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会计实务学习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所得税的知识结构图
二、本章主要考点
本章是新增章节,难点是暂时性差异的确认,应注意区分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处理;掌握递延所得税资产以及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处理方法;理解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处理程序。
考点三:计税基础与暂时性差异的确认以及计量:
1.资产的计税基础与暂时性差异
资产的账面价值=资产负债表中的金额
资产的计税基础=将来收回资产时可以抵税的金额
考生需要注意:
第一,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资产账面价值。
第二,资产的初始会计成本与初始计税基础一般情况下是相同的。
第三,资产的期末账面成本与其计税成本可能存在差异。
(1)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与暂时性差异
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固定资产初始成本-税法规定的折旧费
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固定资产初始成本-会计规定的折旧费-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固定资产的暂时性差异主要取决于会计与税法规定的计算的折旧是否相同以及是否存在减值准备
固定资产会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也可能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2)无形资产的计税基础与暂时性差异
无形资产的计税基础=无形资产的初始成本-税法规定的摊销金额
无形资产会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也可能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3)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计税基础与暂时性差异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计税基础=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取得成本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期末该资产的公允价值
=取得成本±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当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大于取得成本)时,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当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下降(小于取得成本)时,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2.负债的计税基础与暂时性差异
负债的计税基础=负债的账面价值-未来期间可以抵税的金额
负债的账面价值=资产负债表中的金额
考生需要注意:
在计算负债计税基础时,应注意会计确认的负债,从税法角度看,可能存在会计确认的负债在将来实际发生时全部予以认定和将来发生时不予以认定两种情况。
负债的计税基础存在两种情况。
即负债的计税基础=0
或负债的计税基础=其账面价值
暂时性差异仅仅存在与会计与税法都允许扣除但扣除时间不同的情况。例如:预计售后服务费用的处理。
(2)应付职工薪酬的计税基础与暂时性差异
应付职工薪酬的账面价值=列之在成本费用中的应付职工的酬劳(未支付前)
应付职工薪酬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0(职工薪酬的多少不影响企业以后的损益)=账面价值
应付职工薪酬的暂时性差异=0
考点四: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以及计量
1.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以及计量
(1)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
2.递延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
3.所得税费用
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
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一、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理和会计差错更正知识结构图
二、考点分析
(一)会计政策变更
1.会计政策的概念: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
2.可以进行会计政策变更的条件
(1)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要求变更。
(2)会计政策变更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
3.追溯调整法在会计处理时有四个步骤
(1)计算确定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
(2)进行相关的账务处理,即将累计影响数及相关项目记录到变更年度中。
(3)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
(4)附注说明。
(二)会计估计变更
1.会计估计是指企业对其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所作的判断。
2.企业发生会计估计变更的情形
(1)赖以进行估计的基础发生了变化。
(2)取得了新的信息、积累了更多的经验以及后来的发展变化。
3.对于会计估计变更,企业应采用未来适用法
4.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与会计估计变更有关的下列信息
(1)会计估计变更的内容和原因。
(2)会计估计变更对当期和未来期间的影响数。
(3)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数不能确定的,披露这一事实和原因。
(三)会计差错更正
1.会计差错的类型
(1)会计差错分为本期差错和前期差错。
(2)前期差错通常包括计算错误、应用会计政策错误、疏忽或曲解事实以及舞弊产生的影响以及存货、固定资产盘盈等。
2.前期差错的处理办法
(1)企业应当采用追溯重述法更正重要的前期差错。
(2)确定前期差错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也可以采用未来适用法。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一、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知识结构图
二、考点分析
(一)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概念
1.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是指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有利或不利事项。
2.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分为两类:调整事项和非调整事项。
(1)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是指对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的情况提供了新的或进一步证据的事项。
(2)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是指表明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情况的事项。
(二)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
1.涉及损益的事项,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
2.涉及利润分配调整的事项,直接调增、调减“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3.不涉及损益和利润分配的事项,直接调整相关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三)非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
1.资产负债表日后期间涉及的法定盈余公积,应作为调整事项处理。
2.资产负债表日后,企业利润分配方案中拟分配的以及经审议批准宣告发放的股利或利润,应作为非调整事项处理,在附注中单独披露。
外币折算讲解
一、外币折算知识结构图
二、本章主要考试点
本章属于教材新增加章节,考试题型以客观题为主,主要考点有:(1)投资者以外币投入的资本的折算;(2)资产负债表日外币货币性项目、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和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的不同折算要求;(3)外币财务报表中不同项目的折算方法;(4)境外经营处置的会计处理。
三、重点以及难点讲解
考点一:外币交易的概念
外币交易是指以外币计价或者结算的交易。外币是企业记账本位币以外的货币。外币交易包括:
(一)买入或者卖出以外币计价的商品或者劳务;
(二)借入或者借出外币资金;
(三)其他以外币计价或者结算的交易。
考点二:外币交易折算汇率的选择
1.即期汇率:通常是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当日人民币外汇牌价的中间价。企业发生的外币兑换业务或涉及外币兑换的交易事项,应当按照交易实际采用的汇率(即银行买入价或卖出价)折算。 2.即期汇率近似汇率:是指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通常采用当期平均汇率或加权平均汇率等。
考点三: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
1.外币交易日的会计处理
基本原则:采用即期汇率或即期汇率近似汇率将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
考生需要注意:接受外币投资时,不管是否在投资合同中约定汇率,一律在收取投资款时按照即期汇率加以折算,不产生汇兑损益。
2.资产负债表日的会计处理
(1)货币性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因汇率变化而产生的汇兑差额作为财务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调增或调减外币货币性项目的记账本位币金额。
资产负债表日汇兑差额的账务处理
汇兑损失:
借:财务费用——汇兑差额
贷: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
汇兑收益:
借: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
贷:财务费用——汇兑差额
(2)非货币性项目
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仍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不改变其记账本位币金额,不产生汇兑差额。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如交易性金融资产(股票、基金等),采用公允价值确定日的即期汇率折算,折算后的记账本位币金额与原记账本位币金额的差额,作为公允价值变动(含汇率变动)处理,计入当期损益。
【例】甲公司12月1日以每股3港元的价格买入乙公司H股10000股,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当日汇率为1港元=1.2元人民币。当月31日,该H股股价为每股3.5港元,汇率为1港元=1元人民币。
初始确认时: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36000
贷:银行存款 36000
期末计量时: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1000
注:36000-3.5×10000×1=1000
2.恶性通货膨胀经济条件下的财务报表折算
(1)对资产负债表项目运用一般物价指数予以重述,对利润表项目运用一般物价指数变动予以重述,再按照最近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进行折算。
(2)在境外经营不再处于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时,应当停止重述,按照停止之日的价格水平重述的财务报表进行折算。
财务会计报告
一、财务会计报告知识结构图
二、考试重点、难点
本章属于教材重要章节,重点内容包括:(1)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及其和项目的计算;(2)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3)合并财务报表范围的确定原则;(4)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的有关抵销分录;(5)关联方的判断原则和披露要求等。其中,每股收益的计算方法、合并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格式等为教材新增加的内容。
三、重点、难点解释
考点一:资产负债表期末余额的填列方法
1.直接根据总账科目的余额填列;
2.根据几个总账科目的余额计算填列;
3.根据有关明细科目的余额计算填列;
4.根据总账科目和明细科目的余额分析计算填列;
5.根据总账科目与其备抵科目抵销后的净额填列。
考点二:每股收益的计算
1.基本每股收益
基本每股收益=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
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期初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当期新发行普通股股数×已发行时间÷报告期时间-当期回购普通股股数×已回购时间÷报告期时间
2.稀释每股收益
在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时,应考虑调整当期净利润、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考虑潜在普通股转换为已发行普通股的数量)
增加的普通股股数=拟行权时转换的普通股股数-行权价格×拟行权时转换的普通股股数÷当期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
【例】乙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1月2日发行4%的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8000万元,每100元债券可转换为面值1元的普通股90股。乙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为40000万股,所得税税率为33%,2007年度实现的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45000万元。
(1)乙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度基本每股收益=45000÷40000=1.125元
(2)乙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度稀释每股收益计算如下:
当期已确认为费用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的利息影响的净利润
=8000×4%×(1-33%)=214.4万元
假定稀释性潜在普通股转换为已发行普通股而增加的普通股股数=8000÷100×90=7200万股
那么,乙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度稀释每股收益
=(45000+214.4)÷(40000+7200)=0.96元
考点三: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
1.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编制方法
考生需要注意: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的现金流量的计算程序:
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增值税销项税额+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款项的调整+预收款项的调整+特殊项目的调整(坏账准备、债务重组、非货币资产交换等项目)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的计算程序:
利润表中的营业成本+增值税进项税额+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调整+应付款项的调整+预付款项的调整+特殊项目的调整(债务重组、非货币资产交换等)
2.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的编制方法
考生需要注意:
投资时已经宣告的现金股利(已经过期的利息)的现金支出的列之项目;投资成本的列之项目;收到现金股利(利息)的列之项目;收回投资取得现金的列之项目。
3.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的编制方法
考生需要注意:
借款筹资的现金流量的列示项目;股权筹资的现金流量的列示项目。
考点四:合并资产负债表的抵销分录
1.调整投资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的金额
假定初始成本相同的情况下,需要根据被投资企业的当年净利润和其他非利润因素的变动金额,按投资比例进行调整。调整分录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投资收益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长期股权投资项目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项目的抵销
将投资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与被投资企业的“所有者权益”项目对冲,差额调整“商誉”、非全资子公司情况下需要调整“少数股东权益”。
3.内部债权与债务项目的抵销
考生需要注意:
应收账款抵销时,应将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调整至原账面余额,再抵销“应付账款”。同时,将“应收账款”与“资产减值损失”进行抵销。
4.存货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的抵销
将为出售商品的内部毛利在“营业成本”与“存货”之间进行抵销
5.内部固定资产交易的抵销
在抵销固定资产原价中包含的内部利润的同时,抵销当期多计提的折旧额。
考点五:合并利润表的抵销分录
1.内部营业收入与内部营业成本项目的抵销
考生需要注意:
如果集团内部之间销售的商品已经全部销售给集团外部的企业时,只需要抵销“营业收入”与“营业成本”即可。
如果集团内部销售的商品,在资产负债表日仍然存放在集团内部,则在抵销“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的同时,还应抵销“存货”中的未实现毛利。
2.集团内部购买和销售商品的性质发生改变(销售方作为商品销售,购买方作为固定资产使用)
在抵销时,应将“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固定资产”抵销的同时,应将当期多计提的折旧予以抵销,即抵销“固定资产”和“管理费用”。
3.内部投资收益与筹资费用的抵销
内部的投资以及筹资行为,在编制合并报表时,应全部予以抵销,即冲减“投资收益”和“财务费用”。
考点六:连续编报的处理
由于合并会计报表是在资产负债表日对各个独立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的合并调整,只是调整报表,不调整会计账簿信息。在以后年度再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首先需要对期初表中的信息进行统一,为此,需要抵销“未分配利润—年初”的金额。
主要涉及“坏账准备”、“内部购进商品”和“内部交易固定资产”等的抵销。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
本章属于一般性章节,考试题型为客观题,分值较少,主要考核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负债、净资产和收入、支出的核算。
一、资产核算的特点
1.固定资产的核算。
2.材料的核算。
二、净资产的核算
1.净资产的构成。
2.净资产的核算。
三、收入、支出的核算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行业会计;自主思考
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的基地。着重于培养面向特定行业和特定岗位的操作技能型人才。动手能力强是高职院校学生的一大特点。在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的讲授中,也是注重实践教学。但是,高职院校学生也有一个很突出的缺点,就是自主思考能力差。而传统的教学往往忽视了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的培养。传统的会计课堂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考,学生背”的比较呆板的公式化的教学模式,是典型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费时费力,知识输出量少;不能全面启发学生的思维,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不能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难以培养出发展后劲足、开拓创新型的会计人才。
项目教学法是指将该课程中的知识、内容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在课堂中围绕项目组织和展开教学,让学生直接参与项目全过程的一种教学方法。此方法不再把能力作为知识来传授,而是使学生的能力在完成项目、任务中到提升。所以项目、任务的设计就成了项目教学的难点。《行业会计实务》是适应时下各大产业经济的迅速发展,结合新会计准则,以五大行业会计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从理论和实践两大方面为我院会计专业和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需要而开设的课程。在《行业会计实务》运用项目教学法,能够将以前所学的知识进一步巩固,还可为学生创造一个发挥自我能力的空间。以下是以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为例来谈谈项目教学法在《行业会计实务》中的应用。
1项目目标:掌握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开发成本的核算
2项目任务:对房屋开发过程中发生的经济业务做出账务处理,并准确核算出该房屋的开发成本以及结转其成本。
3为完成项目应具备的知识
3.1财务会计知识
3.2房地产开发成本的核算知识
3.2.1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核算流程
3.2.2土地开发成本的核算
3.2.3配套设施开发成本的核算
3.2.4开发间接费的核算
4课堂设计
4.1导入项目
胜达房地产所开发的金色蓝庭楼盘开发完成。该房地产此次开发该楼盘一并开发小高层、高层、商店、幼托设施各一套。请核算金色蓝庭小高层的开发成本。相关经济业务如下:
4.1.1结转自用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1341000元、用银行存款支付前期工程费42,000元,基础设施费675,000元。此类开发支出按各开发产品的用地面积进行分配,各开发产品用地面积如下:
小高层4000平方米
高层6000平方米
商店1000平方米
幼托设施1000平方米
4.1.2将小高层、高层商品房的建筑安装工程进行招标,标价为2,160,000元,这两栋商品房的预算造价为:
小高层1,260,000元
高层1,440,000元
合计2,700,000元
工程价款用银行存款支付。
4.1.3幼托设施与房屋不同步开发,幼托设施和各项开发产品的预算成本如下:
小高层1,600,000元
高层2,400,000元
商店1,000,000元
幼托设施 175,000元
4.1.4用银行存款支付开发间接费528000元,按各开发产品的直接成本将开发间接费分配计入各项开发产品的成本中。
除小高层未开发完成外,其他各项开发产品的成本如下:
高层2,265,000元
商店 785,000元
4.1.5幼托设施开发完成,实际总成本为186000元。结算其实际成本。由于高层和商店均已出售,所以决定将少提数计入未出售的小高层。
4.1.6将小高层完工验收,并结转其成本,等待销售。
4.2项目要求
4.2.1计算小高层的房屋开发成本;
4.2.2根据与小高层有关的经济业务编制记账凭证(以会计分录代替)。
4.3展开项目
4.3.1小高层开发成本的计算
一是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
二是会计信息使用者信息需求的变化。前者是更根本的动力,它决定了对会计信息的数量和质量的需求。
本世纪中叶以来,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信息时代已经成为我们所处的时代的恰当写照。在这个与时俱进的时代里,无论是社会经济环境,还是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要,都在发生着深刻变化。会计上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会计技术手段与方法不断更新,会计电算化已经或正在取代手工记账,而且在企业建立内部网情况下,实时报告成为可能。二是会计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会计的变化源于企业制造环境的变化以及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创新,而后两者又起因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学习好会计工作不仅要学好书本里的各种会计知识,而且也要认真积极的参与各种会计实习的机会,让理论和实践有机务实的结合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名高质量的会计专业人才。为此,根据学习计划安排,我专门到一家已实施了会计电算化的单位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此次实习的具体内容为:
一、根据经济业务填制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1、原始凭证:是指直接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具有法律效力并作为记账原始依据的证明文件,其主要作用是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和完成的情况。填写原始凭证的内容为:原始凭证的名称、填制凭证的日期、编号、经济业务的基本内容(对经济业务的基本内容应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给予说明,如购买商品的名称、数量、单价和金额等),填制单位及有关人员的签章。
2、记帐凭证:记帐凭证是登记帐薄的直接依据,在实行计算机处理帐务后,电子帐薄的准确和完整性完全依赖于记帐凭证,操作中根据无误的原始凭证填制记帐凭证。填制记帐凭证的内容:凭证类别、凭证编号、制单日期、科目内容等。
二、根据会计凭证登记日记帐。
日记帐一般分为现金日记帐和银行存款日记帐;他们都由凭证文件生成的。计算机帐务处理中,日记帐由计算机自动登记,日记帐的主要作用是用于输出现金与银行存款日记帐供出纳员核对现金收支和结存使用。要输出现金日记帐和银行存款日记帐,要求系统初始化时,现金会计科目和银行存款会计科目必须选择“日记帐”标记,即表明该科目要登记日记帐。
三、根据记账凭证及所附的原始凭证登记明细帐。
明细分类帐薄亦称明细帐,它是根据明细分类帐户开设帐页进行明细分类登记的一种帐薄,输入记帐凭证后操作计算机则自动登记明细帐。
四、根据记账凭证及明细帐计算产品成本。
根据记帐凭证及明细帐用逐步结算法中的综合结转法计算出产品的成本。
五、根据记账凭证编科目汇总表。
科目汇总表也由凭证文件生成,其编制方法为对用户输入需汇总的起止日期则计算机自动生成相应时间段的科目汇总表。
六、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帐。
根据得出的科目汇总表操作计算机,计算机产生出对应的总帐。
七、对帐(编试算平衡表)。
对帐是对帐薄数据进行核对,以检查记帐是否正确,以及帐薄是否平衡。它主要是通过核对总帐与明细帐、总帐与辅助帐数据来完成帐帐核对。试算平衡表就是将系统中设置的所有科目的期末余额按会计平衡公式借方余额=贷方余额进行平衡检验,并输出科目余额表及是否平衡信息。一般来说计算机记帐后,只要记帐凭证录入正确,计算机自动记帐后各种帐薄应该是正确的、平衡的,但由于非法操作,计算机病毒或其他原因有可能回造成某些数据被破坏,因此引起帐帐不符,为保证帐证相符,应经常进行对帐,每月至少一次,一般在月末结帐前进行。
八、根据给出的相关内容编制本月的负债表和损益表;
将十二月月初数视为年初数,本月视为本年数编制会计报表。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一种会计报表,它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方程式,说明企业的财务状况。
损益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损益表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比原则把一个会计期间的收入与成本、费用进行配比,从而计算出报告期的净损益数。根据具体要求操作计算机得出本月的负债表和损益表。
通过此次实习,不仅培养了我的实际动手能力,增加了实际的操作经验,缩短了抽象的课本知识与实际工作的距离,对实际的财务工作的有了一个新的开始;同时也让我认识到了传统手工会计和会计电算化的有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一、共同点为:
1、无论是传统手工会计和电算化会计其最终目标仍是为了加强经营管理,提供会计信息,参与经济决策,提高经济效益。
2、传统手工会计和电算化会计都是遵守会计法规,会计法规是会计工作的重要依据。
3、传统手工会计和电算化会计都遵循基本的会计理论与会计方法及会计准则。
4、传统手工会计和电算化会计基本功能相同,基本功能为:信息的采集与记录、信息的存储、信息的加工处理、信息的传输、信息的输出。
5、保存会计档案。
6、编制会计报表。
二、不同点为:
1、运算工具不同传统手工会计运算工具是算盘或电子计算器等,计算过程每运算一次要重复一次,由于不能存储运算结果,人要边算边记录,工作量大,速度慢。电算化会计的运算工具是电子计算机,数据处理由计算机完成,能自动及时的存储运算结果,人只要输入原始数据便能得到所希望的信息。
2、信息载体不同;传统手工会计所有信息都以纸张为载体,占用空间大,不易保管,查找困难。电算化会计除了必要的会计凭证之外,均可用磁盘、磁带做信息载体,它占用空间小,保管容易,查找方便。
3、帐薄规则不同;传统手工会计规定日记帐、总帐要用订本式帐册,明细帐要用活页式帐册;帐薄记录的错误要用化线法和红字法更正;帐页中的空行、空页要用红线划消。电算化会计不采用传统手工会计中的一套改错方案,凡是登记过帐的数据,不得更改(当然还是要辅以技术控制),即使有错,只能采用输入“更改凭证”加以改正,以留下改动痕迹。对需要打印的帐页的空行、空页可以用手工处理。
4、帐务的处理程序(会计核算形式)不同传统手工会计处理帐务的程序有4种,但都避免不了重复转抄与计算的根本弱点,伴之而来的是人员与环节的增多和差错的增多。成熟的电算化会计的帐务处理程序用同一模式来处理不同企业的会计业务,成本核算程序以软件固化形式在计算机里,从会计凭证到会计报表的过程都由计算机处理完成后,而任何要求的输出都能得到满足。
5、会计工作组织体制不同;传统手工会计的会计组织工作以会计事物的不同性质作为制定的主要依据;电算化会计组织体制以数据的不同形态做为制定的主要依据。
6、人员结果不同;传统手工会计中的人员均是会计专业人员,其中的权威应是会计师;电算化会计中的人员由会计专业人员、电子计算机软件、硬件及操作人员组成,其中权威应为掌握电算化会计中级的会计师。
7、内部控制不同;传统手工会计对会计凭证的正确性,一般从摘要内容、数量、单价、金额、会计科目等项目来审核;对帐户的正确性一般从三套帐的相互核对来验证;还通过帐证相符、帐帐相符、帐实相符等内部控制方式来保证数据的正确,堵塞漏洞。电算化会计由于帐务处理程序和会计工作组体制的变化,除原始数据的收集、审核、编码由原会计人员进行外,其余的处理都由计算机部门负责。内部控制方式部分被计算机技术替代,由手工控制转为人机控制。
以上种种区别,集于一点,就是由于电算化会计数据处理方式的改变,引起了传统手工会计各个方面的变化,这一变化将使得系统功能更为加强,系统结构更为合理,系统管理更为完善。
关键词:法务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一、前言
目前,法务会计并没有纳入教育部国家教育专业名录,国内法定会计科目的定义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议,应属于法律还是会计,尚在讨论之中。在部分已开设法务会计课程的大学,有把它作为法律的主要方向之一,也是会计方向之一。在法务会计人才培养方面,高校也配备了会计和法律专业学院,特别是在金融机构中,具有明显的资源整合优势。
二、法务会计实践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1.实践教学必须契合法务会计的人才培养目标
法务会计专业主要是为了应对全面的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之中出现的一些会计业务和法律问题,对其进行全面的解决。这个学科一直都是一个较为新颖的学科,所以在这个学科之中,不仅仅是需要对于法律方面、会计方面以及审计方面的科目进行很好的学习,还需要对其共同点以及不同点进行整理,从而确定在未来的工作之中如何对其进行审批的目的。
2.实践教学必须体现法务会计专业特色
财经法学专业的方向是将传统的法学和现实社会实践进行结合,从而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之中将自己的兴趣融入其中从而形成自己的个人技能参与到未来的实际工作之中。
3.实践教学必须符合法务会计人才的职业素养要求
法定会计师应具备以下六个基本职业素质:一是掌握会计,审计和管理知识;二是识别欺诈交易的能力;三是熟悉法律和法规知识,具有法律知识;四是具备沟通能力,包括口语能力和写作能力;五是具有高水平的专业分析和判断能力,通过外表露出其本质。六是有崇高的工作道德,独立奉献的精神。而这些素养通过简单的课堂教学培养,模拟法庭实践教学,法律诊所,基础实践等方式,强调实践技能掌握法律思维方式,打破会计纪律和障碍,快速适应工作。
三、法务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1.模拟法庭
模拟法庭广泛应用于法律教学方法的实践教学中,但目前国内模拟法庭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强大的教学实践,单调的教学目标等问题,教师指导未达到指定的地位。法医会计实践过程之中有3个较为值得注意的问题,第一点是教学案例的选取,如果教学案例选取的较为简单那么就不是很典型,所以容易出现一些问题,让教学效果不是很好,法医会计模拟法庭教学,形成案件很少且较为分散。所以老师就需要开展一些团队合作的活动来进行深入挖掘学生们的兴趣,开展一次又一次的练习,然后改进课堂教学的实践。二,模拟法庭教学过程的科学设计,包括法庭案件,角色分配,小组讨论,文件准备,模拟审判,教师评审,绩效考核等。最后,要注意审查摘要审核活动。一般审查的工作分为三个步骤:第一点,是通过模拟法庭来让学生代表进行审判,并且进行互相评价;第二点通过指导老师进行评价,从而确定学生的具体问题以及改进措施,第三点,尽可能的创造一些条件,让法院的法官深入校园来对学生进行指导。
2.校内模拟实验
建立法无会计实验室,在高校之中就能够做出很多仿真试验。首先能够开展一些在线的online培训工作,能够让学生通过电子计算上的软件来完成一些财务和会计信息的检查,税务检查,法医会计研究等项目的完成,除此之外,另外一个方面还可以通过仿真数据来进行综合仿真工作的完成,例如:经济犯罪的调查过程之中,一般收集资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所以让学生参与到其中的仿真教学之中,能够让学生通过审计和调查,找出嫌疑人,形成司法会计专家的建议,来实现个人实操能力的提升。
3.法律诊所教学
法律诊所教育最初是上世纪70年代,在美国由很多医学生通过对于临床实践进行参考,老师作为咨询部门提供一些专业问题的解答,法律问题,撰写解决方案,指控诉讼服务与有关各方自由法律会计人员培训可以介绍临床法的教育模式。与传统法律实践相比,法医会计的实践更加丰富。一般从法务会计人员参与业务,在诊所教学的过程之中,需要学生来完成对于各方会员,诉讼价值等事情的工作。
4.校外基地实习
法务会计学生的校外实习分为两个阶段:中期实习和毕业实习。在第五学期,实习计划是用专业知识和现实社会进行接触,并且将课程安排以及学生的兴趣所在进行结合,让学生进行实际的社会实践工作。例如:检察机关可以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之中,强化司法会计鉴定、法定会计等方面的培训工作,而律师事务所能够让学生在诉讼等方面有所实践。与会计师事务所实习,专注于会计技能实践,重点是财务会计数据的收集和识别。努力使实习期间的每个学生至少参加一次充满法庭会计的实际案件,从而有效改进法医会计和处理能力的案例分析。毕业实践的第二阶段是综合职业培训,通过具体的实际工作能够让学生将理论转化成实际的个人能力,从而为以后的就业走上社会打下坚持的基础。
四、结语
整合实践教学环节,把握知识,技能和素质在和谐上的整体考虑,分离实践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构建整体的培养目标体系,通过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确保整体实现目标。在制定实践教学计划时,有基础技能培训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际教学环节。要强调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学生素质的整体培养。基于实践能力,实践教学体系是基于理论教学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刘素梅.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职教论坛,2005(3).
[2]王兰香,等.构建高等教育实践教学新模式研究[J].河北教育厅,2006.
[3]路广,施卫忠.法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问题初探[J].第三届全国法务(司法)会计研讨会参会论文,2009(6).
[4]许东霞,孟祥东.法务会计实践教学及其管理模式[J].会计之友,2008(7).
[5]黎仁华.法务会计概论[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12).
关键词:新制度 会计实务 浅析
经过数年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修订工作,2014年1月1日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制度”)正式落地实施,这标志着我国高校会计制度有了更深层次的完善,高校会计工作又会有突破性的改革与发展。另外,会计实务也开始了不断完善自身、落实制度要求的新旅程。
一、新制度的总体变化
新会计制度在旧会计制度的基础上改变加大,主要表现为:在会计制度中添加了与国库集中支付、部门预算、国有资产管理等方面的相关内容;新会计制度纳入了“虚提”固定资产折旧与无形资产的摊销;新会计制度明确指出要将基建数据不断纳入高校会计“大账”;不断深入细化事业支出的分类与核算;明确指出要将独立核算单位会计信息归入到高校内年度财务报表反映中;在过去的基础上强化了资产的计价与入账管理;在过去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了会计科目体系与账务处理业务;系统改进财务报表结构和体系。
二、新制度对高校的作用
新制度将促进高校财政法规政策的贯彻落实,更好地指导高校实务操作。在具体工作中,新制度的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有利于更加真实地反映资产价值、进一步真实、详细的凸显了当前高校的支出结构;二是有助于高校内部成本费用科学、规范化管理,提升高校资金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三是进一步提高财务报表的通用性和实效性 ,增强高校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和可比性。
三、新制度下的会计实务要求
为顺利推进新制度的实施,就应该进一步做好其衔接工作,强化日常会计控制工作,以保证高校会计工作能够合理有效地推进。
(一)新旧制度的衔接工作
1、新旧制度衔接总要求
编制原账的科目余额表,在此基础上,按照新制度规定,调整旧制度各科目余额(包括新旧结转、补提折旧、基建并账调整),相应编制出规范的、详细的科目余额表,来作为新账各个科目的期初余额,同时,编制出资产负债表。设立新账,及时更新和调试会计核算软件、会计信息系统,正确实现数据转换,确保新旧账套的有序衔接。
2、将原账科目余额转入新账
由于新制度对部分原科目进行了增设、取代、拆分,在转账过程中,就要对原账中各科目余额加以分析,转入新账中的相应科目中。特别注意,设立新账时,对高校会计中固定资产的余额还需要依照实际情况来进行处理,首先,针对部分与标准相差较大的固定资产作为低值易耗品转入新账“存货”科目,就需转入新账“存货”科目。其次,部分已领用出库的,就应该依照所花费的成本一次性摊销,并做好实物资产的登记管理工作,在新设立的账目里,标注借记“事业基金”科目,贷记“存货”科目。同时,增设“累计折旧”科目,通过核查固定资产的原价、使用期限等因素,计算、补提固定资产应计提累计折旧。同时,注意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长期投资等相关资产科目余额与净资产的“非流动资产基金”科目余额的对应。
(二)把握好收支科目的新变化
为了直观反映高校承担的教育、科研两大任务对学校收支情况的影响,原事业收入拆分为“教育事业收入”、“科研事业收入”,实务中需要区分资金来源,分别核算和反映。配合《高等学校财务制度》逐步细化成本核算的要求,新制度将支出拆分为“教育事业支出”、“科研事业支出”、“行政管理支出”等科目,分别归集核算教育、科研、管理等各项费用,这要求在会计处理时,根据部门属性归集人员经费和部门费用支出,需要协调人事部门,做好人员的归口统计。
(三)做好日常会计监督
会计监督是会计的职能任务之一,在会计工作过程中,进一步发挥会计监督职能,能够有效的、科学的维护高校财经纪律与经济秩序,做好会计基础工作。日常会计监督的内容主要包括:
1、做好原始凭证的审核和监督
《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第三十条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依法加强各类票据管理,确保票据来源合法、内容真实、使用正确,不得使用虚假票据。”这就要求高校财务部门加强支出审核控制,全面审核各类票据,重点审核单据来源是否合法,内容是否真实、完整,使用是否正确,是否符合预算,审批手续是否齐全。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不予受理。
2、加强实物、款项的监督
督促资产管理部门加强资产的实物管理,做到定期清查盘点资产,确保账实相符。财会、资产管理、资产使用等部门或岗位应当定期对账,倘若会计人员在工作里查找出账本记录与实物款项不一致,就需第一时间找出原因,并根据实际情况正确处理,倘若发现其最终原因涉及到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职能范围之外的内容,就需要第一时间向部门领导汇报,并作出反应。
3、严格财务收支监督
在会计工作中发展有审批手续不签的财政支出时,工作人员应该退回其相关手续,要求相应人员将手续补充齐全,仔细更正。对一些与国家统一财政、财务、会计制度相违背的财务收支,拒绝办理。对于部分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不纳入单位统一会计核算,并与国家的财政、财务、会计制度相违背的财务收支相违背的行为及时制止,倘若制止无效,还需立即向上级负责人通过书面意见的形式请求及时处理。针对部分违反企业、单位、机构内部会计制度的行为,应该及时制止。倘若当事人不听劝告,还需要向上级领导汇报,请求处理。
四、结束语
在新制度下,会计实务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会计工作人员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加深对新制度的理解和运用落实,以切实提升高校会计信息处理能力,保证高校会计信息真实、准确,保证高校稳步、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林钢.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改革研究――基于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二维体系[J].会计之友,2011(1)
[2]宋文秀.对高等学校新会计制度变革的思考[J].财会研究,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