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会计实操的重要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会计技能训练;课堂;实用性;训练技巧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1-0130-02
苏霍姆林斯基说:“可以把所有的教学方法归为两类:一类是使学生初次感知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另一类是使知识得到进一步理解、发展和深化的方法。” “使知识得到进一步理解、发展和深化”笔者将其理解为要进行知识的运用与实践,也就是体现知识的实用性。在会计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需要专业基础知识的感知与学习,也需要把基础知识进行深化的理解与发展,会计技能的训练课正是使知识得到进一步理解、发展和深化的方法与途径。会计实操技能训练课堂的实用性设计,包括训练内容、训练方法及训练技巧等方面,本文侧重于训练技巧方面的实用性设计。
一、会计技能训练的实用性设计原则
作为一项专业技能,会计技能的掌握必须经过实践环节。课程中的会计实操技能训练正是加强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实用性的有效途径。
笔者担任会计实操技能训练课堂教学已有多年,经过课堂实践所得,“二心一准”是进行课堂技能训练实用性设计的基本原则。“二心”是指细心与耐心,“一准”是指准确性。准确性是对会计专业数据的要求,细心是对学生在技能训练过程中对业务处理的态度,耐心是要求学生在处理业务当中始终要保有一种韧性。会计资料的基本要求是“真实性、完整性”,在真实的前提下,如何让会计资料完整,主要是靠会计工作人员的品质来决定的。在会计技能训练课堂中,学生做到“二心一准”是使资料达到完整性的基本要求。当课堂训练与社会实践相符合,才能体现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社会实践性,才真正实现了会计专业课堂教学的就业导向实用性。
二、如何实现会计技能训练的实用性
1.准确是基本要求
会计资料要求真实,会计数据必须准确。准确性的训练是会计实操技能训练课堂中对学生的基本要求。
会计数据的准确性包括看、算、记等方面,如果在当中的某一方面出现了不准确,则会影响到其他方面的不准确;同时,会计数据具有传递性,前面一个环节的数据出现不准确,后面所有环节的数据将是不准确,最终结果必然是不准确的。因此,训练学生对数据的准确性,需要从多方面、连环性来进行。
笔者在会计实操技能训练课堂中,精心设计,采取“定位目标、专注训练”的方法。比如,为了训练学生看数的准确性,课堂中专门安排某一时间段是进行准确看数的训练,并在训练过程中不断总结出错之处,让学生亲身领悟看数错误所造成的后果严重性。一次训练不达目标,笔者会安排多次反复训练,直到学生真正懂得准确传递数据。
2.细心是必要品质
准确的会计数据需要经过看、算、记等方面,更需要经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环节,在这诸多的历程中,要求最终形成的数据准确可靠,细心的处理必不可少,细心是会计人员的必要品质。在会计实操技能训练课堂中让学生做到细心应对、细致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细心,先从每一个细微的数字开始,训练学生的读数、算数、记数的准确性。同时,注重连贯性,加强学生对数字前后连接中的细致性。细心品质的训练与准确性的训练可同时进行,笔者同样安排学生分阶段、定内容进行训练。在训练中除了强调学生必须做到细心、细致之外,还专门设置错误反馈环节,通过分析错误数据的形成原因,让学生找到错误的源由,由此领悟在会计业务的处理过程中细心的重要性。训练中曾有一名学生特别粗心大意,为了让其养成细心的好习惯,笔者这样设计训练:先是同样一个数据放在不同业务当中,让其找出并区别;然后是类似业务中用不同的数字让学生进行处理,看结果是否相同;最后是综合性训练,既有相同数字在不同业务也有相同业务用不同数字。如此循环训练下来,学生由粗心慢慢地变成了细心,业务处理技能日渐提高,在中山市2013年中职生技能竞赛中获得了个人二等奖。
3.耐心是成功的关键
由0至9组成的一系列阿拉伯数字是枯燥的,在不同时刻、不同环节均面对着如此枯燥的数字,学生很容易产生烦躁情绪、失去耐性。而在会计工作中,一旦没法持之以恒地把一个期间的会计数据以最后形式体现,则前面所有工作均以无意义而结束。
在会计实操技能训练课堂中,由于训练时间长、训练内容前后有连贯性,学生往往会因为前面的一个错误而导致后面没法继续而需从头开始时而放弃。为此,在进行实用性设计时笔者考虑此实际因素而采取了“先逐个击破、后综合汇总”的方法。会计技能训练是分阶段进行的,在前面阶段,训练所安排的内容相对较易、较少,学生完成所需的时间不会太长,此时,教师有意识地要求学生要静心处理,给予足够的耐性来完成训练,并在学生完成训练内容时教师特意对学生进行表扬,突出体现最终完成任务、享受成果时的乐趣。当前面阶段训练渐见成效时则安排学生进行综合性训练,逐渐增加内容、加大难度,此时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也应逐渐提高。
三、进行实用性设计的注意事项
1.课堂的实用性设计应因地制宜
会计技能训练的实用性最终是面向社会就业,但毕竟课程安排是在学校期间,会有诸多的制约,所以任课教师的课堂设计应考虑实际情况,做到因地制宜。社会实践中,企业的经济业务是随着时间动态变化的,课堂中没法完全依照企业实践,但可以模拟企业一个期间内的业务进行处理训练,即使是过去式的业务但也能通过日期的不同来体现。社会实践中,企业的会计工作会划分为不同岗位进行处理,在课堂训练不能完全参照,但笔者通过把学生分组、运用情景模拟法,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掌握相关各岗位的会计技能。
2.技能训练的难度宜分层
在社会岗位中,会计工作的难易程度因企业的性质不同、业务不同会有区别,而学生的处理能力也各有差别。要让课堂更有实用性,那么在安排训练时就应结合实际,区分难易不同业务对不同能力的学生进行训练。能力相对较好的学生可以安排相对复杂的业务进行训练,以掌握更高层次的专业技能;而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则安排简单一些的业务,以掌握基本的业务技能为目标。只是,训练原则仍然是“二心一准”。如此训练出来的学生,将来走上社会工作岗位时能够依据各自的能力范围找到自己的岗位。
3.教师也需要“二心一准”
教师的“一准”是指课前的准备要充分,在内容的安排、难易的选择、环节的连续性安排等方面教师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二心”是指课堂训练中教师要做到用心设计、耐心辅导,开学第一课到最后一课,教师应做好渐进性、连贯性的设计,对课堂中学生所出现的诸多问题,要给予充足的耐心,以教师的耐心辅导来引导学生的耐心实操。
课堂上教师的表现就是学生最好的榜样,榜样是最大的力量,除了要做好教师的“二心一准”,在进行业务示范时,教师也应把会计技能中数据准确、细心处理、耐心应对的品质充分体现出来,让学生直观感受“二心一准”在会计技能训练课堂中的重要性与实用性。
参考文献:
[1]B.A.苏霍姆林斯基著.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2]李风光.会计实践教学内容和实验体系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会计之友,2006(4).
关键词:财务软件;会计实践;实践教学
21世纪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时代,计算机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当然也包括在会计领域的运用。计算机记账替代了手工记账,给人们的生活也带来了便利。在企业的发展中,财务软件的使用效率是企业运营及财务人员活动效果的重要衡量标准。通过财务软件进行编制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到登账、结账、编制报表,数据一旦进入系统,记账、对账、汇总编制报表等过程都是在一系列的设置体系中进行的。对于财务软件中数据的使用与保存,只要通过账套的输出和导入功能便可简便实现。
另外,会计电算化对于凭证、账簿、报表的收集汇总、归类查询也极其方便,会计电算化提高了会计工作质量、减轻了会计从业人员的负担,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促进了会计工作的规范化,为更好地发挥会计职能作用,实现会计工作现代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企业对专业财务人员的需求量剧增。会计实践教育的发展属于国家会计行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基础,提升会计行业的运营管理效率就是保证财务会计在今后得到稳步发展的前提。在现有的会计实践教学中不难发现,财务软件方面的实践教学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不足,这些不足就会成为会计人员今后发展的阻碍。为了使这种问题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就应该提升财务软件在会计实践教学中的质量和效率,保证财务人员在今后会计工作以及会计实践中得到有效的突破。提升财务人员在市场竞争环境下的竞争实力。
一、财务软件在会计实践教学中的现状
在目前的会计实践教学中,学校及教育机构对于财务软件的教育工作越来越重视,这种思想在会计实践教学方面得到了比较全面的展现。目前,各企业用的最普遍的财务软件是用友、金蝶等。例如,学习用友ERP-U8的操作,就是让学生了解整个会计工作是怎样用计算机软件来完成的,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企业账务的整个流程。会计电算化主要是应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报账以及代替部分由人工完成的对会计信息的处理、分析和判断的过程。通过对用友ERP-U8财务软件的学习,学生可认识和了解财务软件系统应用基础、系统管理、总账管理以及UFO报表管理、工资管理和固定资产管理这几个方面的内容。教师会通过理论课与上机实操让学生更快、更好地学习财务软件使用方法。一是建立账套,这样才能对日常工作在财务软件中进行操作和管理。二是要对财务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权限进行设置,这样不仅能防止会计信息的泄露,也能实现分工,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一个完整的通用账务处理子系统包括:初始设置、凭证处理、账簿输出、出纳管理、往来管理、部门管理、项目管理和期末业务处理。在总账系统中,日常的业务处理主要包括记账凭证的录入、审核、修改和记账的工作。以上是整个财务软件的教学流程,已经逐渐形成一个完善的教学体系,但尽管如此,在财务软件的教学过程中,还是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由于财务软件自身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将财务软件的普遍性用法、操作及功能进行合理的讲解就是财务软件实践教学最主要的教学内容。假如在这些内容中,没有侧重点地进行教学,对整个教学任务及学生的受教程度都会有一定影响。
二、财务软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各高校已基本引入财务软件并普及电算化在会计实践中的教学,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养及能力,但总的来说,在以下几个方面仍有不足。
1.会计实验室的建设
会计是一门实操性和应用性极强的学科,要想让所学的理论更好地运用到会计实践中,会计实验室这一环节必不可少。会计实验室可以模拟企业运营真实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相关流程,对实验教学有一定促进作用。但由于财务软件具有版权费,而且更新升级快,很多高校不愿意投入更多资金去完善财务软件系统,使得学校的会计实验室财务软件系统没有及时更新,仍沿用旧版本,阻碍了学生与时俱进的步伐。另外,学校场地有限,不能使学生充分地享受财务软件实验资源,影响了整个财务软件的会计实践教学效果。
2.教师自身财务软件教学素养
教师的职责是引导学生了解、理解、掌握财务软件的基本内容、功能及其操作方式。一些教师重理论轻实践, 为了赶上教学进度压缩实践操作课,或者只是有针对性地重点讲解会计实操考试需要知道的内容,而忽视了全局,这并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财务软件的操作细则。虽然学习财务软件的操作需要扎实的会计基础知识,在填制凭证等方面才不会无从下手,但也要合理分配。另外,某些会计教师由于长期从事教育工作而脱离了社会会计实务工作,导致其会计实践教学与实际财务软件在企业中的运用格格不入,某些理论上的重点并非是企业会计实务所需要的知识,影响和混淆了学生对财务软件的理解。
3.教师对财务软件实践教学缺乏足够重视
由于学校教务系统在设置课程上更偏向于将财务软件实操课定为实践选修课而非必修课,老师方面也并未过多的强调财务软件在实际操作中的实用性,导致学生忽略对其的重视程度,更关注学分而非课程本身所带来的收获。在这方面,会使学生缺乏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实力,如今企业更看重的是财务人员实务操作能力而非其理论知识,或者说,现在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只会考试而不会将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当然,扎实的理论功底是会计实践的重要基础,但理论与实际也须融会贯通,从中互相学习,而不是将二者孤立看待,将会计实践与会计理论分离开来,学生的专业综合素养很难得到提升。
4.财务软件自身的局限性
财务软件的出现虽然使会计核算工作量大大减轻,但是在使用财务软件过程中,总是会出现诸多问题。市场上的财务软件,不管是什么类型,以及信息的采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大多数的软件在使用上存在巨大差异,兼容性差,给用户带来很多不便。一些开发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不顾实际需求,盲目开发,造成低的软件功能,更新版本升级困难,而且存在很多系统漏洞。在这时,即便是计算机专业人员也不敢轻易去修改,因为一旦财务软件出现崩溃,后果极其严重。这是由于我国财务软件还处于上升期,仍存在很多缺陷和不足,正不断地接受社会实践的检验与逐步完善,这就需要各高校能培养出具备更为专业会计实操素质的财务人员,能妥善处理各种财务软件突发事件,将企业财务损失降到最小。而如今社会最紧缺的也正是这种技术型实务性双型专业人才。
三、提升财务软件教学质量的对策
针对财务软件在会计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来说,提出以下几点相应对策。
1.完善财务软件教学资源
学校可以联系财务软件厂商,让其向院校提供与企业运用完全相同的真实软件,便于师生能直接了解真实企业。同时,学校可以提供免费培训机会,搭建联合培养平台,为财务软件厂商的员工进行继续教育。院校在使用软件时若发现问题也可以及时向厂商反应,此举能让院校与企业达成双赢的局面。另外,院校还能投入相应资金扩建会计实验室,更换陈旧设备,升级财务软件系统,完善实验室的软件和硬件设施,在布置和格局上尽量参照实际的会计工作环境,高度逼真,让学生能享受应有的学习资源,如若资金存在问题,可以向政府申请补助,也可以考虑校企共建。
2.提升财会师资力量
师资是实践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教师的角色是组织实践活动,指导学生进行操作,帮助学生解决实操中遇到的问题,因此,教师必须拥有丰富的会计从业经验。学校应为教师提供更多深造学习的机会,积极参与各项学术交流研讨会,鼓励教师与业界密切联系、互动,有计划地让其参加社会财务岗位实习,也可以在企业中兼职工作。让教师在社会中体会会计实务的发展与革新,丰富其会计实务经验,实时掌握行业发展新动态,与时俱进。另外,院校还要组织教师进行继续教育, 开展科研活动,保证其高水准的师资力量和教师素养,才能更好地授教于学生,培养出高质量、专业知识过关的未来财务人才。
3.端正学生对财务软件实践教学态度
院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可以增加其学分及课时,教师应强调财务软件的实践学习在整个会计系统学习中的重要性,会计工作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对从业人员的动手能力要求很高。另外,院校需要向学生普及社会现代企业所需求的财务人才标准,提高学生重视度,鼓舞他们正视财务软件的实践操作,提高自身能力和知识,为学生将来从事实务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4.加强企业实习的管理
政府可以发挥其职能,积极号召企业与高校紧密合作,以企业岗位用人标准为指导,以企业真实应用的管理信息化运行系统为基础,以符合高校教学需要的完整实训课程体系为依托,以实验、实训教学为形式,为社会培养急需的经济管理类实践应用型人才,建立起一个高校与企业之间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的桥梁,助力学校教学评估,促进学校实践教学,提升学生应用能力,为社会和企业培养和输送适用的优秀人才。此外,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与当地事业单位、政府机关联系,建立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习平台,以供学生接触会计实务,在积累工作经验的同时还能拓宽其就业途径。
财务软件的实践教学就是院校电算化核心教学的根本,在会计实践教学的规划中,应该有效制订财务软件的教学细则,虽然现在各院校对会计实务教学的重视度有了比较明显的改观,但是还应该不断进行完善和创新。按照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科学的培养教育,为企业输送专业人才,为会计行业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教育基础,促进国家财务经营效益的提升。各院校应提高其ERP实验室使用效率,促进实验教学开展,提高师资队伍的能力和水平,丰富教学手段,有力保障院校的教学评估,使学生更深入掌握财务软件的业务处理知识,才能提升学生在社会大环境下的综合竞争实力。
参考文献:
[1]毛慧华.浅议会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3).
[2]马丽莹.会计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会计之友,2005(5).
(一)教育方针不适应时代潮流
当前的会计教学仍然沿用着过去的口头教学方式,主要原因就在于高校与教师都还没有认识到实习的重要性。很多高校领导都认为,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要向社会输送优秀的会计人才,学生必须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至于职业能力与道德等,则应该在他们走进社会之后慢慢培养。实际上,随着近年来我国高校扩招的规模不断增大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就算是名牌大学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只要其从事本专业的工作,就必须具备能够满足岗位需求的职业能力,不然用人单位一般不会予以录用。因此,高校必须在注重会计理论知识教授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将他们打造为具备实操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二)教学方法因循守旧
由于当前的教学模式将主要精力都放在了理论教育上,不重视实践教育,学生学习的过程非常单调,基本上就是看书、听课、做题,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基本上也都是书面作业,即使有实训课,课程也往往是在校内进行的,很少到公司进行实战演练。实际上,很多高校都是让学生自主实习的,也就是学生自己寻找实习单位,在单位实习工作一定时间之后,向学校递交实习报告即可,学校对学生的实习情况缺乏足够的监督与了解,导致实习沦为一种形式。无论是高校教师,还是学生,都很少有机会接触到真正的会计工作,而完全模式化的理论教学会严重割裂教学与实践的联系,降低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效率。
(三)会计实践教学存在缺陷
会计本身就是一个实践性学科,虽然几乎所有高校的会计专业都安排了实践教学内容,希望通过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但由于教学管理机制尚不完善,其实际效果不理想,仍然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首先,模拟实习控制措施不力。尽管将会计实践安排到了会计专业的教学体系之中,但不少高校会计专业教师自身的实操能力却非常有限,他们将主要精力都放在了研究会计理论以及优化教学方式上,很多时候都无法胜任指导学生会计实践的工作。实践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只有在学生提出问题的时候才会对他们进行指导,而且指导的主要方向也不外乎纠正他们的会计账务处理错误,并不重视学生会计操作的规范性。由于实践教学需要的经费相对较少,很多高校的会计实训配套设施都非常落后,无法为学生提供实训保证。其次,模拟实习教材的内容不科学。当前,很多高校的会计实践教材都是以案例为主的,但其内容的科学性难以得到保证。有些案例的内容过于真实,有些案例的内容则过于虚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训的有效性。如案例将使用很多篇幅罗列企业的会计资料,却没有对这些资料进行去伪存真的处理,分析重点不突出,而且绝大部分案例都是以会计核算与监督为切入点的。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要求学生按照会计准则填写记账凭证,然后再将其登记到账目之中,将其作为编制财务报表的基础。很显然,整个操作过程完全忽略了会计审核与会计监督环节,流程很不规范。这种实训模式虽然能够提高学生的会计实务操作能力,但是却无益于他们工作规范性与自律性的培养,对于涉世未深的大学生而言,是有百害而无一益的。其三,实习流于形式。虽然高校都要求会计专业学生完成教学实习以及毕业实习,但很多高校对这两项实习内容的完成情况很少进行监督,导致实习流于形式。由于学校实习经费投入有限,无法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实习条件,很多高校将多名学生派往同一个单位实习,而实习单位本身的会计业务量并不大,绝大部分学生都无法接触到真正的综合业务,基本上只是负责简单的复印、传真以及装订资料等工作。很显然,这种实训学生无法学到真正的会计操作技能。虽然有些实习单位会为学生提供模拟业务操作训练的机会,但毕竟模拟与真实操作之间存在明显的区别,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会计实务处理能力。尽管高校与实习单位之间签订了委托实习协议,然而用人单位财务部门有自己的工作需要完成,无法给予学生过多的指导,导致很多学生都处于放任状态。
二、深化会计教学改革的对策建议
(一)构建合理的课程教学目标
对于会计教学改革而言,其首要问题是必须尽快明确会计教学培养的目标。只有明确了会计的教学目标,相关改革才能有条不紊的进行。确定并构建以“夯实专业基础”和“应用能力培养”相结合的课程教学目标现是当前会计专业课程建设与发展的核心内容。因此,学校必须建立好与会计课程教学目标相适应的教学体系,切实实践“技术立校、应用为本”的办学理念,针对社会与市场的需求做好高校会计人才的教育培养工作。
(二)更新教育理念
按照现代教育理念,对于技术应用型本科而言,“应用型”和“创新思维”是现代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这一人才培养理念也是会计专业课程开设与发展的最重要要求,即具备深厚会计专业知识,重视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具备实践探究能力,能够快速的处理会计实务;具备组织协作能力,能够不断的实践并创新。如果教育理念落后,“夯实专业基础”和“应用能力培养”的会计课程教学目标就无法实现。
(三)改进会计学课程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若想让会计教学能够与时俱进,学校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死板式教育教学,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来使高校会计教学满足时展的要求。如尽可能采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学生从枯燥的教学中解放出来,他们在声色并茂的案例和图文讲解中,能更好的感受和理解凭证、账簿及报表的编制方法和程序,使原本枯燥的教学变得多样生动,也能使学生通过理解会计信息经营决策的具体解决方案来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气氛,使其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当然,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板书同样必不可少,一则可以加深学生与老师互动,二则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两种教学模式的结合,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四)切实加强实践教学
作为一门具有很强应用性和实践性的学科,会计学的实践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且不可或缺的。第一,加大对实践教学硬件设施的投入。若想切实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就需要创建一个高质量的实验室,在这个实验室中通过各项现代化设施的运用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这个实验室中需要有手工模拟和会计电算化两种类型,这两种类型的实验室都需要配备较为先进前端的多媒体教学设施,如引进一些先进的知名软件,使用一些高端课件进行教学等。第二,强化生产实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了良好的理论基础,还需要为其提供实践机会,如学生在学习过会计实务的相关理论课程后,需要进行分组记账活动,教师为学生提供的这种实践活动,使学生将书本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尝试通过接触真实项目资料,来对会计不同岗位进行实操,并将实操结果通过撰写论文的形式展示出来。学生在撰写的过程中,可以不断总结和思考自己在学校学习的专业知识与实践活动中的差距及可能或已经遇到的问题,再重新思考这些实践问题的理论解决方案,从而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判断力,拓展学生的的业务技能及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在校外实践基地的建立过程中,需要企事业单位与会计师事务所精诚合作,二者互惠互利,强化合作与沟通,这就可以为企业服务的同时解决学生的实习和就业问题,不仅可以为企业提供新鲜血液,培养更多的员工,而且还可以帮助学校给学生寻找更好的实习和就业单位,并锻炼现有的师资力量,可谓一举多得。
三、结语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以学生为中心 教学方法
一、“以学生为中心” 的教学方法的内涵。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辅助者和推动者。这种教学方法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作为课堂主导的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发展学生个体的潜力与优势; 二是从教学设计到课堂教学实施,每一个环节都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 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培养观察、探究、发现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会计电算化采用“以学生为中心” 的教学方法的可行性。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既研究会计的原理、原则,利用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和报账,以及完成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和决策。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运用到会计电算化教学,就是给学生带来新的学习形式、新的感觉、新的刺激,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结构的理解,使利用计算机来进行会计业务处理的学习过程转变成一种创造、运用的体验过程,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研究,学会解决问题。
三、“以学生为中心” 的教学方法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的运用。
1 “以学生为中心” 的教学方法的教学体验形式。
考察式体验 带领学生走进企业,让学生提前接触真实的会计工作场景,让学生对会计工作产生感性认识。考察前让学生明确任务,考察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考察后组织学生互相交流,分享体验,使学生全面感受、感知,达到考察学习活动的目的。
角色模拟式体验 根据会计工作岗位,教师安排若干角色让学生进行扮演活动。如在总账模块教学中,凭证的填制、审核、记账和出纳签字等,分别让学生扮演企业中的会计、出纳、会计主管等不同角色,教师指导每个角色进行演练,然后再进行角色交换。这样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情感,也让学生体会到了财会人员每个岗位的重要性。
竞赛式体验 竞赛是调动学习积极性有效措施,教学中适当开展竞赛活动,对激发学习主动性十分有效。针对会计电算化的实训操作,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小组的成员分饰不同岗位角色,解决不同问题。竞赛任务如:①系统管理员进行用户增加、权限设置、建账等。②账套主管设置基础信息、基础档案及总账系统、工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模块的初始化。③总账会计进行凭证填写、工资变动、固定资产增减变动等信息的录入。同时,出纳人员进行出纳签字操作。④模拟期末处理,出纳人员的银行对账,主管对月末转结账处理操作等。小组接到任务后,立即进行分工分岗操作,然后小组汇总,并交流分享,再评比。通过这种竞赛式的体验,很好地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使学习变得主动、认真,学习效率也太太提高。
“比、帮、超”式体验 首先对学生实行“手牵手”帮辅,对帮辅效果好的牵手对象给予奖励。另一方面还要比,教师设法激励同学之间进行大比拼,通过比拼发奋超越同学,但又不是各自为战,而是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竞争。使全体学生形成一种向上、积极的正能量,学习上你追我赶,学困生成绩快速提高,学优生知识结构更加扎实牢固。
2、“以学生为中心” 的教学方法的四大环节。
电算化“以学生为中心” 的教学方法,包括设计、探究、概括和反思四大环节。⑴设计 教师首先要通过访谈、问卷、分析等方式了解学生,使教学设计真正适应学生的基础,满足学生的需求。其次将教学内容的顺序进行适当的调整,让学生在已经获得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由学生自行归纳有关的概念性、规律性的内容。活动形式设计要针对不同的教学环节和内容,仿真企业环境,使学生产生亲临其景的感觉。⑵探究 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帮助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体会。例如,在财务软件的使用环节,教师应设计一套完整的,适于财务软件使用的上机数据,根据所使用的软件的不同,将学生进行分组,各组内人员分工协作,共同完成上机运行数据。⑶概括 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归纳实验结论,总结操作方法。⑷反思 在反思评价中,不再是单纯的形成性评价,更多的是过程性的评价;不仅仅是教师一个人的主观评价,更多考虑学生自己的认识与小组内的评析,反思环节让学生通过评价,把感性知识转化为理性知识的重要过程。
3、会计电算化“以学生为中心” 的教学方法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是老师要善于通过语言、情感、问题设计去“激活”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热情地参与学习活动。二是教师要把握活动过程的难度与梯度,以便取得更好的活动效果。三是老师要善于控制课堂,做到收放自如,提高活动效率。四是活动设计要有针对性,防止课堂“跑题”。
四、会计电算化“以学生为中心” 的教学效果分析。
炼造团队合作能力。在会计电算化的学习中需要同学的团队合作,团队合作给团队成员提供大量的信息、知识、技能共享的机会,让大家体会到团队合作的力量。
增强时间管理能力。要求学生认真地考虑如何最有效地使用时间,从而能够在所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
培养研究能力。在电算化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主动获取知识,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提升实践能力。电算化教学中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利用财务软件独立完成创建账套、初始化、日常业务处理、期末处理、编制会计报表的整个工作流程,以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强化学生实操能力。
在会计电算化中以学生为中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创新教育理念和方法,让学生的学习从被动到主动,通过探究、小组合作、师生交流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有效激励学生善于观察、乐于思考、勤于学习,使学生从中获得知识,练就实操技能。
犹记得在第一堂专业课上老师的提问:“同学们知道审计是什么吗?审计和会计的区别又是什么?”片刻之后,只听到“啪啦”“啪啦”的翻书声,大家开始翻阅课本找概念,甚至有同学直接就说“就是审查会计的!”……
按照较为官方的概念,审计其实是由专职机构的人员根据授权或者是在接受委托之后,对被审计单位一定时期内的资料或者经济活动,按照法规以及一定的标准进行审核检查、收集和整理证据,以判明有关资料的合法性、公允性和经济活动的合规性、效益性,并出具审计报告的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督、评价和鉴证活动。其主要的目的在于确定、解除被审计单位的受托经济责任和加强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和控制。之所以说审计人员是没有制服的经济警察,主要是因为审计有区别于其他经济监督的特征——独立性。审计的独立性主要体现在审计机构不受制于其他的部门和单位,审计工作不能受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的干涉,必须独立的对审查事项作出评判和鉴定,以及审计机构经济来源的独立。而作为一个审计人员,更要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对有关事项的调查、判断和意见的表述都应该做到实事求是,不偏不倚。在利益方面,审计人员也应当要公平正直,不以牺牲一方利益为条件而使另外一方受益。因此可以说,为经济保驾护航是审计人的职责,维护社会经济秩序是审计人的义务,铲除腐败,纰漏财务造假是审计人的神圣使命。
在整个学习阶段,我们不仅要学习审计学原理、财务审计、企业内部控制、内部审计、计算机审计等专业课,还要学习财务会计、财务管理、金融学、统计学、管理学、经济法等相关的经济学、管理学的内容。而且作为一名审计专业的学生,“光说不练是假把式”,为了提高我们的操作技能,巩固对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理解,我们也开设会计、银行和审计实操课的训练。从此,我们开始了在实践中边学边体会,与枯燥的凭证、线条、数据打交道的日子。在这段实操的日子中,我深刻的体会到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重要性。你在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其实只有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才能体现出价值。犹记得在计算机审计的操作课上,老师和我们说其实审计过程就是收集审计证据、整理审计证据和分析审计证据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像一个注册会计师一样去思考,想象他们在实务工作中会考虑什么问题,比如在收集或获取审计证据的过程中,是具体采用监盘、函证、检查、观察、询问、计算和分析性复核中的哪一种审计程序获取,在整理和分析审计证据的过程中时,又应该注意什么问题。而在进行存货审计、货币资金审计的实操过程中,面对繁冗的数据和材料,我们必须仔细的核对、细密的查证,生怕会遗漏任何一个导致审计报告出错的财务漏洞。老师也在一旁手把手的教导,指正我们的错误,并且引导我们把操作的内容和理论知识相结合,找出每一步操作存在的必要性。在这过程中,我也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了在进行审计工作的过程中,客观公正、精益求精是多么重要。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和努力,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已经顺利地把审计流程完整的走了下来,错误也已经得到纠正,内心的喜悦无以言表。但是此时,老师却告诉我们,审计需要新思维新知识,必须马不停蹄地用财务、法律、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武装自己,勇往直前。
三年多的专业课学习和磨炼,加深了我对审计的认识,增长了我专业技能的同时也提高了我的自信心。除此之外,实事求是的精神、客观公正的立场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也塑造了我的人格,涤荡了我的心灵,使我真正的领悟到审计工作的意义——奉献与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