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育心理学与音乐课程

教育心理学与音乐课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育心理学与音乐课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育心理学与音乐课程

教育心理学与音乐课程范文第1篇

随着国家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及新课改的实施,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正逐渐被淘汰,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主导地位也正发生着改变。

新课标本着“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内涵,更加关注“人”的发展。其中,《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则以“注重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化文化、完善评价机制” 为基本理念。与传统音乐教育相比,“新课标”无论是从音乐教育的理念,还是教材的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均作了全方位的改革。这对于已习惯了传统音乐课教学的广大音乐教师来说,无疑是一场“革命”。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标”,尽快成为“新课标”的有效执行者和积极建设者,将关系到“新课标”实施的成败。对此,我想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与同行们商榷。

1.领会新课标的理念,转变音乐教学观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制约着人们的教育行为,影响着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任何教育行为的实施,都必须建立在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基础上。人类需要音乐,人类的生活离不开音乐。按理,大多数学生应该是喜爱音乐的,事实也确如此。然而,多年来我们的音乐教育却屡屡遭到学生的排斥,“学生们喜欢音乐但却不喜欢上音乐课”的现象屡屡发生,甚至到了让学生觉得“音乐课的教室,简直就是我的刑场”的地步。有学生这样说:“一提到上音乐课,我就头痛。因为一上音乐课,就有无数个我根本不认识的音符迎面扑来,令我招架不住。更可怕的是,老师竟然让我全都记下来。这怎么可能呢?我又不是音乐天才,这么多的‘哆来咪’,看到都害怕,让我背下来,简直是谋杀……音乐课的教室,简直就是我的刑场!”——类似的现象比比皆是,不得不令我们深思!的确,长期以来,我们的音乐课内容单一、落后于时展的需求;教法死板、与音乐艺术的本质背道而驰。我们更多地注重音乐技能、技法的传授与训练而忽视了音乐艺术的审美特性;更多地关注教师本人的情感体验而忽略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及音乐情感……使得我们的音乐课文不文,理不理,在某种意义上等于抹杀了学生作为一个有着相对独立的、丰富的内心世界及情感体验、审美观念的个体的感受和创造欲望。我们应清楚地认识到,音乐教育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它首先是一种基本素质的教育。它通过教授音乐这门听觉艺术,来反映人们的思想、情感以及社会生活,使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爱好,具有对音乐美的感受能力、表现能力和初步的鉴赏、创造能力,教会学生如何认识生活、感受生活并在一定意义上创造生活,从而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和健康个性的发展,以达到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基于这样一种认识,我本着一种“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 “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的信念,通过教学,不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浓厚兴趣,并以此为切入口,引导学生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来认识生活、感受生活并在一定意义上创造生活,培养一种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在新课改之后,我校的音乐教学更加关注学生作为“人”的因素,更加注重对“人”的培养,还音乐以其音乐艺术的本来面目,展现给了学生一个较为宽松的、和谐的、动态的、充满了美感与浓厚人情味的音乐学习的空间,而学生们则在教师的引领下步入了音乐艺术的美妙殿堂,在艺术殿堂里尽情畅游。“喜欢音乐却不喜欢上音乐课”的局面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扭转。

2.教学实践中,教师角色的定位观念的转变需附着于具体的教学设计和操作之上。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角色的定位是否准确,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成败。

2.1 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变“指挥棒”为“引导者”音乐艺术有着其丰富的内涵与外延,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艺术形式。由于年龄特征、个性差异、知识层次等因素的制约,学生们对音乐的喜好千差万别。在教学中,教师不应将音乐教育只局限于在“知识”、“学科”等狭窄的范畴内来理解,而应把“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的价值观视为根本,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的思想。丢掉传统教育中教师的绝对权威,洞悉学生的兴趣爱好,了解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并针对他们的兴趣爱好找准教学的切入口,因势利导,将手中的“指挥棒” 变成引领学生去探索美妙的音乐世界的“引路石”。 在这里,教师不再是喋喋不休的说教者,学生不再是教师思想、情感的复制品;课程也不再是纯粹意义上的单一的教材内容,相反,教师能够从学生出发、从学生学习音乐的角度出发,研究解决学生要学什么、怎样学等一系列问题;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也能积极地参与进来,愉快地学习。这样,教师和学生就都成了课程的创造者与开发者,成了最终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机结合体。

2.2 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变“居高临下”为“平等相交”音乐教育的本质是美育,音乐教育的魅力在于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情育人。它的最大特点是通过艺术活动来调动人的兴趣,打动人的情感,让人愉快地受到教育。在教学中,我们往往容易忽略学生的情感体验,而把教师自身的思想情感强加给学生,结果呢?学生们在那种久而久之的固定思维模式和学习方式的演练下,渐渐丧失了人类与生俱来的那种源于心灵深处的音乐感受本能,欢快的,还是深沉的音乐,不论你在课堂上给他欣赏都会有不少同学无动于衷,毫无感觉。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对于学生来讲,最好的教师是在教学活动中忘记自己是教师而把自己的学生视为朋友、志同道合的那种教师”。的确,真挚的情感是不应有什么贵贱之分的,学生与老师一样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鉴于这种平等,鉴于音乐艺术情感表达本身所具有的模糊性,对音乐艺术的感受与理解就不应该是绝对的,不应该只是一种简单意义上的相加。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乐于走下讲台,关注学生的每一分情感,倾听他们的心灵,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指责;多一些交流,少一些“命令”;多一些探讨,少一些灌输。惟有这样,学生才会变被动为主动,变接受为参与,我们的音乐课堂也才会成为一个充满情趣的、平等和谐的课堂。

教育心理学与音乐课程范文第2篇

农村中小学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制约因素有:

第一,学习、宣传《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不到位。《纲要》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诞生的,是一件新生事物,许多教育工作者对它还比较陌生。大多数农村教师对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实质了解不够,更谈不上理解其重要意义了。

第二,由于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而导致理解错位。许多教育工作者认为,学生能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就很不错了,已经是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了。传统的教育观念可谓根深蒂固,一些教育工作者没意识到我们正经历着剧烈的变迁,致使心理课程被放到比所谓副科还副科的位置上。

第三,由于认识不足导致心理误区。有些教师认为,什么心理健康教育,不就是思想品德教育吗?班会、队会、思想品德课等各学科均可做到,没有必要专门开设心理课或开展心理实践活动;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的内容其他学科兼而有之,不必独立开设。否则,势必增加许多麻烦。

第四,专业教师缺乏。广大农村教师虽有一定的教育心理基础知识,但也是多年以前学的了,与当前的农村教育状况不能接轨,因此很难适应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工作。在一次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问卷访谈中,有105个教学班参与,只有7个教学班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此外,我们还发现,在一些农村开设此课的学校有的是给学生读一读,就像讲《西游记》的故事一样,不够专业;87.4的学校干脆束之高阁。开设此课程真是困难重重。其原因就是缺乏专业教师队伍,学校领导对此课程不够重视。

针对上述制约因素,我们可以采取相应对策,来完成《纲要》提出的目标:“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第一,加强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管理,加大宣传力度,引起各级行政领导的重视,要有专家的呼吁,需要有专业人员的管理,使广大教育工作者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为建设和谐校园提供心理上的支持,为培养广大农村青少年健全的人格提供心理动力。

第二,要提高认识,把心理健康教育课落到实处。教育工作者要率先转变理念,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到教育教学中去,为学生创设符合其心理特征的学习、生活、心理环境,不断引导学生在出现心理行为问题时,要及时向老师求助,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第三,心理师资队伍建设是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关键。《纲要》中明确指出:“学校要逐步建立在校长领导下,以班主任和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加大培训力度。”

第四,学校努力建立具有可行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体系,使之纳入到学校正常教育教学考评之中来,督促和激励广大师生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

几年来,我市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各级教育行政机关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还欠缺,如每年的各级各类培训就很少涉及到此内容。笔者呼吁,今后,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加大心理辅导教师的培训力度,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化、专业化。

目前,我市阜阳一中、太和一中、阜阳城郊中学等校建立了较为规范的心理咨询室,有力地促进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总之,我们要按照《纲要》的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既要积极创造条件,又要从实际出发,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课题研究与科学管理,特别要注重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与人的全面发展关系的研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此项工作要给予大力指导,积极支持科研部门广泛开展科学研究活动,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健康地发展。同时为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创设积极和谐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稿件编号:090819008)

教育心理学与音乐课程范文第3篇

我国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试验稿)中明确提出:“创造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质的音乐学习领域,使学生积累音乐创作经验和发掘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对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创造性发展价值”是基础教育音乐课程重要价值之一,“鼓励音乐创造”已经成为一条崭新的教学理念。在音乐课程具体的内容标准中,“创造”已被列为与“感受与鉴赏”、“表现”、“音乐与相关文化”等并重的一个教学领域。

那么,什么是创造性呢?

心理学家认为:“创造性是能产生独特、现实、有社会价值的多种能力与优良人格特征的整合。是高质量的解决问题最重要的心理品质”[2]。它主要包括创造意识、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想象和元认知等心理因素。其中,创造性思维是核心成分,创造性想象是必要成分。

音乐教育以音乐艺术作为主要介质,而音乐艺术是一个需要创造的艺术。从作曲家作曲(又称“一度创作”)到表演者的演唱、演奏(又称“二度创作”),再到听众的欣赏活动(又称“三度创作”),“创造性”活动无处不在。可以说离开了创造性活动,音乐艺术便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和“灵魂”。因此,音乐教育在发展学生创造性心理品质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潜在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音乐教育有利于激发创造意识

创造意识是创造活动的强有力的推动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当个人有高度的创造欲望、有强烈的创造意图(也就是说时常想到创造),才容易产生新思想、新方法、新观点,才能够产生高水平的创造性”[3],而音乐艺术及教育具备激发创造意识的诱因。

首先,音乐艺术的种类繁多,题材形式多样,风格流派各异,能够适应不同年龄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从音乐教育内容形式来看,有歌曲演唱、器乐演奏、律动、歌舞、欣赏、创作等,其形式丰富多彩,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吸引他们参与到音乐的创造活动中去。同时与其他学科教学活动相比较,学生们在音乐教育活动中身心更为愉悦。因为音乐艺术运用优美的旋律,丰富多变的节奏,以及色彩丰富的调式、和声等音乐表现手段,可以创设一个愉悦的氛围,为创造意识的产生提供有利的心理环境。

其次,音乐艺术在内容上具有非语义性,在形象上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因此音乐作品不可能像绘画作品那样直观呈现它的内容,也不能像文学作品那样把内容传达得十分清晰,人们对于同一首音乐作品的音乐形象的感受和理解,会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正因为音乐艺术具有这样的特点,使得学生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有更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他们可以对音乐作品进行相对“个性化”和“自由化”的理解、诠释和创作,不至于担心表达方式不当而受到别人的否定或责难,使他们感到更 “安全”,因而更容易产生创造的动机和欲望。

二、音乐教育能够有效训练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性活动的核心部分,带有生动的形象性和直觉性。它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统一、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统一,也是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统一。在诸种思维的协同作用中,发散思维是主要成分”[4]。

艺术原理告诉我们:任何艺术都离不开“形象”的塑造,在“形象”塑造的过程中,艺术家主要采用的是形象思维,同时也部分的采用抽象思维,音乐艺术也如此。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无论是作曲家的创作,还是表演者对作品的演绎、诠释、或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感受和鉴赏活动,都体现着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辩证统一。

“从美学的意义上看,音乐创作是一种受审美经验支配的创造性劳动,而这种创造性劳动的具体方式是把内心的体验改造成音响的形式”[5]。音乐创作的这个过程可以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作曲家把内心的情感体验转化为听觉表象,第二个阶段是作曲家把听觉表象通过各种作曲手段外化为乐谱或实际的音响。在第一阶段中作曲家主要运用的是形象思维,而第二阶段则必须在运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借助逻辑思维来组织音乐材料。

例如,肖邦在创作《A大调波洛涅兹》时,曾产生过“一队全副武装的波兰武士列队而来”的幻觉,这正是形象思维在音乐创作活动中的体现的说明。而他在把这种感受转化为音响形式时就必然运用逻辑思维来处理各种作曲技法的运用。

当然,在音乐艺术的活动中,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运用不仅体现在作曲家的创作中,也存在于表演者对音乐作品结构的分析把握和情感的处理布局上,还存在于欣赏者对作品的理性认识及审美评价中。

另一方面,由于音乐语言的模糊性和非语义性,使音乐艺术又区别于视觉艺术,表现为不能反映事物的外部形象,具有空灵性和不确定性,音乐情感表达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对于同一事物、同一情感的表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根据“梁祝”的故事而产生的音乐作品有小提琴协奏曲、钢琴曲、以及古筝等多种不同体裁与形式。而对于同一首作品,在表演时的演绎和在欣赏时的理解是有所不同的。例如同样是演奏勃拉姆斯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亚沙海菲兹的演奏客观冷静,而大卫奥伊斯特拉赫的演奏则高雅甜美。虽然风格各异,但都受到听众的喜爱。正因为音乐艺术具有这一特点,使我们在音乐教学中可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多样化的感受、理解、表演和创作,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

可见,音乐艺术活动需要运用多种思维形式,特别是形象思维与发散思维,因此,如果我们能够认识和遵循音乐艺术的思维规律,就可以通过音乐教育使学生的创造思维所涉及的各种思维得到协调发展。

三、音乐教育可以为创造性想象提供发展空间

想象分为再造想象与创造性想象。而创造性想象是指“不依照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创造出新的形象”[6]。创造性想象是创造的翅膀,是创造活动的必要成分。

音乐美学原理告诉我们,“音乐创作是一种把内心体验转化为音响结构的创造性想象活动”,“而富有创造性的想象是音乐创作最基本的心理方式”[7]。可以说离开创造性想象,音乐创作活动将无法进行。这是因为音乐想象“是由其他表象转化为听觉表象的过程”,“听觉表像的产生是由于作曲家的想象力把其他表象上升到纯粹精神的高度而创作出来的,所以它是一种创造想象” [8]。

同时,创造性想象也是贯穿在音乐表演中的一种重要的心理要素。表演者对音乐作品的情感体验、意境的领会以及音乐形象的再创造,都离不开想象的作用,而演奏者依据乐谱对音乐形象和音响效果的想象属于创造性想象。实践证明,表演者的想象越丰富,听众从它的表演中所感受到的情感与意境也就越明确。正因为如此,中外许多音乐表演艺术家和理论家都对想象在音乐中的作用予以高度的重视。“明人徐上瀛在其所著的《溪山琴况》中提出‘求之弦中如不足,得之弦外则有余也’,他要求演奏者应‘远以神行’,即运用想象去追寻乐曲的意境”[9]。

当然,想像也存在于音乐欣赏活动中,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在其长诗《琵琶行》里音乐欣赏时的心理活动的描写,就是一个例证。在这里,大诗人白居易“一会儿联想到急雨,一会儿联想到私语,一会儿联想到莺语,一会儿联想到泉声;即使音乐暂时休止,但想象却未停止,而是觉得另有一种忧愁暗恨之情,胜过有声之时”[10]。在欣赏活动中,因为音乐艺术形象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人们对于同一首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受是不一样的,音乐的想象带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由此可见,创造性想象广泛存在于音乐艺术活动中,而音乐教育所涉及的活动既包括音乐创作、也包括音乐表演、音乐欣赏等形式。因此,在音乐教育注重学生创造性想象能力的培养,既有利于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又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心理品质的形成。

四、音乐教育可以提高元认知水平

元认知是创造性活动中的重要的心理因素,“是指个体对有关自身认知过程的知识意识,或个体检验、调整和评价自身思维的能力,其实质是人在对自己认知活动的自我认识基础上的自我调控”[11]。元认知水平越高,意味着懂得更多的有关学习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意味着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善于自觉的调控自己的活动,更善于获取反馈信息和评价自我,并能及时的修改、调整策略和行为。

在音乐的活动中,由于声音具有流动性和瞬时性,因而无论是演唱、演奏或欣赏,都必须充分调动元认知能力,参与对音高、节奏、速度、力度、情感、风格的把握、监控和调节。哪怕是唱出一个简单的旋律,也需要具备调控的能力。尤其是在合唱、合奏等集体活动中,更需要较高的元认知能力。因为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不但要控制自己的演唱、演奏,还必须同时倾听别人的演奏、演唱,以便使自己能更好的与其他人合作。可见,元认知也可以通过音乐教育得到有效的训练。

结语

在音乐的艺术活动中,创造性是必不可少的的心理因素。音乐教育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训练创造思维,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想象、提高认知水平,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创造性心理品质的形成。

注释: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试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第17页。

[2]张大均:《教育心理学教程》,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年,第204页。

[3]张大均:《教育心理学教程》,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年,第206页。

[4]张大均:《教育心理学教程》,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年,第206页。

[5]王次:《音乐美学新论》,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3年,第112页。

[6]曹日昌:《普通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第283。

[7]王次:《音乐美学新论》,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3年,第121页。

[8]王次:《音乐美学新论》,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3年,第137页。

[9]张 前、王次:《音乐美学基础》,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年,第206页。

[10]王永杰:《艺术教育刍议》中国第七届国民音乐教育改革研讨会论文汇编(会议资料),1998年。

教育心理学与音乐课程范文第4篇

创新素质;心理素质

〔中图分类号〕 G633.9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19—0061—01

随着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发展,音乐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对音乐教师自身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形势下,音乐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呢?笔者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首先应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其一,要热爱音乐,应对音乐有一种特殊的认知,要以饱满的情绪歌唱,以审美的心态进行音乐欣赏。只有教师本身热爱音乐,才能使学生受到感染,进而实现教学目标。其二,要热爱教育事业。许多教师之所以能够成功,主要是因为他们热爱教育事业,为了下一代的成长,他们甘愿奉献自己的毕生精力,不畏艰辛,不计得失。教师只有热爱教育事业,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学发挥出最大作用;教师只有爱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戴,才能搭建起师生之间情感沟通的桥梁。当然,这种爱并不是溺爱。教师对学生的爱体现在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体现在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信任、尊重和正确的评价上。

二、具备扎实的专业素质

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是完成教学工作的基础。有些教师虽然满腹经纶,但却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其主要原因是他们未能熟练掌握教育教学的规律和方法,缺乏最基本的教育能力。音乐教师只有具备教育学、心理学及音乐教育常识等教育理论知识和教育能力,才能少走弯路,避免工作中的盲目性,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那种认为不学教育学、心理学也能教书的想法是错误的。只有以科学、正确的理论为指导,教师的教学工作才会更上一个台阶。此外,教师还应具备与音乐学科相关的文化知识。音乐不具有语义的确定性和事物形态的具象性,其与人类的社会生活、各种文化艺术等有着密切联系。因此,音乐学科不是一门单一的学科,而是一门综合的学科。音乐课程极强调学科的综合性,音乐教师只有具备丰富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素质,才能游刃有余地开展教学,从而引导学生对音乐知识和技能进行全面、深入的学习。

三、具备创新素质

音乐是创造性最强的艺术之一。教师需要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感,提高他们的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有“三见”,即新见、创见、远见。事实上,教师获取某种知识和接受某种新观点比提出新观点更为容易,重要的在于,教师要学会自我创新和探索教学的有效方法,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之道。教师对待读书获取的知识信息应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进行分析,举一反三,要在合理运用知识信息的同时,不断地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主动地进行教学研究,将教研成果合理地用于实践。教师应着眼于新的教学方式的探索与研究,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富有个性的学习。在教育领域,多媒体技术的介入给音乐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随着许多现代化的电教媒体进入音乐课堂之中,如,电子白板、投影仪、计算机等,这使音乐教学朝现代化的方向迈进了一大步,而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则极大地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广大音乐教师应当熟练地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要具备多媒体操作、音乐课件制作的能力等。

教育心理学与音乐课程范文第5篇

笔者在初中从事音乐教育,在一次合唱团队员的选拔中发现,初一的500名学生,能唱准基本音阶“1234567”的学生不到5%,没有一个学生识谱,也没有一个学生能了解一首音乐作品的基本要素。笔者认为,目前素质教育下的音乐教育面临以下问题:

1. 音乐课不受重视

学校狠抓升学率,对于统考科目相当重视,认为音乐课可有可无,大多数学校初一初二开设音乐课,初三根本没有开设音乐课,临近考试时,还会将音乐课、美术课等非主科课程停课,提供给统考科目的课程用作复习课或者自习课;学生家长也认为只要能够考出较高的分数,就是好的教育,因此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音乐科目被当作“次科”不受重视。

2. 音乐教学设备落后

大多数人认为,音乐课无非是一架钢琴一本书唱一首歌,然而在科技时代迅速发展的今天,教育改革突飞猛进的今天,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比任何一个时代都要重视,然而也有地方音乐课没有配备钢琴、电子琴、打击乐器、多媒体教学软件,音乐教学设备相当落后,严重制约了音乐课质量的提高与发展。

3. 音乐教材内容太难

中小学音乐教材所选的歌曲难度大,不适合学生演唱,器乐曲对于没接触过乐器的学生难以接受,一些欣赏曲目也比较难。现在的中小学生思想前卫,个性突出,喜欢现代的、潮流的事物,可是教材缺乏时代性,很多歌曲都是70后、80后所流传的歌曲,90后、00后从未听过,很难让学生接受,让学生愈发对音乐课失去兴趣,从音乐教材来看,教材内容没有以当今学生为主体,缺乏时代性多样性,没有从多角度、多视野去引导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4. 音乐教学方法单一

现在许多音乐课还是以传统机械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为主,以教会学生唱一首歌或者弹一首曲子为目的,模仿的、单纯的、刻板的教学方式占有很大比例,很少老师认识到学习音乐是为了提高音乐素养、陶冶身心,使这种教学方法束缚了学生自由发挥与想象的空间,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无法从音乐课上获得美的体验,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5. 素质教育没有落到实处

应试教育愈演愈烈,虽然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地位较以前有所提高,但与语数英等课程来比,音乐课还是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学校还是以学生的分数来衡量学生的好坏,音乐课没有升学的压力,也就没有分数的压力,所以很难把音乐课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中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性根本就不能很好的发挥,素质教育就很难落到实处。

二、音乐教育的对策

(一)加强教师的基本素质及提升教学能力

1. 完善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教师的良好的知识结构是保证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条件。一个音乐教师需具有广泛的文化科学基本知识,扎实系统的专业学科知识以及全面的教育心理学知识。教师只有全面准确地掌握教育科学知识,才能正确地选择教育内容和方法,把自己掌握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有效地传递给学生,使学生的各种潜在能力得以充分地发展。

2.支持及推进音乐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培训。随着社会的发展,音乐教师在职前教育的知识已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所以进入教学岗位之后,音乐教师的技能和知识需要一定的提升,学校应支持及推进音乐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培训,让其了解国内外的音乐教育发展趋势、动态及前言信息,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和教育方式,以更好地进行教学工作。

(二)加强对音乐教学观念的转变

音乐教育是其它教育所不能代替的一门艺术教育。教育主管部门,学校领导、老师和学生需对音乐教育有新的认识,以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开展为契机,充分体现音乐教学在学校发展和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立足于音乐学科的特点,面向全校学生,把培养音乐兴趣、爱好,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审美意识,扩大文化视野等为重要的方面构建素质教育的音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