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劳动力市场调研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我国现阶段的就业方针是: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劳动力市场的日趋成熟,劳动者自主就业的能力就成为实现“民生之本”的关键。当前在我国众多大学生都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劳动力市场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技工院校学生虽然有一技之长,但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也面临着如何顺利就业、高质量就业的问题,因此技工院校的职业指导课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地位日益凸显。针对技工院校职业指导课教学现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用当代技工生的需要,同时还会给职业指导课的功能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在职业发展视角下对技工院校的职业指导课教学进行创新,用活动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程学习中,进而提升了学生的各种能力和创新意识。
一、技工院校职业指导课培养目标
基于职业发展视角,技工院校职业指导课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
(一)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帮助学生认识职业、认识自我,培养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意识和能力,从学生个性的职业心理倾向出发,初步制定好符合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确定职业奋斗目标,并根据市场经济和就业形势的变化,结合自身特点,及时修订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确保未来职业发展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二)就业能力:帮助学生调适求职心理,了解就业途径,掌握准备就业、选择就业、获取就业的知识,开展求职技能的基础训练,树立学生正确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择业观,提升就业能力。
(三)创业能力:帮助学生了解市场知识,开展市场调研,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树立正确创业观,制定创业计划,以达到拓展学生就业途径和未来职业发展空间的目的。
(四)职业核心能力:引导学生参与职业指导课程教学活动,培养学生交流表达能力、自我学习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提升学生职业核心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终身从业和持续发展的能力基础。
二、技工院校职业指导课教学现状
技工院校许多职业指导课老师在教学中故步自封,墨守成规,不善于创新,千遍一律的灌输方法,使原本就学生对知识学习缺泛应有的生气和活力,造成课堂教学气氛沉闷,出现了上课老师上面讲,底下学生玩手机、睡大觉的现象,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即使采取了许多方法,如认真钻研教材,耐心细致地讲解知识要点,对学生的作业认真批改、讲评,但收效甚微,技工院校职业指导课教学中学生的能力建设难于实现。
三、技工院校职业指导课创新方法
(一)活动教学法内涵
活动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建构教育性与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究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教学形式。活动教学法将活动引入学科课程的教学过程,使学科教学、课堂学习与实践活动融合在一起,它强调的是学生主体主动的、有思维积极参与的、观念与行动相统一的能满足学生多方面发展需要的多样化活动。活动教学法为职业指导课教学需要达成的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
(二)技工院校职业指导课活动教学法创新实例
1.项目活动型
以提出项目活动任务为起点,以学生观察、思辨、交流为主体性活动方式,着眼于学生职业核心竞争力的开发,通过引导学生对项目任务的具体实施,逐步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竞争力。
教学案例:劳动版《职业指导》第二课第一节:就业
活动步骤:
(1)确定项目活动。在讲授《职业指导》第二课第一节就业时教师结合教学目标要求,在与学生讨论后确定项目活动“赴市人才市场体验市场就业”。教师下达活动任务书(项目、方法、活动内容)。
(2)制定工作计划。学生分小组依据课本学习内容和教师出具的活动任务书制作赴市人才市场体验市场就业活动计划和活动记录表。需要注意的是在工作计划、活动记录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以保证项目活动任务计划的切实可行。
(3)项目活动实施。活动小组赴市人才市场,依据活动计划观察现场工作状况,熟悉劳动力市场的运作过程。认识各类职业岗位,寻找本专业对应岗位并与用人单位交流,了解企业对岗位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的要求。感受现场氛围,分析本市就业形势,掌握市场就业方针。各小组选派1名学生作好小组活动记录表。
(4)项目活动考核评估。各学习小组依据活动记录表展示活动成果,要点有一是对劳动力市场的认识,即对劳动力市场主体、客体、过程、规则和就业方针领悟等记载,二是对劳动力市场现场情况的记录,即对市劳动力市场主要招聘单位、招聘岗位、应聘人数的估算及对本市就业形势分析等记载,三是与招聘单位交流的体验,即交流单位的名单、企业对员工素养和技能的要求和能否接纳学生顶岗实习就业等记载。教师对各学习小组活动的结果进行审查、评价、总结,并对学生在活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
2.情景体验型
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情景中接受不同信息的刺激,形成一定的心理反应,并以原有的经验为基础,进行自主讨论、自主判断、自主选择,逐步提升认识,形成正确行为导向,为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奠定良好的根基。
教学案例:劳动版《职业指导》第六课第二节:面试技巧
活动步骤:
(1)创设体验情境。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小品表演《花落谁家》,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换位,入境感受。
(2)设计导思问题。由小品表演给出讨论问题,角色阿强面试求职表现中的优势和不足(第一、第二学习小组讨论),角色小明面试求职表现中的优势和不足(第三、第四学习小组讨论),如果你是公司的招聘人,你会录用谁?陈述理由(第五、第六学习小组讨论),全班分6个学习小组开展合作讨论。
(3)交流内心感受。学生分组讨论,结合题目把内心感受写在张贴板上,面试中的优势和劣势分别采用红色、白色张贴板加于区别。小组贴好张贴板展示讨论成果,教师点评,给出老师总结的面试求职技巧与学生的张贴板互补,播放动画《求职五忌》。此步骤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将情感体验过程中内心积聚的矛盾冲突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并接受外部的合理评价,从而进一步强化正确的感受,矫正过急或偏向的情绪,升华情感。
(4)进行实践检验。依据教师出示面试中最经典的35个问题,由学生扮考官,准备好面试时所要提的问题,其余学生作好准备,并自告奋勇上台体验,教师点评。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后,教师要及时向他们提供现实场景,进行针对性求职面试训练,让学生在模拟训练过程中自我体验、自主发展。
3.调查研究型
以学生感兴趣、有教育意义的专题,以小组的方式通过观察、调查、分析、归纳总结等有效方法,揭示问题的本质,形成正确的观念,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教学案例:劳动版《职业指导》第十二课第二节:做好市场调研
活动步骤:
(1)确立调研主题。依据教材“做好市场调研”,教师挑选本市便于创业的地方优势产业中本校毕业生创业个案,供各调研小组自主确立个体创业经营调研主题,如:关于我校毕业生祝利强创业历程的调研报告。
(2)制定调研方案。确定调研单位和对象:第一小组调研96届烹饪专业毕业生海宁滋味馆有限公司总经理沈军飞,第二小组调研98届电工专业毕业生海宁施曼尔电气自动化有限公司总经理姚鹏申,第三小组调研04届机电专业毕业生海宁市鸿耀五金厂总经理祝利强,第四小组调研09届旅游专业毕业生海宁威豪名仕机动车养护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晓威,第五小组调研09届旅游专业毕业生淘宝商场店主张静燕,第六小组调研09届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海宁皮革城杭州路21号店主顾良琴。各调研小组设计调研报告单(表格式):内容包括调研目的、调研企业的基本情况、生产设备、员工待遇、产品销售、经营策略、赢利情况和调研启示等,并将调研报告单中需向企业了解的内容设计为具体的调研问题。确定调研方法:询问法。确定调研时间:各调研小组组长主动与调研对象取得联系,确定调研时间。
(3)开展调查研究。各调研小组依据调研报告单和调研问题下公司开展调查研究,完成调研报告单。过程中注意安全、礼仪、工作方式等。
(4)交流调研成果。各调研小组组长展示本组调查研究成果和感受,教师适当点评以引导学生取长补短,丰富内心感受,提升认识,达成集体调研目标。
四、教学实效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活动教学法把职业指导的理论课程与实践操作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克服了传统教学中单一教学模式的弊端。在活动教学课堂中教师只作为引导者,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主动去学习、去探究,进而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传统教学中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克服了学生上课玩手机,睡大觉的现象。如在就业教学案例中学生亲临市劳动力市场,直观感受了劳动力市场的主体、客体、规则,主动探究劳动力市场就业岗位、就业过程,加深了对市场就业方针的理解;通过主动与用人单位的交流沟通,了解了不同职业岗位招聘的具体要求,初步形成了职业意识和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2.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学生能力的形成过程是知、情、信、意、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过程,它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认识、体验、践行,这就需要通过一系列亲历亲为的实践过程。而活动教学遵循了学生的能力形成过程,通过对学生施加外在的影响,通过内外交流互动起到积极有效的培育作用。如在面试技巧教学案例,安排小品表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课堂气氛,并由小品给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并展示,学生从直观的情境体验中得出一些面试求职的理论知识,而后模拟面试求职,让学生亲自体验一下面试求职的过程,使学生在活动中把握、强化面试求职的知识,感悟作为从业者最主要的优势还在于品格和能力,鼓励学生在校学好做人、学会技术,不仅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得到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交流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第一,教育培训要适度超前,讲求供给与需求配合的适时性。目前,国际流行的解决办法是改“早期专业化”的定向培养为“职业教育基础化加短期强化培训”两步走,即第一步在较高起点的普通教育基础上,先进行对口不对岗的基础职业(专业)教育,这就是所谓的“职业教育基础化”。有了这种基础的职业预备队伍,就缩短了按市场需求岗位育人的培训周期。第二步是让具备良好基础素质和基础职业(专业)能力的人,面对社会近期需求的岗位,经过岗位技能适应性强化培训,就可以应聘就业上岗。这种“两步走”的职业教育与培训,蕴涵着适应社会需求的必要超前性,行之有效。
第二,教育培训要适需对路,讲求对就业门类需求的适应性。现代劳动力市场大多具有需求的“小批量、多品种”的特点,知识更新与岗位多变的需求成为对从业者的客观需要。成人教育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服务也要适应这种要求。技能培训后的出路归根到底取决于市场需求,因此,成人教育中转移培训专业选择要认真做市场调研,对导向进行验证而决策。农村劳动力成人教育中转移培训,应该充分利用社会上多种短期培训机构对劳动力市场需求的灵活适应性和企业自身对劳动力需求的确定性,对其加以激励,使之开展适需对路的培训。
第三,教育培训要以人为本,符合教育和人才成长的规律性。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不仅要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而且要符合教育和人才成长的规律性。农村劳动力成人教育中转移培训,要从着重近期需要的“短、平、快”,逐步向“内涵式”高水平教育培训发展。以育人为本的成人教育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服务,应该提高受培训者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品德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及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而且要符合职业教育基础化与强化岗位培训相结合的职教发展趋势,以育人的高质量,促进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
二、原则确定:成人教育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服务
第一,坚持灵活便民原则。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的内容及语言要尽可能通俗易懂,培训方法上尽可能简便,便于农民接受;培训方式上尽量灵活,以短期培训为主,充分利用广播、现场示范等多种方式和农闲时间,最大可能的降低农民的参训成本;教学模式上可以分为课堂培训、学徒培训、现场示范教学、远程教育和函授培训等;资金补助上操作要尽可能简便,既要方便管理,又要方便农民,可以采取直接补贴、培训券等方式。第二,坚持适用效能原则。要强调适用性、突出技能性,以“零距离”教学确保“零距离”就业,紧密结合农村、农业、农民的实际,解决农民迫切需要了解和掌握的技术、技能问题,使培训后的农民能较快获取培训效益。第三,坚持市场导向原则。培训机构开展培训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一方面要坚持市场运作,不能政府包打天下,要充分运用各类市场主体,发挥各自的优势,政府在培训中负责宏观管理职能,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另一方面考虑市场需求,实行按需培训,推行订单定向培训,由用工单位出“订单”、培训机构提“菜单”、政府部门帮“买单”。要搞好劳动力市场需求预测,加强与劳务市场、用工单位的衔接,推行订单培训,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开展,增强培训和就业的关联性。第四,坚持分类培训原则。鉴于当前农民的年龄结构、受教育水平、就业意向等方面的差异,培训中应开展分类指导、定向培训,不断提高技能水平,满足农村劳动力对培训的需要。要注意分析农村劳动力的组成结构和务工特点,针对农民个体差异和多样性安排组织培训。要区分新生农村劳动力、从事第一产业劳动力及转移劳动力的培训需求和特点,采取不同的培训组织管理形式,开发相应的培训课程和培训内容。第五,坚持多管齐下原则。要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各种性质的职业教育学校、社会各类成人教育中转移培训学校、行业组织和用人单位多管齐下,全方位开展培训工作,形成“先培训后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制度,帮助受培训的农村劳动力学有所长,学以致用,提高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增强他们开拓创造的信心。要充分发挥各类培训机构、培训组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指导他们积极组织培训为农民找出路,并根据企业用工需要,拓展培训项目,为企业培养输送大批技术工人。
三、机制创设:成人教育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服务
1、建立多元化的教育培训投入机制。要充分调动政府部门、用人单位、培训机构和农村劳动力本身的投入积极性,逐步形成多元化的培训投入机制,共同解决转移教育培训工作的资金投入问题。一是加大公共财政对成人教育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服务的投入力度。二是制定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成人教育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服务。三是鼓励农村劳动力自发投入参加成人教育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服务。
2、建立规范化的教育培训管理机制。要整合力量,形成合力,拓展管理宽度和广度,把农村劳动力成人教育中转移培训管理纳入规范化轨道。一是逐步建立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的政府工作机制。二是明确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的职能分工和管理体制。三是把市场主导型培训纳入政府宏观管理和调控体系。
3、建立制度化的培训绩效评价机制.要不断探索市场主导型培训绩效评价的有效方法,把政府主导型培训的绩效评价规范化、制度化。一是要使主导型转移教育培训绩效评价行为制度化。二是要探索建立市场主导型转移就业教育培训的绩效评价机制。
4、建立市场化的教育培训运作机制。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在投入、培训、转移等各个环节,提高成人教育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服务效率。一是财政补贴运作市场化,尽量放大补贴资金的政策效应。以农民受益和不干涉劳动力市场正常秩序为原则,采取市场化的财政补贴方式。二是加强对成人教育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服务的引导及转移就业的信息服务。三是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对转移教育培训的引导作用。
四、运作策略:成人教育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服务
1、实行政府主导下农村劳动力用人单位与高职院校的有效联结。相对于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来说,高职具有充分的教育教学资源,(如人力资源、设备实施、试验实训、基地、技能鉴定等);因而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理应发挥高职院校在其中的作用。第一,在政府主导下,从企业和市场收集有关的就业信息,包括企业对农村劳动力的现实需求,行业发展对农村劳动力技能的要求,以及通过预测对未来农村劳动力素质技能的标准的推定,来存储、分析,给出有效的培训情报信息;这些培训情报信息应该及时反馈到高职院校,这应该是高职院校制定框架教学计划的主要依据,当然,高职院校在制定框架教学计划还应该从农村劳动力这个培训对象去调查分析,寻找依据。第二,由于市场对就业的需求和对劳动技能的要求是一个动态发展变化的过程,因而应该在组织和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工程的同时,注意控制环节,及时的进行调整、更新和整合。这就体现了就企业方面来讲有适应市场需要作出就业方向过滤的信息供给提供,高职院校有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根据就业导向作出教学内容安排的灵活性和执行力。第三,教学的形式、方法应该多样化。展开来讲就是理论或经验———课堂教学,一般知识性指导(包括就业常识、职业道德、制度纪律意识、维权意识、健康心理知识等);实践(基地、园区、企业)———在工作地点学习、在生产过程中学习、在现场学习、通过实际工作学习。第四,农村劳动力劳动技能培训从形式和内容上来应该是经济、管用、实效。即培训时间短;学的内容适用,贴近现实,更多体现可操作性,无须太多理论,主要以一般层次的为主;同时注重农村劳动力劳动技能培训的延伸,即考证培训、技能鉴定等形式,把农村劳动力劳动技能培训的短、中、长期不同阶段的培训结合起来。
2、实行“社区网络”服务。社区是社会、经济、教育、科技、文化协调发展的基本单位,建立社区教育培训体系,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全员、全程、全面、全方位的培训制度。在城乡,主要是以县(市、区)为单位,以乡镇(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划为依托,以行政村(居民委员会)为基础,形成三级社区服务网络。
3、从法律上确立就业预备制度、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及劳动准入制度的综合运用。政府应在农村劳动力成人教育中转移培训领域内发挥主导作用,即对农村劳动力成人教育中转移培训带有某种制度上的强制性。为此,国家应尽快制定和出台这方面的制度和法规,从法律上确立劳动就业预备制度、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及劳动准入制度。
4、实行教育培训形式组合上的有机结合。即根据农村劳动力不同特点以及市场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形式灵活的教育培训。一是以短训为主,长短结合。短期培训具有短、平、快和实际、实用、实效的特点,培训讲究信息广、时间短、技术新、针对性强,劳动力市场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同时针对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差异,进行文化补习和学历提高的时间应当适当增长,做到长短结合。二是以集中为主,忙闲结合。因时因地制宜安排培训时间,对新生和尚未实现就业的农村劳动力,采取集中在职业教育学校、各类成人教育中转移培训机构集中学习,系统的安排培训内容,对已经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则可以利用市民学校、夜校等形式集中的参加引导性培训或进行技能培训,提高技能水平;同时,要合理把握时间,安排技能培训,做到忙时少学,闲时多学。三是以传统教育方式为主,理论实践相结合。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的基本技术操作规程,采取传统教育教学方式的同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图书等现代媒体进行专题讲座,培养农村劳动力的基本技能,尽力使培训图文结合,增强直观性、生动性,达到易学性;同时要利用示范操作与个别辅导的传、帮、带型学习方式,理论联系实际,增加农村劳动力的实践能力或实践机会,以扫除基础差、底子薄的非农化人员面对技术学习的茫然性,增强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切实让农民尝到甜头,从而不断增强技能培训工作对农民的吸引力、凝聚力。
当前江苏劳动力就业的总体状况
首先是总量供需关系持续紧张。最直观反映劳动力供需状况的“求人倍率”(聘用人员与登记求职人员的比率)曲线,正处于持续下降通道之中。据省劳动就业管理中心资料,2008年第三季度全省用人单位共招聘102.3万人,登记求职115.9万人,求人倍率为0.88,与第二季度相比下降了0.01,与2007年同期相比下降了0.11。总体上看,无论是从产业需求状况、用人单位需求状况还是分职业进行的走势分析,未来一段时间内,江苏面临的就业压力都有进一步增强的可能。
其次是外向型企业需求疲软、裁员增多。金融海啸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欧美国家的实体经济,江苏的出口市场也受到冲击。据南京海关数据,2008年1~10月我省进出口总额为3380.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9%。增幅同比下降5.4个百分点。出口订单指数已跌至2005年7月以来的最低值。虽然江苏还没有出现国内其他地方一样的中小企业“倒闭潮”,但也有相当部分外向型企业出现经营困难并实施裁员。数据显示,第三季度就业转失业人员在失业人员中所占比重已近20%:外商投资企业的用人需求占总需求人数的比例,在二季度下降2.53个百分点的基础上呈继续下降态势:私营企业用人需求比第二季度下降4.66个百分点,比2007年同期下降了3.93个百分点。
再次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大。江苏在校大学生总数多年来居全国第一,为江苏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但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庞大的高校毕业生规模也使就业面临空前的压力。数据显示,江苏16~24岁的青年,求人倍率正持续下降,2008年第三季度比第二季度下降了0.11,比去年同期下降了0.3。第三季度应届高校毕业生在新增失业青年中所占比例达24.90%,比第二季度上升了11.01%。
最后,部分地区农村劳动力回流,使农村尤其是苏北的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日益严峻。农民工是中国劳动力市场中保障程度最低的一个群体,受金融海啸冲击的可能性也最大。虽然江苏没有出现农民工大规模返乡的情况,但在苏北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已经开始出现局部的农村劳动力回流现象,这些回流劳动力将何去何从,如果没有合适的就业岗位,他们有可能成为引发社会不安定的因素。
影响江苏扩大劳动就业的原因分析
江苏的对外出口市场过于集中。目前,与江苏建立外贸进出口关系的国家和地区已达210多个,但主要出口区域集中在欧盟、美国、日本、香港等少数国家和地区,这些区域的出口占江苏出口总额的70%左右。对印度、南非、俄罗斯、巴西、墨西哥等新兴市场国家的出口,只占5%不到,对加拿大、澳大利亚的出口也只有3%多一点。由于这次金融海啸恰恰对欧盟、美国、日本等传统的强势经济体造成的冲击更大,也就容易通过外贸的传导效应,形成对江苏就业的压力。
江苏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偏弱。中小企业是江苏外向型出口企业的主体,也是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力军。但江苏中小企业多年来以低价格扩大出口、以扩产方式带动业绩提升的增长模式,尚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相当多中小企业对内涵发展重视不够,技术含量相对较差,产业层次相对较低。产业结构也不尽合理,这使他们的抗风险能力偏弱,在危机中受到外部市场变化冲击最显著。对就业的影响也比较大。
劳动力市场总量供给增加,与当前市场需求减少的矛盾加剧。据统计,今年江苏新增劳动力总量大于往年,各类学校毕业生超过全省城镇劳动力供给总量的三分之一。2009年江苏高校预计毕业生总数达45.8万,加上往届未就业以及外省来求职的学生,总人数将大大增加,而江苏预计仅能接受35万人左右。同时,在中央明确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还将有相当数量的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进入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使劳动力供给总量进一步增加,再加上失业人员再就业等问题,总体来看,我省就业压力未来两年将呈现日趋加大的态势。
积极应对,缓解劳动就业压力
加快开拓新兴市场,促进江苏出口市场的多元化。这次金融危机的重灾区是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影响相对较小。江苏应该抓住机遇加快对新兴市场的开拓,以求“东方不亮西方亮”。前不久广交会成交情况表明,来自新兴市场的订单未降反增,证明开拓新兴市场潜力巨大。江苏出口商品的结构、档次很适合发展中国家的消费水平。特别是危机中产品价格下降成为大势所趋,而江苏中低档产品性价比高、竞争力强,可以利用当前有利时机增加国际市场占有率。相关企业应该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组织适合产品,扩大对这些国家的出口。有关部门应当及时跟踪分析。引导企业进一步拓宽国际市场空间,并实行政策倾斜,如提供优惠贷款、出口风险担保和运输担保、提高出口退税率等,确保江苏对这些新兴市场国家的出口平稳增长。
创新举措、落实政策,帮助江苏中小企业顺利度过难关。针对中小企业尤其是出口型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弱的问题,江苏要充分利用国家宏观政策调整机遇,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提高其抗冲击能力。包括降低中小企业贷款门槛、调整企业增值税与出口退税率等。可以通过动用失业保险金,对企业实施职介补贴、社保补贴、岗位补贴以及贴息贷款甚至财政补贴等方式,鼓励中小企业招聘和使用就业困难人员和失业人员。积极扶持中小企业担保基金与中小企业风险投资基金的建立与发展,以缓解一批中小企业缺乏资金的燃眉之急。帮助中小企业抵御危机,还有一个重要的手段是促进自主创新,应当实施有力的财政、税收措施,鼓励中小企业产业升级和产品创新、技术创新。事实证明:凡是自主创新能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的企业,在经济环境急剧变化的情况下、不仅没有受到冲击,而且赢得了新的发展机遇。
积极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就业机会。经济增长是拉动就业的火车头,高新技术产业是江苏经济最明显的经济增长点。江苏高新技术产业2008年前三季度实现产值增长28.4%,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环保等产业增幅均在30%以上。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应当成为江苏2009年保增长、促就业的有力抓手。此外,外包服务业发展也有可能为江苏提供新的就业机会。2008年前i季度,南京市共接到外包合同数810个,同比增长27.3%。合同金额2.8亿美元,同比增长100.24%,合同执行额1.35亿美元,同比增长92.7%。江苏可以利用相关产业配套能力强、劳动力资源供给充足等方面的竞争优势,在国际市场上承接更多外包业务,从而促进相关就业增长。
关键词:省属;高校;师范;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1-120-03
纵观哈尔滨师范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师范专业最近五年来的就业情况,在教育岗位就业人数占师范生的比例从2004年的73.16%下降到2009年的12.36%;除考研和出国外,非教育岗位就业的比率则从2004年的7.38%上升到2009年的26.16%。可见省属师范生就业去向在近几年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就业指导工作的呈现着多重心、多取向的难题,如何解读这些变化,面对新的挑战,提高省属高校师范生的就业率是本文要探讨的重点。
一、省属高校师范专业学生就业的主要特点
(一)主要服务于本地区教育与经济发展的需求,少部分向其他区域发展
省属高校师范专业的主要培养目标是为本地区的基础教育培养合格的师资,也为本地区社会与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的教育培训人才。从2004年到2010年的统计资料看,尽管许多毕业生乐于到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去就业,我校师范专业毕业生在东北地区就业人数还是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从2004年的68.57%,上升到2010年的86.1%。即大部分的师范专业毕业生留在了东北地区,主要是黑龙江省就业。同时师范专业毕业生在沿海地区就业人数减少的趋势十分明显,从2004年至2010年从24.42%减少到7.99%。虽然近年来到长江中游地区、西南地区的就业人数略有上升,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就业人数也逐年增多,成为发展势头较快的就业新区域,但比例较小。西南地区的用人需求量增幅最大,成为发展势头较大的就业新区域;长江中游地区、黄河中游地区属于我校有待进一步开拓的就业市场区域;西北地区由于地域偏远,经济条件落后,很难在我校形成招聘优势,所以需求一直居于末位。
(二)教育行业从业人数下降,师范专业流向趋向多元,三成以上实现灵活就业
近几年来,基础教育系统“凡进必考”、“编制核定”、“地方保护”、“信息不对称”等影响和制约大学生就业的固有矛盾又有新发展,给省属高校师范专业学生的就业工作带来了新的困难,总体形势依然严峻。从全国形势来看,中小学整体需求也比去年略少,数量在25万左右,全国师范类毕业生总量为60万,从供需之间的缺口来看,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而且,在未来相当长的阶段里,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将更为激烈。根据中国社科院2009年《人口与劳动绿皮书》的信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总量在2020年预期比2008年减少1800多万人,如果师生比基本保持不变,未来12年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将减少100万人。
2004-2008届师范专业毕业生的行业分布较为集中,主要分布在基础教育和升学两大部分(见表1)。而2009年这一集中现象发生了改变,师范类在企业就业和灵活就业的毕业生比例超过了基础教育和升学。企业就业率从2004年的3.66%跃升到31.98%;全校考研率有一定提高;在高校及事业机关及科研单位就业的人数逐年减少,每年都由于许多的原因,有少部分学生待就业。
(三)主要面向基层,升学和出国比例有所提升,少部分到高校、事业、科研单位就业
从宏观上,大学生就业工作还是被许多地市边缘化,由于没有义务连带,通常不作为常规工作加以重视或安排。省地市重点中学选择招聘对象主要集中在东北师范大学(对该学校毕业生普遍反映是基础教育知识扎实,对新课改教学内容熟悉)、部分省属重点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和“211”综合类型学校,个别对我校招聘的地区均要求考生为一表学生或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综合我校近7年来的统计情况,师范生就业行业中到高等学校中发展和到事业机关、科研单位的人数占师范生总人数的比例都有显著的下降,分别从11.04%和3.62%下降到2010年的0.31%和1.03%,到2010年两项加起来不足2%;出国和升学在这七年间略有提高,也只有1.39%和15.53%,到包括基础教育在内的基层工作岗位就业的师范生,在70%以上;就城市规模而言,70%多的学生到非省会城市的中小城市和基层(包括乡镇)就业。这种趋势符合了在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之后,大学生的总体就业取向,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就业工作方向和人才培养的指导策略。
(四)师范各专业的就业需求量保持稳定,专业结构趋向均衡,小学科受欢迎
从直接需求看,2008年之前,英语、数学和汉语言文学等主要学科的需求量明显地高于地理、历史、生物等“小学科”,全国和本省多年来主要学科的招生人数一直比较多,而基础教育招生人数在2008年开始处于稳定中趋于下降的态势,加之,以往师范生有相当数量的学生也成为基础教育工作岗位的应聘对象,特别是基础教育经历了近几年的结构调整,所以基础教育对主要学科的师范生的总体需求没有提升,保持一个配对稳定的比例和数量。而诸多的小学科,例如地理、生物、音、体、美等专业需求量可能较往年有所增加,但增加的数量也趋于缓慢增长的态势。到2010年,我校师范类各专业的就业比例总体上趋于平衡(见图1)。
从国家宏观的政策层面看,1999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师范院校布局结构调整的几点意见》的通知,明确指出,从现在起,我国师范教育的发展趋势就“以师范院校为主体,其他高等学校积极参与,中小学教师来源多样化”。许多非师范专业的学生通过考取教师资格证的方式,获得了从事教育工作的入职资格,这在一定意义上来说,使得中小学吸纳了大批非师范类专业的优秀资源进入教育队伍,也使得师范专业的社会需求数量有所下降并趋于稳定,许多小学科是师范类院校比较有优势的专业,更加适合中小学教育的需求,自然其需求也就在稳定中有所提升。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向大众阶段迈进,在相当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旺盛需求,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随着高校扩招的脚步加快,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长,社会上出现了“学非所用”、“学而少用”甚至“学而无用”等各种“教育与职业不相称”或“高教育低就业”抑或“刚毕业即失业”的现象,待就业人数逐年增加。我校体育教育、小学教育、教育学等专业的一次、实际签约率也起伏不定。艺术类专业、音乐学院的专业在一次、实际签约中表现得均不理想。由于失业量较大,就业率持续走低,且薪资较低的专业中综合考虑的前几个专业,属于高失业风险型专业。
二、省属师范院校师范生就业指导对策
(一)引导师范生主要面向本地区就业,鼓励扩展就业区域的指导策略
针对近年来我校师范生就业的区域分布情况和发展态势,我校制定了“巩固北方、扩大沿海、开辟中部、渗透西部”的大学生区域就业指导策略,对学生进行就业形势分析,介绍我国经济发展的政策和发展形势,引导学生了解各地区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和就业政策,指导学生在就学期间学会自主收集就业信息,有目标、多方案地确定自己的就业取向。学校采取措施,巩固南方已有的就业基地,同时重点对黑龙江省十三地市就业市场进行开发,与各地市建立师范生就业的合作关系,向各地市推介优秀师范生,使得供求双向信息畅通。同时,进一步集中精力,扩大师范生在黑龙江省的就业区域。鼓励师范生积极拓展就业思路,有条件的可以到沿海和发达地区就业。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立足黑龙江省的教育,引导学生到广大的乡村任教。
(二)重点保障教育需求,鼓励学生考研与跨行为就业
我校一方面加强市场调研和专业调整,适当减少师范生的招生数量,确保师范生的培养质量,保障基础教育的需要,五年来,我校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岗位需求信息十分丰富,每年均保持在8000个以上,近于1:3的供需比较好地满足了师范毕业生的选择需求。随着就业市场的自我调整和我校在黑龙江省基础教育市场的不断开拓,2008年以来,我省基础教育系统逐年地增加了在我校招收师范类毕业生的比例。直接进入我校召开校园招聘会的基础教育系统用人单位数量呈上升趋势,平均数量保持在400家左右,平均每家用人单位的需求人数在10人以上,属于我校定位的主要市场,无论是岗位性质还是工作地区都基本满足我校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另一方面,引导师范生开拓就业思路,适应就业市场的变化,根据自己的特长、优势和社会需求,实现升学、考取公务员、到事业单位应聘、获得相关行业就业资格等多种措施的灵活发展与就业。考取研究生的学生的比例在2010年提高到15%以上。2009年、2010年的总体需求岗位数量略有回落,但是我校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相对稳定。
(三)鼓励师范生面向基层就业,培养他们的服务意识
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政策,甚至法规的支持,特别对我校以培养师范生为主,非师范专业又没有形成品牌的学校毕业生就业受政策影响很重。广大基层特别是经济落后或欠发达地区,有大量的空缺岗位,地方财政无力负担,形不成毕业生基层就业的环境。同时,在基层的事业性单位由于种种原因,人员得不到优化,不合格的人员出不去,合格的毕业生进不来,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十分脆弱。另外,在一定意义上说,许多基层在户籍管理、人事档案管理、生活保障、工龄计算、职称评审、工作调动、子女人学等一系列问题上仍然存在体制。积极参与和组织实施“三支一扶计划”、“农村特设岗位计划”、“特设岗位教师服务计划”、“农村教育硕士”和“征集普通高等学校刚毕业的大学生入伍服义务兵役”等国家和地方项目,并持续地关心、支持这些毕业生在基层的成长成才。开展有前瞻性的研究,结合地方和高校的实际,认真研究探索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加强新农村建设、加强城市社区建设相结合的新途径,努力开发适合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的新领域。
(四)稳步发展师范教育,积极做好专业调整和职业资格培训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其实,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只是一种表象,其背后隐藏着一个更为深层次的问题,即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是否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需求相吻合。在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张,劳动力市场竞争程度日趋激烈的情况下,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和劳动力市场之间的互动状况如何,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切关注。不管高等教育的目的如何描述,接受高等教育是为了未来就业做准备,始终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教育与就业,更宽泛地说,高等教育、劳动力市场、劳动力三者之间存在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变化是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主要动力,也是省属师范院校专业调整的主要动力,教育发展与人力规划应是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重要依据。要随市场变动而调整专业,设置一个专业需要很大的投入,建设好一个专业后需要一定时间的稳定期,专业设置本就是一项预测性、前瞻性的工作,其间,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动是无法完全预料的,也就是说风险是必然存在的。只有根据市场的变化对专业进行调整和改造,通过对专业设置的风险分析,以一种长远的发展态势来筹办新专业,才能适应动态的劳动力市场变化的需求,才能延长专业的生命周期。更为重要的是,在无法预计的风险中,做好规避措施,以使风险值降低到最低!从目前情况看,尽管很多学校设置了预期前景不错的专业,但就业并不乐观。随着人口总体情况的变化,教育结构的调整,社会对公民素质提高的要求,特别是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的要求,调整师范教育专业势在必行,并需要保持一个动态调整、相对稳定的状态。我校建立了科学的专业调整信息收集网络、政策研究队伍、学术讨论机制和定期研究的制度,以保障学校整体专业与招生工作科学有序地进行。此外,专业设置还必须进行严密的科学的论证,这是建好一个专业的基础。专业论证既要听取行业专家意见,更要听取考生的意见,要重视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把毕业生反馈意见和社会对毕业生的评价作为专业设置和改造的重要依据。高等学校根据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的就业情形和求学者的升学意向,适时调整专业及招生人数。坚持社会参与、专家决策,“宽窄并举”设置专业。应注重了解本地区、所涉及行业的社会、经济、技术发展规划,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组织专门课题组进行调研,主动适应就业制度改革,坚持专业宽窄并举,适当拓宽专业覆盖面,使毕业生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更加合理,避免人才需求饱和,以满足经济建设及毕业生就业需求。
省属高校师范教育专业的教育质量和就业率,关系到我国地方中小学的办学质量、整体国民的素质,也关系到师范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更加关系到师范专业学生的人生发展质量,只有做到信息畅通、情况明了、专业设置合理、规划科学、质量保障,才能有效地保障省属师范院校师范教育专业功能的发挥。
关键词:OEM 外贸加工
OEM是英文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的缩写,译为原始设备制造商,指一家厂家根据另一家厂商的要求,为其生产产品和产品配件,OEM贴牌生产,就是国外品牌国内生产。既可代表外委加工,也可代表转包合同加工。国内习惯称为协作生产,三来加工。对于服装行业,OEM外贸代加工的产生,一般指国外品牌服装因劳动力价格因素、物料价格地区差、机器设备生产水平等因素将其加工工厂设置在其他国家或地区,由于中国劳动力市场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在世界范围内的平均水平以下,而技术设备水平及物料价格适中,因此,中国成为全世界多数服装品牌的代工工厂所在地。例如耐克、阿迪达斯等知名品牌在中国均有超过两家的代工工厂。
一、高额加工费用背后的踯躅不前
在OEM时代全面来临之后,中国服装企业首先意识到的是比内贸加工更大的利润,因此,很多的传统服装加工厂在改革开放后毫不犹豫的向其伸出了橄榄枝,在经过了生产线改造,技术全面升级后,在国内服装加工厂家暗暗窃喜的情绪中,第一批出口服装踏上了漫长的旅途。慢慢的,在经过了与品牌商家合作的“蜜月期”后,渐渐的一些隐藏的问题逐渐显现,如,由于加工质量问题及出口检针环节的疏忽,高额的加工费用终于带来了高额的赔偿……在一次次磨合中,国内服装加工企业从最初的惊喜中淡定下来,在不断的技术提高、生产线规范管理及检针器的引进后,这最初的心悸终于渐渐平复。但是,随着中国整体经济实力的增强,以及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推进,伴随着人民币升值的号角,我们的外贸服装加工企业又一次的陷入的发展的瓶颈。高额的加工费用逐渐与内贸加工费用持平,不再具有明显优势,而出口的商品要求日益提高,几乎在同时,所有的服装加工企业明显感觉到利润的缩减,由此进入了踯躅不前的艰难境地。
二、发展品牌策略缘起突破瓶颈
在经历了利润缩水之后,拥有成熟加工技术和设备的企业开始基于自身特长寻求发展机遇,以此为契机发展处两条相对成熟的道路。
其一,由OEM向ODM转化,寻求外贸与内贸的同时发展,以双赢的姿态成就全新的服装生产契机。ODM是指某制造商设计出一种产品后,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被另外一些品牌的制造商看中,要求配上后者的品牌名称来进行生产,又或者稍微修改一些设计(如服装细节的领型、口袋、纽扣等)来生产。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其它厂商减少了自己研制的时间,即贴牌加工。例如某服装企业一直从事OEM外贸代工,在外贸订单加工空余时间,为避免生产资源的浪费和利润的缩减,将已经成型的产品提供给国内其他服装设计公司或品牌,以外贸的质量发展内贸品牌,避免了设计公司或品牌自主研发和自主加工形成的浪费,也在一定程度上环节了外贸订单空余带来的负面影响。
其二,将成熟的生产线产品直接转化为自主品牌。相当一部分企业在经过长时间外贸订单加工后,具有相对成熟的生产体系,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便开始研发相近产品形成自主品牌。在这一转化过程中,对于自身企业可生产的服装类型作为主要发展对象,将辅助产品外放到其他OEM工厂,这样既能保证产品的质量,又最大的减少了资源的浪费。如,运动鞋品牌“先吉”,前身就是“New Balance”的中国代工工厂。但是,值得警醒的是,这其中一部分工厂成功转型,成为既有外贸订单,又有自主品牌的全能企业;而大多数的企业由于只是熟悉生产,并没有完善的销售网络,因此在品牌创建初期就遭到了资金回笼缓慢,库存积压,资金链条断裂等尴尬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