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信息安全保障

信息安全保障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信息安全保障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信息安全保障

信息安全保障范文第1篇

关键词:医院信息安全系统保障

从信息系统安全的角度来看,信息安全系统包括的许多技术、技巧都是在网络的各个层面上实施的,离开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就失去意义。信息系统的安全包括了安全机制和安全服务两项内容,安全机制可以理解成为提供某些安全服务、利用各种安全技术和技巧,所形成的一个较为完善的结构体系,安全服务就是从网络中各个层次提供给信息应用系统所需要的安全服务支持。随着网络的逐层扩展,安全的内涵也更加丰富,达到了具有认证、权限完整、加密和不可否认五大要素。从目前医院信息系统的发展状况以及对医疗信息系统数据的安全性要求来看,在医院中如何做到从物理、网络、系统主机以及应用层面来确保IT系统中各种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提高整体防护能力,规范安全管理流程,保障信息系统的平稳运行,是医院信息系统安全的关键所在。但是从目前医院信息系统的发展状况,资金投人等方面来看实施全面的医院信息安全系统是不现实的。既然实现全面的信息安全系统是不现实的,只有先抓主要矛盾,首先在医院信息系统的关键环节实施信息安全系统,那么医院信息安全系统应该包含哪些关键环节,每个环节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先详述如下。

1医院信息安全系统的关键环节

1.1中心机房、服务器、数据库的安全

医院中心机房作为医院信息系统的心脏,安全稳定运行应该包括稳定的电源,专用的空调设备,安全的防雷、防静电措施,灵敏的监控报警系统,安全的防火墙、最新的安全补丁以及规范的机房管理措施。

服务器的安全运行首先应该是建立在机房安全运行的基础上,其次应该是自身软硬件的安全运行,最后应该是防止各种非法的网络入侵。

数据库的安全运行应该建立在服务器安全运行的基础上,不仅仅是数据库软件的安全运行,更重要的是数据库中数据的安全备份、保护与及时恢复等。

1.2网络设备及其连接线路

网络设备中的核心交换机就像人体的供血枢纽,各级交换机就像中转站,连接医院各种信息设备的网线,就像人体通向各个地方的血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1.3终端机器的稳定运行

医院大多数系统采用C/S或B/S结构,各种信息系统的使用主要是在终端机器运行,只有终端机器的稳定运行才可以保证医院信息系统得到充分应用。

1.4应用软件的健壮性

应用软件的健壮性、稳定性也是医院信息系统安全的重要环节,因为所有软硬件都是为应用系统的运行创造条件、搭建环境,如果应用系统本身存在安全问题,其它环节的安全将失去意义。

1.5人的因素

在医院信息系统安全的关键环节中,人的因素是最重要的因素,因为信息系统安全中存在的主要风险应该是人的因素占有很大比例。

2医院信息安全系统关键环节的主要策略

2.1中心机房、服务器、数据库的安全运行策略

医院中心机房应该在温度、湿度、电磁、噪声、防尘、静电和震动等方面做好安全策略,温度波动控制在24士1一2℃之内,相对湿度波动控制在50%士5%RH之内,每升的空气中,大于等于0.5um的颗粒应小于18,000个,换气次数/h>30,中心机房机房与其它房间、走廊间的压差不应小于4.9Pa,与室外静压差不应小于9.8Pa。机房中应具有报警系统,并具备发手机短信报警功能。中心机房应采取双路供电,配有满足要求的UPS设备,做好防雷措施。

定期对服务器进行安全评估、安全加固,是保证服务器正常运行的必要手段,内容至少包括对服务器定期进行硬件检查,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的补丁升级,做好系统备份,安装杀毒软件并及时升级病毒库,重要业务服务器要做好双机备份。对于医院互连网业务用服务器要单独放到DMZ区域,并配备IPS,以防止互连网黑客或病毒的攻击,并尽量使得在受到攻击后不影响内部服务器的使用。

对服务器及核心交换机要做好入侵检测、审计、网管等相应的安全系统,以便实时检测核心设备及整个网络的状况,如果出现问题可以及时通过审计系统查到问题的根源。数据库应该做好增量备份、全备份及异地备份,以保证信息系统的数据万无一失。

2.2网络设备及其线路的安全策略

网络设备应该根据设备的重要程度对硬件进行定期的维护检查,软件进行定期升级,网络设备中应该根据业务的具体需要进行安全域的划分,网络设备的连接线路应该具有明确的标志,以便在系统出现问题时可准确及时的定位。

2.3终端机器的安全策略

终端机器由于医院使用者计算机水平的限制,对系统的维护及保护意识比较差,而且终端机器往往又是业务系统的直接运行设备,所以对终端机器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对终端机器至少应该根据业务的不同将其划分到不同的安全域中,通过网络设备做好访问控制,系统一定要打最新的补丁,安装杀毒软件并及时升级病毒库,因为病毒目前来看仍然是医院信息系统安全的“第一杀手”。另外,终端机器应做好准入控制,防止外来笔记本电脑等移动设备直接进入网络,业务用终端机器最好禁用USB设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业务系统和办公系统使用的终端机器最好做到物理隔离。

2.4应用软件的安全性策略

应用软件的安全应从系统级安全、程序资源访问控制安全、功能性安全和数据域安全四个层次去考虑,在医院信息系统中,由于涉及到的业务类型比较多,部门间职能划分差异比较大,因此程序资源访问控制及数据域安全显得尤为重要,程序的授权模型需考虑组织、岗位和用户等各个层面。另外,应用软件在安装使用之前一定要按照软件测试的标准流程进行测试,对软件中身份认证部分的数据一定要进行必要的加密,软件系统中一定要记录软件使用者的具体信息,保留使用痕迹。

2.5人员管理培训策略

医院信息安全系统中人的因素占有很大比重,包括管理水平、技术水平、职业道德等。

医院信息系统的管理水平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为医院信息系统中主要以应用现有计算机技术为主,主要是计算机技术在医院信息系统中的应用,可以说是“三分技术、七分管理”,管理水平将直接决定信息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

信息系统发展快、更新快的特点决定了从事信息技术工作的人员必须经常学习,才可以跟上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更新,所以对于从事信息技术的人员要进行定期的培训,最好能具备专业的信息安全知识,对于业务系统的使用者也要进行定期培训,具备必要的安全知识。

加强信息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培训,信息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对信息系统的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内部人员造成的,很大程度与内部人员的职业道德有直接关系,因此对于信息技术从业人员应该加强企业道德培训。

3结束语

信息安全保障范文第2篇

所谓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主要是指通过信息安全技术与信息安全管理等,来对信息系统和信息的安全进行防御,以此使档案信息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得到保障,并时刻确保档案信息的实用性、完整性,以及真实性等等。此外,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还要具备保护档案综合性信息系统动态安全的能力。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可以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就宏观角度而言,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是以国家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为前提的;而微观的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是单位信息系统中的一个分支,能够保护单位中相关人员的档案信息安全。

2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宏观框架

2.1档案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完善的档案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是档案部门的首要任务,不仅可以保证档案信息的保密性,还可以提高档案信息的质量。为了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相关的档案部门应该设立一个专门的档案信息管理处,主要监督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在全国范围之内宣传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以此推动其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并逐步建立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档案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另外,还可以针对我国现阶段的方针政策以及建设目标制定档案信息安全管理的规范标准,以便为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工作提供组织保障。宏观上的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其主要工作内容是组织有关部门的专家制定档案信息安全管理保障的规范制度和标准,并要求个地方档案部门在此法规制度的基础上,制定符合地方状况的规范制度和实施办法,并按照制定后的标准严格执行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工作。

2.2档案信息安全技术体系

技术是一个国家前进的动力。档案工作要想不断向前发展,除了加强管理之外,提高档案信息安全的技术也是档案部门工作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档案信息安全技术体系是以档案信息安全为目标,换句话说,就是要从技术上确保信息的实用性、可控制性,以及保密性等等。由于档案信息安全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的改进,而档案信息安全的目的具有稳定性,所以可以根据不同的信息安全属性选择相对应的安全技术进行保障。然而,有时同一种安全技术也可以保护不同安全属性,比如,数字签名在保障档案信息保密性的同时,也能够保障它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不可抵赖性与可追溯性。就目前来讲,我国可以使用到档案信息安全技术体系的有以下几方面:系统安全技术、数据安全技术、网络安全技术、用户安全技术等等。需要注意的是,因为很多档案信息具有保密性、档案信息要长期或者永久性保存、要确保档案信息的真实性等因素,所以在档案信息使用安全技术时,必须要考虑其特殊性。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加强对内外网物理隔离技术、数据备份与容灾技术、数字签名技术等的强制性使用。并不是每一个档案信息系统都要采取全部的信息安全技术的,比如档案馆与档案室就需要采用不同的信息安全技术,在采取信息安全技术时要根据我国制定的等级保护标准规范进行选择,根据不同等级的安全需求使用不同的信息安全技术。

2.3档案信息安全法规标准体系

为了确保档案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促进档案信息化健康稳定的发展,档案部门要建立完善完整的档案信息安全标准规范体系,避免出现互相推诿责任的现象。现阶段,我国涉及档案信息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是很全面,与其他西方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严重阻碍了档案工作在我国的发展步伐。标准制度的制定可以防止相关的工作人员盲目和重复地建设档案信息安全体系。因此,我国只有制定符合我国发展目标的科学合理的法规制度,才能保障档案信息的安全,并且从宏观角度上确保和规范档案信息安全。

3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微观框架

3.1档案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就档案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是个复杂而又极其重要的系统工程,作为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档案信息的质量,关系到档案工作的效益与社会满意度。档案部门应该以档案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为重点,坚持以档案信息质量为发展核心,以信息管理建设为契机,努力提高档案工作水平,实现档案工作在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3.2档案信息安全技术体系

与宏观相比,微观的档案信息安全技术体系更加细致,主要以实现把现有的档案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于档案信息系统中的过程为目标。信息安全技术比比皆是,在选择适当的信息安全技术是档案工作人员现在面临的重要难题。若想科学合理地选择信息安全技术,就要根据档案信息的安全等级、系统构成,以及信息安全的风险评估结果等因素进行选择,即依据系统所面临的外部威胁、档案信息系统的资产价值,以及自身存在的漏洞、评估中存在的安全风险,从而得出信息安全需要,最终确定档案信息安全应用合适的技术。另外,微观档案信息安全技术体系中也要含有宏观信息安全技术体系中的相应安全技术部分,只有这样,才能使宏观和微观保持一致性。档案价值的高低,决定着它所面临威胁风险的大小,这也间接地决定着档案信息安全技术的等级。与此同时,由于档案信息安全出现威胁时间的不确定性,所以信息安全技术保障体系具有很强的动态性。在使用信息安全技术与评估安全风险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调整安全技术。因此,在使用档案信息安全技术时,必须按照由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实际结论及相应的安全规范标准采取合适的信息安全技术。

3.3档案信息安全法规标准应用体系

不同于宏观框架,微观框架中的法规标准应用体系主要指档案信息管理人员根据现有的档案信息安全标准规范,指导开展档案信息安全管理与安全技术应用。由于我国没有健全的有关档案信息安全保障制度的标准体系,所以要借鉴国外的完善法规标准,以便实现我国档案信息安全保障的合法化、标准化。除此之外,档案工作人员在加强自身学习的同时,更要不断与其他地方的工作人员相互学习、相互交流,使专业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得到不断提高,从而为提高档案信息安全打下坚实基础。

4结束语

信息安全保障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电子档案;信息安全;保障

电子档案具备传统的纸质档案所不具备的优势,如存储密度大、共享性强、可远距离传输等,同时电子档案自带的一些缺点,如信息与载体可分离、不稳定、易更改,也导致了电子档案的信息安全问题受到关注[1]。

1 影响电子档案信息安全的原因

电子档案信息安全会受到环境因素影响,自然灾害也是其中之一,尤其是火灾、水灾和雷电、盗窃的影响,其中空气质量和害虫都会影响到电子档案信息安全;其次,技术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危害电子档案信息安全。在储存过程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程度和网络技术的安全程度以及读取技术的完善程度都会对信息档案安全造成较大的影响。电子档案在设备的基础上进行阅览和使用,再通过网络技术传输,是需要依附于这些载体而存在的,因此,设备选择是否符合档案信息安全要求是能够影响电子档案安全系数的。计算机病毒是最大的信息安全威胁,因为其带有目的性,因此,电子档案信息安全一定要针对计算机病毒进行严防死守,避免资料流失;电子档案的管理流程标准还不是十分的完善如果没有严格的操作方法与管理制度、档案管理人员不具备档案信息安全意识、没有应急处理预案等等,这些都会会威胁到电子档案的信息安全;故意破坏、操作失误,无论是操作失误还是故意破坏,都会威胁到电子档案的信息安全[2]。

2 保障电子档案信息安全手段

2.1 提高安全意识

档案信息安全意识是保证档案信息安全的手段之一,档案中包含大量的文化价值和参考价值,必须加强工作人员对档案的保护意识,以及社会公众对档案的安全意识,才能使档案长久可持续应用。

2.2 及时更新技术

安全技术是保障档案信息安全的根本,电子档案主要依靠技术生存,因此,完善信息安全技术已经成为当下非常急迫的需求。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档案安全要求设定了较高的难度,介于此,防病毒技术和防火墙技术以及加密技术等应不断改进,提高防御功能,加强技术创新,让不法分子无孔可入。信息加密技术在安全技术中作用较大,为了防止窃取,必须设置权限,保证其机密性,通过档案信息和加密技术的连接,利用密码的形式保障机密档案不外流,未来生物识别技术也竟成为加密技术的一部分,开发新型技术是时代的需求,也是保证电子档案信息安全的一种趋势。监控技术能够最大化减少电子档案病毒侵入,并及时进行病毒查杀,作用较强。备份技术既有预防紧急安全事件功能,不会受到黑客攻击,防止信息丢失,最大程度的保证原有信息安全[4]。

2.3 标准化操作

标准化管理是电子档案信息安全保障的首要条件,只有标准化执行、管理才能保证各个级别的电子档案信息的有效应用。因此,应推行监管制度,发现没有按照标准进行操作的工作人员应即时遏制,并进行经济及权势惩罚,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电子得信息安全的防御终极功能的实现,启动预警机制,发现问题及时应对并解决。制定特殊情况防御机制,提高工作效率,最大限度的实现信息安全。

电子档案在信息时代已经普及到人们的生活工作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资源,具有及其宝贵的作用和价值,保障电子档案信息安全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需要跟上时代的变化,不断更新技术额管理机制,并端正态度,达到电子档案信息安全的目的。

3 结语

综上所述,电子档案信息安全是电子档案信息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必须有严格的机制和技术的支持才能保障信息安全与完整,也是档案部分最为主要的工作项目之一。随时提高警惕性,及时发现危害安全的问题,妥善解决,消除隐患,保证档案的绝对安全。

参考文献

[1]李晓燕.以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为依托推进电子档案安全保障体系建设[J].城建档案,2014,12:24-25.

[2]郭沙沙.试论电子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框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20:166.

[3]陈永生,苏焕宁,杨茜茜,侯衡.电子政务系统中的档案管理:安全保障[J].档案学研究,2015,04:29-40.

[4]罗滦.档案信息“三轴四维能力”安全保障体系研究[D].浙江大学,2013.

[5]郭玉英.浅析电子档案信息公开与档案信息安全[J].黑龙江史志,2014,05:81.

[6]尤デ.云南民族识别研究[D].云南大学,2012.

信息安全保障范文第4篇

档案工作的发展随着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也逐渐受到社会的重视,在面临机遇的同时又伴随着很多挑战。信息化的应用使得档案的工作效率不断提高,但是又有很多黑客随之入侵到档案信息化工作过程中,本文就数字档案信息安全保障问题,展开详细探究分析,在实际中采取有利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

数字档案;信息安全;保障

对于国家及人民来说,在信息化时代下,数字档案信息安全问题至关重要。美国很早就针对信息的安全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相关思想波及到中国,推动着我国数字档案信息安全问题的探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档案进行有效改革,顺应时代的需求和发展。

一、我国数字档案信息的安全问题

信息化得到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数字档案的信息化过程中伴随着机遇和挑战,面临发展中的问题制定相应安全防护措施,却在实践中发现存在很多的风险,需要进一步分析。

(一)管理制度缺乏系统化。数字档案在管理中遇到各种安全问题,首先应该考虑建立一套安全的管理制度。我国数字档案信息随着时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其管理制度的不确定影响着整体档案信息的保存效率。对问题进行合理的分析研究,之后制定有效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以实现数字档案信息安全的整体需求。在网络发展大背景下,数字档案信息管理也受到一些干扰,大量的数据资源需要档案的管理工作拥有更明确的发展体系。过于依赖网络使得很多档案信息安全问题逐渐产生,在网络时代有些问题会随着技术的快速更新而逐渐浮出水面。比如,安全管理水平跟不上其安全技术的发展速度,无法形成较为系统的管理制度,使得数字档案的信息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国家建立一套成熟的安全保障体系,已经迫在眉睫,可以更好地推动我国数字档案的安全管理工作。但是,由于我国的档案机构还处在一个发展的萌芽阶段,还不具备一定的独立创新能力,使得在现实中的管理与相关制度脱节,无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安全保障。如今我国档案机构虽然制定了相关管理制度,却有很多没有落实在实际中,管理制度的相关理论与实际问题的处理,还没有完全结合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异,在工作中无法发挥制度的最大价值,会影响数字档案信息安全保障制度制定的顺利执行,导致完整的安全保障体系无法形成。

(二)人员不重视安全防范。人员的素质问题,一直是影响整个档案管理的一项主观问题。相关档案人员的素质,还有相关设备及环境都存在一些导致档案出现安全问题的因素,其中相关档案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单薄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原因,使得我国数字档案的安全问题频繁出现。我国数字档案工作中的相关人员,通常都拥有较低的学历,缺少高学历档案人员。也是档案相关人员素质无法提高的一大因素,影响数字信息档案管理的专业性,缺少档案信息的基本安全防范意识,会影响档案信息的安全保障,导致出现更多的隐患问题。我国档案工作也随着现代网络的飞速发展,进入到转型阶段,这一阶段是非常重要的时期,国家支持档案工作并制定了相关的法律制度对其约束,然而相关档案的从事者却无法深入了解档案的管理工作,没有一个足够的认识,相关档案的法律知识非常单薄,最终相关理论也没有有效地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三)缺乏风险预判能力。我国数字档案部门在针对相关安全问题时,总有一个风险的预判,然而在现实中预判是否准确也是国家重视的问题。数字档案部门对于安全管理的宣传力度并不到位,在整个档案的管理过程中,对于档案的风险预判能力要求很严格,预判信息可以获得更多有利于安全防范的问题,同时采取科学的应对措施。然而我国档案部门对于数字档案管理问题的风险预判,不能特别准确地反映出档案信息的安全问题,致使数字档案的安全受到一定的威胁。安全保障无法树立正确的观念,对于突发的紧急情况不能及时地解决,使得更多潜在的数字安全问题逐渐发生,直接影响档案资源保存的安全性。数字档案信息的安全问题,在发展中不断完善,并在解决方法中找到更适合、更科学的应对方式。

(四)信息安全存储格式不一。如今我国数字档案受到其自身以及周围环境的影响,使得档案的保存不断出现问题,尤其是档案的永久保存问题逐渐凸显。专门的存储设备及相应的存储转换介质才可以将数字档案信息进行有效地读取,而又有很多情况导致无法正常读取信息,比如系统出现了故障、设备出现了问题。另外,数据的转换总会出现问题,因为数字档案的形成方式的渠道是各异的,给数据之间的互相转换带来一定的困难。

(五)风险评估体系不健全。我国的数字档案信息管理过程中,没有引起在风险评估上的重视,使得数字档案信息安全体系建设缺乏有力的指导作用。会影响到档案安全体系的发展,在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中,因为缺少防范能力的重视,最终无法达到数字信息安全的保障目的,在工作中也处于比较被动的状态。在数字档案安全保障工作中,发现漏洞并及时处理,需要的是明确的风险评估能力,但是相关风险评估还没有一套健全的体系。

二、数字档案信息安全预防措施

数字档案信息的安全管理问题,在现在的信息化时代逐日凸显,为了保障数字档案信息的安全性,需要在实践中分析研究更适合其发展的有效方法。我国重点将风险评估作为主要的预防手段,充分发挥其在档案安全中的作用。

(一)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保障体系。我国在建立安全管理制度过程中,为了推动整体数字档案的安全发展,应该明确安全风险评估制度,起到有效的防范作用。应该针对具体的问题,将创新的措施应用于实际当中,详细分析相关技术和管理措施,为档案的安全保障体系保驾护航,建立合理、科学的安全管理体系。我国对相关档案信息安全问题逐渐重视,我国制定了相关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规范的法律法规,要求在档案管理中实施风险评估标准。经现实证明,风险评估的建立是非常有必要的,能够在整个数字档案信息安全中,发挥主动性,做出有利的风险评估,帮助相关从业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快速发现并解决安全问题。根据我国数字档案信息的重要程度,分级别地进行分析了解,有针对性的根据信息问题实施相应措施,保证档案资源的安全。

(二)科学预判存在的安全风险。数字档案信息问题实际上是不断产生的,需要对相关问题进行严格的分析研究,并采用各种有效的手段去查找,威胁数字档案信息管理的风险因素,通过各种有效工具的辅助管理,有效提高档案信息的保存安全效率。需要在各个领域采取相应的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建立一道安全屏障。另外,应该考虑制定问题的预案,为了培养更高的技术能力,让相关人员主动意识到风险问题的重要性。在数字档案信息安全问题发生时,应该及时将相应问题进行报告,及时根据问题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达到真正的防范目的。及时发现科学预判潜在的安全风险问题,变被动的管理为一种主动的管理形式,提高数字档案的信息安全保障质量,防范于未然。

(三)保证信息存储长期有效。为了保障档案信息的安全性,应该将危险因素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这就需要通过风险评估的有效实施来实现。为了使得数字档案系统的运行稳定性,风险评估就是一项有利的科学保障技术,通过风险评估快速发现档案信息中的不足,落实好数字档案信息管理工作的应用。如今时代化的发展使得数据量与日俱增,整个网络处于变化莫测的环境中,数字档案信息的安全问题隐患逐渐增多,需要借助有效的风险评估,对档案信息的安全性做出保障。数字档案的存储和读取,是档案信息安全问题的主要研究方向,在不同软件系统下,对于数字档案的储存应该做到兼容,提高数字档案在各种软、硬件中的作用和价值。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发挥档案管理的重要目的,保证档案信息保存的质量,为了信息的长期储存可以选择长效的存储介质及设备。

(四)提高信息安全防范意识。在整个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中,应该理解相关风险防范意识的重要性。提高相关档案从事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需要依靠风险评估在实际中进行落实,为了数字档案信息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应该通过对风险评估的详细分析,促进整个档案安全科学的发展。对信息安全问题给予精确的数据分析支持,在进一步科学管理的基础上,采用相应措施对风险因素进行有利的控制。另外提高相关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是一项重要任务。应该考虑进行有效的培训,提高档案信息相关管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以及其更高的责任感。将相关档案安全知识有效宣传,提高相关从业人员对信息安全的防范意识,才能使得数字档案的信息内容更加真实准确,发挥档案的真正价值。此外还要重视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的落实,提高宣传力度,提高档案信息的整体工作效率。为了能够从各个环节中掌握好档案信息的管理情况,应该进行适当的培训,将有效知识以培训的形式宣传出来,加强数字档案信息安全防范意识,促进整体档案事业的顺利开展。

(五)规范信息安全标准体系。在整个数字档案安全发展过程中,其保障体系的建立在不断发展中寻找创新和发展,将风险评估方法应用于其中,使得整个档案的安全性能更高,有效的将一些问题进行防范。需要合理科学的分析实践,针对问题的发生,找到适合的解决方法,以达到风险评估的最终目的。风险评估工作不仅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还需要科学合理的管理,在人员管理上一直都有严格的要求。规范数字档案信息安全标准体系,使得档案工作的各个环节都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细化到每一个工作细节上,完善安全体系的建立。在现实中严格落实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借助法律力量支持数字安全信息的顺利发展。

三、结论

档案事业是一项尤为重要的工作,对于整个国家和社会而言都具有宝贵价值。应该发挥其自身服务的特性,向社会提供有利的价值,国家在实际中大力宣传档案工作的重要性,通过强化法律法规,对档案管理进行有效的规范,将其有效服务落实于社会各个阶层。需要在问题中不断完善数字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使得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可以长期、有效地保存,并且能够科学有效地对其资源进行利用。

作者:翟菲 单位:中央戏剧学院

【参考文献】

[1]杜娟.浅析数字档案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性[J].治黄科技信息.2016(04).

[2]李忠丹.数字档案信息的安全性管理[J].科技致富向导.2014(06).

信息安全保障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专线网络 信息 安全保障系统 构建

专线网络往往用来传输企、事业单位之间比较重要或机密性较高的数据信息,专线网络相对于开放式的信道虽然能够很好的提高用户信息传输时的安全性,但由于其自身不可避免的缺陷和来自于网络各方面威胁的不确定性,使得专线网络的信息安全保障Ⅲ问题被日益重视。

1、专线网络的普遍需求归纳

随着各行业的信息化、网络化发展,企业、事业单位信息量和信息传输需求的不断增加,传输速度快、安全性高的专线网络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所需要,并普遍应用于社会的各个方面,其中甚至包括政府部门,这就要求专线网络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安全性,要求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完整性,并不被窃取;能持续提供稳定的、不间断的、大容量的传输服务,接入点的分布范围广能在全国范围内便捷、快速的接入,并能随着业务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同步的进行扩展。

2、专线网络信息安全保障系统建立的必要性

专线网络的安全涉及到用户信息能否被有效地利用,数据信息的丢失危害性小的可能造成诸如企业或学校等单位的管理混乱,危害性大时甚至可能威胁到国家安全、一个企业的生存与否,所以构建一个有安全保障系统的专线网络是非常有必要的,国家相关文件也指出“要注意专线网络安全保障系统中最薄弱的地方,尽量充分地认识到各种潜在的威胁,根据信息的重要性、性等级,建立相应等级的安全措施和管理。”

专线网络的信息安全保障系统的建设是一个整体,需要在充分进行了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综合地进行考量和建设,不但要在软、硬件安全措施方面进行设置,还要相应的提高管理人员的危机意识,充分认识到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和一旦信息丢失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才能使得在安全设施方面的投入被充分的利用,并发挥应有的作用。

3、专线网络信息安全面临的问题

随着专线网络的安全问题被日益重视,各种安全保障技术也在不断地提高,如防火墙技术、软件加密和硬件设备加密等等,尽管些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专线网络的一部分安全问题,但是专线网络的安全保障方面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虽然现在大多数的专线网络都采用了入侵检测和病毒扫描技术,但是由于目前入侵检测技术的发展程度尚不成熟,无法及时高效的对入侵者采取防范措施,所以没有被广泛的应用;在病毒扫描方面,存在着病毒数据库更新不够及时,扫描手段落后,对潜在的网络病毒和木马威胁的预知几乎为零等问题。在有些企业内部的网络中安装有安全芯片,但是目前的安全芯片无法做到高度的智能化,对人为操作的要求相对较高,很难做到高度统一。

4、专线网络信息安全系统构建的原则

4.1专线网络信息安全系统构建的设计理念

由于各专线网络的安全级别要求不同,所以每个专线网络可以根据自己的安全等级翻需要,并根据自身企业或单位的资金等具体情况,来进行安全保障系统方面的建设。所选择安全保障系统要有较好的智能性,便于使用中的操作和日常维护;另外,要在进行防御时改被动为主动,采用取“动静结合”的安全手段。安全保障系统还要具有良好的性价比,最好为一次性的投资,减少日后的附加费用,并有良好的扩展性。

4.2专线网络信息安全系统构建的设计原则

专线网络采用的安全保障技术在设计时要遵循以下原则:首先要适合操作人员的能力,不要采用过于复杂的措施,人员操作水平达不到安全措施的要求时,就相当于削弱了安全保障性能;安全技术的设计也要根据系统的具体性能来选择,过于繁复的运算,会大大降低系统的运行和响应速度;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针对单位的具体情况,设计适合的专线网络安全保障系统,设计的安全级别愈高,相应的投资数额就会愈多,要在考虑系统安全性的同时考虑用户的投资承受能力。一个可靠的信息安全保障系统要有良好的整体性,综合运用专业的措施和人为管理制度,如严谨的操作流程、日常维护制度等等。

5、专线网络信息安全系统的具体构建

5.1构建完善的病毒防御系统

随着网络病毒的发展和变化,其多样化的传播方式、隐蔽化的感染方式,使得专线网络一旦被病毒感染,很难被清除干净。首先存在着人为因素,大多数的终端用户对预防、清除病毒没有重视,一旦某终端或局部网络感染病毒,在缺乏管理的状态下将会迅速传播到整个专线网络。一个较大的专线网络中存在着众多的终端用户,很难做到统一升级病毒数据库,并在同一时间内同时进行杀毒。而且现在的网络病毒利用高科技的手段进行系统嵌入,一旦嵌入清除的可能性就很小。

针对上述问题,建议在专线网络内部建立一个两级的既能集中管理又能进行分级管理的网络病毒防御、监控体系。二级系统内的服务器等网络设备、所有终端都可以实现自我管理,并将二级系统内的病毒信息集中汇总后,报往上一级的管理系统。在专线网络内部建立病毒防御管理区,分别针对内网、专网和外网(即互联网)病毒防御服务器。

5.2构建系统漏洞扫描系统

专线网络用户往往会应用各种软件,这其中包括安全保障方面的软件或产品,这些产品在设计时和应用时都存在着漏洞,这些漏洞就会被病毒和木马程序所利用,直接对专线网络进行攻击。应根据专线网络的实际情况,尽量的通过漏洞扫描系统发现漏洞,并及时补救。目前即使是效果最好的入侵检测系统,往往也存在着不能及时更新、经常检测到一些没有意义的所谓隐患,在数据流量较大时,还存在误报和漏报,在黑客利用大量的伪造的数据包俺盖其真正的目的攻击意图时,就可能造成系统的瘫痪。构建结合预防和主动还击措施的漏洞检测系统,在系统漏洞被黑客利用前,先利用已掌握的黑客软件,攻击自己的专线网络,以检测漏洞检测系统对漏洞的检测能力及对漏洞的定位是否准确;在受到攻击时,采取主动还击的方式,对攻击来源进行攻击,使其不再具备攻击的能力。

5.3构建入侵检测系统

专线网络因其所传输的信息的机密性和重要性,所以必须建立起一套确实可选择入侵检测系统,实时监控可能发生的入侵行为,当有入侵行为时,能进行阻断或弱化,并能生成详细推检测报告。由于黑客技术的不断提高,在进行攻击时往往把真正的攻周行为隐藏起来,先生成大量的虚假报警,造成入侵检测系统的误报,并不能对攻击行为进行精准的描述。鉴于以上入侵检测系统存在的问题,建议构建报警信息数据融合系统,由低层报警、中层报警、高层报警、入侵报告五个部分组成,如图1:

5.4构建身份认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