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血压的健康管理内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摘要】:目的评价高血压健康档案管理的效果,探讨高血压综合防治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沈阳市东陵区桃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3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健康档案系统管理、规范治疗、定期随访,对比分析健康教育后患者血压、危险度分层、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等方面的变化。结果73例患者血压控制率为71.1%,73例高血压患者健康档案管理前后危险度分层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健康档案管理前后73例患者对高血压的标准、并发症、戒烟限酒、合理运动、规律服药、自测血压的知晓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高血压;健康教育;治疗结果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我院的高血压患者73例,自愿参加高血压健康档案管理,承诺配合医生工作。73例患者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均为原发性高血压,其中男41例,女32例,年龄39~82岁。其中39~岁6例,46~岁18例,56~岁24例,66~岁21例,76~岁4例。
1.2方法
1.2.1健康档案内容
采用统一的健康档案格式,一般项目有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电话等,病史部分按照S、O、A、P格式书写,确定治疗方案时,综合考虑患者有无心血管病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等因素,制定相应的降压目标。选择降压药物时,以《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为依据,掌握好药物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对预防卒中的患者,多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类,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多使用β-受体阻滞剂或长效钙通道阻滞剂(CCB),心衰者选利尿剂、ACEI,糖尿病及肾功能不全者选ACEI;单种药物治疗不能达标时,为避免过度增加单药治疗剂量所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增加,选择小剂量联合应用不同作用机制的降压药,以产生协同降压作用,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加强靶器官的保护。
1.2.2问卷调查
2010年1月对入选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问卷为自行设计,内容涉及高血压的基础知识,生活方式对血压的影响,高血压的自我管理以及高血压的药物治疗。1年后再次回答问卷内容,评估、比较两次调查结果。
1.2.3健康教育
每2个月举办一次健康大课堂,题目分别为:什么人容易患高血压,什么人已患高血压;最好的降压药是什么;高血压对心、脑、肾的影响;盐和高血压有关系吗;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控制血压;自我管理血压。同时随时发放宣传材料,组织高血压患者联谊会,开展同伴教育,利用多种多样的形式传播相关知识,吸引患者,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2结果
2.1危险度分层依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确定的标准,根据患者血压水平、现存的危险因素进行危险分层、评估,并与健康档案管理前进行比较。73例高血压患者健康档案管理前后危险度分层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1.75,P=0.08),。
2.2相关知识知晓率
健康档案管理前后73例患者对高血压的标准、并发症、戒烟限盐、合理运动、规律服药、自测血压的知晓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梁万年,姚崇华,刘力生,等·北京市社区高血压综合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1.
[2]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J]·高血压杂志,2005,13增刊:1-40.
[3]范书英,柯元南·新版中国高血压指南要点介绍与高血压的联合治疗[J]·中国全科医学,2007,10(6):441-443.
为推进社区慢病防治工作,探索慢病社区干预模式,根据本社区实际情况,笔者将高血压、糖尿病作为该社区优先干预的疾病,探索以社区为平台,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为基本手段,以个体化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为主要措施的社区高血压、糖尿病防治模式。现制订社区高血压病、糖尿病干预方案。
1 目标
1.1 积极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提高社区高血压、糖尿病知识知晓率和行为改变率,增强高血压病、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意识和效果,降低高危人群中危险因素水平。
1.2 积极开展人群高血压糖尿病筛查,建立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制度。提高高血压病、糖尿病筛查和早诊早治疗的比例。
1.3 提高社区医务人员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理论和技能,加强社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和高危人群的随访管理,控制患者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和体重增长,提高高血压病、糖尿病的规范管理率和控制率,降低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和脑卒中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2 社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检出
2.1 35岁以上患者首诊测量血压 各科门诊对首诊就诊的35岁以上患者测量血压,以早期检出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者。
2.2 人群血压普查,以社区居委会为单位,开展辖区人群高血压普查,检出辖区高血压患者,特别是无症状高血压患者。
2.3 健康体检 组织社区内60岁以上老人免费体检,健康检查时检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特别是无症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
3 社区高血压病、糖尿病干预的主要内容及措施
高血压、糖尿病干预分为非药物干预和药物干预。高血压糖尿病的非药物干预主要通过改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及其高危人群的不合理生活方式,降低危险因素水平,达到预防和控制高血压、高血糖的目的。
高血压、糖尿病非药物干预包括合理膳食,控制体质量,体育锻炼、戒烟、平衡心理等内容。具体措施为:
3.1 合理膳食 ①限盐:提供定量盐勺,每人每天食盐量不超过6 g;②限制饮酒:提倡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应戒酒;③多吃新鲜蔬菜、水果;④增加食物中钾和钙的补充;⑤减少膳食脂肪,适量增加优质蛋白质,增加含蛋白质较高而脂肪较少的鱼类、禽类。
3.2 体育锻炼 增加日常活动量(多步行、骑车、爬楼梯),指导患者规律运动(每周3~5 d、每天≥30 min),帮助患者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和运动强度。
3.3 控制体质量 监测体质量变化,规律运动,减少食量,少吃肥肉、含油脂高的食品和零食。制定个体化饮食和运动方案。
3.4 戒烟 帮助戒烟者制订戒烟计划,并提供必要的专业支持,提供心理支持,创造戒烟环境,防治复吸。
3.5 平衡心理根据患者性格特征,提出适当的建设和措施,使患者少生气,多交流,保持心态平和。
4 社区高血压、糖尿病干预的工作措施
4.1 每半年在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中举办3次高血压病、糖尿病健康知识讲座,由社区医生等专业人员讲授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知识,播放高血压、糖尿病健康教育录象,重点强调高血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规范用药和血压、血糖监测的重要性等。
4.2 设立社区高血压、糖尿病健康宣传栏(4期/年) ,发放宣传材料。宣传合理膳食、适量锻炼、控制体质量、心理平衡及戒烟知识。
4.3 给每位高血压患者提供定量盐勺和戒烟戒酒药物等适宜技术。
4.4 开展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及药物治疗 对每名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及时建立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卡,建立患者健康档案;定期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进行随访管理,认真填写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随访卡并随时记录和更新患者的病情变化,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发放健康教育处方。指导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进行自我管理。
4.5 评价与考核
4.5.1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发现 ①有社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摸底调查表;②有社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登记表;③建立35岁以上患者首诊测量血压制度。
4.5.2 健康档案建立与管理 ①社区高血压病、糖尿病患者健康档案建档率> 95%;②《高血压患、糖尿病患者管理卡》《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随访卡》做到人、卡相符,项目填写完整、齐全。要求管理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每3个月随访一次,并建立完整记录;③建档管理对象开出健康教育处方达到100%。
4.6 干预过程评价 ①举办高血压、糖尿病健康知识讲座至少1次/月,要求有讲义及相关记录;②设立社区高血压糖尿病宣传栏4期/年,要求有宣传资料、照片或相关记录;③参与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建档管理的人数每年有一定数量的递增。
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不仅能起到早发现、早治疗的目的,而且也保证了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参 考 文 献
【关键词】 自我管理模式; 高血压; 血压控制率; 健康情况
目前,为了提高对冠心病、脑卒中等高发病的控制和预防,对于高血压病的管理已经成为了许多专家学者的主要研究课题,对于高血压病的管理方式,目前多选择倚靠医务人员所执行的常规三级管理模式,虽然具有一定效果,但对于社区资源的利用度十分缺乏,且不能够激发患者的积极参与性,因此需要做大力的改进,有部分研究者尝试使用一些较新的高血压管理模式,但还缺乏较扎实的研究数据[1-2]。可以说,高血压病需要时刻保持良好健康的生活方式,且必须终身坚持,因此选择使用于医生指导下的自我照顾模式就十分适合高血压病的日常性管理,必须以患者自身为主,积极调动其潜能,于医生的协助下实现自我管理的有效模式,为了更好地探讨这种管理方法,笔者于2011年9月-2012年8月对清远社区60例高血压患者实施了自我管理模式,现将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选择2011年9月-2012年8月清远社区高血压患者共60例设为研究组,并选择2010年8月-2011年8月收治的102例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入选标准:有高血压医疗记录,且为在清远社区的高血压患者。排除标准:存在精神异常者予以排除;高血压且伴有其他肿瘤疾病,且在半年内有过化疗史予以排除,伴有严重躯体功能损伤的中风患者需排除。研究组男42例,女18例,年龄34~78岁,平均(67.23±8.23)岁,收缩压(145.89±13.85)mm hg,舒张压(86.54±9.21)mm hg,文化程度方面,小学25例,中学18例,大学17例;对照组男62例,女40例,年龄35~80岁,平均(68.6±9.31)岁,收缩压(145.66±14.25)mm hg,舒张压为(88.30±10.12)mm hg,文化程度方面,小学33例,中学54例,大学1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比例以及文化程度方面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通过宣传单以及居委卫生干部进行宣传等手段对社区患者进行动员,并采取基线调查,将自愿参加的患者进行登记,对102例患者采取常规的管理模式,对60例患者实施自我管理模式,自我管理模式主要包括两部分,其一为患者的自我管理健康教育课程;其二为医生对患者的支持,具体为:(1)课程时间为6次,一周一次,连续6周内授课完成,其中内容主要包括如何处理紧张等负面情绪、认识高血压疾病、自我管理的概述以及增强自信方法、放松以及与人交流的技巧、膳食学习、疲劳的自我管理、体重的控制以及戒烟、合理用药、自我监测血压等,将以上等内容编辑成册,作为阅读教材,必须要满足人手一册,授课的具体方式为志愿参与的医生,以小组形式进行授课,在6周课程学习后,要定期组织活动验证学习内容。(2)医生对患者的支持,社区需要具体为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提供一名医生,作为支持自我管理的老师,提供其联系方式,为了能够更好地支持患者的自我管理,参与支持的医生需要提前接受有关自我管理模式的培训。(3)实施模式分析,学习成功实施了自我管理模式的部分社区,以这些社区作为借鉴对象,学习期采用的参与型实施模式,即为社区卫生服务与街道、中心以及研究者三方面共同参与模式,街道需要将此模式归纳入卫生科的日常工作中去,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则需将此归纳如卫生服务的例行工作中,大家各自发挥优势,分工要明确,最终完成自我管理模式的整个过程。
1.3 评价标准 健康状况的评价标准可依据慢性病自我管理研究测量表[3],参考其评分标准,而血压控制率应以
收缩压小于140 mm hg以及舒张压小于90 mm hg为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pems 3.1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两组实施管理模式后的健康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的健康自评分数、疲劳以及情绪低落分数均要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1。
2.2 两组在实施管理模式后,研究组的收缩压与舒张压的平均下降值均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实施管理6个月后的血压控制率比较,研究组32例血压得以控制,血压控制率为53.33%,对照组30例血压得以控制,血压控制率为2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31.504,p<0.05)。
3 讨论
倚靠医务人员所执行的常规管理模式,其不具有广泛的覆盖性[4-5],这是因为患高血压病的人群较多,而却不具有足够的专业人员,且对于高血压的管理,尤其重视非药物的一些相关措施,如自我的血压监测、生活行为方式等,完全依靠医生是不现实的,而自我管理模式,则为在医生的支持协助下,患者自身承担一定的治疗与预防模式,此种模式注重医生与患者自身参与,挖掘患者潜能,非常适于终身的管理。目的:对清远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自我管理模式,评价实施后对血压控制及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2年8月自愿参加该实验研究的高血压患者共60例(研究组),给予实施自我管理模式,另选择2010年8月-2011年8月收治的102例高血压患者(对照组)给予健康讲座管理模式(常规管理模式),通过6个月的实施后,对两组患者血压控制及健康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的健康状况包括情绪等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血压控制方面,研究组收缩压比对照组多降低10.74 mm hg,而舒张压多降低了2.20 mm hg,两组的血压控制率相比,研究组要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自我管理模式,较传统的常规管理模式更加优越,在改善健康状况以及血压控制方面效果更佳,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 自我管理模式; 高血压; 血压控制率; 健康情况
目前,为了提高对冠心病、脑卒中等高发病的控制和预防,对于高血压病的管理已经成为了许多专家学者的主要研究课题,对于高血压病的管理方式,目前多选择倚靠医务人员所执行的常规三级管理模式,虽然具有一定效果,但对于社区资源的利用度十分缺乏,且不能够激发患者的积极参与性,因此需要做大力的改进,有部分研究者尝试使用一些较新的高血压管理模式,但还缺乏较扎实的研究数据[1-2]。可以说,高血压病需要时刻保持良好健康的生活方式,且必须终身坚持,因此选择使用于医生指导下的自我照顾模式就十分适合高血压病的日常性管理,必须以患者自身为主,积极调动其潜能,于医生的协助下实现自我管理的有效模式,为了更好地探讨这种管理方法,笔者于2011年9月-2012年8月对清远社区60例高血压患者实施了自我管理模式,现将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选择2011年9月-2012年8月清远社区高血压患者共60例设为研究组,并选择2010年8月-2011年8月收治的102例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入选标准:有高血压医疗记录,且为在清远社区的高血压患者。排除标准:存在精神异常者予以排除;高血压且伴有其他肿瘤疾病,且在半年内有过化疗史予以排除,伴有严重躯体功能损伤的中风患者需排除。研究组男42例,女18例,年龄34~78岁,平均(67.23±8.23)岁,收缩压(145.89±13.85)mm hg,舒张压(86.54±9.21)mm hg,文化程度方面,小学25例,中学18例,大学17例;对照组男62例,女40例,年龄35~80岁,平均(68.6±9.31)岁,收缩压(145.66±14.25)mm hg,舒张压为(88.30±10.12)mm hg,文化程度方面,小学33例,中学54例,大学1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比例以及文化程度方面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通过宣传单以及居委卫生干部进行宣传等手段对社区患者进行动员,并采取基线调查,将自愿参加的患者进行登记,对102例患者采取常规的管理模式,对60例患者实施自我管理模式,自我管理模式主要包括两部分,其一为患者的自我管理健康教育
课程;其二为医生对患者的支持,具体为:(1)课程时间为6次,一周一次,连续6周内授课完成,其中内容主要包括如何处理紧张等负面情绪、认识高血压疾病、自我管理的概述以及增强自信方法、放松以及与人交流的技巧、膳食学习、疲劳的自我管理、体重的控制以及戒烟、合理用药、自我监测血压等,将以上等内容编辑成册,作为阅读教材,必须要满足人手一册,授课的具体方式为志愿参与的医生,以小组形式进行授课,在6周课程学习后,要定期组织活动验证学习内容。(2)医生对患者的支持,社区需要具体为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提供一名医生,作为支持自我管理的老师,提供其联系方式,为了能够更好地支持患者的自我管理,参与支持的医生需要提前接受有关自我管理模式的培训。(3)实施模式分析,学习成功实施了自我管理模式的部分社区,以这些社区作为借鉴对象,学习期采用的参与型实施模式,即为社区卫生服务与街道、中心以及研究者三方面共同参与模式,街道需要将此模式归纳入卫生科的日常工作中去,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则需将此归纳如卫生服务的例行工作中,大家各自发挥优势,分工要明确,最终完成自我管理模式的整个过程。
1.3 评价标准 健康状况的评价标准可依据慢性病自我管理研究测量表[3],参考其评分标准,而血压控制率应以收缩压小于140 mm hg以及舒张压小于90 mm hg为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pems 3.1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两组实施管理模式后的健康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的健康自评分数、疲劳以及情绪低落分数均要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1。
2.2 两组在实施管理模式后,研究组的收缩压与舒张压的平均下降值均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实施管理6个月后的血压控制率比较,研究组32例血压得以控制,血压控制率为53.33%,对照组30例血压得以控制,血压控制率为2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31.504,p<0.05)。
关键词:高血压;家庭陪护;健康管理;老年;依从性
高血压是一种终身性疾病,高血压导致的危害已成为影响人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1]。国内外就如何控制人群高血压进行了大量研究,一致认为对高血压人群采取健康管理,即合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方式、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健康管理是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公众健康、预防和控制慢性病发生的最经济、最有效的途径,是提高社区居民健康知识水平、促进健康行为形成的重要前提[2]。健康管理已经成为全球战略性问题,是制定健康的公共策略、调整卫生服务方向、加强社区行动和增强个人技能的重要手段[3]。为了解老年高血压患者家庭陪护健康管理模式,选择确诊的100例65~75岁高血压患者建立家庭健康档案,并进行1年家庭陪护者健康管理后进行统计分析。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汇总2013年7-12月在城区某社区的4302例老年人体检结果(包括性别、年龄、血压、常规血液化验、B超等),其中2068例血压增高者,选择其中100例65~75岁确诊的高血压患者建档。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体检当日应用经校正的台式汞柱式血压计(2mmHg,1mmHg=0.133kPa),取测量上臂3次血压的平均值,重复测量时相隔2分钟,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者;(2)有既往高血压病史,目前正在使用降压药物者;(3)100例是通过询问患者家庭是否有固定陪护人员(可以是子女或者配偶等),再确定纳入管理范畴.
1.2方法
1.2.1家庭陪护者培训对建立档案的100例患者家庭陪护者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高血压患者用药方法、饮食习惯、运动方式和心理疏导等。培训后对家庭陪护者进行健康素养问卷调查。家庭陪护者每季度告知社区医生患者的基本情况,根据患者基本情况再调整或者加强健康管理内容。1.2.2调查方法采用不设对照组的自身前后比较设计,按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中高血压患者健康档案的项目设计问卷[4],内容包括高血压患者基本情况、血压控制情况和相关生活方式等。1.2.3干预内容以世界卫生组织1992年提出的“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为基础对建档的高血压患者采用家庭陪护健康管理模式进行干预,具体干预内容包括规律药物治疗、饮食、运动、心理及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正确知晓等。
1.3统计学方法应用
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经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1年健康管理,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及血脂指数中各项指标变化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指数包括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见表1。高血压服药依从性经干预后有明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健康四大基石”理论基础上,吸烟、适量运动、低盐饮食及情绪稳定等行为管理前后变化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家庭陪护者健康素养高低在健康管理中影响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74,P<0.05)。见表3。
3讨论
【关键词】 社区;高血压;慢病;管理
1 在实际的高血压慢病管理中的调查
只有知道患者心中的想法和要求,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管理和服务,从而提高管理能力和服务效率。为了能够明白患者的真实想法,我们进行了相关的调查。
1.1 研究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从管辖社区2000例高血压患者中选取300例。纳入标准:①年龄≥35岁;②生活自理,神志清楚;③高血压患者或者是其它慢病患者;④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有健康档案,每年社区随诊≥4次;⑤享受医疗保险;⑥依从性较好,愿意接受相关调查。
1.2 调查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高血压慢病患者基线调查表进行调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情况,社区护理服务需求和获得情况,满意度。社区护理服务包括常用护理技术、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监督用药指导、定期体检、并发症管理等。所有调查人员均统一进行学习后进行调查问卷发放,调查问卷当场发放当场回收。
1.3 调查结果 问卷全部回收,其中274份合格,合格率91.3%。男性124例,女性150例,年龄最小36岁,最大89岁。患者对基础护理技术服务的需求较少,排名前六位的需求项目依次为:坚持用药与合理用药、饮食指导、核心指标监测、指导并帮助合理运动、定期体检、指导家庭小药箱管理。调查结果显示,超过60%高血压慢病患者有超重、腹围不达标等高危因素,存在健康干预需求。
1.4 讨论结果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患者对基础护理技术服务的需求较少,排名获取了前六位的需求项目,这表明患者对此6项需求较高,但上述需求均非基础护理技术服务,表明高血压慢病患者对护理人员的基础护理服务的需求并不很高,患者对药物长期治疗,疾病控制方面有很大的需求,目前都为健康管理中的项目。面对此讨论结果,需要从以下方面进行应对。
2 应对措施
2.1 建议与其他医务人员形成团队,使社区高血压慢病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高血压慢病可导致患者的心脏、头颅、眼、肾脏等靶器官损伤,需要定期监测体重、腹围、血压、血糖、血脂等核心指标,评价血压控制水平及并发症情况,进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干预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并发症进行管理、进行康复指导等。本研究中274名高血压患慢病者中超重及肥胖者达61.7%;男性高血压患者中腹围≥85cm者占62.4%,女性高血压患者中腹围≥80cm者占66.4%,提示管辖社区内多数高血压患者有体重、腹围超标等危险因素,管理未达标。而且,调查显示高血压慢病患者对高血压等慢性病的饮食、运动、生活方式、用药指导的需求最高,达90%以上。社区护士与全科医生、公共卫生等人员协同努力,群防群治,使高血压患病人群的核心指标得到有效控制,从而最大可能地提高高压慢病患者的知晓率、服药率及控制率,降低高血压慢病患者的死亡率及致残率。
2.2 加强社区护理人才培养 WHO已经公认护士是推动健康服务的支柱。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管理者是护士,社区站可以不设固定的医生,但不可以没有护士。居民的健康问题,首先由护士评估、判断、处理,护士有处方权,必要时由护士预约医生前来解决或转诊到专科医院。因此,护士应具有评判性思维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健康管理的能力。然而,目前我国社区护士服务能力不足,不能满足高血压慢病患者需求,需加强社区护士慢病管理能力建设。
2.3 明确社区护士在高血压患者管理中职责、工作内容
2.3.1 参与建立健康档案 根据社区卫生诊断及体检结果,参与调查、统计辖区高血压患病情况,对确诊的高血压患者进行资料管理,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包括患者饮食、睡眠、活动等生活习惯及服药情况,对高血压的认知程度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实行微机化管理。对高血压患者要重点管理,并进行个体化指导。
2.3.2 社区护士在高血压患者健康行为管理方面发挥主力军作用
2.3.2.1 社区群体性的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众多的社区在控制和预防高血压慢病时使用的重要手段,进行健康教育的形式灵活多样。教育方式包括医学讲座、散发宣传板报以及赠送特制高血压慢病小册子等。教育内容上针对高血压慢病危险因素如肥胖、暴饮暴食以及高血压危险因素、临床用药、定时进行监测血压等。社区护士分批带领有意愿的高血压患者走进超市,帮助高血压患者识别哪些是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食物,做到少食或不食动物脂肪和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
2.3.2.2 护士参与定期随访 对高血压慢病患者,每年都要提供定期的见面随访。测量血压并评估是否存在危急情况,危险情况包括意识变化、头痛难耐或头晕恶心、视力严重下降、心悸、胸闷、喘憋不能平卧等情况。测量体重、心率,计算体质指数(BMI)。对于家中备有血压计的家庭照顾者,指导其掌握正确测量血压技能,以便及时了解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做到发现异常及时就诊,避免急性并发症的发生。
2.3.2.3 三级预防 三级预防强调的是维持和残障的最小化。包括并发症管理和针对性康复指导,对高血压患者已出现的并发症进行综合管理,延缓高血压并发症发生,提高生存寿命和生活质量。社区护士针对高血压人群和他们的家庭成员,传授如何应用药物与非药物手段,调动家庭内外资源,同伴间的教育,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维持机体最佳机能状态,减少对靶器官的损害,降低急诊就诊率和住院率,从而降低过快增长的医疗费用。同时配合社区康复医师完成康复计划的设计和实施,帮助残疾人功能训练,对残疾人及其家庭开展健康知识宣教。
3 总 结
当今社会虽然有了良好的医疗条件,但是高血压等慢病依然困扰着我国人们健康,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扰。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要积极发挥社区在防治慢病中的作用,用周到的服务、完善的制度、全面的医疗设施为慢病患者送去温暖和关怀,使其早日康复,感受美好生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