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保护环境的好处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尊敬的人类;
你们好!
我们是来自北极的动物们,你们大部分人已经知道了,北极正处于变暖的状态,我们的家园正被日益溶化的冰水所淹没,我们的生存环境遭受巨大的破坏。然而,地球为什么会变暖呢?这样都要归功于你们人类,是你们人类不保护环境所引起的,你们砍伐树木,破坏生态平衡;你们污染空气,破坏大气层;你们造汽车、造工厂,破坏农田;你们……从此,天空不再蓝了,水不再清了,山不再绿了,空气不再清新了这些你们人类将会付出沉重的代价。因此,你们从现在起就必须醒悟,应该从点滴,从小事做起,不砍伐树木,不乱扔纸屑,工厂搞好排污方案……。
最后,我要告诉你们,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北极动物
2003年12月26日
“叮铃铃,叮铃铃!”我被闹钟吵醒了,原来只是一场梦。
教学目标
认知:
1.以实例说明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2.懂得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情感:
1.对破坏环境的人和事表示气愤。
2.愿意与世界人民共同携手,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
行为:
1.不做污染环境、破坏环境的事。
2.积极参加保护环境的公益活动。
3.劝阻别人不要污染环境。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六年级“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中“保护环境”的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编写的。一、二年级已经进行过爱护花草树木、保护环境卫生的教育,学生知道花草树木对人们有好处,必须爱护;环境卫生使人们生活愉快,应当保持环境卫生。三至五年级进行过爱护有益动物,保护珍稀动物的教育。本课所讲的保护环境,包括一至五年级所涉及的内容,而且更具概括性和一定的深度。通过教学,要让学生明白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对学生的行为要求也比较高,要自觉保护环境,不做污染环境的事;爱护山林绿地和有益、珍稀动物;积极参加保护环境的公益活动。这课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因为只有从理论上弄清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才有可能在行动上有所表现。
本课一开头围绕三张照片让学生议论,如果你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会有什么感受。教材只选了环境被污染的三种情况的照片:垃圾污染环境,大量排放工业废气污染大气,工业废水污染河流。可以说,谁都不愿意在被污染的环境中生活,这样就自然地引出了本课要讲述的主题。
本课的重难点是懂得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教法建议
1、本课可以用保护环境类的歌曲导入,创设情景,引起学生的兴趣。
2、再讲环境污染问题时,可以告诉学生世界的十大公害,作为六年级的学生,应该做到了解。
3、可以把6月5日‘世界环保日’向学生阐述清楚。
4、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一些环境污染方面的视频,使学生引起足够重视。
5、可以调动起学生充当地球小卫士,来进行环保宣传,并以身作责。
教学设计示例
第八课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
教学目标
认知:
1.以实例说明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2.懂得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情感:
1.对破坏环境的人和事表示气愤。
2.愿意与世界人民共同携手,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
行为:
1.不做污染环境、破坏环境的事。
2.积极参加保护环境的公益活动。
3.劝阻别人不要污染环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讲课以前,先播放歌曲《地球你好吗》第一段。引入课题,同时也吸引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歌声中走近我们身边的环境。下载
然后播放视频——《我们生存的环境》下载
提问:看了这段视频,你知道世界十大环境问题是什么吗?
学生回答
世界十大环境问题有:1、气候变暖。2、臭氧层破坏。3、生物多样性减少。4、酸雨漫延。5、森林锐减。6、土地荒漠化。7、大气污染。8、水体污染。9、海洋污染。10、固体废弃物污染。
那再来看看并播放《我们身边的大气环境》,下载《我们身边的水环境》,《我们身边的声环境》下载。让学生仔细观看视频内容。并引发学生意识到,这样的环境应该加以保护了。那看一看世界为了保护环境做了哪些事情,从而引出“世界环境日”。打开书本让学生画出时间和内容。并给学生展示图表‘历年世界环境日主题’。让学生总结出‘世界环境日’的意义。
写出相应板书:世界环保日-6月5日,关心、保护、改善
二、课堂讨论
展示一些‘环境被破坏了’的图片或视频
播放视频:《哭笑的地球》,《没有水的样子》,《激情与温柔等》。
展开讨论:
1、你愿意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学习吗?
2、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怎样做?
3、谈一谈你的家庭为了保护环境做过哪些事情,以后应该怎样做?
4、我们班集体怎样以实际行动保护学校及其附近的环境?谈一谈自己的想法。
学生可以畅所欲言,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做相应地补充说明,并把重点内容点明。表扬回答好的同学,并鼓励其他同学向他们学习。让回答好的同学把自己在家庭中的好习惯板书在黑板上。然后针对性地播放一些视频,看看其他小朋友是怎样保护环境的。
我国政府有哪些保护环境的好措施、好办法?
学生讨论
小结:营造大量“护田林”、“防风林”,治理“三废”,整治“白色污染”,进行空气质量预报等,不断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改革开放以来,不少城市已成为“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请看这生机盎然、美丽迷人的城市――大连。
出示大连市环境图。
提问:为什么大连环境美如画,大连人是怎样保护环境的?
小结:大连市从领导到市民都非常重视保护环境,大连人的“三管住”,使我们懂得了保护环境要从自己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不做污染和破坏环境的事情。
板书:不要污染破坏
三、行为指导:
提问:我们少年儿童能为保护环境做些什么事呢?请介绍一些事例。(引导并板书)
板书:参与环保活动
劝阻污染行为
师引导并建议学生做一个绿色消费者。
(贴纸)
做一个绿色消费者的几点建议:
把家中垃圾分类装放
使用无磷洗衣粉
不使用一次性东西
购买有绿色环保标志的产品
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评议下面的行为对不对:“议一议”栏目,学生讨论。
小结:正确对待废弃物,不做污染环境的事,养成环保好习惯。
四、结束语:让我们向全人类呼吁:为了我们美好灿烂的明天,请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吧!
播放视频《地球你好吗》下载最后一段,教师带领学生随音乐伴唱,结束本课。
附:板书
世界环境日{关心
保护}每一个人
关键词:秸秆饲料化;畜牧业环保;健康发展
我国是农业大国,大力发展农业的同时造成了大量的秸秆无法处置。以前秸秆通常会采取焚烧的方式,这对土地、环境等都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目前,利用秸秆处理等再饲喂给牲畜,秸秆饲料化既保护了环境,还解决了人畜争粮问题,这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农业的发展,对畜牧业来说将是一次巨大的进步。然而,目前有很多养殖业人员对秸秆饲料化的方式不够了解、重视,导致秸秆饲料化的推行速度减慢。本文主要对秸秆饲料化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秸秆饲料化促进畜牧业环保健康发展进行简要分析,希望促进秸秆的科学使用能够得到更好地发展。
1秸秆饲料化存在的问题
1.1认识不到位
目前,大多养殖业人员对秸秆饲料化的认识依旧不到位。虽然现在政府在大力倡导秸秆饲料化,并且通过一定的手段向人们不断的宣传,但秸秆焚烧依然存在。这是因为很多养殖人员的文化水平低下以及对秸秆饲料化的不认同等因素,导致焚烧秸秆的现象仍然存在,对环境造成了破坏。
1.2利用率低
目前,对农作物秸秆饲料化的利用率较低。有些养殖场并没有使用青贮秸秆,仍然采用传统方式对动物进行喂养,秸秆饲料化的比例较低,导致畜牧业的环保健康发展受到阻碍。
1.3基础设施不完善
大多数养殖业缺乏专业设施,收储秸秆较困难,再加上季节性原因,容易造成秸秆发生霉变等,动物食用后可能会发生腹泻甚至中毒等情况。养殖场应该完善基础设备,提高秸秆的利用率,保护环境的同时还能够确保养殖场的饲料充足,节省成本。
2目前对秸秆饲料化的主要利用方式
2.1秸秆青贮
在主要农作物玉米产区,主要贮存方式是窑池青贮,全株青贮,兼顾其他的转化方式。青贮秸秆主要是用来喂养奶牛,部分用来喂养肥肉牛和肉羊。
2.2秸秆直接干喂
还有一部分小养殖户会选择去附近收集秸秆,将秸秆晒干后直接喂养牲畜。这种方法比较不科学,可能会使得牲口长肉慢,无法吸收里面的有用物质。
2.3裹包青贮与压块制粒
这种方法主要是将农作秸秆给裹包青贮,然后打捆,再加工成颗粒或者块状饲料,将这种饲料作为储备饲料或者当作商品进行销售,但是这种方法的产业化低,没有办法量产,所以很多养殖户不会采用这种方法。
3促进秸秆饲料化的方法
3.1加大宣传力度
对秸秆饲料化加大传宣力度,宣传可以利用广播、电视等形式,最直接地可以制作传单向人们进行分发,使农民以及畜牧人员意识到秸秆饲料化的好处,在提高养殖效率以及保护环境方面独到的好处,从而通过秸秆饲料化来促进我国畜牧业环保健康发展。从而使人们意识到秸秆饲料化的好处。
3.2因地制宜每个地区的政府都应该根
据自己地区的特色以及特点制定出合适的方案,将秸秆饲料化应用到畜牧业中。首先,政府应以保护环境为第一理念,使进行畜牧的人员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其次,相关部门应该鼓励相关的畜牧企业建立相应的种植地,直接与农户签订合同等,促进玉米等粮食的种植。另外,还应该引导各种农作物的秸秆饲料化效率。根据各地的粮食种类,比如说促进小麦秸秆的饲料化,减少焚烧秸秆造成的环境污染。
3.3对养殖场户秸秆利用进
行技术指导将秸秆饲料化的有关技术大力宣传与推广,特别是秸秆青贮、玉米全株青贮等技术,从而提高秸秆饲料化的效率,促进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对于大面积焚烧秸秆的现象应该加以控制,加大焚烧秸秆带来的危害与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情况的宣传力度,使全体人民意识到这一现象的严重性。另外,对有关人员进行秸秆利用的培训,使他们能够掌握这一项技术,从而提高秸秆的利用率,避免对环境造成破坏。推动规模化养殖应用秸秆饲料化的模式,保护环境的前提,解决畜牧业的粮食问题。
环境;国家;社会;个人
总所周知,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高速增长除了改革开放的基本政策和国家经济发展部署合理以外,一个不得不提到的方面就是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发展的。正是这样一种经济发展理念,导致了我国环境问题目前十分严重。不经如此,社会集团、个人为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也在获取经济利益的同时不断地破换社会环境。保护社会环境,为将来有一个良好的家园就成为所有人民的共同利益,那么应当如何来保护环境呢?
1.国家层面
A.完善法律
众所周知,法律的核心价值在于规范和保护公民权利和利益的,作为人们利益表达的基本载体,对于社会各个方面的规范是有强制力的。拥有良好的环境作为人们的基本愿望,保护好环境使人们的基本利益诉求。因而,国家首先就要重视从法律层面上对环境的保护,完善国家有关的法律制度和法律体系。
完善国家的根本法律――宪法。宪法作为我国的根本法律,在环境保护方面做出了相关的明确的规定,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宪法的很多条文也不再适应现实社会不断变化的现状。因而,首先第一步就是要完善宪法对环境保护的相关规定。
完善环境保护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规、地方性法规。我国法律体系复杂,针对环境保护。不同的法律都有不同的规范,专门出台的环境保护法和其它法律规范都从不同的角度对环境实施保护,然而,人们在追求经济发展的时候,往往会通过不同的方式来钻法律的漏洞,使得法律在很大程度上不能规约人们的行为。这就为人们在追求经济利益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提供了机会,因而,完善相关的法律规范,对于保护环境将取到根本性的作用。
B.规范政府行为
政府作为实现法律规范的主要载体,其行为对环境保护效果的良好实现有极大意义。政府在环境保护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权力划分不清的的现象,即由于根据不同的法律规范,不同的部门对同一个环境问题都有权限进行管理,然而,事实上在管理的过程中,不同的部门会依据不同的法律形成重复管理或者是大家都以为其他部门会管理的现状。当然,这是从政府的积极行政作为出发来讲的。事实上,政府针对环境管理也有不作为的现象存在,因为有些时候政府在解决其他重要问题时候由于资源和其它方面的短缺,无法进行有效管,那么,就会出现不作为的现象。
C.树立环保意识
国家要为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树立一种良好的环保意识。我们知道,国家对于价值观念的塑造对广大人民有着深刻的影响。众所周知,云南的丽江古城环境优美,是旅游观光的好去处。在这样一个人来人往的古城内,古城的环境保护做的很好,这主要与当地居民的信仰有关。古城内的很多纳西族普遍信奉东巴教,他们把一切的自然之物都看成是有神灵的感应,民众是不能随意破坏自然的。正是有了这样的一种信仰,所以他们的古城才能优美。当然,人类现在已经进入2l世纪,再想拥有那样的信仰已经是不可能的,而且也不现实,但是我们不能没有自己精神上的追求,精神上一旦没有追求使整个社会没有神圣的力量资源。因为精神上无追求,使整个社会在某些方面缺乏内在的道德律,它必然给社会道德带来阻碍。所以我们要树立节约、理性、务实的环保新风尚,并且把它当作一种信仰,永不改变,切实保护好我们人类所生活的环境。这就值得政府做相关的工作,实现有效的社会动员,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2.社会层面
A.企业要重视环保
我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30多年,这30多年经济飞速发展,使我们的生活水平达到了极大的提高,但是同时也造成了我们的国民对金钱的过度崇拜,人与人之间的生活过度的攀比,你买一套房,我就要买两套,你有一张跑车,我就买两张等等。这种现象也可以说成就了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的极大的浪费,违背了节约的精神,同时也极大的消耗和破坏了我们所生存的环境。而事实上,这样的意识主要存在于企业里面,企业本身,老板,员工等等。正是在这样一种理念的作用下,人们才不管环境而最大限度的追求经济利益。所以说,企业要重视对环境的保护。
B.社会团体要发挥积极作用
当然,社会团体也要积极发挥他们应有的作用。尤其是相关的环保组织,他们要承担起自己的使命,为促进人们提高环保意识,督促企业、政府发挥积极作用。为实现社会的良好发展作出努力,帮助人们创建一个美好的环境家园。
3.个人层面
A.个人要积极保护环境
个人保护环境,从本质上来说是自身的利益表和利益诉求,因此,为了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以及为子孙造就一个美好的未来环境,人们应大到对环境的保护力度。当然,从另外一个角度讲,人们保护环境也是人本的基本义务,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人民应当保护环境。因而,人们保护环境不仅仅是在表达利益而且也是在履行任务,但不论怎样,我们都应当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有所表现。
B.实现经济利益和环境保护的统一
幼儿园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
幼儿园采用“综合化”的环境教育方法。如何使环境教育与幼儿园五大领域有机结合则是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在语言活动中,教师可以选取跟环境保护相关的故事、绘本等,如故事“奇妙的商店”就是以废物利用为主题编纂的故事,故事中生动有趣的情节,富有创意的废物利用都使孩子们沉浸其中,不仅提高了语言能力,更在无形中加深了环保教育的理念。在科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给幼儿布置调查任务,让幼儿主动去了解周围的环境,制作调查表。不仅提高了幼儿探索发现的能力,更增强了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在艺术领域中,教师可以让幼儿到自然中去歌舞,去写生,领略自然之美,真正使环境造就艺术,使艺术渲染环境。在社会领域中,教师可以让幼儿参与到环境保护宣传中,让幼儿分小组向身边的人介绍环保知识。在这过程中,不仅提高了幼儿交往能力,更增强了他们环境保护的决心。在健康领域中,教师可以出示各种自然灾害的图片,让幼儿感知环境与健康的关系,直观的感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环保、游戏、生活和谐统一
幼儿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对游戏活动的特殊情感。教师可以在角色活动中增加一些“小农场”“小果园”“农家乐”等游戏主题,让幼儿切身感受自然的乐趣。在各学习型区域中,教师也可以增加一些用废旧材料制作而成的玩具,如:用废旧瓶盖制作的围棋,用废旧报纸制作的纸球等。让幼儿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得感受到废旧材料的巧妙运用。又如,在幼儿生活中可以开展专题活动“减少垃圾”,每个班设有一个按塑料、玻璃、铁、纸进行分类投放的垃圾桶,让幼儿都能将垃圾分类,使之逐渐清楚有些垃圾可以回收。鼓励和引导幼儿把家里的一些旧物、废纸等拿到幼儿园,用自己的小手制作手工作品。通过剪剪、贴贴、画画等多种形式,感受垃圾再利用的好处。通过各种有趣的活动,使幼儿懂得管理好垃圾,保护环境必须从我做起。
环境教育中的情感体验
环境教育中情感体验是关键环节。现在的孩子基本上只有幼儿园和家庭两个相对狭小的活动空间,缺少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教师设法让孩子从狭小空间跳出来,带领他们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让幼儿亲临自然,感受自然,使其整个身心融入到大自然中,这样他们才能真正产生保护自然的意识。把幼儿园的一切融入到大社会里、大自然里,融入真实的生活里,把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翱翔。在大自然中,通过环境教育提高幼儿的创新能力。孩子不仅要以书为师,还要以社会,以自然为师。创新需要广博的知识,书本知识仅是理论知识,没有丰厚的实践知识,谈创新犹如无本之末、无源之水。因此,幼儿环境教育要解放孩子的空间,让他们走出课堂,走进社会,走进青山绿水,去接触花草树木,观察日月星辰,以宇宙为学校,以自然为宗师,让孩子自己去探索,去发现。热爱大自然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天生就对自然环境中的水土、空气、生物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会乐此不疲地连续观察和亲近身边的花花草草,甚至一洼水、一只小虫子等,并从中获得无穷乐趣。他们的学习兴趣也会日趋强烈,学习的主动性会越来越强,创造意识会越来越浓。
关注良好习惯养成
幼儿进行环境教育的过程中,应注意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尽量让幼儿参与到一些活动中,使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接受环境教育,使幼儿的情感受到感染,最终行为习惯也容易养成。教师应该针对幼儿的这种特点,让他们发自内心地去爱这个世界,并用自己力所能及的行动(如保护环境、爱护小动物等)实现自己的想法,这比起空洞的说教更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而且对他们以正确的态度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