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嫁接技术教程

嫁接技术教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嫁接技术教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嫁接技术教程

嫁接技术教程范文第1篇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加筋水泥搅拌桩、内支撑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TV55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支护工程属于临时性质的工程,在安全可靠为前提的情况下,允支护结构许其有一定的位移量,以使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作为一种较为成熟的技术,加筋水泥搅拌桩加内支撑技术在深基坑支护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下文笔者结合某高层建筑工程项目深入探讨了加筋水泥搅拌桩加内支撑技术在深基坑支护中的应用。

一、工程项目基本情况分析

某城市一个高层建筑工程项目设定为商住两用楼层,地上26层配合地下3层。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基坑坑底平面表现为不规则矩形结构形式,现场作业基坑开挖深度设定为13.4m。整个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所选取的基坑支护形式为加筋水泥搅拌桩结合内支撑技术形式,局部区域配合预应力锚索支护形式,在此基础之上将加筋水泥搅拌桩桩径参数设定为1200mm 。整个高层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基坑支护平面结构示意图如下图1所示。

图1 高层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基坑支护平面结构示意图

二、加筋水泥搅拌桩加内支撑技术在深基坑支护中的应用关键问题分析

在文章所举高层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当中,整个基坑支护体系的施工作业流程按照放线及施工现场场地平整加筋水泥搅拌桩施工内支撑施工结合局部预应力锚索施工土方开挖施工排水系统施工竣工验收逐步展开。在这一过程当中,从加筋水泥搅拌桩结合内支撑技术的综合应用角度上来说,深基坑支护施工应当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加筋水泥搅拌桩止水帷幕施工分析

基坑支护体系施工过程当中所涉及到的加筋水泥搅拌桩止水帷幕施工基本采取4喷4搅喷浆法的方式进行。加筋水泥搅拌桩上部1.0m 高度参数范围之内进行空搅处理。此过程当中所涉及到的水泥原材选取32.5MPa硅酸盐水泥。进场施工前期实验报告相关数据显示:加筋水泥搅拌桩止水帷幕施工水泥原料掺入比为12%,纯粘土粉掺入比为5%,搅拌过程中的机械速度基本保持在平均每分钟0.8m 范围之内。在此阶段施工过程当中应当重点关注加筋水泥搅拌桩搭接质量的保障,整个搭接处理时间应当严格控制在24h范围之内,若受到客观因素影响而需要采取局部注浆或是补桩作业,则应当重点针对注浆压力与桩机下沉提升速度加以合理控制,确保加筋水泥搅拌桩桩身质量的稳定性。

2、钢筋笼制作及安装施工分析

从钢筋笼的制作角度上来说,其应当严格按照施工前期实际要求进行配筋处理,重点应当确保钢筋笼直线度与外径参数的合理性以及各类交叉点焊接质量的稳定发挥。与此同时,从钢筋笼的安装角度上来说,钢筋笼安装前期应当合理设置保护层垫块装置。本工程当中按照2m 参数间隔的方式进行设置,每边按照圆周对称的方式进行保护层垫块社会方式的确定。重点针对钢筋笼吊装作业吊点的确定加以合理质量控制,以此种方式确保钢筋笼整体结构不会在安装过程当中出现任何形式的变形问题。

后置钢筋笼的施工工艺如下:

(1)插入钢筋笼,采用人工或用振动器下压钢筋笼,应始终保持钢筋笼对准孔中心,钢筋笼压至设计标高后,压入钢筋笼过程中,为便防止钢筋笼刮擦孔壁,应事先将钢筋笼底部0.5m-1m范围内主筋弯折5-10°角度。如遇人工无法将钢筋笼下到位的情况,则在钢筋笼顶部加设平板振动器将钢筋笼振压到位。桩顶部应按设计预留插筋与今后的冠梁连接成整体。

(2)成桩后,按施工顺序移到下一桩位点。

(3)清理孔口,封护桩顶。

3、基坑土方开挖及锚杆支护作业

加筋水泥搅拌桩施工完毕并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基坑的土方开挖及锚杆支护作业。土方开挖应遵循逐层开挖的原则,避免出现超挖而形成的基坑坍塌事故。开挖至设计锚杆或者内支撑层时,应暂停土方施工作业,及时安排锚杆或者内支撑的作业施工。待锚杆或者内支撑得施工符合相关设计条件,方可安排下一层的土方开挖施工作业。

4、内支撑施工分析

本文所列举工程深基坑支护项目作业所选取内支撑形式包括支撑梁、腰梁以及冠梁这两种类型。基于对冠梁支撑性能有效发挥以及结构整体性的考量,腰梁应考虑使用槽钢或工字钢作为预应力锚杆的锚固点,冠梁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一方面将加筋水泥搅拌桩连成整体,另一方面也可以预应力锚杆的锚固点及内支撑的固定及局部受力点。在内支撑结构进行混凝土浇灌作业的过程当中,应当安排专人针对模板、预留孔洞、预埋件以及钢筋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变形及堵塞问题加以合理考量,出现浇灌问题的局部区域应当在已完成浇灌混凝土初凝反应之前进行有效修正,进而确保内支撑性能的有效发挥。

四、深基坑支护结构监测数据分析

1、基坑变形及周边地表沉降计算

基坑降水施工一般通过围护桩加旋喷桩形成的止水帷幕来实现坑内降水,同时坑外水位保持不变,这可避免因坑外水位下降,造成基坑外建筑或堤坝沉降不均而引起的破坏。基坑变形及周边地表沉降计算,墙后地表沉降计算主要有Peck曲线法、地层损失法、稳定安全系数法和时空效应估算法等一些经验方法。本文运用数值模拟方法,采用理正基坑设计软件的计算结果,考虑基坑开挖过程中最不利工况下,排桩的最大位移为-23.77 mm,基坑周边地表沉降详见图2。

图2 基坑周边地表沉降

2、坑底隆起变形的计算与稳定性分析

(1)隆起量的计算

坑底隆起变形的影响因素很多,因此,目前多数计算坑底隆起变形的方法得到的结果与实测值相差较大。常用的方法有日本规范公式方法和模拟试验经验公式。本文采用同济大学提出的模拟试验公式(如果为负值,按0处理):

式中—基坑底面向上位移(mm); i第i层土的重度(kN/m3),地下水位以上取土的天然重度(kN/m3),地下水位以下取土的饱和重(kN/m3);n—从基坑顶面到基坑底面处的土层层数;q—基坑顶面的地面超载(kPa);hi—第i层土的厚度(m); C—桩(墙)底面处土层的黏聚力(kPa);D—桩(墙)的嵌入长度(m);H—基坑的开挖深度(m);—桩(墙)顶面到底处各土层的加权平均重度(kN/m3); —桩(墙)底面处土层的内摩擦角(°)。

(2)坑底隆起的稳定验算

在软土中板桩基坑开挖过程中,经常会发现基底抗隆起和板桩向坑内倾斜,这主要是由于桩背后的土柱重量超过基底以下的地基承载力,此时地基土的塑性平衡状态受到破坏,发生了桩背后土的流动,导致坑顶下陷、基坑底回弹隆起。抗隆起稳定性验算是基坑设计的一个主要内容,如果坑底发生过大的隆起,将会导致墙后地面下沉,影响环境安全。基坑底抗隆起稳定的理论验算方法很多,一般较为常用的主要有普朗特和太沙基的抗隆起验算方法。

在本文所列举工程项目中,针对深基坑支护施工进行数据监测处理的关键包括对基坑周边水平位移问题以及沉降问题的检测这两个方面问题。在深基坑支护施工后期土方开挖作业过程当中,按照每1d一次的频率对水平位移及沉降参数进行监测。与此同时,在整个深基坑支护作业完成后期,按照每7d一次的频率进行监测。该深基坑支护项目在支护完成六个月内进行监测,所统计最大水平位移参数为20mm,明显低于基坑边形30mm 的预警值,证实该高层建筑项目深基坑支护选取加筋水泥搅拌桩加内支撑技术作业方式有效性得到了充分且完整的发挥。

五、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如果地层较为软弱或离水源比较接近,在进行施工时采取水泥搅拌桩作为止水帷幕,可以起到良好的防水效果。在城市周边环境及工程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的基础上,在深基坑支护中应用加筋水泥搅拌桩加内支撑技术一种较为经济实用的支护形式,值得我们推广应用。在经过计算结果表明,基坑中桩的位移和土体的隆起都得到了有效控制,达到了深基坑围护的效果。

参考文献:

周海清 陈正汉 朱元青:《遗传算法在深基坑支护结构选型中的应用》,《岩土力学》, 2004年12期

张信贵 吴恒 易念平:《深基坑支护工程方案推理机制与优化设计》,《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4年05期

侯公羽 弭尚银 杨春峰:《进化策略及其改进算法在深基坑支护优化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岩土力学》, 2008年05期

嫁接技术教程范文第2篇

关键词:微课程;移动终端;自主学习;数据结构;系统框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Introduction)

随着便携式移动终端的发展,“碎片化”时间的利用率越来越高,人们进入了“微时代”。“微课程”成了时代的产物。所谓“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1]。现如今各高校大力推动微课程,组织各种微课程比赛,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微课”对于教师来说已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然而,目前的微课程只是针对一门课程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仅是单独讲解某个知识点,没有形成一门完整的课,还没有完全发挥微课程的优势,并没有应用于真正的教学当中。

《数据结构》课程是计算机课程体系中的专业基础课程[2],作为程序设计的基础,数据结构课程不仅成为高校硕士研究生入取的必考科目,还是各企业招聘员工入职笔试中青睐的学科。如何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对课程有更深刻的理解,并在复习考研和准备找工作中进行更好的自主学习,成为数据结构课程教学的研究重点,本文在分析数据结构教学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数据结构知识点的分析,构建合理的数据结构微课程框架,并将其应用于教学中,使得学生能更好的应用“微课程”进行学习。

2 数据结构课程的现状分析(Current situation

analysis of data structure)

数据结构课程是一门比较抽象的课程,而且学生本身知识储备不足[2],所以仅靠课堂上的讲解,不能使学生达到很好的消化吸收的效果。目前,很多高校也开发了网络教学平台,积极倡导教师和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在线探讨交流,通过对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如将大纲日历、教案、教学课件,教学视频上传到教学平台,使学生增加课下自主学习的意识,同时,老师在上课的时候也会给学生提供一些教学视频的网站,如清华教育在线等,然而,虽然教学平台的建设很完整,教师提供的教学视频也很不错,学生却很少好好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或教师提供的网络视频进行自主学习。主要原因有三点:

(1)教师的课堂教学主要以集中讲授为主,并没有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的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学生把网络教学平台当成了一个简单的提交作业、下载课件的平台。

(2)教学平台的内容过于繁多,视频基本上为课堂讲授的视频,即使有学生想课下自主学习,在看到45分钟甚至90分钟的教学视频也会打退堂鼓。

(3)教师提供的教学视频,如清华教育在线虽是名校老师讲解,但对于一般高校的学生来说讲解内容过深,没有针对性,很多学生觉得听不懂,打消了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微课程”的概念,专家学者认为“微课程”就是针对一个具体的知识点在短时间内(一般为10分钟左右)做简单明确的讲解,这种讲解不是泛泛的介绍,而是通过精心的设计,最终完成容量小,内容精的视频制作[3]。可以说,“微课程”的出现为我们解决数据结构自主学习难的状况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如何做到容量小,内容精成了“微课程”视频制作的关键,也是本文的研究重点。

3 基于微课程的数据结构模块化设计与实现

(Modular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data

structure based on micro-lecture)

本文依据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严蔚编的数据结构教材[4]进行知识点的划分,构建知识点的模块化,并将其应用在教学中。

3.1 数据结构相关知识点的分析与研究

数据结构课程研究的是数据和数据之间的关系,其基本分为四大类:集合、线性结构、树形结构和图形结构。在数据结构课程中,主要讲解的是后三种结构的逻辑结构、物理结构,以及相关算法的实现。在课程的最后讲解了利用已学过的数据结构解决基本的查找和排序的问题。

上述这些知识点中都具有一定的顺序性、关联性,但又相互独立。如果只是把课程讲解的内容分解成10分钟之内的小视频,除了时间上看着短了以外,没有改变课堂讲解的实质,没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微课程。在多年教学经验的指导下,本文要研究的是什么样的知识点适合做成微课程,让学生课下自主学习,课上共同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且在考试复习时通过温习微课程的视频可以更快的掌握主要题型的解决方法,节约复习时间。

微课程知识点的设定原则为5―20分钟可以被清晰地讲解,且尽量不涉及程序性的内容。栈和队列可以说是操作受限的线性表,其抽象数据类型和现实生活中的很多例子都有相似性,可以将其作为微课程的一个知识点,让学生自主学习。在树形结构中,如何在连续的存储空间中把非线性的东西表示出来可以在短时间内很经典的讲解出来,其链表的表示所以也非常适合做成微课程。二叉树的结构和树非常像,对二叉树的遍历,以及树和森林的转化都是比较独立的知识点,其方法不涉及难理解的程序,将这些放入微课程中。赫夫曼树是二叉树的重要应用,其构造方法可以放入微课程的知识点框架中。在图形结构中图的邻接矩阵表示法和邻接表表示法都可以作为微课程的一部分,深度优先遍历和广度优先遍历的算法虽然不易理解,但其求解方法的思想却可以通过微课程表达出来。最小生成树,关键路径,单源最短路径都是图里的应用,仅把问题的解决方法放入微课程中是比较好的选择。在查找中的折半查找和二叉排序树的构造都是独立的知识点,可以很好的用于微课程的制作。在排序中,会选择相对复杂一些的快速排序和堆排序,仅仅介绍排序的思想。微课程的知识点设定如图1所示。

3.2 翻转课堂辅助数据结构微课程的实现

学生在刚接触数据结构时会觉得特别的抽象,其基本概念和相关的术语并不适合让学生自主学习,线性表是学生接触的第一种线性结构,其逻辑结构,顺序存储和链式存储,以及插入删除等操作都非常的重要,但多数都是枯燥的程序,想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其精髓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这个部分让学生自主学习很可能会打消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前几节课程并不适合做翻转课程。在学生已经对线性表有所掌握的情况下,可以将栈和队列的逻辑结构微课程要求学生自己学习,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讲解实现通过自主学习了解的各种操作的程序。树形结构是学生接触的第一种非线性结构,所以其逻辑结构需要在课堂上进行讲解,虽然树形结构的存储结构已经安排在微课程中,但由于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所以本微课程部分并不作为翻转课堂的一部分,学生在复习时可以通过微课程进行复习,以更好的掌握知识点。而二叉树的相关微课程可以要求学生自行学习,在课堂上根据学生学习的结果共同研究算法的实现。图形结构和树形结构都属于非线性结构,所以二者具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可以由学生自主学习课堂讨论,通过讨论的情况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因为微课程的内容简单,重要的算法实现还需要在课堂上详细讲解。经过前面的学习,插入和排序的内容无论是应用方面还是程序实现方面都由学生自主完成,通过讨论和测试考察学生的掌握情况。

经过和微课程相结合的翻转课程的设计,使学生习惯通过微课程进行学习,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

4 结论(Conclusion)

微课程的系统框架对微课程的制作起到了指挥棒的作用,在总体框架下进行各个微课程的制作,在制作过程中绝不仅仅是录制简单的视频,虽然仅仅是10分钟左右,但工作量绝不亚于一节课的准备,不仅要对微课程设计方案,制作电子课件,还要精心准备习题,并配合易理解的答案。只有一个完整系统的微课程,再加上与课堂的相辅相成,才能使得学生在课下自主学习时更有针对性,学生学的更明白,课上讨论也会更丰富,形成良性循环,真正实现了教师学生共同授课,共同讨论的多样化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

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19(1):65-73.

[2] 董丽薇.“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方法的改进[J].沈阳师范大学

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0(2):307-309.

[3] 刘名卓,祝智庭.微课程的设计分析与模型构建[J].中国电化

教育,2013,(12):127-131.

[4] 严蔚敏,吴伟民.数据结构(C语言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

社,2012.

作者简介:

董丽薇(1981-),女,博士生,讲师.研究领域:供应链管理.

嫁接技术教程范文第3篇

关键词:承插式;双橡胶圈接口;玻璃钢夹砂管;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引言

玻璃纤维增强热固性树脂夹砂管(RPMP,简称玻璃钢夹砂管)是目前国内正广泛推广使用的一种柔性复合型管材,它以玻璃纤维及其制品为增强材料,以不饱和聚酯树脂、环氧树脂等为基体材料,按照定长缠绕或者连续缠绕工艺制造而成。具有无污染,耐腐蚀,重量轻,强度高,安装方便、工期短和综合投资低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饮用水输送管道、城市排水管道、农业灌溉用管、化工管道等诸多领域,是替代钢管、铸铁管、混凝土管道的最佳新型管材。采用双橡胶圈承插式连接,并配合专用试压螺栓独立进行接口水密性试验,安装方便、可靠、密封性好,可有效保证管道接口安装质量,并且接头可在小角度范围内任意调整管线的方向,工程适用性强。

2 工程案例

吴江城南污水处理系统污水总管工程Ⅱ标段,全长约2420km,设计采用不开槽顶管施工和开槽玻璃钢夹砂管施工两种技术方案,其中W22到W27段812m采用开槽排玻璃钢夹砂管施工。

管材选用上海耀华玻璃钢有限公司生产的优良玻璃钢夹砂管,管径为1200mm,壁厚25mm,单节有2m、4m、8m等不同规格,环刚度8KN/m2以上。橡胶圈由厂家配套提供,采用氯丁橡胶,其各项物理、力学指标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定,橡胶圈直径、环径系数满足设计要求。

2.1 施工工艺流程:测量放样沟槽开挖基础处理管道铺设接口严密性试验检查井砌筑严密性试验(闭水试验) 沟槽回填。

2.2施工准备

(1) 技术准备:根据设计图纸和现场实际情况,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2) 机械准备:根据管材规格选择合适的起吊设备和开挖机械以及小型辅助机具。

(3)材料准备:管材(包括橡胶圈)在每批次进场之前,检查外观有无破损、裂纹,查验其出厂合格证、质量说明书进行随机抽样环刚度检验,其规格、质量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才允许进程使用。

2.3测量放样 根据设计管道中心线进行准确放样,用全站仪定出开挖轴线及两侧边线,用消石灰作出标记,并用小木桩标记检查井的中心点、管道转弯处、支管等。同时应校测与本工程衔接的已建管道、构筑物等平面位置和高程。高程在机械开挖施工时架设水准仪进行跟踪测量。

2.4沟槽开挖

(1)开挖时严格控制开挖深度,防止超挖,预留20cm需用人工开挖至设计沟槽底,以防扰动原地基;沟槽开挖后应及时恢复沟槽中心线和控制高程,采用设置坡度板来进行高程、中心线控制,随时检查坡度板设置位置和高程是否准确,确保沟槽中心线、坡度及附属构筑物位置正确。

(2)沟槽的宽度应便于管道铺设、安装,以及夯实机具操作和地下水排出。沟槽的最小宽度应按下式计算确定:

B≥D1+2M

式中B沟槽的最小宽度(mm);

D1管外径(mm);

M管壁到沟槽壁的距离(mm),按表1确定。

(3) 沟槽边坡的最陡坡度应根据沟槽土质确定,必要时沟槽壁应设置支撑或护板,并编制应急预案。

(4) 在软土沟槽坡顶不宜设置静载或动载;需要设置时,应对土的承载力和边坡的稳定性进行验算。

(5) 当沟槽挖深较大时,应按机械性能合理确定分层开挖的深度。

2.5 基础处理 设计线路经过处均为淤泥质亚粘土不良地质。按设计下层抛填30cm混道渣,中间层为20cm混道渣,最上层满铺10cm中粗砂,各层需经小型压实设备压实至坚实、平整,无突起硬石。

2.6 管道敷设及装配

(1) 管材运输、存放

装卸过程中应轻拿轻放,严禁摔跌或撞击。管道吊装应保证管道在空中均衡,可采取一个支撑点或两个支撑点起吊,严禁用绳子贯穿其两端装卸管道。

装卸采用的吊装绳应是柔韧的、较宽的皮带、吊带或绳索,严禁采用钢丝绳或铁链吊装管道。

管道应按规格分类堆放,管道直接存放在地上时,地面应平坦。严禁将管道存放在尖锐的硬物上,所有堆放的管道应加木楔防止滚动。

运输和存放时管道也应加木楔防止滚动,每一层应垫放枕木,枕木间距应小于1/2管长。管道堆放高度不得超过2m,公称直径大于DN1400的管道不得叠放,如图一所示。

图一

(2) 下管

在沟槽地基质量检验合格,并核对管节、管件位置无误后及时下管。下管采用吊装设备与人工配合。下管时注意承口方向保持与管道安装方向一致,并在各接口处掏挖工作坑,工作坑大小为方便管道对接安装为宜,如图二所示。

图二

(3) 橡胶圈安装

根据管径选择相应橡胶圈,将管道承插口及橡胶圈清理洁净,上橡胶圈时,使橡胶圈弯成心形或花形放在承口槽内就位,并用手压实,确保各个部位不翘不扭。

橡胶圈剂由厂商提供的黄油,不得使用石油制成的剂。

(4) 管道对接

安装前应彻底清洁管端、凹槽和橡胶圈,确保无油污、灰尘,橡胶圈应清洁、无损;在承口管壁上预先开好试压孔,该孔位需位于安装到位后的接口两道橡胶圈中间,孔径需与试压专用螺栓匹配。

玻璃钢夹砂管间连接时,承口端试压螺栓必须安装到位,管道的承口、插口与橡胶圈接触的表面应平整光滑、无划痕、无气孔,确保橡胶圈与凹槽、管壁均匀贴合;

管道就位时,将插口对承口找正,试压孔朝上,套帆布绳,调整起吊机械,将插口端推入承口。

第一节管与第二节管安装要准确,管道承口朝来水方向。插口端与承口变径处在轴向应有一定间隙,DN300~DN1500管的间隙应控制在5~15mm。安装后,检查插口推入承口的位置是否符合要求,用探尺插入承插口间隙中检查橡胶圈位置是否正确,保证橡胶圈在统一深度,确保橡胶圈无挤出、脱槽等现象。经检查确认接口安装符合要求后,用砂袋固定管道。

在土壤或地下水对橡胶圈有腐蚀地段,在回填土前应用沥青胶泥、沥青麻丝或沥青锯末等材料封闭橡胶圈接口。

2.7 接口严密性试验(打压试验)

(1) 接口严密性试验目的是检验两道橡胶圈与管壁接合是否紧密,是否符合设计试验压力要求。工艺流程见图三。

(2) 试验用压力表应按计量要求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当采用弹簧压力计时精度不应低于1.5级,最大量程宜为试验压力的1.3~1.5倍,表壳的公称直径不应小于150mm。

图三

(3) 在管道连接前安装好试压专用螺栓,管道安装后螺栓连接手动试压泵,向接口内灌水,将水从试压螺杆内小孔灌入两个橡胶圈与管壁形成的密闭空间,同时打开设在最高点的排气阀,然后缓慢分级加压,先将水压逐步升高到工作压力,检查接口有无渗漏,如无渗漏再提高到试验压力,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倍,观察3min,压力保持不变,且外观检查无渗漏为合格。

(4) 当水压试验不合格时应查明漏水原因,重新安装或调整管道后再试验,直到合格为止,方可进行后续管道安装。

2.8严密性试验(闭水试验)

(1) 水压试验应按《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下称规范)规定试验方法执行,试验前应做好水源引接及排水疏导路线的设计。

(2) 管道安装后在回填前必须尽早进行闭水试验,每次试验长度不宜超过1km,并带井试验。

(3) 全部预留口封堵好,不得渗水。

严密性试验计算方法应按规范规定的放水法进行,渗水量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Q―允许渗水量(m3/(24h・km));

D―管道内径(mm)

允许渗水量按规范规定的无压力管道允许渗水量确定。

当试验不合格时,应检查漏水原因,重新安装或堵漏后再试验,直到合格为止。

2.10沟槽回填

(1) 当管道连接后,必须尽快闭水试验和沟槽回填,防止管道浮动和热变形。

(2) 用中粗砂回填至管顶以上5cm,用水密法密实。先用中粗砂将将中粗砂将管底腋角部位填充密实后再用中粗砂分层、对称回填到管顶以上15cm。

剩余部门采用4%灰土分层回填至设计顶面管槽断面,压实度不得低于87%,中粗砂以上35cm灰土必须用人工回填、夯实,不得使用机械。回填剖面图参见图四。

回填前应清除沟槽中的杂物,并排除积水,不得在有积水情况下回填。管顶覆土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1.2m覆土)。

3 结束语

玻璃钢夹砂管作为开槽排管城市大管径污水管施工技术,较大管径钢筋混凝土管道施工减少了混凝土养护时间,沟槽暴露时间短,降低了尘土排放,减少对交通和环境影响,有利于文明施工。同时通过双橡胶圈接口处理能够有效避免管道接口的渗水、漏水问题,减少运行后管道返修成本以及污水渗漏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

随着人们对城镇污水处理的重视,双橡胶圈玻璃钢夹砂管道施工技术能更好的适应城市基础设施的高速建设,获得较好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嫁接技术教程范文第4篇

(石河子农业科学研究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0)

摘要:本文以葡萄砧木一抗砧3号的当年生嫩枝为材料,初步探讨了该品种的组培快繁技术.为下一步的工厂化育苗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试验结果表明:适宜该砧木品种的初代培养基为GS培养基,萌芽率最高达到74.07%;最适继代培养基为GS(6-BA0.4mg/L +IAA0.05mg/L),生根率96%,增值倍数4.5。

关键词 :葡萄砧木;组织培养;快繁技术

抗砧3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于1998年以河岸580为母本,S04为父本杂交育成的葡萄砧木新品种,2009年通过了河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砧木品种植株生长旺盛,新梢生长半直立,无茸毛,卷须分布不连续,节间背侧淡绿色,腹侧浅红色。成熟枝条表面光滑。耐盐碱,抗寒性强于巨峰和S04,但弱于贝达。经石河子农业科学研究院试验,其与本地部分品种嫁接亲和性较好,但在石河子地区采用普通方法繁殖系数较低,且不易成活,为此,我们开展了该品种的组培快繁技术试验,以满足嫁接苗生产用苗的需要。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供试材料取自石河子农业科学研究院葡萄研究所引种的葡萄砧木品种一抗砧3号的当年生嫩梢。取材时间为2012年6月下旬至8月上旬。

1.2试验方法

1.2.1外植体的采集和消毒

将采集的嫩梢先用自来水冲洗2~3h以除去表面灰尘,然后用5%的84消毒液消毒10min,用无菌水冲洗3次,在无菌条件下,于75%的酒精中快速消毒8s立即用无菌水冲洗3次,在O.l%的升汞中消毒6~8min(视材料的幼嫩程度而定)后,用无菌水冲洗4~5次以清除残留在枝条表面的升汞。将消毒好的砧木枝条剪成单芽茎段,接入初代培养基中。

1.2.2初代培养基的筛选

采用MS、1/2MS(MS基本培养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浓度减半,铁盐浓度不变,其它各成分同于MS,下同)和GS基本培养基,附加15~30 g/L的食用白糖,7.0g/L的琼脂,pH值调至5.8~ 6.0,接入供试品种一抗砧3号的外植体。配制好的培养基在121℃下高压灭菌20 min。培养条件:培养温度25~ 28℃,光照强度2000Lx,光照时间12 h/d。接种40d后统计萌芽率。

1.2.3继代诱导生根培养基的筛选

在GS培养基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6-BA和IAA接入供试品种,以选择砧木品种最佳的继代诱导生根培养基。接种30 d后统计分析不同培养基对葡萄砧木品种组培苗生根的影响。

1.2.4炼苗与移栽

将株高5~6cm具有2~3条根的试管苗逐步转移到散射光的自然环境中炼苗5~ 7d,从瓶中取出,洗净根部培养基,再用装有配比好营养土的8cm×8cm的营养钵进行移栽。在温室条件下,相对湿度控制在80%以上,温度控制在28~32℃下培养炼苗,试管苗成活率可达90%以上。

2结果与分析

从表1可知,抗砧3号外植体在不同培养基上萌芽率差异极显著。其中,在GS培养基中的萌芽率最高达到74.07%.并且萌发正常健壮的嫩芽比例也较高,接种基部愈伤组织小,而在其它培养基上,接种基部愈伤组织较大。由此初步确定出抗砧3号较适宜初代基础培养基为GS培养基。

2.2继代诱导生根培养基筛选

从表2试验数据可以看出,当IAA浓度一定时,6-BA的浓度对单芽茎段生根及增殖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6-BA浓度的增加,单芽茎段生根率及增殖倍数也呈现上升趋势,但是达到一定浓度后,反而呈现下降的趋势,但在试验浓度内变化不明显。当6-BA浓度一定时,随着IAA浓度的变化,其生根率及增值倍数也呈现先高后低的类似结果。说明不同浓度的2种激素对抗砧3号的萌芽均具有不同的促进和抑制作用,且相互影响。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IAA浓度在0.05mg/L,6-BA浓度在0.4mg/L时,抗砧3号的生根率和增值倍数最高,与其他处理存在极显著差异,并且根茎粗壮,叶色深绿,因此,可确定6-BA0.4 mg/L+IAA0.0 mg/L为该品种的继代培养基最优激素配比。

3小结

(1)通过对初代培养基萌芽试验数据进行方差分析,进而筛选出在试验培养基类型内,抗砧3号初代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GS.其萌芽率最高达到74.07%。(2)植物激素是影响植株再生的另一个关键因素。试验结果表明,6-BA和IAA浓度的过高或过低均影响葡萄砧木单芽茎段的生根及增值,且2种激素之间具有一定的相互效应。经方差分析,在试验浓度范围内,最终筛选出适宜抗砧3号继代生长的培养基是GS(6-BA0.4mg/L+IAA0.05 mg/L),生根率达到96%,增值倍数4.5。(3)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获得的葡萄砧木苗,具有分化率高、生长健壮、根系发达、繁殖速率快等特点,其繁殖效率明显优于常规方法,从而可快速获得大量优质种苗,满足市场的广泛需求。

参考文献

嫁接技术教程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教法研究 兴趣教学 劳动与技术 中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031-02

兴趣是人积极认识、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它是学习活动的源动力。只有喜欢学,才能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程中的一门必修课,劳动与技术教育作为其中的一个领域,对于深入推进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而在教学中,学生的兴趣如何,直接影响着他们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劳动与技术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好学乐学,喜欢上劳技课,这是值得探索的一个问题。本人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谈谈自己的认识和做法。

一、现代教育新理念——民主与宽松的课堂

现代教育主张民主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构建宽松、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敢于提问,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给予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上课时,我尽量用和蔼可亲的态度、生动的语言与学生交流,这会给学生愉快的暗示,他们会从中受到感染,有利于学生敞开心扉。

多关心鼓励学生,树立他们的信心。劳动与技术课堂中,有较多的时间是由学生动手实践操作,如每年12月份是雕刻水仙花的季节,我教学生学习《蟹爪水仙的雕刻》,有的学生很害怕,由于胆小、害羞而不敢动手,我给予充分的谅解和适度的宽容,引导他们、鼓励他们。同时及时制止其他学生的嘲笑,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保护他们学习技能的积极性。同时在学生操作时,我适当地放一些轻音乐,随着音乐的流淌,整个教室始终充满着和谐、积极、向上的气息,学生学习得非常愉快。大家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创设兴趣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性

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是课堂教学的引子,一个恰当精彩的导入可以刺激学生心灵中蕴藏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主动愉快地去学习,使其在最佳的精神状态下迅速地投入到对新知识的学习之中,积极思考,乐于实践。

展示教具直观导入,展示精美的劳技作品的实物或图片。先把要学做的作品成果展示给学生,以激励他们要“做”的欲望。如在学习《嫁接》一节时,我先展示一些图片(通过嫁接形成的植株),一棵杜鹃树上开满了各种颜色的花、树状月季、龙凤牡丹、“锦上添花”等等,把学生带入一个崭新的境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手实践的欲望。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对嫁接繁殖产生浓厚的兴趣。

也可创设问题情境,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使学生带着着问题很快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如在教学水仙雕刻造型中,我给学生看两组图片,一组是“直仙”——自然生长的水仙作品,另一组是经过雕刻造型优美的水仙作品,继而提问,为什么经过雕刻的水仙会有各种造型出现?怎么雕刻?又如:介绍养花的土壤时,从“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图”中先了解到中国的土地资源丰富,是个农业大国。随后提出问题:土壤在植物栽培中有什么作用呢?我们知道土壤的种类很多,那么它最有代表性的分类是怎么分的呢?什么样的土壤是一般花卉栽培的理想用土?由此将学生带入问题的情境,犹如注入一支思维兴奋剂,刺激学生带着问题自发地进行积极思考和探索。

显然,教学中教师若能根据学生特点和教材的要求,精心设计每节课的导入,创设情境,无疑会使学生进入受激发的最佳状态,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三、巧用现代教学手段——电教多媒体

初中生的形象思维丰富,他们对具体、生动、形象、鲜明的事物最感兴趣。巧用多媒体可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在技能教学中,离开了各种直观手段,只用贫乏的讲解,往往比较抽象,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使学生学习兴趣下降。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示范演示也是必要的。有些动作技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量使学习材料直观化,变枯燥为有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向主动思考、探索转化。如:《插花艺术》的“插花技法”中,为了造型的需要,学习人工弯枝的方法时,为使学生正确掌握动作要领,我把文字直观化,使弯枝的动作要领展示在屏幕上。我利用三角梅的枝条,边利用图片讲解边通过实物展示仪用实物进行示范,既形象又明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用录像设备将学生的实践操作过程、片段摄录下来,然后再现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观察自己的操作,让学生自己找出其中错误的地方,及时纠正。通过这种方法,学生能及时地获得直观、形象的自我反馈,能及时地反思,再加上被摄者是自己熟识的同学,所以课堂教学时学生兴趣特别高,气氛特别浓,教学效果也特别好。

此外,各种花卉、作品图片、视频资料等都可以用来优化和丰富教学。如在合适的时候介绍现代科技成果。学生对周围世界特别是最新发生的事情,不但好奇,而且还怀有积极探索的欲望。在园艺课上,例如讲花卉无性繁殖时,可给他们看视频花卉组织培养等相关知识;讲种子繁殖时,可提供太空育种视频,我国八号育种卫星搭载着如花卉、蔬菜等各种种子上了太空利用太空诱变等选出新品种。在上土壤这部分知识中,介绍精准技术、无土栽培。这些不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而且视觉也受到了冲击。让学生体会到了知识的广泛应用,也调动了学生的热情。

四、亲历实践、亲身体验,感受成功的快乐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它的第一特征就是实践性。在实践中要想使学生获得持久的兴趣,就是让学生亲身体验,感受到操作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快乐。成功总是会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每个学生总是希望自己能够成功,能得到同学的羡慕和老师的表扬肯定。那么我们的教学应尽力满足学生的成就需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依靠自己的努力达到成功的满足,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以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总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在学生的手工制作课——笔筒的制作,我让学生自由组合,利用周围的材料,运用简单工具和方法来加工,构思、设计、制作出一个美观、实用和新颖的笔筒。学生们合作分工后,每个同学都深入其中,在实践中,不断地反思修改,战胜了实践过程中的种种困难。看看他们的作品,有的是多功能可拆卸的笔筒、有的做成了房屋造型、有的做成圆筒冰淇淋样子、有的是奥林匹克五环的造型……各式各样,他们在快乐地实践、思考,在快乐中激发创新的火花。在一次次的体验中,学生们获得了一次次的成功,而他们都会在成功的喜悦中感受到实践的意义。学生只有不断体验到成功,才有继续学习的信心,才能获得持久的兴趣,才能发掘出他们的潜力。

总之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事可做,亲自动手去做,做则都有所收获,获得成功的体验。学生有了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肯定,乐此不疲,动手实践自然成为孩子们乐意做的事,觉得是一种享受。

五、科学评比、激发动力、活化教学

中学生一般都有争强好胜的特点,具有很强的表现欲和求胜心理,他们对参与竞赛的热情很高。用竞赛的方法特别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适当地安排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竞赛评比活动,可大大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学习花卉的上盆,要求学生会正确的上盆步骤,教师可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上盆比赛,看哪一组同学完成得最好。从垫片上看是否做到盖而不堵,挡而不死;栽苗位置准确,深浅合适度;盆沿干净,土表平整;工具整齐,场地干净;认真操作,不怕脏累等方面进行自评互评。同时继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这盆花的日常栽培管理,每隔一段时间交流栽培心得并开展评比活动。还有开展比如插花比赛、水仙花雕刻比赛、开展知识抢答竞赛等等,上述竞赛活动的开展,不仅促进了学生技术的学习和动手能力的提高,而且活化了教学过程,使课堂教学自始至终充满着乐趣。

在劳技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努力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素质,研究教材,了解学生。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和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感受乐趣,将兴趣转化为动力,这样才能有效地掌握知识和技能,使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真正地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