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儿童健康自我管理

儿童健康自我管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儿童健康自我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儿童健康自我管理

儿童健康自我管理范文第1篇

一、深入调研,准确掌握全校特殊儿童情况

开学初,对全校父母外出务工的特殊儿童进行一次以班级为单位的系统排摸,分别予以登记造册,做到了底清数明,建立了档案,为切实开展特殊儿童关爱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中大部分儿童留在家里隔代看护,少数特殊儿童寄托给亲戚看护或住校寄宿。

二、制定方案,构建特殊儿童关爱网络

我校根据教育局文件精神,开展了关爱特殊儿童系列活动,并制定《关心关爱特殊儿童工作方案》,明确了职责,分解落实了任务,动员各方面力量共同关注特殊儿童,学校成立由校长、政教主任和班主任组成的关爱特殊儿童领导小组,构建层层推进、齐抓共管的特殊儿童关爱网络,确保关爱特殊儿童活动顺利开展,这样有利于提高特殊儿童的自我管理,自我保护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三、多措并举,大力实施特殊儿童关爱行动

1.开展结对关爱系列活动。积极动员志愿者、教师、社会等各方面力量,广泛开展与特殊儿童结对关爱活动,使远离父母的特殊儿童“心有人爱、身有人护、学有人教、难有人帮”。目前,通过关爱人员与结对儿童面对面交谈、与结对儿童家长交流、与结对儿童共同活动等方式,在生活、学习、心理上给予“特殊儿童”足够的帮助。

2.针对特殊儿童学生心理比较脆弱,我校有计划地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及按年级设计的分层活动,有针对性地培养特殊儿童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健康的心理,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儿童健康自我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留守儿童 自我管理 途径

随着我国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留守儿童队伍也在不断地壮大,由于家庭品德教育支撑力量的弱化甚至缺失,农村各级教学单位在留守儿童的社会化中担负了最根本的教育任务。如何让这些孩子能够顺利地成长,不断地完善自我,成为农村学校教师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培养自我管理能力不仅有助于农村留守儿童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而且对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他们的独立自主能力都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农村教师可以通过三种途径有目的地培养和提高留守儿童的自我管理能力,即培养留守儿童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引导留守儿童制定个人目标,提高留守儿童的社会环境适应能力。

一、培养留守儿童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积极的人生态度是农村留守儿童自我管理能力提升的前提。消极的人生态度往往会导致个体无法正确认知自身的社会价值,在这种情绪的影响下个体会出现偏执或敌视社会的心理。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的监管和关爱,加之儿童本身的阶段性特点,往往更容易暴露出这些情感倾向。因此,教师培养留守儿童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就显得格外重要。积极人生态度的构建可以通过搭建良性师生交流的平台,积极鼓励留守儿童的集体参与行为来实现。

1.搭建良性师生交流的平台

儿童对父母的依赖性远远高于成年群体,完整的家庭结构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础。对于农村留守儿童而言,无法找到父母的替代角色是滋生他们产生被冷落感和被漠视感的根本原因之一。因此,为孩子寻找替代角色会有效地淡化这些消极情绪。农村教师是替代角色的最佳人选,他们的优势在于能保持这种角色的相对稳定性和持久性,同时,孩子对自己的老师所存在的无条件信任心理也决定了教师承担角色的适切性。

农村教师在搭建良性师生交流平台时,需要做到以下三点。第一,要保持积极主动的心态。教师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无法估量,农村教师要主动打开留守儿童的心扉,用爱心和耐心与他们进行各种形式的交流,用慈祥的话语和爽朗的笑声驱散孩子的孤独感,让孩子有什么问题会主动找老师寻求帮助。第二,要客观地对待每一个留守儿童。不同的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具有异质性,教师可以建立留守儿童行为档案来客观地认知每个孩子,从而有针对性地与他们进行交流。这样不仅会让孩子对教师的好感倍增,而且会提高师生互动的成效。第三,要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保持密切的联系。了解留守儿童的社会关系是教师更好地融入角色的首要条件。为孩子创设家庭情境同样也可以有效地提高留守儿童的积极心态。农村教师还可以通过父母等监护人得到孩子各方面最直接的信息,以便更好地与孩子交流。

2.积极鼓励留守儿童的集体参与行为

教师积极鼓励留守儿童的集体参与行为是消除他们孤独感和偏执心理的重要途径。集体参与是留守儿童社会性的重要体现,也是他们得到集体认同、增加自信心和良好人际意识的重要手段。农村教师培养留守儿童的集体参与意识可以有效地促进他们的竞争和合作意识,从而增强他们的进取心,培养他们的社会秩序感,树立正确的自我管理意识,加强自我控制能力。经常性地参加集体活动对留守儿童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

鼓励留守儿童的集体参与行为可以通过以下三种途径进行。第一,通过班级的集体行为鼓励留守儿童的集体参与行为。班集体是留守儿童每天生活和学习的场所,也是群体意识培养的场所。教师可以鼓励留守儿童在班会、班级集体活动或日常班级管理中发挥主人翁的作用,引导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孩子们尽可能地融入班集体。第二,通过学校的集体行为鼓励留守儿童的集体参与行为。相对于班集体来说,学校活动是孩子展示自我的更大平台,对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要求更高。教师可以通过让留守儿童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类校内和校外活动,达到学生自立自强意识培养的目的。第三,通过所在生活环境的集体行为鼓励留守儿童的集体参与行为。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相对单一,他们对环境中的人和事也比较熟悉。鼓励他们参与所在生活环境的集体行为,可以让孩子和不同年龄段、不同心理发展特征的社会人在一起,共同完成双向交流,加强孩子对自身环境的理解能力和适应能力。

二、引导留守儿童制定个人目标

积极的人生态度是留守儿童的心理表现形式,这种态度需要留守儿童的成就感来不断延续。引导留守儿童制定适合个人发展的近期发展目标和远期发展目标是激发他们成就感和不断提升他们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途径。农村教师在引导留守儿童制定个人目标时,首先要教会孩子客观地认识自己,其次要引导留守儿童制定自身素质提升的长期发展目标和短期发展目标并付诸实施。

1.教会留守儿童客观地认知自己

教师要帮助儿童客观地认知自己,这一点是孩子们找出自身不足、弥补自身存在缺陷、提升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环节。正确认知自己有助于孩子们客观对待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每一件事,以及能较好地处理周边的人际关系。留守儿童年龄较小,自身的认知能力需要进一步的提高,也就要求教师要有目的、有步骤地教会留守儿童对自己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对留守儿童客观认知自身的教导,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进行。第一,通过学科德育教学来进行。如在语文课堂中通过相关内容的联系性来进行,在德育课堂中开设专题内容的教学来进行。第二,通过集体成员的认知来进行。教师可以通过以集体或个体间的交流互动让留守儿童倾听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进行这一过程。教师要注意引导集体成员多进行正面的个人评价,多进行激励式评价。第三,通过引导留守儿童自我认知来进行。教师可以通过与留守儿童的单独交流等多种双向互动形式,指导孩子们学会回顾自身阶段来客观地认知自己。

2.引导留守儿童制定全面发展的目标

在客观认知自身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留守儿童制定自身全面发展的目标。留守儿童的心智尚不成熟,难免缺乏对自身发展目标的认识,至少是没有明确的成长目标。成长目标的确立可以为留守儿童找到今后努力的方向,可以收敛品性,朝着既定的方向前进,是他们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的行动指南。目标的设立可以一改留守儿童“混日子”的生活和学习状态,可以有效地推动他们的全面发展。

指导留守儿童制定自身全面发展的目标,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第一,制定远期发展目标。远期发展目标是留守儿童的未来理想。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这个目标具有明确性和易变动性的特点。因此,教师在引导孩子制定这一目标时,要根据留守儿童个体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做,避免目标的同一性。同时,要适时了解留守儿童长期发展目标的变动情况,力求目标的合理性和实践性。第二,制定近期发展目标。近期发展目标是长期发展目标的阶段性体现。教师在引导留守儿童制定近期发展目标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 根据孩子的理想来协助他们制定近期发展目标,保持长期发展目标和短期发展目标的一致性。② 近期发展目标的设立要循序渐进,目标的设立门槛不宜过高,否则孩子会因达不成目标而丧失进一步行动的动力,甚至丧失自信心。③ 近期发展目标的设立要符合学校教育教学的要求,教师要尽量为孩子目标的实现搭建良好的平台。

三、提高留守儿童的社会环境适应能力

环境适应能力是个人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可以避免留守儿童出现诸如忧郁、自卑、自我封闭等多种不良心理情绪。环境适应的好坏是留守儿童自我管理能力高低的重要体现,也是能否与社会群体的其他成员进行较好互动的决定性因素。现实中留守儿童所在社会环境不仅存在着情感因素的缺失,而且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指导者也严重不足。因此,农村教师在提高留守儿童社会环境适应能力方面任重而道远。

1.为留守儿童营造开放性的社会环境

教师着力提高留守儿童的环境适应能力,需要为他们营造开放性的社会环境。农村留守儿童所接触的社会环境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即所在村落及学校的小环境和社会外部大环境。留守儿童的生存小环境具有单一性和封闭性等特点,远远不能满足孩子对外界的渴望、对人生的认知。教师要努力为留守儿童打开通过社会大环境的每一扇门,为他们营造一个信息开放、观念丰富的开放性社会环境。

为留守儿童营造开放性的社会环境,需要把握好以下两点。第一,培养留守儿童的开放性观念。留守儿童生活的环境相对狭小,消极和自卑是他们较为普遍的心理状态,但儿童固有的好奇心让他们对外部世界充满着渴望。教师可以根据他们的这一特点积极鼓励孩子们走出小环境,探究大环境,让孩子们明确认知社会的开放性和多彩性。第二,教师要为留守儿童积极疏通通往不同社会群体的通道。社会实践对留守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益处多多,教师应当根据实际条件积极拓展对外参与的通道。教师可以首先利用学校网络让孩子对外部世界认知,然后通过本校与邻近教育教学单位、社会公益群体或政府机构的协作,为留守儿童创造多种社会参与的机会。

2.引导留守儿童在社会参与中提高判断能力

儿童社会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家庭和学校的指导作用至关重要。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更需要学校教师的积极参与和引导。留守儿童的价值观尚处于形成阶段,他们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具有直接性和模仿性两大特点。教师在留守儿童的社会参与中负有帮助他们构建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任。

引导留守儿童在社会参与中提高判断能力,需要注意做好两个环节的工作。第一,做好留守儿童社会参与过程的价值引导。在社会参与过程中,留守儿童会接触到不同的社会群体,也就不可避免地要与不同的人与事打交道,这些因素都会带给他们一定的价值判断,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价值观念的比较,用正确的价值标准来引导他们。第二,做好社会参与后的价值引导。留守儿童在社会参与后的综合价值判断是对自身社会参与的行为回馈。教师可以通过各种集体或单独交流的方式,教会学生在正确价值判断的基础上学会对自身行为的反思和总结,为今后个体的发展打下良好的是非判断基础。同时,行为回馈本身既是留守儿童提升自我管理能力的途径,也是增强个人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

儿童健康自我管理范文第3篇

儿童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疾病,我国有近3000万哮喘患者,其中儿童息者有1000万左右。但由于患儿家长和许多医生对该病的认识不足,目前我国获得规范化治疗的患者仅占哮喘患者的2%左右。儿童哮喘发病率高于成人,早期正确诊断、规范治疗儿童哮喘,对降低成人哮喘及肺心病的发生有重要意义。我院从2005年5月成立儿童哮喘专科门诊,按照全球哮喘防治创仪方案对哮喘患儿进行科学的管理,使哮喘患儿更多的得到规范化治疗,取得了明显效果,其护理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25例哮喘患儿均为我院2005年5月2010年5月儿童哮喘专科门诊确诊的患儿,均符合全国儿童哮喘防治协作组制定的诊断标准,男122例,女103例,年龄6个月~14岁;平均年龄7.2岁;其中婴幼儿哮喘86例,儿童哮喘112例,咳嗽变异性哮喘27例;轻度哮喘46例,中度哮喘156例,重度哮喘23例。

1.2 治疗方法由专科医师根据每个患儿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制定个体治疗方案,确定药物的剂型、剂量,全部选用吸入疗法进行治疗;对哮喘急性发作的患儿首先选用布地奈德溶液加沙丁胺醇溶液空气压缩泵吸入治疗,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后改为气雾剂或干粉剂长期使用。再由专科护士向患儿及家长宣讲吸入疗法的优点、注意事项、药物的不良反应、正确的使用方法,以及药品、器具的保养,峰流速仪的自我监测。

2 对疾病的认识不足

哮喘是一种反复发作性疾病,一些家长对哮喘是慢性气道炎症认识不足,在开始治疗时没有长期用药的思想准备,只重视哮喘发作时的治疗,而忽略缓解期的治疗。在治疗中病情稍有好转便自行减量或停药。实际上,哮喘发作只是病情的冰山一角,哮喘发作时症状几天就可控制,但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依然存在,需要数年才能恢复。只有坚持长期规范化治疗,才能彻底消除气道炎症,使哮喘完全控制,不再发作。

3 管理教育力度不够

对哮喘儿的管理和对患儿及家长的教育是哮喘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提高非儿科呼吸专业医务人员和哮喘患儿及其家长对哮喘的认识,明确长期治疗的重要性,由于种种原因儿童哮喘的治疗知识和管理水平远远不够。健康教育在儿童哮喘的治疗中发挥独特的作用。通过健康教育,使患儿对哮喘的概念、病因及诱发因素有所了解,学会正确使用吸入气雾剂的方法,掌握峰流速仪的使用,能够对哮喘的发作进行预测,同时掌握哮喘急性发作时的急救措施。通过管理教育使患儿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患儿用药的依从性,全面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以达到哮喘长期管理的目的。让哮喘患儿像健康儿童一样学习、生活。

冬季最需要重视婴幼儿的保健,家长需要对他们易患的上呼吸道感染类疾病有所了解。上呼吸道感染俗称感冒,是婴幼儿的常见疾病,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不及时治疗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甚至死亡。患上呼吸道感染的原因在于,婴幼儿免疫系统发育还不成熟,属于生理性的免疫功能低下时期他们的呼吸道比较短小,而且狭窄,管内猫膜比较薄,猫膜纤毛活动比较脆弱,基本功能不健全,极易受到细菌、病毒的侵害另外,如果婴幼儿饮食不均衡,缺乏矿物质,奶量不足,缺锌缺铁时,也会因组织免疫和体液免疫合成不足造成抵抗力下降。

4 哮喘的护理体会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避免空气污染及其他刺激性物质,室内温湿度适宜。经常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哮喘发作时患儿多汗,发作后应立即擦身更换衣物,防止受凉。每次吸药后一定要及时漱口,减少药物在口咽部沉积量。避免刺激性食物,多饮水,保持气道湿润。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呼吸的幅度及频度。如果发现呼吸困难、咳嗽加剧应立即送往医院治疗。

5 哮喘的家庭预防针

对诱发哮喘的常见过敏原如屋尘、蜗、霉菌等,应经常打扫房屋,更换被单、床褥,保持清洁干燥。尽量不使用地毯和纤维填充的家具。

家中不养猫、狗等宠物。花粉和霉菌高峰期应呆在室内,避免外出。

尽量避免物理性刺激如冷空气、油烟、烟雾、工业刺激性气体等。避免患儿过激的情绪表达和药物诱发如阿斯匹林、俘受体阻滞剂。

小儿哮喘发作多与呼吸道感染密切相关。婴幼儿哮喘以上由呼吸道感染所致。应鼓励患儿多做运动,提高机体免疫力,但尽量避免过激的体育运动或在运动前使用吸人型俘受体激动剂。

坚持长期、持续、规范的用药是预防哮喘发作的重要保证。要让家属认识到激素虽然有副作用,但吸入疗法直接作用局部,所用药量较全身用量少。要坚持用药,明白不可因一时的症状控制而停止用药。嘱咐家长发现使用效果不佳,及时咨询。

参考文献

[1] 洪建国,王乃礼 哮喘的吸入治疗和吸入装置 临床儿科杂志

儿童健康自我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解决;成长教育

家庭教育是家庭成员及家庭环境对儿童成长的影响过程,也是家长与子女之间进行的一种双向成长的过程。[1]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一系列心理、学业、安全问题成为其家庭教育的关注焦点,牵引、滞绊着家庭教育的进行。因此,“问题解决”成为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及内容。帮助儿童成长是家庭教育的最根本任务,问题解决不等同于儿童的成长,也不应是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需要以发展的视角来解决问题,以儿童为中心、为主体,为其发展创设环境,帮助儿童健康成长,实现从“问题解决”到“成长教育”的转变。

一、“问题解决”式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及其弊端

问题解决即通过社会化、非正式团体的压力、奖惩等方式进行社会控制的过程与方法。社会通过社会规范来约束其成员,与社会规范不一致的个人或群体被称为偏差者,成为需要管束制约的对象。[2]留守儿童因其行为特征较普通儿童存在偏差,被贴上“问题儿童”标签,成为被管束的对象。因此,“问题解决”式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是以普通儿童为社会规范,对留守儿童进行家庭管束的过程。

(一)“问题解决”成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主要方式

农村留守儿童泛指父母双方或单方外出而被留置在农村的6—16周岁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既包括留守儿童自身存在学业落后、安全保障缺失、行为失范,监护人家庭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方法不当等显性问题;又包括一些具有隐蔽性、潜伏性的隐性问题,即受家庭环境、家长观念等因素的局限,难以意识到或者被忽视的问题。例如,儿童艺术审美、创造性思维、创造能力的培养,早恋、闲暇教育等。现存问题的解决困难重重,新生问题源源不断。《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相关数据显示: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且增加趋势明显,46.74%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单独居住的农村留守儿童高达205.7万,与祖父母一起居住的比例最高。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业已成为政府、社会团体组织、学术界等共同面临的难题,问题解决也成为当务之急。在整个社会努力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背景下,受“问题”及“解决问题促进留守儿童健康发展愿望”的驱动,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关注焦点也转移到问题解决之上,“问题解决”成为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中心。留守儿童家庭多分布在我国中西部经济欠发达省份以及东部经济发达省份的欠发达地区,家庭教育资本相对匮乏,难以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提供有力的支持与保障。家长外出务工,子女随迁遇阻,留守儿童必须接受隔代监护、单亲监护或者同辈监护,而监护人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方法参差不齐,家庭教育完整性、科学合理性难以得到保障。家庭教育难以顺利实施,问题源源不断,解决问题成为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应对方式,也成为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基本内容。

(二)“问题解决”式家庭教育的弊端

家庭是自然形成的教育环境,也是个体生活最为放松的场所。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一般缺少专门计划,家长及孩子的家庭行为较为随意,多在日常活动中对孩子进行教育和训练。家庭教育的生活属性本就容易滋生问题,并且出现问题而不能自察。以“问题解决”为中心,使得家庭教育陷入问题情境,儿童成为被管制约束的对象,窄化家庭教育的应有作用,不利于更好地实现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一是窄化家庭教育内涵。解决儿童成长中遇到的问题,是家庭教育应有之意。问题解决有助于儿童成长,但是问题解决不等同于儿童的成长教育,更不是家庭教育的最终目标。未来社会对个体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发展”成为儿童成长过程中需要培养的基本素质,这些基本素质的培养需要通过教育来辅助实现,家庭教育必然要承担起应有的职责,这也是家庭教育的应有之意:要通过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的培养帮助儿童学会学习,激发儿童好奇心、批判精神、独立思辨能力;未来“先进经济”的非物质化使得关系能力成为儿童成长、进入社会生活的必要“资格”,家庭教育要帮助儿童增强这种基于交往、与他人共处、解决冲突的“关系能力”;要增强儿童自我认识,培养“情感同化态度”,以实现共同的目标,实现儿童与他人一起帮扶成长;要帮助孩子尽可能参与到美学、艺术体育、科学、文化和社会方面的发现和试验机会”中去[3],成为未来社会有责任感、有知识、有自我标准的建设者。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经济、文化资本相对贫乏,或许难以为留守儿童的成长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与保障。但是,应该意识到并摒弃“把问题解决等同于儿童成长的偏颇观念”。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家庭教育,是对家庭教育作用的窄化。家庭教育需要解决留守儿童成长问题,更需要帮助儿童在家庭教育中提高,在生活中获得基本的素养,锻炼提升其学习、做事、交往、生活等各方面能力,为未来发展提供无限可能。问题解决为中心的家庭教育无疑窄化了家庭教育的应有作用。二是造成“问题儿童”晕轮效应。社会标签理论认为“越轨”即社会大众赋予某些特殊群体的标签[4],一旦某人被贴上越轨标签,就容易遭遇“次级越轨”危机,即被他人标定为“越轨者”,且自身也逐渐接受这种标定。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家庭教育会形成一种消极标定,即留守儿童是“弱势群体”“问题儿童”,并无意识作用于监护人的态度和行为,不仅会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带来不利影响,而且无益于留守儿童问题最终的、有效的解决。[5]“弱势群体”“问题儿童”的标定,更多地关注留守儿童人格成分中消极的特质,相对忽视其中积极的成分;模糊了留守儿童与留守儿童问题的界限,留守儿童本身被看作“解决”的对象,这一认识易对监护人家庭教育观念与行为造成错误的引导,对家庭教育的实施造成负面影响。家庭之中,监护人与留守儿童朝夕相处,作为留守儿童的“重要他人”,对留守儿童自我标定,即认识、评估自我行为,形成自我认识具有重要作用。美国社会学家库利提出“镜中我”概念,认为“儿童总是设想或理解外界对自己行为的评价,并根据自己对外界评价的想象来评价自己的行为,作出反应,进而形成自我认识”“人之所以认为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乃是因为周围的人,一再以同样的词语来描述自己”。[6]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家庭教育,监护人在无意识中把孩子当作“问题儿童”更会严重阻碍留守儿童自尊、自我效能感及积极自我认识的形成,这种无意识的危险教育观念必须剔除,问题解决式的家庭教育观念也必须摒弃。

二、从“问题解决”到“成长教育”的转变

问题解决是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前提与基础,也是成长教育的应有之意。但是,“问题解决”式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以问题为基础,又以解决问题为基本目标,既依赖问题,又否定问题,把问题解决等同于家庭教育,本身具有不合理性。成长教育以儿童为中心,为主体,用发展的意识来指导家庭教育,解决问题,更有利于儿童的健康发展。因此,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需要完成从“问题解决”到“成长教育”的积极转变。

(一)问题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前提与基础

需要影响着人的行为方式与方向。马斯洛提出“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基本需要划分为五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较高层次需要才会出现。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双方或者单方外出,缺少父母关爱;面临单亲监护、隔代监护、同辈监护,监护人安全意识较弱,安全问题频发;被贴上“问题儿童”标签,自尊心受挫,自我效能感降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安全、行为问题的产生,多因生理、安全、社交、尊重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问题解决有利于满足儿童缺失的需要,这是儿童成长的前提条件,也是家庭教育顺利进行的基础与保障。但是,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求更具社会价值,是完美人格的体现。缺失性需要的满足仅仅保障人的生存,成长性需要的满足才能使人更好地生活。问题解决式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无意识地把留守儿童作为问题儿童,仅关注儿童基本的需要,而忽视了留守儿童更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要,窄化了家庭教育的应有之意,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因此,问题解决仅是成长教育的前提与基础,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需要完成由“问题解决”到“成长教育”的积极转变。

(二)儿童成长: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本质追求

成长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身心由未成熟状态不断趋向成熟状态的动态过程,而且这一未成熟状态蕴含生长的力量———可塑性和社会交往的本能。[7]因此,成长教育是以儿童的成长为取向的教育,要以儿童为中心,发挥儿童本身的力量,通过教育,帮助儿童由未成熟状态不断趋向成熟状态,健康发展。家庭教育是以血缘为纽带联结的关爱教育。家长角色(父亲、母亲、爷爷、奶奶等)是以“孩子”的存在为基础生成的,并以满足孩子需求,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关爱活动获得意义。家长怀着对孩子本能的、生命性的关爱,家庭教育就成为这种关爱的一种表达方式。[8]因此,成长教育以儿童为中心,把儿童的发展放在首要位置。另外,家庭成长教育从儿童发展的视角出发,强调外在环境的指导控制作用,但也认同环境中的自我调节与自我适应。[9]因此,成长教育既注重外在环境的创设、改善,又重视留守儿童自我调节、适应、更新、扩展,形成积极自我认识,发挥主体积极作用。[10]

三、农村留守儿童成长教育的实施

留守儿童成长教育面临重重问题,需要留守儿童对自我、对环境有客观的认识,积极的理解,建构积极的自我认同;需要积极的同伴群体、适合儿童的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等“保护性因素”的建设,帮助留守儿童在困境中健康成长。

(一)引导农村留守儿童建构积极的自我认同

“心理弹性”指在显著不利的背景中积极适应的动态过程。[11]该理论认为,处境不利儿童可以通过“克服逆境”“创伤积极恢复”,减少不利环境影响,实现良好发展。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经济、文化资本贫乏,影响子女现在及未来教育资本的获得,对子女的成长及未来发展将产生深刻影响。完整家庭结构及父母亲情关爱的缺失使得这些影响更加复杂。但是,不利环境只是一种客观状态,并不等同于消极结果。从发展的机制考虑,不平衡的形式帮助形成“一种新的能力或实现某种再定向”。儿童需要从先前的自我中脱离出来,从他的环境中撤退出来,以积蓄前进的力量。[12]困难的家庭现状,更需要农村留守儿童积极的自我能动作用的发挥,提升自我效能感,自信积极地面对困境,解决困难。健康的身体、强健的精神、良好的习惯、具备基本的生活技能等都有利于儿童积极自我认同的建构。健康的教育寓于健康的身体,留守儿童监护人要督促孩子注意饮食、少用药、多运动、睡眠充足,保证身体的健康;要“珍惜、培植孩子的优点,温和的改正与消除其不良倾向,养成良好习惯”[13]。在生活中鼓励儿童坚强勇敢、不怕困难,培养儿童“强健的精神”,坚强应对逆境与困难、积极进行自我调控;进行基本生活技能训练,例如做饭、打扫卫生、洗衣服等生活技能;培养儿童多方面兴趣与技能,读书、绘画、音乐等,预防留守儿童养成不良嗜好。

(二)引导农村留守儿童组建积极的同伴群体

儿童“心理弹性”作用的发挥,需要保护性因素(指能够减少不利环境影响,实现积极发展的因素)的积极作用。积极的同伴群体作为一种“保护性因素”[14]对留守儿童扩充知识经验,满足社交需要,获得友谊、支持与安全感,习得行为规范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此外,少年阶段,儿童不断发展成熟,对家长从依赖到独立,从顺从到自主,努力摆脱家长的束缚,进入“心里断乳期”,亲子关系随之进入危机期,这一时期也是儿童发展的关键时期,极易形成不良习惯、嗜好。积极的同伴群体能帮助留守儿童时刻获得帮助与支持,获得源源不断的积极动力,弥补这一阶段家庭教育功能的弱化,度过发展的关键敏感阶段。积极同伴群体的建设需要留守儿童监护人相互支持配合、引导帮助。监护人要积极鼓励留守儿童走出家门,多与同伴、朋友交流、交往;教导孩子尊重理解他人、乐于助人,形成亲密的伙伴关系,建立一个互相尊重、互相帮助的群体;鼓励儿童承担群体管理职责,进行必要的监督,引导群体建立积极的群体文化、风气、氛围,通过共同完成作业、闲暇时间一起娱乐、发展相似爱好,遇到困难互相帮助等方式,让群体成为留守儿童与朋友、同学之间互相鼓励、监督、帮助、自我管理的乐园,成为留守儿童精神、学习、娱乐、交流沟通的乐园;号召留守儿童监护人积极参与,组织群体进行爬山、野炊等活动,增进亲子关系、伙伴友谊,锻炼儿童能力。

(三)为留守儿童积极创设“保护性”的家庭环境

儿童是积极主动的个体,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不断成长。家庭对留守儿童发展产生最直接影响。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教师,也是最容易犯错的教师,问题儿童的背后总会存在问题家长、问题家庭。同时,家庭之外,学校、政府等相互作用形成了留守儿童成长更为广泛的环境系统与资源,需要关注和利用,为农村留守儿童成长教育争取更多保护性因素,帮助其健康成长。一要填补父母陪伴缺失导致的心理洼地。父母的陪伴是儿童成长过程中最温暖的依靠,但是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着父母外出、家长陪伴缺失的问题,易导致儿童缺少安全感。父母要意识到不在身边并不代表陪伴的完全缺失,可以通过网络、电话等方式多与孩子进行交流沟通,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交流的方式方法与技巧,多鼓励表扬,但不溺爱、放纵,慎用批评,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愿意与父母沟通、做孩子的朋友。谈话的主题不要一直围绕成绩,应关注孩子多方面的情况等。二要建设良好家风。家庭教育是一种“生活式”的教育,监护人在日常生活中对儿童进行教育,儿童在耳濡目染中获得教育,是家长与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但是,家庭教育是自发形成,本身带有随意性,需要对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进行家庭规范的建设。监护人需要引导,或与留守儿童一起制定家庭规约,共同遵守,并把这种规约内化为留守儿童及监护人的基本意识。家训、家规、家诫等是我国家庭悠久的传统,德教为先、修己安人、勤勉学习、起居有常等观念仍有借鉴意义。监护人与儿童可以从生活琐事着手,不断完善,不断升华。留守儿童家庭要注重培养“严慈相济”的亲子关系。“严”指督促留守儿童监护人严于律己,同时树立必要的家长权威。关爱孩子是家长的本能,监护人也不要过于溺爱,使“慈”失去应有的界限。严慈相济的亲子关系,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避免过于娇弱或放纵,尤其在“心里断乳期”等关键阶段,留守儿童开始尝试建立自我判断与价值标准,怀疑、反抗家长,严慈相济能够更好地帮助留守儿童实现平稳过渡。

(四)为留守儿童创建“保护性”学校、社会环境

留守儿童生活中绝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度过,在课堂学习及课外活动中度过。施教者、教学内容、课外活动对留守儿童的影响意义重大且深远。教师要与留守儿童建立一种真诚、接受、互相理解的关系。教师要清楚地认识留守儿童的现状,并对其进行真诚的批评或鼓励,促进留守儿童不断改善提高。在教育内容方面,学校可以尝试多种内容与活动。如,可以借鉴台湾“融入式课程设计”,通过合适的教育主题融入,把家庭教育观念及内容与课程教学有机融合起来进行;组织“家庭之日”活动,对监护人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同时引导儿童积极理解留守现状,并尝试解决现有问题。政府应该在更高层次上进行家庭教育社会支持保障系统建设,联合组织更多的社会团体,对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给以支持、指导,比如家庭教育志愿者活动,农村图书馆建设等。

参考文献:

[1]宗秋荣.“中国家庭教育发展论坛”综述[J].教育研究,2004(8):92-94.

[2]蔡文辉,李绍荣.社会学概论[M].台北:三民书局,2013:58、129-138.

[3]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1996:12.

[4]李红,刘洪.组织中的建设性越轨行为研究回顾与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4(8):45-52.

[5]魏晓娟.积极青少年发展观视角下的留守儿童“问题”与出路[J].青年探索,2015(4):106-111.

[6]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49—54.

[7]张进峰.家庭教育重要性的哲学新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1):52-57.

[8]雷尧珠,王佩雄.教育与人的发展[A].瞿宝魁,主编.教育学文集(2卷)[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192—198.

[9]田春.成长取向的儿童教育[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16-18.[11]

儿童健康自我管理范文第5篇

律师参加诉讼活动,有权按规定查阅案情材料,有权向有关单位、个人进行调查取证。律师担任刑事辩护人时,可以同在押被告人会见和通信。这些都是一般公众不可能做到的,对于处理人可能面临的难题,维护合法权益,往往具有决定意义。

二、如何聘请律师:

1.当事人应首选通过一定的方式确认律师机构的合法性及真实性。

2.了解该机构的业务侧重,以权衡是否与自己所委托的案件相适应。

3.与律师业务交往时,最好分阶段进行。

4.如当事人决定聘请某律师做人,双方需签订“律师委托书”。“委托书”应包括:事由、制空权范围、人工作内容、有效期限、费用及给付方式、当事人义务、双方沟通等基本内容,以明确相互权利和义务。如发现人没有履行“委托书”所约定的条款,甚至发生严重违反律师工作准则与职业道德的情形,当事人应及时予以指正,乃至向有关部门投诉。

5.请律师做人,最好不要掺杂朋友情分,因为当事人与人的关系是一种契约关系,而不是友情关系。

三、公证的功能和业务范围

公证的主要功能是预防纠纷,减少诉讼,保障国家、集体的利益和公民的合

法权益,促进改革开放和对外交流。公证的主要业务有:

1.证明法律行为、法律事实和有法律意义的文书,如经济方面的公证,证明各类经济合同;民事方面的公证,证明继承、遗嘱、赠与委托;涉外方面的公证,证明出生、学历、经历等。

2.办理其他法律事务,如办理财产清点、证件保全、提存、现场监督、解答法律咨询、起草法律文书等等。如申请人购房,公证处可代为审查卖主的资格,使购买的房产有合法的保障;如债务人不履行义务,债权人可以依据公证的债权文书,不经诉讼直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另外,证据保全、提存等公证法律服能及时提供可靠的法律帮助,避免发生有理无据的争执。

四、如何办理公证:

1.申请人应亲自到公证处提出申请,填写申请表,同时还需提供以下材料:

身份证明(居民身份证、工作证、户口簿等),法人资格证明及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人的身份证明(人申请明);需要公证的文书原件(合同、协议、遗嘱、毕业证等);与公证事项有关的财产所有权证明(赠与产权证明、房屋产权等);与公证有关的其他材料。

2.公证处根据收到的材料决定是否办理。

3.审查,即公证处在公证期限内,对申请公证的事项及提供证明材料的合法性和真实性进行审查。

4.公证处根据审查的结果,对符合公证条件的公证事项,按照法定程序审批、制作、出具、送达公证书。如在公证过程中因出现法定事由使公证无法继续办理或继续办理已无意义,公证处可终止公证。如公证处在公证过程中发现证明对象不真实、不合法或有其他违反法律的事实,公证处将拒绝公证。

五、涉外公证须知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涉外公证事项也不断增多。在公证的当事人、证明对象或公证文书使用地等诸因素中至少有一个以上涉外因素的公证事项即为涉外公证。其公证文书主要是发往境外使用,具有特殊的境外法律效力。与国内公证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公证的当事人不同。多数是外籍人士或准备出国留学、工作、安居、探亲的我国公民以及与外国企业、社团组织或司法行政机构等有公务往来的法人单位。

2.办理公证的程序不同。考虑到涉外公证的重要性及认证的方便,大多数省、市都指定专门的公证处办理涉外公证业务。为使公证文书能在境外发生法律效力,要根据使用国要求办理必要的认证手续;公证书一般附外文译本;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当事人可在境外提出书面申请。

3.公证书的境外法律效力仅限于发往国,而不是世界通用。

4.涉外公证在适用法律时,既要符合我国法律,又要受使用国法律的约束。

采编:中国质量信誉咨询系统管理中心

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主渠道、主课堂、主阵地。以法制教育为重点,以平安教育为主线,利用活动增强学生的民主法制观念是全面落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最大的教育是学生的自我教育,让学生在亲自体验中感悟人生,从而逐渐完成从他律到自律的社会化过程。我校在“乐学尚美求真拓新”校训的指引下积极探索了新时期的学校法制安全教育,让学生在参与中主动发展,在活动中创设育人环境,实现了法制安全教育的创新。

活动初期,我校提出了“我自护、我平安”的口号,分筹备、实施、总结三个阶段,由“成都市锦江区少年儿童平安行动启动仪式”、“搜寻预防校园侵害自护金点子”、“平安校园征文活动”、“平安校园知识竞赛”、“平安校园训练营”、“平安校园论坛”、“少年儿童平安行动总结表彰”等七大系列活动组成。和辖区交警“共建警民平安学校”,使法制安全教育进入课堂;以“校园小卫士”和“校园110”为载体,不断实施宣传、训练和实践,逐步增强少年儿童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全社会预防少年儿童意外伤害的责任意识,继续营造全社会维护少年儿童合法权益、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服务的良好氛围。

一、开展争创“平安校园”五个一的活动

1、搜寻一个自护金点子,号召每个少年儿童寻找一个自护自救的金点子,倡导“平安校园”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内外安全文化建设活动。

2、参加一次“平安校园”征文活动。开展“我心中的平安校园”的征文活动。通过开展“火眼金睛”搜索、“安全曝光”等活动,用文字的方式记录校园内及周边所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合理化建议,畅想心中对理想的“平安校园”的憧憬,规划“平安校园”的蓝图。

3、参加一次“平安校园”知识竞赛。开展以“交通安全”为主题的知识竞赛活动,评选“平安小使者”让少年儿童通过知识竞赛,学习更多的自我保护知识。

4、参加一次“平安校园”训练营。利用校外社区实践体验基地,聘请少年儿童安全教育专家、公安干警等为学生进行认真的讲解、严格的训练,教会学生相关自护自救的实际操作本领。如队列训练中要求队员站姿挺拔、行进整齐,精神面貌好;手势操训练中教给队员们交通指挥手势,如转弯、停止、直行等动作,要求反应灵活,动作准确。选拔出优秀的学员在每日清晨、中午和下午上学、放学时,手持安全警示语横幅,用标准的军姿,迎送同学,用微笑和行动时时提醒着全校师生及过往车辆、路人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树立交通安全意识,让少年儿童亲身参与在体验中提高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5、举办一次“平安校园”论坛。校内开展“平安校园”的论坛活动,引导少年儿童围绕热点安全事件、话题展开讨论,让少年儿童自由参与讨论,提高认识能力,提高全面素质。

二、警民共建平安学校

学校和交警、社区联合成立警民共建的平安学校,聘请法制副校长、校外法制辅导员,充分发挥他们作用,利用班队会、朝会,配合学校对师生普及法律常识,开展了法制教育、交通安全教育、消防教育讲座。邀请110巡逻总队的警官们,与全校师生一起开展“110在身边”的活动;小白鸽广播站开通“交通安全你我他”栏目;开展以交通安全教育为内容的板报小报评比;在全校师生、家长中开展“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知识竞赛”“交通安全知识竞赛”“禁毒知识竞赛”,让师生和家长共同参与,增长法律安全常识,增强依法自我保护意识。成立“校园110”,建立了《校园110制度》,明确责任范围,由小交警们通过“执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带动其他孩子自觉遵守《小学生守则》及《小学生行为规范》。维护校园秩序,让家长放心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学校“校园110”极大的促进了学生学法、守法的自觉性、积极性,为进一步普及法律知识,杜绝校园大欺小现象,提高学生自主管理能力、自律意识提供了有效途径。课外,我校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军营训练,使学生牢固遵纪守法的信念;参观成都市交通事故展,可怕的事故使孩子们意识到违反交通规则的严重性;参加公益活动,从实践中感知守法的重要性。节假日期间,在成都市交警一分局和青石桥社区的支持下,我校雏鹰小队定期上街值勤,纠正违章,宣传环保、交通安全知识;结合“畅通工程”,要求每一名学生随身携带“交通安全联系卡”,不仅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而且争做交通安全知识宣传员;与成年人一道参与“告别不文明交通行为”活动等。同时学校专门针对家长开展了《少年与法法制课堂系列讲座》,聘请律师结合现实案例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为家长配合学校对孩子进行法制教育提供了指导。利用警民共建的平安学校切实开展平安教育活动,我校学生法制意识增强,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蔚然成风,校园秩序井然;通过各种教育途径,提高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促进了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警民学校坚持以素质促发展、以创新促特色,使法制教育活动系列化、常规化、多样化,不仅优化了育人环境,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开设心理健康课,成立心语小屋

学校开设心理健康课,成立心语小屋,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心理方面的问题,和家长搭建沟通的桥梁。有专人负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年度计划,有受过专业培训的心理健康辅导教师,有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场所,有开展工作所需的充足书籍报刊资料,有向学生传播心理健康知识的开课情况资料,有心理辅导课的课程设置,有学生心理档案;能及时发现学生问题行为背后的心理问题,能及时化解学生心理发展中的矛盾与冲突,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学校德育处和心理辅导教师还根据学生普遍的具有共性的问题举办心理讲座,使学生始终保持健康、乐观的学习、生活心态。针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现状,学校积极开展德育研究——小学生安全系列讲座:单亲家庭孩子管理教育;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人格障碍与预防犯罪;班集体建设;后进生转化等,开展了多维广角的课题研究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