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校园课程建设

校园课程建设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校园课程建设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校园课程建设

校园课程建设范文第1篇

课程是教学工作的基本单元,课程的教学质量直接决定了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由于三本院校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因此,适当增加工程实用性强的教学内容,科学合理修订教学大纲,促进教学工作,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与优化是电路课程建设的核心。因此,教学内容的设计要协调好知识和思维能力、工程能力的关系。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直流电路分析、正弦稳态电路分析、三相交流电路分析、双端口网络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互感耦合电路分析、一阶动态电路分析、二阶动态电路分析、非正弦周期性电路分析以及均匀传输线。教学内容具有以下特点:(1)紧密结合工程实际。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引入工程实例来更新和扩充课堂内容,体现基本理论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突出教学内容所蕴含的理论和工程意义,实现原理、方法和应用的有机结合,重点放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了解一些较前沿的新技术,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专业情感。(2)教材内容合理编排。由于本院校电路课程授课对象是三本电气类专业的学生,因此,教材内容应侧重于强电方面,增加工程应用中的强电知识,适当删减弱电知识,保证教材内容要深入浅出,适当减少教材中的理论内容,包括工程应用很少的定理、某些计算方法的原理推导等,同时,与理论相配套的例题解析要足够。(3)教学内容应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我们在教学中应树立正确的创新意识,可增加大量与工程实际结合紧密的例题和习题。这些扩充的内容不要求学生掌握,只是给有兴趣和有能力的学生自学留下足够的空间,以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实验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的改革

对于电路课程,应进一步加强实验教学的地位,完善实验的系统性和实用性,加强设计性实验内容,突出动手能力的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课程不仅能验证理论知识,训练动手操作技能,而且在接触实践的过程中加深了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原理的记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围绕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本学院对实验教学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1.修订《电路实验指导》书。取消一些纯验证性的内容,增加一些综合设计性实验内容。设计性实验不给出具体电路或参数,由学生自己设计电路和参数,通过实验结果,体会电路定理。它和传统的验证性实验相比,使学生变被动地机械操作为积极主动地研究、设计和创新。这样更能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譬如,在学习了动态元件的内容之后,有的学生从运放可以构成加法电路,联想到应该也可以构成积分电路,于是不仅设计出了积分电路,而且悟出了验证的实验方案,最终通过实验验证了电路的正确性。2.实验教学手段多样化。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应将多媒体授课和黑板板书有机结合起来。多媒体教学的优点是图文并茂,信息量大;但缺点是学生难以记笔记。因此电子教案应当与板书教学相结合,用板书补充必要的教学环节,使课堂气氛活起来。3.实验教学方法多样化。以硬件实验为主,引入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电路,有效地将虚拟实验与实际硬件设备相结合。各种仿真软件如Multisim等引入实验教学,强调理论、模拟和实践的结合,让学生学会正确连接电路,认识电路原理及各种仪表的正确使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以加深他们对理论内容的理解。对于一些不容易的电路输出特性,通过软件的可视化功能,得出直观的输出曲线,根据我们所学的经典分析方法得出的结论到底是否正确,学生可以在软件上进行仿真。对于电路的演示主要应用于动态电路和正弦稳态电路中,比如对于二阶动态电路的响应形式,学生一般不容易搞清楚几种阻尼形式,我们可以通过软件上显示RLC电路的输出波形,根据电阻阻值不同引起响应形式改变的特点,实时改变电阻阻值,使得响应形式发生变化,进一步掌握过阻尼、欠阻尼和临界阻尼三种响应规律。再比如在正弦稳态电路功率和能量求解中,可以直观地查看R、L、C元件功率和能量波形,理解L、C元件在电路中不耗能只储能而R元件在电路中不储能只耗能的性质。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为后续模拟电子电路、数字电子电路等电类课程中对复杂电路的分析、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通过计算机辅助分析也使实验室设备损坏情况得到明显改善。

新编《电路学习指导》讲义

由于现在湖北省三本院校较多,工科专业院校大多设置了电气工程专业,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专门为此类学生编写的电路课程学习辅助教材。《电路学习指导》讲义经过一段时间试用后,经修订改编即可正式出版,可推广到同类学校同专业学生使用。

结束语

校园课程建设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医学院校;人文课程;建设

一、开发相应的人文课程群

医学院校人文教育的课程内容包括三个层面:第一层是以学科构建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主要有文、史、哲、音、美、心理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等;第二层是以人文社会科学与医学交叉产生的边缘学科课程,如医学哲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医学社会学、医学史、卫生法学等;第三层是由多学科融合后形成的综合课程,主要有社区卫生保健、医院管理、人口学、运筹学等。根据年级不同建立分阶段的教育目标,采取阶梯渐进方式,由浅入深,贯穿医学生入学到毕业全过程。低年级医学生以第一层面为主要内容,辅之早期接触病人,培养医学生的职业认同和责任感;二、三年级以第二层面为主,在此阶段学生参加社会社区医疗实践与健康调查,使学生提高社会责任感;高年级学生以第三层面为主,结合临床实习、论文答辩、毕业教育,在临床实践中理论联系实践,努力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整体素质。

二、人文课程结构弹性化

在设置课程时,不仅有统一要求的必修课,而且要有可供学生选择的选修课,也要安排灵活的人文讲座、专题报告会,并且要有灵活可变的组合课程等。可以适当按“大学科、宽口径”的指导思想进行整合,以期减少专业课的数量,增强内容的跨度,把一些专业基础课程整合成综合性课程,形成不同领域的学科课程模块,将人文教育放到与专业教育同样重要的位置上来。设置灵活可变的组合课程,因职业的内涵不断变化,对技能、技术的规格要求也在不断变化,组合课程必须是适应社会变化、职业要求而不断弃陈纳新的课程,它必然是灵活可变的,依据培养的人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整合设置课程。学校教育要为学生提供可供自主选择的人文课程,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选修,使他们学习的热情和创造性迸发出来,有助于学生创造性地掌握和运用技术。

三、开展多样化的活动课程

通过专题研究、专业讲座、技能比赛等提高专业能力;通过各种主题教育活动,如开学典礼、授帽仪式、“5.12”护士节、毕业典礼等,向学生传播人文精神,让学生学会感恩,培养学生诚信意识、责任感,关爱精神,服务意识等。志愿者活动等也是人文教育的有效途径,让学生走进社区、学校、农村,开展如义诊咨询、便民服务、健康调查、卫生知识宣传等活动,使学生主动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体验爱与奉献,培养学生各种能力。

四、隐性课程建设是人文精神回归的有效途径

隐性课程蕴涵在学校的各种情境中,如校园环境、教师人格、师生关系、艺术活动、学术讲座、社会实践等,它具有广泛的渗透性、潜在的影响力和无意识的教育价值。医学院校大学的文化格调和品位是由学校的办学方向、学术氛围、学术水平、管理水平、校园文化和学风等聚合而成的,渗透到学校由内而外的方方面面,“这种影响往往是某一门专业课程所无法比拟”。一是注重校园的物质环境建设。体现环境育人思想,力求营造功能布局合理,文化格调和品位一流的环境。加强图书馆(人文教育资源库)、多媒体教室、语音室、计算机网络中心、运动场馆等教学资源建设,传达一种广博、深邃的文化气息,使学生受到感染与熏陶。二是注重校园的学术环境。学校是知识的研习之地,是学术思想交流的自由港湾,教师学术研究中的孜孜以求,教学中对学生的谆淳教诲,学生求索知识、探寻真理的积极主动,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三是各种校园文化活动是“活化剂”,是校园文化中最富有朝气的方面。组织开展人文讲座、演讲、文化沙龙、大学生论坛、阅读活动、各种学生社团、文化艺术活动等活动,让学生感受丰富多彩的人文教育。学生在其中不但可以学以致用,更重要的是培养和锻炼人际交往、处理事务和沟通协调等能力,养成责任感、事业心和判断力。注重校风、教风、学风对学生的影响。“医学院校的隐性文化中应隐含人文关怀”,把立德育人放在重要位置。重视和发挥教师个人魅力,为学生树立一个好的形象、好的榜样,用自己的人格力量通过日常教学活动潜移默化地把人文精神导入学生的内心深处,化育人心,激发潜能,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让一所学校真正活起来。

总而言之,加强人文教育,以人文课程建设为抓手,必须强调在显性课程中挖掘人文教育点,确立人文课程群,做到课程组合弹性化,着力开展多样化的活动课程,并在隐性课程建设中回归人文精神。重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相结合,把人文教育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每一个角落,润物于无声,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使他们成为一个和谐发展与博雅的人。

参考文献

校园课程建设范文第3篇

一、提升对课程开发意义的认识是做好课程资源建设的思想基础

一是我们认为课程是学校最重要的产品,也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课程关乎学生的教育权利、全面发展、个性彰显、潜能释放、学习兴趣等等,更体现学校的教育特色和核心竞争力。课程建设是学校教育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它既是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内容的集中体现,也是贯彻教育方针的主要形式和实现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课程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着教育的质量,影响着学生的素质,已经成为学校办学综合实力和教育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二是我们认为课程是学校教学活动的核心内容,课程也是学校教育活动的生存方式,课程文化更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工作。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现。课程改变,学校才会改变;课堂高效,教育才会高效;课堂优质,学生才会优秀;课堂创新,学生才会创造;课堂进步,教师才会成长。

三是我们认为课程的结构,决定学生的素质结构;课程实施的质量,决定教育的质量。衡量学校办学水平高低,要看学校课程建设的水平,要看学校培养的学生的素质。而学生的素质的发展,主要依赖于课程。学校教育给予学生最好的礼物,最好的教育,就是让每个孩子享受丰富的课程资源,在丰富多彩的课程活动中受到熏陶、浸润和滋养,获得生命成长。

四是我们认为学校文化是学校最优秀的隐性课程。学校应该是个文化场,文化是一面无形的旗帜。它是一种巨大的无声力量,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能以最深刻、最微妙的方式进入学生的心灵深处,并产生深远影响,给人以精神的熏陶、文化的浸润和品格的滋养,实现以文化人的教育功能。这种教育才是难忘的课程,刻骨铭心的教育。

五是我们认为学校设置课程的丰富性正在成为评价学校教育质量和学生和谐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实施什么样的课程,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人本主义课程论的代表人物罗杰斯曾经这样批评,“过分地强调知识是现代教育的悲剧。”这一见解和主张在今天仍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基础教育阶段,学校之间不应该比升学率,不应该比分数的高低,而应比课程开设的丰富性,课程开发的创造性,课程对学生的实用性。

二、建设校本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是学校教育教学的核心工作

校园课程建设范文第4篇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 大学英语 课程体系

[作者简介]蒋燕(1964- ),女,贵州安顺人,安顺学院外语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应用语言学。(贵州 安顺 561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安顺学院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大学公共英语课程体系改革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1AJG03,项目负责人:蒋燕)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3-0138-02

一、引言

大学英语课程涉及学生面广,其教学效果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后续发展,课程体系建设是大学英语课程实施的主渠道,关系到该门课程开设的教学效果。文章以西部某一地方教学型本科院校为切入点,通过观察研究、资料查阅、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如何建设地方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提出自己的设想。笔者通过中国知网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近12年的情况为:输入“英语课程体系”检索词,全部期刊检索有128条;输入“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检索词,全部期刊有31条;输入“地方教学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检索,全部期刊1条。可见,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薄弱。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特别是以前的专科学校升格为地方教学型本科院校,发展迅速,并在高等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而地方教学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层次定位是以培养本科生为主,兼培养专科生,培养少量研究生。服务面向定位是立足本地、辐射周边、面向全国其他省区,为本地及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建设服务,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此,在英语教学中,必须以应用为指导,努力构建应用型教学模式和方法,把知识和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对学生语言知识和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提高职业竞争能力,这就要求加强公共英语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

二、地方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

为了有针对性地对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进行研究,我们依据Richards所提出的需求分析方法,并参考国内外外语教学需求分析问卷,自行设计了调查问卷,以西部的几所地方教学型本科院校文理科学生为调查对象,对所选定的大学英语授课班级发放问卷450份,当场收回有效问卷435份,并随机抽取20名学生进行个别访谈。分析整理调查情况如下:

1.学生英语基础较差。由于地方教学型本科院校生源质量相对较差,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英语基础欠佳或缺少良好英语学习习惯,学习英语很难达到教学目标要求,难以达到求学深造和英语交际的能力。

2.课程体系不完整。英语课程设置大致以基础课程为主,以精读教学模式为核心,以语法翻译法为重;重视基础英语,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忽略文化知识的融入,缺乏英语交际能力培养,导致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欠缺;基本上是在教材的课文中学习语言知识和有限的文化知识。其课程设置和整个课程体系重知识轻能力,文化教学缺失,导致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欠缺。

3.教学模式单一。一般是教师主讲、学生听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大班上课,满堂灌,笔记加作业,采取单向式的课堂教学,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的语言能力主要通过教师课堂讲授和布置作业的方式来提高。这种教学模式,教师居支配地位,忽视学生个体差异的、单一的教学模式,违背了语言习得的规律。

4.教学设施不足。由于贵州省各市州的地方高校在管理归属上是“省市共管,以市为主”,这就必然受到所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限制,有的地方政府投入少,学校办学经费十分紧张,外语教学硬件设施较差,多媒体教室短缺,校园网络化教学不能开展,英语学习软件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即使使用多媒体教学也只停留在将黑板搬上屏幕的水平。

5.教师素质亟须提高。这类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师队伍在数量、质量上都有待提高。由于市州各方面条件比较差,很难引进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的教师。全校的英语教师一般只有30人左右,既要承担英语专业课,还要承担全校的公共英语课。加上办学经费紧张,专项资金缺乏,不能对在职英语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

6.学生期盼学习英语。调查显示,希望改革英语课程设置和课程体系的学生占89.66%,希望改变教学方式的占95.86%,希望提高教师业务能力的占92.87%,希望开设四级后续英语选修课的占72.18%,希望能够通过四、六级考试的占97.70%,希望所学英语能够适应将来的英语岗位的占88.51%。可见,学生盼望学好英语。

7.用人单位的反映。在调查时用人单位反映,有的毕业生有英语四、六级证书在手,各门课程成绩优秀,但一旦进入文秘、外贸、科技、新闻、金融等领域工作时, 却写不好英语书信,看不懂英文国际招标书,讲不了英语谈判,难以学以致用。原因是学生只掌握了通用英语,缺乏适用于各种特定语言场合的专门用途英语。而大学英语教学只是基础阶段的英语教学,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也只是为检验学生基础阶段英语水平的考试,仅仅是英语语言需求的基础,不能使学生应对各种具体的英语交流场合。

三、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建设构想

Richards认为,语言课程设计的内容和过程包括需求分析、目标设定、大纲设计、教学方法、测试和评估六个方面。应用语言学家James.D.Brown认为,只有准确了解不同类别的需求,了解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掌握群体概况,才能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检查语言的运用情况,才能实施合理的课程设置。结合地方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构想:

1.以学生和社会需求为基础,设置课程模式。基于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发展需求,构建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时,首先应该进行学生需求和社会需求分析,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英语水平及技能的要求,并以此作为课程设计的基础。其次,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要始终建立在需求分析上,遵循既要照顾英语水平差的学生,又要给好的学生以发展的空间;培养学生既有扎实的语言基础,又有较强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通过个性化学习,确保英语水平稳步提高并满足不同专业发展需要以适应社会需求。教学大纲的设计与制定、教学方法选择、测试与评估等都要以需求分析为基础,遵循课程理论的原理和方法,探索一条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又有个性化、多样化的地方教学型本科院校公共英语课程体系建设之路。

2.以提高应用技能为中心,定位教学目标。教育部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课程要求》)明确定义:“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同时又规定各高校应参照《课程要求》,根据实际制定科学、系统、个性化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我们要以此为依据,充分考虑学生的应用技能、个体差异、学科专业要求等,建立个性化、多样化、灵活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制定教学大纲既要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又要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对不同专业、各个阶段的英语教学要求。教学目标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而且要注重通过语言传授文化知识、提升文化素养和培养创新思维能力。要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按照教学目标要求决定教学内容。要以英语语言知识、应用技能和学习策略为主,并突出实践,强化应用。

3.以教学理念为支撑,设计课程体系。教师的教学理念至关重要,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要有规律性的认识,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关注学生学习英语的进步,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为此,可以通过通用英语和专门用途英语两个教学路径和两个阶段,培养既懂专业知识,又掌握英语的复合型人才。这就要求大学英语的课程设置应由语言基础、语言文化、语言技能、语言应用等四个部分组成,其课程体系总体为基础课程+选修课程。其中基础课程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第一阶段,可开设通用英语,供那些在语法、词汇、语音、写作和学习方法上有困难的学生选择,并可以弥补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不足。第二阶段,引入与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专门用途英语),根据学生的特定需要和目的设置课程,如开设西方社会与文化、跨文化交际、高级阅读、英语写作、英汉互译、旅游英语、文秘英语、商务英语等各种课程,供学生选择。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在一定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开展工作的交际能力和所学专业的英语运用能力。

4.以分类指导为原则,转变教学方式。外语教学的实践证明,需要根据学生不同的英语基础和各校不尽相同的教师整体水平、教学资源,采取分类指导原则和分级教学方式。采用不同起点、适合不同类型学生的教材,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学习目的学生要求。根据不同学生、不同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情况,开设的课程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由通用到专业,由综合到实用,进行不同级别、不同课程的学习,如通过开设综合英语、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并结合拓展英语课程在语言技能类、应用类、文化类的应用供学生选修,以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增加人文知识,提高英语学习兴趣。只有采取分类指导、分级教学的方式,才能使不同英语知识水平的学生达到不同级别的课程要求。

总之,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建设是一个复杂、完整、系统、多学科交叉的工程。需要通过需求分析,了解学生主体的需要和社会需求,转变教学理念,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大纲,实施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需要抓好通用英语教学和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改进和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陈彩霞.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院校课程设置的特色与启示[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7).

[2]郭宇路.谈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开设专门用途英语课程的必要性[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

[3]韩戈玲,董娟.多元生态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1(3).

[4]刘富强,孙建奎.多重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建设[J].职业时空,2007(18).

[5]孙建奎,宫钦言.论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建设[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6]严明,冯莉.国外ESP教学研究及其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4).

[7]杨淑侠.新建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建设探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5).

[8]杨玉兰.学生需求对大学英语选修课,课程体系建设的启示[J].外国语文,2012(6).

[9]郑红莲,刘桂兰.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施原则[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9(1).

校园课程建设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课程 高职院校 存在问题 对策

一、高职院校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是各级各类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的重要工作。它已经深入课堂,成为推动高等教育教学发展的重要动力。但是,高职院校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中仍然存在以下深层次的问题:

1.高职院校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有待提高。据调查,在我国教育技术发展较快的地区,尚有1/3的教师对教育技术知识不甚了解或根本不知道,许多高职院校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远远低于学生。

2.应用效果不佳,没有将现代教育思想与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整合,没有真正促进教学改革。有些教师即使是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进行授课,但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原因就在于他们既丢失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优势,又没有建立起与信息技术环境相配套的课程资源以及相应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体系。

3.课程资源贫乏且适用性差。许多教师备课时还要花大量精力做一些低层次、重复的课件,没有充分的、优质的资源可以共享。开发优质的信息化网络课程资源是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必由之路。

二、高职院校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的基本对策

高职教育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注意“三件”建设同步发展。所谓“三件”主要是指教育信息化中的硬件、软件和潜件。因此,高职院校课程资源建设应重点围绕“建库”、建模式、“建人”、建精品、建平台等方面进行。

1.要高度重视校园网络课程资源库建设,加强管理。同志在北京师范大学100周年校庆上指出,“进行教育创新,必须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大力提高教育的现代化水平。要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传播技术,大力推动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教育信息化是实现高等教育创新、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所必需的,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特别是课程改革的基本前提。

2.注重培养复合型新教师。优质的课程资源不仅是应用于教学的先进工具,更应是先进教育思想、人――机界面技术以及名师教学经验的结晶。未来的网络课程资源开发必须是由集一流现代教育思想、一流教学水平、能够熟练运用信息技术(而不必是技术专家)的现代新型教师才能真正完成。

3.跨院校协同合作,建设课程资源共享平台。巨大的兼容性和信息的开放性,是现代信息资源的基本特点。这种课程资源应当结合高校自身特点,围绕课程知识点,向科研、生产内容辐射,分别组建某一知识模块的学习资源、科研资源以及备课资源,并与校内、外相关的课程资源链接。许多教师围绕一门课程将组建的课程资源整合在一起,就开发了一门具有学校自身特色的课程资源。

三、信息时代需要开设会计信息化课程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已深入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会计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使会计数据的处理方式、存储介质、系统内部控制制度不同于传统会计,也使得会计工作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因此为适应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应加快会计信息化建设步伐。

(一)会计工作信息化要求会计必须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完成审计任务

企业管理信息化、ERP系统的应用、贸易中的电子商务普及,以及网络财务软件的广泛使用,使会计信息的采集、存储方式、内部控制等都发生了改变。会计面对会计信息化,仅依靠传统会计方法和手段,难以满足日益提高的会计目标的要求。只有通过会计与网络、信息技术有机融合,实现与会计信息化系统对接,随时取得所需的会计对象的相关资料,才能实现实时会计监督,使会计跟踪更加严密,提高会计的有用性。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推动着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使会计信息化成为现代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高校应该开设会计信息化课程

现行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以造就具有财务会计知识技能基础、掌握财政财务会计知识和能力的会计人才为工作重点。而这部分毕业生随着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不具备就业优势,就业压力逐渐增大。因此高校相关会计专业应该开设会计信息化课程,使学生具备计算机会计能力,将对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

(一)会计信息化课程的主要内容

在实际工作中,各单位采用会计系统软件信息化程度不同,数据库中数据存储格式也不同,而且数据库中的数据量相差也非常大。总之,信息环境下,会计人员需依赖信息技术手段处理各种会计业务和工作。

(二)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学组织采用实践项目导向

传统的计算机会计教学,软件功能相对简单,采用理论教学或多媒体教学演示操作,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或许不大,但在会计信息化教学中,教学内容增多,软件功能复杂化,仅通过理论讲授没有感官刺激和动手操作,或单纯使用多媒体教学软件演示,会使学生走马观花,教学效果无法保证。因此会计信息化应该归入实践性课程。实践教学活动以工作项目为导向、分小组进行综合实训练习,改变单人单机按软件程序机械操作。

(三)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学方法采用模块法

模块教学法原是国际劳工组织在广泛研究世界各国现今培训方法的基础上开发的一种新的技能培训模式。其特点是将工作岗位所需的技能分解为多个相对技能模块。教学中以基本能力点为控制对象,将相关理论融于技能训练中。教师在会计信息化的教学过程中,面临教学内容多元化、软件功能复杂化,可以采用模块教学法分组练习,再融合教学案例,使教学内容系统化、完整化。分组练习侧重训练学生相互间的沟通与团队协作精神,让学生理解在会计实务中需要集体智慧和力量,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兴趣,多方面锻炼学生综合能力。

高职院校信息化课程资源库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在现代教育思想的统领下,把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高度整合,才能建成科学、有效的课程资源库,才能被广大高校教师所接受和运用,也才能真正探索出适合于信息技术背景下高职院校发展的新的教学模式,为提高高职教育的质量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