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健康管理的目的和意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摘要:目的 探讨健康管理在乳腺疾病筛查及干预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4年9月乳腺专项体检人员12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18例,对照组按传统模式每年常规体检,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专项疾病健康管理,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干预结果。结果 研究组干预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乳腺疾病;健康管理;效果
目前乳腺疾病成为妇女的多发病和常见病,特别是临床上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并且呈现年轻化趋势,给女性健康带来严重威胁[1]。我院在乳腺疾病筛查及干预的过程当中,应用健康管理措施,取得理想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9月~2014年9月在我院完成专项乳腺体检的女性1236例,年龄21~58岁,平均年龄(47±2.3)岁。全部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618例,两组研究对象在年龄、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 对照组研究对象按传统模式每年常规体检,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乳腺疾病专项健康管理。主要措施包括以下方面。1.2.1健全健康管理制度 以早发现、早干预原则,根据乳腺疾病的预防内容进行相应的专项体检,确保检查结果对后期干预活动提供可靠的依据。同时结合乳腺疾病家族史、环境行为因素,为其提供风险评估报告,根据评估结果划分高危、中危以及低危人群,在此基础上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计划,包括健康指导、咨询服务以及健康改善计划等,实施不同的健康管理措施,定期评价健康管理的效果[2]。在实施健康管理措施一定时间之后,借助于效果评价以及健康咨询等,不断调整管理方案,从而达到预期的健康管理目的。1.2.2制定乳腺疾病健康卡 健康卡内容主要包括乳腺疾病主要症状体征、乳腺自我检查措施、乳腺肿瘤的影响因素以及高发年龄、乳腺肿瘤预防内容及体检部门的咨询电话,发放给前来查体、咨询以及就诊的女性。专业人员应当告诫她们乳腺肿块、乳腺疼痛以及溢液是乳腺疾病最为常见的三种表现,要鼓励母乳喂养并降低脂肪的摄入,谨慎应用激素,建议她们每月定期自查并按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实现病因预防以及早诊早治[3]。1.2.3咨询措施 健康教育卡的内容比较固定,通常只具备普遍指导意义,缺乏个体针对性,为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在健康管理的过程当中开通乳腺专项咨询,工作人员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实事求是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保证健康咨询的质量以及健康管理的目的。1.2.4健康教育措施 该研究过程中我院携手多个单位的妇女部门,联合举办保健、自检以及乳腺疾病预防等方面的知识讲座,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结合多媒体技术,为妇女全面详尽地讲解乳腺疾病的相关知识。开拓多种渠道为妇女提供乳腺疾病以及保健教育。推广普及乳腺自查是健康教育的重点、难点。强调自查应在每个月经周期特定时段,一般是月经干净后3~5 d(相当于增殖前期)进行。首先对着镜子查看乳腺的外形、皮肤的改变,包括、乳晕是否有异常。然后用手触摸,将手指贴到胸部上,检查的范围上至胸骨第2肋上缘,下至胸骨6肋间,内至胸骨中线,外及双侧腋窝与腋下组织,依从外上-外下-内下-内上顺序检查腺体组织,躺下检查可以使的脂肪向两边分散,更容易接触到乳腺。站立的姿势比较方便检查的上部和,最后检查腋窝。手指触摸皮肤和胸壁之间是不是有异常的表现,包括是否有结节、肿块。发现异常及时反馈。1.3统计学方法 将所检测的数据用统计学专业软件数据包SPSS 18.0进行分析,数据用(x±s)表示,以P
关键词:健康管理;中医体质辨识
DOI:10.19354/ki.42-1616/f.2016.17.41
一、健康管理概况
(一)健康管理定义。健康管理最早出现在欧美国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其逐渐由原来的衍生品发展成为一个具有自身存在意义的独立行业。实践证明,健康管理的发展不仅有效改善人民生命质量,还有效降低了医疗费用。随着居民患慢性病人数的上升,疾病经济负担的加重,健康管理开始走进我国人民的视野,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因健康管理在不同的领域被定义不同的内容与意义,所以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解释其含义。通过对各位学者文章的总结、归纳,健康管理的定义是指通过全面的监测、分析、评估个体或群体的健康,根据得到的结果为其提供有关健康的咨询和指导服务并且对相关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预防和维护的全过程[1]。
(二)健康管理发展状况。2001年第一家健康管理公司在我国注册成功,开启我国健康管理之路。2005年“健康管理师”正式被写入职业目录,中华医学会先后组织召开七届中国健康产业论坛与健康管理学术会议,2009年组建新一届“健康管理师委员会”,负责制定健康管理师的职业标准与规范,健康管理师教材的编写,健康管理师的培训与考评。2011年选择上海为健康管理的区域试点,2012年开展第一期的健康管理师培训工作,主要参与对象为社区的全科医生、护士以及其他的相关人员。由于健康管理刚开始在中国发展,其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如下:相关政策法规和健康管理体系不健全;?医疗保险带来的健康管理意识淡薄;健康管理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匮乏;
二、中医体质辨识简述
体质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的人体特质,受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的影响,表现出来的一种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以及心理状态综合的稳定特质。根据王琦教授的划分,个体生命的体质可以划分为平和质、阴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气郁质、气虚质、湿热质、淤血质、特禀质。随着中医药的发展,中医体质学说已经逐渐发展成一门学科,其存在发展的意义在于帮助人们由疾病的重视转变成人的重视,从而为中医个体化诊疗提供可靠的依据,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意义,使中医治未病理论不断丰富与发展。现阶段的重要任务就是将中医体质辨识理论运用到健康管理,从而实现治未病。将中医体质辨识应用于健康健康管理中,按照评价标准,以个人体质为依据将人群分成正常体质和偏颇体质,其分别对应的健康人群和亚健康人群;对于亚健康人群而言,目前中医临床上无法给出确定的疾病诊断以及中医证型,仅可以划分中医体质分型,并提出相应的健康体质改善计划。根据相关的研究结论,一部分亚健康人群没有必要到医院就诊治疗,仅需适当的健康管理便能获得良好成效,可以有效降低个人健康风险性以及疾病的发病率。
三、中医体质辨识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
通过健康管理,可以及早采取疾病干预措施,从而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增加健康寿命的延长。目前很多医疗机构在健康管理中开展了中医体检,即中医体质辨识。中医体质辨识是基于中医体质学理论,运用中医辨证方法,结合现代医学体检,综合判断受检者的体质状态和易患疾病。根据受检者的体质分型结果,制定相应的预防、保健、中药凋理等干预措施,从饮食、起居、药物、运动、心理等方面着手,为顾客制定个性化的养生保健方案,使其少得病或不得病,从而降低个人健康风险,减少医疗开支。在健康管理中运用中医体质辨识有利于根据患者体质类型采取不同的措施对疾病进行早期干预,因不同体质,其疾病的症状也是不相同。因体质不同,其导致的生理特征、病理变化也不尽相同,考虑到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也应因人而异,综合考虑。健康管理中应用中医体质辨识,可根据个人体质差异,为其建立个性化的健康管理。通过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将患者的各种监测数据、化验指标储存起来,实现数据的终身化。中医体质辨识还可对西医体检中指标正常,但已是偏颇不衡的体质状态进行健康管理,更好地满足不同健康体检人群的需求。
在健康管理中运用中医体质辨识,以个体体质为依据,通过对不同体质的管理,达到预防疾病或者减少生病的目标,以“治其未生,治其未成”为核心理念,针对不同的健康状况和不同的个体体质,在中医体质辨识的理论指导下,为个体提供系统的健康管理建议,通过采取中药调理、针灸按摩、冬病夏治、膏方调养以实现中医体质辨识在健康管理中的根本目的[6]。在健康管理中运用中医体质辨识,不仅可以促进健康管理的发展,还有利于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医药文化。
【关键词】社区;健康管理;卫生服务;策略
1 社区健康管理的概念与意义
健康管理是一种对个人及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管理的过程,是健康管理循环的不断运行。[1]健康管理过程主要包括对个人及群体的健康进行监测、分析、评估,为其提供健康咨询与指导,并对危害其健康的因素进行干预。社区健康管理是指将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疾病人群以社区为单位进行的健康管理,在社区内将被动的疾病治疗变为主动的疾病预防与管理,是现代医学服务的一个新模式。
有效的健康管理模式能够调动个人及群体甚至是整个社会的积极性,利用有限的社会资源创造最大程度的健康效果。加强社区健康管理,可以预防和控制个人疾病的发展与群体疾病的蔓延,降低发病率、病死率以及疾病致残率,可以有效防治慢性病的发生与发展并降低医疗成本,可以建立有效的个人、家庭及社区健康档案以形成科学、完整的健康信息系统,为医疗卫生部门制定与实施相关政策提供理论参考。加强社区健康管理,可以全面提高社区健康的整体水平,对良好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理论建设与实践发展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2 社区健康管理的发展与问题
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主要服务范围包括预防、医疗、保健、康复、计划生育、健康教育,“六位”一体,承担着为社区居民提供基础预防保健服务的工作。[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着良好的基础医疗条件,因此以社区服务中心为平台开展健康管理具有良好的时效性,既能够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基本医疗保健的需求,同时提高社区健康的整体水平。在我国健康管理还是一个新兴行业,加之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较而言贫穷与患病人数众多,但是经济发展水平却相对落后,因此发展社区健康管理是一项非常艰巨的战略任务,既有着广泛的发展空间与前景,又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社区人口老龄化、慢性病发病率升高、医疗卫生费用上涨等诸多问题。
2.1 社区人口老龄化
社区人口老龄化为社区健康管理带来了很多困难,老年人群是多种疾病的易发群体,加之体质上的衰退导致在健康管理过程中对疾病监测与预防能力下降,以及在日常保健与康复护理上都要投入较大的人力与物力。
2.2 社区人口慢性病发病率升高
近年来我国慢性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比例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社区人口慢性病发病率增高不仅造成了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的流行,降低了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同时也给社区居民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负担。
2.3 医疗卫生费用上涨
随着我国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与卫生服务需求量的增大,多种因素导致医疗卫生费用的增加,很多社区群众不愿将钱花在疾病预防与日常保健上,忽视了健康管理的作用,影响了社区健康管理的建设与发展。
3 加强社区健康管理的策略
3.1 促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政府合作
与政府合作主要是为了解决由于现阶段社区健康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人们还不愿意为购买健康管理而付费的实际问题。政府出资进行财政支持,主要包括社区卫生管理系统的建设费用、居民的部分医疗费用与医保费用,以及社区健康教育工作者开展社区健康管理宣传与教育的费用支出。社区服务中心出力,对社区居民进行档案数据系统的建立,对居民的健康状态进行评估与制定管理方案,对危害健康的因素进行干预,大力宣传并开展健康管理教育。促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政府联手,共同为社区居民的健康保驾护航,提升社区健康的整体水平。
3.2 完善社区健康管理网络化
社区健康管理系统是以满足社区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融医疗、康复、保健、预防、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为一体,利用网络通讯技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等现代化手段对社区卫生服务进行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的管理,以此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水平的一种系统。[3]社区健康管理系统可以通过网络收集社区居民的健康信息,应用信息、网络、数字化技术对个人的健康状况、危险因素、就医情况等进行整体评估与分析,减少社区健康管理过程中的人力与物理投资,实现办公与信息处理的自动化,并逐步实现网上在线的健康监测、管理与教育。完善社区健康管理网络化,可以在社区医务工作人员与社区居民之间搭建起一座良好的沟通桥梁,为社区居民的健康拉起一张保护网。
3.3 加强社区健康管理教育
疾病的发病要通过一个不断累积与发展的过程,加强社区健康教育可以做到将疾病防患于未然,病患可以熟知疾病的康复与保健知识,提升社区健康的整体水平。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包括:行为与生活方式、医疗卫生服务因素、环境因素以及生物遗传因素,其中对人类影响最大的因素是行为与生活方式以及医疗卫生服务因素。[4]社区健康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对社区居民的生活与行为方式进行干预,使得社区居民树立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摒弃不健康的行为。加强社区健康教育,要通过学校、家庭、社区等多渠道对多人群以多种方式进行健康知识的宣传与普及:在校园里可以在儿童游戏过程中灌输健康管理知识,在中小学生的课堂上讲解健康管理的文化课程;在家庭里贴挂健康管理宣传活页;在社区里开展老年人健康管理俱乐部等。加强社区健康教育,可以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意识与文化水平,知病懂病防病,降低疾病的发病率。
4 小结
社区健康管理在我国还处于一个初级探索阶段,社区卫生服务行业的发展与完善是解决我国医疗矛盾的一大出路,加强社区健康管理可以有效的改善我国医疗体系与制度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改善看病难与看病贵的实际状况,实现人人享有医疗服务的权力。虽然要全面实现社区健康管理功能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发展道路任重道远,但是在我国只有大力推进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开展健康管理服务,才能真正的将社区健康管理建设成一项惠民利民的服务项目,提升社区居民健康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邓建勋,等.健康管理的理念和实践[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6,22(01).
[2]邓晨珂,等.社区发展健康管理服务的价值分析[J].卫生软科学,2012,26(09).
关键词:高血压病;健康档案;社区居民;血压控制
高血压是最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并且与冠心病、脑卒中、心衰、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密切相关,对我国居民的健康产生极大威胁,而且当前我国高血压患病率还呈现迅速上升趋势,患者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均处于很低的水平[1],加强高血压防治工作对于保护我国居民身体健康,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社区居民高血压防治工作中,我们采用了建立社区居民个人健康档案的方式来加强社区居民高血压的综合管理,现随机选取了2011年~2013年的35例建立健康档案管理的高血压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观察,旨在评估建立健康档案对于社区居民高血压防治的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35例高血压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龄31~80岁,平均年龄(61.1±18.7)岁,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制定的诊断标准,其中1级(轻度)高血压11例,占31.4%;2级(中度)高血压15例,占42.9%;3级(重度)高血压9例,占25.7%。6例合并糖尿病,2例合并脑血管病。服药治疗情况:非药物治疗3例,服用钙拮抗剂17例、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8例、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4例,服β-受体阻滞剂3例,服中药或复方制剂5例,联合用药2例。
1.2方法
1.2.1建档管理 按照患者的血压水平、危险因素评估、风险分级评估等对高血压患者个人基本情况进行记录,并予以分类管理,制定个体化的随访计划,实施治疗和健康教育等措施。对于风险评估为高危和极高危的患者随访1次/月,低危和中危患者随访1次/3个月。根据随访情况,适时调整治疗方案并进行健康宣教和疾病咨询、用药指导,以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的了解程度,使其知晓高血压患者进行长期随访的必要性和长期坚持治疗的重要性,了解不利于病情控制的不良生活习惯并主动进行改变,讲解非药物治疗的措施和意义,指导患者科学地控制体重、限制钠盐、减少高糖、油脂的摄入、适当体育锻炼、保持心态乐观平和,戒除烟酒。在医生指导下对降压药进行合理选择,适时遵医嘱调整用药的类型和剂量,定期进行血压监测以便指导用药。
1.2.2评价方法和指标 对35例建立健康档案管理的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观察,通过设计问卷调查方式比较健康档案管理前后的患者血压变化、对高血压知识了解程度的变化。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资料统计学处理,计数和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2.1建档管理前后患者血压变化 建档管理前血压≥140/90 mmHg者有24例,血压
2.2建档管理前后患者对疾病知识了解程度 建档管理前后患者对高血压疾病和保健知识了解的情况,各项调查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讨论
高血压是一种受多因素综合影响的慢性病,需要进行综合、长期的治疗和疾病管理,治疗的最主要目的是尽可能平稳地控制患者血压,减少严重的并发症的发生[2]。对于社区居民高血压的管理,采用建立健康档案并进行规范化的管理方式,可按照患者的血压水平、危险因素评估、风险分级评估以分类管理,便于执行个体化的随访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和健康教育,可根据随访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通过健康宣教和疾病咨询、用药指导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的了解程度,使其知晓高血压患者长期随访的必要性和坚持治疗的重要性,了解不利于病情控制的不良生活习惯并主动调整改变,有利于社区高血压的整体综合防治[3-4]。本研究表明,进行健康档案管理前后的患者血压和对高血压知识的了解程度均有明显差异(均P
参考文献:
[1]张文兵.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建档分级管理的方法与评价[J].河北医学,2010,16(12):1514-1516.
[2]潘炳凯,蔡桂芹.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开发与利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2):124.
1、树立高校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本管理思想
学生自我发展与自我约束的基础就是有效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确了这个实际情况,就应当循序渐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怎样做人,就能够促进高校学生管理的顺利进行,以实现较为理想的效果。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只是体现为学识方面,也表现在做人方面。这就需要高校学生管理人员对管理的目的进行反思,多多关心学生,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管理的视角。
其次,切实管理好学生辅导员或者是专职辅导员的培训工作,以促使其跟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实时地了解学生的动向,且要从恋爱、就业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理性地启发学生。
最后,应当创建健全的学生建议反馈制度,有效地解决学生所提出的建议或者是意见,尽可能地在萌芽状态化解矛盾。
2、创建以服务作为核心的学生管理模式
学生管理的新型模式就是服务学生、管理学生和教育学生,让学生的自身发展目标与高校的教育目标有效地统一起来。学生管理人员与学生间的作用是双向互动的。它的本质意义就是摆脱传统意义上的学生管理模式当中以管理作为主导的现状,从而向以服务作为核心的管理模式方向转变。服务学生和管理学生是密不可分的,在服务当中涵盖着管理的内容,在管理当中涵盖着服务的要求,服务和管理的最终归宿都是为了更加有效地发展学生。它的相关要求是:首先,管理学生的先导就是服务学生。其次,服务学生的保障就是管理学生。
再次,管理学生的最终目的就是发展学生。对服务、管理与教育实施有效地统一,指导学生创建自我服务与自我管理的系统、网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启发学生控制自身的行为与自觉地思考,进而使得服务,管理与教育最终能够推动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3、创建相应的激励机制
人本管理的中心环节就是激励。结合佛隆的期望理论,人们一直是想实现一定的目标与满足一定的要求,而这个目标又能够激发人的动机,而期望概率与目标价值的乘积决定了激发力量的大小。这表明每一个人都想要取得成功。特别是针对大学生而言,他们的特殊性表明了他们具有比较高的成功欲望。为此,高校学生管理人员需要为学生创造条件,以满足学生的相关要求,创建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主动性和积极性。主要的激励方式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激励的方式。
人们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就是物质,人们最基本的物质要求就是衣食住行,因此,物质对人们所产生的意义是恒久的。在高校学生管理当中,物质激励的方式就是实施相应的物质奖励,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学生的生活要求。另一方面就是精神激励的方式。就是以授予荣誉称号或者是表扬的方式激起学生追逐目标和理想,激励学生为了实现自我的价值而努力地学习,启发学生向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地前进。在应用激励方式的过程中,应当注重灵活性,且要注重把握时机和应用适当。只有如此,才能够提高高校学生管理的有效性。
二、结语