进行合理采购;其次定期分析应收账款的账龄,认真分析每一笔未回收的账款产生原因,制定相应的回收方法;再次是根据每笔应收账款发生的时间顺序,实行滚动收款;最后根据市场供求的变化情况,建立坏账准备制度,并准备充足的坏账准备金抵补坏账损失漏洞。2、制定应收账款拖欠和拒付的对策,应该采取适当的方式降低损失,主要方法有调查拖欠或拒付原因、沟通协调、申请仲裁、求助相关法律部门。3、制定相关的资金回收制度,在日常工作中严格执行,并让企业的资金回收制度具备一定的环境变化适应能力,保证资金回收制度的有效性,同时确保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要健康发展,就必须进行财务风险的识别和化解,采取适当的方法防范财务风险的发生,对企业筹资风险、投资风险和资金回收风险等进行识别,对风险发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从而采取先入为主、主动出击的方式加以防范,建立科学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行之有效地化解风险,减少财务损失,促使企业的风险管理进入规范化和科学化的轨道。

参考文献:

[1]舒凯.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与度量分析[J].财务与管理,2010年02期:51-52

财务风险识别方法范文第2篇

1盈利能力有待加强。

从最近几个的公司财务报表可以看出,某地产公司近三年来总资产利润率一直呈现出下降的趋势,2011年较2010年下降了约9个百分点,达到1.18%。公司主营业务利润率、总资产利润率也呈现出直线的下降趋势。与此同时,公司营业利润率截止到2011年底已经下降到0.56%,主营业务成本率则上升到83.51%。企业2011年的股本报酬率和资产报酬较2010年都有所下降,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从这组数据中可以看出,某地产公司近年的盈利能力总体呈现出下降的趋势,通过对公司2009~2011年间的公司财务报表分析可以认为公司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缓解这种经营利润下降的趋势,保证公司的正常发展。

2成长能力动力不足。

从某地产公司近年的公司财务报表中可以明显看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自2009年开始逐年下降,截止到2011年,其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下降至-12.45%。与此同时,企业净利润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以及总资产增长率都处在负增长。这组数据充分表明,自2011年以来,某地产公司受宏观经济形式的影响,其利润有了较大幅度的下滑。

3地产公司营运能力波动性明显。

某地产公司自2009年以来公司的营运能力一直处于下降阶段,这与公司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等密切相关。从下表中可以清晰看出,某地产公司2011年的股东权益较2010年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企业流动资产周转天数也开始增加。这些都不利于地产公司的公司运转,使其不能充分利用其现在的资源,对公司资金运转造成较大的消极影响,会对其未来发展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

4地产公司偿债及资本结构不合理。

从我们的观察情况可以看到,地产公司近三年的流动比率、速运比率、现多比率等都在下降,2011年股东权益较2010也有小幅上升。企业资产负债率较高会容易导致企业融资成本风险上涨,从而会严重影响到企业的权益——资本收益率。另外,企业贷款负担的越来越高,严重威胁到地产公司的财务状况,极易引发财务危机。从公司的资金获取渠道方面来说,从已有的资料整理可以认为由于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上升会影响到其融资渠道的拓展。由于企业运行资金获取难度增大,企业融资的非正常渠道开始增多,一方面会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对企业的正常运行造成阻碍。另一方面,这些非正常融资渠道通常的稳定性都较差,一定程度上会引发地产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上升,并影响到企业的资产结构配置。

二、完善某地产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对策

1.完善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识别方法。

从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方法角度来考虑,从已有的文献综述情况来看主要有定性判断、定量指标分析以及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三种识别方法。首先,定性判断方法里主要是运用专家会议法、头脑风暴法和德尔菲法等对某地产公司在其运营中可能会遇到的风险因素进行辨析,并对其因素的前后关系进行详细的说明,从而对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相应的策略。其次,定量指标分析法则主要是依据公司对外公开的财务年报信息从企业的盈利能力、企业的资本结构合理性以及其偿债能力、企业现金流管理等方面对企业的运维进行一个对比分析。最后,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这种方法主要是借助一些数学评价模型,通过专家会议法、头脑风暴法和德尔菲法等对企业运维分析的指标进行赋权,并依据一定的算法对企业的成长能力以及其偿债能力、企业现金流管理等方面进行一个综合性的评价,从而得出一个比较结果以达到了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和预警目的。

2.强化房地产企业项目财务风险识别。

要强化某地产公司的项目财务风险识别首先要为公司储备大量的专业化人才,保证公司的人力资源配置处于一个良性配置阶段。人力资源的良性配置是指科学的安排员工在企业内各个部门的分配,并及时有效的将新投入的人力资源安排到所需要的部门,以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结构。企业结构的转变和企业战略的调整息息相关,战略的转变,势必会引起企业组织结构的变化,因此企业应根据企业现有战略,并且合理安排企业员工的岗位层级,进而提高企业人力资源配置效率。其次,在企业内部要制定一系列风险管控流程和规章制度。通常企业上下对财务风险管控都有着较为明确的认识后,就需要有一批专业化风险监控人员依据一定的流程进行规范化作业。

3.加强房地产企业项目资金管理。

加强地产公司项目资金的筹集管理主要是从房地产企业项目管理的全产业链角度出发。首先,在项目开发评估阶段要明确会潜在哪些财务风险。在这一过程中主要关注投资额、投资回报率、项目开发周期、国家宏观政策、市场供求情况等因素进行一个系统化的扫描,从而认真审视公司内部的融资情况、现金流情况以及资本结构是否合适这次的项目开发。其次,项目开发阶段要充分利用公司的财务杠杆对项目资金进行管理。实证研究认为公司在对其债务策略进行调整时会影响到其股票价格,例如在宣布融资战略时其股票的价格会明显上升。这说明地产公司在其项目开发过程中可以运用不同的财务杠杆方式来获取开发资金。但通常房地产企业经营的特殊性使得房地产企业通常都会采取高比例的负债经营。但企业负债率的持续上升一方面可以为企业获取更多的资金支持,但同时公司对其股东的资金保证程度也就相应的降低。如果房地产企业公司因为高负债率而使企业的财务风险提升也使得企业再融资渠道受到限制。

4.完善日常财务运营风险管控机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国内房地产业的建设也应该会有着与之相适应的高速增长,通常地产公司项目也逐年增加,但往往这些项目的推行进并没有一个明确的预算和效用评估,特别是对项目扩张的风险评估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加强对公司财务风险的评价制度建设,可以有效增强地产公司的财务内部控制能力。如前所述,随着国内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地产公司财务管理也面临着市场竞争体制的冲击风险。因此建立地产公司财务风险评估制度体系通过及时的信息传递平台建设为地产企业财务管理提供支持。在地产公司财务风险评估体系建设中可以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具体运用时我们可以引入企业管理中一些常用的方式方法,例如通过引入KPI评价法,将地产公司财务绩效进行评价,从而找出国内地产公司财务内部控制的一些关键性指标。

三、结语

财务风险识别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WBS分解法;工程项目;风险识别;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09)14-0132-02

随着全球社会经济的发展,工程项目不断呈现出新的特点,工程量巨大,技术难度不断加大,投融资方式改变,市场竞争激烈等都给工程项目的实施带来很大的风险。风险管理自其产生之日起就在不断的发展进步,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各国风险管理协会的推动下,风险管理理论日趋成熟,风险管理方法不断涌现。但是目前风险管理理论和方法主要是企业经营过程中风险管理。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风险管理主要是在项目管理中加入一部分风险控制。工程项目具有投资资金大,建设周期长,建设的不可逆转等特点,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一旦发生风险,造成的损失是十分巨大的,因此研究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而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首要任务和重要方面。本文通过研究工程项目风险识别和WBS分解法的特点,将二者结合起来,提出基于WBS分解法的工程项目风险识别方法。

一、工程项目风险识别

(一)风险识别的定义

风险正是因为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带来损失的不确定性,给企业管理和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风险管理就是要把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将风险带来的损失减至最低。但是在现实情况中,有些风险带来损失的不确定性是降低风险所带来的收益低于风险管理的成本,以及不确定风险带来损失的大小,不能明确风险处理的优先级别,所以在风险管理中首先进行风险识别就显的很重要。

风险的识别就是对存在于项目中的各种风险根源或是不确定性因素按其产生的背景原因、表现特点和预期后果进行定义、识别,对所有的风险因素进行科学的分类。通过风险识别能正确认识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种类,能为风险管理和控制选择合适的方法提供依据。风险识别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任何一个工程项目,不论其大小存在的风险是多种多样的,既有静态的也有动态的,有已经存在的也有潜在的,有损失大的也有损失小的。一般风险识别过程主要包括:收集数据、分析不确定性、确定风险事件、编制风险识别报告。做好风险识别工作需要根据具体的对象,采取具有针对性的识别方法和手段。

(二)工程项目风险识别方法

传统的风险识别方法主要是头脑风暴法、图解法(流程图、因果分析图)、分解分析法(工程项目结构分解法、风险分解法)、生产流程分析法、核查表法、财务表格分析法和保险调查法等。在近几年也有学者提出情景分析法等新的风险识别方法。

1.头脑风暴法。头脑风暴法是一种定性的风险识别方法,通过召开小组讨论会议的形式,聘请相关专家,邀请有经验的项目经理,项目技术人员和项目施工人员等进行讨论,专家和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之间通过讨论相互启发,最终形成风险识别报告。

2.流程图法。流程图法首先要绘制工程项目的总流程图和各分流程图,然后根据流程图对工程项目进行全面分析,对其中各个环节逐项分析可能遭遇的风险,找出各种潜在的风险因素。工程项目中一般使用工程进度图表等已经存在工程流程图。

3.核查表法。核查表是根据已经实施的项目建立一张核查表,核查表中一般包括:以前项目成功或失败的原因;项目范围、成本、质量、进度、采购与合同、人力资源与沟通等情况;项目技术资料;项目管理成员技能;项目可用资源;项目经历过的风险事件及来源等。项目风险管理人员通过对照核查表,寻找本项目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

4.财务表格分析法。财务表格分析法是指通过分析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营业报告以及财务记录、预算报表等相关资料。识别和发现未来的风险。因为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与企业财务紧密联系,因此财务表格分析法不仅能发现财务风险还发现其他经营活动中的风险。在工程项目风险识别中主要是通过工程成本控制,投标合同,采购合同等来进行识别。

上述四种方法是风险识别中比较通过的方法,但是鉴于工程项目自身的特点,这些方法在工程项目风险识别中都存在一定的缺陷。风险管理作为工程项目管理的一部分,工程项目管理方法WBS分解法在工程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作者提出了基于WBS分解法的工程项目风险识别。

二、WBS分解法

(一)WBS分解法定义

WBS是Work Breakdown Structure的缩写,一般成为任务分解法,是目前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方法。WBS方法主要是通过逐层分解项目总任务,将工程项目分解成为合适大小的工作单元,形成WBS文档和树形图表等明确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每一个工作单元的任务,负责人,工程进度以及预算等内容。使用WBS方法能清晰的表示各项目工作之间的相互关系,在WBS中定义的里程碑事件可以使项目管理人员以及客户对工程进展有明确的了解,最主要的是使用WBS方法能帮助项目管理人员进行项目进度控制、资源控制和成本控制。

(二)WBS分解法应用步骤

WBS分解法的核心是合理科学的对工程工作进行分解,分解主要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上进行。在横向分解过程中要包括工程中所有工作,不能出现漏项,但是也不能将与工程无关的工作包括进来,在纵向分解过程中要遵循适度原则,不能对工程工作进行无意义的细化,也不能肤浅的细化,造成工作单元之间的不独立。

WBS分解法的应用从总体上来说是目标任务工作活动。具体的应用步骤如下:

1.首先准备与项目相关的指导书,说明书,与业主签订的合同等规定项目工作量、交付状态、进度以及总成本的相关文件;

2.召集相关人员,进行项目分解讨论会。参加人员要包括项目经理、主要技术人员等,在会议上要首先确定项目工作的分解范围以及分解方式等;

3.进行项目工作分解,将项目需要交付的成果分解为较小的工作单元。在分解过程中最多使用20个层次,多于20层是过度的,对于一些较小的项目4~6层一般就足够了;

4.画出WBS层次结构图;

5.确定每个工作单元的责任人员,成本,进度,工作人员等重要内容;

6.验证分解的正确性,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编码,如果工程较小则不需要;

7.建立WBS字典以及相应的文件;

8.根据实际运行情况的反馈进行调整、修改。

以上就是WBS分解法应用的一般步骤,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三、基于WBS分解法的工程项目风险识别方法

工程项目风险识别是一个特别复杂的过程,使用一般的风险识别方法对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将耗费巨大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会影响风险管理效益和成本的均衡。

而WBS分解法作为工程项目管理中重要的方法,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应用普遍。应用WBS分解法的工程会具有完整的工程流程图、进度计划、费用计划以及人员计划等,这样将为工程风险识别提供充足的资料。本文作者提出的基于WBS分解法的工程项目风险识别方法主要是指在进行工程项目WBS分解时就进行工程项目风险识别,在进行工程项目WBS分解时参与人员对工程各个流程及环节都有深入的认识,许多潜在的风险因素能显现出来;同时,WBS分解时会确定各工作单元的责任人,风险识别同步进行可以将风险因素控制的责任人明确下来;其次,综合考虑风险识别的同时能促进WBS分解的合理性,从全局上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基于WBS分解法的工程项目风险识别步骤如图所示:

财务风险识别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财务风险

[DOI] 10.13939/ki.zgsc.2016.28.242

1 医疗卫生行业财务风险

各行各业皆有其风险,医疗行业也不例外,本文主要针对医疗行业的财务风险进行讨论。医疗行业财务风险是相关单位在开展财务活动时,由于各种无法预料或不可控力的缘故,让单位通过一段时间经营所取得的最终成果不符合预期目标,以至于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或浪费资源的情况。由于医疗卫生单位所从事财务活动贯穿了整个公益活动的全过程,使其在诊疗过程中许多环节都可能产生相应的财务风险。如病人收费、投资建设更新医疗设备、基础设施扩建,等等。

1.1 财务风险在医疗卫生行业的认知程度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风险的认知也上升到了全新的阶段,其认知程度关系到医疗卫生行业的整体发展。卫生行业与各大企业一样,在财务风险中具有客观性的同时也具备主观性。正是因为这种两面性,人们在认知风险进行选择时才会出现主客观交替的现象。大部分人在面临选择风险时,都只注重风险的危险面,如会给资产造成相当的损失、监管不严格等,继而产生畏惧心理。但风险本身并不是绝对的坏,风险是把双刃剑且无法规避,就单位角度而言,利用得当,单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学会从风险中寻找机遇能给企业及单位带来更大、更好的收益。而因害怕而一味的躲避,不仅会让机遇白白流失,还会有更大的风险出现。外界会产生舆论多是因从事该行业的工作人员因认知有限造成。舆论一旦形成便会引发更多的社会问题。例如现实生活中所常见的医闹问题便是因为人民对医疗卫生行业产生了错误的认知从而导致该现象的发生,严重者甚至会影响到从事该行业的工作人员人身安全问题,最终还将给医疗卫生行业财务造成破坏性的影响,给社会以及国家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1.2 财务风险在卫生行业的识别方法

分析财务风险管理的方法很多,但总的来说可以归结为定性与定量两种类型。其区别于其他行业财务风险的识别技术与特点。医疗卫生行业也以这两种分析方法为主。通过卫生行业财务风险进行定性分析,需要工作人员具备相当的主观性,此外还要依靠工作经验。虽然医疗卫生行业的财务标准与企业和事业单位相比较为简单,但要求该行业工作分析者要有较高的业务水平,不仅要对药品管理流程了若指掌,还要熟悉管理中的每一个细节,除了要求工作人员要有足够的工作经验,还要有高超的财务管理能力。否则会导致最终核算指标出现偏差,并逐渐偏离最初目标,继而在财务分析时出现失误,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定量分析法也是财务风险在卫生行业的识别方法之一,其方法主要是为能对卫生行业造成风险的各种因素进行赋值,通常多针对潜在的因素,通过集体的数值或金额,将分析、评估财务风险进行量化才能更形象地进行比较。利用定量分析法,需要站在客观的角度进行分析,针对对此方面有较高要求的单位如卫生行业,因其操作难度相对较大,有时还需借助外力的帮助。例如,在对病人死亡率进行预期衡量时,可以结合马尔科夫矩阵分析法或决策树法等。学会选择使用何种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通常没有工作经验的工作人员在面临这类选择问题时,往往不能选择最恰当的方式,如选择了错误的财务分析方式便难以获取精确的财务数据,财务数据不精确则会加大财务风险,继而导致更大的财务风险出现。

2 医卫领域的财务风险管理措施

2.1 提升全体员工的风险意识

医疗卫生行业,除了要重视预控风险,更好提升全体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在医院的任何一个环节都要预防与控制风险,面临风险合理预测、尽量规避。特别是管理层,需要具备预判风险的能力,并能带领员工共同提升风险管理意识和预防能力。

2.2 强化套计人员的培育力度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也在逐步开展,已然出现了新的卫生财务管理体制与机制。医院除了对财务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应有的专业业务知识技能的培训外,还要培训其职业道德。使其在管理财务风险时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做到不违法、不逾矩、依法守法;培养财务工作人员整体素养,及时制止其舞弊、作弊行为并严厉惩处。此外,财会人员在掌握财务知识的同时还要不断充实自身,了解与管理相关的理论,通过不同的解析方式提升自身技能。

2.3 完善内控体制与风险方略

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体制,将医院的财务风险降到最低,为医院的正常运作打下基础。通过财务管理机制,形成有效的制衡,以此使内控体制得以完善,使其更科学、高效。医院的首选工作便是通过内控体制,将投资解析、论述、报告体制完善,使制定财务策略的盲目性得到控制,继而降低财务风险。此外,将不兼容岗位进行分离,并相互监督约束,清除并整理未缴欠款,建立个人责任制,有个人直接负责相应的资产流失情况,让医院的资产安全得到保障。通过新会计法的规定,医院为工作人员购买医疗责任保险也是为了有效避免财务风险。

2.4 强化医院的资金管控

医院要实现长期战略目标,其前提必须是有畅通的资金支持。加强财务管理工作,运用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让资金流转速度加快,以维持资金的良性循环;将库存信息充分利用起来,预防出现呆账、坏账以及资金闲置的情况。对医院资金,要进行全面的解析,并重视反馈工作信息,将欠款尽早回收,使资金的利用率提高,及时发现风险并加以管控。

2.5 提升诊疗服务效率

医院就诊的维护力度应得到加强,监督医疗医护人员的日常行为。避免出现工作人员在诊疗过程中为提高收入乱开药、开贵药等现象。有效提升医院诊疗效率。医院口碑的塑造工作亦不能懈怠,要持续进行,避免纠纷与事故的发生,缓解拖欠医疗费用等情况,从根本上减小医院损失,降低财务风险。

2.6 打造财务风险评价系统

加强医院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应打造相应的财务风险评价系统作为预防。为最大限度降低财务风险,医院应以现阶段行业标准与制度为基础,结合医院特征,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评价系统,并评估出医院所能承受的预警数据,打造相应数据库针对各项数据设立相对应的临界值。事实追踪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将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内。在产生重大风险前采用有效的针对策略,进而最大限度降低财务风险。

3 结 论

总而言之,在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医院管理人员应该全面了解各方面的情况。因此,在面对市场竞争与财务风险时,做到正视财务风险,掌握市场变化规则,利用杠杆式的调整功能,打造财务风险评价系统,将资金使用率提升,并加强监管财务的力度,提升医院的各项抗风险能力,让医院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持续发展,从而实现更长远的目标。医院在日常管理财务风险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自身的定位,对财务风险管理中的各个环节都不能疏忽,一旦出现状况,能有效减少影响,让医院的损失降到最低。控制风险应在医院承受范围内。如果管控不力,在影响医疗服务同时,还将医院带入深渊,所以医疗卫生行业的财务风险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革新自身财务风险意识,提高应对财务风险的能力,从而推动卫生行业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财务风险识别方法范文第5篇

(陕西华燕航空仪表有限公司,陕西 汉中 723102)

摘 要:在体制上全面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分别由国务院国资委和财政部提出,并在国有企业中广泛实施,全面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在管控思想理念、方式方法等方面是相似或相同的。但由于分别有同的国家部分主抓,从而形成了在企业内部也会又不同的单位和人员来分别从事全面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管理,造成了企业内部机构设置繁冗、业务交叉重复等现象。因此研究全面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相融合非常必要。

关键词 :全面风险管理;内部控制;融合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10-0179-02

收稿日期:2015-03-20

作者简介:曹江涛(1976-)男,汉,陕西咸阳人,大学,会计师,陕西华燕航空仪表有限公司企业管理部部长,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全面风险管理是国务院国资委提出并推行的。全面风险管理是通过一定的方式识别出企业所有的风险,然后依据一定的标准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排序,寻找出企业应当重点关注的风险,再根据风险的属性采取相应的应对方案予以防范风险。其中绝大多数风险都是要依靠应对方案对风险进行控制,预防其发生或者将其控制在最小范围。

内部控制是财政部提出并推行的。内部控制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企业的流程进行审理,找出缺陷然后改进缺陷,以防止风险的发生。

可以看出全面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在管控思想理念、方式方法等方面是相似或相同的,但是在管理推进过程中,全面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形成了各自的体系,并在企业中并行开展。这样的做法在初期对于推动该两项项管理活动有很大帮助,但是也造成了企业内部机构设置繁冗、业务交叉重复、推诿扯皮、资源浪费等问题的出现。因此,研究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融合具有很现实的价值。

一、组织体系的融合

全面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在组织体系设计上无论是层级还是职能都基本一致,所以便于融合。

全面风险管理的组织机构设置为三级,分别是风险管理委员会、风险管理办公室和部门风险管理小组(风险管理员)。其中,风险管理委员会是顶层决策机构,风险管理办公室是组织推进管理单位,部门风险管理小组是具体执行单位。

内部控制组织结构设置也分为三级,分别是企业级的内部控制领导小组、内部控制管理办公室和各部门内部控制管理员,其职能分别是决策、归口管理和实施。

因此,组织机构的融合可以采取合并方式,以全面风险管理组织机构为主,风险管理办公室在管理人员上要兼顾内部控制管理的专业人员。

二、管理语言的融合统一

在两个体系融合过程中建立统一的风险控制语言非常重要,有利于管理中信息的传递和管理行为的一致性,避免概念含糊不清导致的管理混乱。统一语言的原则是既可以保证语言的一致,也要保证两个体系的全面融合,避免融合过程中失去内控的对风险管理的辅助优势。

需要统一的语言首要的是对风险的名称定义方式,全面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对风险名称的定义办法完全不同。在全面风险管理中,对具体风险事件的名称没有统一规范,均采取描述的方式表达,描述规则是风险事件的“表现+影响”。例如:“应收账款超过诉讼时效导致无法收回”就是对应收账款风险中的一项具体风险事件的描述。对二级风险名称定义是按照业务类别定义的。例如财务风险可分为应收账款风险、现金管理风险、现金流风险等等。对一级风险名称的定义一般是按照风险的属性定义的。例如:战略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运营风险、法律风险等等。

在内部控制管理中,仅有缺陷的概念,而没有风险的概念,但缺陷导致的结果就是风险。内部控制对缺陷的分类是与流程级别对应的,也就是说一级流程缺陷、二级流程缺陷的名称定义方式是“流程名称+缺陷”。例如采购缺陷、采购付款缺陷等。缺陷所导致的风险也没有统一的命名方法,与风险管理一样是采用“表现+影响”的描述方法。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发现,对于具体风险事件的命名方法全面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管理基本是一样的。对于二级、一级风险(或者缺陷),全面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管理命名方法虽然不同,但全面风险管理一、二级风险包含了内部控制管理的一、二级缺陷,因此,在体系融合过程中,可以统一管理语言,即不再使用缺陷的概念,而统一使用全面风险管理的风险概念。

三、风险识别方法的融合

全面风险管理中,风险识别方法有初始信息识别法、分类识别法、头脑风暴识别法、流程分析识别法、价值链分析识别法等。通过这些方法的综合运用,识别出各业务单元、重要业务活动和重要业务流程中的风险。

内部控制识别缺陷(即风险)是通过对业务流程进行实际观察和穿行测试的方法,测试流程是否可以满足控制目标的方式来查找流程缺陷。内部控制识别缺陷的方法确定性很强,因此,该识别方法可以直接融入风险识别中来,为了管理中的语言统一,我们可以把内部控制的这种识别风险的方法命名为流程识别法。

这样的融合既满足了内部控制对风险的识别,也充实了全面风险管理对风险的识别方法。

除此之外内部控制还有通过不相容职务的识别来查找风险的方法。这个方法可以被风险管理借鉴,也作为风险识别的一个方法。

四、风险分析方法的融合

全面风险管理的风险分析就是在识别出风险的基础上,对风险发生的原因、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以及风险发生后的影响进行甄别与描述。这一过程与内部控制基本是一致的。

内部控制在查找出缺陷的基础上也要对缺陷可能导致的风险进行分析与评价。两者的分析方法没有本质区别,因此完全可以合并融合。

五、评价标准的融合

在全面风险管理中,通过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后,依据事前制定的风险评估标准,对风险进行评估。评估是通过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风险发生后的影响程度分别打分(1-5份),然后将这两个分值相乘所得的积作为对某一风险的评估值。而内部控制管理中,通过识别缺陷、分析缺陷后,依据事先制定的标准,根据缺陷的风险发生后的影响,分为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由于内部控制对于缺陷的评价仅限于影响程度层面,而且影响程度的评价与风险影响程度的评价维度基本一致,因此,可以将内部控制对缺陷的评价标准纳入风险评估标准中的风险发生后的影响程度这一维度中,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对风险评估标准进行适当修改,以便可以充分反映出内部控制评价的要求。这样就可以实现全面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评价标准的融合。

六、风险应对方案的融合

在全面风险管理中,对风险评估结束后,根据风险评估值的大小排序,企业选择其中重大、重要风险进行重点管控。对重大、重要风险的管控是通过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方案来实现的。应对方案包括制度、流程保障以及针对风险特性所制定的一系列措施。

在内部控制管理中,对缺陷评价后,无论缺陷重要与否,都应当制定措施、完善流程以达到最大限度地控制风险发生。

内部控制所采用的通过对流程梳理完善以达到控制风险的方法,其实也是全面风险管理中的重要方法之一,可以完全融入全面风险管理之中,即在风险应对方案中要求必须对相应的控制流程进行分析评估,对有缺陷的流程进行完善,以确保有效控制风险的发生。

七、体系的融合

所谓体系的融合就是要把现在的两个管理体系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包括组织体系、管理方法、管理语言、评价标准等,统一为一项管理,并能兼顾原来两个体系各自的优点。

通过对上述六个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全面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融合中采用吸收融合法可以满足原来两个体系的管控功能,即以风险管理体系为主,通过统一评价标准、统一语言、合并组织体系、融合识别方法、融合分析方法、融合评价方法和融合应对方案等措施,丰富和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取消内部控制管理体系。重点在评价标准修订、识别风险环节和风险应对环节充分吸收和兼顾内部控制管理的方式、方法,就能使原来的两个体系有机融合。

融合后对体系运行情况的审计评价,则由原来对两个体系的评价改为对一个体系的评价,评价方法不变。

八、融合前后的流程示意图对比

九、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