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市场经济的实质

市场经济的实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市场经济的实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市场经济的实质

市场经济的实质范文第1篇

关键词:非市场经济规则 非市场经济地位 国际法依据 实质

2001年,为了早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早日融入世界自由贸易一体化机制、早日分享自由贸易带来的好处,在美国等几个发达国家的谈判压力之下,中国不得不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下文简称《入世议定书》)第15条中同意:其他国家在针对来自中国的出口商品计算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时,可以不考虑中国产品自身的价值;对于反倾销案件,可以在中国入世后15年内继续将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但对于反补贴案件,却没有明确规定截止时间,这就为近年来美、欧、日、印等国家或地区不断对中国产业采取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保护措施种下了祸根。

1“非市场经济规则”的国际法渊源

“非市场经济”问题的起源可追溯于冷战时期,它是西方国家在处理基本贸易待遇问题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歧视。他们认为,社会主义国家是由国家制定所有国内产品的价格,并对贸易实行垄断,其出口产品的生产成本不能正常反映市场供求关系、不受价值规律的约束。因此,在国际贸易救济中如果直接采用其国内价格来与出口价格进行比较、从而判定是否存在倾销等是不合适的。据此,1955年《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下文简称GATT)第六条增加了一个注释性条款,规定在对“全部或大体上全部由国家垄断贸易”并且由国家直接规定其国内价格的国家(后来被称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出口的产品进行反倾销、确定其可比价格时可能存在特殊的困难;此时“,与这种国家的国内价格作严格的比较可能并不总是适合的”。该条款第一次提出了“非市场经济”问题,首次涉及了在对来自“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出口产品进行反倾销时的正常价值确定问题,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GATT从成立之初,就是按市场经济的方式来设计和运行的,自由贸易、公平贸易及非歧视一直是其秉承的宗旨和原则。然而,在实践中GATT却在其体制内逐步形成了一套深具歧视性的、专门针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贸易保护措施“,非市场经济”问题就是最为严重的歧视性措施之一。1995年,WTO成立时又将这一歧视毫无保留地继承了下来,只是改称其为“非市场经济国家”。

美国在“非市场经济”概念的提出及规则的演变中起到了重要的领导作用。首先,根据1955年GATT第六条的注释性条款,美国在其长期的反倾销实践中不断创造、日益发展了替代国方法和一国一税制度。后来,其做法产生了极大的蝴蝶效应,日益被其他国家争相模仿,共同演绎了国际反倾销领域普遍应用的“非市场经济规则”。

欧盟在对来自“非市场经济国家”的产品进行反倾销、确定其正常价值时创造出了类比国方法及单独税率制度,而其实质与美国的上述制度如出一辙。其次,美国还在其对外贸易救济实践中不断发展、细化了“非市场经济规则”的内容,强化了其实施效果,后来又制定了具体评判是否具备市场经济导向的六项标准、对来自“非市场经济国家”的产品进行“市场导向测试”。2006年以来,美国又一改其长期以来不对“非市场经济国家”进行反补贴调查的传统,频繁对中国出口企业进行“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并将替代国方法扩展应用于来自“非市场经济国家”的产品的反补贴调查中。替代国方法的使用,客观上更容易帮助其达到裁定存在倾销和补贴、并征收高额反倾销税、反补贴税的目的。再次,美国还创造性地将“非市场经济”冷战思维运用到了保障措施领域,为“非市场经济”的中国量身定制了“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下文简称“特保措施”),使中国外贸在12年内面临着更大的制度风险。

2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的国际法依据

中国在长达14年的“复关”和加入WTO的谈判中,为了打破中美入世谈判僵局,早日融入经济全球化,在《中美入世协议》第15条中规定“:美国和中国同意美方将来碰到反倾销个案时可以维持美方现时的反倾销方法”。由此,在中国入世后15年内,美国仍然有权继续将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从而在对中国的出口产品进行反倾销时可采用替代国的方法而非出口产品的自身价格确定其正常价值。

后来,中国对美国的这一单边不平等义务又通过WTO多边化了,在《入世议定书》第15条“确定补贴和倾销时的价格可比性”的条款中,也做了与上述条款大致相同的规定。不同的是,在《入世议定书》第15条中还规定,中国在加入WTO后15年内,若能证明市场经济条件占优势(笔者自译),则其他WTO成员方应按“市场经济待遇”对待来自中国的产品,用中国产品自身的价格计算其正常价值。

同时,该《入世议定书》第16条还规定了特保措施,比一般保障措施具有更大的歧视性和危害性。它仅针对中国适用,体现出极大的歧视性;程序的启动没有明确的标准,不需要提供量化的证据,为各国滥用特保措施大开了方便之门;规定了贸易转移条款及标准,在一个国家对中国的某种产品采取特保措施后,其他国家很容易据此提出限制中国产品的要求,从而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最终将中国产品赶出整个国际市场。中国入世之后,许多WTO成员方纷纷根据《入世议定书》第16条的相关规定修改了法律,制定了专门针对中国的特保措施,并相继发起特保调查。近年来,世界各国已对中国产品采取了几十起的特保措施,其影响之深、危害之重在中国对外贸易史上是鲜有的。

3美欧等拒绝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实质早在2002年,美国和欧盟就相继承认了俄罗斯的市场经济地位。西方经济学家和中国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当时俄罗斯的市场经济发育程度、市场化改革程度远不如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国际地位排名也远落后于中国。时至今日,根据2009年1月13日《华尔街日报》和美国传统基金会公布的2009年度“经济自由度指数”排名,中国的经济自由度依然领先于俄罗斯14名。然而,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却依然未得到美国和欧盟的承认,难道是因为中国现在的市场经济发育状况比不上8年以前的俄罗斯吗?美国和欧盟在承认了俄罗斯的市场经济地位之后,又承认了乌克兰的市场经济地位;之后,欧盟为了东扩承认了土耳其、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国的市场经济地位;2003年5月,作为对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在伊拉克问题上对其支持的酬谢,美国承认了他们的市场经济地位。但唯独在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上,他们大做文章,用尽各种手段挑剔、批评,屡次听证、评估、拖延,其实质是什么?(1)表面是经济、技术问题,实质是政治问题美国和欧盟在承认了俄罗斯的“市场经济地位”8年以后,依然无视中国市场经济改革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至今仍未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可见,市场经济地位的给予关键不在于市场经济的发育程度如何、能否达到他们的市场经济标准,也与经济自由度没有关系;相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双方是否在战略意义上取得了合作,是否满足了他们的要价。

美国和欧盟分别制定了判断市场经济的六条标准和五条标准,从表面上看,都是经济指标、都是技术层面的问题,只要达到了这些标准,市场经济地位就被认可。但是,经过慎重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这些要求都不存在可以量化的指标,甚至还有“商务部认为合适的其他因素”这样的兜底条款,足见行政当局的自由裁量权何其之大,只要他们愿意,可以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层层加码,拒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美国绝不是把是否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仅仅当作经济问题看待,而是将其作为“对中国施压的有力工具”,以此“更好地推动中国在劳工标准和货币政策上实施改革”。是否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美国有其长远和深刻的战略考虑,本身就是贸易政治运作的一个结果。美国妄图以此作为其重要的筹码,不断干预中国的经济、政治体制改革,不断叫嚣人民币升值、不断要求人民币汇率改革、不断要求加强知识产权执法等就是最明显的例证。欧盟也曾多次声明中国还未制定或执行某些法律,因而仍不打算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可见“,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是西方国家为了牟取其最大的国家或地区利益,而对中国进行经济上讹诈、政治上要挟的杀手锏。能否取得市场经济地位,取决于中国与西方国家能否在战略利益上达成妥协。

(2)表面是维护公平竞争,实质是对中国的严重歧视

为了维护公平竞争的国际贸易体系,1955年GATT仅仅提出了在进行反倾销调查、确定来自“非市场经济国家”产品的正常价值时用其自身的价格进行对比并非总是适宜的可能性,但并未提出解决方案,也未规定判定市场经济的具体标准。这就为美欧等西方国家或地区实施贸易保护政策留下了足够的创造空间,他们就充分利用了这个制度漏洞,打着维护公平竞争的幌子,从其本身利益出发制定了任由其自由拿捏的替代国制度(类比国制度)、一国一税制度(单独税率制度),又颁布了任由其自由解释的市场经济判断标准。这些都是极具弹性的尺子,行政当局具有极大的自由裁量权,“市场经济地位”的认定过程极具歧视性和不公平性。

(3)表面上程序合法,实质上是对WTO宗旨和原则的严重背离

追求自由竞争、公平竞争是GATT和WTO向来标榜的宗旨,最惠国待遇、非歧视是其长期以来坚持的基本原则。然而,GATT和WTO却又在其体制内设立了“市场经济国家”“、非市场经济国家”两种成员资格,在对外贸易救济中实行两种待遇,这本身就是一种严重歧视,是对其宗旨和原则的严重背离。

作为战略妥协的《入世议定书》第15条、第16条虽然在制定程序上合法,却严重违反了公平竞争、非歧视等WTO精神和原则。第15条使其他WTO成员方拥有是否给予中国产业“市场经济待遇”的、长达15年的自由裁量权,并在对华反倾销、反补贴中广泛采用了替代国(类比国)、一国一税(单独税率)等制度,任意限制和裁减了中国企业从《WTO反倾销协定》中本来应当享有的合法利益,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国家利益。第16条所规定的特保措施仅仅针对中国实行,具有更大的歧视性。这些专门针对“非市场经济国家”设计、实施的贸易保护措施与WTO所倡导的市场准入、非歧视、透明度等原则格格不入,是对WTO自由、公平竞争等市场经济基本原则的严重背离。

总之“,非市场经济地位”是西方国家针对中国设置的新贸易壁垒,已成为其经济上牵制中国发展、政治上阻碍中国国际地位提升的一张王牌。他们在得到想要的对价之前绝不可能轻易放弃,因而中国政府必须深刻认识其实质,正确评估其影响,对内继续深化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既要争取他们早日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又要警惕他们要价过高。

参考文献

[1]Robert Keohane,After Hegemony:Cooperation and Discord in theWorld Political Econom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4,pp.32~38.

[2]Robert Crawford,Regime Theory in the Post-Cold War World:Rethinking Neoliberal Approaches to International Relations,Dartmouth Publishing Company,1996,p.53.

[3]夏华.聚焦市场经济地位[J].对外经贸统计,2004,(5):14.

市场经济的实质范文第2篇

(一)中央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发展的上升期。主要表现在:一是我国居民消费结构逐步升级,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产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化进程加快。二是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人力资本快速增加。三是从我国资本的来源看,我国国内国民储蓄率较高,这又为产业发展的投资积累了源泉。四是随着城市化、交通现代化和通讯数字信息化,我国城市基础设施、高速公路、铁路和航空、港口和机场、信息网络等条件将不断改善。五是社会和谐、政治稳定的局面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二)当前影响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风险因素

主要表现为:一是社会公正问题凸显。二是就业问题任重道远。三是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尖锐,传统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已经走到了尽头。四是重大安全事故层出不穷,腐败问题相当严重。五是公共卫生教育问题突出。

上述情况正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的背景。在此背景下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要意义:第一,完善体制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需要。第二,完善体制是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需要。第三,完善体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中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很多问题需要我们通过改革来解决。主要表现在:一是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依然存在,制约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始终未能走出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导致农村人多地少,农民收入低,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制约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二是政府的职能转变还不到位,包括“越位、错位、缺位”现象仍很普遍。三是产权制度不完善,制约着国有企业改革的进展。国有企业在现今市场经济改革不断深入情况下,已取得了产权制度改革的阶段性成效。但是,目前的国有企业,无论从产权体制上,还是从产权结构等方面,仍存在产权制度不完善的问题,制约着国有企业改革的进展。四是资本市场的发育滞后,严重制约了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资本市场发育滞后突出表现在:资本市场结构单一。股票市场投资者以散户为主,机构投资者少。债券市场刚刚起步。与股票市场相比,债券市场发展滞后的问题更为突出。全国统一的资本市场尚未形成。这些严重制约了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五是贫困悬殊差距大,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发展。改革30多年,我国地区、城乡、行业、群体间的收入差距有所加大,分配格局失衡导致部分社会财富向少数人集中,收入差距已经超过基尼系数标志的警戒“红线”,影响了社会稳定。六是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领域的体制改革明显滞后,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领域的体制相关配套改革不到位,导致其改革明显滞后,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三、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点任务

(一)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和相关宏观体制改革

一是推进政府职能的转换,推进行政层次和行政机构改革。二是推进与行政管理相关的宏观管理体制改革。三是推进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紧密相关的社会管理和政治体制改革。

(二)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推进微观基础和市场体系等关键领域的改革

一是构造自我激励、自我约束的市场主体,在继续推进竞争性行业领域企业改革的同时,重点向垄断性行业推进,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二是深化价格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和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

(三)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建立全球化参与应对机制,推进外经贸体制改革

一是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二是加快外资管理体制改革。三是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实施互利双赢的开放战略。鉴于国际经济旧秩序依然存在,而且这种格局短期内也不可能完全改变,因此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面对严峻挑战,要学会把握国际规则的主动权,建立相应的应对机制,包括保护关键领域产业安全的应对方案以及应对贸易摩擦的机制等。通过以上机制,建立一种扩大对外开放与增进国家权益的平衡机制,以保证对外开放在更高的水平上推进。

(四)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积极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一是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创建各种民生性体制保障,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二是围绕自主创新和增长方式转变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三是围绕全面协调,特别是城乡协调着力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四是围绕可持续发展推进资源环境体制创新。现行环境管理体制难以有效解决跨界环境问题;难以从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对环境执法的干预;不利于落实环境保护责任;难以有效履行环保监管职能。改革的方向是逐步建立健全国家监察、地方监管、单位负责的环境监管体制。

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应注意的问题

(一)改革需要缜密的思考、系统的法律和体制设计

改革需要防止由于各方面的干扰而被异化,不轻率地推出每一项改革措施。改革应通过法制的形式,通过大规模自上而下的立法方式推进。

(二)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以人为本,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在改革的进程中,我们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以人为本,同时也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社会政治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实现社会政治稳定。

(三)防止把政府转型简单化为机构精简

政府公共服务的质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推进政府转型已迫在眉睫。在推进政府转型的过程中,必须防止把政府转型简单化的倾向,政府转型并不是简单的政府机构改革。政府转型实质上是政府的再造过程,包括职能、定位、机构等各方面的再造。

(四)注重把改革措施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

市场经济的实质范文第3篇

完美计划经济下重复建设的不可能性

马克思早年设想的计划经济是在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前提下诞生的。经济在一国之内仅有一个计划决策中心,并由这个计划中心负责收集信息,最后制定出全国各地、各个产业之间相互协调、运转顺畅的庞大而细致的计划体系,并通过逐级下达而得到贯彻执行。此外任何单位没有独立的经济利益,也没有计划的决策权。如果这个模式是完美的,投资多少、投资于哪个行业或哪个地区,计划中心完全可以根据总体经济而事先作出精确的安排。因此,在完美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不会出现所谓的“重复建设”。

完美计划经济的不可能性与现实计划经济中的重复建设现象

完美计划经济需要建立在一系列极其苛刻的假设条件下才能成立,而事实上,这些条件时至今日尚未出现过,而且也无法估计在未来多长期限内才会形成。现实的所谓计划经济都是放松了完美计划经济假设的“不完全计划经济”。在我国的计划经济时期,尽管计划在经济运行中一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不同的利益主体在决策上也拥有相当的权力。投资决策的分散至少使重复建设具备了可能性,但为什么要重复建设还要取决于中央计划决策当局的偏好。比如“”时期,在中央的号召下,各地建设了大量的“小高炉”、“土高炉”,并由此引发了投资过度膨胀。由此可见,在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时期,重复建设主要表现为一种在中央政府默许情况下的地方政府行为,是地方政府出于自身利益考虑的一种决策选择。

完美市场经济体制下重复建设是必要前提

根据西方经济学特别是新古典主义的理论,完美的市场经济就是完全自由的经济,经济的计划和决策权被分散在无数个个体手里。每个市场的参与者只是价格的接受者(price taker),而非价格的制定者(price maker)。因此,完美的市场经济要求有众多的参与者根据自己的判断进行各种决策,从而形成充分竞争,并在充分竞争中发现真正价格。投资是市场参与者重要的决策行为,所以,仅就投资而言,只有在市场上形成大量类似的投资(也可称为重复建设),才能真正形成充分竞争的关系。否则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垄断,而垄断就意味着效率的损失,这是完美市场经济所不能容纳的。

现实的市场经济总是倾向于阻止重复投资

同完美计划经济一样,完美的市场经济也从未在人类社会中出现过。就现行的市场经济体制看,市场竞争的参与者总是不满足作为价格的接受者,通过垄断而成为价格的制定者并由此获取超额利润是他们的理性选择。因此,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阻止其他参与者的进入就成为其重要的策略。这种行为的结果表现在投资上就是阻止重复投资的发生。西方市场经济国家之所以都有强硬的反垄断法,恰恰说明垄断行为在它们的市场经济中是何等突出。

由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完美的计划经济与现实的市场经济之间,就投资而言都有抑制重复投资(重复建设)的一致倾向。无怪乎经典作家已经看到资本主义是通过垄断形式而最终进入社会主义。与此同时,我们还看到,现实的计划经济(或不完全的计划经济)与完美的市场经济都会形成并要求重复投资,在这一点上两者至少存在形式上的一致性。尽管在不完全计划经济体制下,重复投资主要是由各级地方政府造成的,而完美市场经济的重复投资则是建立在众多非政府市场参与者参与的前提之下。

市场经济的实质范文第4篇

在人口、社会、科学技术、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今天,在世纪跨越交替之际,我国正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地矿部门正加快推进两个转变,全面开展“二次创业”。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地矿传统产业生产过程中的科技含全越来越高,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正在被现代化生产方式所取代。地矿经济增长方式正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地矿部党组为建立并完善地勘工作管理新体制,提出除保留一支精干的队伍从事国家战略性地质勘查工作外,绝大部分队伍要进入市场。提出地矿经济发展的“一、二、三产业结构”,即“巩固改造地质勘查基础产业,大力发展矿产开发及矿产品加工业、工程勘察施工业和以地质机械仪器制造为主的成套装备工业三大支柱产业,积极扶持高新技术和以流通、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地矿部门生产领域不断扩展,涉及了工程勘察、宝石加工、电子技术、信息工程、机电设备、商贸、旅游等一批新产业。目前,多数地矿企、事业单位经济效益低,转产难度大。一个重要原因是地矿部现有职工队伍中,工人在工种结构,技术人员在专业结构、层次结构、技能水平及数量上与新的产业结构不相适应。职工队伍素质普遍较低,在32万职工中,初中以下层次职工占42.9%;在9.7万中专学历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中,地质类专业人员占60%以上,不能胜任新的生产岗位;管理人员经营管理水平不高,不适应产业经济发展,缺乏一批既有一定理论知识,又有较强实践技能和综合管理水平的应用型人才.地矿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和重组,必然带来队伍结构的调整和重组。1995年,地矿部召开了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把发展地勘产业经济转移到依靠科技和教育的轨道上。同时,对职工培训和继续教育作出了一系列规划,并己实施。对改善职工队伍不合理结构,起到了积极而有效的作用.但笔者认为.当前地矿职工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受到了人事、用工制度的制约,解决好人才供与求之间、合理配置与合理使用之间的矛盾是当务之急.应该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人才培养与使用的机制,实质是建立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机制。

一、市场对人才资滚配里起基础作用

市场经济,是通过市场推动运行的经济,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是价值规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探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实质是价值规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劳动力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最积极的生产要素,应由市场调节配置.建立由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机制,就是运用价值规律,通过人才市场供求变化来调节人才资源合理配置、合理使用.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涉及到人才的培养和供给.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杠杆核心是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人才资源的供求变化,表现为劳动力价格的波动变化,供过于求,价格下降;求过于供,价格上涨。在人才市场中,劳动力的价格就是工资。工资能反映人才的培养成本和人才的供求变化。如果因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造成某一类人才缺乏,市场工资就会上升,劳动力就会从低收入职业或岗位向高收入职业或岗位流动。对这类人才的需求就会增加。反之,某一类人才过剩,工资必然下降,其需求相对就会减少。办学单位通过工资信号灵敏地对人才的需求类型、专业设置、教学内容等,使人才培养与人才使用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市场调节来平衡人才的供需关系,追求有效“投入”和最大限度的“产出”,达到办学效益的提高.逐步实现由“统包统配”的计划配置人才资源方式向市场配置人才资源方式转变,从而建立起由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机制。

二、关于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问题

目前,我国尚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期阶段,包括人才市场的各类市场还发育不全,我们缺乏能够灵敏反应人才供求变化的工资信号.原因一:长期以来,我国劳动力收入分配形式没有按照马克思论述的按劳分配的实质来实现,即没有按照劳动者价值创造实现过程中投入的劳动力进行分配。而是采取国家直接控制工资总额,直接确定工资标准,统一分配,平均主义,且工资偏低。原因二;在过去由计划配置劳动力资源的体制下,劳动力就业由政府包下来。单位无用工自,个人无自主择业权。虽然改革后有所发展,但个人择业权的落实仍有许多问题。一些单位、部门视人才为己有,以档案、组织关系、户口、住房等限制人才向效益高的职业、岗位流动。基于以上两个原因,一方面工资的高低不能表现某类人才的余缺,市场尚不能有效调节人才供求,实现劳动力资像的合理配里,出现人才积压浪费和人才短缺并存,不利于产业结构和队伍结构的调整.另一方面挫伤了劳动者的积极性,滋长了平均主义思想,导致劳动者工作、学习的动力不足。这是造成地矿部职工教育“生稼不足”的原因之一。

市场经济的实质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公允价值; 市场经济; 会计计量

一、对会计计量方法的再认识

按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规定,会计计量可采用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等方法。这几种会计计量方法既具有其独特优点,也存在一定不足。仅就历史成本计量这一传统会计计量中的主要方法而言,由于假定市场稳定,交易价格合理且不会发生大幅度变化,资产入账后一般保持账面价值不变,账面价值不会与市场价值严重背离。此外,由于历史成本是根据实际发生的交易确定的金额,因而有据可依,具有可验证性、可靠性。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面临的各种不确定性环境因素与日俱增,静止不变的历史成本的局限性日益明显,所反映的会计信息不仅决策相关性较差,甚至导致信息使用者决策失误,就连其真实性也受到质疑。

现行会计计量方法存在的局限性,成为人们致力寻找更好替代方法的缘由。国内外就有一些专家学者倡导采用管理层估值、均值等方法。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两种方法同样并非十全十美。具体地说,管理层估值法是根据管理层评估结果对资产价值进行记录的一种方法。管理层的估值主要考虑市场因素,立足于市场和资产的内在价值进行确认、记录,是对资产内在价值进行量化。采用这一方法,通常对购进的资产以现行市价作为估值基础,但对于一些投入使用的资产,由于其价值在于该资产所具有的功能价值,因此以资产的特定功能作用效果作为其估值基础,最为典型的资产估值方法是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由于采用这一方法通常是按单项资产估值,而单项资产往往与其他资产相互组合共同实现功能价值,因此,单项资产的功能价值难以确定。此外,企业持有某些资产的目的是为了充分利用资金,获取持有收益或者分散风险,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因此,管理层以市价为基础对此类资产价值进行估算,具有主观性,难免出现人为提高或降低资产价格的情况,导致会计信息的可靠度和透明度降低,令会计信息使用者无法判断企业资产的真实状况。同样,均值法是为了避免引起企业财务状况过度波动及对市场价格产生助涨助跌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方法。采用这一方法,某一段时期如果无法获得资产可靠的市场价格,则取资产的估计值,运用数学手段求其平均,从而对资产进行确认、计量。均值不是针对某一时点而是一段时间资产价格的总体反映,这种方法反映的资产价格在一段时间内相对平稳,不会对市场变化的反应过于敏感,缓冲了资产价格的大涨大跌。然而,为了保证资产价格的平稳性和方便资产价格的取得使取得均值的成本最低,这种方法在操作过程中,其时间段的选取方式、选取范围等既至关重要且又难以把握。

二、公允价值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计量的必然选择

公允价值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美国高等法院1889年对史密斯与阿迈斯一案的判例(任世驰、陈炳辉,2005),会计上正式提到公允价值亦可上溯到1953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的会计研究公告(ARB)(葛家澍、徐跃,2006),公允价值确立并系统发展则是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之事(刘思淼,2009)。

在我国,财政部2006年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所的企业会计准则还指出了公允价值认定的三种情形,即:资产或负债存在活跃市场的,活跃市场中的报价即为公允价值;不存在活跃市场的,参考熟悉情况并自愿交易的各方最近进行的市场交易中使用的价格或参照实质上相同或相似的其他资产或负债等的市场价格确定其公允价值;不存在活跃市场,且不满足以上两个条件的应当采用估值技术等确定公允价值。

笔者之所以认为公允价值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计量无可替代的一种重要方法,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计量的必然选择,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认识:

第一,公允价值计量是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系的必然选择。从前述公允价值的定义看,公允价值计量运用的重要前提条件是存在市场或活跃市场、存在市场交易或公平市场交易,在不具备这样条件的社会经济环境里,是难以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公允价值计量运用的这些重要前提条件与市场经济体制以市场手段实现资源配置的基本特征要求是一致的,符合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系的客观要求。以我国财政部2006年的涉及会计要素计量的企业会计准则而言,有近六成准则不同程度地运用了公允价值计量,涉及范围包括一般工商企业和农业、金融业等特殊行业。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运用为一大“亮点”的这一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既表明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进一步趋同,也表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更趋成熟,经济管理水平日益提高,运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市场环境更加完善。也正是因为这一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使得我国会计准则得到了国际社会更加广泛的认可,比如,欧盟就允许在2009年到2011年的过渡期内进入欧洲市场的中国企业按照中国的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告而不再需要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进行调整。由此也可以看出,公允价值计量已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纯粹的会计问题,公允价值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是衡量市场经济体制是否健全完善的重要标志,是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系的必然选择。

第二,公允价值计量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适应会计信息相关性要求的必然选择。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即以价格为信号,通过市场的手段进行和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竞争不可避免地使企业面临的各种不确定性环境因素与日俱增,从而使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相关性提出了更高要求。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由于以市场评价为基础,确认时间立足于“计量日”,具有动态性、现实性,能更及时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生产经营能力,企业会计信息相关性更强,有利于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经济预测、决策对会计信息相关性的要求,越来越受到投资者、债权人的青睐,使公允价值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计量无可替代的一种重要方法,并大有取代历史成本计量之势。

第三,公允价值计量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护投资者权益,维护资本市场健康运行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资本市场的发育和不断完善,企业投资者和经营者分离,股权极度分散,广大股权投资者通常主要依据企业披露的会计信息进行投资决策。特别强调稳健性的历史成本计量要求不高估资产、收益,不低估负债、损失,尤其对于资产的后续计量只确认减值损失而不确认增值收益,使企业披露的会计信息中资产和利润偏离实际情况,致使企业和股权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投资者低估企业盈利能力和实际价值。而公允价值计量以市场承认的价格为基础,采取出现减值确认损失、出现增值确认收益的双向计量方式,及时反映资产真实的市场价值,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避免企业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最大程度保护投资者权益,维护资本市场健康运行发展。

第四,公允价值计量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适应金融创新要求的必然选择。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市场快速发展,金融工具不断得以创新。金融及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使历史成本计量模式缺乏相关性的严重缺陷更为人们所认识,同时也加深了对公允价值计量的认识和运用。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1998年6月出台的第133号财务会计准则公告《衍生工具和套期保值活动会计》第3段中明确指出:“公允价值是金融工具最相关的计量,而且是衍生工具唯一相关的计量。”随着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进一步提高,金融工具、公司理财手段等的不断创新是21世纪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因而公允价值必然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计量无可替代的一种重要方法。

此外,推广公允价值计量还有利于我国企业的资本保全,符合配比性、稳健性和一致性等会计原则的要求(卢永华、杨晓军,2000)。

总之,公允价值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计量无可替代的一种重要方法,特别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公允价值计量得到了长足发展,形成取代历史成本计量之势。历史已经告诉我们,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历史也必将告诉我们,“市场经济越发展,公允价值会计越重要”(吴水澎,2007)。

三、进一步加深对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解和研究

尽管公允价值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计量无可替代的一种重要方法,然而公允价值计量毕竟一直就是近三十年来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面临的一个热点、难点问题,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解决。笔者认为,当前应当重点关注公允价值计量运用中的以下问题:

第一,公允价值计量运用与“顺周期效应”问题。众所周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一度掀起了会计界、金融界乃至包括美国一些国会议员在内的较大范围的争议,使公允价值计量饱受质疑。尽管公允价值计量运用已被认为不是也不可能是诱发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也不是引发“顺周期效应”的直接诱因,但是,由于公允价值在反映资产(尤其是金融资产)价格时过于敏感,公允价值计量运用确有明显“顺周期效应”,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放大或加剧金融不稳定。因此,加强对公允价值计量运用中“顺周期效应”产生机理、传导机制、影响路径、应对策略和措施等问题的研究,成为一个摆在会计界乃至金融界、经济界学者面前的需要尽快妥善解决的重要课题。

第二,公允价值计量运用中如何增强会计信息可靠性问题。如前所述,相对于历史成本计量而言,公允价值计量运用使企业会计信息更具有相关性,提升了会计信息使用者所获取的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然而与此同时,由于公允价值计量运用以市场评价为基础,公允价值的确定依赖于活跃市场上的报价、最近进行的市场交易价格、估值技术等,这就使得公允价值的取得实际上成为在客观事实基础上的主观决策,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不确定性,从而使会计信息的可靠性难以保障。因此,如何不断提高市场化程度,如何不断完善市场机制和市场报价体系,如何建立健全公允价值信息收集系统,如何不断提高会计人员职业素质和职业判断能力,等等,从而保证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增强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成为会计理论与实务工作者长期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

第三,公允价值计量运用中的可操作性问题。从前述公允价值认定的三种情形看,公允价值认定的第二、三两种情形均具有估计性质,特别是第三两种情形具有的估计性质非常明显。公允价值计量运用中,当不存在活跃市场且无最近市场交易价格或无实质上相同或相似的市场价格可供参考时,确定公允价值所采用的估值技术面临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实际上使公允价值的确定成为会计计量中非常不易把握的复杂问题。因此,如何增强其可操作性就成为公允价值计量运用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此外,公允价值计量运用对会计信息披露与监管工作、财务理论与财务管理工作、税收政策与税收征收管理工作、金融监管工作、会计计量理论与会计理论研究工作以及会计教育等,都会带来重要影响和挑战,深入开展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有助于完善公允价值计量理论,推进公允价值计量运用。

总之,发展历史并不算长的公允价值已经成为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计量无可替代的、大有取代历史成本计量之势的一种重要方法。只要市场存在,公允价值计量就是必需的,让位于历史成本是会计史上的倒退(安建民,2009)。认清这一趋势,加强对公允价值计量理论与应用问题的研究,是历史赋予当代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工作者的重任。

【参考文献】

[1] 吴水澎.会计理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 卢永华,杨晓军.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研究[J].会计研究,2000(4).

[3] 谢志华.资产的估值[J].首席财务官,2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