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古筝音乐教育专业

古筝音乐教育专业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古筝音乐教育专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古筝音乐教育专业

古筝音乐教育专业范文第1篇

【关键词】古筝教学,演奏方法,技巧

古筝是我国具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乐器,一直被认为是民族乐器中的瑰宝,雅俗共赏的奇葩。随着民族音乐艺术走向世界,古筝艺术越来越受到国内外音乐爱好者的喜爱。面对这样的形势,古筝师资力量的培养越发彰显其重要性。为此,在国内许多音乐师范院校,都开设了古筝选修课,以此来培养更多的古筝师资,为普及古筝艺术,弘杨民族音乐文化而努力。

1.古筝教学的意义

当前多元音乐文化教育已成为国际音乐教育的主流,在中国也正渐渐成为众多音乐教育者的共识。多元音乐教育秉承“没有任何一种文化比其他文化更为优秀,也不存在一种超然标准可以证明一种正当性,可以把自己的标准强加于其他文化”。多元文化观的核心是文化的多样性,承认文化之间的平等的相互影响。作为教育理念的多元文化观认为“学校必须帮助学生消除对其他文化的误解和歧视以及对文化冲突的恐惧,学会了解,尊重和欣赏其他文化。”音乐是文化的一部分,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主张世界各个民族的音乐文化都值得学习,音乐的文化价值是平等的,不存在先进和落后之分。尤其是全球化时代的今天,人们开始强烈地意识到文化多元化或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各个不同国家和民族的特色音乐文化都是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都值得人们学习的。

2.古筝教学的概况

古筝这种乐器在其漫长的动态演变过程中,乐器不断改革、技法不断丰富,历朝历代从宫廷到民间直至近现代的演奏家与教授、当代各流派古筝艺术家,以更加明确的音乐理念对古筝艺术从创作到演奏,从理论到教学,从乐器改革到乐器制作进行了全方位、大幅度的丰富与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随着古筝技艺水平的提升、技法的不断革新,古筝的教学方法从口传心授、以曲相教的民间状态步入了专业化、学制化、系统化、规范化的轨道,产生了质的飞跃。古筝在我国民族器乐艺术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在素质化教育的呼声日益高涨、高校古筝教育课程的大力推广和全面性演化的今天,尚存在诸多问题:教育资源匮乏,师资力量参差不齐,教育经费不到位,学生基础不均衡等等。目前,部分省内外高校通过对古筝集体课的探索和研究,正在努力逐步解决这些问题,古筝的普及和推广也指日可待。

3.古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3.1 古筝的演奏方法问题。

3.1.1 我国南北方在右手的演奏手法有很大的区别,北方的扎桩演奏,扎实有力,声音结实、饱满,南方悬手提弹的演奏方式使乐曲清新流畅,快速而富有爆发力。不同风格的乐曲应采用不同的演奏方法,尤其是对于传统的乐曲,更要注意扎桩演奏与悬手提弹演奏的区别。对于初学者来说,扎桩演奏法比悬手演奏法更易找到手臂力量的下垂,手形也相对容易固定,所以我认为初学者还是应以扎桩演奏开始进入学习为佳。

3.1.2 古筝独特的韵味是由左手来体现的,老师从一开始就要很确切地告诉学生什么是正确的上滑音、下滑音、按变音、上回滑音、下回滑音及颤音等一系列的概念,并要求学生务必牢牢把这些概念记到头脑中。

3.1.3 乐理与视唱练耳的训练。古筝弹奏者的左右手都要参与弹奏,所以双手的配合中节奏至关重要,老师要从基础给学生把节奏训练好,要告诉学生一系列的乐理知识,例如音符的时值、节拍、节奏等。对于没有分辨音高能力的学生,要建议他们另外加上视唱练耳课。不能只图速度而不注重乐曲的质量。

3.1.4 演奏中用力方面的问题。老师必须确切的告诉学生什么时间放松,什么时间用力。要在触弦的一霎那用力,之后要像弹簧复原般地速度放松,指尖的触弦要反应迅速、敏捷,不能提前触弦或拖延触弦时间。扎桩演奏法中指与大指要向面板方向用力,肩部与手臂的压力与重力落到指尖,从而使声音结实富有穿透力,弹完后立刻放松。而四点提弹法则是肩部手臂下垂力传导给手指后,指尖对于琴的一个敲击力量,在敲击的同时指尖向手心方向与掌关节的一个握力相结合,迅速发出声音。

3.1.5 关于演奏速度。古筝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要扎扎实实的练习基本功,锻炼手指的控制力,从大量的基本功训练中就要做到用节奏管住手指。其次要想达到快速,就一定要有慢速的过程。从一开始试谱就要做到音符准确,节奏准确。当每一段落可以做到每一个音都正确弹奏时,再逐步增加演奏速度,最后达到乐曲本身要求的曲速。三是放松的问题,快速演奏过程,不是一个紧张的演奏过程,要做到快而不紧,松而不懈。

3.2 创造古筝教学的有利条件。

3.2.1 师资。教师要有较好的专业技术水平、好的文化艺术修养和高超的演奏技艺,不能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总是按一套模式进行教学,而是要不断地总结、不断地更新、不断地丰富、不断地提高。学生要求做到:学过的曲目要会背、会读、会弹,最终达到完全理解,正确演奏。注重教学相长,师生共勉,德与艺并重,形成一种良好的教风和学风。

3.2.2 要有保障教学的基本条件。保证古筝教学的良好进行,要有固定的教学场所、演出场地,充足的教学用琴,系统的教材,科学的教学法,完整的教学设备,优化的音乐教育环境等,使学生举手投足都沉浸在“音乐”的环境、“美”的环境中。在教材的选择上,上海筝会编印的《中国古筝考级曲目》(上、下册)收集了从初级到高级、南北各流派不同风格及表现技法的代表曲目,适宜在高校集体课教学中使用。

古筝音乐教育专业范文第2篇

姓 名:***

性 别:女

民 族:汉

身 高:165cm

出生年月:1987年6月

专 业:音乐教育

学 历:本科

籍 贯:湖南衡阳

特 长:声乐、古筝、舞蹈

毕业学校:湖南邵阳学院

毕业时间:20**年6月

政治面貌:团员

联系电话:

通信地址:xxxxxxxxxxxxx

教育背景:

20**年9月——20**年6月在祁东二中学习,担任音乐委员等职务。

20**年9月——20**年6月在湖南邵阳学院音乐学院学习,担任纪检委员。

主修课程:

以音乐教育为主,已修完声乐、古筝、钢琴、视唱练耳、形体与舞蹈、合唱指挥、即兴伴奏、和声学、基本乐理、复调、意大利语音、中(外)国音乐史、民族音乐概论、音乐教育理论、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教育学、心理学、法律基础、邓论和三个代表等

专业技能:

英语水平:湖南省大学英语三级

计算机水平:计算机水平一级

普通话水平:二级乙等

师范技能:教师资格证

所获奖励:

在20**—20**学年度,荣获丙等奖学金

在邵阳学院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舞蹈《喜雪》荣获表演突出奖 在20**-20**年度回乡调查报告中获得二等奖

20**年5月在邵阳学院党校第7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中获得结业证书 社会实践:

20**年参加邵阳市“十一”文艺晚会演出。

20**年参加邵阳学院第二届民族歌舞晚会演出。

20**年参加邵阳学院第二届大学生运动会开幕式演出。

20**年参加邵阳武警支队“欢庆中秋”文艺晚会演出。

古筝音乐教育专业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高师音乐教育民族音乐文化继承

21世纪是一个经济、文化广泛交流与碰撞的时代,在这样一种开放性的格局中,多元文化相互渗透彼此影响。作为中小学未来音乐教师的摇篮――高师院校,必须加速音乐教育改革的力度和幅度,以多元化的文化价值观来转变教育观念,调整课程结构,加大民族音乐在高师音乐课中的分量。

一、高师院校音乐教育的现状

目前,我国高师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理论课程的设置,主要以西方19世纪音乐体系为基础,包括乐理、试唱练耳、和声、曲式分析等。技术课主要包括声乐与键盘类,声乐以美声教学居多,键盘类曲目更是纯粹的西欧音乐。高师院校没有专门开设民族器乐和声乐课。有些学校虽有古筝或琵琶教师,但学生只能是在大三或大四时才有选修的机会。所以,目前在师范类院校中几乎看不到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影子。

从师资队伍来看,几乎是清一色的“西洋派”。他们通晓欧洲音乐技术理论,具备精湛的钢琴或手风琴演奏技法,他们懂得贝多芬,了解莫扎特,喜欢听意大利歌剧,却忽视本民族音乐文化。在校学生的情况又如何呢?他们都是通过严格的艺术考试和全国统一文化测试进入高校的,考试内容主要是乐理、视唱练耳等基础理论课,主修考试包括声乐、器乐、舞蹈三类,涉及民族音乐艺术的内容寥寥无几。无论是从课程设置、师资队伍,还是从学生情况来看,目前在课堂上占主导地位的是外来音乐,而本民族音乐一直处于“弱势”地位。

我国幅员辽阔,广袤的华夏土地上孕育着56个不同民族,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语言与风俗,也有着属于他们自己的音乐文化。各地民间歌舞、器乐、曲艺、戏曲等构成了中国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艺术。值得庆幸的是有的音乐艺术在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下被幸运地继承下来并发扬光大,所以今天我们还可以听到忧伤哀怨的二胡、美妙激昂的古筝等。然而遗憾的是在漫漫的历史的长河中也有许多古老的音乐艺术永远消逝了。

所以,高师院校不仅仅要教书育人,更要肩负起继承发扬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重任。

二、加强高师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的重视

(一)转变教育观念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学校音乐教育具有着继承和发扬光大传统音乐文化的重任。我国音乐教育需要加强民族音乐艺术的地位,培养学生具有广阔开放的胸怀,接受人类一切优秀艺术文化,既不能把外来文化拒之学校门外,又不能将民族传统文化弃之不顾。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和学习民族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维护、发扬光大民族音乐文化的责任心,造就具有既扎根本土又面向世界开放的文化心态和创造现代文化能力的新人。

(二)提倡向民间学习

学生成长的社会环境与我们音乐教育的课程设置,造成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几乎无法受到民族传统音乐的熏陶,学生对中国民间歌舞、器乐、曲艺、戏曲了解很少,缺乏兴趣,这就增加了民族音乐教学的难度。高师院校应鼓励教师和学生向民间学习,扎根于民间,担负起传承文化和发展文化的重任,将民族音乐文化长久继承和发展下去。

(三)各类师范院校共同合作

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形式多样,教师单凭一己之力教师个人想要全部了解和掌握各地、各民族丰富多样的音乐艺术是非常困难的,这就需要高师院校根据地区优势、现实情况作适当的分工,深入研究,保护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将其继承并发扬光大。

三、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高师院校音乐学科来说,对于民族音乐独特的体系和专业特点,要不断深入探索研究,找出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高师院校作为一个教育平台,在传承文化方面有着特别的优势,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要以多元化价值观转变教育观念,调整课程结构,加强民族音乐在高师课堂中的比重,将民族音乐艺术发扬光大,努力使其成为世界艺术中一颗耀眼的明珠。

参考文献:

[1][美]舒尔慢主编.教师教育中的案例教学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黄希庭.心理学导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古筝音乐教育专业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创新;质量;教学方式;舞台实践

接触古筝教学几年,对古筝教学相对有了一定心得。中国古筝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古时候就远流国外,发展成韩国“伽倻琴”、日本“日本筝”,形成民族特有的民族乐器。随着人类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古筝作为传统乐器中的一种,音色优美,简单易上手,独具民族风格魅力深受广大学习音乐者的喜爱,成为音乐教习市场上一门抢手的乐器。不断研究发展古筝教学,对于古筝的推广、传播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

一、学生处于被动地位

长期以来古筝教学中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老师讲老师的,学生听学生的。在这种环境中的教学对学生造成的不利影响,使古筝教学枯燥、单调并乏味。古筝教学中老师一直喋喋不休的对学生进行知识讲解,往往忽略学生的心理活动,缺乏对学生的关怀。有些老师在上课的时候甚至禁止学生的发言,在学生回答错误或回答不出来的情况下发火,造成学生更不敢发表自己的言论。这种传统的讲学模式压制了学生学习古筝的积极性,上课变得索然无味,学生学习古筝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本身的应有的发挥,也无法感受到古筝演奏之中本来所带的精髓。

二、教学讲师本身业务问题

目前有些古筝教学教师本身缺陷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一些教师虽然具备理论知识,但是不能很好的运用到古筝教学中,经常词不达意,表达不请,把一些正确的知识曲解并教给孩子,或者不负责任的教学,教授学生课程中任其天马行空做错误理解置之不理不加以纠正。一些古筝老师具备很好的演奏技巧和方法,却没有教学经验,不知如何掌握教学规律,不懂如何把自己掌握的教学知识教授给自己的学生了解。有些教师讲课不懂得灵活变通,教学方式一成不变,把从自己老师那学到的东西原封不动的再传授给学生,教学内容变得单调,学生依样葫芦,古筝教学变的食古不化,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学生不能进行实际演练

学生学习古筝往往就是应用到考级和考试中,实际生活中就是一味的联系,没有上台的机会,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学习古筝就应当适当就行舞台表演,很多同学上台后大脑一片空白,有的甚至忘谱,这都是缺乏舞台经验心理素质不过关的原因,平常的练习固然重要,但是舞台经验也必不可少。常年的关起门来埋头苦练造成学生对古筝学习丧失了积极性,学生把古筝学习也当做一门课程,当成任务,丢失学习古筝的本身意义,古筝表演变成了“古筝写作”,“关起门来做文章”。

四、对于作品依葫芦画瓢

学生对音乐作品不甚了解,拿到之后只关心音符怎么弹,没有去随之去了解音乐作品的背景,创作的环境以及作曲者的情感,导致学生在弹奏过程中盲目学习盲目弹奏,只明白‘老师这样说,我们照着弹’,弹出来的曲子只有形没有实,机械的完成谱面上所谱写的内容。造成了学生在音乐表达中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比如,肢体僵硬,手和身体不协调,整个人僵在演奏中,缺乏应有的气息和动作。有的就是记不住谱子,常常在一个曲子某一段落学生记不住,翻来覆去饶不出来。

解决方法:

(一)强调学生的主导地位

古筝老师上课要多和学生互动,多跟学生沟通,多注重学生的心理活动,多跟学生沟通,引导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经常或偶尔带着学生出去观看一场音乐会或带着学生体会大自然,从自然中去领悟音乐的真谛,也可以适当涉及一些拓展知识,打破音乐局限性,适当的引进一些国外音乐知识,结合中国传统音乐精髓,让学生从心底爱上古筝学习,了解为什么学古筝,如何正确的学习古筝,调动学生学生本身的兴趣,让学生从默默听课到敢于表达,善于沟通。

(二)提高教学质量

很多教学地点都是熟人介绍,毫无教学经验,在招聘老师的时候可以采用试用,或者实习,上课的时候有经验教学者在后面听课,课后指点。课上要有耐心,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点,引导学生正确演奏的重要性,在教课途中慢慢潜移默化学生的思想,提高教学质量。教课老师采取教案记录方式,不停跟进教学进度,在点滴记录中发现自己的缺点从中改进,让教师的教学经验越来越丰富;不定期的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吸收新鲜的教学方法,从培训中吸收新鲜的血液,改变陈旧的教学方式。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把从老师那得到的知识通过自己的方式结合学生的思想灌输给学生。让古筝教学从实质上发生变化,使学生们的听课质量变的更高。

(三)多让学生进行实际演练

舞台实践是检验学生学习的最好途径,音乐表演本来就是通过比赛、表演达到检验学生在平常学习中所学知识,学到了多少。也可从中解决一些学生学习上的心理问题,比如怯场。胆子是慢慢磨练出来的,让学生们把表演当做一种享受,从一开始的惧怕表演到慢慢习惯音乐表演在舞台上灵活运用学到的知识。

(四)让学生了解音乐作品

古筝音乐教育专业范文第5篇

高校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也就是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李岚清在讲话中提到素质教育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第一,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第二,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第三,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教育。

在素质教育众多方面中,音乐教育是当今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的介绍一下:

一、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音乐是人类共有的精神食粮。古代《晋书?乐志》说:“是以闻其宫声、使人温良而宽大;闻其商声,使人方廉而好义;闻其角声,使人倾隐而仁爱;闻其微声,使人乐养而好使;闻其羽声,使人恭俭而好礼。”说明音乐中的“五音”可以把握人的性格与行为。好的音乐,可以使人上进,对高校学生的精神起着激励、净化和升华的作用。

高校音乐教育的形式有很多种,在大多非艺术专业院校都开设有合唱、音乐欣赏课,有的学校还开设了形体课。这些课程的开设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并且对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起到了很关键作用。

二、提高大学生智育水平

音乐教育与人脑的全面开发有着紧密的联系。有一项对莫扎特的音乐研究表明,莫扎特的音乐能提高人的学习和记忆能力,这种现象被称为“莫扎特效应”。再从目前社会上人材的培养来看,音乐尚有促进人们智力发展的作用。它的主要作用是通过音乐来锻炼人们想象力丰富,思维能力的发展,五官四肢灵敏协调能力,这对音乐以外的学科的学习有促进和帮助作用。

再者,音乐欣赏课对大学生智力的开发作用也是很关键的,对于欣赏者来说,是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来欣赏音乐的。学生在欣赏音乐的时候,大脑必定会对音乐的色彩及形象以及作品要表达的艺术情感有直观的感受,随着一遍又一遍熟悉,音乐的色彩、形象完全在大脑中呈现。在这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充分的启发了学生的动脑能力,对大学生的智育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

小提琴曲《梁祝》钢琴协奏曲《黄河》以及古筝曲《春江花月夜》都是我国古典名曲,通过音乐欣赏课对经典作品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接触很多乐器所演奏的曲目,民乐、西洋乐、交响乐,以及中国民歌和外国经典声乐作品。通过对作品的欣赏了解,使学生拓宽了知识面,更多的了解音乐,最重要的是通过欣赏课的开设,必定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因为音乐是美的象征,是区别与其它文理学科的艺术门类。

学习舞蹈也是提高大学生审美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因为舞蹈是通过音乐、动作、表情、姿态表现内心世界,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到艺术表演的熏陶,使学生们热爱生活,并能欣赏美、体验美,提高审美能力。

四、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声乐是一门综合的舞台表演艺术,它不仅要求歌唱者有很好的歌唱技巧,还要有丰富的情感表达,因此,学生在声乐学习过程中,不仅要进行声音技巧的学习,更重要的要把握好作品的意境、作品的思想内容,对作品进行二度创作。所以,声乐的学习对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正体现了高校素质教育的目标所在。

同时舞蹈的学习,也能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舞蹈是通过形体、动作、眼神来表现的,在跳舞的过程中能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尤其是自编自演的作品,更能能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提高创新能力。

所以,音乐教育在高校素质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高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音乐教育正在各高校逐步普及,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