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通信培训课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各区市县教育局、友谊中学上报市教育局人事科参加年6月—7月省普通高中新课程远程培训名单中,承担—2013学年度高中一年级教学任务的全市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科全体教师;各区市县教研室高中相应学科教研员。
二、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帮助参加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教师把握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和要求,了解和掌握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标准、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了解和掌握普通高中新教材的编写思路、体例特征、结构特征及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增强教材分析处理能力和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提高普通高中教师实施新课程的管理能力、研究能力、指导能力、教学实践能力和开发校本资源的能力。
三、培训内容
(一)专家报告: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解读和新课程教材解析;
(二)普通高中新课程课堂教学展评(高中语文、数学、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地理每学科每个区市县、友谊中学各选送1名高二教师参加市课堂教学展评);
(三)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案例分析与教学实施策略研讨。
四、培训安排
(一)年10月12日—14日,语文、政治、生物;
(二)年10月19日—21日,数学、历史、化学;
(三)年10月26日—28日,英语、地理、物理;
参培教师报到时间:语文、政治、生物10月12日上午9:00前;数学、历史、化学10月19日上午9:00前;英语、地理、物理10月26日上午9:00前。
参培教师报到地点:
五、培训费用
根据物价部门核定,培训、资料费150元/人,由各高中学校在教师培训费中列支。参培教师培训费、住宿费、差旅费回原单位报销。
【关键词】通信企业;班组长;培训
一、背景
我国改革开放已历经三十几年,改革开放显著特征之一是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换,由此导致了我国企业所有制结构发生了质变,而班组的运作方式、组织形式和管理举措也与时俱进,不断得到完善。班组长是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基层管理人员,其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企业经营的成败。现代企业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以及增强企业活力、提高企业效率和增强核心竞争力,迫切需要研究如何培训优秀的班组长。随着我国通信产业的重新洗牌,目前已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国内三大运营商即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之间竞争日益激烈。此外,在加入WTO后我国逐渐加快融入全球化进程中,外资通信企业对中国市场也跃跃欲试,更加加大了通信企业的竞争。我国通信企业为在激烈竞争中获得有利地位,保持其竞争优势,加强以班组建设为代表的基层组织建设是实现其战略的重要举措,而对班组长的培训是班组建设的重要落脚点。
二、我国通信企业班组长培训问题分析
1.相关概念。班组是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单位,是企业最基层的生产管理组织,企业的所有生产活动都在班组中进行,所以班组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企业经营的成败。班组一般具有“结构小”、“管理全”、“任务实”、“工作细”的特点。班组长是班组管理工作的执行者和指挥者,在班组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他们在企业的管理和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基础性作用。通信企业的基层一般由班组组成,班组一般有班组长和班组成员,班组长负责班组的建设、运营、管理等一系列工作。通信企业的班组对标准化的要求高、服务性要求强、业务技能要求高,并且是企业展示企业形象、树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企业形象展示的关键、服务营销关键。
2.通信企业班组长培训重要意义。(1)对班组长培训有利于提高通信企业管理水平。现代企业的管理结构一般都是三角形样式,基本上可以分为三层,即决策层(高层)、执行层(中层)、操作层(基层);高层“动脑”,中层“动口”,基层“动手”,班组即为基层组织。而班组长作为班组建设的直接领导者,对通信企业管理水平的整体提高有着重要作用。特别是随着通信企业规模的扩张、业务的迅速发展,员工数量的增加,迫切需要既具有业务多面手,又具备一定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2)对班组长培训有利于提高通信企业竞争力。通信企业由于其行业特点,其竞争力更多地体现于技术、服务、管理、效益和组织等方面,通信企业在提升其竞争力过程中不仅需要有优秀的员工队伍,更需要有优秀的管理者,卓越的班组长能带领团队成员处理来自各个上级部门的任务,提高工作效率。(3)对班组长培训有利于促进通信企业和员工的双赢。随着通信企业改革的深入,班组长被赋予更多的权责及更充分的灵活性,班组长一方面听取团队成员的心声;另一方面及时向上级领导部门反馈意见,频繁参与公司的决策及其实施,对班组长的培训既是员工自身能力的提升又是公司长远发展的需要。
3.通信企业班组长培训过程中存在问题。(1)对培训效果考核体系不健全。通信企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对班组长进行培训,然而多数培训结束时缺乏对班组长的考核,未能充分掌握班组长培训效果如何,导致培训沦为“走过场”。(2)培训目标不明确。多数通信企业在对班组长培训过程中未能让其明确培训目标,对公司文化理念认同感不强,未能够在培训前通过调查问卷与访谈等方式充分了解班组长对理论知识及职业技能的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设置培养目标,导致培训效果大打折扣。(3)培训层次性不强。多数通信企业对班组长培训更多体现为日常工作的要求,未能从整体上对培训进行规划,缺乏系统性,导致培训层次性不强,很多培训按上级领导部门的要求来完成,培训需求存在与实际脱节,缺乏针对性,建立的培训课程体系与班组长现实知识的瓶颈匹配性不强,整体上培训课程立体化不够,分课程上各个课程未能有效衔接断层。
三、我国通信企业班组长培训内容及方法
1.班组长岗位职责及能力要素。明确我国通信企业班组长培训的内容与方法,其基础是要对其岗位职责及能力需求进行细致分析。通过对我国通信企业各业务类型的班组长岗位要求进行分析,提取其通用岗位说明,得知其岗位职责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和各部门班组密切配合,完成公司下达的各项指令,组织本班组各项工作,提高班组整体效率;第二,对自己所在的班组进行有效规划,明确班组内各成员分工,依据上级指令制定相应的战略目标;第三,发挥纽带作用,对班组成员的辅导和培养工作;第四,及时处理客户提出的疑问,将客户及班组成员的建议向上级领导反馈;第五,认真组织班组成员定期学习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针对班组长岗位职责明确其能力要素:第一,知识素质方面。密切关注并能熟悉掌握通信行业的发展趋势;熟练掌握各种移动通信业务与移动通信技术的专业知识,发挥业务技能带头作用;熟知班组各成员岗位职责要求,具备良好职道理及职业素养;熟悉班组建设、班组管理的相关理论知识;具备一定的消费者行业心理学知识。第二,技能素质方面。熟悉专业技能,把握移动通信技术发展方向,能对班组成员进行技术与业务指导;善于沟通、聆听和说服他人,能有效处理各种冲突,保持班组活力,整合内外资源。第三,综合素质要求。了解系统的思维分析与科学的工作态度;善于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创造性能解决问题;能构建学习型班组,营造团队良好学习氛围。
2.我国通信企业班组长培训内容。(1)构建以知识、技能、理念、综合素质为一体的班组长培训课程体系。在知识体系上,培训重点内容在于通信技术专业知识、管理学理论、心理学理论、压力与情绪管理、团队建设、公共关系理论;在技能体系上,培训重点内容在于通信技术的业务运作、专业技术开发;在综合素质上,注重班组长在人际交流技巧、创新思维、有效激励、公开演讲、行为规范、仪表礼仪及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培训。(2)分层次、有重点地选择培训内容体系。针对不同业务类型班组长能力需求的不同,有分层次设计培训课程,如业务类型课程、客服类型课程等,使各个类型的培训课程能有效衔接。此外,针对班组长通用岗位职责,重点培训如目标管理,使班组长能根据公司及部门目标情况,与班组成员有效沟通,明确班组目标,并为班组成员确定相应的子目标,并能就实现各子目标所需的条件、评价标准、实现目标后的奖惩事宜达成一致。员工管理,指培训班组长具备激励员工的能力且形成激励制度、对新老员工的培训且形成培训体系、分析总结各种类型员工的管理技巧且形成管理制度的能力。事务管理,指培训班组长对班组日常事务的分配、协调、管理、监督的处理能力,使班组事务能够有序有效进行。
3.我国通信企业班组长培训方法。对我国通信企业班组长培训采取何种方法,必须充分考虑培训课程的特点及不同类型的班组长。具体而言,可重点考虑以下几种方法:第一,演示法。通过培训师现场演示和观看视频演示,主要演示业务操作技巧、技术创新过程、流程操作过程等方面技能知识,班组长通过模仿学习,最终在班组成员中加以实践强化。第二,讨论法。组织不同业务类型的班组长在一起对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由培训师负责控制和引导,确保讨论的方向和讨论的气氛,此外,讨论法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班组长的沟通能力与相互间的交流。第三,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通信企业班组长培训中比较常用的方法之一,可以引进外部案例和内部案例相结合,外部案例可以选取其他市优秀模范班组及班组长的事例进行教学,使班组长能开阔视野,达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目的。内部案例是从企业自身选材,引领班组长能注重身边优秀的事迹。第四,角色扮演法。在培训过程中可采用角色扮演法,即让不同业务类型的班组长互换角色,让他们亲身体验其他班组的管理模式和运作过程,帮助班组长站在不同位置上思考问题,从而提高其处理各类问题的能力。第五,体验法。体验法有助于增强培训效果,持续保持班组长良好的学习心态,如通过“空中单杠”、“断桥”、“感恩的心”等体验课程,能培养班组长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使其对工作及生活具有深层的信念与积极的态度。第六,成果展示法。在培训班末期,培训师可以搭建培训成果展示的平台,组织班组长进行学习成果展示,评选出各种类型的奖项,由优秀班组长进行总结。
4.我国通信企业班组长培训效果评估及制度保障。(1)培训效果评估。为了审视班组长培训是否取得预期效果,以便为以后的培训提供数据资料及经验借鉴,有必要对其培训效果进行评估。评估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第一,培训整体评估。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法等方式评估本期班组长培训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目标、培训内容的安排是否合适、培训时间是否合理、培训老师是否受欢迎等,由此衡量培训的整体效果。第二,理念层面,通过面谈、书面汇报等形式考核班组长是否清晰所在通信公司的企业文化、价值观、发展战略等内容。第三,知识层面,通过书面考试、撰写培训总结等形式检查班组长通过培训对产品知识、业务技术知识等与具体工作岗位知识的认知程度。第四,技能层面,通过现场操作及演示等形式检查班组长对通信技术业务知识及岗位技能知识的掌握程度。第五,行为层面,通过观察、演示等形式检查班组长经过此次培训是否带来了工作行为上的改变,并且这些改变是有利于工作绩效的提高。(2)培训制度保障。为确保班组长培训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通过培训制度作为保障。第一,激励制度。通过将班组长的培训与薪酬及岗位晋升挂钩,作为其年度业绩考核的标准,以此来激励班组长在日常工作中获得良好的业绩,进而有资格参加公司举办的班组长培训。第二,考核评估制度。通过人力资源部门按上述层面即理念、知识、技能、行为整体来考核班组长参与培训的效果,以此作为以后薪酬及岗位晋升的依据。第三,风险管理制度。建立班组长的培训风险管理制度,主要目的是避免班组长接受公司提供的培训后短期内辞职对公司造成的影响,通过风险管理制度明确双方的所拥有的权利及承担的责任。
四、结语
班组长在我国通信企业中是最基层领导者,也是管理班组的最直接负责人,一定程度上是传播我国通信企业理念、业务知识、专业技能等方面的桥梁。班组长的素质和能力影响着班组的管理水平和生产能力,影响了部门和公司的整体绩效,最终影响我国通信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因此,通过专业培训,提升班组长素质是我国通信企业班组建设的重点。
参 考 文 献
[1]徐明达.怎样当好班组长:让基层管理有效落地[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关键词]林业干部培训;互联网+;课程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8.152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8-0-02
“互联网+”可以说是当今的时代命题,是上至国家下至百姓人人关注、人人谈论的话题。林业干部培训开设“互联网+”相关课程,既是落实国家战略需求,也是提升干部能力需求。“互联网+”类课程与传统课程相比,具有很多不同之处。作为林业干部培训工作者,基于此类课程开课实践和工作经验,笔者总结归纳这类课程的特点,这对人们在“互联网+”时代林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十分重要。
1 林业干部培训开设“互联网+”类课程的必要性
1.1 开设“互联网+”类课程是落实国家战略的必要措施
2015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之后举行的新闻会上,总理表示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顺势而为。同年7月1日出台《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加快推进“互联网+”发展。这些表明政府将从国家层面建立“互联网+”发展战略,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新路径。林业干部培训开设“互联网+”相关课程,是深入学习国家政策、落实国家战略、了解国家未来发展动态的必要措施。
1.2 开设“互联网+”类课程是顺应林业发展的必要趋势
张建龙局长在第四届全国林业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到:“‘十三五’”时期林业建设的重点是推动林业现代化,林业改革发展、资源保护、生态修复、产业发展等都离不开信息化的支撑和引领。”依托“互联网+”,服务林业8个领域,实现林业深度发展。
2016年3月22日,国家林业局印发《“互联网+”林业行动计划――全国林业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规划指出:“十三五”时期林业信息化发展要全面融入林业工作全局,“互联网+”林业建设将紧贴林业改革发展需求,通过8个领域、48项重点工程建设,有力提升林业治理现代化水平,全面支撑引领“十三五”林业各项建设。林业干部培训开设“互联网+”相关课程,是深入贯彻林业规划、顺应林业发展趋势的必要途径。
1.3 开设“互联网+”类课程是提升干部能力的必要手段
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对人类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社会交往方式、社会关系、社会结构和思维方式等产生了革命性变化。在“互联网+”时代,林业干部应开拓视野领域,转变思维方式,适应时展。互联网思维的变革推动了一批新型企业的成功崛起,对服务业、制造业甚至传统农业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并逐渐渗透至社会管理、政府管理等多领域。学习掌握互联网思维,使固有思维走出局限、实现突破,使生活方式颠覆传统、创新发展,使传统企业升级转型,适应时代。林业干部培训开设“互联网+”相关课程,是打破传统固化思维、开拓视野增长知识、提升林业干部能力素质的必要手段。
2 “互联网+”类课程与传统培训课程对比研究
2.1 “互联网+”类培训课程可实时动态掌握培训需求
传统的林业干部培训课程,授课之前培训学员和培训教师无法直接沟通,所以基本不能选择培训内容。有时,培训组织单位可以跟随培训通知发放学前调查问卷,等到上报培训回执时一并回收,再经过统计、汇总和分析,将调查结果反馈给培训教师。但这种方式也存在问题,一是由于信息层级传递,有可能失真;二是由于信息传播途径,反馈周期长。这样很难把握培训学员的内心想法,了解培训学员真正的培训需求,会直接影响培训效果。
“互联网+”类培训课程,运用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技术,借助移动互联网,利用智能手机、网络平台、通信软件等工具,建立起培训教师与培训学员的实时沟通。报到时学员通过扫码进入培训教师预先设置的网络平台,填写调查问卷,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培训教师直接获得培训需求分析报告。课堂上学员通过微信、网络平台等方式,直接与培训教师和其他学员进行交流和互动。这样,更加真实、快速的了解培训学员的需求,便于培训教师调整授课内容。
2.2 “互联网+”类培训可实现实时交流与线上线下互动配合
“O2O”是一种从线上到线下的商务模式,是一种互联网思维的体现,是“互联网+”战略的重要组成。传统的林业干部培训课程,培训教师和学员几乎全程在线下完成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培训教师的授课过程以面授为主,培训学员跟教师的交流以面谈为主。而“互联网+”相关课程,将课前的需求调查、授课中的实时交流和课后的培训总结放到线上,大部分集中面授过程放到线下,线上与线下的互动配合,使得培训课程更加丰富有趣,既能激发培训学员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让学员直接感受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的魅力,深受学员欢迎和喜爱。
2.3 “互联网+”类培训课程可实现“智慧众筹”
众筹是指用团购、预购的形式,向网友募集项目资金的模式。传统的林业干部培训课程一般是由培训学员提出问题,培训教师给予解答,或是提供咨询。“互联网+”相关课程,可以由培训教师或学员提出问题,大家共同参与,集思广益,解答问题。培训教师可以随时随地提出问题,学员利用网络平台和通信软件,提出自己的思路或看法,最后由教师将大家的回答归纳总结,以供参考。或者可以由培训学员提出问题,发动培训教师和其他学员“智慧众筹”,最后依靠大家共同努力解决问题。这种培训方法既可以调动学员积极参与,又可以更好、更高效的解决问题。
3 关于“互联网+”相关课程的思考
“互联网+”相关课程具有很多优势,但是也遇到一些问题,基于林业干部教育培训的实际工作经验,针对这类课程有如下思考。
3.1 培训教师聘请困难
首先,“互联网+”是近两年兴起的,“互联网+”类培训课程是新课程,以往的师资库里基本没有讲授这类课程的教师,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其次,由于工作关系,接触林业方面培训教师较多,很难接触“互联网+”方面的授课教师,只能通过网上查阅、互相推荐等间接方式接触认识一些培训教师,对其师资水平了解不多。最后,一些互联网公司或咨询机构“互联网+”方面的培训教师,虽然授课水平较高,广受学员好评,但是受限于干部培训的相关规定,经费不足,聘请困难。
3.2 学员水平差异较大
培训学员年龄不同、学历不同、所在城市发展水平不同,这些因素造成学员水平差异较大。相对来说,年轻、学历高、来自大中城市的学员水平相对较高,能够快速接受培训教师的授课内容,快速融入培训课堂并能很好参与互动。而一些年纪偏大、学历偏低、来自偏远地区的学员水平相对薄弱,对于授课内容虽然认可,但是接受速度较慢,理解难度增大,跟老师和其他学员课堂互动相对较少,甚至个别学员没有智能手机,也很少体验过互联网的应用和便利,思维相对僵化。
3.3 培训覆盖范围较小
目前,“互联网+”类课程只在部分培训班中开设,学员覆盖较少。第一,“互联网+”类课程大多面向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涉及较少。培训的对象主要是信息技术人员或林业产业人员,在整个培训课程设计中所占比重较小,没有面对林业管理人员、领导干部的专题培训;第二,“互联网+”类课程大多在一线城市开设,二、三线城市覆盖较少。由于师资、城市发展水平等因素,以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为例,大多数“互联网+”类培训课程在北京、浙江等地开设,而其他城市的林业干部除外出参加培训,几乎很难听到知名专家、教授现场授课,培训覆盖范围有限。
通过近几年开展信息化和林业产业培训工作的总结,开展与信息化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产业干部和林业企业管理者的相关座谈和反馈,了解到“互联网+”、互联网思维等内容广受学员欢迎及好评。林业干部培训工作者应该在“互联网+”的国家战略背景下,结合林业行业发展,通过师资库建设、分层次培训、移动互联网等手段,寻求适合的方法使“互联网+”相关课程更好地融入林业干部教育。
注:石 焱,通讯作者
主要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Z].2015.
针对高等院校青年教师的培养培训相关措施,国内外已有一些先进经验值得借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明确提出:“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针对教学研究型综合大学,学科门类众多,难于统一实施教师培训培养计划。文章针对这个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高校工科类教师实践培训管理方案。
一、内容目的及方案
1.加强校企合作教师培训基地建设
以华北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为例,加强院校与企业间的密切联系,通过产学研密切合作,重视面向工业界的合作基地建设,并将工科类教师企业实践周期、内容及形式制度化,为工科教师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教育能力创造条件。通过论坛以及集中培训的方式提升“双师型”教师的综合素质,更新在校教师知识结构、授课技巧、设备调测等技能。了解企业的运营模式,公司业务与教学的关系,为通信工程专业实训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技术支持(见下图)。
2.创新工科教师教育教学培训制度
实施校内外培训相结合。校内培训主要是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强化实践教学、整合重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采取研究性教学方式等方面,以提高教学素质。重点支持工科教师参加行业、企业培训,包括参与相关行业的短期培训或学术研讨会,了解行业发展的最前沿信息;创造条件与企业合作,定期选派教师去企业参加短期培训课程或企业内部培训计划。另外,组织工科教师参加国际培训,包括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国际教育组织的国际学术会议;邀请国际教育专家到学校进行暑期短训;选送工科教师到海外高水平大学访问交流,并把熟悉一门工科课程教学全过程作为访学交流的要求之一。
3.工作中的任务及目标
针对信息工程学院通信类课程企业培训制定了详细的工作任务及目标。具体包括:深入学习无线网络设备开通、调测与维护工作,明确通信行业人力资源需求,形成通信专业人才需求报告,并在1年内能够独立承担与企业合作相关课程的授课任务;学习并掌握TD-SCDMA、TD-LTE系统结构及其关键技术,掌握移动设备的工作原理,熟悉设备的开通流程、调测方法及安装规范,完成设备现场安装调测案例,与企业合作编写完成无线网络设备调测、维护实训指导书,为通信工程的专业课程教学与教学改革提供支持;与企业专家合作,发表高质量论文;自挂职锻炼起,1年内成功申报科研项目一项。
二、解决的问题
解决教师自身实践不足的问题,促使其更加重视工程实践。现代工程的集成性要求多学科专业知识融合才能解决复杂的工程问题。工程活动涉及理论研究,新产品、新工艺的设计和试验,以及产品的制造、运行与维护、营销、管理、咨询等多个领域和环节,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工科教师具备综合的能力,而这些能力需要到真实的环境中去锻炼。
【关键词】 互联网 培训服务 课程管理 教师管理
一、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进步,互联网已经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金融证券、电力通信、物流仓储、智能旅游、在线学习等领域得到广泛普及,提高了人类社会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改进人类智能化、共享化[1]。互联网在教育培训领域也得到了广泛普及和使用,已经开发了许多的教育培训系统,比如网上大学管理系统、员工培训管理系统、员工培训评估系统等,这些信息化系统可以有效提高培训自动化、共享化水平,便于培训方案、课程及结果评估,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2]。
二、互联网培训服务平台功能分析
互联网培训服务平台功能很多,本文针对政企单位人力资源部、咨询培训公司等进行调研和分析,详细地导出了互联网培训服务功能,这些功能如下所述:
2.1培训计划管理
人们开展专业技术、管理知识等相关理论、实训操作培训时,首先要制定一个培训计划方案,统计参与培训的人员信息,并且针对这些人员信息按照培训内容进行分类,制定一个能够满足多方面需求培训计划,安排专业的培训师或培训地点。
2.2培训课程管理
课程是培训的关键内容,为了能够更好的执行培训方案,需要根据培训方案内容制定一个严格的培训课程,全面的部署和安排每一节课。
2.3培训教师管理
教师是培训方案的执行者,也是专业技术和管理知识的传播者,因此培训服务平台需要制定一个专业教师数据库,保存教师的信息,包括教师名称、职称、工龄、薪酬、擅长知识等,这样就可以实现一个强大的操作管理支撑。
2.3培训结果管理
培训完成之后,需要对培训的执行进行评估分析,以便能够检查是否真的实现了期望的培训效果,培训结果可以制定一个培训考试、培训成绩和统计分析三个关键功能。
三、互联网培训服务平台构建与设计
互联网培训服务平台采用三层的B/S体系架构进行设计,这样就可以实现将系统划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表示层、服务层和数据层[3]。表示层可以为用户提供一个前台页面,这个页面能够接收用户逻辑业务请求、展示请求结果,前台页面开发采用JSP技术,其可以动态的对运行页面进行整合,提供一个美观的、友好的操作界面;服务层集成了系统的Web逻辑业务解析、信息封装等功能,其可以接收用户的逻辑业务请求,利用语法规则将培训信息逻辑业务划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数据请求和业务请求,将数据请求发送给数据层,并且可以接收数据层的处理结果,将业务请求和数据请求的处理封装在一起,发送给客户。数据层可以接收数据请求,实现数据信息的连接、插入、修改、删除和查询,加工培训信息[4]。互联网培训服务平台如图1所示。
四、Y束语
互联网培训服务平台可以采用先进的软件工程技术、系统架构技术等进行设计,并且能够利用Java程序语言进行实现,为培训服务提供强大的信息化平台支撑。
参 考 文 献
[1] 徐矗 赵丙辰, 苏广. 计算机信息网络培训平台的建立与应用[J]. 教育与职业, 2012, 31(29):191-192.
[2] 张浩. 网络环境下创新教师培训平台的构建研究[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版), 2016, 32(13):236-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