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财务风险管理技术

财务风险管理技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务风险管理技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财务风险管理技术

财务风险管理技术范文第1篇

关键词: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实务

企业采购业务管理是为了促进企业合理采购,满足生产经营需要,规范采购行为,防范采购风险,以实现企业目标。根据2011年8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今年7月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roduct Price Index,下称PPI),比去年同月上涨7.5%。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比去年同月上涨11.0%(国家统计局网站)。PPI反映的是全部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总水平的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从一定程度上可以显示企业生产过程中所面对的成本压力。

在当前充分竞争的市场条件下,在全国涨“薪”一片的大环境中,企业采购业务作为企业经营目标实现的基础环节,如何取得质优价良的物资和服务,降低生产成本,逾来逾重要。采购在企业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购进原材料和辅助材料成本要占到一般加工制造业生产成本的50%以上,采购物料成本更是占了中信大锰产业园内的各个产品最终产品生产成本的84%~98%,甚至有一个新能源产品人工成本占总生产成本的比重低于2%。这意味着,在获得物料方面所做的点滴成本节约都会对利润产生重大的影响。加强采购管理控制是中信大锰产业园提升内部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是为了提供不间断的物料流和物资流从而保障正常生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发展有竞争力的供应商,当条件允许的时候,将所购物料标准化,以最低的总成本获得所需的物资和服务,使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以最终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一、目前企业采购业务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风险:

1.采购制度不统一,部门间的协调和沟通不畅

中信大锰产业园采用供销一体化经营策略与公司采购制度不统一,达不到与整个公司的协同效应。部门间的协调和沟通不畅,项目部门(生产单位)对物流部的工作经常采取强硬态度,而负责采购的物流部与项目部门(生产单位)的合作不热心,导致有时采购回来的商品不符合实际需要,导致了部门间的冲突和扯皮推诿现象,造成了时间和资源浪费。例如,物流部按采购计划购买了一台高精度的材料元素分析专用实验设备,价值近百万元,设备回来后才发现某些指标、性能不能完全满足实验需要,而该设备是国外进口的,退货,维护升级成本很高,后来只能将就着使用,造成极大的不便。采购队伍力量有待加强。

2.零星材料采购业务组织

中信大锰产业园从201 1年才正式投产,为提高工作效率,早日建成投产,今年以前在项目建设期的一些零星材料采购业务都是项目组自行组织采购;但投产半年以来,并没有把该零星材料采购业务转移到物流部,不利于采购业务的集中管理和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效率,堵塞管理漏洞。

3.供应商的选择和采购机会

中信大锰产业园内的项目都是新能源新材料高新技术产品,有特殊性,项目负责人依仗技术优势,往往对采购业务施加了不恰当的影响,甚至于在很多进时候直接就决定了供应商人选,有很大程度主观性。不利于企业在采购价格、质量、效率方面的风险控制。供应商的评估和准入制度还有待完善。采购信息收集、分析、处理和使用水平有待提高,原料采购的缺乏快速反应机制,容易错失最佳的采购机会。而新能源新材料产品的主要原料如锰原料、钴原料、锂原料价格变动的影响因素多,价格波动大。例如,2010年金属锰的最高和最低价的差额超过5000元,四氧化三钴的价格2010年3月份到5月份2个月的时间内,每吨价格波动达到2万-3万元,这对产品的成本影响很大。

4.产品质量的监控

产品的验收往往是到货检验,不能对供应商的产品质量进行全程的动态监控,一旦出现质量问题,不容易发现质量隐患,难于解决出现的残次品问题,也容易造成停工损失。

5.绩效考核

缺乏可操作性强的绩效考核制度,使绩效考核流于形式。对供应方的考核局限于定性的主观判断,缺乏规范的流程和科学依据。对物流部的考核缺乏具有可操作性实施细则,不利于做到责、权、利的统一。

二、对企业采购业务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1.建立统一的、科学可行的采购管理制度

尽可能地做到集中采购,使企业的采购业务集中,避免多头采购或分散采购,以提高采购业务效率,降低风险。加强各项目部门(生产单位、技术中心)与物流部的沟通,避免因为沟通不畅而使采购业务的执行偏离预期目标。打造个体素质高、群体结构优、专业门类全、人才数量足、发展后劲强,能够为中信大锰工业园提供物有所值的商品的采购队伍。

2.改善供应商的开发和管理

供应商的开发和管理是整个采购管理体系的核心,其表现好坏与否也关系到整个物流部的业绩。一般来说,供应商开发包括的内容有:供应市场竞争分析,寻找合格供应商,潜在供应商的评估,询价和报价,合同条款的谈判,最终供应商的选择,在供应商的开发和选择上。供应商的选择是采购的第一道关口,优质的供应商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优化采购成本,对于关系到量产产品的供应商要有严格的评价过程。在大多数的跨国公司中,供应商开发的基本准则是“Q.C.D.S”原则,也就是质量,成本,交付与服务并重的原则。考虑到控制的成本、效益原则,建立科学、可行的供应商开发和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1)建立科学的供应商评估和选择制度,企业管理部负责组织制定供应商体系评价标准,负责组织相关部门进行供应商管理体系评价,负责供应商评价工作小组的组织、管理工作。物流部参与供应商的体系评价工作,负责对供应商的日常评价工作,负责提供现行供应商的的信息资料。技术中心负责评编制供应商的评价计划,参与供应商评价工作,负责维护供应商资源库并提供相关信息资料。技术中心把供应商的评价计划传递到企业管理部,物流部把供应商的日常评价传递到企业管理部,企业管理部制定评价计划。

(2)成立有技术中心、企业管理部、财务部、项目部门(或生产单位)、物流部人员参与的供应商评价工作小组,工作小组将供应商自查表先发给供应商自查,供应商将自查结果资料交报给工作小组,工作小组审定结果合格后组织现场评价,对供应商的资质信誉作出初步评价。

(3)由有技术中心、企业管理部、财务部、项目部门(或生产单位)、物流部人员参与组成的小组,对供应商实地考察。在实地考察中对供应商管理体系、合约执行能力、财务状况、设计开发、生产运作、测量控制和员工素质等方面进行现场评审和综合分析评分。主要考察供应商的质量体系;计量管理;设备管理;供应商对其上游供应商管理;培训管理,关键岗位人员是否有完

善的培训考核制度和记录。最后形成双方签字认可的考察报告。

(4)根据评价组对供应商作的评价结论报首席执行官审批后与合格供应商签定质量保证协议。公司受理供应商的投诉,按情况是否属实和严重性决定是否对供应商评价工作小组进行考核,以防范舞弊风险。

(5)由物流部负责人督促采购主管对供应商进行每月绩效跟踪考核,包括3月一次的验收与缺陷记录;交付和价格绩效。建立供应商年审制度,业绩引导订货机制,相关部门根据批准后的供应商评价报告和更新供应商管理系统信息作出供应商名单的调整。

3.加强采购价格控制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在提高产品产量、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首当其冲是价格战。因此,企业除加强管理、优化组织结构、降低生产成本外,更应注重构成产品的生产资料的采购成本的降低。而企业中各相关部门购进的原、辅材料、设备、建筑材料、各类商品及其他物资,都在不同层面影响产品生产成本和产品质量。采购价格控制是采购管理中的重要一环。采购不仅仅是物的问题,因此价格控制的本质也不是以价论价的过程,它的本质是建立一套适应市场发展的管理机制,是规范物资采购的手段,是企业精细化管理、降低产品成本的一个极为重要方面。

(1)价格决策。提高决策效率,建立原料采购的快速反应机制,把握好最佳采购机会。采购过程中的价格决策要做到科学有效、公开公正、比质比价、监督制约,杜绝采购过程中的不正当行为发生,大宗采购要尽可能的采用公开招标。公司成立由主要领导任主任,成员包括各部门负责人的价格管理委员会,统一领导和负责公司的价格管理工作。

(2)情报。物流部和财务部要广泛收集采购物资的质量、价格等市场信息,掌握主要采购物资的信息变化。做到对主要采购物资价格变化的即时的、动态管理。提高采购信息收集、分析、处理和使用能力,获取充分的市场信息,做出正确的采购决策,尽可能做到在低点用合同锁定采购价格。

(3)采购价格的确定流程。首先,物流部向供应商询价。接受询价的供应商应在三家以上,询价过程和供应商的报价要如实登记备案。其次,采购价格经财务部审核,按照审批权限报有关领导审批后,进行采购合同谈判、签订合同与执行。公司常年使用的大宗物资采购业务,由公司首席执行官率领采购谈判小组与生产厂商直接谈判、签订采购合同。最后,物流部把采购资料及合同交财务部一份做好备案。

4.完善采购业务流程

由项目部门(或生产单位)提出需求计划,生产安环部审核后报分管领导后再报首席执行官审批。物流部凭审批过的需求计划表安排采购事宜。货物采购回来后由使用单位或者专门的验收部门验收,并出具验收报告(单),财务部根据已审批完的付款申请书按合同约定付款。企业严格预付账款和定金的管理。涉及大额或长期的预付款项,每月进行追踪核查,综合分析预付账款的期限、占用款项的合理性、不可收回风险等情况,发现有疑问的预付款项,及时采取措施。采购业务的执行过程中,要实行内部牵制制度,保证计划、授权审批、执行、付款、记录由不同的人执行,相互牵制。事前、事中、事后对供应商的产品质量进行全程的动态监控,避免因采购产品质量事故造成损失。

5.加强会计系统控制,建立退货管理制度,绩效考核制度。

企业按新会计准则加强对购买、验收、付款业务的会计系统控制,详细记录供应商情况、请购申请、采购合同、采购通知、验收证明、入库凭证、商业票据、款项支付等情况,确保会计记录、采购记录与仓储记录核对一致。企业指定专人通过对帐单等方式,定期与供应商核对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付账款等往来款项。

企业建立退货管理制度,公司在与供应商的合同中明确退货条件、退货手续事宜。对退货事宜,要及时收回退货货款。涉及符合索赔条件的退货,由物流部负责人考核并要要求采购主管督促经办人在索赔期内及时办理索赔事宜。

要建立绩效考核制度,由企业管理部每月对采购价格、到货及时率、验收合格率、档案管理、合理采购量等指标进行考核,将物流部人员薪酬与采购业务指标完成情况挂钩,要把供应商也纳入到考核体系中来,确保内控措施能得到切实执行。从管理体制上加强对物资采购决策者的监督;对物资采购人员形成长期有效的教育机制;凡是主观上有意做出损害中信大锰产业园利益的人员,一经查实,必须追回损失,并坚决辞退当事人员和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触犯法律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财务风险管理技术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电信企业;财务风险;风险管理

电信企业作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而形成的一种现代化服务产业,其自身具备较强的网络化及现代化特性。近几年来,随着我国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这给电信企业的今后发展提供了条件,经济效益水平也随之提高。但是,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稳定发展,而电信企业在日常运行等方面均需要得到科学技术的支持,因此,电信企业也应该根据时展,增强自身综合竞争实力,实现内部各项设备及技术的创新,在这种情况下,给电信企业财务管理提出了严格的标准。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财务风险问题频频出现。基于此,电信企业应该给予财务风险管理高度注重,并结合实际情况,做好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在提升电信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同时,减少不必要风险出现,实现企业稳定运营。

一、电信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概述

财务管理作为企业内部管理的主要内容,不但直接影响企业资金决策和应用,同时也决定企业的后续发展。良好的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稳定发展的依据。但是在各个领域中,财务管理将具备特有特性,这就要求加以全面分析。随着我国电子信息技术水平的全面提升,带动了电信行业的发展。当前,我国电信行业已经得到了良好发展,运营规模也逐渐扩充,在这种情况下,电信行业之间竞争将不断加剧。为了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占据稳定地位,电信企业必须做好财务管理工作。但是从实际情况来说,电信企业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因为面临的风险因素比较多,从而加剧了财务风险的出现,这给电信企业整体运营和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因此,电信企业需要结合财务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风险问题,加大探究力度,并从自身角度出发,做好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将各种不必要风险进行规避,保证企业运营安全,在给企业运营发展提供充足资金的基础上,给电信企业整体运营提供保障。

二、导致电信企业财务风险出现的主要因素

(一)思想意识因素

不具备较强的财务风险管理意识是当前我国电信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水平不能实现全面提升的主要因素。意识直接影响行动,只有树立良好的财务风险管理意识,才能保证电信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有序落实,并实现电信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水平的提升。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部分电信企业在财务风险管理方面,普遍存在意识淡薄现象,例如诸多电信企业把工作重心放置在日常运营及经济效益获取等方面,忽略财务风险本质作用。并且,部分电信企业内部对财务风险管理作用认识存在误区,普遍认为电信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只是对企业各项财务活动及支出情况进行记录,对企业整体运营和发展不能起到一定效果,导致部分电信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无法顺利落实到实处,影响财务风险管理自身作用的发挥。

(二)管理体系因素

完善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可以给电信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依据,实现电信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水平的提升。针对电信企业来说,只有全面构建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才能实现对财务风险的把控,并掌握财务风险产生因素,提出对应的风险防范和处理对策。所以,构建完善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对于电信企业而言是极为必要的。但是,当前我国大部分电信企业在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构建上均缺少完善性,对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构建必要性缺少深入认识。例如,诸多电信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团队组建力度不高,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人员自身素养有待提升,已经构建的财务风险管理团队在专业水平上良莠不齐,在这种情况下,导致财务风险管理质量不理想,引发诸多财务问题。

(三)成本管理因素

从电信企业自身角度来看,其作为一个资金密集型企业,不但在行业技术发展及设备更新上有着严格的标准,同时还要投放诸多的资金,再加上电信企业内部资产环境的改变,国家诸多优惠政策在近几年间不断消除,电信企业为了能够实现自身的稳定发展,就要做好成本管理工作,加强企业融资,给企业提供充足的发展资金,实现企业的稳定发展。但是,即便电信企业已经实现了融资,但是采用的融资方式较为单一,无法给企业提供充足资金保障,再加上企业没有对各项成本加以科学管理,存在资金支付较为随意,这给部分人员随意占用资金提供了条件,无法有效提升资金应用效率,给企业带来一定损失。

三、加强电信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优化对策

(一)强化思想意识

意识作为行动的前提依据,电信企业为了全面提升财务风险管理效率,实现企业的健康发展,就要高度关注财务风险管理工作,树立良好的财务风险管理意识,从而实现企业财务风险管理质量的提高。电信企业可以采用由上至下的管理理念,强化财务风险管理意识,并要求企业领导层级人员参与到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中,发挥自身引导作用,带领职工一同参与,完善相关管理体系,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效率。并且,电信企业还要定期开展专业培训工作,提升财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水平,并给予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充分重视,从基础上给电信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开展提供支持,在企业内部营造良好的财务风险管理氛围,促进电信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水平和质量的提升。

(二)完善管理体系

完善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可以给电信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开展提供依据,真正实现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从而提升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效率。电信企业在进行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构建时,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培养财务工作人员风险识别意识。风险识别作为确保电信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依据,能够有效地规避和处理各种财务风险问题。所以,电信企业需要科学设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并编制规范的财务风险管制流程,以此促进企业财务风险识别水平的提升。其次,加强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构建。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作为电信企业实现对各项财务风险进行防范和处理的对策,电信企业应该科学设定财务风险管理战略,针对行业实际情况制定相关制度,执行相应管理方式,强化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水平,以此保证电信企业财务风险管理质量,最大程度减少财务风险问题出现。

(三)加强成本管理

众所周知,资金作为影响电信企业今后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应该做好电信企业资金规划工作,并加强成本控制及探究,构建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全面落实职责分配体系,对项目成本费用加以科学规划和管理。并且,电信企业在落实成本管理工作时,应该从整体角度入手,将各种资金应用把控在合理范畴内,提升资金应用效率,防止不必要资金消耗,给企业创造理想的效益。此外,电信企业也可以根据时展,把现代化技术运用到成本管理工作中,通过建立成本管理信息系统,对各个部门资金消耗情况进行监管,并把资金应用信息记录到系统中,在实现企业资源科学分配的同时,给企业发展决策制定提供精准依据。

四、结语

综上所述,电信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效率及质量将会给企业的未来发展带来直接影响。要想实现电信企业的稳定发展,除了要增强自身综合竞争实力之外,还要给予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充分重视,强化财务风险管理意识,完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给财务风险管理工作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在提升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水平的同时,给电信企业今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曲卫华.企业财务人员如何防范及控制财务风险[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23).

[2]张彬.电信企业转型下的财务管理职能拓展分析[J].财会学习,2016(18).

财务风险管理技术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管理;研究

一、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一)没有树立财务风险管理的意识,也没有财务风险管理的理念

对于我国的大部分集团企业来说,很多的企业从领导层和管理层到员工都缺乏财务风险管理的意识,也没有建立起财务风险管理的思想理念,导致企业在遭遇财务风险时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企业在开展一个项目时,只注重到项目给企业自身带来的利益,在开展项目之前没有对项目进行财务风险研究,也没有对风险制定详细的处理方案,再加上很多企业都缺乏负债融资的思想,所以只要遭遇了财务风险,就会给企业带来难以承受的财务负担,企业也没有偿还债务的能力。除此之外,很多企业集团还为外部的一些公司作财务担保,只要这些公司出现了财务方面的问题,企业集团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企业集团所承担的责任也会给自身带来巨大的财务损失。

(二)企业集团内部结构复杂,资金使用效率低;没有完善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和专业的管理人才,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水平低

任何管理都需要有严格的制度来约束实施,但是很多企业集团都没有完善的、科学的、合理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再加上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不完善,企业内部没有规范化的财务管理体系,也没有建立起先进的、网络化的财务风险管理系统,导致财务 部门不能够及时获得各部门的财务信息并及时进行财务风险分析和制定处理方案。同时,企业集团作为一个庞大的经营集团,旗下有很多的子公司,子公司下还有子公司,要管理好企业集团各部门、旗下的子公司以及旗下子公司的子公司的关系是非常困难的,一旦管理不好或者缺乏管理就会使得企业集团内部关系非常混乱,各组成成分之间的权责不清,做出一些超出职能范围的事,而且过于复杂的内部治理结构会使得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非常低。除此之外,由于我国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管理发展的时间较短,还尚未形成完善的财务管理体制,也非常缺乏财务风险管理方面的人才,导致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水平较低,财务风险管理发挥的作用并不大。

(三)财务信息获取途径不正确,导致财务信息不完整、不真实、不可靠,而且企业决策不科学

企业集团的财务信息都是由各部门提供的,这给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完整造成了巨大的问题,因为很多部门为了自身的利益就会选择对自己有利的财务信息,导致财务风险管理人员无法获得完整的财务信息,如果连完整性都不能保障就更别说真实性和可靠性了。这些不完整、不真实、不可靠的财务信息提供给财务部门,财务部门在对风险进行分析是就只是片面的,很多风险都是顾及不到的,这给企业埋下了巨大的财务风险隐患。而且很多企业在进行决策时都非常草率,在没有进行多次的考察及科学的研究之前就作出决策,导致决策的错误性出现。很多企业集团的董事会和监事会都没有很好的履行其职能,对企业内部财务的监督和管理力度不强,给某些人留下了进行不法行为的机会,这也给企业的财务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四)没有完善的客户信息管理系统和客户信誉评级系统,企业赊销资金难以收回

我国大部分企业集团销售产品的方式都是赊销,但是赊销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隐患,因为赊销在资金回收方面是没有保障的,虽然这样的销售方式会增加企业产品的销售量,但是一旦企业不能收回资金,企业就会遭遇巨大的财务损失。而且很多企业集团都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客户信息管理系统和客户信誉评级系统,使得企业在赊销产品时非常的盲目,对于一些信用较差的客户也给予大量的赊销,但这些客户的资金都是很难回收的,导致企业财务损失巨大,最终导致资金链断裂,企业连自身的经营周转资金都没有,企业的经营陷入困境。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壮大,我国的很多企业都走出了国门,但是汇率的不断上升和下降却给企业带来了财务风险,再加上很多企业集团缺乏在金融工具使用方面的知识,所以控制风险的能力较低。

二、强化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管理的方法

(一)企业需要在发生财务风险时最快速的识别风险并做出处理,减轻企业的财务损失

企业集团进行财务风险管理改革的第一步就是提高自身财务风险的识别,企业以及员工需要具备较强的财务风险识别能力,能以最快的速度识别出风险,保障企业能够及时、准确的处理风险,将企业的财务损失降到最低。同时,需要针对不同类别的风险编制专门的处理方案,在发生风险时保证能以最快的速度准确处理风险,减轻企业损失。

(二)企业必须建立企业科学的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并结合财务风险评估技术进行财务风险管理

企业必须建立起完善的、科学的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对企业所将进行的每一个财务活动的财务风险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对各种财务风险进行评估,在开展财务活动之前做好万全的准备。

1.财务信息是企业开展有效的财务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企业必须建立起网络化的、科学化的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对各项财务活动进行实时监督,保障财务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可靠性,使得企业能够根据最准确的信息作出最准确的判断,避免不必要的财务损失,同时也帮助企业作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决策。

2.企业集团的财务风险评估技术主要分为两种,定性评估技术和定量评估技术,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定性评估技术是采用调查问卷和风险排序的方法,而定量评估技术则是采用实际情况分析和压力测试等多种分析结合使用的方法。两种技术方法各有各的优劣之处,企业集团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合自身的财务风险评估技术。

(三)需要通过各种方式降低财务风险的发生率,减轻财务损失

1.如果说一个项目的财务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是远远高于其可以带来的收益时,企业必须避免风险很大的财务活动。企业必须对自身的债务结构进行调整,不可以超过承受范围,同时企业可以通过筹资来增强自身抵抗风险的能力。企业在进行一项决策是必须经过多次的调查和研究,保证决策的科学性,从而降低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除此之外,企业必须建立起规范化的客户信息管理系统,详细记录企业赊销的客户信息,并对客户进行不同信誉等级的划分,避免赊销产品资金难回收的问题,保证企业资金的安全,减轻企业财务损失。

2.企业必须合理利用各种经营手段来降低自身的财务风险,对于一些不是企业核心的项目,企业可以将其转接给其他公司,而对于一些风险较大的项目,企业可以联合其他企业一同开展,以此减轻自身承担的财务风险,企业还可以采用购买财产险的方式,将财务风险转移到保险公司的身上。除此之外,企业需要更好的掌握对金融工具的应用,企业可以与国外的企业建立外汇合约,以合约的外汇汇率来执行,避免汇率的变化带来不利影响。

三、结语

财务风险管理是企业集团管理中的重要管理内容,要想建立有效的财务风险管理,首先企业集团必须在内部树立起财务风险管理的意识,并要求员工学习财务风险管理理念,从员工日常的工作开始控制风险,企业还需建立严格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并要求员工严格依照规定开展工作,提高员工识别财务风险的能力;其次,企业集团需要建立完善的、科学的财务信息管理系统,提高实时的监控项目的进行来获取财务信息,保障财务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可靠性,从而提高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最后,企业必须建立起完善的客户信息管理系统和客户信誉评级系统,保障企业赊销的资金能够有效回收,并通过各种手段降低财务风险,减轻企业的财务损失。

参考文献:

[1]顾美霞. 当前大环境下我国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财经界(学术版), 2013,19:215+223.

[2]孙洪成. 我国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经济视角(上旬刊),2014,09: 32-33.

财务风险管理技术范文第4篇

关键词: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基本构架

中图分类号:F2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009(2015)21-0152-02

前言

近年来企业所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大,随着竞争的越发激烈,很多的企业经营形势越来越危急,财务风险的漏洞越来越大,甚至会导致倒闭的情况。所以想要对这种情况进行严格的控制,企业就要加强对财务风险的管理的重视,还要对财务风险管理的体系进行重组与更新,才能够应对当前严峻的经济局势。

一、财务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

(一)财务风险理论

财务风险是一项企业不可能完全避免的风险因素,由于其不可控制并且无法预料,所以在企业进行投资、筹资和资金运营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经济风险,可能会让企业的实际收入远远小于投入的成本,从而使企业收到严重的经济损失。

(二)风险管理理论

风险管理是每一个企业都要进行的管理环节,主要是对企业项目的投入和实际的汇报是否统一进行分析。企业的风险管理一般是将企业的整体生产营销流程进行全面的管理,并且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来对企业的风险理财措施、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体系进行严格的控制,从而保证企业更加安全稳定的运行[1]。

二、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的整体结构不健全

由于很多企业对于风险管理的意识都不强,所以就更没有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一个风险管理体系。此外,还有很多的企业的管理者没有对财务风险控制、财务风险评估、财务风险识别和评价体系上进行严格的规范,所以导致企业在进行风险管理的时候,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也没有相应的科学方法和技术方法对管理工作进行规范。因此体系的不健全就会直接导致在很多管理环节中会出现失误或损失,甚至会让企业陷入经济危机当中。

(二)公司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职能不完善

一般情况下,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组织职能中包括企业的岗位设置、内设机构和组织架构等,这一体系中主要是由管理人员、财务人员、核算员、财务部门经理组成。但是很多企业在组织职能的设置上十分模糊,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责任制度,企业的管理部门之间也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互动结构,所以就会导致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效率较差,从而就会很大程度上降低企业的管理能力,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就失去了其应有的职能。

(三)公司缺少财务风险管理的整体战略

很多企业在进行财务风险的管理过程中,总是比较注重眼前的财务项目,没有进行一个比较长远的管理战略,就导致因过于注重眼前利益而启用大规模的规划,其中很多的企业也因此得到了非常严重的经济危机。这就是由于企业在制定风险管理战略的时候,没有采用生命周期观的战略进行财务风险管理,所以就不能让企业长期平稳的发展下去。

(四)公司缺少财务风险管理的人才

财务风险管理是一项比较复杂且难度比较大的工作,所以要求了管理人员要有非常敏锐的眼光和丰富的经验。但是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型的企业在人才方面比较缺失,仅凭着有限的信息和数据不能够对风险进行更加有效的评估,所以导致很多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能力非常有限,不能够准确的预估出项目的风险值,很多时候都会让企业深陷危机当中。

三、财务风险管理基本架构的重构

(一)系统观引入财务风险管理架构

系统观这一观念相比传统的管理观念来讲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它的形成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2]。是指将管理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元素进行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的管理理念。运用系统观对财务风险架构进行重构是一种比较科学有效方法。系统观是将公司的财务看做是一个系统,而风险就是这个系统中的一项状态。在进行财务活动的时候就是将企业自身的财务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配置,从而最大程度上满足企业的经营管理战略。在管理战略制定完成之后,就要进行资金的投入,公司的财务组元就是管理过程中形成的所有类型的生产要素。

(二)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基本架构的重构

公司财务的风险管理架构的形成是要重点考虑系统的观念,所以一般来说的架构图如图一所示。1、财务风险的内外部环境。企业内部环境因素有可能带来的风险是财务信息的丢失、财务的监管失效或财务的损失等等,所以在内部中的管理,企业应该创建一个比较严格的内部环境,加强对财务部门的监督和管理,对企业财务的信息数据进行严格的把控,加强员工的道德素质建设,防止出现财务人员粉饰和舞弊的情况。同时还要严格的按照法律规定进行生产工作,减少企业的负面影响,避免出现罚款的现象导致企业的财物损失。另外,企业的管理者也要加强自身的决策能力,加强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加强企业内部的创新,才能够有效的减少决策失误所带来的财物损失[3]。企业的外部环境中很多的因素也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程度的财务风险,一般在筹资、投资和生产过程中都可能会出现企业的财物损失。首先在融资的过程中,有些企业在不符合贷款条件的时候,就无法开展项目,导致企业无法正常运转,所以就会出现严重的经济危机。其次在进行投资的时候,很多的企业没有将项目的前景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进行深刻的结合,所以就会导致对项目的预判产生错误,经济损失也就在所难免。在生产的过程中,企业的生产设备和生产管理系统优势会出现一些故障和问题,就会导致生产的成本大大增加,收益也就随之减少,这种情况对公司的财务状况会产生很大程度的打击[4]。2、进行目标的设立。在公司进行财务风险管理的时候要进行战略目标的设立,设立的目标一定要与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刻的联系,要对企业目前的经济状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在基于企业目前的实际情况对资产安全和盈利目标等因素进行深刻的分析,才能够有效的让企业的经营管理走上一条正确的轨道。3、风险评估范围的划定。进行风险评估范围划定的时候要对企业建设项目的投资融资、产品开发、产品宣传等事项进行财务上的评估,才能够对企业整体运营的财务情况进行一个具体的估算,从而有效的加强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水平[5]。4、财务风险管理的技术与方法。企业财务风险的管理技术是要客观的分析企业的内外部因素、人力资源的配置、政策变化、技术支撑保障等方面的变化。对这些因素进行管理的方法一般为财务报表分析法、风险清单识别法和流程分析识别法[6]。5、财务风险的评价与评估。在对项目的风险管理技术和方法确立了之后,就要对其项目进行具体的评价和评估,来确定其风险的影响程度如何。例如可以将风险的指数划定为从1到5的5个等级,以设立表格的形式,对每一项工作的风险进行描述,再表明其风险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还要将每一项风险的责任人和责任部门进行划定,才能够更加清晰直观的了解到企业发展中各个项目中可能会存在的潜在风险,从而对这些风险项目进行重点的管理。6、财务风险管理的策略。根据企业在项目中所发现的风险因素,就要对其风险项目进行应对的策略制定。例如企业的流动资金过少,不能够完成一些经济收益较大的项目,就要对这种风险进行策略的制定,加强企业融资,优化自身的资源结构,减少生产成本等等。7、沟通与交流。在风险管理中,企业各部门要加强互相的沟通与交流,及时的向上级汇报风险管理的情况,增强企业处理财务风险的能力,从而让企业更好的避免财务危机的产生。

结论

综上所述,对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和重组对企业的发展史十分重要的,这种做法可以有效的减少企业的财务风险,还能够让企业整体的管理水平得到具体的提高,从而让企业在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中能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高毅.中国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形成机理和控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0.

[2]王宏.基于国际视野与科学发展的我国内部控制框架体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

[3]孙德林.集团公司集中采购内部财务风险控制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0.

[4]孙艳菲.基于价值创造的国有企业内部财务控制问题探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4.

[5]宋媛.《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及启示[D].西南财经大学,2007.

财务风险管理技术范文第5篇

【关键词】财务风险管理 金融工程 风险度量 风险对冲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企业财务风险也逐渐加剧,外汇汇率、市场利率和商品价格日益频繁且剧烈的变动直接影响企业的销售和市场份额,改变企业的预期价值或实际现金流进而导致财务风险,甚至国外市场毫不相关的波动也会产生蝴蝶效应,进而引发国内企业的财务风险。因此,准确度量并积极管理财务风险日益成为企业管理者和理论研究者的重要任务和课题,近年来,公司财务和金融工程的跨学科研究促使国外实务界和理论界不断尝试利用各种金融工程技术和产品来管理财务风险。金融工程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了在险值(Value at Risk,VaR)、现金流在险值(Cash Flow at Risk,CFaR)和在险盈余(Earning at Risk,EaR)等技术对财务风险进行度量和预警,同时提供了远期(Forwards)、期货(Future)、期权(Option)、互换(Swap)及实物期权(Real Option)等金融产品并不断创造出更为新颖的衍生工具进行套期保值,对财务风险进行对冲管理。

二、财务风险管理的趋势

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既会遇到系统性风险,即来自产品要素市场的价格波动和来自金融市场的利率、汇率及股价波动,还会遇到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等非系统风险,其结果反映在未来现金流的不确定性,进而产生了财务风险。因此,财务风险管理的实质是以应对现金流不确定性为核心的现金流量最优配置过程,其基础是对现金流短缺风险的度量和预警,方式是通过各种手段降低现金流波动。

早期的财务风险管理研究着重于选取支付能力指标、利润质量指标、营运效率指标和发展能力指标等部分有代表性的财务比率指标旨在评价企业盈利能力、营运能力等方面的优劣,但并不能描述企业存在财务风险的大小。随着对现金流相关研究的逐渐深入,人们意识到现金流是一个更能反映企业财务风险状况的直接信号。因此研究者逐渐建立了以现金流短缺为内因的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并结合金融工程技术开发出现金流风险测量方法(如CFaR)进行度量,为风险管理者提供更为直接的风险描述,通过在某一置信度下的最大现金流损失来对财务风险进行预警。

三、金融工程技术度量财务风险

风险度量是财务风险管理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判别风险类型和产生原因来确定损失发生的概率并计算出风险的敞口水平,这样才能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决策的依据并积极采取相关措施防范风险。

VaR是金融工程中风险度量的主要方法之一,是以概率统计为基础的系统量化潜在价值损失,即通过数学模型和方法计算出在一定概率水平(置信度)下,某一金融资产或证券投资组合在未来某一时点的最大可能损失。其优点是统一了风险度量的标准,让管理者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因此,该方法自20世纪90年代诞生以来,逐渐被全球各主要金融机构、公司及金融监管机构所广泛运用,其相关技术的延伸(如EaR、CFaR等)也逐渐扩展到了非金融企业,为财务风险管理者提供了决策依据。

CFaR是研究者在VaR概念的基础上提出的应用于非金融企业的现金流风险度量工具,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将VaR中的金融资产指标替换为企业财务指标,计算出在一定概率水平(置信度)下,企业未来某一时点所面临现金流的最大短缺额,表现出来的是与现金流对等的单一度量指标,是一种对企业财务风险充分的统计描述。这样将大量信息压缩为一个数字并能使非财务管理者和财务管理者都一目了然的关注到财务风险的度量,也使得企业的管理者和外部的财务分析师能更容易的交流。因此,这一概念问世以来逐渐被企业风险管理者认可,并经常利用其帮助制定相关的财务政策。1999年,RiskMetrics Group公司首先在VaR的基础上提出CFaR的概念,即在特定市场风险水平下的现金流波动,并研发出一种称为自下而上(bottom-up)的模型来分解出暴露在市场风险之下的现金流成分。2001年,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协会(National Economic Research Associates,NERA)反其道而行之,主要关注现金流的整体波动性,并研发出了一种称为自上而下(top-down)的回归模型,通过在同一行业中比较与目标研究企业类似的其他上市公司的净收入变量来计算CFaR值。2005年,Andren、Jankensgard、Oxelheim三位学者另辟蹊径,将重点放在研究宏观经济和市场变量是如何按预期影响企业现金流的,并研发了一种称为基于风险敞口(exposure-based)的模型,将影响企业现金流的诸多风险敞口因素设为自变量,现金流指标设为因变量,并通过回归模型估计风险敞口系数,再根据风险敞口系数估计现金流的分布,最后计算出企业的CFaR值。CFaR技术通过使用不断创新的分析模型来度量企业现金流风险,从而为财务风险管理着规避最坏情况时的下侧风险提供依据,因此越来越受到非金融企业风险管理者和许多著名风险管理咨询服务机构的重视和运用。

四、金融工程工具冲对财务风险

传统的财务风险规避方式是通过减少债务、压缩投资等措施以达到降低现金流波动的目的,但是这就意味着企业失去了一种重要的融资渠道,也放弃了一些潜在收益的投资机会,而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其他影响现金流风险的因素仍然存在。因此,这种消极的风险管理方式越来越不适应于企业发展的要求,人们逐渐将目光转向了利用金融工程工具积极对冲乃至利用财务风险。

远期、期货、期权和互换等金融工具在最大限度降低现金流风险的同时还能确保公司有足够可利用的现金流量投资于有利于企业发展前景的项目,从而对现金流波动性进行套期保值。企业内部可利用现金流量并不总是刚好满足投资所需的资金,有时会供过于求导致资金闲置,有时又供不应求,而外部融资成本昂贵又导致投资机会流失,这种现金流量与使用时间窗口的不匹配导致了投资偏离最优水平。现金流量套期保值能减少这种不平衡以及由此带来的投资扭曲,不仅仅简单地减少企业现金流量的波动性,还能使企业更好地保持资金需求与内部资金供给的一致。

实物期权作为另一种新兴的风险对冲管理工具,其目的是通过最优执行策略降低下策风险并扩大上升空间,进而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了如何在不确定性环境下进行战略投资决策的思路。利用实物期权来控制企业的现金流风险,在减少了净现值波动性的同时减轻了企业的营运风险,在利用金融工程工具积极管理财务风险的实践方面起到了探索性作用。

五、国外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等成熟金融市场国家的研究者和企业管理者在结合金融工程、公司财务和企业风险管理等众多理论的基础上,对财务风险管理理论进行了大力的创新和发展,取得许多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并在实务操作中广泛应用。目前,不断开发更精确的风险建模能力和设计更完美的衍生产品(如天气衍生品、环境污染信用衍生品及经济指标衍生品等)来度量和规避风险是财务风险管理发展的前沿领域。我国经济正以更快的步伐融入到全球化进程中,财务风险管理也应成为企业管理层应充分重视的一个问题。可以预见,随着我国理论研究和实务操作的深入,基于金融工程技术的财务风险管理理论将会在不断创新的资本市场环境下获得长足发展。

然而,我国学术界和实务界对利用金融工程技术和金融衍生产品来管理财务风险的研究和实践还处于初级阶段,只是简单的介绍国外的理论,缺乏结合本国实际的探索和运用,存在金融衍生产品不多、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参与的广度和深度有待提高等问题。因此,我国对金融工程运用于财务风险管理的研究和实践还需进一步加强,对此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从监管部门而言需要完善金融市场构架

1.为非金融企业打开参与金融市场的通道。金融市场是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的平台和基石,能否参与金融市场和参与程度的高低都会阻碍企业现金流量套期保值战略实施的效率。我国目前已建立了同业拆借、票据市场、外汇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等基础性金融市场,但这些市场目前主要的参与者还是以金融机构为主,很多市场对非金融企业来说存在准入门槛,有的即使可以进入也存在诸多障碍,导致非金融企业参与的程度很低,因此必须不断扩大金融市场的参与主体,为非金融性企业参与搭建平台。

2.完善金融市场创新的法规体系。由于我国现代金融体制建立的时间较晚,相关法规尚不健全,至今还没有一步完善的关于金融创新产品的法律法规。同时,资本市场多头监管、有效市场还未建立等问题都阻碍着金融衍生工具的创新。所以必须完善金融市场创新的相关法规,争取早日实现统一监管,为金融创新提供一个有利的法制环境。

3.大力推动金融衍生产品创新。在当前金融创新日新月异的大环境下,我国金融市场的创新力度远不能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金融衍生工具品种太少,创新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必须大胆进行交易机制和交易产品的创新。我国虽然已经建立商品和金融期货交易所,并推出了远期、利率互换、商品期货、股指期货、国债期货等衍生品交易,但是深度和广度都还不够,金融产品交易不活跃,未能充分发挥其套期保值的功能。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此类金融衍生工具的利用,同时开展实物期权、信用违约互换等风险管理新品种,创造出更为新颖的金融产品,为企业抵补利率、汇率、商品价格等波动引发的财务风险提供管理工具。

(二)从企业自身而言需要构建现代企业风险管理系统

1.加强对企业运用金融工程进行风险管理的意识,建立企业风险管理新理念。金融工程是近二十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导致企业风险加大而逐渐兴起的一门综合学科,而我国除了少数大型企业在对外经济活动中运用期货等工具并遭受重大损失外(如中航油新加坡公司衍生品交易巨亏事件),企业发生大风险的案例较少,缺乏金融工程应用的土壤。绝大多数企业对金融工程及其衍生工具知之甚少,风险防范意识淡薄,更谈不上利用金融工具规避风险。此外,企业财务人员缺乏对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视,现金流波动性较大,企业在面临较好的投资机会时往往出现现金短缺,造成投资不足现象严重,最终影响了企业价值的提升。因此,需要在整个企业层面树立风险管理观念,深化利用各种金融手段化解风险、提高资金运用效率的意识。

2.加大培养掌握金融工程和财务风险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满足现代企业风险管理的需要。目前国内对于金融工程技术方面的认识和研究才刚起步,相关金融衍生产品不多,能结合金融工程技术进行财务风险管理的专业人才更是不足。因此,积极开展金融工程和企业风险管理学习,并培养掌握金融工程和财务风险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是我国企业在面对风险日益加大的国际金融环境挑战中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应该提倡和鼓励中大型企业积极使用金融工程这一新型工具进行风险管理,在社会经济中起到示范带头作用,从而使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水平逐渐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要求。

参考文献

[1]RiskMetrics,corporateMetricsTM Technical Document, New York:RiskMetrics Group,1999.

[2]J.Stein,S.Usher,D.LaGatutta,and J.Youngen,A comparables approach to measuring cash-flow-at-risk for non-financial firms[J].Journal of Applied Corporate Finance,2001(04):100-109.

[3]Marliese Uhrig-Homburg.Cash-flow shortage as an endogenous bankruptcy reason[J].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2005(29):1509-1534.

[4]Niclas Andrén,H?kan Jankensg?rd,and Lars Oxelheim,Exposure-based cash-flow-at-risk an alternative to VaR for industrial companies [J]. Journal of Applied Corporate Finance,2005,(03):76-86.

[5]Giuseppe Alesii.VaR in real options analysis[J].Review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5,(14):189-208.

[6]侯祥鹏,李忠海,杨红丽.运用金融工程管理企业风险探析[J].现代管理科学,2005(02):114-115.

[7]周方婧.浅析金融工程为企业财务管理活动带来的新思路[J].时代金融,2008(08):98-101.

[8]李卓琳.金融工程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和发展[J].管理观察,2011(11).

[9]于天宇.金融工程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发展实践[J].中国外资,2011(1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