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优质课程建设方案

优质课程建设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优质课程建设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优质课程建设方案

优质课程建设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民族地区;师范类院校;研究生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4-0243-03

课程学习是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必备环节,是研究生知识积累和学术创新的重要来源。课程建设作为研究生培养的关键环节,其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境日益明显,“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在高校仍然十分严重,特别是区域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民族地区师范类院校师资从体量到水平都制约着研究生高质量课程的开出率,所以研究生培养在“服务需求,提高质量”方面存在区域性差异。本文拟以广西师范学院为例,探讨民族地区师范类院校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措施和方法。

一、研究生课程建设政策文件

2013年以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相继颁布了十余部研究生教育改革文件,为高校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其中对研究生课程建设问题有以下文件。

1.2013年4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印发的《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1号)提出: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要途径,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重视发挥课程教学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完善课程体系、优化机制,规范课程设置审查,加强教学质量评价。

2.2015年1月14日,教育部的《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意见》提出:构建符合培养需要的课程体系;建立规范、严格的课程审查机制;改进研究生课程教学;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加强课程教学管理与监督;强化政策和条件保障。

3.2015年8月11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国发〔2015〕46号)提出:切实提高少数民族人才培养质量,合理设置课程,加强教材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强化课堂教学,加强课后辅导,严格考核标准,完善淘汰机制,加强督导评估,提高教学质量。

可见,民族地区师范类院校课程建设是少数民族地区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重要环节,分析研究生课程建设质量提高的障碍和瓶颈,营造良好的课程建设环境是当务之急。

二、民族地区师范类院校研究生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民族地区师范类院校研究生教育起步晚,生源规模小,高水平师资匮乏,课程建设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在建设以教学为中心、把人才培养放在首位、重视研究生学习能力建设方面重视不够,所以研究生课程设置存在以下问题。

1.课程体系存在局限性。由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中东部地区有一定差距,所以民族地区高校研究生管理队伍和教师队伍对外交流的机会欠缺,国际交流的可能性更小,信息相对闭塞,存在课程体系老化,引进和留住高水平师资能力有限,培养方案稳定性低,课程异动较为频繁,因人设课仍然严重的现象。为了控制培养成本,各专业培养方案的总学时总学分被严格控制在36~40学分之间,全体研究生必选的公共课程比例较大,专业必修课按照一级学科设置课程,专业方向课按照二级学科开设,专业课程总数明显减少,选修课程开出率更低,可供研究生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有目的地选择课程的资源少之又少。

2.课程设置缺乏前瞻性。民族地区师范类院校为了规范对人才培养的管理,对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设计都有统一的要求,比如: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有统一的课程模块设计和学时学分分配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是参照全国各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统一的课程设置和学时学分要求。这些规则体现了研究生培养方案设计的规范性和标准性。但也带来了课程设计雷同,学科区分度模糊,课程设置前瞻性不足,个体差异关注度不够的问题。从“因材施教”和人才分类培养的视角看,不同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应该有个性化要求,其对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实践课的比例各不相同,各有侧重,但研究生课程设计对这些要求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忽略了不同学科和方向之间存在的差异,导致各学科课程设置缺乏自身的专业特色和学术风格。

3.课程设计与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关联度不高。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带来了研究生教育区域发展的极度不均衡。长期以来民族地区师范类院校在了解区域经济发展脉动方面缺乏敏锐性,不重视区域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供需的诉求,疏于对研究生课程体系的优化和升级,闭门造车,培养出的研究生以理论见长,应变能力差,研究生课程体系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结构不匹配,真正能通过调研论证将研究生课程体系同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结构相适应的学科专业少之又少。

4.教学内容与本科教学内容无明显区分度。由于民族地区师范类院校获得硕士学位授权点时间不长,大部分师资是原来讲授本科课程的高级职称教师,所以研究生课程的内容往往只体现为对本科生课程横向的平面式扩展,教与学的方式都存在着与本科生培养界限不清、定位不明等问题,没有凸显研究生教育的层次和特色。《中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2)》的调查结果表明,超过一半(53.1%)的研究生认为课程内容不够深,超过一半(53.6%)的研究生对课程内容的前沿性给出了“一般”或“较弱”、“很弱”的评价[1],民族地区师范类院更为严重,有些研究生课程就是本科生课程改头换面,内容雷同,信息老旧,让研究生感觉重回本科生课堂。

5.教学方法缺乏分类培养的针对性。民族地区师范类院校虽然不断强调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但是由于信息技术发展迅猛,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还在尝试阶段,慕课等在线混合式教学方式在技术上实现又有难度,且教师没有得到正规培训,靠自学成才,疲于应付。所以对大多数教师而言,在繁重的课程授课任务面前,选择讲授式教学实现“填鸭式”知识传授就是首选,教师教学技能单一,单纯注重教师的教学实现,忽视研究生学习的“自我实现”。这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不利于研究生形成“学术鉴别能力”、“独立研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6.优质课程培育缺乏长效投入机制。教育部对全国高校的本科生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从2003年开始启动,截止到2010年底,已累计建设国家级精品课程3700余门,覆盖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近千所高校,并带动起近10000门省级精品课程和校级精品课程[2]。而全国各高校研究生课程建设的启动千差万别,基于各高校自身的经费投入在前,“985”、“211”高校起步较早,已投入建设门类繁多的校级研究生精品课程,民族地区师范类院校因经费投入有限,仅仅停留在探索研究生课程管理的体制机制建设层面,研究生的优质课程建设还处于培育阶段,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并未提上日程,在区域经济欠发达的民族地区师范类院校研究生优质精品课程需要制度保障才能确保经费投入。

三、民族地区师范类院校研究生课程建设举措

广西师范学院具有民族地区师范类院校的特点,1998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获得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学校共有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13年获得广西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的立项建设单位,地理学、化学、教育学3个一级学科为授权建设学科,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180人。学校提出的研究生课程建设的基本方案如下。

(一)研究生课程建设目标

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主线,按照国家尤其是广西现代产业发展规划和布局,加快发展与现代产业体系需求紧密联系的学科领域,提升学校研究生教育主动适应广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能力,研究生课程建设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制度建设为抓手,以优化培养方案为依据,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立足研究生能力培养和长远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优化课程体系的整体功能,实现课程学习与科研训练协同驱动,按照学位基础课程―专业学位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的顺序分期、分类逐步推进研究生优质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

(二)研究生课程建设内容

1.建立研究生课程开设与审查制度。规范研究生课程设置与审查管理,建立二级学院、研究生院、学校三级审核制度。明确研究生课程开设的审查主体和审查过程。建立比较体系,要求各学科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比3个以上全国排名前50位的高校相关学科的研究生培养方案作为每年培养方案修(制)订的依据,并提出对课程开设的审查要求:(1)研究生课程开设与学校教育理念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关联性;(2)研究生课程开设与研究生成长成才的一致性;(3)教师对课程的重视程度和参与的积极性;(4)用人单位对于课程开设的关注性;(5)课程开设的科学性、严谨性论证。

通过课程开设与审查制度的建设,真正做到课程开设方案完善、材料齐全;课程审查机制健全、流程明晰、过程严格;利益群体(教师、研究生、用人单位)积极参与;打造课程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

2.确立研究生课程选课和课程学习要求标准。研究生课程一般由公共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法类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组成。通过试点,建立学校专业能力培养、素质能力培养综合提升的研究生课程学习要求标准,形成由导师组指导的选课方案和制度,每学期开学2周内,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确定个人培养计划和补修课程方案,由导师全程指导研究生课程学习目标的实现。

3.建立授课质量评价制度和课程信息公开制度。建立课程授课质量检查、评价、公示制度。课程授课检查工作由“广西师范学院研究生教学工作督导组”负责;课程授课评价由研究生、校内外学科专家组成的评价组负责;课程授课质量公示由研究生院负责。根据课程改革试点工作的要求,研究生院将所有课程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进度、课程评价等信息在“广西师范学院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和“广西师范学院研究生课程信息网”上公开。

4.打造研究生精品课程。合理分析学科优势与特点,梳理课程体系与能力培养的关系,以核心课程为抓手,做好研究生示范课程建设。一是设立课程建设教学团队(每门核心课程形成1个课程建设教学团队),由1个责任教授作为课程建设负责人;二是立项建设校级研究生优质课程,优先扶持覆盖面广、受益研究生多的研究生公共课程;三是对各学院开设的1~2门研究生专业课程进行跟踪指导,设定建设目标、评估建设效果,为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做好遴选和培育工作;四是重视研究生优质课程网站建设,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全校共享。

(三)研究生课程建设具体措施

1.健全管理机制,完善组织机构。学校高度重视,全面布局、整体策划、过程跟踪、政策扶持,将研究生课程建设纳入学校“十三五规划”,作为研究生质量提升工程的核心工作内容,确保研究生课程建设工作高效、有序推进。

2.拓展管理视野,强化调研论证。学校分批次安排研究生教学管理干部和任课教师到有研究生课程建设经验的高校进行专题调研,凝练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思路和改革措施,形成调研报告和相关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3.修订完善制度,实现制度创新。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学校形成了以下课程建设相关文件:(1)《广西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指导意见》;(2)《广西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课程管理和成绩考核管理规定》;(3)《广西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管理规定》;(4)《广西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督导办法(试行)》;(5)《广西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暂行规定》;(6)《广西师范学院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管理暂行办法》。

4.重视经验分享,搭建交流平台。各学院召开研究生课程建设工作研讨会,分享全国高校研究生课程建设经验,与校内、校外导师共同探讨研究生课程建设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做好各学科研究生课程建设方案。

5.建设精品课程,发挥示范效应。重点建设一批以研讨和互动式教学为主要特征的学术学位研究生核心课程、以案例教学和实践技能教学为主要特征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课程。培育研究生优质课程案例库。每年遴选5~10门研究生课程作为校级研究生优质、精品课程建设试点,以3年为一个周期打造研究生精品课程群。同时加强研究生课程信息公开、透明、公示力度,对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信息进行公示,对研究生优质、精品课程向全校师生免费开放。

总之,民族地区师范类院校研究生课程建设任重道远,只有在高校对人、财、物投入保障机制健全,投入产出形成良性循环的基础上才能不断释放出课程建设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研究生教育质量报告编研组.中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2)[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74-77.

优质课程建设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精品资源共享课 探索 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是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项目的组成部分,旨在促进教育教学观念转变,引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共建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①在这一重要项目建设背景下,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根据学院发展的规划和专业建设需要,推举了几十门需要建成精品资源共享的课程,其中就有SMT设备操作与维护这门课程。

SMT(Surface Mounting Technology),即电子装联生产中的表面组装技术是将电子元器件组装到印刷电路板上的综合性技术:通过自动化设备将适量锡膏印刷到PCB板上,再贴装元器件并对贴片元器件进行焊接。SMT设备操作与维护要求掌握组装生产线设备的结构原理、操作方法、维护维修方法,是电子工艺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养成起主要支撑作用。

为了适应国家对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要求,我们课程组骨干教师与行业企业专家一起就SMT设备操作与维护的课程建设理念、课程建设内容、课程建设特色进行了重新定位与调整。笔者作为本课程的课程负责人,在本优质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心得体会与大家探讨。

1 资源共享课建设理念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教高厅[2012]2号文件中明确提出,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要形成普通本科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网络教育多层次、多类型的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体系,为高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其与原来国家要求的精品课程建设的一个很大区别就是服务对象不再单纯是高校教师,还包括高校学生及社会学习者。

对高职院校而言,其目标是培养“以能力为核心”的高技能型人才。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是实现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途径、手段和方法。鉴于此,高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应注重能力的培养,重在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和职业素养。体现在课程设计理念上应突出实际操作与动手能力的培养。

SMT设备操作与维护课程就是采用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教学内容的实施就是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也是其将来在工作岗位需要做的工作任务。为了兼顾社会学习者,所以在SMT设备类型的选取上尽量丰富些,将主流大的厂商如SONY、MPM的SMT设备作为基本教学内容讲解外,还将松下、西门子等厂家的SMT设备作为拓展教学内容展示,以便适应不同的需求者。

2 课程建设的内容

一门优质课程资源的建设,不仅是课程教学内容的建设,还包括该课程教学团队的建设、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教学评价机制的改革与完善等建设工作。2012年,我校的电子工艺与管理专业申请到中央财政支持的专业建设,中央与地方财政加上学校的专业建设资金有240万。SMT设备操作与维护课程作为电子工艺与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在这样的好的背景下,各方面的建设都颇有成效。下面就SMT设备操作与维护这门课程教学团队与教学内容的建设实施过程,与大家交流与探讨。

2.1教学团队建设

SMT设备操作与维护这门课程在我们学校开设有8年了,从事过本门课程及SMT相关课程教学的本校专任教师有8人,学校的教师大多都到富士康科技集团公司进行过专业培训,获得了富士康科技集团公司颁发的SMT讲师证书。他们都是“双师”教师,且教学经验丰富,德艺双馨。有央财专业建设支持后,不少老师又到京东方、常州奥斯特、昆山彩晶等电子企业调研、学习、培训,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为本课程的教学与建设作了很好的铺垫。

去年寒假、暑假电子工艺与管理的些老师到欧洲多国学习交流与考察,吸收国外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方法等养分,为本课程的建设出谋划策,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课程还有来自企业(主要是富士康科技集团公司)的8名兼职讲师,他们有丰富的现场SMT生产设备操作、维护维修知识与技能,他们的加入使本课程的实验、实训教学更生动形象,更贴近企业生产。

2.2课程内容建设

作为精品优资资源共享课程,其课程内容要能涵盖本课程基本的知识、概念、原理、方法与技能,课程教学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先进性、适应性和针对性等。经过近5年的建设,SMT设备操作与维护这门课教学内容已都成型,虽然有些方面还有待更新与完善,但能满足现在的教学需求。

(1)基本教学内容建设。课程标准是由课程负责人、课程组成员和兼职教师及行业专家根据岗位需要及人才培养方案共同讨论制定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能力目标都作了详细具体的要求。教学内容及学时根据企业对能力要求,分配合理。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核心资源,包括课程介绍、课程标准、教学日历、教案或演示文稿、重点难点指导、作业、参考资料目录和课程教学录像等反映教学活动必需的资源较系统完整地上传到课程网站。

(2)拓展教学内容建设。为了满足优质资源共享课各种服务对象的学习要求,拓展的教学内容中尽量多地涵盖了不同厂商生产制造的印刷机、贴片机、回焊炉等相关知识。让学生在掌握一个品牌设备的结构原理、操作方法、设备编程技巧、维护维修经验的基础上,更多地了解不同厂家生产的设备特点、性能及操作方法。拓展的资源还有:SMT专业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平台、在线答疑、学生自测等。

2.3 教学评价机制的建设

对资源共享课建设过程管理要严格、规范:建设的课程内容是否符合要求,能否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当然这些需要教务监查、教学督导、教师听课、学生评课、学生考试成绩分析等多方面参与综合测评,科学合理客观地评定课程建设的质量。我们学校每学期组织教务管理人员对共享课程做一次全面检查,检查其内容是否具备科学性、先进性、创新性,课程是否有更新。并对不合要求的课程停发建设资金。

3 资源共享课建设成果

(1)教材建设。教材建设也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我们就联合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课老师共同开发了本课程的校本教材建设,在后面两年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改进。2013年元月份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并发行了《SMT设备操作与维护》这本书。

(2)实验实训设备设施建设。2007年富士康科技集团公司为校企合作办“SMT专班”时,就赠送了我校一条完整的SMT生产线,依托这条生产线,建成了SMT生产实训室,本课程所有的教学单元内容就是依此实训室已有的设备设计的。

SMT设备操作与维护课程建设还有一个亮点就是SMT生产线虚拟制造实训室的建成与投入使用。该SMT生产线虚拟制造系统可以模仿电子产品从设计到组装的全过程,包括电子产品设计的可制造性分析,生产线设备操作、设备编程、模拟生产组装等,都可以用这套虚拟制造系统平成。该实训室解决了教学用设备数量不足、设备类型不全等不足,为老师更好地完成本课程的教学提供了方便。

(3)资源共享网站建设。本课程资源共享网站建设的内容是在原来精品课程网站建设的基础上增添许多新的教学内容。课程教学录像是资源共享课程必需的教学内容,另外还增添了些来自企业的真实生产操作过程视频、生产设备拆装与维护视频,行业专家视频讲座等,极大地丰富了视频教学内容,可以满足不同的需求者。在线答疑、在线自测、行业专家互动给不同需求的自主学习者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对提高其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有很好的帮助作用。

(4)教学质量的提高。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课程,由于教学用设备数量的局限,以前学生普遍反映实操机会太少,教学流于理论等形式,实际的操作维护编程技能很难得以实践和巩固。现在有了SMT生产制造虚拟实训室和网络教学平台,硬件的设备通过虚拟的软件得以实现,每个学生都有重复学习和提高的机会了。经过这几年的教学效果可以看出,教学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4 结束语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需要我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去探索、改进和完善。不论是教师团队建设、课程教学内容建设、实验实训环境建设还是教学评价机制的建设,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获得和职业素养的提升,同时还能满足教师与社会学习者的需求,真正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Z]教高厅[2012]2号2012-5-21.

[2] 教育部.关于开展2012年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推荐工作的通知[Z].教高司函[2012]135号2012-9-17.

[3] 宋丽娜.高职院校课程建设面临的新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5):87-89.

[4] 李建强,徐卫林.“纺织材料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实践的关键点[J].2013(2):115-118.

优质课程建设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建设;教学质量

课程建设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队伍、教学条件、教学效果、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内容,其建设要素多,涵盖的面广,需要课程建设团队,依据人才培养方案,在充分分析培养对象和课程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的构建课程建设的实施规划。

一、课程建设准备――查漏补缺

在进行课程建设前,对照课程建设标准(指标体系),吃透人才培养方案,特别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认真做好课程建设的现状分析,查找自身与优质课程的差距,为后期有针对性的开展建设工作打下基础。只有充分的认识自己,才能针对现有的问题,在课程建设时查漏补缺,更好的完成课程建设任务。在分析现状时注意把握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现状分析要全面,不能缺项漏项,尤其要注意细节;二是现状分析要客观,要能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优势;三是现状分析要结合先进的教学理念,做好课程分析报告,形成文字材料,以便于课程建设过程中随时参考。

二、做好顶层设计――高屋建瓴

课程建设团队要认真学习研究人才培养方案,做好专业岗位分析,根据该课程对任职岗位的支撑作用,紧贴岗位实际,研究论证,修订完善课程标准,增强针对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以实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岗位任职能力培养为重点,结合现有课程教学条件,科学确立课程建设目标。顶层设计时应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课程改革思路要清晰,要能形成有指导性的课程改革方案;二是做好专业岗位分析,研究课程在任职岗位培养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三是课程建设目标要明确,要能体现课程的特色;四是善于总结课程教学成果,作为顶层设计的支撑。

三、优化教学内容――岗位指向

构建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与现代教育理论相适应,与培养对象学习特点相适应,体现专业特点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在选定教学内容时必须统筹规划,合理安排,突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科学性、先进性。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以支撑岗位任职课程教学为前提,突出专业基础技能的培养,形成对专业岗位知识的基本认知。专业岗位课程教学内容以岗位操作为导向,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实现课程与岗位任务的对接;同时要通过技能性训练引入相关知识和理论,由实训引出相关概念和相关原理分析,使实践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理论有实践为依托,做到理论实践融为一体。在课程教学内容结构上,要能够体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构建思路,同时考虑到知识、能力、素质的统一。

四、创新教学方法――学为主体

以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培养高质量人才为目标,鼓励创新教学方法,强调“学为主体,教为主导”。对理论性较强的教学内容,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案例讨论法、实验验证教学法等,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合作精神;对于实践性较强的教学内容,要从细从严,精讲多练,以基本的理论知识为基础,注重打牢技术基础,突出抓好实践技能训练。采用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主动参与为宗旨,综合采用讨论式、研究式等方法,强调用实际操作中的问题启发学生思维,构建学生自主性、创造性学习机制,以培养学生岗位任职能力。

五、打造教学团队――“双师”培养

通过集体备课、过关试讲、师徒帮带、研讨交流等业务培训活动,重点培养教学基本功;采取院校进修、代职锻炼、专题调研等形式,拓宽专业理论知识;采取科研项目研制、学术研究和教学实验器材制作等途径,提高科研学术水平和实验指导水平;通过参加教学竞赛、教学法培训、观摩典型课例等活动,着力提高授课水平和教学质量;实行技能认证制,着力提高专业岗位实践能力,努力打造一支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总之,课程建设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他需要考虑方方面面的因素,但究其核心是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根本,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优质课程建设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课程建设;教学内容;教员队伍;教学资源;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1-0167-02

“系统科学与方法”是军械工程学院的一门工程技术基础类和通识教育类课程,是全院所有本科专业的一门新的必修课程[1],以事理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介绍系统科学理论、思想与方法。在以往“系统工程”和“运筹学”两门课程的基础上,通过重新梳理、优化整合和补充完善,“系统科学与方法”课程应运而生,其教学内容、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迫切需要对该课程进行全面建设与改革,即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军事人才为指导思想,以学员的任职需求和部队实际需要为牵引,全面规划“系统科学与方法”课程,从教员队伍、教学内容、课程教材、教学资源和教学模式等角度实施全方位的整合和重塑,力争打造出一门内容完善、体系科学、梯队合理、特色明显的优质课程。

一、课程作用地位

“系统科学与方法”是本科学员人才培养体系中科学文化素质培养的重要一环,以传授系统科学相关思想、理论、技术与方法为目的,为学员专业课程学习和毕业后从事装备管理与决策工作提供理论与方法基础,在培养学员的系统分析能力、系统综合能力、系统评价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二、课程现有基础

“系统科学与方法”是由“系统工程”和“运筹学”两门课程演变而来的,其中“运筹学”为学院第四批优质课程,“系统工程”为学院重点专业课程,整体建设水平较高,师资队伍配置合理,总体授课质量较高,教学资源完整丰富,教案、课件、试题库、网络课程等教学资源的建设在以往检查中多次被评为优秀。目前,“系统科学与方法”课程建设基础较为扎实,课程组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博士3人、硕士2人,结构较为合理。然而作为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一门新课,目前迫切需要针对新时期军队人才培养的新特点,对本课程开展进一步的系统建设,从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材、教学资源和教学模式等方面开展全面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工作,全面展开课程建设和改革。

三、课程建设目的

以新时期军队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以学院人才培养方案为基础,本课程有五个建设目标:一是适应人才培养需求,构建完善的课程内容体系;二是适应学员专业需求,编写配套的课程授课教材;三是适应学习与授课需求,构建丰富的教学资料体系;四是适应师资队伍需求,培养合理的师资人才梯队;五是适应教学需求,构建多元的教学模式体系。

四、课程建设内容

1.构建科学合理的内容体系。依据人才培养方案对课程教学的定位,从构建合理知识结构、满足学员系统思维和系统优化能力培养目标的需要出发,科学制定课程标准,采用模块化设计,对课程内容实施优化组合,构建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于一体的课程内容体系,确保教学内容系统先进,课程设计符合教学规律,设计思路清晰、操作性强,教学环节设计科学,时间分配合理恰当。特别是在内容设计上,以系统科学与方法的思想理念与逻辑步骤为主线,突出学员系统思维能力与建模决策能力的培养。在广度和深度上,以广度优先;在理论性和应用性上,以应用性优先。

2.打造素质过硬的教员队伍。结合教学实践,通过培训深造、代职锻炼、集体备课、组织观摩和教学研讨等活动,培养结构合理、素质过硬、发展趋势良好的教员队伍,加大有潜质主讲教员的培养力度,力争培养2―3名教学质量优秀且在学院有一定影响的教员。通过送学、在职进修和室内调整等途径进一步优化课程组教员队伍的职称、学历、年龄和学员结构[2]。借助示范课、公开课、参加各级讲课比赛等手段,加强“双员型”和“双师型”教员的培养。统筹安排中青年教员参加学院和总装优质授课评比,争取获得较好的成绩。

3.编写先进配套的课程教材。在前期课程教学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总结课程建设、课程教学和课程改革的经验,以新的课程内容体系为基础,按照针对性、实用性、基础性和先进性的要求,编写适合人才培养方案要求的“系统科学与方法”课程教材,确保教材体系完善、结构合理、内容新颖、特色鲜明,突出军队特色和学员系统思维能力的培养,更好地满足课程教学及人才培养的需要。

4.建设功能完善的网络课程。充分利用学院校园网等信息化教学条件,建设“系统科学与方法”网络课程,提供更为丰富的课程学习资源和信息,拓宽学员视野,方便学员的课外自主学习、讨论交流、资源共享与下载,满足不同类型学员的学习需要。对原有的网络试题库、与课程相关的文献资料、视频讲座等网络课程教学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和补充更新;完善网络课程功能,对网络课程建设的各个模块功能进行梳理与调整;适应学员学习需求,实时更新网络资源。

5.开发实用有效的试题库。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依托学院网络试题库平台,建设题型多样、区分度大、难度适中、题目规范的课程题库,以客观反映和科学考核学员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根据新的课程内容体系,新编各种题型的试题,以适应学员的课程学习要求和教员的课程考核要求,预计编制试题1000~1300道;规范网络试题库平台录入格式,强化试题优化机制,探索合理的试卷生成方法,满足不同类型学员的考试需要,实现试卷生成科学化、考试方式多样化、题库更新规范化。

6.精选典型实用的教学案例。面向教学实践需要,针对部队工作需求,精选若干军校生活、部队管理、装备保障、训练演习中有代表性的案例,作为案例教学的基本素材和学员自学材料。在内容的选取上,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和趣味性,既要考虑学员系统思维能力的培养,又要注重系统分析与优化技术的应用;既要考虑学员的第一任职岗位需要,更要注重长远发展。

7.创新灵活多元的教学模式。贯彻素质教育要求,围绕学员管理能力的提升,突出学员的主体地位,灵活运用任务驱动、问题导向、案例教学、实验教学和网络教学等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2],确保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手段先进,教学气氛活跃,学员参与度高,互动效果良好。实验教学可以对理论教学内容起到应用和补充的作用,能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并运用LINGO、WinQSB、YAAHP软件程序快速求解大规模的最优化问题。网络教室为师生的及时反馈与良好互动搭建了一个崭新的平台,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由于师生联系方式单一,学员在课后无法及时与教员交流,致使疑问成堆并给后续内容的学习带来困难的问题。

五、结束语

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课程内容体系将更加完善,课程的适用性与针对性将进一步提高;通过实验教学、网络教学等手段,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将进一步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将得到增强;通过建设完善案例库、网络课程、试题库和教材等配套资源,教学条件将进一步改善,进而构建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条件完善、教学组织规范的软硬件环境。

参考文献:

优质课程建设方案范文第5篇

一、学本课堂理念的系统设计:

从模式构建到标准制定

何谓学本教学?为什么要提出学本教学?如何实施学本教学?这是沙坪坝区实施“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首先必须回答的一系列问题。

(一)学本教学的理念确认

“卓越”即“卓而不同,越而胜己”,是一个描绘理想的词语。所谓“卓越课堂”其实是对理想课堂的追求。我们认为,“卓越课堂=过程的优化+结果的优质化。”

沙坪坝区“学本式卓越课堂”,简称“学本课堂”或“学本教学”。“学本”不同于指向教育对象的“生本”,而是更进一步指向了教育对象的学习实践活动。用佐藤学的话说,“学习是学生人权的中心内容,是希望的火种”。“学本教学”的价值追求就是学生学习权的普遍实现。“卓越课堂”虽千姿百态,但“学本”乃是万变不离其宗的根本立足点。经过广泛深入探讨,全区上下达成共识:学本教学的构建,要将师生关系重新定位为“平等、尊重、信任、民主”的关系,彰显教学的四大特征(即主体性、生命性、互动性、生成性),提升教师和学生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

(二)学本教学的模式建构

模式是理念与行动之间的“桥梁”。没有模式,如同搞建筑没有“施工图”,再好的理念也是空中楼阁。学本教学的基本模式是“先学后教,互助展评”,根据学校、学科、学段、课型乃至学情的不同,可以创生百花齐放的程序变式,实施和而不同的教学程序。只要能体现“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多学少教、因学活教”学本教学四项基本原则,呈现“当堂自学、同伴助学、活动展学、互动评学、教师导学”等五种基本课堂形态即可。学本教学坚守“以学习为本,以发展为本”的价值取向,致力于追求开放包容、以校为本、师生自为的区域教学文化。区域内各学科、各中小学积极主动地开展了教学模式建构行动。既体现了区域学本教学价值取向,又彰显出学校的文化个性。

(三)学本教学的标准研制

我们从一开始就高度重视学本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区域学本教学评价指导标准按照“通用标准+学科标准”架构组织研制。“通用标准”是涵盖中小学各学科的基本标准,由“四维三学”构成。“四维”指目标、过程、效果和特色四个维度,“三学”指自学、互学、展学三种基本学习形式。

从整体的分值分配来看,“过程”维度属于“重中之重”(占60分)。“三学”缺一不可:自学是前提,互学是主体,展学是提升,是跨越。我们给展学的赋分最高(占30分,相当于自学、互学赋分之和),因其最具综合发展价值,需要大力倡导。围绕着学生的“三学”,给教师教的行为设置了若干相应的评价标准,引导教师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在通用标准的统领下,组织研制了24个学科标准,实现了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所有学科的全覆盖,成为国内少有的系统化、本土化新课堂评价标准。并逐步实现课堂评价标准的校本化。

二、学本课程资源的区域开发:

从规划引领到系统重建

从来就没有脱离教学内容而孤立存在的教学方式,因此教学转型必然是连同教学内容调整和变革一起进行的。从“最大限度实现学生学习权”这一基本理念出发,我们十分强调课程对于学生学习的适切性,提出了“学本课程”。

(一)课程体系的科学规划

“学本课程”就是指满足学生需要、适合学生学习的课程,其在内容选择上顺应学生的兴趣,注重与学生生活世界及内心世界的联系,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实施路径上尊重学生知识建构和情意发展的规律,将学生学会、会学与乐学熔为一炉。

为了推进课程学本化,我们启动了中小学课程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举行了为期近两个学期的中小学课程建设主题高级研修班,对象几乎涵盖全区中小学所有校级干部和中层干部。区教委出台了《沙坪坝区中小学课程建设指导意见》。随后,会同高校课程专家对全区所有中小学编制的学校课程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进行了点对点论证、指导。2015年1月起,各中小学的课程建设开始正式实施。

(二)国家课程的学本设计

国家课程只有通过教师这个桥梁和中介加以处理之后,才能转化为实施层面的课程。而教师对国家课程的传统处理方式是通过教案、习题编制来实现的,极容易形成“教本”思维。我们通过学本资源的联合开发,把传统的“教案”转换为“学案”,以此助力教师备课的转型。

学案重在学习问题的设计――把课堂学习过程设计成指向问题解决的一连串活动。研发团队坚持“功能导学化、导学问题化、问题思维化、思维品质化”原则,分为“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导学问题、课堂检测”四个部分,组织开发、逐年修改并免费提供涵盖小学、初中、高中语文、数学、英语等9个学科的导学资源――“导学精要”,将其作为学生课堂学习支持系统的重要文本载体。

在“导学精要”的编制过程中,强调突出“重难点”和“主问题”,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留有余地。通过组织开展“专家讲座”“课题研究”“主题研修”“送训下校”“现场诊断”“导学精要设计大赛”等系列活动,探索运用策略。部分学校还开发了符合学校校情和学生实际的课堂导学资源。

另一方面,积极搭建交流平台,引导中小学引进外地课改实验项目。2013年底,指导高滩岩小学率先引进“自主识字”实验项目。随后,逐步在沙坪坝小学、森林实验小学、新桥小学、大学城一小等一大批小学推广。这些学校一年级80%学生识字量达到2000以上。此后,“数学文化”“公民教育”等优质课程也先后在沙坪坝区域性推进,不仅丰富和优化了国家课程,更增强了学校干部教师课程建设的意识、能力与自信。

(三)校本课程的学本开发

在国内校本课程开发实践中,基于学校特色打造、校长个人情趣和教师特长发挥的考量较多,而如何满足学生兴趣与发展需要的考量较少,学生对课程的选择性和参与性尤显不足。因此,校本课程建设必须转换视角。

我们在指导学校制定和落实课程建设三年规划过程中,始终坚持学本立场,以过程评价促深度课改,把关注学生兴趣、满足学生需要和丰富学生学习经历摆在首位,将着眼点和落脚点锁定于学生的学,鼓励学校构建多样化、可选择、乐参与、广收获的校本课程体系。2015年10月,区教委会同区教师进修学院以片区为单位组织开展了学校课程建设展示评价活动。各片区先后开设会场,所有校长对本校阶段性课程建设进展情况进行现场报告。区教委、区教师进修学院相关人员逐一点评诊断,提出改进意见。目前,全区所有中小学正行走在基于学本立场的校本课程建设路上。树人景瑞小学的“兰韵课程”、高滩岩小学的“七彩课程”、71中的“和美课程”、凤鸣山中学的“艺体课程”等,都在校本特色中凸显出了学本意蕴,在区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三、学本课堂行动的本土创新:

从研修转型到区域推进

有了新的课程、教学理念与教学范式,是否就能自然生成新的课堂文化呢?在我看来,学本课堂五年行动计划实质是一场以教学转型为中心的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而研修转型是教学转型的前提,全员练兵是行为转化的条件,评估导向是系统变革的指针。

(一)研修文化的转型与重构

我们与学本课堂行动计划同步启动了研修文化重构活动,目的是以教学转型促进教研转型,以教研转型引领教学转型,在二者的良性互动中深度推动区域课程改革。

研修转型就是要构建“研修行一体化”的区域研修文化。这用顾泠沅先生的话来说,教师一方面“听了未必接受”,另一方面“接受了未必会用”,专业人员所具有的知识大多是缄默(不能解释)的、个体化的,而且嵌入于情境活动之中才能学会。只有“研修行一体化”才能有效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

我们以问题为导向的研修文化重构包含六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推进研修内容从“研教”向“研学”转型,从过去重点研究“教师怎么教”转向重点研究“学生怎么学”“教师怎么导”。二是推进研修方式从“单研”向“群研”过渡,将全区86所中小学组成13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校际共同体,并在其下组建各类教师研修共同体,促进教师在同伴互助中加速成长。三是推进研修方法从“经验”向“实证”转型,以市级课题“区域构建学本式卓越课堂的实践研究”为龙头,下设区级31个规划课题、16个专项课题、1000多个成长课题,引导教师探索自学、互学、展学操作技术。四是推进研修手段从“传统”向“现代”发展,为教研员人手配备一台数字摄像机,鼓励运用摄像等媒体技术,以视频案例为载体进行“微格分析”,为教师行为改进提供更直观、更鲜活和更专业的教育引领。五是推进研修机制从“规范”向“创新”发展,积极创建新的研修机制,持续强化干部教师的改革创新意识。六是推进研修成效从“求知”向“笃行”延伸,以“行为改进”为聚焦点,推行体验式、活动式、拓展式培训,三年来共利用寒假、暑假开办130多个修班,培训人员达万余人次。

(二)评估机制的创新与优化

区域推进学本课堂行动,离不开评估机制保驾护航。区域层面以学校专项工作评估和区级教学质量监测为突破口,做到“双管齐下”,规范并引导中小学的学本课堂建设行动。

学校专项工作评估由区政府教育督导室牵头、区教育督导评估中心具体负责。一是注重过程评价。学期初制发评估方案,评价内容分解到区教委每月下发的重点工作之中(每月一次推进会、每月几项重点工作、每月一场“学本课堂大讲堂”,体现思想引领与难点突破结合的工作特点),采用实地查看、网络评价等方式,通过专题评估与资源网向各共同体和学校及时反馈情况。二是注重结果评价。对全区13个校际共同体、26所中学、54所小学进行结果评价,把评价分数与等级、特色与问题编印成全区“学本课堂”评估报告,将其反馈到每一所学校,并将评价结果纳入学校年度工作考核内容。既注重过程评价的反馈矫正,又强化结果评价的激励导向,让评价产生强大的驱动功能。

教学质量监测紧密结合学本课堂建设需要,在监测的内容与方式上力求创新。从2014年开始,区域教学质量监测对象为学校自行上报的某个年级的若干学习小组,监测形式分纸笔测试和综合能力测试。其中,综合能力测试成绩由小组成员在自学、互学、展学三大板块的表现予以确定。监测结果纳入对学校以及校际共同体的综合评价考核范畴。与此同时,我们还引导中小学结合自身实际,着眼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建立并完善校本教学质量监测体系。

(三)学本课堂的历练与展评

在《沙坪坝区中小学“学本式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中,我们设计了“3+2”推进步骤,即前3年转型升级,全面达标;后2年巩固提高,再上台阶。我们注重校际差异,把学本课堂分为规范课堂、高效课堂、精品课堂三个层次,前三年100%达到“规范课堂”标准,后两年60%达到“高效课堂”标准、20%达到“精品课堂”标准。

这样的目标如何实现?关键是教师的全员行动和专业发展。我们认为,教师参与任何一次孤立的研修活动所获得的发展,远没有亲身参与一场“真刀真枪”的教育教学改革更加有效。为此,我们构建了区域教师发展运行机制,采取了过硬的策略:以三年为一个周期,第一年“树样板”,举行优质课竞赛;后两年“补短板”,举行过关课展评,过关课展评考核不合格,则下岗接受培训再考核。按照三年整体计划:2013年为全区各学科的优质课比赛;2014年为语数外三科之外的各门学科教师“学本课堂”课堂展评过关考核;2015年为语数外三门学科的教师“学本课堂”的展评过关考核。

2013年9月至12月举行的“学本课堂”优质课竞赛活动,在沙区教育史上创造了时间跨度最长、参赛学科最齐、参与学校最全、参加人次最多、观课频率最高五个“最”。2014年9月至12月举行的 “学本课堂”过关课展评考核活动,共有1317名教师参加,区教委随机抽取35%的教师(约471名教师)参加了共计36个科次的区级现场过关课展评考核。上学期针对语、数、外学科的公开课展评活动,全区近2500名符合要求的教师报名参加了“大练兵”。我们随机抽取的从小学到高中270多名教师正在或即将在13个场地参加区级展评课。

自实施“学本式卓越课堂”行动计划以来,沙坪坝区连年保持重庆市区县教育综合考评第一;2013年通过了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区(县)评估认定;高考重点本科上线2013、2014连续两年以30%的增幅攀升,2015年再增长5个百分点;2015年在全国“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67节课获市级特等奖,占比20.2%;105节获市级一等奖,占比11.6%。特别是学生在课堂上焕发出的生命活力,更加坚定了我们推进学本课堂建设的信心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