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缓解老龄化的方法

缓解老龄化的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缓解老龄化的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缓解老龄化的方法

缓解老龄化的方法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对现行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而我国的养老保障体系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很难满足现阶段对养老保险基金支付的需求。本文试从我国养老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切入,就老龄化背景下,我国的养老保障体制改革提出自己的建言。

一、人口的老龄化及其给养老保障体系带来的问题

(一)我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阶段

人口老龄化,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因人均预期寿命的不断延长而使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和人口年龄构成老化的社会发展过程。国际社会通常把年满60岁及以上的人口称为老龄人口,把60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10%或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7%以上的国家或地区成为“老年型国家”或“老年型地区”。‘

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止2000年11月1日零时,全国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6. 96%,己基本达到国际公认老龄化标准。z据估计,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从2005年的12. 93%将上升到2020年的24. 69%,到2036年将高达29.58%; 65岁以上人口将从2005年的9. 01%上升到2020年的20. 42%,到2040年将高达23. 74%0换言之,从2000年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开始算起,在短短20年间,中国的老龄化程度将达到现在老龄化最为严重的欧洲发达国家水平,完成欧洲老龄化进程半个世纪走过的历程,速度之快可谓惊人。

(二)人口老龄化给养老保险制度带来的问题

与世界上其它人口老龄化国家相比,我国人口老龄化具有人数多、增长快、超前于社会发展水平等特点。欧洲国家一般在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积累了相当的社会财富,具备了满足老龄化带来的日益增多的养老保险金需求的能力,通常称之为先富后老;而我国老龄人口的快速增长,是在经济基础还较为薄弱、整个社会经济尚处于不发达状态的条件下出现的,即存在着未富先老的情况,这也就意味着老龄化会对我国的养老保障体系提出更为严峻的挑战。

随着老龄化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而年轻劳动力资源却相对缺乏,就会出现养老保障基金的支取显著增加,而基金的缴纳却越来越少的严峻形势。另外,因为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的寿命越来越长,使得领取养老保障基金的人数与日俱增。因此,我国必将在筹集养老保险金方面面临严重的问题。

二、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障模式存在的问题

1、养老保险基金入不敷出,个人账户处于“空账”运行状态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达到获得养老保险标准的人越来越多,养老保险账户收支难以平衡,养老金账户面临严重的清偿危机。我国目前改革的主要方向是将个人账户做实,并将做实以后的个人账户基金投入资本市场使其保值增值。但是完成养老体系这一转轨和个人账户的做实,需要一笔数额巨大的转轨成本。由于目前转轨成本的不到位,我们现在只能继续地实行过去的“现收现付制”的养老保险体系,即将当前就业人纳的养老保险金作为退休人口的养老金支付,也就是所谓的个人账户处于“空账”的运作状态。

在现收现付模式下,老年人口不断增加,养老费用的支出也必然相应增加。通过下图可见:

图表显示,老年抚养比在不断增加,养老金与工资比也在不断增加,这意味着现实劳动力得到的工资中用于养老金的比例在不断增加,给现实劳动力造成的压力可想而知。

2、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落后,统筹城乡养老保险体系步伐缓慢

据第五次人口普查公布的数据,我国目前农村人口80739万人,占全国人口的63. 91%。按全国平均老龄化程度10%来计算,大约有8000万的老年人口,然而这还是9年前的数据,最近这两年老龄化人口的比例有增长的趋势。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国家的财力有限。在农村经济较为发达,农民收入较高,农村集体的经济实力较强的地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开展还不会遇到太大的障碍,但毕竟我国大部分农村经济不发达,集体无力或不愿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给予补助,绝大部分农民得不到任何补贴,结果造成“个人缴纳为主”成了“完全由个人缴纳”,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缺乏社会保险应有的社会性和福利性,也没有国家、集体、个人义务的强制性,基本上是一种强制性储蓄,社会养老保险有其名无其实。

3、我国资本市场严重滞后于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发展,成为我国养老保障模式由现收现付制向部分积累制模式转变的瓶颈和掣肘

我国资本市场存量远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制约我国资本市场在积累制养老保障模式建立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因素主要包括:

(1)资本市场不成熟,投资风险较大。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发育还不完善,在制度设计和监管体系等多方面都存在不小的问题;

(2)养老基金投资渠道狭窄,缺乏保值增值的途径。对滚存结余的养老基金长期以来局限于存银行或购买国家债券,基金增值保值无从实现;

(3)养老基金市场化运作刚刚起步,竞争格局尚未形成,经营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人口老龄化现状下我国的养老保险改革

以上分析了在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下,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应努力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化解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压力。

1、借鉴西欧国家养老金改革的方法,冻结“人均第一支柱”的养老金金额,将资金来源由“收入缴费型”转入“资产缴费型”

比如在荷兰,为适应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其将养老金改革的重点放在增加第一支柱的资金来源上。该国将第一根支柱的基金来源从“收入缴费型”转向“资产缴费型”,要求政府每年将相当于GDP总额0. 75%的原来用于偿还国债的金额划拨给该基金,以补充未来第一根支柱养老金的需求,这样在养老金支取高峰到来之前,提前进行资金积累工作,资金的积累计划到2028年终止。

我国可借鉴此方法,逐年将GDP的一定比例划拨给社保基金,用于填补现处于“空账”状态的个人账户及支付前述的转轨成本,将做实的个人账户交由专业的资产管理机构运作,其资产回报可用于抵减下年的GDP拨付额,从而使得做实的个人账户处于一个良好的运行状态之下,也能缓解老龄化所带来的支付压力。 2、利用庞大和过多的外汇储备建立主权养老基金以缓解老龄化为社保制度带来的财务支付压力

这种方法是近几十年来世界各国的一个通常做法,尤其近几十年来,许多经济体将其过多的官方外汇储备从央行资产负债表中分离出来用于建立主权养老基金,即完全符合应对老龄化的国际惯例,又可解决社保制度的财务压力。特别是在我国如今外汇储备过多,流动性压力过大的情况下,主权养老基金的合理筹集及运营,不仅能够满足老龄化所带来的未来社保体系财务能力的客观需要,还能实现官方储备的多元化投资以达到风险最小化的目的。

以加拿大主权养老基金为例,根据2007年11月9日发表的“季度报表”,“截至2007年9月底,加拿大主权养老基金的规模已达1231. 48亿加元,而2006年9月仅为1015. 54亿加元,一年增加了近220亿加元,在过去的五年里增加了一倍多,并且增量部分完全来自缴费,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日本和挪威的世界第三大主权养老基金,基本与瑞典主权养老基金并驾齐驱,并列第四位。

从上图可以看出,加拿大的主权养老基金呈不断上升之势,我国也应汲取这方面的经验,利用庞大和过多的外汇储备建立主权养老基金以缓解老龄化为社保制度带来的财务支付压力

3、通过财政激励等方法刺激个人养老金产品的建立和提高

不少国家通过各种经济手段对企业年金给予税收优惠政策,以扩大这些国家第二根支柱“的覆盖面。政府财税政策对企业年金计划的鼓励体现在三个环节:雇主、雇员缴费在税前列支,从而减少应纳税额;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运营获得的收入免税或推迟纳税;企业年金支付阶段免税。这对企业和员工建立与发展企业年金起到巨大的激励作用。而且,不少国家都对缴纳给私人养老金基金的款项实行免税,这也有助于私人养老金基金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家对养老金的支付压力。

我国现阶段虽没有分养老金为基本养老金、职业养老保障金和个人自愿购买的养老金三部分,但可借鉴西欧国家的这种做法,对一些可减轻国家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压力的投资渠道给予减税或免税措施,以鼓励这些个人养老金产品的建立与发展,像是对我国个人购买保险中含养老保险部分的可给予一定比例的免税。

4、适当提高法定退休年龄,有步骤地引入一定数量的目前还处于青壮年时期的流动人口

缓解老龄化的方法范文第2篇

在老龄问题及应对方面,发达国家走在世界前列。自1850年法国最早进入老龄社会以来,欧美发达国家早在上世纪50年代前后就陆续进入老龄社会。2015年,发达国家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已经达到23.5%,预计本世纪中叶,将普遍超过三分之一,日本、德国、意大利等国老龄化程度更高,将达到40%左右。比较而言,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程度更深,面临的挑战更为严峻,应对举措更为健全,经验更为珍贵。

一些国家面临的老龄化挑战

一是人口规模萎缩危及国家安全能力。发达国家生育率下降已形成普遍趋势,将出现劳动年龄人口和总人口共同下降的局面。目前,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正在缩减。到2030年,除美国外,几乎所有发达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都将出现停滞或缩减的态势。同时,越来越多国家的总人口也将开始下降。除非移民或出生率激增,否则,到本世纪末,日本和一些欧洲国家的总人口将会减半。目前,俄罗斯平均每位育龄妇女只生1.1个子女,使得俄罗斯民族正面临着“无人为继”的生存危机。适度规模的人口是国家安全的基石,也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人口规模萎缩趋势将威胁和破坏发达国家维持安全的能力,甚至民族的存续。

二是劳动力老化和提前退休重叠,劳动力面临长期短缺。人口老龄化还意味着劳动力老化。根据联合国的统计与预测,1980年,西欧和日本的年龄中位数分别为34.5岁和32.6岁,到2030年,假设生育率不变的话,这两个地区和国家的年龄中位数将分别飙升到45.6岁和51.6岁。在意大利、西班牙和日本,将有超过一半的成年人年龄大于正式退休年龄。此外,当前几乎在所有国家都存在提前退休趋势。这两方面的趋势共同推动劳动力供给日益降低,劳动力长期短缺现象逐步凸现。

三是实体经济增长潜力下降,速度放缓。一方面,全社会用于养老的经济支出加大,增加宏观经济运行负担,对经济增长形成外生性影响。另一方面,人口老龄化还通过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给经济增长带来内生性影响。这两方面因素共同导致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潜力的下降。欧盟的预测显示,在当前老龄化趋势继续延续且政策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欧盟25国的平均GDP年度增长率将从2007―2020年的2.4%降至2030―2050年的1.2%。

四是老年人社会保障制度难以维系,公共财政负担沉重。人口老龄化导致养老金、健康保健、护理费用大幅增加。欧洲委员会预测,公共养老金制度的财务可持续性与人口老龄化程度高度相关,预期寿命每提高1岁,公共养老金支出占GDP的比例上升0.5%。近年来,英国养老金已经占到公共支出的40%、GDP的10%,每年养老金缺口达570亿英镑。与此同时,与老年人密切相关的医疗费用和长期照护费用支出也必然增加。以日本为例,1980年到1990年医疗费用增长的1/4是人口老龄化导致的,2000年到2005年,日本老年人长期照护保险支出上升了92%,使日本政府公共财政负担沉重。

五是老年群体成为发达国家重要的政治压力群体。在发达国家,老年人往往比其他年龄组的人在政治参与方面更为活跃,他们投票率普遍较高,关心公共事务,关注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福利制度和公共政策,甚至为了提升政治影响力而成立专门的政党。例如,德国灰党、乌克兰养老金领取人党、俄罗斯养老金领取人政党等,已经成为影响国家政治进程的重要压力群体,也成为选举制国家各大政党争取的重要政治力量。

采取的政策措施

一、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缓解财政支出压力。针对人口老龄化给养老和医疗保障带来的挑战,发达国家普遍加大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力度。在养老保障制度方面,主要通过适度降低养老金待遇水平、延长缴费年限、加强待遇与缴费之间的精算联系、发展职业年金等手段,降低公共养老金支付压力,增强制度的可持续性。在医疗保障制度方面,主要通过加强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开发治疗老年疾病的低成本医疗技术和药物、扩大医疗保险基金筹资渠道、提高个人付费比例、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发展补充医疗保险、严格控制医疗服务提供成本等措施,缓解政府和社会医疗保险的财政压力。英国、荷兰、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都鼓励发展职业年金和私人养老金,为老年人提供多支柱的养老保障,有效分担了公共养老金支付压力。德国、日本、荷兰、以色列等国家,建立了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有效解决了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失能老年人护理费用激增、医疗保险支付难以为继的问题。

二、改革退休制度,逐步延迟退休年龄。面对人口老龄化的冲击,发达国家普遍改革退休制度,适当提高退休年龄,提出“寿命更长,工作更长”的思想。如美国从2002年开始,对不同出生队列的人采用不同的调整方式,把退休年龄逐步由65岁延长到67岁。英国计划先将女性退休年龄用10年时间逐步延长到65岁。德国计划把退休年龄从65岁升至67岁。

除提高退休年龄外,一些国家还采取措施鼓励人们延后领取养老金。一是奖惩并举。比如,德国现在规定,如果提前领取养老金,每提前1年减少3.6%的养老金给付,如果超过法定退休年龄再领取,每年增加6%的养老金给付。二是增高提前领取养老金的门槛。比如,意大利原来规定只要缴纳37年保费,到54―56岁就可以领取养老金,现在则改为需要缴纳40年保费,最早到57岁才可以领取养老金。

三、重视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劳动生产率。经济持续增长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根本保障。为此,必须重视人力资本投资,加大教育、培训和研发投入,提高劳动生产率。许多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和终身教育,希望借此提升人力资本。欧洲设立的2010年就业指导目标规定,要使85%的年轻人完成高等职业教育,25―64岁人群终身学习的参与率要达到12.5%以上。日本颁布了《促进终身学习的相关法》,为个人终身学习提供便利和激励。同时,一些国家还非常重视研发费用的投入。瑞典和芬兰在欧盟国家中研发投入最高,占到GDP的3.5%左右,德国研发投入占GDP的2.5%。这些国家,在老龄化程度较重的情况下,依然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发展活力和竞争力。

四、制定扶持政策,强化家庭养老功能。面对失能老年人口照料服务需求快速增长、机构照料服务成本增高、政府负担日益沉重的现实,发达国家大多倡导老年人回归家庭,实行居家养老,并给予居家老年人的照料者各种支持。美国、德国、日本为家庭照料者提供喘息服务,减轻他们的压力,给他们休息调整的机会,并对照料提供者开展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此外,还包括在经济上予以支持,给予照料提供者税费优惠和现金补贴。比如,韩国政府对与老年人同住的子女实行遗产税和收入税部分减免的措施,并提供家庭津贴,使家庭照料老年人这一传统得到较好保持。在日本,子女照顾70岁以上低收入老人,可享受减税优惠等。德国在2012年实施了《家庭护理休假法》,该法规定,被护理老人的家属可以享受护理休假,确保能够安心护理亲人。家属可以获得的护理假期最长为2年。

五、鼓励生育,缓解人口过度老龄化。发达国家认识到,生育率下降和预期寿命延长是人口老龄化的主要原因。为此,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许多发达国家开始努力提升其生育率水平,力求从根本上改善人口年龄结构,防止人口过度老龄化。各国实行的政策包括:一是采取弹性工作制、实行带薪产假,减轻女性在工作与家务间的冲突。比如,韩国政府规定,子女不满6岁时,女性可以有1年时间在家养育子女,每月可领取40万―50万韩元的底薪,并保留职位等。日本职业妇女如果在家照顾幼儿,则有“留职有薪”方案,妇女可领工作时40%的薪水在家专心育儿。在法国,孕妇一共有16周产假,至少有2周可以在生育前使用,剩下的14周生育前后都可使用,休产假的政府员工拿100%工资。父亲可以有11天的陪产假,休假期间工资照拿。二是通过提供生育津贴、税收优惠等减轻家庭养育孩子的经济负担。如西班牙政府规定,劳动妇女所生的子女在3岁之前每个月都可以享受政府给予的100欧元补助。如果这个家庭生育第二胎,对于第二胎子女给予每年3000欧元补助。第三胎子女将获得每年6000欧元补助。 三是给予生育多子女家庭名誉奖励。如,2008年5月,俄罗斯向多生育的妇女授予“父母荣誉勋章”。四是对生育子女家庭提供诸如免费或低费的托儿服务、保姆训练等服务。瑞典规定,幼儿园收费与家长的收入挂钩,瑞典父母只需支付不多于每月总收入的3%的托育费。

发达国家虽然在鼓励生育方面开出了种种优惠,但总体收效甚微,生育率水平依然持续低迷,人口老龄化程度仍不断提升。比如,日本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 生育率从1990年的1.57一直下降到2010年的1.32。

六、吸引国际移民,补充劳动力资源。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短缺,许多国家采取了吸纳国际移民的政策,特别是吸引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本存量高的素质型人才。比如,美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主要接收技术型、技能型、商务型和学生移民。国际移民对发达国家起到了“一石数鸟”的经济社会效果,既补充了劳动力资源、缓解了人口老龄化、增加人力资本存量,也增添了其人口增长活力、节省了人力资本培育投入。但也带来了文化、族裔、、收入差距、社会融入等方面的社会矛盾和冲突。比如,2016年2月,在德国“抵制西方伊斯兰的爱国欧洲人”组织和欧洲其他反伊斯兰化组织的共同发动下,欧洲10余国同时爆发反伊斯兰反移民游行示威。

缓解老龄化的方法范文第3篇

在对温州现状的实践考察和了解下,本文对温州人口老龄化现状进行了探讨,并认为加强物质基础和健全养老保障机制依旧是温州的奋斗目标。同时,小组成员还认为,老龄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不仅需要政府、社会、家庭和个人共同关心与参与,还需要针对老龄问题的特点,推进“积极老龄化”,激发老年人的潜能,使老年劳动力成为我市经济的增长点;积极推进“为老”服务事业,最大限度满足老年群体特殊需求,减轻政府和家庭的压力。让老年人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日本作为全球的老龄化大国,在老龄化解决方面对中国来说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本文通过老师提供的资料以及其他渠道的资料对于富士市老龄化现状进行讨论与研究,针对日本富士的老龄化解决方案采取适合温州市老龄化问题的改革方案,提出对温州市改革的一些建议与设想。

关键词:老龄化现状;措施;建议

一:温州老龄化现状

早在1995年,温州就进入了老年型社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温州60岁以上人口已达108.10万,占总人口的13.87%。65岁以上人口比例从2000年的7.39%增长到2005年的10.54%,温州只用了5年,比日本快了10年。

温州将长时间处于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化社会中,而这也将是影响温州市未来经济发展的战略性和全局性问题。温州市长寿老人多,农村老龄化程度更加突出。据统计,温州市6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有116.71万人,占总人口的14.83%。其中,农村人口为89.74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76.89%。

与西方发达的工业国“先富后老”相比,温州是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情况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属于“未富先老”。例如,日本在老龄化比例达到14%时的人均收入为38555美元。温州老龄化比例已接近14%,人均GDP4937美元,仅为日本的12%。

二:温州市居民对于老龄化的了解程度

考虑到温州目前的老龄化情况已经比较严重,而且温州作为一个外来人口聚集地,本小组成员对温州本地人员及外来人员分别作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1、老龄化是什么?几岁以上可以算是老龄化?有70%的温州本地人可以明确地表达出老龄化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概念,其中,有65%认为男性到70岁女性到65岁可以才算是进入老龄化阶段;而大部分外来人员对于老龄化没有一个具体的概念,80%的他们认为男性65女性55岁就属于老龄化范畴。

2、你了解养老保险的问题吗?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的呢?65%的本地老人表示自己所在的社区会定期做一些宣传,有事自己也会上网了解相关新闻和政策;70%的外来人员表示自己并不了解,自己平时都忙于工作,一般很少看电视,而且出门在外希望有时间就去赚点钱。

3、在养老问题方面,你们是希望子女赡养还是自己去养老院之类的机构欢度晚年呢?65%的本地老人表示自己更加愿意采取社区养老服务,不想增加年轻人的负担,只要子女能够定期去看望他们即可;75%的外来人员则表示,自己将在外面工作努力减轻家庭负担,到时更加希望和孩子们住在一起,自己至少还可以为他们烧饭之类的。

4、作为大学生,你们对老龄化问题了解吗? 75%以上的浙江省大学生表示自己对于老龄化比较了解,温州市采取了很多老龄化的对策,比如建立老年大学,开展老年文化节等;60%的外来大学生表示自己的家乡在老龄化问题上并没有做很多的对策,虽然自己有所了解,但是还是无能为力。

三:温州市市政府对于老龄化采取的措施

1、建立老龄工作机构;农村老人协会建设逐步规范;城市社区为老服务网络逐步健全;充分发挥志愿者组织作用。健全养老保障体系,解决市区城镇老年居民养老保障问题。贯彻 “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服务”社会化管理服务模式;健全医疗保障体系,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

2、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全面加强对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为核心内容有关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律意识;严格涉老案件执法检查。

3、加强老年活动设施建设。充分利用现有公益性文化设施活动场所,将政府兴办的公共文化和体育活动设施向7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开放;完善老年教育网络。

4、注重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居家养老与社会养老相结合。深化社区为老服务工程,加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强化社区为老服务功能。完善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

四:建议

1、延长退休年龄,提高老年人口就业率,鼓励老年人发挥特长,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日本有很多由老年人牵头开始家族经营单位的企业,60岁以上的老社长也随处可见。而温州作为一以做生意发展而成的沿海发达城市,推行此方法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可行,对于温州市未来的发展也将起到一个不可替代的领导性作用。

2、重视养老保险,将计划生育与养老事业有机结合。与日本的高龄少子化不同的是我国拥有14亿的人口,人口的庞大使我们不得不推行计划生育。可是随着计划生育的推行,”4―2―1”家庭,”丁克”家庭,空巢老人家庭不断增多,所以解决养老问题也迫在眉睫。日本最成功的便是护理保险模式。它可以分为:身边护理,家务帮助,复合型3中服务模式,有效地缓解了日本的老龄化高压。小组成员认为温州市可以尝试这种护理模式。首先,温州有其地域性优势,温州医科大市时一所专门培养医护人员的大学,每年温州医科大学都为社会推送出一批批的优秀的医生,护士,医学相关的研究人员。其次,温州市是经济发达的城市,这也为推行此模式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3、居家养老与社会养老的有机结合。与日本不同的是,温州乃至我国都处于一个社会层次,劳动力和社会生产力有着极大差距的现状,每个人对于养老方式也有着不同的追求与愿望。因此,采取多模式的养老模式将会推动一个地区的社会,人文发展。

4、加大老龄化的宣传。由问卷调查可见,温州在对于本地老人的老龄化政策方面已经相对比较完善,但是对于一些外来人员或者农村人员的宣传和保障力度显然不足,所以,本组小组成员认为加大对农村及外来人员的保障将是未来几年内温州市的发展和奋斗目标。

缓解老龄化的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常态;低生育率陷阱;老龄化;放开二胎

一、避免陷入“低生育率陷阱”

穆光宗等学者认为,中目前不是处在低生育率陷阱的边缘,而是已经处于低生育率陷阱的中心。1990年代初中国总和生育率在2.10以下,2000年的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中国当时的总和生育率为1.22;之后的2011、2012、2013和2015年,中国的总和生育率数字分别为1.04、1.26、1.24和1.25;到了2016年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时,中国总和生育率这一数字已下降为1.18;这些数据显示,近些年中国总和生育率长期在1.50-1.60的水平上徘徊。未来劳动年龄人口的减少趋势在2012年已经出现,当年绝对减少劳动力人口345万之多,此后2013年、2014年连续绝对减少,平均每年大约减少200万-300万的劳动力人口存量。按照这个趋势,最乐观的估计也认为,从2010年到2020年间,中国的劳动力人口减少数量累计将达到近3000万人。劳动力人口的减少,势必引起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对于国内很多以低成本的劳动力为主要竞争优势的制造业打击尤为严重,在中国的三大经济圈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劳工荒”。更由于目前中国的劳动力成本相对欧美等发达国家,处于一个很低的水平,因而中国劳动力成本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且这种上升是不可逆转的。面对这种情况,鼓励生育、增加人口就成了一个看起来简单有效的方法,至少直观上是如此。但是也有学者认为,生育率下降是全球大趋势,这个前面放开二胎只能使人口在短期内增加,而且增加的都是低龄人口,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劳动年龄人口的抚养压力,这些人口增量将在未来5年内释放完毕,大约1500-2500万人,从长期来看,并不能够解决中国的人口增长长期下降趋势。

二、缓解人口性别比失衡现状

农村重视男孩,那是因为中国长期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需要强壮的劳动力,并且男孩在社会上也更容易取得成功,更能够给养育他的家庭提供所期待的回报。因此,在狠抓计划生育的年代,农村的超生、鉴定胎儿性别、流产、引产以及弃婴等现象非常多,当然也出现了很多的计生暴力执法现象,这些现象使很多人直观上高估了中国农村重男轻女现象的严重程度。而当时的中国城市,表现出来的是绝大多数人对计划生育政策“只生一个”的支持,反对的声音几乎听不到。而事实上,那时候很多城市中的人对于计划生育政策提倡的“只生一个”都是迫于失去工作的压力不得不接受的,在失去引以为傲、赖以生存的铁饭碗和生育自己期望的孩子数量和性别之间,更多的人选择了沉默的接受。这些人的想法我们最初可以从很多80后、90后独生女孩的名字中窥知一二,那时候出现了很多叫“冠男(音)”“胜男(音)”“亚男(音)”的女孩,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父母对男孩的渴望和对计生政策无奈。而近几年媒体对于城市“失独”家庭的关注更是把计划生育带给当时城市父母的伤痛裸地推到大众的视野。

三、通过增加人口,缓解人口老龄化造成的日益凸显的社会养老压力

根据联合国的《人口老龄化及其社会后果》,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的人口数量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的人口数量占人口总数的比例超过7%,即可判断该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按照该标准,从上世纪下半叶起,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就开始出现了人口老龄化问题,即随着这些国家经济的发展,他们的人口呈现出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以及较长的平均寿命等特点,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不断上升。而中国从2001年也开始步入了老龄化社会,截至2014年末,中国6岁以上的老人已有2.12亿人,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15.5%,而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也达到10.1%。虽然与欧洲和日本相比,中国的人口老龄化水平较低,但由于中国目前还没有步入发达国家的行列,人均收入水平相对欧美日等发达国家较低,所以未富先老是中国老龄化问题的重要特点,这也使中国的老龄化问题显得较为严重。

缓解老龄化的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退休年龄;延迟;弹性退休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人民群众的平均预期寿命大幅度提高,但在这期间,退休年龄要求却一直没有变化;而且女性的平均预期寿命一直高于男性(高庆波,2009;崔世良,代群,赵飞)。可见,延长女性的退休年龄也在情理之中。相关数据参见表1。

认为延迟女性退休年龄有利于缓解我国老龄化压力的学者,观点主要有以下几个:一是,延迟女性退休年龄,可以促进女性享有与男性平等的就业权与劳动权,消除性别歧视(刘小楠,2012;温光裕;徐巍,2010)。二是,延迟女性退休年龄可以减少养老金收支缺口,从而能够有效应对我国的老龄化问题。(郭文臣,2006 )用数学方法测算出提高女性退休年龄后,将对女性退休后的养老金产生实际影响,同时国家可以增加对养老金筹集5-10年,同时减少对养老金支出5-10年,减缓养老基金的支付压力。

综上所述,是否该延迟女性退休年龄?延迟女性退休年龄是否能从根本上缓解我国的老龄化压力?现阶段延迟女性退休年龄是否妥当?

一、现行退休制度所存在的问题

1、不符合历史的潮流和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

根据四川省第六次人口普查专项报告,到2010年,四川省人口预期寿命为74.75岁,接近全国水平,男性为72.25岁,女性为77.59岁。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10年来全省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增长了3.01岁。[2]而现在我们所执行的是近30年前的退休政策,这持续了几十年一成不变的退休政策显然不符合时展的要求。

2、现行女职工的退休政策将造成人才的极大浪费

据统计资料显示,从2007年-2011年,五年间我国的硕士研究生中,女性所占的比例是47.19%、48.16%、49.63%、50.36%、50.89%,保持一个很高的比例。[3]男女投入的教育成本是相同的,但是女性比男性提前五年退休,不利于女性人才的培养。

3、现行退休制度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和养老金支付压力的巨大挑战

根据《国务院关于完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改革后的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养老金水平将直接与缴费水平、缴费年限的长短以及退休时间挂钩。女性退休时间早,领取待遇的时间长,在我国人口老龄化高峰到来之际,现行的退休政策势必面临养老金的巨大压力。

二、延迟女性退休年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一)延迟女性退休年龄的必要性分析

1、对个人来说,有利于维护女性的平等权

女性人均预期寿命的延长以及新的养老体制的推行,现行退休年龄在保护女性平等权利方面越来越失去其合理性,原先的保护和照顾更多地转变成了对女性的机制性歧视,客观上损害了女性应有的平等权利尤其是体现在对女性经济权益的损害上。

2、对企事业单位来讲,有利于维持并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我国现行的退休制度,在人口平均寿命延长的情况下,人们较之于上代人工作的时间缩短,领取养老金待遇的时间增加,增加了企业的劳动力成本,导致企业的竞争力减弱。

3、对国家来讲,有利于缓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金支付压力

基于退休人口与退休年龄之间的函数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退休年龄愈早退休人口越多。女性的退休年龄推迟,意味着养老保险的缴费人数增加,增加了养老金的收入,减少了支出,对于维持养老金收支平衡有重要意义。

(二)延迟女性退休年龄的可行性分析

1、预期寿命的延长是延迟女性退休年龄的前提条件

我国女性的预期寿命已经从1990年的70.47岁增加到2010年的77.37岁,增长了7岁多,较男性的72.38要高出很多,目前女性50/55岁的退休年龄较之预期寿命已经是一个比较年轻化的年龄。越来越多的女性希望可以延长工作时间,在丰富自己生活的同时,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2、社会的认可是延迟女性退休年龄的环境保证

目前,中国女性50岁就到了退休年龄,这个年龄的女性正值工作的壮年,有经验,有能力,到2011年,女硕士、女博士的比例已经达到50.89%和36.13%,在知识经济时代,延长女性的退休年龄可以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

3、各项法律法规的完善是延迟女性退休年龄的法律保障

2005年8月28日,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第27条规定,“各单位在执行国家退休制度时,不得以性别为由歧视妇女”。虽然这一法律并没有对妇女具体的退休年龄作出规定,但是,这已经体现了男女平等的原则,为相关法规条例的修改提供了法律依据。

4、国际上已有的先例为我国延迟女性退休年龄提供了借鉴

在亚洲,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也是规定男女同龄退休,日本是65岁退休,新加坡是62岁,韩国、菲律宾和香港是60岁,泰国、印尼、印度是55岁。1980年7月17日中国正式签署了《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各缔约国应采取一切适当措施,消除在就业方面对妇女的歧视,以保证她们在男女平等的基础上享有相同权利。

四、延迟女性退休年龄的措施

(一)立足于我国国情,稳步推进

延迟女性退休年龄应充分考虑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时间进程和空间分布,制定详细的时间表,分步骤分阶段的进行。同时,要充分考察我国人口的地域分布特征及不同群体的市场供求状况,在进行总量分析、区域分析等基础上,验证延迟退休年龄的可行性,谨慎决策。

(二)继续完善法律法规,用法律来保护妇女的权益

女性“一刀切”式的退休规定在事实上损害了一部分妇女的现实权益,有违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要根据形势发展,就延迟女性退休年龄,出台具体明确的法律规定,为女性争取退休的平等权利提供法律保障。

(三)推行弹性退休制度,给予女性自主选择权

弹性退休制度的实施,可以采用分阶段提高退休年龄、分领域提高退休年龄、自愿选择退休年龄等方法,将社会劳动领域分类,脑力与体力劳动者、安全工种与危险工种有所区别,劳动者根据自己的身体与经济情况,自主选择是否继续工作。

注释:

[1] 数据来源:《妇女研究论丛》2009年第6期

[2] 四川省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3] 数据来源:统计年鉴

参考文献:

[1] 陆建民 《处级女干部60周岁退休:从提案到政策》[J].2012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