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形象美学的底层逻辑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摘要:黑格尔“艺术终结论”是指艺术经历象征型、古典型和浪漫型三个阶段的解体而走向终结,于是在艺术中无法实现的“理念”转移到宗教与哲学领域。艺术在黑格尔的逻辑体系内终结了,而在历史上继续发展,在这个意义上“艺术终结论”是有效的。在黑格尔整体框架之外,“艺术终结论”的局限凸显,并遭遇了零碎化的现代环境的挑战。
黑格尔美学实质上是艺术哲学,在其卷帙繁浩的《美学》中,“艺术终结论”是一个重要而争议颇多的结论。现代以来,艺术以新颖的方式、多元的面貌呈现出来,人们开始质疑什么才是真正的艺术并讨论艺术是否死亡了。对艺术前途的关怀、对现代艺术的不满、对艺术存在的危机感,交织成各种复杂的情绪。在这个背景下,黑格尔的“艺术终结论”这个曾经的预言再度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将在探讨“艺术终结论”之真正内涵的基础上,联系现代环境下的文艺实践,对黑格尔的这一理论假说进行历史的阐述和现时的评价。
一、“艺术终结论”终结了什么?
黑格尔宣告了艺术的终结,在这个宣言中既隐藏了真知,也潜伏着被误解的危险,并孕育着重新思考的土壤。丹托指出:“艺术史的后来发展一定是证明了黑格尔的预言的不正确——只要想一想那之后有多少艺术被创造出来、有多少不同的艺术见证了艺术的差异性扩散。”但是,仅仅说“艺术被创造出来”并不能黑格尔逻辑体系内的“艺术终结论”。黑格尔所谓的“终结”并非是一种悲观主义论调,并非是看不到艺术前途的呓语。“艺术终结论”到底终结了什么?在这里,他把艺术的绝对层面和存亡层面分离开来,也就是在逻辑上认为艺术已经终结了,而在历史中仍然发生着。艺术的终结不是艺术本身的消亡,而是艺术在人类文化中担当的功能将被其他文化形式所取代,正如黑格尔自己所说:“我们尽管可以希望艺术还会蒸蒸日上,日趋于完善,但艺术的形式已不复是心灵的最高需要了”。艺术的形式并没有终结,艺术会以不同的方式沿着曲折而进步的道路继续发展。
黑格尔所阐释的艺术是从理念演绎出来的,极重视精神的呈现和传达。“当绝对、精神、真诚或从精神派生出来的世界在感性现实中得到呈现的时候,我们便拥有了一个艺术领域。按照黑格尔的观点,这就是艺术。”艺术开始后,把理念作为艺术内容的掌握方式不同,理念借以显现的形象也不同,它在理念与形象的制衡中经历象征型、古典型、浪漫型三个艺术发展阶段。艺术在经历了这几个阶段后走向终结。首先,理念本身没有找到所要表现的适合的感性形象,缺乏形象的意义和单纯的外在因素之间缺少关联,象征型艺术在意义与形象的分裂中消逝了。其次,在古典型艺术中,内在意义与所显现的形象能达到完满的契合一致。在古典型艺术的典型代表古希腊文化中,希腊人用拟人的方式来想象和表现精神,把神当作个别的人来理解和把握;但是神与人,无限与有限,都没有真正统一起来,这些缺陷导致了它的解体。最后,题材的偶然性造成了浪漫型艺术的解体。艺术用感性的具体的形象,去表现无限的普遍性的心灵,而心灵是不能按照它真正的概念得到表现的。外在世界不足以表达和显现内在的无限心灵时,于是心灵就从物质世界里退回到心灵世界本身。在外在表现和内在心灵之间的冲突中,浪漫型艺术也解体了。
随着浪漫派的退场,理念在艺术中不能得到完满的呈现,艺术在本质上已经终结。而这种“终结”又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发生的?黑格尔称古希腊时代为“英雄时代”。此时英雄们的个性虽然是独立自主的,但同时个人与整体有机统一,个人的意志就是国家的意志,个人的个体性即是普遍完满的整体。于是,不存在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冲突,特殊即普遍,古希腊人是宥于地方性的,他们还没有达到反思和普遍的主体性。这也就提供了完美的古典艺术理想得以实现的土壤。经历了这种人类幼童般的黄金时代,必定要跨入一个碎片化的分散的世界,即黑格尔所谓的“散文气味的现代情况”。这时个人自作决定的独立性在缩小,人作为个别主体的自由活动的范围变得狭窄,个体只代表个体自身而且是受局限的。“作为一个个人,无论他向哪一方转动,他都隶属于一种固定的社会秩序,显得不是这个社会本身的一种独立自主的既完整而又是个别的有生命的形象,而只是这个社会中的一个受局限的成员。在这样的散文世界里,普遍性的精神要在个别零碎的外在形象中得以显现,无异是天方夜谭似的梦幻。黑格尔的美学坚持理念对艺术的驾驭,坚持从主体内部的自我经验来解释审美特征。这个世界开始出现无数零碎的片断,每个片断只能尽其所能显现自己的意味和意蕴,没有普遍的真理能在艺术中得到全面的诉说。古典型艺术在这碎片化的世界里无法得到实现,它不再能把精神和外在世界很好地融合;而浪漫型艺术零散地表达局部真理,也无非是杯水车薪,永恒而庞大的涵盖一切的理念永远在彼岸,追索不到。在这个意义上,艺术终结了。
进入这种散文化的现代生活后,艺术只能追求而无法达到黑格尔的艺术理想,艺术终结了。在这之后,怎样完成心灵的归属?黑格尔把艺术的理想转移到艺术之外的宗教和哲学领域,把艺术未能完成的理念在它们身上来加以实现。在黑格尔绝对精神的范畴下,宗教和哲学是高于艺术的,它们具有想象和把握自身的更高形式。当世俗的世界不再令人满意,当艺术不再能实现艺术理想时,人便躲藏到了宗教或哲学的世界里。这一切开始于一个真实世界的丰富多样化和人类的迷失衰落。普通的民众向宗教祈求宁静,将无法释怀的痛苦、无法理解的困难都抛给万能的神;有足够思维能力的人在哲学中捕捉信息,让思维化解现实世界中支离破碎的困境。在理念至的精神建构里,只有哲学的思辩能在散文世界里找到出路,而更多依靠外在事物感性显现的艺术便处在了绝对精神的最底层。理念已经在宗教和哲学中找到了艺术无法匹敌的更高的意识样式,艺术不复是谋求纯粹精神的演绎,艺术只是表现现实意味的一种意识样式,艺术在逻辑上走向终结也就表明了艺术只需要具备表现局部真理的功能。艺术、宗教、哲学各自分别有着“在其位谋其政”的意义,“艺术终结论”终结的理念最终在哲学里回归到了自己,实现人的自由本质。
二、“艺术终结论”在什么范围内有效?
黑格尔的美学是一个完备的体系。他的真理就在于理论的整体性建构,在这个真理背景下任意抽取某一截,或许是有漏洞的,是可以被质疑、可以商榷的。哈贝马斯说:“黑格尔认为,他所处的时代的特征是古典模式发生了崩溃。因此,为了调和四分五裂的时代,黑格尔预设了一种伦理总体性。”“艺术终结论”只有在这种预设的伦理总体性中、在其完备体系的范围中才是最有效的。艺术在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演绎中惟有走向终结才符合其艺术理想。这是一个强劲的论证过程,一切都是绝对精神发展的必然结果。
人们习惯于将黑格尔的美学及哲学称为唯心的、脱离时代客观现实的,并从实践的角度加以批判。黑格尔说:“我们不难看到,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新时期的降生和过渡的时代。人的精神已经跟他旧日的生活与观念世界决裂,正使旧日的一切葬入过去而着手进行他的自我改造。现存世界里充满了那种粗率和无聊,以及对某种未知的东西的那种模模糊糊的若有所感,都在预示着有什么别的东西正在到来。”实际上,黑格尔洞悉了他那个历史时代的各种经验,意识到了时代的变化和危机。他在浪漫型艺术的论述中就体现了现代性的精神。面对分裂与破碎的生活系统,黑格尔试图用理念的和解力量将之整合起来。于是,他从先验的角度把理念理解为一种力量,在这个力量的支配下进行总体性、体系性的假设与论证。在时代的困境中,黑格尔用自身的原则来把握现代性,如哈贝马斯所说:“黑格尔这样做,其目的是要把哲学作为一种一体化的力量,克服由于反思本身所带来的一切实证性——进而克服现代的分裂现象”。这是黑格尔面对世界的方法论。在黑格尔的美学体系乃至哲学体系内,所有的推理是要服从于他的理念统治下的整体性建构的。论文百事通
黑格尔的艺术理想要求外在表现和内在心灵是充分协调的,可以表现和被表现的,古典的理想注定要失落在这个新的时代里。在黑格尔的整体建构中,任何个别的维度要想独立而得到发展,必会以牺牲其体系的总体性为代价。黑格尔把人类的发展理解为一个历史的过程,并通过现实生活的张力来理解。按他的哲学,艺术是他的“绝对精神”发展中的一个中间环节或阶段,是绝对精神通过人进行反思或观照的方式之一,必将被高于它的方式(宗教、哲学)所取代。在黑格尔这里,“艺术是一个阶段,哲学则是另一个,而艺术的历史使命就是使哲学成为可能,完成这一历史使命后,艺术在巨大的宇宙历史范围内就不再有历史使命了。黑格尔的美学是其哲学体系的产物,他站在哲学的立场反思艺术,认为艺术已经丧失了真正的真实和生命,已经不能维持它从前在现实中必需的和崇高的地位,艺术已经转移到我们的观念世界里了。在黑格尔的哲学框架内,艺术的终结是他构设的一个逻辑推演:他从绝对理念出发来对艺术进行线性的推理分析,各个阶段的艺术是对理念不同层次的显现,并且这个显现却是有条件的、受制约的,当感性显现不能呈现理念,不能完成人们最高的精神需求时,艺术也几乎走向终结。
“艺术终结论”作为其体系中的一个推理,是不能离开自身依托的背景,在这个范围内它是有效的。只有让艺术在逻辑上终结了才能继续维持黑格尔的美学体系和哲学体系。艺术的出路虽然在逻辑上走人困境,而其推理的有效性在黑格尔的整个美学体系中便也彰显出来。逻辑上的困境并不代表艺术历史发展的困境,黑格尔并不否认艺术继续发展的可能,而且是坚信艺术仍会以不同的形式存在和进行。艺术始终是一个历史性的现象,一个所处的时代的符号,人们总能在一个历史的、社会的和文化的整体情境中对艺术作品进行考察,黑格尔并不否认艺术在事实上发展的可能性。黑格尔“艺术终结论”的有效性也就呈现于对这两个层面的理解上。
三、“艺术终结论”遭遇何种挑战?
“黑格尔的演绎系统妨碍着他以实用方式设定的那种对客体的专注或虔诚。”黑格尔在其美学理想基础上对艺术几个阶段的推演是无关实用的,而其美学理想本身就是建构在一个空中楼阁之上。黑格尔作为一个思辩哲学家,偏执于抽象的概念领域,忽略了人作为一种感性存在的诗性需求。当我们从黑格尔绝对精神的框架中走出来,在理念的笼罩之外思考艺术问题时,便会发现黑格尔“艺术终结论”的有效性是有限度的。我们步入了现代社会,这是一个纷繁的时代,是一个关注日常生活的时代,是一个疯狂消费的时代。这时人们开始从总体的、抽象的主体向具有民族特色和个人特色的更具体的主体转变。那么,“艺术终结论”将会遭遇什么样的挑战?
现代的艺术发展形式及当下的命运开始更多地与已经发生的或即将到来的社会事件、历史事件有关,而不是仅仅与哲学计划、哲学推理有关。黑格尔建立的哲学体系,一方面承袭德国古典哲学中康德的体系而发展,另一方面开启了后代对其体系的思考和颠覆。“黑格尔的问题空问里,那种曾经激发了从康德到黑格尔的不惜一切代价朝向体系的动力已经耗尽了,或者至少是减弱了。”对体系、理性的质疑促使人们采取了一种反体系、非理性的讨论形式,现代性的生活本身就是带有偶然性的、分崩离析的、反权威的,现代人纠结的心灵景况无法用一种普遍的全知视角来伸展,只能通过断裂的、碎片的艺术形式展现。每一种艺术、每一个作品都有被时代驯化的痕迹,审美内在的张力不能凭借先验的理念、理想退回到心灵自身。黑格尔所讨论的不同阶段的艺术是对理念不同层次的感性显现,而在其美学体系内能自圆其说的“艺术终结论”所依托的美学理想在现代的环境中一定程度上也演变成了一种审美乌托邦。在现代环境中,艺术必定还会以其无法预测的方式产生,并以其无从理解的方式被人们欣赏。某些艺术形式确实不复是人们心灵的最高需要了,而其美学理念还仍然是艺术的最高目标么?罗伯特。皮平毫不客气地批评了黑格尔最初的意识:“在黑格尔对他所谓的‘否定性’、由历史变化而来的各种不满的描述中,它们都起源于自我意识最初的失败,一种在根源上不能理解人类历史及其各种机制由自我决定的特征,以及不能反思地说明这些机制的原因,或不能为它们防范来自怀疑论的攻击。”
“艺术哲学是从一般的哲学观念出发演绎出艺术概念的相关范畴,然后才结合具体的艺术现象,赋予这些范畴以具体性。”。黑格尔将艺术历史化并以绝对精神的整体眼光来看待这个事件。文学或者艺术都有属于自己的场域.过去这些场域是紧闭在“精英”、“经典”的光环之内,而当今这些场域却有意无意地敞开了,艺术的边界都变得模糊不定。实在的物体变为一个虚拟的符号,而画布上的艺术却开始转化为实物的展出。那些无关于艺术状态的物体被摆在美术馆内,是对古典审美理想的挑战。在现代性的环境中,艺术凭借其过去的内容在一个崭新的、摆脱了野蛮文化的社会中得以生存。艺术欣赏和研究不再为黑格尔的艺术理想而辩护,而是散落为众多具体、纷杂的艺术事件。我们承认在黑格尔的美学体系中,艺术既然不能作为一个完美的终结点成为理念的归宿,那么艺术三个阶段的解体乃至艺术的终结就是一种必然。固然这是黑格尔一个严密的推理。然而,在一个价值观念不断变化的时代,黑格尔的体系思想、逻辑建构是要被解构的。艺术发展是线性还是非线性的?黑格尔对艺术所做的这种线性推理是否是合理的?如果艺术本身即是呈现非线性的发展规律,那么便也无所谓“终结”。我们已经进人这样一个时代:人们试图从这个曾经被综合、被统一的世界中剥离出众多更灵活、更具适应性的经验,以此来应对分崩离析的现代世界,从此我们注重意识的多元取向。在这个注重具体经验的多元化的年代,黑格尔的体系建构、“艺术终结论”所依托的背景在当下显得如此地不合时宜。人们在艺术中生活,呈现不同的心理路径及体验方式,这些不同的生活亦是一个自我认识的过程,没有一个视角可能产生普遍有效的洞察力,而黑格尔所推演的“艺术终结论”只在一个哲学体系框架有效,它的局限使它无法真正面对现代多种经验的冲击和挑战。
关键词:房屋建筑;设计;美学思想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居住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设计的美学也越发受到了重视。房屋建筑设计的艺术美感虽具有各种表达形式,但是建筑的美学也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建筑美学随着不同的地区和民族而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建筑的美学规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对建筑的审美和建筑设计的普遍感受,从而形成了带有一定规律性的变化特征形式,它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特征。
1统一协调性
房屋建筑的艺术设计中,应在满足建筑需求的基本形式之上实现建筑艺术的多样化发展,从而给人们带来不同形式的艺术美感的享受。建筑艺术的设计应在总体上具有统一协调性,从而通过统一的表现形式实现了建筑设计的艺术美感的表现,房屋建筑的艺术形式如何形成统一而又有不同的建筑美感的艺术设计形式是在具体的设计中的重要和关键。
1.1通过建筑色彩实现设计统一
房屋建筑的设计通过色彩的运用也能实现建筑设计的统一发展。色彩的统一和协调是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其他因素的系统难以实现有效的统一发展的形式而采用的唯一办法。建筑材料的选择与建筑风格的统一密切相关,建筑材料的选择也与建筑色彩的统一相关,从而通过材料和色彩的变化和统一实现了在一定范围内的协调过程,建筑的统一性设计应实现设计材料的整体搭配的协调,才能形成统一的风格,具有建筑艺术的美感享受。
1.2建筑外形的统一
建筑的美学规律的应用不仅仅体现在单独的建筑上,而是通过城市的各种建筑的氛围而形成的建筑的美感享受,若是缺乏相应的建筑环境,那么建筑的设计将与环境格格不入,也难以给人以美感的享受,那么房屋建筑的艺术形式也就难以实现。房屋建筑的外形统一实际上是指建筑外形的类似和统一,通过人们对建筑形状的辨识实现了有效的建筑艺术的设计,建筑的美学规律的应用不仅仅体现在单独的建筑上,而是通过城市的各种建筑的氛围而形成的建筑的美感享受。若是缺乏相应的建筑环境,那么建筑的设计将与环境格格不入,也难以给人以美感的享受,那么房屋建筑的艺术形式也就难以实现。建筑外形的统一可从对建筑中的主要部门和从属关系进行管理和控制,并且通过建筑设计主从关系的搭配实现了建筑设计的整体协调。
1.3 建筑设计的主从关系设计
房屋建筑的外形设计中,应处理好建筑群地主从关系,形成层次分明且特点鲜明的建筑设计的表现形式,由此形成统一而协调的设计效果。房屋建筑的设计应实现主从关系的设计,从而实现整体协调的建筑形式,建筑设计应根据功能的要求实现主要部分和次要部分的陪衬和发展,从而能在建筑设计的搭配中通过主从关系的设计实现了建筑特点的凸显,从而也能形成有效的建筑的美感设计和整体的协调发展。
2 均衡稳定性
主要是研究建筑物各部分前后左右的轻重关系。均衡是任何观赏对象中都存在的特性,是建筑物中最重要的特性。具有良好均衡性的艺术品,必须在均衡中心上予以某种强调,如果在两端强有力的标上某种封闭的母题,即是中间的均衡中心不佳标定,均衡也是可以感到的。
2.1 对称——最简单的均衡
对于复杂的对称建筑,对均衡中心的强调往往是外观设计中颇费周折的事,许多成功的建筑设计,还能以一个自然的进程来启发观者,引导他们自然而然的绕向设置主要入口的主要里面,把均衡非常明确的点出来。
2.2 不对称的或不规则式的均衡问题
当均衡中心的每一边在形式上虽不等同,但在美学意义方面却拥有某种等同时,不规则的均衡问题出现了。这里,杠杆平衡原理就显得很重要,一个远离平衡中心、意义上较为次要的小物体,可以用靠近均衡中心、意义上较为重要的大物体来加以平衡。均衡中心的吸引作用,往往使人不自觉的朝这样一个中心走去,因此,设计的好的建筑物,只需少量导向标志。
2.3 房屋建筑的稳定性设计
从普遍的设计规律上看,一般建筑是上小下大,通过由建筑的底部向上逐层缩小的手段易获得建筑的稳定设计。在近代的房屋设计中的底层架空建筑,通过对悬臂结构特性的利用,使用粗糙材料以及浓郁的色彩实现对底层的加厚,从而实现了建筑的稳定性设计。
2.4 不对称或不规则房屋建筑的均衡设计
房屋的建筑设计具有相当灵活的表达形式和特征,从而当房屋建筑的均衡中心并不对称,但其在建筑美学的角度设计上看是平等的,从而体现出了建筑设计中的不对称均衡。通过使用杠杆的平衡原理,实现了对不对称建筑设计在建筑美学中的平衡发展,从而也能实现对人们的引导和发展,均衡点的设计实际上引导人们自然过渡到建筑的中心点,具体可通过导向的标志实现对人们的指引。
3 布局中的序列
建筑学,不仅是空间艺术,同时也是一种时间艺术。结构的序列、功能的序列和审美上的序列统统都必须是紧凑而有机的。每个序列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开始和结尾,建筑的序列在入口处自然而然的开始,也自然而然的引向某种规定的结束。这一结束,必须是序列在艺术上和功能上的。一个贯穿于整个建筑的完整序列,一个贯通于整个建筑的完整序列,还可以通过或越过,可能达到一个自然的出口,也可能达到一个自然的出口,也可能是别的什么应有的次要部位。序列的布局分规则布局和不规则布局:规则的序列,产生一种庄重、爽直、明确的印象,而且强调,它必然引起一种感官的感受。在规则的序列中,很少遇到偶然的和意想不到的迷人之处。最适合用来建造社团、俱乐部、宗教团体、政府部门或人群云集的大型、庄严的建筑物。不规则的序列充满了流动和各种运动的感受,能造成令人意想不到的感染力,造成外观上使人惊异的一些部位,比规则的序列更有个性。适合住宅、俱乐部或不规则的社会中心建筑。
4 比例
比例是指长、宽、高三个方向之间的大小关系。无论是整体或局部以及整体与局部之间,局部与局部之间都存在着比例关系。良好的比例能给人以和谐、完美的感受;反之,比例失调就无法使人产生美感。在建筑物和它的各个局部里,当发现所有的主要尺寸中间都有相同的比时,好的比例就产生了。比例有简单的基数比,如1/1,1/2,2/3等,还有动态比例,如正方形的边与对角线的比,从单独正方形发展而来相互关联的矩形系列(产生黄金分割点)。这些比例关系常常会有助于建立协调的比例关系。
5 总结
建筑艺术形象应具有充实的视觉表现力和冲击力。迅速增长的新建筑所具有的意义是异乎寻常的,是新的人文景观、心理认知与归属感的凝聚点,体现着现代人文精神的追求,与象征性的表现,市民自豪感相结合的新的美学意象。应通过这些城市重要公共建筑予以反映。
参考文献:
[1]曾春雷.建筑设计中的经济和逻辑思维[J].中国住宅设施,2009.9
[2]杨凤兰.浅谈建筑美学规律在房屋设计中的运用[J].硅谷,2009,(14).
[3]祁景明.建筑美学赏析[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09,(10).
关键词:伊斯兰文化;伊斯兰作家;伊斯兰情节;西部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2-0007-01
“中国西部文学”的提出和倡导大约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而其成熟的标志性创作室80年代中期“新边塞诗”的崛起,90年代以来,西部作家们以高质量的文学作品引起了应有的关注。所以说,中国西部文学是一种与新时期文学发展同步、又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独特的艺术风貌和美学品行的文学思潮现象和创作形态。
一
伊斯兰教大约与唐高宗永徽二年左右从陆地和海路传入中国。在此之前,就有圣训曰:“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徒传播,也不与其他宗教争高下,尤其不攻击中国的儒家思想,所以收到了中国统治者的倡导,得以平稳传播。
而“西部文学”这一概念始于钟惦菜先生1984年在一次“电影创作座谈会”上的发言。他发言的题目是《面向大西北,开拓新型西部片》。随后文艺理论家萧云儒先生在《陕西日报》发表了以“开拓新型的中国西部片”为主题的报道,又对钟先生进行了专题采访。在《要打自己的牌》的专题采访中,钟先生指出:“要有一批人立下志向,在开发大西北的生活中,开发大西北的精神世界和文化堆积,传达大西北的雄风壮美,为大西北人造影立传。”接着萧云儒先生又连续发表了《美哉,西部》、《西部电影五题议》等文章。由此,“西部文艺”说进入了文艺领域。钟惦荣先生的“西部电影”的概念之所以能氤氲开来,除了萧云儒先生为“西部文学”理论的发展所做出重要贡献外,其实也有一种文学发展的必然性在起作用。
穆斯林民族都极力倡扬坚忍、敬畏、苦其心志的人格风范,强度傲人的血气方刚。互换人的硬朗与豁达,一次来体现对宗教的虔诚。在伊斯兰文化传入中国后,这种坚韧不拔又带有悲悯色彩的宗教很快找到了适合生长的土壤――”充分表达了这位伊斯兰教创始人对中国古老的东方文化的向往和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所以,伊斯兰教以和平的方式传入中国,既不对异教―在中国西部,恰恰是这种文化血缘基因的顽强的自觉意识、强态的生命行为锻炼了西部人在严酷生存环境下的应变能力,同时也构成了西部文学别具一格的审美色调和独特的艺术风采。
基于此,西部文学的崛起产生了一些灾难情境和炼狱氛围中生存着的、具有某种孤愤气质的“硬汉子”的形象,他们所发出的的沉雄、苍凉的气质也营造了一种悲剧性的美学基调。
大多数西部文学作品即便是以现实主义风貌呈现,但却又不以追求外物、辨析外物为己任,而是以人的心灵为其文化本位,将外物纳人心灵的广阔无垠的讲解来显示人类精神的博大和自信,从而在审美境界中实现了物我无间,天人合一。西部文学也因此具备了沉郁、博大、苍劲之美,流溢着一种悲剧的、缜密的、偏重感性的和生命意识的、崇尚自由精神的内质。
二
伊斯兰文化影响之下形成的中国西部文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带有着伊斯兰文化所特有的神秘主义。
世界三大宗教中其宗教神秘主义有着共同特征:本体论上主张神的超越性与内在性的结合;认识论上的主张神的不可知论;方法论上主张与神直接相通。伊斯兰教的神秘主义思想已经成功转化为伊斯兰艺术的美学色调,以伊斯兰文化为底蕴的中国当代的西部文化当然也不例外。因为尽管中国西部文化存在着多维的特征,如内在结构的多维性组合与历时形态的所谓性汇聚,但是这种多维性文化机制又分明呈现出强烈的以伊斯兰化为个性和本色的宗教文化特色。这不仅仅因为中国西部诸多民族大部分归属于伊斯兰化的阿尔泰语系,而且因为伊斯兰文化精神在中国西部文化的历史构成中始终体现出强烈的精神内聚力和心灵感召力,并成为西部文化鲜明的精神气质与优势文化资源。
总之,伊斯兰文化的神秘主义精神与中国西部文化和文学之间的互动关系已经不是存在与否的问题,而是怎样存在、具有什么样的形态问题。
三
中国古人所谓的“西出阳关无故人”,中国西部孤悬关外,坚不可攀。山川阻隔、浩大而近似虚无的空间,天荒地老人烟稀少,这里的居住者们追逐着绿洲过活,时而繁盛,又时而面对战火,这样的历史清醒给了他们的文化一种无序性和非逻辑性。但是他们感性的抒情却因为这种历史的神秘感而变得丰沛了,恰恰是这种原始神秘的西部自然给未知的朦胧的灵魂和生命的原生态保留了地位,也提供了文学创作的资源和环境。
例如,张承志在走进大西北回归神奇的伊斯兰大陆之际就注定了她只能从事“神秘”写作,他的神秘化写作真正触及了文学与西部自然、创作者与西部世界之间的一种神秘莫测的本质性的生命关系,一种对神秘的生存状态的互文性的表述。就西部诗歌而言,所谓“新边塞诗”也好,“西部诗”也罢,都不过是经由大而化之的整体式把握的方式,向西部大陆找回心灵的自由空间,获得与西部精神同质同构的存在形式。西部也因诗人们的直觉灵魂充满灵性。西部的旷野、荒原、雄风、冰山、驼队……一旦进入了诗人的视野和灵魂就会同诗人的情感经历、历史经验发生神秘感应,虚化成为诗的幻象,这是一种西部的精魂同诗人的灵魂碰撞后产生的形象符号,是一种特殊的“西部意象”,西部世界的生命形式在其中才能够得以永生,因为在这里,诗人灵魂的最高境界是与西部大陆的神秘本质合为一体的。
四
西部作家怀着一种深切而沉稳的文学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密切注视着西部独特文化背景中人的各种生命形态,关切和思考着“在这个严峻自然生态环境下个体甚或群体生命的历程”,创造出了“西部人”的群体画像,给当代文学增添了富于个性魅力的、面目各异身份不同的“西部人”。这些“西部人”画像中,以“农民系列”、“少数民族人物系列”、“漂泊者形象”、“硬汉形象”较为突出。一般说来,仅仅把地域文化理解为民歌、民谣、婚丧嫁娶、驱鬼敬神、节庆礼俗等民俗民风的展示是很不够的,从更高的层次上讲,那种根植于民族民间文化中而通过人物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那种深具本质和本源意义上的民间精神、气韵、信仰、人情、智慧、话语、历史积淀等形成的作家作品的心灵意象及难以抹去的文化印痕,才是地域文化的精髓所在,西部作家紧紧把握住了这一点,所以,西部小说呈现出的面貌也是独特的。
西部作家力避那种缠绵悱恻的“温和化”的西部叙事,他们往往将人物安置在一个严峻的生存危机之中,以此来把握人物的心理运行。这些大多来自于社会底层的、体现着西部精神的硬汉人物,承受着自然和社会的双重苦难,但他们总是在沉默中表现出惊人的行动力,从而增强了西部人更好地继续生存下去的勇气和决心。“在西部作家的眼中,西部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讲是西部文化与原始人性相结合所体现出的价值总和。西部精神的价值不仅是作家意识里承袭的烙印,而且更要发掘历史的、现当代的、让人们感受到和目睹到的荒芜与恐怖环境中那些属于人的踪迹。”
也许西部小说尚有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但西部小说表现出的对地域文化的执著和坚持,对西部文化资源深处开掘的趋向,在一定意义上可视为中国地域文化小说乃至于整个中国当代小说的成功经验。
参考文献:
[1]陈顺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伊斯兰文化.安徽教育出版社.
[2]赵学勇,王贵禄.地域文化与西部小说.
[3]杨经建.神秘主义文化与神秘主义文学.
[4]杨经建.伊斯兰文化与中国西部文学.
关键字:高层住宅立面的设计发展方向 节能环保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is accelerated apparently. The urban population increased rapidly, city construction especially the volume of housing construction has been greatly increased, but at the same time, city land resource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nervous. Our country from on 70 time begin the century development of high-rise residential, till 90 time, high-rise housing has been in around the construction of a large number of.
Key words: high-rise residential facade design; development direction;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中图分类号:TU24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高层建筑由于远远高于低层建筑其立面形象也成为了反应城市新面貌的主要因素,而人们对建筑的欣赏品味也变得越来越高,因此现代高层建筑立面设计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出色一流的高层建筑势必将成为当前和未来住宅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现代高层建筑的设计不仅需要创造舒适的居住生活,优越的居住环境,满足人们要求一个安静、安全、卫生、方便、舒适的生活环境的要求,同时也要体现出现代的城市气息,遵循美学原则来创造人性化空间景观,使住宅形象更美观。
现代高层住宅特点
高层住宅与普通住宅有着相似的地方,当然也有很多独有的特点。一般来说,高层住宅可提高住宅的容纳率,大面积的节约城市土地资源,节省市政建设投资成本,可以获得较多的空间用以布置公共活动场地和园林绿化,丰富城市景观。并且随着建筑物的高度的增加,步行楼梯不能作为楼层之间的联系,因此,电梯成为了高层住宅垂直运输的主要工具。 高层住宅可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不同种类型的住宅形式可按具体需求使用。
高层建筑的立面设计涵义:
高层建筑的立面分外立面和内里面两部分。其中直接影响到建筑的风格、建筑与外界的交流以及建筑价值感的是建筑的外立面。建筑外立面的所指包括除屋顶外建筑所有护部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如特定几何形体造型的建筑屋顶与墙体表现出很强的连续性并难以区分,或为了特定建筑观察角度的需要将屋顶作为建筑的“第五立面”来处理时,也可以将屋顶作为建筑外立面的组成部分。
高层建筑立面设计是建筑功能、建筑构造和建筑美学的统一体,建筑师通过色彩、材质、尺度、比例、方向、形状及其组合,运用对比、差异、同一、呼应和穿插、几何性、次序性、节奏和韵律等美学原理,在满足建筑功能的基础上,尽可能创造立面和外观的美感; 同时,立面的外观也受社会文化、经济水平、地方习俗等因素的影响。
高层住宅立面设计
立面设计注意事项:
1)控制体量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关系:如建筑的建成,不会对城市环境产生压抑感,体量不至于太大或者太小;建筑的高度;建筑与基地的关系等等。
2 )韵律。规则的或不规则的反复和排列,或属于周期性、渐变性的现象称之为“韵律”。韵律美表现在重复上。可以是间距不同、形状相同的重复;也可以是形状不同、间距相同的重复;还可能是别的方式的单元重复。这种重复的首要条件是单元的相似性,或间距的规律性;其次是节奏的逻辑性。
3 )控制人在使用中的尺度协调感:如房间不至于太高或者太低;建筑流线不至于太长或者太短。
4 )控制使用者的使用舒适性:如三角形房间有利于立面造型,但不一定适合人的使用及家具的摆放。
5 )对比:将相对的要素配置在一起,相互比较,以形成两种抗拒的紧张状态,称为“对比”。
6 )与当地文化的兼容性,并适宜当地地方经济的发展状况。
2 . 现代高层住宅建筑立面分部设计
2.1顶部设计
对于大量性住宅建筑而言,屋顶以简洁为主,大型和重要的公共建筑将突出个性与标志性。打破建筑空间仅由正方体和长方体组成的格局,高层住宅建筑宜以平屋顶为主,从构成的角度出发的,通过立面设计来反映建筑的体块关系。强调体块的穿插形成的空间感和立体感。
2.2中部设计
在材质和色彩上面利用虚实关系对楼体外部进行立面设计,把重点放在建筑外部的阳台设计上。阳台在现代住宅家庭中是必不可少的,从阳台其自身的实际特征条件出发,结合主体楼身外部构造特点创造出与之相适合的外观形式。阳台是住宅立面上形成凹凸变化和立面造型的重要着眼点,把重点放在阳台设计上以突出现代建筑立面时代气息。
2.3底部设计
底部的设计要求根据底部基底的情况适时调节相应的风格,保证建筑主体的风格一致。当裙房位于底部的时候应当注意其立面形式的延续。但底部直接接触到地面的时候,只需考虑入口的设计,加上相对应的色彩设计会使其更显稳重。但若底部设计为架空式,就需要增加底层支柱使其不显浮空,增加厚重的感觉。
四、高层住宅建筑立面的未来发展
建筑立面色彩改造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建筑也是日新月异。虽然大量的新式建筑不断建造出现,但随着时间的发张,会不断有建筑出现破损老化,对此只有不断对其进行色彩改造以塑造全新形象,才能不断创造特色有意境的现代城市。
为提高城市的品味,对城市建筑进行色彩改造主要包括对原破损建筑进行色彩上的修复,保留其原有色彩,对其使用更加耐久性色彩涂料,保证其色彩恢复原色,为城市增添鲜亮色彩; 另一措施是对建筑立面进行全新的涂刷,这种情况往往出现在需要修复建筑的色彩和周围环境不适应,出现了不可调和的色彩冲突,对其进行全新涂刷以保证建筑融入环境并为现代建筑环环境增添全新感受。
建筑立面节能设计
现代建筑的材料选择,相较以前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种改变不仅体现了对美观的追求、特色的追求,同时也体现了节能减排、绿色生活、低碳生活的理念。使用建筑立面节能不仅提高了室内舒适度,而且能够大幅度降低能耗。
A.建筑立面与遮阳系统
主要是为了减少太阳辐射热量进入室内从而采取的相对应措施,主要采用的形式为隔热、放热措施,其也同时被称为建筑遮阳,并与建筑构件、配件和建筑外的环境等相关要件共同组成了建筑遮阳系统。包括结合建筑的整体设计对阳台、外廊、墙面进行遮阳板的构件布置,造型上需要使用各种虚实对比手段使这样构件融合于建筑外立面。
B.建筑立面与节能玻璃幕墙
目前新材料、新工艺层出不穷,而节能玻璃幕墙采用热反射LOW-玻璃的节能效果相对较显著,但由于其价格较昂贵,使用的普及率相对较低。而由热反射玻璃与透明玻璃组成的中空玻璃比一砖厚的砖墙保暖性能还好,其不仅外观更加简洁现代,同时也使得居住更加舒适、能源得到大幅度节约,更加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总结: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欣赏品味的变化,大众对于高层住宅的要求就不仅仅体现在坚固实用方面,对于高层住宅的立面形象有了更高的美学及观赏要求。对现代高层住宅立面设计不断创新并且也要不断地遵循美学原则来创造人性化空间景观,使住宅形象更美观、舒适。
参考文献:
[1] 王建国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2
[2] 翁如壁现代办公楼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 于卓群建筑视觉与造型,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关键词:校园 活动场所 环境设计 人性化
前言
校园如同城市一样,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评价一个校园规划好坏与否的重要标准是看规划方案能否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与其他学生、教师、游客、艺术作品、书本及非常规活动的即兴交流……只有当校园规划具备能够激发好奇心,促进随意交流谈话的特质时……它所营造出的校园氛围才具有真正广泛意义上的教育内涵”。一些学者在研究大学生的行为与心理时发现,校园户外活动对活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很有帮助,有时甚至超过课堂内的教学。因此,校园活动场所的设计十分重要,甚至甚于对校园建筑本身的研究,本文的重点正是从城市设计的理论与方法探讨校园活动场所的规划设计。
1 环境设计人性化的内涵
环境艺术设计,它是改善人类生存环境、提高人们生存质量、创造理想生活的一种有效手段。可以这样认为:环境艺术设计是一种旨于改变人类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方式,设计和引导社会和人的行为方式,创造适合人类生存的艺术化的环境的设计创造活动。纵观国内外,继城市设计之后,环境艺术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环境艺术设计将作为一种新理念和方法,以科学、艺术的手段来共同协调自然、人工、社会三种不同环境之间的关系,使之达到最佳状态。环境艺术设计作为一个新兴的、交叉型的艺术学科,融合了城市设计、城市规划、建筑学、园林设计、场所设计、社会学、心理学、美学和生态学等学科的成熟经验,其以艺术的视野,从系统、整体的角度,正在解决城市发展和建设中城市景观形象创造过程的问题,并越来越显现其重要的作用。
城市环境设计大体上经历了两个阶段。若以时间的进程划分,可以从20世纪50年代为界进行分析。第一阶段是50年代以前,其特点是单纯重视城市形体空间的设计,简单地追求城市的视觉美和构造城市客体形象,严重忽略了城市主体――人的经验和感受,其结果陷入了一种逻辑与抽象的境地,机械地生成城市景观,使城市环境设计工具而理性,导致产生了大量简单乏味、缺乏个性意味的城市形象;第二阶段为50年代以后,其设计理论建立在“以人为本”的理念基础上,从设计内容到实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不是单纯地把城市仅作为一个聚落空间――物质的存在,而是运用场所精神的设计思想,把人对城市的认知和感受作为城市环境设计的基础。在这个阶段,城市环境设计不仅关注城市物质空间环境的设计,更关注人的需要,并充分挖掘及凝练城市的历史文化,使之外显于城市景观形象。该阶段其特点是强调整体性与系统性,强调城市整体形象的设计,以人的心理、生理、行为规范诸方面的需求满足为设计目的,追求舒适和人情味的空间环境,力图把城市设计成受市民欢迎的城市。
城市环境设计的两个不同阶段充分显现了从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可以看到在这个过程中,城市景观形象的设计思想与理念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城市景观形象从单一机械追求表面型的城市环境设计转向以满足“人”的多元需求基础上的整体而系统、具有内涵的城市环境设计。
2 校园活动场所的相关理论
从行为学的角度研究城市外部空间的“场所”理论表明人们对城市空间的认识已经从简单的物质层面转入空间精神的意义上,这使得它与那些将人的行为活动作为研究出发点的理论越来越多地结合在一起。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环境行为学正是将人类行为与环境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学科。它的研究成果对于人居环境的规划与设计很有帮助,它提醒建筑师和规划师们设计时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创造“人性的空间”。
所谓场所,这里是指校园中聚集了人的活动的区域,它具有凯文・林奇的“区域”的某些特征――“观察者能够想象进入的相对大一些的城市范围,具有一些普遍的特征。人们可以在内部识别它,如果经过或向它移动时,区域偶尔也能充当外部的参照。”一方面,校园中不同的场所需要取得相似的历史、文化脉络,以共同表达校园空间整体的延续性;另一方面,处于不同空间层次上的场所需要传达不同的信息,营造不同的氛围,以适应使用者活动的多样性。
3 校园活动场所构成要素设计
校园环境中最吸引人的是校园中的人和他们的活动,尤其是发生在户外活动场所的自发性和社会性的行为。因此,校园规划设计的重点应当是:最大程度地为户外活动场所的发生创造可能。下面以校园活动场所构成要素来举例设计说明。
3.1绿色开放空间。克莱尔1981年对伯克利校园的调查表明,虽然人们会喜欢“步行街或者广场”等人群聚集的公共交往空间,然而更多的人认为校园中有“更多开放空间和绿地”将是一件好事。因此,校园规划中应当划出一处或几处具有独特自然景物的区域作为绿色开放空间,那里有大型开敞的草坪或山坡、潺潺的流水,还有郁郁葱葱的树木,让人充分感受自然之美。人们在这种自然的环境里沐浴阳光、闭目养神,或躺或坐,也可以进行交谈或者娱乐。这种绿色开放空间与校园的建筑景观环境形成一定的对比,可以有效地缓解学生和教学员工的压力。对这种开放绿地的设计,景观建筑师们已经有深入的研究。这里想要说明的是,对于规划者来说,应当提供在校园中生成这种空间的可能性,从景观设计学的角度去考虑该场所的位置、与周围建筑环境的关系以及怎样与校园自然环境建立关联等等问题,这将对该场所的设计成功与否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从校园各个部分达到这种公共开放绿地的便捷程度非常重要。便捷的交通可以使它能够服务于更多生活在校园里的人,并且使其不因过于偏僻而导致在夜晚发生危险事件,因此它不宜设置在基地中太过边缘的位置。在用地比较紧张的校园中,应该集中布置建筑物以求获得集中的绿地。这块绿地即使不大,仍可运用成熟的景观设计方法使它“以小见大”,创造成功的自然环境。
3.2广场。校园需要各种功能的广场,通常包括礼仪性的广场、集会广场以及休闲广场。这些广场的性质往往取决于周边与之密切相连的建筑的性质。许多校园规划项目中校方往往要求在校前区设置一个礼仪性的广场,举行升旗、校庆典礼等仪式。这样的广场往往处在主要交通轴线上或是一侧,不适合作学习或者安静的休息之用。因此,视觉上应相对开敞,风格应明快。但尺度过大并且缺乏细部设计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学校的某些传统性的活动如果能在户外进行,将会产生比在室内更好的效果,比如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校庆纪念活动等等。这种中心广场往往与学校的某个重要的建筑相结合,如礼堂、教学主楼、图书馆、历史保留建筑等。广场的面积是很大的,于是必然会产生一个问题:在平日里没有大型聚会的时候它会不会显得过于空旷?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多种多样,比如,使它位于主要人行交通的入口处,周围布置若干使用频率很高的建筑物,使平日里仍然有较多的人经过并在此驻足。广场边缘的设计往往决定着其受欢迎的程度。除了周围重要建筑物的入口有合适的停留空间(前廊、台阶、平台等)外,广场周边其他位置上是否有尺度宜人的中小型活动空间也十分重要。这些中小型活动空间可以由树篱的围合、台阶的高差、树荫的遮蔽以及各种景观小品来创造,而由小型建筑物,如咖啡屋、学生服务亭、报亭等形成的室外休闲服务空间也会对中心广场产生积极的辐射作用。
3.3水体空间。水总是给人以灵动的遐想,有水的校园环境常常带给人一种“灵气”,因此,校园中应创造不同形式的水体空间为环境增色。大片的开阔水面可以结合开放绿地设计,以产生再现自然的景观效果。北京大学的未名湖、清华大学的荷塘都是有由这类水体构成的成功的校园景观。如果有穿越校园基地的河流,那么沿河流将有条件生成带形开敞空间以及一系列以水为主题的丰富小空间。在南方水资源比较丰富的校园基地里,甚至可以将步行道路系统与河流重合贯穿整个校园。随着环境工程学科中对水的循环和再利用技术的成熟,一些缺水地区在环境中使用水体景观要素也将越来越普遍。因此在校园规划设计中,应该因地制宜地积极创造水体空间。
3.4院落。院落(庭院)是与建筑关系最为密切的场所,它的四面几乎都被建筑物或建筑要素(廊、柱、围墙等)围合,它为在建筑物内活动的人们提供了最便捷的室外活动空间。无论是建筑物的前院、内院、后院,或是由于屋面高差产生的屋顶庭院,都可以通过进一步的景观设计生成吸引人的户外空间。在规划中,对于密集的教学楼群、试验楼群都可以采用以多层建筑围合成大小不同的院落空间组织方式。这种院落空间是教师与学生在课间和工作间隙休息与交往的适宜场所。院落的尺度、比例与围合的方式等处理办法都可以借鉴城市设计以及外部空间设计的相关研究成果。
3.5过渡空间。我们将那些“亦外亦内”的空间称为过渡空间,其使用在气候宜人的南方极为普遍。建筑的廊下空间、架空的建筑物的底层都是促进交往发生的过渡空间。廊往往与室外空间直接相接并产生一定的对比效果:人们在相对封闭的廊下行走或者休息的时候,可以观察户外相对开敞的广场或者院落里的自然景观以及人的活动,这时,在室内环境的人们处于体验室外生活的绝佳角度。在雨雪天气里,廊的庇护功能使得人们的活动不受干扰。柱廊产生的连续性与韵律感使它常常被设计师使用,以获得外部空间围合界面的统一效果。廊还是小规模群体进行较为私密的谈话的好地方,尺度过于夸张将不会受到人们的青睐,尽管它也许会达到使建筑群更加雄伟的效果。
架空的底层也是便于活动的过渡空间,较为密集的教学楼群或者宿舍楼群的底层都可以运用架空的办法,使地面的活动不被建筑物分割,同时也产生通透的视觉感受,当然这就要求架空层的层高不宜过低。架空的底层内可以布置一些体育设施和舒适的座椅、桌子,吸引人们到此活动。
结语
校园活动场所空间的创造产生于校园规划设计,而空间的完善和质量的提高则需要进一步的景观设计和建筑设计。仅有一个好的规划,远不足以完成场所空间特性的塑造、氛围的形成以及特色的表现。好的校园活动场所的规划应当给建筑师和景观师以充分的设计可能,甚至可以激发他们的设计。成功的校园活动场所环境的规划还表现为给使用者再创造的可能。学生和教师很大一部分几乎全天候地生活在校园这一环境中,随着他们自己对环境的改造,对环境的感情将会变得更加深厚,而且将会产生规划师和建筑师们意想不到的迷人空间,而这样的场所才是师生真正所需要的。
参考文献:
[1]克莱尔・库柏・马库斯,卡罗琳・弗朗西斯著.人性场所.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芦原义信著.尹培桐译.外部空间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3]凯文・林奇.城市意象.方益萍,何晓军译.北京:华厦出版社,2001.
[4]吴家骅.景观形态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