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非遗文化的现状

非遗文化的现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非遗文化的现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非遗文化的现状

非遗文化的现状范文第1篇

【关键词】彝族 非物质文化遗产 现状 保护对策

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趋时化的背景下,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例如:过去普遍见到的彝族民间口弦弹奏,现在只能在高山农村偶尔见到;被称为彝族“木器艺术之乡”的美姑县候果莫乡会木器雕绘艺术的民间艺人已很少;星象学是彝族民间的常识课,而今彝区农村能熟练运用星象知识的人已越来越少。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10月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旨在保护以传统、口头表述、节庆礼仪、手工技能、音乐、舞蹈或传统表演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随后便得到世界各国的欢迎,证明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顺应了当今各国的需要,符合各国的共同利益,这是人类文化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事件,标志着全世界从此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共同的认识。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标志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春天的到来,这为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了新的生机和发展机遇。在这个机遇中,有的已开始了保护工作,有的已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如彝族语言文字的规范,使彝语得到了规范和发展,成为国家学历教育的合法文种;又如已经搜集、整理、编译出版了大量的彝文古籍文献;再如已向“文化遗产名录”进军,火把节、彝族年、漆器等成功申遗,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等等。但是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还没有形成全民族的共同认识。文化自觉,是对本民族文化的认识、研究、挖掘、整理、宣传、弘扬发展的行为和过程,是把文化资本发展为价值资本,并转化为经济资本的行为和过程。总体上来看,彝民族对自己的传统文化的态度已从盲目状态逐渐进入到自觉状态,但对民族内部各种群体层面上的人群而言,“自觉”程度是不一样的,从目前来看,知识精英层面上的人群认识是比较统一的,文化自觉行为也是比较强烈的,但处于领导层面上的人群内部的认识是参差不齐的,甚至有些人对文化自觉行为持抵触或反对态度;对于大众层面上的人群大都还处于自然传承的盲目态度上。这些都有形或无形中影响到了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推广工作。

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力度还不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公约》,明确指出,“承认各群体,尤其是土著群体,各团体,有时是个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作、保护、保养和创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而为丰富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性作出贡献。”但是目前在彝区普遍存在这样一个事实,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主体认识不明确,因此大多数地方没有健全或专门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与管理机构,也没有制订统一的评价标准体系,这种状况势必影响到对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定和普遍价值的评价工作。

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重开发、轻保护的倾向。随着文化遗产热的升温,一些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相关政府部门关爱、企业竞相开发的对象,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往往会忽视彝族文化本身的传承特点,把民间文化艺术作为猎奇、招商引资、旅游的手段,往往把传统的东西与现代的东西混杂在一起,这种做法虽然有些可以理解,在表面上确实反映出地方政府、企业对彝族民间文化的关爱和支持,但实际上却在有意无意间剥夺了彝族民间社会传承本土文化的权利,使节日变成大会,使“民俗”变成“官俗”。例如:彝族原生态的傩戏“变人戏”(彝语称为“撮泰吉”),是彝族重要的信仰民俗,以前尽管不那么专业,但充满原始气息,是了解彝族古代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但一些政府部门、专家、学者为了让其更加专业化、规范化、市场化,在改编过程中加入了一些其他乐舞因素,使得其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变得越来越淡薄,原有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已开始发生剥离。这种重开发,轻保护的倾向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摧残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方法。

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中存在“山头主义”。彝族是一个跨省区、跨境而居的民族。除了我国外,东南亚地区的越南、泰国、缅甸、老挝等国也有彝族居住。因此在有些地方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中往往只着眼于本地区,无视有些文化事象的民族性和整体性,只见树木而不见森林,把一个完整的文化事象的内容和品相肢解成七零八落,这种文化认识上的“山头主义”严重破坏了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事象的全民族性和完整性,从而影响了对彝族非物质文化事象普遍价值的认识。

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无相关法律法规的保障。为了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得到保障和得以顺利实施,必须有法律法规的保障。我国早已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但我们彝区各地至今还没有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所以影响了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

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忽视情境保护、破坏性保护现象。“文化遗产”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文化“事象”和文化“情境”,而我们只注意“事象”的保护,没有保护文化的“情境”的情况是很突出的。例如已列为国家文化遗产名录的“火把节”和“漆器工艺技术”就存在这样的问题,只注意了文化事象标志特征,而不注意保护文化事象的内容和情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目前仍然存在着“保护”的内容不清楚,“保护”的手段和方法没掌握的情况。

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策探索

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面临的困境其实也是当代许多少数民族共同面临的重大难题——文化转型的困难,即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协调好经济、社会的发展与传统文化保护的关系。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是保存现今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还要综合现实环境考虑现在和将来发展的可能性和多样性,因此需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层面综合考虑。本文从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出发,对如何有效保护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对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认识。任何一种文化都是人类一定阶段的历史文化的记忆,对于认识人类社会发展史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有义务去传承和发扬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从而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和视野。对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而言,应当切实树立几个观念:一是要树立文化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与脉的观念、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和人类永恒财富的观念;二是树立文化的多样性决定着人类的和谐、和平相处的观念;三是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观念,形成上下联动、上下互动的局面;四是在传承中求保护,在保护中求发展。通过加大对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从而唤起人们的保护意识。

第二,坚持“抢救优先”原则,把抢救濒危的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传承人摆在优先地位,抢救下来、记录下来,以免人为地酿造出“人亡歌息”、“人亡艺绝”、“人忘技失”的悲剧。

第三,对传承人要制定具体的保护措施,给予相应的经济资助和政策照顾,重要的是保证后继有人,不让任何一项重要的遗产失去传承。同时开展逐层多级的保护制度,全面和整体地保护彝族非物质文化的生态。

第四,在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要重视文化“情境”保护,防止出现只注重提取文化遗产事象而轻视保护“情境”的做法。

第五,要保留非物质文化遗产事象内容的完整性,防止随意增减以杜绝“伪民俗”的出现。

第六,依托全国彝学会及各个省、市、县的彝学会,开展彝族民间文化普查,建立全国性、区域性、地方性的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传承人保护协作组织和研究机构,建立彝族非物质文化及其传承人资料数据库,并完善必要的保护措施,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础。此外还可以尝试与国际接轨,借鉴国际社会的先进做法与先进理念,从而使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在正确理念的指导下走得更快,走得更远。

结语

非遗文化的现状范文第2篇

(安徽工程大学 艺术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摘 要:在当代消费主义的影响下,商家越来越注重土特产品的包装形象.本文通过对徽州土特产品包装的现状分析,探索了地域文化在徽州土特产品包装中的应用表现,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土特产品包装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徽州;土特产品;包装;地域文化

中图分类号:J5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1-0138-02

在我国,地域文化一般是指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明表现.它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与环境相融合,因而打上了地域的烙印,具有独特性.徽州文化作为我国汉族三大地域文化之一,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生动标本和全息缩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文化史上,甚至于在世界文化史上都有着重要影响.这里有著名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本地的土特产品也得到了开发和发展.土特产品是指某地特有的或特别著名的产品,作为地域文化的一个分支,它体现了这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和特色文化.比如山西的老陈醋,北京的板鸭,新疆的葡萄干,贵州的茅台酒等等都是当地有名的土特产.

消费者之所以会选择土特产品,完全是基于其地域文化特征这一前提.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文化传统和艺术特色,浸透着民族情感,其内涵是民族精神.这是包装设计赢得市场成功的重要条件,在这个日趋以消费至上,图像至上的文化转向下,商家为了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在土特产品的包装上选择具有浓郁地域风格的视觉元素,能够让消费者直观的看到土特产品的特色,从而有选择有目的的进行购买,不仅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客观上也成为传播地域文化的重要途径.

1 包装设计与消费文化

对于多数消费者来说,包装形象意味着产品形象,包装形象对于消费者的吸引力决定了消费者购买的直接原因.现代消费文化复杂多变,但无论怎样变化,以消费者为中心,满足消费者实用与审美的要求没有变,只有通过良好的包装设计,把握时下消费文化的特点,激发消费者的情感,才能在众多商品中脱颖而出.

2 徽州土特产品包装的现状分析

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在不同的阶段都有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通过一定时期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精彩纷呈的传统艺术样式.数千年的徽州文化积淀为当地的土特产品的包装提供了大量的设计语言,从图形、色彩、文字等方面都显示出其视觉语言特征.但不可否认的是有很多的土特产品的包装设计只是照搬徽州民间图形,把这些元素进行简单的叠加,并没有体现当地的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这是对产品包装重要性认识的不足导致的,很多商家认为消费者是冲着产品内容来的,并不在乎产品的包装,殊不知,消费者在成千上万的商品之间游览,对每种商品的注意时间其实只有很短暂的几秒钟,在这几秒钟里,消费者只可能通过商品包装来初步判断商品是否符合购买要求.所以,商品的包装是关键问题.有些大型企业的商家已经认识到了包装的重要性,不仅在产品包装上突出地域文化,而且在包装结构上进行改良,使之更适合产品的储藏以及携带,形成了适合不同消费人群的各式产品.

3 徽州土特产品包装的地域文化表现

在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是儒家、道家都认可的哲学观.一些传统造型艺术,比如说绘画、建筑、雕塑、民间工艺都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同样在徽州土特产品的包装设计中也运用了这种思想.

例如太平猴魁作为中国名茶,已经有百年历史了,是著名的徽州土特产品,在图1这张图片中可以看到,这个品牌的茶叶包装是用徽州特色建筑为主要的图像元素,徽州建筑最引人注目的是马头墙的造型,这种建筑形式是将房屋两侧的山墙升高超过屋面及屋脊,并以水平线条状的山墙檐收顶.在徽州地区马头墙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组合形象非常的丰富多姿,有的作阶梯形式,层层跌落;有的作弓形或云形,舒展自如.由于村落中古民居的高低、大小都不尽相同,马头墙也就随之出现不同的朝向和不同的高度,形成了更加丰富的空间变化.这个包装设计正是抓住这一特点,用简单的富有设计感的线条勾勒出马头墙变化丰富的特色造型,凸显了强烈的地域风格,也传递了浓郁的地域文化信息.

安徽的黄山是我国著名的旅游景区,是世界自然和文化的双遗产,自古就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说法,黄山的迎客松、飞来石、云海已经成为黄山的标志性景观,设计师们常常把这些具有代表性的自然景观作为主要的图形元素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在表达地域文化的同时,也起到了宣传产品、宣传当地旅游文化的作用.

譬如在徽州文房四宝的包装设计中,就常常用到这些标志性的图形元素.文房四宝中的歙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造型优美,雕琢精致,驰名中外,已经成为古徽州的代名词了,不但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还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歙砚的雕琢范围广泛,有山水人物、日月星云、飞禽走兽、楼台亭阁、古树怪石、龙凤神仙等,富有浓厚的徽派风格.图2中的歙砚,工匠们用具有代表性的迎客松作为主体图形,雕刻在砚台上,画面活跃,富有生气,令人喜爱.

再如图3中安徽名茶太平猴魁的包装设计中,就以黄山的云海为背景图案,自古黄山云成海,是云雾之乡,其瑰丽壮观的“云海”以美、胜、奇、幻享誉古今,是黄山的又一奇景.这一包装设计的地域性表达不仅展示了徽州的独特魅力,而且增加消费者对产品的认同,使消费者获得新的审美体验.

4 现代徽州土特产品包装的发展趋势

现代土特产品的包装设计不能仅局限于对地域文化的表达上,更要和现代消费者的审美接轨,因为我们的设计是服务于广大消费者的.不同的消费群体随着时代的变化,审美观念也会产生变化,所以现代土特产品的包装设计要站在市场经济的角度,把握时代的讯息,把现代设计文化和地域文化相结合,来寻求新的突破点.

4.1 地域风格的设计元素,现代的设计表现

现代地域化设计不是传统设计艺术简单的重复,生硬的叠加,而是要在传统文化中提取要素再创造.比如说在图4黄山特产野生山核桃酥的包装设计中,把丝毫没有进行艺术加工的黄山风景图简单的放在了包装背景上,和前面的主体图像没有虚实对比,导致“主角”失去了光彩.虽然这个包装也具有强烈的地域色彩,但是看起来没有美感,不上档次,失去了一部分以馈赠亲友为目的的消费群体.

4.2 适应时代的可持续发展的设计

随着经济的发展,地球能源越来越紧张,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各个行业都在倡导节能环保,包装设计也不例外,低碳、绿色是现在包装的发展趋势.未来徽州土特产品的包装材料可以就地取材,尽量选择具有地域风格的木、竹、棉、麻、草等可以反复利用的自然物质,合理利用自然,回归自然,这不仅能体现传统文化,而且与现代设计提倡的可持续发展不谋而合.独特的包装也可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5 结语

现代企业越来越注重自己产品的包装形象,一个良好的土特产品的包装设计不仅能增加产品的经济附加值,同时也可向外界传播当地的地域文化,更能满足现代人的回归意识和寻根情节.用符合当下消费文化的设计语言做最满足于消费者地域包装设计,为消费者提供多种可能的风格选择.在提升土特产品包装形象的同时也提升了土特产品的特质,为地域品牌的推广打下了基础.

巴赫金曾说过:“不同文化、不同涵义只有在交锋和对话中,才能显示出底蕴.”地域文化是文化的一种重要形式,土特产品的包装设计促进了地域文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承担着传承地域文化的使命.

参考文献:

〔1〕王启敏,简文乐.天上徽州—徽州文化十大流派.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

〔2〕陈小林.包装设计.四川出版集团,四川美术出版社,2006.

〔3〕陈磊.包装设计.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

〔4〕尹章伟.熊文飞.何方.包装造型与装潢设计.化学工业出版社.教材出版中心,2006.

〔5〕罗明金.湘西旅游土特产品包装设计的现状及发展探析.包装工程,2009(11).

〔6〕付小平,姚佩玲,文佳才.土特产品包装地域性表达的审美价值研究—以四川为例.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1).

〔7〕刘义晴.地域特色产品的包装设计研究.湖南工业大学,2012.

非遗文化的现状范文第3篇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意识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9-0160-01

大学英语教育是以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为主要目标,“以语言知识、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的体系(《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教育部,2007)。根据海姆斯(Hymes)的观点,交际能力包括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然而在外语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绝大多数的英语学习者语用能力低于语言能力,在实际交际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大多是因为语用能力差、不了解交际双方的文化背景差异而导致的;甚至交际过程违反对方的社会规则,导致交际、商谈的失败。其主要原因是长期以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注重语言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文化意识的培养。目前关于跨文化意识研究的文章中关于跨文化意识的概念比较认同的是汉威(Hanvey)(1979)的观点:跨文化意识指的是跨文化交际中参与者对文化因素的敏感性认知。很多文章因此把跨文化意识等同于跨文化认知,这有失偏颇。如果说汉威(Hanvey)提出跨文化意识有认知的层面,那就是前三个层次,最后一个层次绝非停留在认知的层面,而是从情感角度出发的文化理解。

而且根据我国《大学英语课程标准》及其解读,跨文化意识不仅指对异国文化与本国文化的异同的敏感度,还包括在使用外语时根据目标语文化来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语言产出的自觉性。这里所说的自觉性已经上升到意志的层次。

关于跨文化意识培养的策略及方法问题,到目前为止,没有定论。为了在教学过程中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丰富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杨策略,针对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情况提出解决方法,笔者对驻保定市五所的高校的二百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问卷发放二百份,收回二百份,调查对象为大学一年级新生40名,大学二年级学生160名。二百名调查对象中有55人经过跨文化交际选修课程的学习。试卷中的问题是根据笔者在长期教学实践中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设计。测试内容主要分布如下:

为了解未参与跨文化交际选修课的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组A未选)与参与过跨文化交际选修课的本科生(组B已选)之间的差异性,我们将这两组的成绩进行分别统计,为了解哪一测试类别的具体信息我们对所有学生的成绩逐一进行统计,所得结果为:未参与跨文化交际课程的145人的总成绩显著低于参加过选修课程的学生,特别是在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跨文化实践与交际文化这三类题目的统计数据对比如下:

大多数非英语专业的本科学生在对英语国家文化的兴趣偏低,仅依靠教师课堂讲授,从而导致跨文化交际意识的缺乏。大学外语课堂中, 教师给予了一定的文化知识的传授, 但不够深入, 形式单一; 大学生在外语学习和交际中遇到了很多困难, 这些困难与缺乏文化意识紧密相关。

一、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策略

1.提高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

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及意识是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关键。在本科阶段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基本以文化导入的方式对文化知识进行讲解,内容浅显及方法单一,学生对文化教学内容重视不足,文化敏感性差等等原因使文化导入成为文化教学的短板。因此,教师应当首先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扩充文化知识,丰富教学手段,充分使用多媒体资源是学生在文化环境下进行学习,鼓励英语教师到国外进修,教师实地考察,体验不同文化,提高自己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2.加大英语文化课程开设力度

鼓励教师交叉辅导公共课和选修课,在上面的调查分析中,公共课教材很好地贯彻了英语教学的思路,但跨文化知识内容欠丰富。因此,教务教学部门应该增加这些涉及跨文化知识课程的开设次数,让教师有足够的课时讲授跨文化知识,非专业本科生有更过的机会和时间接触和学习跨文化交际知识。 另外,由于英语公共课和选修课教材跨文化知识内容不同,两者互为补充。有利于促进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3.教师引导学生加强文化实践

仅通过文化导入和教学方法改进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在实践中加强。沉浸在某种特定语言环境中的人能很快掌握此种语言,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切实为己所用。文化知识的导入后,让学生在真实交际场景中,如课下多与外教交流,灵活运用课堂所学的知识,提高交际能力才是最佳途径。对于无法经常接触到外国人的情况教师应该创造多途径让学生模仿对话, 还鼓励学生通过网络与说英语国家的人进行联系等,达到在交际中学文化在实践中增长能力的目的学生自身也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寻求获得并体验异国文化的机会。

4.利用多媒体资源了解英美文化礼俗、历史和风土人情

多媒体可以提供一个全方位的文化语言环境,通过多媒体资源将文化生活真实呈现给学生,使其身临其境、真切地感受英美文化。此外,课外阅读增进学生对中西文化的了解;邀请中西方文化方面的专家作专题报告,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生对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比较,多渠道地摄取文化养分,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最终实现跨文化意识的增强。

参考文献

[1]彭世勇.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建议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9(4)86-91.

[2]窦卫霖.跨文化交际基础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

非遗文化的现状范文第4篇

1 河南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的特点及价值

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具有独特性、流变性、传承性、综合性、民族性、地域性特征。河南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资源丰富,尤其是其地域性和特色原生态的口头性,表现在地方戏曲、民间文学、曲艺、民歌、语言文字习俗以及各地方言中,如河南坠子、豫剧、各地方言中的谚语、歌谣、神话故事等。在地域文化上,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具有深刻的“广泛性”。如河南的豫剧,其独特的旋律与河南方言具有良好的融合性,尤其是各类方言语音、词汇的广泛运用,唱词、念白等多具有口头表达性,使其在文艺表现上更具地方特色。

从河南省第一批非遗文化名录来看,涉及语言文学类的就有18项。如虞城县花木兰传说、汝南县梁祝传说、泌阳县盘古神话、武陟县、西平县、汝南县、平舆县等关于董永与七仙女的传说,还有辉县市的张生与崔莺莺的故事、卫辉市关于柳毅的传说,济源市关于邵原创世的神话等,都具有独特的文化历史价值。除此之外,南阳市的牛郎与织女的传说、灵宝市关于皇帝的传说、长葛市关于葛天氏的传说、濮阳县关于帝舜的传说等等,这些民间文化不仅对现代人民的思想意识产生影响,也蕴涵了中华民族道德文化价值,尤其是在历史学、语言学、文学、艺术审美等领域,体现了民族精神。在语言文化类非遗文化中,方言占据重要地位。如豫剧、河南坠子都建立在方言基础上。

2 河南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档案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河南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资源的收集、整理、鉴定、确认等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丰富的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仍有待进一步挖掘,尤其是从以方言为特征的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对口头文学、民间文学类文化形式进行多方面记录和归类管理,以便于继承和创新。总的来看,其问题主要表现在:

2.1 归档概念不清晰,范围不明确。在实际传承与保护中,有些工作人员缺乏对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档案的正确理解,未能从非遗文化资源的内涵及外延上,厘清概念,明确归档范围。[2]

2.2 在档案管理制度建设上不健全。尤其在非遗文化档案的收集、归类、整理、鉴定、保管等方面,缺乏专门人员管理,在制度上缺乏规范,工作机制被动,与文化部门、档案部门协同机制欠缺。

2.3 缺乏规范的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评定标准。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是纳入规范化档案管理的前提。尽管当前相关部门也出台了非遗文化档案保护政策,但对非遗文化资源档案管理还未全面执行,特别是在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上,缺乏操作性,使得非遗文化资源档案管理工作处于被动状态。

2.4 对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资源重视不足。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资源保护与档案管理,未受到社会公众普遍关注,也未能受到相关部门重视,使得归档保护工作停滞不前。

2.5 硬件设施条件不足、安全性较低。河南省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资源档案保持条件较差,以铁皮柜为主,缺乏防火、防盗、防霉、防水、防虫等,有些地方的非遗文化资源仅存储在电脑硬盘中,有的缺乏备份,电子档案一旦丢失,其损失难以估量。

2.6 管理工作滞后,缺乏专业性。在信息化技术条件下,其档案管理数字化工作相对滞后。如何对非遗文化资源档案多样化管理,如何推进非遗文化

资源数字化宣传,迫切需要信息技术支撑,提升非遗文化工作人员专业水平。

3 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资源档案管理原则

针对学术界对非遗文化资源档案管理的讨论来看,王云庆提出“做好非遗文化档案管理,应从建档上坚持真实性、完整性、系统性原则,以分级保护、优化利用为基本原则”;[3]孙展红提出“非遗文化资源档案管理应‘依项建档、分级建档和抢救性建档’”。[4]根据我国档案管理工作提出的“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原则,从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资源档案管理实际,应该坚持以下原则。

3.1 统一领导。在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资源档案管理中,政府要发挥自身协调作用,加强对非遗文化资源档案管理的统筹规划。如针对当前重复建档、档案工作评定标准不一致,缺乏统一领导机制等问题进行专门协同解决。

3.2 分级管理。对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资源档案采用全部移交给档案机构进行保管并不现实,一方面与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资源档案的特殊性有关,另一方面与现有档案机构人力、物力条件有关。因此,从非遗文化资源保护与归档上,对于濒危资源要归口于档案机构,对于衍生类非遗文化资源档案,应根据分级制度进行归档管理。

3.3 依项建档。对于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在保护与档案管理上,应该根据“项目”划分,进行归口管理。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条例》中提出两类划分,一类是民间传统文化,如语言、音乐、文学、游戏、礼仪、神话、建筑艺术等民间文化形式;二类是基于“文化空间”的各类举行传统文化活动的场所,或定期举行特定活动的时间等。[5]要根据各项目独立设置,明确档号,科学编制。

3.4 真实完整。坚持档案管理的真实性、完整性是保证非遗文化资源档案价值的重要原则。在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资源收集、整理、归类管理中,确保非遗文化档案信息、资源的真实性与完整。

4 河南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资源档案管理流程

4.1 非遗文化资源档案的收集。从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资源形式的多样性来看,在档案收集上应该拓宽途径。一是开展档案征集。由于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来源广泛,对于不同形式、不同地域的非遗文化要从征集公告、田野调查中主动收集;二是做好档案接收。特别是协调好文化机构、研究机构与非遗文化档案馆的对接,完善非遗文化档案保护与保存体系;三是注重史料挖掘。特别是对于散落于史料典籍中的传统民间文化资源,要从考证、挖掘、整合中发现,加强保护;四是接受捐赠。从非遗文化资源的归属关系上,尊重个人意愿专藏妥善保管,并对捐赠者奖励;五是有偿购买。通过平等协商,从非遗文化所有者手中计价收购并存档保护,对于重要的非遗文化档案,要科学鉴定,保障档案的价值。

4.2 非遗文化资源档案的整理。在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资源档案管理中,要从档案学理论与方法中,对收集的档案资料进行分类、组合、排列、编目,提升档案材料的系统性、条理性,为科学保管和有效利用创造条件。如在语言文学类非遗档案管理中,注重档案形成时间、档案形式、档案内容的有机联系,结合不同民间文学、传说、故事、谚语等形式进行归档整理。

4.3 非遗文化资源档案的鉴定。根据语言文学类非遗文化资源特点,从鉴定方法、标准、原则等方面,确定其价值及保存方式、保存期限等。由于非遗文化资源档案种类繁多,对其存在形式及管理情况,要进行科学化、专业化鉴定,为做好档案管理把好关。针对不同载体档案的特点,从保管环境如温度、湿度等条件进行科学管理。

非遗文化的现状范文第5篇

非遗艺术的保护现状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弘扬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很多国家来说,其保护的重视程度不亚于任何文化项目或是艺术作品。各国的非遗保护措施不同,但都以政府主导为主,成本较高,但保护效果较为显著。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国外的保护形势除了保护项目本身外,更多的是希望通过加大人们“文化自觉”意识来达到真正的长久保护效果。

但与其他国家的保护情况不同,我国在非遗保护上还属于起步阶段,目前我国的非遗建立的四级的保护机制,但存在着国家重视地方忽视的困境。非遗保护多依赖政府的扶持,长期处于“输血”,还没有具备独立的“造血”功能,我国非遗想要发展起来需要在保护方式和机制上进行创新。

设计与非遗的关系

设计,是文化艺术与科学技术结合的产物。而非遗作为我们文化的一部分,展现的正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产物。虽然我们的设计展现的是现代文明,我们试图在我们的作品中摆脱一切传统的影子,但不得不承认的是传统文化如影随形,影响着我们今天设计的方方面面。因此,从本质来看今天的设计和非遗艺术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下,设计想要服务非遗是具备非常好的先天优势,设计和非遗艺术之间可以快熟的转换,通过现在设计去包装非遗艺术,展现非遗之美,甚至使传统的非遗具备现代的魅力,都是对非遗保护方式的一种探索。

设计服务非遗的保护方式

近年来,我国政府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文件推动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如《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等,明确提出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强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非遗文化通过设计走向一种生产性保护是符合发展潮流的保护方式。

而作为设计来说,非遗的产业化保护道路并不是一两个单一作品能解决的,必须建立起完整的产业链。从非遗传承问题,到非遗作品缺乏现代市场,到全民的保护意识提升,都需要在保护方式中得到较好的处理。因此,提出设计服务非遗,必须与高校设计艺术教育相结合,走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道路。

1. 建立非遗文化的“文化自觉”意识

高校作为国家人才的培养场所,引入非遗文化,可以在年轻人中传播传统文化,为长远的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奠定坚实的基础。直接提高一代人文化保护意识,为后期非遗设计作品提供较好的社会平台,特别是对高校设计艺术学生的宣传中,挖掘更多人才投入到非遗保护的行业中来,直接解决目前非遗缺乏传承人的问题,逐渐转变全民对非遗的刻板认识,形成“文化自觉”意识。

2. 建立非遗文化的研究机制

高校的设计教育围绕现代设计为主,而非遗作为我们的宝贵财富完全具备研究和发觉的价值。在高校设计中成立专门的非遗研究机制,对现有非遗艺术进行整理归纳,一方面是对非遗文化的保护做好记录保存工作,另一方面借助高校设计教育的研究优势,对我们的非遗文化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挖掘,也是中国特色设计如何体现的一种研究方向。无论是对非遗保护还是高校设计教育都是一种双赢的模式。

3. 建立非遗文化的再设计平台

在研究的基础上,为了做到非遗的“造血”必须要能对现有非遗进行包装推广和再创造。在高校设计类师生和非遗传承人的相互合作中,可以依托高校设计师生的现代思维,加上传承人的技术支持,对传统的非遗作品进行重新的设计,从作品的使用功能,到花色图案的再变形,甚至是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引入,都是在保留传统非遗精髓前提下,使非遗作品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和生活需求,为非遗作品创造新的市场。从政府依靠,走上自主自足的道路。

设计服务非遗方式中存在的不足

虽然设计服务非遗具有一定优势,但在实际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首先,非遗与高校设计教育的合作,从长远来看优势明显,但就目前非遗的分布情况很多在乡村,高校资源比较匮乏,在实际的合作开展上具备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前期准备周期较长,经济效益较慢,会大大影响非遗传承人与高校合作的热情。其次,非遗名目多,依靠高校的研究和开发力度,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只能从少数做起,并不是一种能完全通用的保护方式。在实际运作中还需高校、非遗传承人及地方三者合作才可有效开展。

总 结

非遗保护工作是我国文化保护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先阶段多种形式的尝试都是对走出中国特色的保护方式的一种探索。而设计作为一种能创造较高社会价值的服务性行业,与非遗的结合先天优势明显,后期发展具备无限可能,因此,设计服务非遗是一条非遗保护的有效途径,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